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研究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吴小美

内容提要:作家、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艺术家,与平凡的芸芸众生不

同之处首先在于心灵,或谓之“眼睛”。许多为芸芸众生津津乐道的人

与事,在作家那里可能只是过眼云烟;反之,在前者的心灵眼睛中稍纵

即逝的事物,作家却会去紧紧把握,经过咀嚼提炼并给予艺术表现,给

世人留下精神财富。在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篇章中,最具文化哲学意蕴

并能经久不衰的莫过于生与死的价值观,也就是对人我生存和生命的理

解及表现所达到的高度与纯度,对生存生命的困惑与追问。鲁迅与老

舍,都在这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继承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鲁讯 老舍 生死观

老舍比鲁迅晚生了十八年,正式走上新文学战场也晚了约二十年。但老舍忠实地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在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性等大“工程”中,两位大师是完全默契的。鲁迅寄情于“民族的脊梁”,老舍播种下“精神的庄稼”。他们捕捉忧患,感受疾苦,诉诸诗文;他们的生存观与死亡观的价值标准,既有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和心态,但并不是传统仕人简单的继承,而是现代社会使命感凝聚成的现代意识的变体。他们分别承载了现代中国“社会良心”的天职,他们奉献着“生”,磊落地“死”,即使是老舍最终的自戕,也是以死相拼;两人都是社会取向远远大于自我取向的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将他们的生死观相比较,深挖掘,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将是很有意义和教益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鲁迅和老舍的生死观,都深深植根于时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中,生成于对现实的洞察中。他们的生死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节我们将侧重探视其同。

鲁迅的一生,老舍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悲凉的、穷困的、隔绝的人世间,经济是低水平的循环,百姓是在集体无意识中艰辛生存。鲁迅笔下诠释的“精神胜利法”、“十景病”、“瞒和骗”、“大团圆”的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古方、古法、禁忌、迷信、偶像崇拜,以及老舍精细入微地针砭的国民的敷衍妥协苟且,都可归结为“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的生命哲学。鲁迅和老舍终其一生的创作,都是将整个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病态的众生相,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自己的思索剖析和表现。鲁迅将“生存、温饱、发展” 1视为一个“人”的合情合理的“生”的需求,但他眼中看到的中国“人”的一生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最好的也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他自己的“生”则是不停顿地与黑暗和绝望抗争,为了“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他“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他甘当人梯,以死相争,“拿我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关忍受”, 3为了民众的“生存、温饱、发展”,耗尽一生心血。但最令我们悲愤的是,“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 4,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终至于变成单人” 5,需要“横着站”生活和斗争,躭心“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 6。

如果说鲁迅自己的生存就是“戴着枷锁的跳舞”,使我们永远为他顽强地挣扎于生与死之间的灵魂震颤的话,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老舍提倡并躬行实践的“两个十字架”的沉重。老舍的生存以及他的生存价值观的核心是“两个十字架”(“破坏”与“牺牲”)的实践和理念。他在南开中学就读的1922年双十节纪念会上,就激越地宣称:“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必须牺牲,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必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 7。”从发表演说到见诸媒体经二十多年,其间,只有随时愿作牺牲才能破坏与创造,或言之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老舍的生和生存观坚实的内核。我们之所以将鲁迅与老舍的生存观联系在一起思考,不仅在于其中浓重的时代悲剧色彩,还在于他们对生存的思考,均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联结着他们对中国历史和国民生活状况的理性反思,联结着他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神圣的启蒙使命感;不仅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还带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笔者曾有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专著探究过鲁迅以写“沉默的国民灵魂”为中心的悲剧创作,并开掘了他创作中的“高墙意识” 8。“三一八”惨案后他在《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名文中有一句名言:“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与其说是愤激于先驱者的死难竟成了无恶意的闲人饭后的谈资及有恶意的闲人用作“流言”的种子,更应视为伟大的作家对我们国民生存困顿的忧思!作为鲁迅“接棒人”的老舍所言两个十字架,从正面置重了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民本主义的情结,他强调“国家的衰弱,根本因为民力的单薄;民裕国才能富,民聪国才会强”,“得民者昌,失民者亡” 9。“五四”的人,华夏的“民”,都应该重破坏基础上的创造,作牺牲基础上的奉献,才有人的生存的价值,这和鲁迅的生存观是完全相通的。在此,我们更可理解老舍为什么在新中国诞生后那么热爱真正为人民的新政权,他认为这才是民本主义理想的实现,才是人的生存价值的实现。在鲁迅那里,更尖锐地看到了牺牲精神主要存在于“先觉者”中,这是人类拯救的主要希望。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将先觉者誉为“真的猛士”,联系后来被反动统治者杀害的左联五位青年作家,都是他笔下以及中国现实中奋然前行者。更深刻的是,鲁迅将牺牲与反抗复仇紧相联承,对将真的猛士的牺牲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看客文化心理进行了猛烈抨击,这我们将在下节继续深入。

让我们再考查他们的死亡观。人生观也就是人死观,离开了对死亡的关注,也就没有了哲学,这早已是我们的共识。生与死,本是一个统一的生命流程的起点与终点。直到生的终点,鲁迅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度过的,而且这否定是极其酷烈的。屈原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前圣的传统,是鲁迅与老舍共同的精神支柱之一。他们毕生都在承受着死亡和痛苦的重压,面对死亡而从中吸取力量,思考死亡并表现死亡。鲁迅是“死的随便党”,他清醒于“人的终点都是坟”,直到自己死亡时都是十分平静的。但他坚持人必须思考死的代价,也就是他一而再地劝诫青年要明究“血的代价”。他从不以青年人的“导师”自居,但要求自已和希望青年做生活中的韧者。他直言自已的戒酒和吃鱼肝油“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要在他们的好世界中多留一些缺陷”,而不上敌人的“诱杀”的当10。这说明他对死亡的思考是随着现实环境的变迁而从文化哲学思考转向了社会政治思考,期盼死(献身)能带来民众的觉醒。鲁迅的死亡观是悲壮的献身的,但他反对轻易的舍生赴死,而坚持保存实力与敌人韧战;他一再撰文希望青年人停止“请愿”,以防持枪者和持“软刀”者的诱杀。这是他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对死亡的清醒抉择,明显地着眼于中国,着眼于未来。这清醒的抉择,同样存在于老舍这里。老舍的死亡观也离不开社会使命感的自觉凝聚,以及不能实现这使命的忧患意识,离不开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对人的障碍——社会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机感和民族危机感。迥异于我们许多国民“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死观,老舍这样的文化精英在不能选择“生”时,是要选择“死”的。“死的自觉”,是老舍死亡观的精粹;而“以死相拼”,则是他在个体逾越不过危机(或曰“乱世”)中的一种坐化涅盘加上确保生存“底线”的抗争、明志。前文已说明,鲁迅与老舍的生存价值观,换言之,生必有“底线”,也就是屈原的“伏清白以死直”,是他们共同坚守的生命之线,死亡之线。老舍之子舒乙诠释父亲,“什么事情在他心里确是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到了超越这个界限的时候,他自有一套既定的方法。”11这就是他的死的自觉和以死相拼。在老舍景仰的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论历史·译序》中,我们接触到罗素的历史哲学:“人生总是局限于一个狭隘的时间和空间的领域之内,……因此人生就总有一种要求超脱于现实的龌龊生活之外的向往,一种宠辱皆忘、与世相遗而独立地观照千秋万世的向往。”12罗素在这部名著中所描摹的“人类各个世代的悲伤的行列正在缓慢地向着坟墓前进”,在鲁迅、老舍这里,是再自然不过的。这种宠辱皆忘、与世相遗而独立的人格力量,在他们那里具现为深沉无私的爱的情怀,以及面对死亡所共有的冰心傲骨;病逝的鲁迅,自戕的老舍,面对死亡并不是面对生命的终止,而是面对人世间的种种丑恶和死亡所能换来的民族的新生。鲁迅直面敌人的暗杀,能不带自己家门的钥匙,凛然参加杨杏佛的追悼会;老舍四次对友人及家人直言死亡,不论是为了示威强寇、抗拒暴力,还是保全气节,都是中国作家、知识分子冰心傲骨的最鲜明的展示。

死亡,总是联系着文艺的诞生。古今中外众多优秀的思想家、作家、艺术家自身在承受着死亡和痛苦重压的同时,都在思考死亡并表现死亡,鲁迅和老舍都是代表。正如亨利希·波尔说的,他们“总是随身携带着死亡,正如一个真正的牧师总是伴有祈祷一样。”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蕴的相互渗透促进,都在审美上影响到他们的艺术创作境界。从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这篇宣言式小说就涵盖了鲁迅对生与死的文化哲学思考的主要命题。他们两位大师级作家,毕生写的都是“生死场”上的中国的人生,处处映照出中国民众生之麻木和死的悲哀。这“生死场”所营造的“场效应”,将他们的杰作推向了世界文学遗产的颠峰。仅从包容了鲁迅全部人生哲学的《野草》来看,二十四篇散文诗中就有十二篇直接触及死亡。连对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鲁迅也刻意通过一个“儍子”的口,提出:他将来是要死的!“生前”与“死后”,成为鲁迅关注的两个人生命题,并且创造了一个十分个性化的观照视角--由“死后”观照“死”本身,又从“死”去观照“生”的本身,由此将生与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鲁迅的艺术笔触,既是现实的——人生的终点都是坟,每个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人对现实世界来说不过都是“过客”,而且有别于许多作家的是,他写的生与死,竟常常不可避免地表现为荒诞,如死尸能坐起来并且微笑,还会“抉心自食”,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等等。鲁迅笔下“女吊”的形象,不仅是惊悚的,也是审美的,最具民族色彩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左联五烈士作家特别是柔石的形象,不仅是极富人性的,又是柔美的、抒情的。小说、散文、《朝花夕拾》、临终前不久的《死》、《这也是生活》……中,比比皆是,可以归结为“随笔携带着死亡”。再看老舍,一位刚出生不久就几乎被死亡掳去的作家,秉赋沉郁儒雅,不论生与死,一生承担忧患,其死亡观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现,和鲁迅有着精神本源上的一致性。人活着不能受辱,受辱宁死,他是这样坚守的。在日寇逼近济南时(1937年8月),他反复吟咏的是《剑南诗稿》中的“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随即告别妻儿奔赴战场,准备以身殉国。1944年日军进逼独山,他向友人明志:“我早下定决心,如果日寇从南边打来,我就向北边走,那里有嘉陵江的滔滔江水,便是我的归宿。”131945年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写下:“谁知道这点气节有多大用处呢?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民族的正气,我们宁贫死、病昏或被杀,也不能轻易地失了它。”14文化大革命刚开始,他对儿子舒乙直言:“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15他自己就是这烈性的清白的人、烈性的清白的作家,才会在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身上预演着自己的死亡观,其中许多甚至是在演绎着自己的终点!《猫城记》中的小蝎、大鹰,《微神》中的“她”,《柳家大院》中的小媳妇,《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张自忠》中的王得胜,《火葬》中的石队长,《四世同堂》中的钱太太、祁天佑、钱仲石,《茶馆》中的王利发等等,这些“自杀族”中的群像,个个是烈性的清白的人!其中祁天佑的投河,甚至在细节上都是作家自己投湖的预演!包括其中的小人物,生活中的弱者,哪一个是人性的人格的“小”?!不论艺术作品中的他们,在“抗争”中的超越与冲动上有多少差距,但在老舍的笔下,无例外的都是主体在陷入无从选择的两难境地中的挣扎与表现,其冲击力没有一个是“小”的。特别要提出的是,《茶馆》最后三位老人自戕前的抛撒纸钱为自己祭奠的艺术表现,即使只从艺术表现而论,也是古今中外相类的艺术的独步,不说绝后,可说空前。《茶馆》中撼人心脾的悲剧美,应被世界公认。将鲁迅、老舍对死亡的艺术表现相比较,我们还可看到他们那热到发冷的笔触的相近。鲁迅的《死火》中“我将烧完”、“我将冻灭”,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的“死火”;《墓碣文》中“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的死尸之酷烈创痛;《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垂死的妇人全身躯的临终的颤动,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又如暴风雨中荒海的波涛;《祝福》中在千家万户除旧布新的除夕之夜,被像尘土一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打扫出了人间的祥林嫂;……。我们在这个艺术世界中,领尽了大师才有的热到发冷的艺术风格。而在老舍这里,尽管他是个十分幽默的作家,但因为他死亡观中以死相拼的心理定式早已形成,幽默在他的笔下就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拙著《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中已有诠释),而也是以一种热到发冷的艺术笔触体现着他的生命之根和人格之根。仅从《四世同堂》中祁天佑的自杀看,有一段精彩绝伦的描摹,令人过目难忘:祁天佑在备受污辱折磨后,来到护城河边,慢慢地扶着城墙“蹭出去”,“河水流得很快,好像已等他等得不耐烦,水发出一点点的声音仿佛向他低声地呼唤呢。很快的,他想起了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他胸前的红字。”这种纯净浑厚的热到发冷的风格,使我们不禁会超越艺术技巧去理解,同时要对大师的死亡观从深层的道德意识去理解,从价值观的角度去把握。

如前所述,鲁迅与老舍的生死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上节侧重探索其同,本节将转向其异。但异中又有着精神本源上的一致性,又都是后人的精神财富。

我们说精神本源的一致,意味着其差异更侧重为个性色彩,侧重为鲁迅富于理性思考,政治色彩鲜明;而老舍则投笔于艺术的形象的表现,感知更多。这和他们的出生、经历的差异关系明显。鲁迅是从小康坠入困顿中饱尝世态炎凉,走异路,逃异地,毕生在“横站”中度过,倍增他反抗和复仇的情愫,以及由拯救而添加的愤火,由描绘生死场上的中国人生而必然染上的浓重的激越。老舍,经由一出生就几乎死去的苦难童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苦难的承担使他早早地就染上“中年人”的心态。他没有以“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的杂文去应对世事,而是以艺术表现去回报艰难的“可笑”的人生。

从个性色彩看,鲁迅偏于愤激而抑郁,而老舍则是外圆内方的沉郁。鲁迅一生“背负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代表了一代最先进的文化人从传统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向现代心理人格裂变,觉醒程度越高,愤激必定更深广,活着不仅要和敌人斗,还时时要与庸众宣战。老舍的个性气质沉郁儒雅,近似《论语·子路》中论及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儒君子。他的朋友公认他“外圆内方”,与这“和而不同”暗合。“圆”与“和”是他人格的外壳,“方”与“不苟同”(如上篇提到的“底线”)是内核。守正安贫,既软又硬,贯穿于他生命全程和创作全程,也就是他生死观的个性色彩。仅从他们对“血的教训”的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记取来看就是有差异的。通过“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广州血案”、左联五烈士的被杀害,鲁迅对“牺牲”、“死亡”的思考急剧深沉和理性,通过杂文秉笔直呼,告诫青年人不可“轻死”。他对血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有血才有生命的存在。“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情况下尤其宝贵,因此他大力提倡“壕堑战”,要警惕敌人花样翻新的“软刀子”,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就是生于其中死于其中。鲁迅的生死观看似更悲观,但是却更富策略性的政治色彩,他更深谙先躯者的死难往往并不能唤醒民众,尤其不能救治庸众,相反只能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老舍那里,他也指给民众看:要记住血的教训,他也着力批判,但他是通过艺术形象去表现的,甚至是象征的。从《猫城记》中的大蝎,到《四世同堂》中的祁天佑,这一系列艺术形象都在提示读者要记取血的教训,这教训是一条条鲜活的善良的生命换取的。而《猫城记》中的鸦片,更是寓意深刻,它不知吞噬了多少中国人的生命换取的,没有了生存,更毋谈温饱和发展。同是总结血的教训,老舍在抗战时期出于昂扬的抗日激情,即使在形象表现中(在演说中也是)颇为乐观明亮,不是鲁迅的强忍痛苦愤懑,不提倡轻易的舍身赴死,而也坚持保存实力,提倡将革命与牺牲的代价联系起来对待。日本有一位被誉为“竹内鲁迅”的学者竹内好说过:“可以想象,这件事(按:指“三一八惨案”)在他心底种下了悔恨的种子,它贯穿于他的生涯,而他却没有抹去它的方法,只好日夜吞噬着它的苦痛。他大概也考虑过亲自执刀去复仇吧。他没有那么做,是由于卑怯吗?不。那是因为他决心用一生的痛苦来抵偿,代替贪图一时痛快的做法。”16这是抓住了鲁迅的个性色彩的名言。

我们说老舍主要是以艺术形象的表现,来寄寓自已的生死观,但并不是说鲁迅就没有形象的寄寓。在他的小说和散文诗中,就深深浸染着他以复仇为基调的生死观。特别是其中的先觉者从绝望的生到复仇的死的生命流程,隐藏着相互联系的三种复仇方式,很值得寻味。一种是耶稣对人的悲悯(《野草·复仇其二》)和魏连殳(《彷徨·孤独者》)的冷眼嘲弄;第二种是宴之敖(《故事新编·铸剑》)的果敢决绝;第三种是涓生(《彷徨·伤逝》)式的忘却与虚无。其中既有对敌、也有对庸众的复仇。老舍作品中虽然也充满着对国民性的批判,但没有鲁迅这种“拯救者”即先觉者对庸众的复仇。它产生于鲁迅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切身个人体验,更看清世人的真面目;从父亲的穷、病、死,过早地体察了生存的煎熬。后来的经历,类似的伤害有增无减;包括“兄弟失和”,高长虹的忘恩负义……都使他以复仇为情绪基调的生死观具备了最个性化的突现。

分析至此,我们会很自然地联系到“牺牲”问题。在上节中,我们提及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舍人的生存和生存价值观的两个核心即“两个沉重的十字架”——“破坏与牺牲”。老舍的破坏旧的积习和毒文化,与鲁迅的“砭锢弊”是一致的。在牺牲上,老舍是钟情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与实践;鲁迅战斗的一生也从未偏离,但更独特的内核是普罗米修斯式的拯救。最早出现在希腊神话中的巨人之子普罗米修斯因盗天火给人类,触怒了众神之王宙斯,被残酷折磨而终不屈服。李欧梵在他的名著《铁屋中的呐喊》里说过:“普罗米修斯是鲁迅最喜爱的牺牲者的形象17。”不但是喜爱,简直是鲁迅精神最真实的写照。他将自己的生与死和人民的拯救、人类的未来相联系,显示了自己的普罗米修斯式的为人类牺牲自己的伟大生死观。在老舍,是“生”要牺牲,人“生”而要背负这个沉重的十字架;而在鲁迅,牺牲是死,不论是为公众殉难,或是内心的自我折磨,均以悲剧样式呈现,均具悲剧美。我们不能忘记鲁迅的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8同样可以很贴切地诠释他对作为悲壮的牺牲亦即死亡的定位。在他那里,死(牺牲)既在揭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也在证明这有价值的存在本身。所以,人要为生而抗争,不畏惧死,又要生得有价值。应该说,从本源性上又是与老舍是一致的。老舍是要背负破坏与牺牲两个沉重的十字架,而鲁迅则更侧重以复仇为情绪基调的生死观,其本质特征更突出了牺牲与反抗,受难与复仇的悖论式共存。这悖论耐人寻味,但如果我们从上述先觉者与庸众的对立的视角加以补充完善,对鲁迅的本意及留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更充分地从中汲取教益。

鲁迅与老舍,由于出身、经历、个性特色的差异,不论其生死观有着怎样的精神本源上的一致,而具体的表现的差异是必然的。鲁迅自己说他是“为敌人活着”,他之所以作如此决绝的抉择,就说明他的人生价值是在反抗绝望和复仇中才得以实现的。这当然是一种悲剧性人生,但对民族来说,却是拯救的希望。与鲁迅的理性和决绝迥异,老舍是为他爱的人和热爱的政权活着的。老舍对待友人,和鲁迅对待朋友、青年的温爱与诚信,有无数事实和诗文可证。这里要特别强调老舍对人民政权的热爱。全国解放之际,他毅然放弃在美国进展顺利的写作和生活而回国,已是明证。他对新政权的热爱远没有就此止步。老舍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压力”中度过的。他的扛压(不是“抗压”)能力是惊人的。突出的是在全国解放后,即使在他“光环满身”(“人民艺术家”、各种社会兼职)之时,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在敌、友、我三者中,他并不是“我”,而只是“友”。他的“生”(除了全民抗战时),都是在和挫折周旋。他义无反顾地做了许多,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幻灭感。只因他太热爱新政权了,所以一直殚精竭虑地追赶革命,倾尽全力地放弃自我,包括有时甚至放弃自我的艺术个性艺术风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格,写作像《红大院》、《全家福》等配合政治任务的“红色话剧”,把当“工具”当作自己本应承担的角色,其结果却是“碰死在自己所讴歌的理想上”(鲁迅生前曾用此语概括前苏联一些自杀的作家诗人)。老舍缺少鲁迅式的抗争能力,甚至抗争的思想准备都没有,他是在没有任何“防御”的情况下被压倒的,要说这“生”与“死”也体现了一些作家的“宿命”也未尝不可。由此更可见研究两位大师的生死观的重要性。

那么,能不能就此认为老舍的骨头就不硬了呢?当然不能。老舍同样一身正气,冰心傲骨。鲁迅的复仇,在老舍那里更多的是拒绝受辱,受辱宁死。老舍行动的顺从难道没有掩盖内心的异样?只是因为他太热爱新社会新政权了!他无言,但内心难道没有如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中受辱又被弃的老妇的愤懑?老舍的死亡观离不开社会使命感的凝聚,离不开实现这使命感的忧患意识。而且他的死亡又决不只是个“观”的问题,这里直接关联到他的死。从他一出生就几乎被死神虏去,到他最终为清冷的太平湖水所俘虏,这是本文前述的“以死相拼”。包括老舍那明显是动乱型的自杀,不论如何惨烈,都不是值得提倡的,但一个卑怯者不可能自杀,这也是事实。叔本华说过:“自杀并不导致生命意志的否定,自杀是强烈地肯定生命意志的一种现象。”19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看,他的保全气节近乎屈原,从勇于赴“难”看近乎陆游。所以,不论从死亡观的“观”,或死亡的实践,老舍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是:中国革命潮涨潮落的沉重!

不论老舍笔下出现了多少自杀族形象,不论他自己自杀就是人物形象的演绎,但他本人并没有死亡预感。鲁迅就很不同。由于健康的原因,鲁迅早有预感。特别是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死亡预感更加强烈。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反观更早的鲁迅。从他早期的小说开始,篇篇都是对中国人的生存体验和死亡场景的关注,几乎可以用惨烈来定位。他的许多小说满溢惊惧感——《狂人日记》中的“吃人”、“食肉寝皮”、“易子而食”;《药》中的人血馒头;《明天》中何小仙的四寸多长的指甲;《祝福》中祥林嫂对人死后有无灵魂的追究……,再加上他杂文中对“巫术”遗风,对“儒释道互补”的传统封建文化的整体剖析,很多都是来自死亡之谜的答案。他以大思想家的睿智、大文学家的激情,极深地开掘了我们民族生与死的苦闷,活画出一个个“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愤激而决绝。然而到了晚年,他对生与死都显示出一种智慧性的恬淡。他自己死前想得很多,更加紧时间做事,这与他的久病不愈带来的强烈的死亡预感分不开。他既达观平静,又忧郁颓唐;生的欲望与死的预感,生的艰辛和死的超脱紧相交织。就这样在死亡的荒原上游荡又挣扎,才写出像《“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也是生活”……》、《死》、《女吊》等撼人心脾的散文,绝唱般的文章。法国大作家普鲁斯特在死前的几个月说到波特莱尔的一段话用到鲁迅身上完全可以:“呜呼!或许只有将未来之死强压在心底。处在失语症的威胁下,像波特莱尔那样,才能对真正的痛苦有着清醒的体验,才能在魔鬼般的诗篇中注入宗教的语气,或许只有感受到死亡到来之前那致命的疲劳。”20那是何等“致命的疲劳”啊,在《“这也是生活”……》中,鲁迅那无欲望状态就是死亡的第一步,但他还想做些什么写些什么,想“看来看去的看一下”,还在拼尽力气地喊出:“我将生活下去”,但这心声已是绝唱。《死》既是死亡的文化哲学反思,又是死亡观包括中国人的死亡观的剖露。他虽言死实言生,由死观生,由生观死,今天对我们仍富启示性。从这里比较老舍,鲁迅“幸运”得多。不论老舍怎样以死相拼,但他死前什么都没给我们留下。他最后一句话是对三岁的孙女说的:“和爷爷说再——见……。”21有别于鲁迅的延续生命是为了敌人,老舍的不能延续生命是为了做人的尊严,但从精神本源上他们又是一致的。

从表现手法上看,鲁迅的讽刺和老舍的幽默有明显的差异。在表露自己的生死观以及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上,鲁迅显得肃穆崇高甚至凄厉,而老舍的幽默则蕴涵了更多的悲情。公认为幽默大师的老舍,在他的《文学概论讲义》中评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幽默家拉伯雷时说得好:“只有幽默与笑能使世界清洁与安全”。我们只要能深入老舍的精神世界与创作世界,就能理解老舍的幽默其实源于他心灵深处的悲情。尤其是成熟后的老舍,是感伤苍凉而不只是诙谐戏谑。在他那容忍宽厚而又感伤悲凉的幽默中,他的生死观才与忧国忧民忧时忧世的社会使命感熔铸一炉。我们知道,鲁迅总是愤激于中国封建意识造成的艺术创作的“大团圆”结局;在这里,鲁迅与老舍在精神血缘上是相通的,他们都能直面“生即有悲”的现实,反对大团圆的结局而倾心于悲剧创作。从《四世同堂》到《茶馆》,死亡的悲剧美达到了艺术的颠峰境界,并隐藏了哲学意味的沉思和咏叹。老舍没有鲁迅的“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那样的对敏感的现实问题作出迅疾的反应及社会政治思考。他能以热到发冷的艺术笔触去描绘祁天佑们的死亡,但他笔下人物的死亡,包括大鹰和小蝎,又都缺乏鲁迅笔下女吊式的崇高凄厉。我们今天来比较这两位大师,还可以看到,从他们自己的死亡来看,老舍是以死相拼,而鲁迅是平静恬淡地面对死神的降临。他们都是社会取向远远大于自我取向的精英人士,但个人抗争不能不让位于忍从的老舍,心理防线的坚固性是不如鲁迅的,而从价值观的尺度去判断,他们又都是至高无上的。

人生多艰,死亡尤苦。我们研究人、尤其是大师级人物的生死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当笔者怀着苦涩的心情研究至此时,黑格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尔老人的话涌上心头。黑格尔在缅怀人类史上辉煌的岁月及人类社会发展时说过:“谁不黯然感伤已经逝去了的活泼丰富的生命?”紧接着又说到一种新生命的诞生,“死亡固然是生命的结局,生命也就是死亡的后果。”22应该看到,鲁迅、老舍们这些大师级作家在表述自已的生死观中,既蕴涵了他们内心的自我折磨,又是他们杰出作品的回响,后人在探究他们的为人为文时,千万不可忽略这一极富启示意味的视角。从奉献与牺牲受难的悲壮性,对苦难的主动承受性,对中国民众“生死场”的观察表现的深刻性,老舍都是继承了鲁迅传统的,鲁迅与老舍之间确有一根割不断的精神血缘纽带。他们的生死观及其生与死的实践,我们都可以从获救与超越的形而上的意义上去深入开掘,又不能只停留在理性的追究上,更重要的是营养我们的行动。一个缺少行动的民族只能是一个悲哀的民族,这决不是鲁迅、老舍们的期望。

注 释:

1《忽然想到之六》,《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6页。

2《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312页。

3 4 5 6分别见于《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花边文学.朋友》;《致许广平1926年5月28

日》;《华盖集.杂感》。

7老舍:《双十》,初载《时事新报》1944年10月10日。

8吴小美:《鲁迅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9老舍:《〈泰山石刻〉序》,载《泰山石刻》影拓本。

10参阅鲁迅《坟·题记》等文。

1115舒乙:《父亲最后的两天》,载《收获》1985年第4期。

12罗素:《论历史·译序》,何兆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引自曾广灿、吴怀斌:《老舍年谱》,载《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4老舍:《痴人》,原载《文汇报》,1945年12月23日。

16[日]竹内好:《鲁迅》。

17[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香港三联书店版,第205页。

18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

19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20引自克洛德·莫亚里克:《普鲁斯特》,三联书店1991年5月版,第120页。

21舒乙:《老舍的平民生活》,华文出版社2008年9月第2版,第2页。

22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14页。

[吴小美 兰州大学文学院 邮编 730020]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玩偶之家》教案 【教材分析】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了解,引导同学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2.同学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鉴赏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PPT出示课题。 2.简单了解作者易卜生生平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矛盾冲突的导火线。(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 二、初读作品,理解内容 1.女主人公—娜拉 (1)娜拉性格分析,并阐述娜拉不断觉醒的过程: (2)理解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男主人公—海尔茂 海尔茂性格分析,了解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 林丹太太 (1)林丹太太性格分析,了解林丹太太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 (2)从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爱情悲剧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受金钱支配的现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现实意义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现实意义 周凌枫 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戏剧大师。他是欧洲戏剧界取得现代突破的代表人物,对欧洲传统戏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把戏剧用作表现社会生活、讨论社会问题的手段,对社会制度及伦理道德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发扬了戏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当时及以后的剧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卜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也有巨大影响,并且催生了中国现代话剧。他所反映的社会虽然与当今社会有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但他提出的许多问题仍然是我们今天必须努力面对的。易卜生戏剧清醒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性对我们当代文艺建设具有永久的借鉴意义。 易卜生置身于生活和社会之中,要为生活和社会负责,用他的思想,用强有力的真实去主宰时代。易卜生发扬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精神,“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发展演变的模型”。他的剧作尖锐地针对妇女地位、道德、法律和市政等社会问题,表现了他不满现状的忧患意识和要求改革社会的使命感。他的社会问题剧以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撼了沉闷的欧洲舞台,引发了一场现代戏剧的革命:他把戏剧从形式主义的泥坑拉回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来,“把剧场从娱乐场所变为激发观众思考社会问题的教育场所”。① 《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通过切身遭遇认清了丈夫的虚伪面目,觉悟到她一直是家庭中的玩偶,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发出怀疑,家庭生活背后隐藏着制度对人的个性的摧残;《人民公敌》主人公富有正义感,坚持要揭发受到污染的地方浴场,却遭到以市长为首的地方势力的打压,受舆论误导的群众宣判他为人民公敌,繁荣的社会整个儿建立在欺骗和谎言的基础上;《社会支柱》的主角在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堪称楷模,却被逐渐暴露出是一个卑鄙的骗子、恶棍和罪犯,这样的“社会支柱”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民主、法律制度的巨大讽刺。 易卜生痛恨社会的虚伪,憎恶习俗的道德,诅咒现存的秩序,他剧作的主题涉及个人自由、性别平等、政治腐败、言论自由、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易卜生总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问题,并以普通的生活环境作为戏剧背景,戏剧环境越普通,越为观众熟悉,剧作就越具有现实的意义,也越能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观众在观赏他的戏剧时也是在目睹可能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事件。他把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及他对问题的思考搬上舞台,给予鲜明形象的戏剧表演,形象化为行动和思想的动力,对观众产生直接的启发和影响。易卜生是戏剧界的摩西,带领观众走出市侩的埃及,回到有着清新思想的迦南。他彻底革新了戏剧艺术,改变了现代戏剧,给戏剧注入了新的意义,使戏剧重新回到了精神与良心的源泉。 易卜生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现实进行透视和批判,他更为关注社会条件下的个人价值问题,他的全部剧作都在倡导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满足个人最本质的追求,关注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和权利。他的作品是一出出社会悲剧,更是一出出人在社会中的生活状态的悲剧,探讨的是人的追求和社会的局限之间的矛盾。他的剧作具有预言性,对人类的困境有着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在世界跨入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新世纪之前,他已经感觉到我们20世纪现代人的困惑和焦虑,预见了西方现代悲剧的走向,以及现代悲剧精神与现代文明危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②这些使易卜生的剧作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同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探讨的一些基本的社会问题至今仍为人们所谈论和关注。 易卜生不仅仅属于挪威民族,他的戏剧不仅仅针砭了一个北欧小国的社会风尚,而且关系到当时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他剖析的也不仅是挪威人,而是全人类的灵魂。他在全世界所有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 (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

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家》是巴金最喜爱的作品。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巴金创作《家》有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即抨击中国社会中强大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并力图为青年们指出一条生存的道路。小说中所表现的是他以及他的亲友们的痛苦与呼号──事实上,小说正是写给以他的大哥为代表的身受封建专制之害的青年们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传统的另一表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家》是一部带有强烈抒情性的“政治批判”小说。 巴金在青年时代是一个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者,对政治抱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的小说创作与其说是文学活动不如说是社会活动或政治活动。 其次,是对小说中人物处理。 《家》是巴金用来批判封建宗法专制制度的一件利器,于是他选取了作品中最富朝气的觉慧作为执行批判的代理人,(偶尔叙述主体有所变换,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第三代”的目光来审视这个即将崩溃的家族),用他的视角对全书中的人物进行描述和品评,借他的思想独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因而,这个人物成为全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俨然是小说的中心。作者希望通过觉慧的思考给读者指出一条新生活的道路,但由于作者自己在创作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2012级1班42号魏明娟 现代文学作业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鲁迅先生与郭沫若先生都是一代伟人,在文学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不能绝对的说一个人是对是错,更不能绝对的说两个人一定是谁比谁更好,我们应当从全面客观的角度,以及历史发展辩证的眼光对两位伟人进行研究,我谨从下面几点阐述我的观点。一.鲁迅与郭沫若的相同点 (一)出身 鲁迅与郭沫若同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处于封建王朝日趋没落的满清末代。他们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在童年时都处于家道衰落的境地。鲁迅的爷爷周福林出身翰林,并在京城做官,家中发生两次变故,封建大家庭逐渐破落,家庭政治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受世态炎凉,认识到上层社会的丑态和冷酷;而郭沫若也是出生在四川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地主家庭,都有相同的经历。 (二)早期的悲剧婚姻相似

1.鲁迅:父母之命而成婚的有名无实的妻子朱安,像许多中国女人一样,朱安具备了懂规矩和性情好的传统美德,1906鲁迅和朱安结为夫妻,但婚后第四天,鲁迅就回了日本。1923年,鲁迅的学生许广平走进了他得生活,陪伴他走完了人生之路;而朱安用自己的一生侍奉着公婆。 2.郭沫若:父母之命而成婚的有名无实的妻子张琼华,郭沫若发现新娘是个并不漂亮的、会抽水烟的小脚村姑时,转身而去,张琼华空守了一夜洞房。几天后,郭沫若不顾家里阻挠去了日本,遇到了佐藤富子即安娜,并和自己生活2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战争,而富子是日本人,他不辞而别离开日本回国了。郭沫若回国后与比他小24岁的于立群又走到了一起,走完他最后的40年人生历程。 (三)求学经历相同 鲁迅与郭沫若都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都留学日本,最初立志学医,走医学救国之路。但后来都经历了“弃医从文”的转折。鲁迅认识到: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患者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必须创立新文学。其实郭沫若一直对文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当时人们普遍怀有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

易卜生、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性问题

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一直是西方学术界近几十年来的一个理论课题,其中涉及文学现代主义和文化现代性两个方面。 契诃夫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他是现代的,他的作品已经预见到了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幻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的迷茫与困惑、人类寻求自我的本能,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出路问题的探索。早在19世纪末期,契诃夫的同时代的卢纳察尔斯基就看到了契诃夫的剧作所表达的现代人的苦闷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生存状态:寻找生存的价值、生活的出路和意义,及无果而终的苦闷的把握。 易卜生戏剧的特点在19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易卜生处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阶段,这时候的主要作品有《布朗达》和《培尔·金特》等; 19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易卜生的作品开始向现实主义风格转变,这个阶段是易卜生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在这个时期杰出的成就是现实主义的社会问题剧。提出一连串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反对封建的传统道

德,扫除资产阶级的市侩意识,争取民族独立,提倡个性自由,主张妇女解放等。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如《玩偶之家》; 19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他的作品涂上了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人生哲学的探讨与戏剧人物心理的剖析进一步深化,人道主义的批判精神与愤世嫉俗的悲观情绪交错在一起。这些作品仍有揭露问题的一面,只是悲观情绪有时削弱了批判力量。《野鸭》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易卜生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 关注易卜生戏剧的人,可能都注意到他大部分反映社会现实作品的回溯性,它不是即时性地呈现事件,而是由舞台人物从一个稍后时间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回顾。这表明事件的连续性被降低了,注意力被更多地放在回顾与分析上。这就导致了易卜生戏剧的外部行动较少。 早期批评家认为易卜生戏剧不够戏剧化,认为它们涉及的东西不适合用戏剧来表达。其实,易卜生的分析性戏剧吸收了许多时代话语的元素,情节往往是分离或破碎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分析才能把它们连接起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戏剧类型,我们会发现,作为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的先驱,易卜生的“史诗性”戏剧也不过是古希腊悲剧,如《俄底浦斯王》中我们所熟悉的回溯性结构戏剧的延续和改编。 其次,他认为不仅易卜生剧中人物能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独立分

巴金作品分析

一、中西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借着五四运动的大势,一批先驱人物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在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的同时,将眼光投向西方,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大量的西方小说被翻译介绍,而且相应地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也在中国的文坛上流传开来,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理论,流派都寻找自己的信从者,在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作家都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巴金也不例外,他曾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 巴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像鲁迅等一批现代作家一样,虽然他们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排斥否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社会人生出发,并且即使理论上可能走向彻底干净的否定,但在创作上绝对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否定过去状态的同时,过去状态中的某些东西会不自觉的沉淀下来。首先,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有理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会在冥冥中对其发生作用,而且“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起点,”,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庭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五岁的时候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跟一个姓刘的先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还有美丽的母亲在晚间时教他背《白香词谱》。虽然巴金曾一度在提到《红楼梦》表现得有点冷漠,但据记载小时候,红楼在他家到处流传,一些丫鬟仆人都知道具体情,以至在他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熟悉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作家要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熏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巴金小说中的家情结与人性解放的叙写 巴金一生的作品十分丰厚,但能代表其创作思想特征的则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巴金也说这三部作品是他最喜欢的。1931年4月在上海《时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开端,在一开始就以其强烈的主观激情和对封建大家庭的体察和书写,与茅盾鸿篇巨制的《子夜》和老舍的充满着北京市民文化习俗的《骆驼祥子》共筑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艺术巅峰。1944年发表的《憩园》另辟蹊径,脱离了自身在早期创作中的简单价值和是非判断取向,转入了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这篇小说成为他所有小说中意义最为复杂的文本之一。同一时期,于1946年8月,连载于上海《文艺复兴》月刊的《寒夜》又与钱钟书的《围城》一并显示了小说“复兴”的气势,为40年代的中国文坛抒写了凝重厚实的一笔。 三、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描写 (一)《家》中觉新、觉慧的人物形象 觉新是《家》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着许多的矛盾面和复杂性。觉新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官僚的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觉新自小就很聪明,上中学时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但父母双亲的先后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被迫挑起这一房的责任,成了一个傀儡,过着矛盾、痛苦的生活。他的爱情、婚姻也被封建家族无情地破坏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觉新凭着心底燃烧着的青春的火,也愤怒过、抗争过,然而,经验让他明白反抗是无望的,所以他只能以敷衍为武器,顺从所有的人,以寻求平衡,求得一时的安稳。他试图维护封建大家族的秩序,在长辈们面前委曲求全,却又怀抱着一颗帮助觉慧的心,试图向封建礼教反抗。他在两者之间犹豫、挣扎,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渐渐地,他似乎接受了服从,忘却了反抗。但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环境的压迫使觉新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与痛苦中,他逐渐成为了一个矛盾者。 在巴金的笔下,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热血青年,他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在西式教育和进步报刊、五四思潮的影响下,他办进步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一、 1.鲁迅:A、受古典文学熏陶,受中国民间艺术熏陶;B、幼年未产生从文思想,准备以“从医”为职业。C、弃医从文,要改变他们的精神——推文艺。 郭沫若:A、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对人物传记相当喜欢;B、从小就有“文学倾向”;C、“弃医从文”,富国强兵的意识,选医,五四运动波及日本留学引发压抑的文学兴趣。 G&L:虽都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但是鲁迅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比郭沫若有更痛苦的思想斗争,又在更深层、更复杂的思想内涵过渡中各方面的准备也更充分,几乎同时崛起的新文化运动中,领域不同,采用的斗争形式不同,所信奉的文艺观点不同,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接受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想的侧重点不同 鲁迅:1、对东欧弱小民族的作家作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较重视。2、文艺思想上,对日文艺批判家厨川白材等人的文艺观点较欣赏。3、进化论对他曾产生过长远的影响。 郭沫若:1、偏爱泰戈尔的作品,歌德、海子的诗歌和小说,俄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美诗人惠特曼的诗歌等也给他深刻的影响。2、文艺思想上,受尼采学说:论神论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2、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 鲁迅:经过较长时间阵痛的渐变后而发生质的飞跃,最后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接受马列之一之后才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3、创造化倾向创作方法不同 鲁迅:小说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更多的是破坏性的呐喊,贯穿着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郭沫若:《女神》等憧憬着革命思想和强烈激情,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基础。 二、两人最初的误解和隔阂 1、“处女媒婆”说 编排时鲁迅创作置于翻译之后,郭沫若提出质疑,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精加遏制。鲁迅重视翻译,认为应先翻译,才能促进中国文学创作,郭沫若尊重创作,相对看轻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发展途径不同 2、《呐喊》的评论 成仿吾全面批判《呐喊》,创作社与之矛盾产生,郭沫若在创作社。 3、半途而废的联合行动 A、同居广州,仍未曾见面。 B、鲁迅在创作社成仿吾起草的宣言上签字,政治场一致。 C、鲁迅长去创作社购书谈天。 D、鲁迅创作社从误解,对立到隔阂逐步消除 4、“革命文学”论争中笔墨相机 A、成仿吾在日本接受极“左”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影响,他认为《创造周

易卜生戏剧集

易卜生戏剧集 易卜生戏剧集。 《易卜生戏剧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isbn是7020055354。 易卜生中文名,易卜生戏剧集。 平装,1542页。 开本, 32。 ISBN,7020055354。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版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条形码: 9787020055357尺寸: 21.2 x 15.4 x 7 cm重量: 1.6 Kg。 作者简介。 作者:易卜生译者:潘家洵萧乾成时。 内容简介。 所谓重要的作品。 首先是指一系列著名的为作者赢得世界声誉的社会问题剧。 即讽刺冒牌的自由党政客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五幕剧《青年同盟》。 揭露为了财富和社会声望而背叛爱情和人格的巨商的四幕剧《社会支柱》。 歌颂坚持个人权利的女性。 反对夫为妻纲的传统观念。

暴露买卖婚姻之虚伪性的三幕剧《玩偶之家》。 借先天的花柳病隐喻堕落社会的道德污染而受到卫道士们攻击的三幕剧《群鬼》。 以主角为代言人反击《群鬼》风波中对作者的攻击的五幕剧《人民公敌》。 易卜生从过去宣扬缺乏理想的危险性。 转为强调强迫别人接受不切实际的理想的危险性。 从而改变作风。 使本剧充满令人悲伤的诗意的五幕悲喜剧《野鸭》。 为挪威呼吁真正的民主与自由。 颂扬品质。 意志和灵魂上的高尚的四幕悲剧《罗斯莫庄》。 此外。 还有六部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晚年作品。 即开始趋向内心描写的五幕剧《海上夫人》。 作者自认为刻画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四幕剧《海达·高布乐》。 把笔下人物作为现实的人加以强调的三幕悲剧《建筑师》。 为了贪恋男欢女爱而使婴儿夭折。 在忏悔中愿意把母爱献给无家可归的孩子的三幕剧《小艾友夫》。 一个野心勃勃的矿工之子由于挪用银行巨款。 投资失败而入狱。

老舍复习题

老舍复习题 导论 一、填空题 1、老舍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常被概括 为:、、。P1 2、相对于鲁迅的思想深度、郭沫若的激情元素、茅盾的 政治情结,老舍的精神属性是。P2 3、老舍文学创作的“支点”是。P6 4、老舍小说的伦理态度是、。P6 二、单选题 1、老舍文学创作的价值世界里,最为集中的伦理观念是()。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社会正义与个人德性的矛盾P5 C.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矛盾 D.家族伦理与民族国家伦理的矛盾 2、风格近似鲁迅《伤逝》的诗化小说是()。 A.《大悲寺外》 P7 B.《善人》 C.《柳屯的》 D.《牺牲》 三、多选题 1、以下人物是老舍塑造的理想型人物有()。 A.李子荣 B.钱默吟 C.老李 D.李景纯 E.毛博士 四、简答题

1、简述老舍作品的市民特点。P1 2、简述老舍的复杂性。P1 3、简述老舍是文化伦理的特点。P2+3 4、简述《月牙儿》的伦理叙事。P4 5、简述《二马》的伦理叙事。P4 6、简述《四世同堂》的伦理叙事。P5 7、简述《骆驼祥子》的伦理叙事。P5 8、简述《离婚》的伦理叙事。P5-6 五、论述题(一定要举例) 1、论述老舍小说的伦理诉求。P3-6 一共6点,《月牙儿》、《二马》、《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离婚》、《大悲寺外》P7。 2、论述老舍小说的伦理态度。P6-7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老舍原名,字,族人。P9 2、老舍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是、。P15 3、作为文学跳板的短篇小说《小铃儿》的主题 是。 P17 4、《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 日》均发表于。 P20 5、老舍在新加坡时创作的小说是。 P22

巴金《家》赏析

青春的呐喊 ——巴金《家》赏析 ●作者巴金 ●《家》故事梗概 ●《家》的创作背景 ●《家》中人物分析 ●《家》中矛盾分析 ●《家》的艺术特色 ●《家》的思想及文学地位 ●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作者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 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的《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灭亡》时,他第一次以巴金为笔名,他的笔名很多,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的著作的作者“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 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百年巴金 多产作家巴金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易卜生对戏剧的贡献

易卜生对戏剧的贡献 易卜生是“现代戏剧之父”,他的思想意识和文学创作颇富人生哲理的辨析意义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其戏剧以及丰富的诗歌、书信、文艺论文等,已组合成一部翔实、生动而独特的“巨人传”,广泛而深刻地审视并反映了他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他对戏剧具有重要的贡献。 一、易卜生的戏剧大部分反映社会现实作品的回溯性,它不是即时性地呈现事件,而是由舞台人物从一个稍后时间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回顾。他改变了欧洲戏剧创作的道路,反对当时西方流行的情节巧合而内容贫乏的戏剧,有意打破浪漫派诗剧传统,努力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剧,也就是社会问题剧作。他通过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最简洁的剧情把社会问题和舞台艺术结合起来,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二、易卜生的分析性戏剧吸收了许多时代话语的元素,情节往往是分离或破碎的,但是却有延迟意义生成的作用,结构精妙,而且充满了含混,呈现出多义性,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分析才能把它们连接起来。其次,不仅易卜生剧中人物能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独立分析问题,同时对读者和观众的分析能力提出了挑战,具有一种“召唤结构”。 三、悲喜的成分构成了易卜生戏剧艺术的要素,也是易卜生戏剧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易卜生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些悲喜成分同置于一种戏剧结构之内,设计一些亦悲亦喜的场景以娱人耳

目。相反.他意识到了悲喜剧这一形式的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它内在的活力和震撼力。 四、易卜生具有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囊括了许多快速变化的场景,这种设置与表现主义戏剧和斯特林堡的梦幻剧都非常相似,也与浪漫主义的冒险剧相似,展现的正是基尔凯郭尔所谓的“美学舞台”。而且易卜生对象征手法是情有独钟的。个性化的象征是易卜生戏剧中用来传达某种精神体验、暗示微妙的内心世界、预示人物特殊的命运而广泛采用的表现手法。 五、易卜生戏剧充满了对文艺的本质和艺术家作用的反思。一方面,一些自传性的成分常常投射到一些被疏离了的艺术形象身上,如《野鸭》中摄影师、《建筑师》中的建筑师、《咱们死人醒来时候》中的雕刻家等。另一方面,艺术又像是一种内心的放逐,艺术家似乎只能求助于一些幻想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艺术家们总在幻想着将来有一天创造出更伟大的艺术作品,不断地将自己裹在这自我欺骗的梦幻之中。

济南的冬天(老舍)

济南的冬天(老舍) 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9班:10月17~18日,星期一~二;10班:10月19~20日,星期三~四。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品味语言特色。 一、导入 现在已经是金秋十月了,再过不到两个月就到冬天了。大家

对冬天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 寒风刺骨?冰天雪地? 你们知道济南在哪里吗?——山东省。 在我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北方。 通常,“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北方的冬天呢,更冷!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去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看看与我们想象中的北方的冬天有何不同。 二、老舍的生平及其创作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应周恩来的邀请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

巴金先生作品的特点及风格

巴金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这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家》,起的作用更大。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年,反封建的任务异常艰巨。二百多年前,伟大的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巴金的《家、》《春》、《秋》是继《红楼梦》之后,描写封建旧家庭败落的最优秀的小说。 艺术上,这3部长篇也是巴金全部作品中成就最显著的作品。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巴金的写作风格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关于国民性主题的书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鲁迅与老舍都注重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第二层面,在批判的同时构建作家理想中的国民性格。在对比中可以发现,鲁迅对国民性主题的书写中包含作家自身对于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寻,以及对国民灵魂的深刻审视与沉重批判。由于老舍与鲁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老舍更倾向于感性的创作,通过个人经历来书写创作。 一、鲁迅的国民性主题书写 封建农民形象的塑造 鲁迅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大多具有愚昧落后、麻木冷漠等性格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应为阿Q。阿Q是未庄的流浪雇农,是以未庄为缩影的社会最底层人民,身世不明的阿Q每当与人发生争执时,总会这样说:“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当他被打时,又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这是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反应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人性产生了扭曲和异化,阿Q的性格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国民性格深处的劣根性。 鲁迅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封建伦理来束缚底层人

民,压迫妇女,冷漠麻木又十分残忍。而他们的行为在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被认为是自然且合理的。这就是看客群体。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模糊的面容,不需要姓名,站在生命的?α⒚嫖?残暴和冷酷欢呼雀跃,拍手叫好。长期处于封建势力统治下的国民,逐渐丧失反抗的意识,变得冷漠麻木,丧失人性,面对残暴和血腥无动于衷,甚至将自己内心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底层劳动妇女,而鲁镇上的人们,不仅没有对祥林嫂的遭遇产生同情,相反对祥林嫂十分冷漠甚至是嫌弃;小说《孔乙己》中的穷书生孔乙己,也常常在酒馆中遭受尊严被践踏;在《示众》中,冷漠的人们将看杀头当作看戏,不顾太阳的毒晒和人群的拥挤,争抢着去凑热闹,他们对囚犯毫不关心,只是为了寻乐。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冷漠的人际关系、人们麻木至极的心理,更反映了人们身上严重的劣根性,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人性被灾难和贫穷泯灭。 启蒙者的困境 鲁迅笔下对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国民的描写入木三分,对于启蒙者形象的塑造也同样深刻。他们代表了鲁迅理想中的国民形象,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体现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狂人日记》中认清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在酒楼上》彷徨迷茫的吕纬甫,《药》中为

浅析巴金先生作品家

浅析巴金先生作品《家》  轻轻揭开中国百年文学凝重的面纱,巴金先生风尘仆仆的穿越了一整个沉甸甸的世纪。 他的作品因呼吸五四的新鲜空气而逐步成长,因经历了革命大风暴的考验而日趋成熟,一生笔耕不辍,终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巴金先生作品创作的鼎盛时期正是“新思潮”勃兴之时,他的大量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盎然的生机。其中《激流三部曲》是其创作的一个高潮,而《家》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作品。本文就是就《家》的艺术创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年,以青年人的爱情故事为主干,却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对旧礼《家》写成于1931 教的批判,它将矛盾的冲突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号召青年一代反抗专制压迫,投入革命斗争的队伍。《家》从三四十年代至今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人物分析(以觉新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例)  在故事开篇之初觉新是一个接受过民主思想的先进青年,对于爱情他对梅表姐有着极为纯真的爱恋,但他却迫于长房长孙的地位始终难以逃开封建家庭的桎梏,所以他是一个饱含冲突的矛盾综合体。现实与理想的尖锐性造就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因而他内心就有了五味杂陈的复杂性。他渴望革命,却只能服从家庭的安排;他疼爱瑞珏却对梅芬心有余悸;他晓事理,却不能揭发五姨太、三叔捉鬼的勾当;他被宣传新思想的“五?四” 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却不敢像觉慧那样大张旗鼓的斗争;他的理智被封建礼教的“仁义礼智信”绑架,失却了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他是封建家族的牺牲品,或者说,他甘愿沦为牺牲品以平息高家的种种风波。巴金先生并没有停留在动摇的人这一表面,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这其中的内涵,并将它写成民族心理祭奠与西方民主冲突。从这一层面上,觉新这一摇摆不定痛苦挣扎的人也就有了历史的深度。在小说的结尾,觉新在种种压力的打击下崩溃最终逃出禁锢的封建十字架,最终觉醒支持觉慧出走。并且在三部曲的其他两部中,觉新也渐渐逃出了“作揖主义”,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上紧凑周密,人物关系复杂。  《家》在结构艺术上极为精巧的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叙述了封建大族的兴衰 史。始终围绕两对情侣,三个爱情悲剧这一故事主线,波澜起伏,有条不紊。  2、 对人物的塑造,内心刻画都极为突出  小说主人公高老太爷的封闭腐朽,觉慧对革命的热情,对旧礼教决绝的反抗斗争, 觉新复杂的内心两重性……对次要人物鸣凤投湖前的痛苦,哀怨的内心独白,都活 灵活现,跃然纸上。作者以现实人物为依托,进行忧郁的自我抒情。  3、 家即社会,以小写大,发掘人性,人情之美  巴金先生以高家为代表,从中反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情态,进而揭发普遍规 律。  4、 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指向,情感真挚,敢于宣泄情感  巴金先生对高家跳大神儿,舞狮,墙上的合照,对高家带有批判性风俗化的道德描 绘,同时他没有看重情节的铺排,而将重心放在情感的宣泄,表达他多愁善感的心 灵。符合五四文学的整体趋势。    巴金先生在创作《家》时正值青年,所以它也代表着革命的青春。小说情感上汪洋恣肆,语言上行云流水,立意上别具一格。因而被称为现实主义的绝世力作,极大地引发的青年一代读者共鸣。

关于鲁迅知识的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讲 五四“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爆发: ?《新青年》与北大:一校一刊的联袂 ? 1.上海《青年杂志》试图扩大声势 ? 2.蔡元培执掌北大,四处招兵买马、改革北大,力邀陈独秀北上,物色了一批新旧派的知识分子(胡适、李大钊、辜鸿铭,北大“浙籍”人士势力壮大,如马裕藻、钱玄同、周氏兄弟、沈兼士等) ?马幼渔(1878-1945),名裕藻,字幼渔,浙江鄞县人,音韵学家、文字学家。马氏兄弟之一,排行老二,马衡之兄。1903-1910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曾师从章太炎学习文字音韵学。1911年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1937任北京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1913年与许寿裳、鲁迅、钱稻孙、陈睿共同具名朱希祖起草的“注音字母方案”。1919年11月朱希祖、马幼渔、胡适、周作人、刘复、钱玄同六人上书教育部,提出“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议案于次年二月通过并实施。 ?钱玄同(1887一1939) 浙江吴兴人。又号疑古、逸谷,笔名浑然。常效古法将号缀于名字之前,称为疑古玄同,五四”运动以前改名玄同。 ?190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习师范,与章太炎、秋瑾等人交往。次年入同盟会。 1908年,始与鲁迅、黄侃等人师从章太炎学国学,研究音韵、训诂及《说文解字》。 1910年回国后曾任中学教员、浙江省教育总署教育司视学、北京高等师范附中教员、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编辑、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等。 ?刘半农,江苏江阴人,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大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新青年》标榜“人权、平等、自由”,提出请进“德先生”、“赛先生”,掀起“头脑风暴”。 ?激烈反传统,批判文化专制和旧式伦理道德,“打倒孔家店”,反对传统伦理纲常,重新认识宗教、劳工、妇女、教育、文学、贞操等。 ?(鲁迅《坚壁清野主义》,提及北京禁止男女学生逛公园,另有许多文章记载四川等地对女性裙裾长度的限制。) ? 2.主动拥抱和迎接世界,广泛引进和运用西方文化,如进化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 ?三、“文学革命”三虎将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问题性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问题性 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对易卜生《玩偶之家》进行再阐释,其理论依据依然是前辈学者们所建构的“易卜生化”的美学体系,本着回归易卜生戏剧的原则,对《玩偶之家》的人物形象和其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 标签: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每个人在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每个人的角色扮演才让社会有一定的规则而维系。一个人的行为超出了法律的范围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如何调和自己的行为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家庭生活和社会责任考验着每个人的行为。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作为银行家的妻子,做假账肯定是不允许的,但是,作为一个有三个孩子的母亲,娜拉依然需要的是一个体贴的老公,而不是一个严酷的银行家。法律与动机、精神自由与经济独立两性关系与自由平等之间发生了冲突。 一、法律的尊严与救人的动机 戏剧开始后,由娜拉和林丹太太的叙旧而交代了过去发生的故事。在这个交代中,引出了尼尔·柯洛克斯泰,林丹太太年轻时候的情人。由于生计所迫,林丹离开了柯洛克斯泰而嫁给了生活上比柯洛克斯泰富有的林丹先生。由此,柯洛克斯泰在爱情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此后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但是伤痛并没有褪去。 由于林丹太太的到来,娜拉极力推举林丹太太到海尔茂的银行去上班。由于柯洛克斯泰平时总对海尔茂直呼其名,不给海尔茂足够的面子。加上柯洛克斯泰年轻的时候,为了挽救病危的老婆,曾经做了假账,落得一个不好的名声。因此,海尔茂正好想辞掉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是一个保守生活责难的人,曾经犯过错误,也努力的改正,但是,始终受到别人的排挤,因此,他也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在银行的位置就是重新做人的第一步。但是知道林丹太太要进入银行,他的危机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于是找娜拉算旧账。因为娜拉曾经为了挽救病危的丈夫,也做了一次假签名。这点被为人狡猾的柯洛克斯泰记在心里,并因此来要挟娜拉,如果海尔茂辞掉柯洛克斯泰在银行的职位,柯洛克斯泰就要把娜拉告上法庭。 在挪威十九世纪中期,法律并怎么健全。柯洛克斯泰曾经为了搭救自己的妻子,因为作了假签名,虽然未曾闹进法庭,但是从道德意义上讲,柯洛克斯泰的行为大家肯定是不会原谅的。法律在定罪的时候,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犯罪主体、客体,犯罪主观和客观方面。柯洛克斯泰和娜拉都是在知道假签名是违法的前提下,仍然坚持作假签名,虽然没有造成对他者的损失或伤害,但是却违背了法律的原则。法律的制定是为公共服务的,而主体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美好目的,违背法律的行为仍旧是法律不准许的。拉娜在什么样的前提下,肯定是不准许作假账的,何况是一个银行家的妻子。但是,为了搭救自己生病的丈夫,娜拉从尊重生命出发作了假账,而不是从维护法律的尊严出发的。这就是矛盾的第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