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给排水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给排水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给排水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摘要】通过对符合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给排水新型技术做一个介绍,作为给排水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方向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地源热泵人工湿地泳池热泵雨水渗透节水技术

如今,绿色建筑的风潮席卷全球,很多国家都设定了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在节地、节材、节水及节能等方面对绿色建筑做了相应的要求。而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下,节水技术在每种评估体系中都占了相当的比重,从而带动了各种绿色给排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就符合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给排水新型技术做一介绍,也是对给排水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个初步探讨。

1、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在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是优选的达标项。随着国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的支持力度,地源热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

在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建筑物中,我们要合理利用该系统的季节性差异以及热回收来提供热水需求,达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在该系统设计中,采用标准地源热泵机组和全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供应冷暖空调和热水需求,其各个季节的热水供应情况如下:

夏季:采用热回收型地源热泵机组为建筑物提供制冷,同时利用热回收生产生活热水,可避免空调制冷工况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白白的被带回地下,可节省全部的制备生活热水的费用;冬季:冬季标准型地源热泵机组制热运行,全热回收机组在提供生活热水,在保证热水供应的前提下兼顾室内采暖。在部分负荷状态下,若生活热水温度已经达到设定值,则热回收型机组停止工作,标准型机组运行即可满足,避免两台机组同时运行造成电能的浪费。

过渡季节:在过渡季节中建筑物不需要空调,此时标准型地源热泵机组不需开启,仅热回收型地源热泵机组工作就可满足热水需求。机组热工况运行提供生活热水,

从其运行情况可知,在热水量需求比较大一点的别墅、酒店类建筑物,采用这种全热回收地源热泵系统,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地源热泵的地下热平衡问题,又能起到很明显的节能效果。在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的基础上,只需要消耗一台循环水泵的电能,能效比最高可达6以上。

根据工程实例,我们就地源热泵热水系统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费用做过

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全在这了

全在这了,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 1、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 建筑内保温致命缺点是无法避免冷桥,容易形成冷凝水从而破坏墙体,因此无论是从保温效果还是从外饰面安装的牢固度和安全性考虑,外墙外保温及饰面干挂技术都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方式。 外保温的形式可有效形成建筑保温系统,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桥的产生,其次保温层与外饰面之间的空气层可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以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耗并排除潮气保护保温材料,最后,外饰面有挂件固定,非粘接,无坠落伤人危险。 保温效果明显 --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热桥"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它可使用较薄的保温材料,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保护主体结构

--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建筑物竖向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内部一些非结构构件的开裂,而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 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 --外保温可以增加室内的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等对墙体的侵蚀,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可避免室内的结露、霉斑等现象,因而创造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 扩大家内的使用空间 --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墙外保温使每户使用面积约增加1.3-1.8m?。 便于丰富外立面 --在施工外保温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聚苯板做成凹近或凸出墙面的线条,及其他各种形状的装饰物,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丰富了建筑物外立面 不同外墙保温系统对比

2、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 外窗保温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断桥铝合金窗框; 中空玻璃; 窗框与窗洞口连接断桥节点处理技术; 外窗安装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户,同时通过改善窗户制作安装精度、加安密封条等办法,减少空气渗漏和冷风渗透耗热。 采用高性能门窗,玻璃的性能至关重要。高性能玻璃产品比普通中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高出一到数倍。 例如单面镀膜Low-E中空玻璃,其导热系数约为1.7w/m2k,保温隔热性能比普通中空

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可利用能源日益紧张,能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 背景下,如何践行节能减排目标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人员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1.1建筑材料优化 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建造中使用无公害、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在保证室内基本布 局合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节能技术、使用天然材料,减少使用环保材料。暖通系统设计中重 点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传统设计中,要满足人们的空调供暖供暖或其他用电需求,需 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设备来完成设计改造。这种类型的暖通设计耗费成本较大,且耗电 量大,不符合设计环保与经济要求。同时,一些暖通设备在安装使用中还可能会带来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相对的采用结构设计改进的方 法改善室内居住环境,一方面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降低造价成本,经济效益 与环境效益明显。例如在建筑结构方面,可以设计透光面积较大的落地玻璃窗,一方面改善 室内光线,同时促进太阳能的吸收,降低室内照明、取暖设备使用率,节约电能。在材料方面,则可以在冬季选择向特殊材质的玻璃内填充惰性气体,改变光源通过率,提高室内温度,满足取暖、保暖要求。 1.2蓄冷处理 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蓄冷处理属于暖通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改进技术。一般生活生产用 电分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峰期,用电高峰期供电压力大,设备用电过程中,用电量不变,但 设备做功效率明显减低,暖通设备取暖、通风或制冷效果不佳,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但同样产生使用费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在用电低峰期进行能源制冷和储备,使冷量 在需要时再进行释放。这种蓄冷技术不仅避免用电高峰期带来的用电不便问题,同时减少能 源的消耗量,实现暖通设计节能环保的目标。使用蓄冷技术是在夜晚用电低峰期进行冷量蓄 积处理,冷量释放是在白天用电高峰期,这种类型的供冷处理减少实际电量的使用,同时节 约电力资源和电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正常条件下,普通温度的水的蓄冷量要低于冰的 蓄冷量,要进一步节约能源,可以缩小设计蓄冷池的容积,热容量不变,冰的冷量释放优于水,具有更好的制冷效果。空调暖通设计要降低风量和风机动力,可以进行低温送风,提高 技能效率。夜晚不仅是用电低峰期,同时也是制冷剂负荷状态最佳时间,暖通设备的工作有 效率和利用率较高,可明显提升冰蓄冷效果,实现系统结构优化。 1.3太阳能通风管理 暖通设计中的通风设计也可以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从能源使用角度 来说,太阳能是取材方便且使用简单的能源类型之一,太阳能利用技术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发 明之一。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绿色环保、再生性强,有效缓解地球能源危机。太阳 能的使用范围广、利用率高,且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在暖通系统的通风处理中应用安全且可靠。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技术可以在暖通设计中实现热能转换和热传递效用。热水 箱和其他加热设备组合形成集热器,从而构成控制循环系统;利用温度控制器能完成地板采 暖和供暖控制,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天气气温变化情况也可以随时调节室内室温。这种系统 设计通过太阳能利用和控制实现室内暖气供应与调节,是良好的通风处理工艺。暖通系统设 计内容包含供暖、采暖、制冷和通风等设计内容,均属于室内气流气温调节控制的一种手段。设备改进设计后使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力资源供应有限,且使用成本较高,而替代使 用太阳能,环保节能效用显著,且使用成本低,对暖通设计中的通风处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和经济性。 2暖通设计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要点 2.1建筑布局安排 将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应用到暖通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系统整体结构布局安排的合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重点整理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 给水系统按照其用途可分为3类基本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供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饮用、烹饪、盥洗、洗涤、沐浴等日常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 供给各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用水、生产设备的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及锅炉用水等的给水系统。生产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及安全性随工艺要求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3.消防给水系统 供给各类消防设备扑灭火灾用水的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上述3类基本给水系统可以独立设置,也可根据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不同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兼顾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设置成组合各异的共用系统。如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还可按供水用途的不同、系统功能的不同,设置成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中水)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水幕消防给水系统,以及循环或重复使用的生产给水系统等等。 给水方式是指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具体组成与具体布里的实施方案(同时,根据管网,水平干管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中分式以及枝状和环状等形式。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可用经验法估算建筑所需水压,看能否采用直接给水方式: 即1层为100kPa, 2层为120kPa, 3层以上每增加1层,水压增加4okPa。

三、分区给水方式 1.利用外网水压的分区给水方式 2.设高位水箱的分区给水方式 一般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 45MPa,且最大 不得大于0. 55MPao .钢管的连接方法 钢管的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xx 连接。 (1)螺纹连接 即利用带螺纹的管道配件连接。配件用可锻铸铁制成,抗腐性及机械强度均较大,也分镀锌与不镀锌两种,钢制配件较少。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其配件也应为镀锌配件。这种方法多用于明装管道。 (2)焊接 焊接是用焊机、焊条烧焊将两段管道连接在一起。优点是接头紧密,不漏水,不需配件,施工迅速,但无法拆卸。焊接只适用于不镀锌钢管。这种方法多用于暗装管道, (3)xx连接 在较大管径(50mm以上)的管道上,常将法兰盘焊接(或用螺纹连接)在管端,再以螺栓将两个法兰连接在一起,进而两段管道也就连接在一起了。法兰连接一般用在连接阀门,止回阀,水表,水泵等处,以及需要经常拆卸,检修的管道上。 止回阀和截止阀有方向性的 水表: 水表是一种计量用户累计用水量的仪表。流速式水表的构造和性能

绿色建筑八大课题

绿色建筑八大课题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正如同“阳光总在风雨后”,大量宜居住宅和宏大公共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部与科技部共同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围绕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瞄准国际前沿,结合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重点研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规划设计指南,开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实现建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我国绿色建筑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自主创新体系。“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从八个方面开展研究: 课题一“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国情,研究确定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绿色建筑的范畴,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导则。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探讨政策控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 研究内容包括:对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和技术指南进行比较研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与地域气候条件有关的建筑热工指标研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实践;完成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及技术指南;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特点,探讨政策控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开发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软件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开发用于定量评价建筑环境的模拟软件,包括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日照和采光软件等的进一步研发和完善。 课题二“绿色建筑的结构体系评价方法研究”,主要进行五方面的深入研究:建筑结构体系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建筑结构绿色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建筑结构体系绿色性能的技术手段研究;绿色建筑结构选型技术导则研究;钢结构(含公共建筑与住宅两类)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和成套关键技术的研究。 课题三“绿色建材技术与分析评价方法研究”,围绕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展开,主要研究工作分为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评价分析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新型环境协调产品的研究开发三部分。课题下设9个子课题,包括: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绿色建材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建筑部品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软件的编制、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的研究、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新型建筑材料中应用研究中、室内湿度调节及抗菌防霉功能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产生负离子功能建筑装饰品关键技术的研究、高效净化空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 课题四“绿色建筑水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围绕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开发水安全综合性保障技术与两种专项技术(包括湿地-水体复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和以降低冲厕用水为核心的节水技术与节水器具)。结合工程项目,通过对供排水系统的分析、工程性试验及跟踪研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提出不同地域生态、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水资源状况的绿色建筑水安全保障的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课题五“降低建筑能耗的综合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影响建筑能耗的三个关键环节——围护结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建筑能源供应与转换系统,以及新建建筑能耗标识制度,瞄准国际前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环境保护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许多步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的复杂性,会涉及到很多的施工环节,在这些施工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将对工程的质量和好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改进节能技术的使用至关重要。合理设计和规划供水和排水项目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确保资源的再分配,减少水污染的情况。在以前的建筑工程当中我们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在总消耗当中占比十分之大。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就应该秉承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材料,减少材料的损耗,延长建筑使用年限,强化水资源的科学运用。 标签:绿色建筑;给排水技術;应用 引言 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开始逐渐认识到环境带给人类的威胁。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时不我待。绿色建筑成了当前城市建设的主要理念,在日常的建筑中,排水的系统占据了很大的能源消耗,为此,人们应该就绿色建筑中的排水系统改造,增加创新的技术应用,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将绿色建筑应用到城市的给排水技术实施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对能源的耗费,同时增强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1绿色建筑概述 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有可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对于保持生态健康有着重要作用。面临能源的枯竭,环境的压力,污染的扩大等情况,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有有重要意义。绿色建筑,即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内,能把能源浪费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这包括了水资源、土地资源、材料资源等能源,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环境友好型的使用空间,实现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建设绿色建筑时,不仅要注意绿色环保低耗能的方面,还要兼顾效率和质量方面,只有这样,建筑行业才能朝着良好态势发展。 2绿色建筑给排水的技术实施要求 为了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方面,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类技术及材料的改善。另外还要通过水资源消费形式的升级,实现资源的利用控制和合理分配。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给排水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污水的有效处理和二次利用,降低水污染带来的环境破坏。通过改善水质和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为人民的生活提供健康的应用水,改善人民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所以,设计人员要坚持人本思想,以绿色建筑中的节能、环保理念来规划给排水技术实施方案,力争做到水质优良、环保,节能多位一体。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2T13:52:03.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李嘹元 [导读]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应用控制的实践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广东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应用控制的实践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建设人员应不断优化评价体系,来使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更趋效用的作用于实践,以推动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应用 前言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使建筑物的建设使用实现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目标的关键。然而,实践过程,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多元,增加了运用效果的控制难度。此外,绿色建筑评估工作的开展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故,工程建设者应加大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研究力度,以优化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环境,继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1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实现行业可持续建设目标的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具体来说,为实现建筑活动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目标,建筑物的建设建造正朝着人文环境、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以及舒适度方向进行迈进。然而,与之相对应的绿色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因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效益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相关建设者应从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在市场环境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即在明确问题局限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如此,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就能以快速状态满足居住用户对建筑物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需求。 2 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现状 当前阶段,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能耗是衡量建筑物建设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建筑能耗的控制效果,则是根据建筑物能量总消耗、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指标以及建筑面积、体积等指标,进行衡量的。对于建筑物能量的总消耗控制目标的达成,绿色建筑人员多采用遮阳技术、温室效应以及预热回收等方法来实现。据权威数据统计,当前绿色建筑的建设使用多为高能耗建筑,其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 25%,成功在原有建筑物能耗基础上降低了 70~80%。 从问题角度来看,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估工作开展。即评估指标内容不深入,仅将评估标准作用于绿色建筑节能效果、节能环保、舒适度以及节水率方面,并未将绿色建筑的管理机制充分重视起来。此外,评估工作多集中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成型后期,并未作用于施工建造阶段。如,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将对公共建筑的评价设置在投入运营一年以后。此评价工作开展背景下,具体的评价措施运用因管理经费与技术准备问题,无法完整的对建筑试点能耗进行计量与评测。这种低执行率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将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工作仅停留在具体焊接的定义上,并未对工作的推进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控制。 为此,相关人员应从问题角度出发,以使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整个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 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控制对策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建设使用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属二类公共建筑,建成为约 31m 高,8 层的建筑。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时,需结合工程所处的周边建筑物分布与地理气候条件,以使建筑物的能耗达到地区建筑行业节能标准的 60%。 本工程结合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采用了遮阳一体化设计、温湿度独立的控制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在材料方面,工程建设者根据所处的规范标准制度环境,将燃烧等级确定为 A 级。如表 1 所示,为工程绿色建筑材料的热工参数与标准要求。 表 1 绿色建筑材料热工参数与控制标准 表中所示内容,意味着本建筑物选用了性能质量较高的管道材料,能够大幅提升管道的耐久性。高性能质量的灯具选用,将使灯具的控制工作能够以集中状态降低电能消耗量。为避免建筑水管因锈蚀而对水质造成污染,使用了钢塑复合管作为建筑物的室外管网。选用伊通砌块组作为提升建筑物保温隔热效果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不仅控制其节能环保效果,还强化其所处结构环境的强度与防火性能[4]。 此外,为解决绿色建筑评估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的问题现状,本工程建设人员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使体系能够作用于建筑物规划设计、建筑形态、控制过程、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以及周边环境的综合考量。此外,还将绿色建筑评价考察主要对象确定为:环境、规划、健康、设计以及经济影响等。环境的评价工作,因其易受建筑物周边环境、建筑施工使用材料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应作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重点。规划是指,评价建筑物与周边建筑物环境的融合情况,以合理化城市建设的整体环境与交通运输现状。健康评价是指,建筑物建设使用对周边环境生态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价是指,从综合角度出发来判断建筑设计阶段的设计水平、设计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以及设计采用的而技术与节能环保理念等,是否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而经济影响的评价,就是对本绿色建筑确定的经济指标与相关节能管理费用进行分析。因而,具体的评价机制应包含环境标准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实现与建筑物周边环境、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本绿色建筑工程应结合工程所处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断调整绿色建筑的评估指标,进而使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能够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5]。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与方案 一、各专业技术措施 建筑专业: 1、采用浅色饰面或遮荫等手段优化场地热环境;无遮阴的地面停车位占地面总 停车位的比例不超过30% ◆措施:场地中不少于30%的硬质地面有遮阴或铺设太阳辐射吸收率为0.3~ 0.7的浅色材料; 不少于75%的非绿化屋面为浅色饰面,坡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0.7,平屋顶饰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0.5; 地面停车位可处于建筑阴影区的地面或配置株间距在6m及以下的乔木; ◆提交资料: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竣工图、屋顶平面竣工图、场地铺装竣工图及说明、景观种植竣工图、材料检测报告 2、建筑材料满足青岛市现行有效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规定 ◆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不得使用青岛市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目录中的建筑材料,当不得已进行材料代换时,必须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且代换用建筑材料不属于国家和北京是发布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提交资料:建筑竣工图纸(或精装设计材料用法表)、工程结算材料清单、材料的进场验收及复验记录 3、所用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标准GB 18580~GB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措施:材料采购时,要满足图纸的要求,所有材料有害物质含量均符合GB 18580~GB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在材料采购、建设施工环节中注重建筑材料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并保留其检测报告; ◆提交资料:工程结算材料清单(标明生产厂家)、建材产品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材料进场验收及复验记录 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砂浆采用预拌砂浆 ◆措施:施工单位按照图纸中对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施工 ◆提交资料:结构竣工图纸、预拌混凝土及砂浆的购销合同、供应量证书、供货单、总用量清单等材料; 5、将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且实际回收的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的重量占可再利用与可再循环的固体废弃物的总重量的比例不低于20%

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下,人类要更好生存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各大中城市,公用、民用大型建筑层出不穷,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建筑物建造及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从节约能源角度讲,高层办公绿色建筑成了各地建筑主流。在办公楼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如何构建及应用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意义 对当前绿色建筑标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对其修订完善,构建出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让绿色建筑标准(包含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等环节)在我国各主要气候区内覆盖,将绿色建筑产品、技术纳入到标准之中,让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更为适用,在全国民用建筑领域实现绿色建筑标准的全面覆盖,可为绿色建筑建造提供最全面的技术支持,适应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需要[2]。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浅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亚军摘要关键词在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意义分析基础上,指出当前办公楼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方案。 办公楼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时间晚,不论是理念还是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尽管目前各地涌现出一批绿色示范项目,但是绿色建筑项目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在推广上还存在很多困难。 认识理念存在局限很多地方没有将绿色建筑放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工作主动性差,很多工作没有有效开展。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晚,对绿色建筑理念各界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对绿色建筑缺乏全面认识,很多人认为要建造绿色建筑需要高成本、高科技,在我国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法规标准尚待完善当前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没有法律层面的相关要求,没有从法律层面要求利益主体参与到节水、节材、节能、节地及环境保护中,对利益主体的环保作为没有相关奖惩规范。且我国各个地区内经济发展、气候环境差异大,而当前绿色建筑标准在制定中没有考虑到这些地区差异,没有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所以结合各地不同经济、文化、资源、气候特点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及实施细则是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激励政策有待改善当前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已经有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有绿色建筑在发展中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对绿色建筑也没有相应激励政策,企业对于开发绿色建筑积极性不大,加之绿色建筑建设成本比普通建筑高,这些附加成本会转化为用户负担,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购房成本增加额不能抵消,因此当前绿色建筑市场不大。

GB/T50378-201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 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2.0.5再生水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的分析

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4T16:09:42.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赵亚娟 [导读] 摘要: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主要任务就是节水。 身份证号码: 13012419900801xxxx 摘要: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主要任务就是节水。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建筑给水、排水的具体设计以及给排水的综合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引言:随着世界资源的逐渐贫乏,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挑战,所以绿色建筑就被提上了日程,而绿色建筑中的核心就是节水,也就是要从给排水工程做起。因此,对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一、绿色建筑的给排水 绿色建筑是一种旨在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空间,其目标是在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同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给排水是指对建筑水资源系统的收集、处理、循环应用,使整个建筑系统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在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与建设中要坚持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原则,采用节水、节能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对生产与生活污水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并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绿色建筑给排水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之一,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而且长期以来缺乏对水资源有效的保护。特别是我国许多城市面临水源短缺和水污染的危机,导致城市供水严重缺乏,这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如果采用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理念则可以解决传统建筑水资源利用的弊端,节约大量的水源需要,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 城市住宅项目是居民生活场所,对水资源的需要十分巨大,其室内需要配备完整的给排水系统,在小区公共区域还要设置水景及绿化用水的系统。绿色建筑的节水不是传统的节约用水与限制用水,而是减少用水的损失和污染,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绿色建筑给水、排水的具体设计 1、给水的设计 (1)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在设计之初,要充分了解本建筑所处位置的市政管网压力,一般情况下,卫生间不设置冲洗阀的住宅,六层以内基本都能满足。 (2)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选用。高层住宅需进行分区供水,六层以上采用二次加压。目前,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成为首选,与以前设置的贮水池、水箱供水方式相比,第一、降低了成本,不用设置水池、水箱;第二、避免了对水的二次污染,不用将水输送到水池、水箱存放。 (3)减压阀的设置。支管减压也是节水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应小于等于0.45 MPa特殊情况下应小于等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给水分区低层部分卫生间入户管处经支管减压后的供水静压力在满足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额定流量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取低值,在给水排水节能专篇中规定住宅卫生间入户管水表前的供水静压力应小于等于0.15MPa。 (4)新型节水设备的选择。一是采用优质管材。现在通常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PP―R管、PE管等。可以有效的避免管道生锈造成的水质污染、渗水、漏水。二是推广节水型水龙头,有陶瓷阀芯水龙头、充气水龙头。水型水龙头大多为陶瓷阀芯水龙头。这种水龙头密闭性好、启闭迅速、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同一静水压力下,其出流量均小于普通水龙头的出流量,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约为20 %~30 %。充气水龙头在水龙头上开有充气孔,由于吸进空气,体积增大,速度减小,既防溅水又可节约水量,据报道可节约水量25 %左右。三是推广节水型便器。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 L水箱节水型大便器。在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建议用户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2、排水的设计 (1)污水的处理。根据使用功能确定化粪池、隔油池的设置。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另外,在有小区中水系统的情况下,污水作为中水的水源较广,对建筑而言,中水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等。若考虑到处理费用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其选用的先后顺序一般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2)雨水处理。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取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雨水受污染几率。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入蓄水池,由水泵送入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入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除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道路冲洗、冲厕及一些其他生活用水用途。 四、绿色建筑给排水的综合设计 1、制定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不足,无效水资源使用率高的特点可以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一个专门针对水资源重复利用的循环系统。比如可以在小区内设置一个雨水收集池,或者污水收集池,然后将这些收集上来的不可直接使用的水放入循环系统中进行集中处理,使处理过后的水可以作为小区灌溉用水或其他方向用水,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雨水循环处理时可以使用将高校膜和生物降解两个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膜法生物处理系统,该系统在处理雨水或者废水循环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2、利用太阳能建设加热系统 太阳能资源属于无限型能源,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历程中势必会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使用太阳能作为建筑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加热系统,除了能够有效减少煤炭资源等能源使用率之外,还有效实现环保目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对太阳能加热系统设置方法为:太阳能加热系统设置在建筑楼梯间内,加热系统有直接的管道连接每一个用户,保证每户均能够在太阳天享受太阳能加热水。且在楼梯间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标签绿色建筑;特征;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节能和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含减少能源消耗、科学高效用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3个层面,其技术则包含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1]。绿色建筑节能的重点可总结为充分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几点,以下将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征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体现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①绿色化。遵循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等原则;②以人为本。节能同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性,保证人的健康;③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地域条件;④整体设计。结合当地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2 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匾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

绿色建筑技术要求20200417

绿色建筑技术要求 第一节工程概述 绿色建筑评价目标: 达到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三星级的要求。 第二节技术要求 一、控制项要求 (一)不得发生导致绿色建筑评价不合格的事故; (二)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三)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 (四)《绿色施工方案》技术深度要求 1.《绿色施工方案》中绿色施工目标应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方案。 2.《绿色施工方案》应明确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措施,包括节约用地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措施、材料运输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节能措施、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节能措施、施工用电及照明节能措施、临时用水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主体材料节约措施、装饰装修材料节约措施、水电安装材料节约措施、周转材料节约措施、其他材料节约措施、施工废弃物管理措施、资源再生利用措施、扬尘控制措施、光污染控制措施、水污染控制措施、土壤保护措施、建筑垃圾控制措施、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措施、人员健康保障措施、“四节一环保”宣传教育措施等。 (五)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1.《项目环境保护计划》内容应包括:预防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污染、控制扬尘、控制噪声、控制污水排放、防治光污染等。 2.《项目环境保护计划》包括环境因素分析、控制原则、控制措施、组织机构与运行管理、应急准备和响应、检查和纠正措施、文件管理、施工用地保护和生态复原等内容。 3.施工过程中应有实施记录文件及影像记录。 (六)应制定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1.承包人应有OHSAS18000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文件,并落实管理责任。 2.承包人应对动火作业、吊装作业、土方作业、管沟作业、有刺激性挥发物作业、受限空间内的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进行识别,建立危险源清单,编制危险作业控制的详细计划和操作规定,应对危险作业人员进行认真培训教育、考核。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根据现场作业人员工作性质、工种特点、防护要求,对各类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制定标准,并对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发放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建立台帐。对个人防护用品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记录并处罚违规行为。 4.施工过程中应有实施记录文件及影像记录。 (七)进场施工前图纸会审时应充分理解项目绿色设计意图,提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后期出现降低绿色建筑标准的变更。 二、评分项要求 (一)按照《绿色施工方案》及《深圳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要求进行落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 祝羿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研究祝羿 发表时间:2018-12-28T10:15:38.9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祝羿陆杰叶方征白薪宇[导读] 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如今的人类已经具备了改善自然环境的能力。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衡阳雅士林御苑项目部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全球环境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建筑行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为了能够减少我国的能源、资源紧张问题,绿色建筑应时而生。其贯彻了绿色建筑理念,加强了给排水节能、节水。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 1绿色建筑相关阐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如今的人类已经具备了改善自然环境的能力,采用环保技术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与方式,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资源过渡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资源浪费以及“三废”错误排放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工程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损耗,包括节水、节地、节能、节菜等,主要包括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从而为人类发展提供健康、绿色、生态的使用空间,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绿色建筑在建设当中要注重环保、低耗、经济、高效、集成、优化等方面,是社会与自然、当下与未来的利益共享,更是确保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其应用 2.1配水器与卫生器节水 ①水龙头可以采用充气式和瓷心节水式水龙头,这些新型水龙头可以在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减少水压,减少水资源浪费。剧相关调查显示,这些新型水龙头在节水方面可以减少30%用量;②卫生器要重点选择水容积小、冲击力强的设备,传统的卫生器水容量大约都在6L以上,水量浪费很大,因此可以选择双档水压冲洗水箱,也就是不同的水压功能按钮,依然以容量为6L的卫生器为例,可以设定为一个排放4L水的按钮、一个排放2L水的按钮,并保持较好的冲击力,在样即可起到良好的节水作用;③选择节水型莲蓬头,普通莲蓬头出水量通常为20L/min,而市场上节能型莲蓬头能够减少一半,也就是10L/min,理论上可以减少50%水用量,实际使用中也能够减少40%以上的水量。 2.2对给排水管道设计进行技术优化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的绿色发展要求较高,针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成为了建筑项目优化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好给排水系统各管道科学设计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因为优良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可以使水分渗漏问题尽量减少,同时降低给排水运行中压力的影响。其设计过程主要是:首先要对绿色建筑所需设计的给排水系统在管道以及相应配件设置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特别要对不同部位管道配件的用途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出选择,以此来提升管道以及配件的运行使用安全性;其次还要对所选用的管材及配件进行质量把关与管控,以此来保证给排水施工与使用效果,降低由于管材质量问题出现渗漏水情况出现的几率;最后,为了延长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年限,在进行管道设置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防腐蚀工艺设计,并在进行管材与配件选择中尽量选择具有较高防腐蚀效果的材料。 2.3优化建筑给排水系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选择绿色管材,从根本上降低废弃管道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在管材的选择方面,施工人员最好选择耐腐性较强且耐氧化效果较好的管道。众所周知,排水系统管道常年埋于潮湿的地下,一旦管道缺乏耐腐性和耐氧化性,很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另外,施工人员在优化给排水系统时,最好选择应用节能式的用水设备,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能源与资源的耗损程度,同时可以尽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发生浪费的情况,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优化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建设海绵城市 城市如海绵一般在雨水丰富时进行收集,在水资源不足时进行释放,是建设海绵城市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不但能缓解城市内涝的弊病,还能解决旱季供水不足的难题。海绵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将雨水蓄水装备安装在大规模建筑物的顶部,进行高效的雨水采集工作。(2)为新规划的商业区和居住区设计雨水采集方案,提升雨水采集和保留能力。针对污染地域,还需要规划生态过滤池,提升污水再利用效果。(3)为新建成的居住区配置雨水调节设备,如建筑物顶部绿植蓄水和提高地面渗水能力等。(4)针对新建设的城市,可以运用渗水能力强的材料进行道路建设。综合条件较好的地点还可以设立雨水存储与过滤设施,进行回收再利用。 3.1太阳能利的用以及相关材料的选择 用太阳能充当热源具有提供充足热水、绿色低碳、低成本等优点,在长足发展中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降低热水流通时热量的消耗,是规划热水供应系统时的关键问题。若要达到降低热量损失的目的,可选择在热水供应系统规划中引进新式的保温原料。太阳能是一种能量丰富的能源,为地球上的万物提供必需的能量,其不但可满足人类对热量的需要,还充当着其他能源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煤炭、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后备能源不足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因此,太阳能的研发与应用逐渐变成了新式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式。太阳能的可再生性有利于向热水供应系统供给充足热量,在实际应用中能产生较好的制热效果。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太阳能运用的主要方式。太阳能良好的发展态势,决定了相关配置能拥有广泛的社会需要。用太阳能设备充当加热工具时应当斟酌日照时数、光照强度等问题,充分评估施行难度与利润大小。如为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装配太阳能时,需施行多种抗冻措施,以保证制热功能顺利运作。 3.2推广中水回用系统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运用中,中水回收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它能有效的改善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象。而很多城市和绿色建筑工程都已逐渐开始使用这一系统。而中水回收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将平时生活中不用的废弃水资源经过多种加工和处理后,在城市的绿化和道路设施的清洁上都能有所作用。这样不仅使原有的清洁用水能够被保护,同时还能使原本被废弃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循环使用,极大的减轻了城市中的水资源利用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