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贸易数据的深入分析,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地位进行评判。研究发现,中国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专业化层次较低,主要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尽管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发展迅猛,但竞争力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从中获取的分工利益极为有限,总体而言,目前处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但纵向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比较优势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国际分工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中国;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国际分工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到后来的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再到如今的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世界各国通过产品内各流程的专业化生产,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对位入座”,获取来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差异化利益。那么,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水平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对外开放的成效,而且有利于我们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对赶超战略的政策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国际分工的基本背景

早期的国际分工模式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分工,包括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体系,以及高端工业品生产国和一般工业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体系,产业间贸易是国际分工得以实现的基础。各国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参与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品或初级产品并对外出口,同时进口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但在二次大战之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即发达国家在相同技术水平的产业内部进行分工,专业化于同一产业中某类或某几类产品的生产,并通过产业内贸易交换各自所需的多样化商品,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核心位置。在产业内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失去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的机会。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生产和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周期大为缩短,发达国家的企业逐渐将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特别是将劳动投入较多而附加值较低的组装环节外包给劳动要素充裕的发展中国家,仅在国内保留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生产、研发和销售环节,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垂直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带动产品内贸易迅速增长,尤其是以零部件产品为主的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上升更快。Athukorala和Y amashita(2005)的研究表明,1992-2003年间,世界零部件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4%,而同期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年增长率只有2.8%,零部件出口贸易占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比重也从17.9%上升到21.1%。与之相对应,产品内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分工合作,根据各自所处的价值链环节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Gaulier等人(2005)考察了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分布,发现日本和新兴经济体出口附加值较高的精密零部件和资本品,由东盟和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进行再加工,并将低附加值的最终消费品出口至国际市场,分工生

产的大部分利益归于前者,而后者投入大量劳动只换来很少的分工利益。

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得以进入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基于产品内合作的国际分工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由于技术和资本的限制,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进行初级产品和简单工业品的专业化生产,无法从事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层次都很有限。而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需专业化于特定部件或特定阶段的生产,并不要求具备产品的全部生产条件,这就大大降低了国际分工的进入门槛,使其能够参与到高端产品的生产网络,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技术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新加坡和韩国就是其中的成功典范。然而,产品内分工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只参与生产过程的特定阶段,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要依靠发达国家企业的“指令”,对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依附性,容易丧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自主权。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在分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创新来主动提升价值链层级,就可能被锁定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层次,沦为廉价劳动力、资源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

中国作为国际贸易体系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其国际分工地位进行科学的评判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就笔者所知,国内现有文献多是从产业或产品角度来评判中国的竞争力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汪斌、邓艳梅,2003;张小蒂、孙景蔚,2006),但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这种评判方法很可能产生误导的结论。例如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提高,但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在其中占有较高比重,产品层面的分析将会夸大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从具体的生产阶段或价值链环节来分析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为此,本文通过贸易数据的详细分析,比较了中国在产品内分工各个阶段的竞争力状况,从价值链角度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受数据所限,我们仅考虑生产过程中的价值链,对研发、设计、营销等非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并不涉及。

二、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总体情况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以加工贸易作为突破口,在关税减免、出口退税、以及设立出口加工区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加工贸易量从1995年的132亿美元跃升至2007年的986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量的比重高达45.3%,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国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商投资主体不仅通过自身的生产和贸易活动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而且通过外包(Outsourcing)等形式的生产合作引领本土企业进入产品内分工环节,借助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中国迅速融入到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为客观反映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地位,我们参考Lemoine和Kesenci (2002)的方法,根据联合国按宽泛经济类别(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简记BEC)划分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见附表1),分析工业制成品中的初级产品、零部件、资本品等不同阶段产品的贸易数据,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的专业化分工特征。

首先考察中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位置变迁。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不仅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大幅提升,而且各阶段产品的贸易份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中间品贸易份额从1998年的3.2%上升到2006年的8.5%,反映出中国已经全面参与到新国际分工体系中,且参与程度还在不断加深。再从图1中出口贸易的份额变化来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有了明显改善,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出口份额从1998年的1.8%上升到2006年的8.5%,中等附加值的资本品出口份额也上升11个百分点,而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则由1.9%下降到1.1%。中国是以“制造基地”的角色出现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而不是简单的“原材料基地”。

图1 中国在世界产品内贸易中的出口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其次比较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自身演变。表1显示,1998年以来中国的外贸结构较为稳定,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量一直占据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总量的九成以上,说明中国主要是在生产环节的中后期阶段参与国际分工。但在具体内容上却有所分化,零部件和资本品占对外贸易总量的比例分别从1998年的15.1%和17.1%上升到2006年的23.7%和23.8%,而半成品和消费品贸易所占比例则明显降低。在同期的出口商品构成中,零部件和资本品的比例分别上升7.7个百分点和12.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品所占比例则大幅下降16.8个百分点,表明中国的生产能力正在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转移。但是,鉴于附加值较低的最终消费品在出口构成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零部件和半成品也还是最主要的进口商品,进口中间品再加工出口的生产模式依然延续,“加工车间”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表1 中国在各个分工阶段的商品贸易构成情况(%)

进口构成出口构成进出口构成

199820061998200619982006

初级产品8.318.3 3.8 1.4 5.89.0

半成品45.326.623.022.432.624.3零部件22.131.29.917.615.123.7资本品19.819.615.127.217.123.8消费品 4.5 4.348.231.429.419.2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最后来判断中国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竞争力水平。衡量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常用指标是显示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记RCA)指数,该指标通过比较特定产品占一国出口比例与占世界出口比例的相对水平,确定该国在此类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然而,正如Amighini(2004)所指出的,在产品内分工环境下,出口与进口是相互依存的,忽视进口因素将会得出偏离实际情况的结果,兼顾进口和出口因素的净贸易指数(NET)比RCA指数更能反映一国“真实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采用NET指数作为数量评价指标1,据此判断中国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竞争力水平以及所处的分工地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1

i i

j j

ij i i

j j

X M

NET

X M

-

=

+

。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i表示贸易品,j表示国家。-1≤NET≤1,

NET值越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NET等于-1时,表明j国对i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处于绝对劣势地位;NET等于1时,表明j国在i产品上完全对外出口,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表2 中国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NET指数

初级产品

中间品最终产品

半成品零部件资本品消费品

1998-0.24-0.20-0.260.010.87

2000-0.54-0.23-0.260.040.84

2002-0.53-0.21-0.230.020.82

2004-0.77-0.13-0.240.120.80

2006-0.820.02-0.180.260.80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很明显,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阶段,尤其是附加值较低的消费品阶段,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专业化层次并不高。但纵向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所处的分工地位有了明显改善。其中,半成品从比较劣势转变为初具比较优势,零部件产品虽然还处于比较劣势,但劣势在不断缩小2;资本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NET指数从1998年的0.01快速上升到2006年的0.26,而消费品的比较优势则有所削弱。价值链各环节的竞争力转换对比表明,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已进入渐进提升的轨道,即由简单消费品向复杂资本品,再向精密零部件升级,当然,完成这个升级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作了横向比较,表3列出了2006年几个代表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分工生产各阶段的NET指数。结果表明,日本和德国在高端的资本品和零部件阶段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上层位置;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凭借有效的模仿和创新也在国际分工的高端位置占有一席之地;而马来西亚在半成品和资本品阶段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零部件阶段接近比较均势,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端位置;墨西哥的分工地位相对较差,在价值链的重要环节都不具有比较优势。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分工地位优于墨西哥,却稍劣于马来西亚,大致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

表3 2006年代表性国家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NET指数

初级产品

中间品最终产品

半成品零部件资本品消费品

日本-0.930.030.400.31-0.50

德国-0.680.120.150.270.06

韩国-0.96-0.070.220.330.30

马来西亚0.150.15-0.040.270.26

墨西哥0.57-0.33-0.180.060.28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三、制造业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

鉴于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部门,我们重点考察中国各个制造业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因为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并没有对应的贸易数据,我们根据联合国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SITC Rev.3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的对照表,将中国按5位数SITC Rev.3代码统计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归集到对应的按2位数ISIC Rev.3代码统计的制造业部门中,表4列出了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贸易构成及NET指数。

2我们也计算了零部件产品的RCA指数,指标值从1998年的0.53上升到2006年的1.06,按RCA指数的定义,零部件已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然而,从中国对进口零部件高度依赖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结果显然夸大了中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证明RCA指数不适合于产品内分工环境下的竞争力比较。

表4 制造业部门的贸易构成(%)及NET指数

ISIC代码制造业部门名称

19982006

进口出口NET进口出口NET

15食品饮料制造业 4.2 5.30.22 2.5 2.40.11 16烟草制品业0.00.00.910.00.00.79 17纺织业9.710.20.13 2.7 6.20.50 18服装、鞋、帽制品业0.813.40.910.2 5.30.96 19皮革、毛皮及羽毛制品业 1.7 5.30.580.3 4.40.89 20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 1.0 1.30.240.2 1.30.83 21造纸及纸制品业 4.10.6-0.68 1.40.5-0.37 22出版、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0.30.40.210.30.30.13 2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10.30.430.30.1-0.21 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19.77.5-0.3613.7 5.8-0.29 25橡胶及塑料制品业 3.0 4.00.25 2.1 2.90.30 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1 2.80.530.7 2.40.62 27基本金属加工业7.9 4.1-0.227.6 5.7-0.01 28金属制品业 2.8 4.70.35 1.5 4.50.60 29机械设备制造业15.6 5.7-0.3710.88.80.03 30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械制造业0.1 1.00.80 3.5 5.70.35 31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0 6.60.15 6.87.30.16 32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4.010.2-0.0530.720.3-0.08 33医疗、光学仪器及钟表制造业 4.1 4.00.0910.9 4.2-0.33 34汽车、挂车及半挂车制造业 1.70.6-0.37 2.4 2.00.04 35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3 2.20.360.7 2.20.60 36家俱制品及其他制造业0.89.60.870.77.70.87平均值————0.23————0.29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从表4中可以看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通信设备制造业(ISIC代码为32)与机电产品制造业(ISIC代码为29和31)是最重要的出口部门,在制造业出口构成中的比重分别高达20.3%和16.1%,并且也是出口比重提升最快的部门,分别较1998年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与之相比,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俱制品等部门在制造业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降幅明显,尤其是纺织服装业(ISIC代码为17和18)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23.6%降至2006年的11.5%,降幅高达12.1个百分点。各部门出口比重的此消彼长反映出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实现了产业升级的阶段性目标。

与此同时,通信设备制造业与机电产品制造业也是最重要的进口部门,在制造业进口构成中的比重分别为30.7%和17.6%,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进口比重较1998年大幅提升16.7个百分点,而机电产品制造业的进口比重却下降了4个百分点。这种对比说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出口扩张是建立在进口高速增长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产业发展的自生能力还不足。与之相类似,同属高技术产业的精密仪器制造业(ISIC代码为33)也是高度依赖进口的部门。而机电产品制造业经过多年的重点扶持之后,逐渐形成了根植于本国的生产能力。

NET指数显示,尽管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精密仪器制造业的出口增长较快,但进口依赖性的增强却限制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机电产品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凭借日益壮大的自生

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力水平较高的部门,并且比较优势在近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当然,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去推动产业升级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通过进口来学习、模仿和创新则是产业升级的一条快捷途径,中国的机电产业就是典型的案例。因此,高技术部门如今的进口依赖正是为以后的自主生产做准备,是实现比较优势转换的必由之路,关键就在于如何将进口内容转化为本土的知识存量,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积累必要的成长条件。

为评判制造业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我们根据BEC代码与SITC Rev.3代码的对照表,得到22个制造业部门在各个生产阶段的贸易数据,据此计算制造业部门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的国际竞争力,表5列出了2006年对应的NET指数。

表5 2006年制造业部门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NET指数

ISIC代码制造业部门名称初级产品

中间品最终产品

半成品零部件资本品消费品

15食品饮料制造业-0.88-0.670.46 16烟草制品业0.79 17纺织业-0.180.35-0.270.97 18服装、鞋、帽制品业0.310.96 19皮革、毛皮及羽毛制品业0.140.96 20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0.290.800.98 21造纸及纸制品业-0.450.82 22出版、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0.62-1.000.00 2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20-0.53

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0.30-0.18 25橡胶及塑料制品业0.120.010.690.59 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140.55-0.060.96 27基本金属加工业0.59-0.01

28金属制品业0.60-0.080.730.95 29机械设备制造业0.48-0.01-0.270.92 30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械制造业0.280.850.95 31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43-0.040.240.66 32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410.660.86 33医疗、光学仪器及钟表制造业-0.28-0.47-0.370.43 34汽车、挂车及半挂车制造业-0.030.60

35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0.110.820.99 36家俱制品及其他制造业0.550.42-0.320.910.94

平均值0.010.16-0.120.360.74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由上表可知,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在最终消费品阶段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NET指数的平均值高达0.74,在这一生产阶段,仅有化学制品业的NET指数为负值,纺织服装、木材加工、金属制品等部门的NET指数甚至接近于1,即便是精密仪器制造业,其NET指数也有0.43。资本品阶段的比较优势也较为明显,NET指数的平均值为0.36,但各部门的竞争力水平相差较大,金属制品、通信设备、办公机械等部门在这一阶段的NET指数都在0.6以上,而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等部门的资本品则更多地依赖外部进口。相比之下,制造业部门在零部件产品阶段还处于比较劣势,NET指数的平均值为-0.12,仅有橡胶制品、

办公机械等少数部门具有竞争力,多数行业的零部件产品需求都要通过进口来满足,高技术产业中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精密仪器制造业对于零部件的进口依赖性更强。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在近年得到较大提升,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但就目前的竞争力状况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服装业等部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在产品内分工的各个阶段,中国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价值链低端的最终消费品生产环节,价值链高端的零部件产品大多依赖进口,从而限制了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收益,以及整体的竞争力水平。高技术产业表面上发展迅猛,但核心内容仍然由发达国家所掌控,在中国产生的附加值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更多的是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一定差距。

四、各技术层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

沿循前文思路,我们继续考察中国在不同技术层级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4)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按技术含量由低到高可分为四个级别,即资源型产品、低技术产品、中等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分类规则详见附表2),表6列出了中国在各技术层级产品上的进出口贸易构成和对应的NET指数。

表6 各技术层级产品的贸易构成(%)及NET指数

19982006

进口出口NET进口出口NET 资源型产品18.19.2-0.1217.49.3-0.05低技术产品21.759.70.6213.249.20.72

中等技术产品43.317.8-0.2236.523.30.03高技术产品16.913.30.1032.918.2-0.04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由表6可知,2006年中国的出口贸易品集中在低技术产品层面,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接近50%。而进口贸易品则集中在中高技术产品层面,占工业制成品进口的比重为69.4%。中国在低技术产品上的比较优势相当突出,中等技术产品基本处于比较均势的状态,高技术产品虽然处于比较劣势,但劣势并不明显,这种比较优势格局与中国目前的要素禀赋条件基本相符。

纵向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品构成在逐步优化。与1998年相比,2006年中高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构成中的比重分别上升了5.5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而低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则下降了10.5个百分点,表明出口贸易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进口贸易逐渐向高端产品倾斜,高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进口构成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16.9%上升到2006年的32.9%,而中低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分别下降6.8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对高技术产品的外部依赖性在增强,而在中低技术产品上已具有较高的自主生产能力,这与行业层面的分析结论相一致。

贸易结构优化的结果便是比较优势的升级。与1998年相比,2006年中低技术产品的NET指数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中等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尤为明显,从原先的比较劣势转换为初具比较优势,表明中国在巩固低端产品既有优势的同时,比较优势逐渐向中端产品延伸。然而,高技术产品的NET指数却在下降,我们认为这是由于NET指数的构造特征所造成的,并不意味着实际竞争力的下降。早期中国的科技水平较低,缺乏高技术产品的生产条件,基本被排除在此类产品的国际生产网络之外,进出口贸易量都很少,从

而使得NET指数高估了竞争力。随着中国日渐融入高技术产品的国际分工体系,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本土化的生产能力,外部依赖性会经历由高到低的转变,NET指数也将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走势,目前正处在这个转变过程的初期阶段。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专业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等同于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实际位置,因为低技术产品会有高附加值的工序,而高技术产品也会有低附加值的工序,专业化生产阶段的价值链属性才真正决定了一国的分工地位。为此,我们进一步比较各技术层级产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竞争力状况,表7列出了2006年对应的NET指数。

表7 2006年各技术层级产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NET指数

初级产品

中间品最终产品

半成品零部件资本品消费品

资源型产品-0.82-0.080.880.000.61低技术产品0.000.370.780.780.90

中等技术产品-0.60-0.28-0.160.160.77高技术产品0.000.07-0.120.080.64

说明:因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根据SITC Rev.2对贸易品的技术含量进行分类,而SITC Rev.2代码与BEC代码并没有直接的对照表。我们先将按5位数SITC Rev.2代码统计的贸易品转换为SITC Rev.3代码统计的贸易品,再将其转换为BEC代码统计的贸易品。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Database,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上表再次反映出中国在最终消费品阶段的比较优势,从资源型产品到高技术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低技术产品在这一阶段的优势更为明显。在资本品阶段,中低技术产品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零部件生产阶段,只有资源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还能保持优势地位,中高技术产品都处于比较劣势。可见,中国只是在低技术产品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中高技术产品则因核心能力缺失,专业化领域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和部分资本密集型生产阶段,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从属位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的调查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报告指出,电脑作为中国主要的高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低技术含量的芯片封装和整机组装活动仍占主体,核心的芯片设计与制造都由国外完成,关键的零部件也还要依赖进口。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目前还只是在低技术产品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而中高技术产品的真实竞争力并不象出口数量所表现的那样强,仅仅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阶段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国内企业更多的是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参与国际分工。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出口产品已经显示了技术升级的迹象,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有所改善,凭借充裕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多年的技术知识积累,在适当的政策引导下,中国进入高技术产品分工体系的领先位置并非遥不可及。

五、结论

通过进出口贸易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作了较为全面的评判,并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1、在产品内分工主导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低附加值的最终消费品阶段,资本品阶段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阶段仍处于比较劣势,专业化生产流程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总体而言,中国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并不高。但在融入国际生产网络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优势转换,中间品和资本品的竞争力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专业化领域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转移,国际分工地位也随之改善。

2、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生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张,行业结构也有了明显优化。然而,制造业中的优势部门仍然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传统行业,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比例虽然上升较快,但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相比之下,国家重点扶持的机电产业已初具比较优势。产品内分工视角的观察显示,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突出反映在价值链低端的最终消费品阶段,零部件产品大多依赖进口,这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主要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

3、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基本上是输入中高技术产品,输出低技术产品,但贸易品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升级,比较优势逐渐向中等技术产品延伸,高技术产品也已接近比较均势。然而,高技术产品只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阶段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赖外部供应,国内有相当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上是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在分工合作中所能获得的利益还很有限,因此,尽管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市场份额增长较快,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

4、面对当前所处的国际分工位置,我们不应过分悲观。毕竟中国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时间还很短,能够达到如今的规模和层次已经是相当大的成就,要看到在此过程中所积累的全方位生产能力,以及价值链环节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同样,对于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上的迅猛发展也不能盲目乐观,这并不意味着在此领域已经和发达国家平起平坐,核心竞争力与之相比还相差很远,现有的要素禀赋条件决定了中国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当前的政策重点是加快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步伐,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国内企业将进口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存量,致力于在价值链的中高端形成本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参考文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加工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道路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第11期。

海闻、赵达(2007):《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卢锋(2004):《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

汪斌、邓艳梅(2003):《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世界经济》第4期。

徐康宁、陈健(2007):《国际生产网络与新国际分工》,《国际经济评论》第6期。

张小蒂、孙景蔚(2006):《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世界经济》第5期。

Amighini A.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evidence f rom the ICT industry”, CESPRI Working Paper, 2004.

Athukorala & Y amashita.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integration: East Asia in a global c ontex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05.

Gaulier G., F.Lemoine & D.Kesenci. “China’s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production sharing, FDI & high-tech

t rade”, CEPII Working Paper, 2005.

Lemoine F., & D.Kesenci.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se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p rocesses”, CEPII Working Paper, 2002.

Lüthje B.“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China: the case in electronics contract

m anufacturing”, 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 2004.

Memedovic O. “Inserting local industries into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UNIDO Working Paper, 2004.

UNID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4”.

附表1 根据BEC分类标准划分的生产阶段

3阶段划分5阶段划分BEC代码BEC名称

初级产品初级产品111工业用食品和饮料21其他初级工业投入品31燃油和润滑剂

中间产品半成品

121已加工的工业用食品和饮料

22已加工的其他工业投入品

322已加工的燃油和润滑剂

零部件

42除运输设备之外的资本品配件

53运输设备零配件

最终产品资本品

41除运输设备之外的资本品

121其他工业运输设备

消费品

112家庭消费的食品和饮料

122已加工的家庭消费用食品和饮料

51客运汽车

522其他非工业运输设备

61其他耐用消费品

62其他半耐用消费品

63其他非耐用消费品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37765188.html,/unsd。

附表2 出口商品技术分类规则

技术类别SITC Rev.2代码

资源型产品01(排除011), 023, 024, 035, 037, 046, 047, 048, 056, 058, 06, 073, 098, 1(排除121), 233, 247, 248, 25, 264, 265, 269, 323, 334, 335, 4, 51(排除512和513), 52(排除524), 53(排除533), 551, 592, 62, 63, 641, 66(排除665和666), 68

低技术产品61, 642, 65(排除653), 665, 666, 67(排除671, 672和678), 69, 82, 83, 84, 85, 89(排除892和896)

中等技术产品

266, 267, 512, 513, 533, 55(排除551), 56, 57, 58, 59(排除592), 653, 671, 672, 678, 711, 713,

714, 72, 73, 74, 762, 763, 772, 773, 775, 78, 79(排除792), 81, 872, 873, 88(排除881), 95

高技术产品524, 54, 712, 716, 718, 75, 761, 764, 77(排除772, 773和775), 792, 871, 874, 881 资料来源:UNID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4.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形象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5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 五十多年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一员,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联合国,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两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业的壮大推动了贸易的扩张。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专家拉迪预言,“2004年,中国将成为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经济。” 他指出,中国的贸易迅速增长,对亚洲造成尤其重大的影响。 拉迪说:“其他亚洲国家认识到中国是它们的头号出口市场,又因为中国的进口增长也很快,所以中国对亚洲国家,包括最大的经济体日本的经济增长,起了重大作用。” 正因为近十年中国在区域和国际经济、贸易和外交层面的角色日益显赫,打破了国际间原有的势力均衡,由此引起各方的不同反应,中国威胁论是其中最明确的一种。 未知数但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室的东北亚事务专家季北慈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因为还有不少未知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和中国是否能互相容纳和适应对方。 他说:“世界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国际间出现一个新的力量时,有时会造成破坏,因为现有体系中的力量需要接纳和适应新的力量,而新的力量,现在是中国,显然要寻求更大的影响力,要扮演更大的角色。至少历史表明这个过程不会一直顺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地位发生着变化。 秦朝兴盛时,罗马帝国尚未崛起,其可谓当时世界上领土人口第一大国。其为后世确立了封建基本制度。大概的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关于地位问题很难定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人反胃,翻来覆去就两句话。应该说当时它对世界周边影响不大,除了跟临近的少数民族打打外,万国来朝的局面没能出现。所以其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回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三国时期,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已经强盛到顶点而衰败,罗马各地相即暴发了农民起义,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属奴隶制度,而中国早在前221年就演变为封建制度.美洲的文明帝国此时尚未建立,三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朝时期,历史却也并不平淡,它的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三省制,这是隋唐三省六部的基础。此时经济南移,使得了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进步。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地位,1、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方位,欧洲知道18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地震仪。3、圆周率。南朝宋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4、“祖公理”。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曾推算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现代人称之为“祖公理”,直到17世纪,一位意大利数学家才重新推算出此公式。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宋朝时期,在政治上,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了文官的职务;同时,削减的军队的数量已经军费开支。但造成了宋代军事力量的弱化和冗官,冗费的局面,这为后世朝代统治提供了借鉴。 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的顶峰,打破了市坊界限,开放集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思想非常活跃,尤其是以朱熹等人为首的理学思想家提出的抑制人的私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对后来封建专制统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两种形式——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分析两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和区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认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以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另一国成本相对更低,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在不利中选择不利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出口;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选择优势更大的产品生产与出口,两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他们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把李嘉图单一的劳动要素分析,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这一理论强调,一国应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今天学术界所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为蓝本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何在? 2.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的争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主要缺陷。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较大,我国近年来两种对立观点的论战一直在持续。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会陷入停滞的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王允贵,200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从而使其经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违背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与技术结构,则会使企业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3)。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使中国成为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竞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30.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影响和发展前景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变化之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次,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居民消费、社会事业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人力资源丰富,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世界多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相对实力稳步上升,成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稳步上升的重要基础。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有关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庞中英 [容提要] 中国目前已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 正加速融入国际体系,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也随之解决。本文区分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 发挥作用”这二者之间的不同涵, 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而在国际体系中 的作用问题在国则尚未解决, 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 文章就中国 应该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体系中国外交力量使用外交转型全球角色 [作者介绍] 庞中英,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从事全球化、全球治理及东亚 问题研究。 一、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 在形式上, 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1945年以 后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制 度、国际机制。就国家经济规模而言, 中国在国际经 济体系中已上升到“经济大国”地位。但是, 加入国 际体系不等于在其中发挥作用(扮演某种角色)。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 只要中国加入了国际组织, 中国 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就解决了。①实际 上, 加入国际体系本身还没有解决中国到底在世界 上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除了改善国际环境, 中国最初加入国际组织和 国际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例如从世界 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获得发展援助, 而加 入WTO理论上则是为了根本改善中国在全球经济 中的处境), 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在这些组织和制度 中发挥作用, 以及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方向。由 于中国是申请加入者, 目标是成为现存国际组织和 国际体系的一员, 所以, 确实还谈不上中国在国际组 织和国际体系中的主动和主导作用。中国在国际体 系与国际组织中即使有作用, 也多是被动的、局部 的、目标明确的、有限的。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 益, 也包括非经济利益(例如改善中国的国际形 象)。中国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超越实在的“利益” 概念, 考虑如何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例 如, 中国开始意识到“国际议题设定”、“国际领导地 位”的重要性, 提出要做“负责任的大国”, 更加看重 中国作为联合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 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不可或缺的因素。近些年来,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国际上有各种不同的论调,有所谓“中国国际地位下降论”,“中国必然发生质变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前途未卜论”,“中国无足轻重论”等。这些论调在国内也有—定的或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此应该有个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经济上,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军事上,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J-10,j-20等武器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政治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与强大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国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中国始终把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在第三世界享有崇高的政治威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科技、文化上,航天活动、巨型计算机等极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国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孔子学院数量不断增加。 二、中国的国际作用 其一,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了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二,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中,中国以一个主持正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近年来,中国与各国携手致力于解决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共同发展。90年代以来,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扮演了十分活跃、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类问题领域,中国倡导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反对利用人权干涉内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中国反对动辄采取制裁和使用武力,主张通过政治途径和平解决地区冲突和争端,并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在世界维和问题上,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中国积极和各国展开合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积极提出自己有关看法。在国际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希望中国更多地参与解决国际冲突和争端,对中国有较高的期待。 虽然中国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国际作用有了明显增强。但是我们更需要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国际身份,要意识到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仍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过国民生活水平。只有这样,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会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还会不断增大,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学说时,运用了“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进入国际贸易的产品:布和酒。在劳动和资本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生产成本(劳动耗费量)和技术条件既定时,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布要耗费10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布只需耗费90小时劳动量;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酒需耗费12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酒只需耗费80小时劳动量。在布和酒的生产上,英国的单位产品成本显然都高于葡萄牙,但是,在布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雅的1.1倍,酒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5倍。于是,英国在布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比在酒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要小,换言之,英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布生产方面,因为在英国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100:120,即少生产1单位酒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出1.2单位布。葡萄牙虽然两种商品成本都低于英国,但在布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90%,在酒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仅为英国的67%,葡萄牙的比较成本优势在酒的生产方面。在葡萄牙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90:80,即少生产l单位布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9/8单位的酒。 如果英葡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英国生产布,葡萄牙生产酒,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在实行按照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分工前,英国国内市场上需要以1.2单位布换1单位酒,葡萄牙国内市场要用1单位布换8/9单位酒。实行国际分工后,若按1:1的比例交换(这一比例在1:1.2和1:8/9之间,若比例定在1:1.2或1:8/9,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能对葡萄牙或英国一方有利),英国现在用10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可换到需本国120小时劳动生产的酒。而葡萄牙则用80小时生产的酒换到需耗费本国9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得到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本世纪20-30年代,它受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的挑战,他们反对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学说,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出了所谓“生产要素比例—生产要素密度原理”,即著名的“赫克歇尔—奥林定理”。 早在1919年,赫克歇尔在题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这片论文中,就提出了上述“定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概念(如区域和次区域)。1933年,赫克歇尔的弟子奥林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列为“哈佛经济研究丛书”),在他的老师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 奥林认为,两个区域在孤立状态时所存在着的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出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或相对稀缺件)的差异决定的。按照他的看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有两方面的缺陷:—是由劳动量决定生产成本,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资本)的作用及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地租和利息)对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只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忽视了需求变化的重要影响。奥林继承了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出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具体地说,价格是由供求的四项基本因素决定的:①消费者的欲望;②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它通过影响收入从而影响需求);③生产要素的供给;④生产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要素的物质特性在各地都是一样的(例如,各国种植小麦均需土地,劣等地的农产品产量较低),所以第④项因素可以置而不论。第①项因素和第②项因素

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当今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渡时期,而中国在当今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将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世界格局,地位,作用,影响力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打过也是小国。 一、中国在当前世界上的准确定位 世界上很少有人否认中国是一个大国,尽管视角不同。中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大国,让我们来看一看邓小平同志的说法。邓小平在1984年说过:“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但是又可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算一个。中国这一票是第三世界的,是名副其实属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1页)1985年他又说:“上的人在议论国际局势的大三角。坦率地说,我们这一角力量是很单薄的。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大是地多人多,地多还不如说是山多,可耕地面积并不多。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同时,他毫不含糊地表明,“们对自己力量的估计是清醒的,但是我们也相信中国在国际事务里面是有足够分量的。” (一)中国是战后率先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发展中经济大国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班级:经济一班 姓名:李秋熠 学号:201221080110 指导老师:周建仁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摘要: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华跨国公司一方面给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途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中国 一、跨国公司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跨国公司是在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输出等逐步产生和发展的。按照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跨国公司可定义为:企业或公司自觉地参与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利用本国或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在国外设立两个以上的子公司,进行跨国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且国外子公司经营额占公司总营业额25%以上的企业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与演进,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促使一国内的生产体系向国际扩张,生产要素在国

际间的流动使各国逐渐建立起分工合作体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广化。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构建公司网络体系,将国际分工内部化为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又把世界各国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广化。 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总额占GDP的比率大幅上升。中国产业外向化发展特征日益显著,并且凭借劳动力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低端加工与组装性生 产环节的重要基地。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份额增至11.1%,比2011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举世共睹。无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还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学院:商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新媒体1班)姓名:郭琳学号:12140940102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促使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国际对比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呈现新特点,危机论、威胁论、此起彼伏,渗透与反渗透,诸如此类,从未间断。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这种相对稳定又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又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稳定周边环境,加深区域合作,增强自身在国际机制之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国际地位 正文: 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形式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并且,我国外交兼顾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国际现象在不断提升。 我们所知道的最近,也就是2013年6月11日至18日,在中国首都北京隆重召开了“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届高端会议”,会议重要内容之一是评选“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军国家”。会议中宣布评选结果:北京科学家田治华先生荣登“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世界领航者地位,中国荣登“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军国家”世界核心国地位,会场顿时间爆发井喷式的欢呼! 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3年《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3)》。黄皮书中指出,作为国际格局中日益受到关注的角色,一年多来,中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更加自信,中国在地位与影响在进一步上升。我想,这证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地提升,并且,得到了世界诸多国家的真正的认同。黄皮书认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力量在增强,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机制中的作用在进一步上升,与美国的互动所形成的C2(相互协调)机制已成为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确面临了诸多的问题,比如领土问题。中国面对和解决领土争端是坚决而理性的。中国在黄岩岛和钓鱼岛问题上维护主权的行为,反映出中国在进一步增强海洋意识,特别是海洋管理意识。中国公布实施的相关海洋制度,也清楚地体现了出来中国的态度。同时,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影响增大,一年来,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确保和平发展的环境,中国军力的影响在增大,军备建设和军事训练水平在进一步提升,并且开展了积极的军事外交。 在军备方面,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的新型驱逐舰和新一代战机的发展媒体多有报道,而最受关注的则是导弹力量的发展。报道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认为这样的报道与领土纠纷相关,“威慑力超过一场军演”。一年来,为提高军队训练水平,中国军队进行了多次军演,包括与外方的联合军演。

马克思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把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了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和学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分工与交换、市场的关系 1、什么是分工:分工是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发展起来的多支分工体系。分工包括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通常所说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的分工。 特殊分工,是指产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细分),如: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分工,重工业内部冶炼与机器制造业的分工等等,同样,轻工业内部纺织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分工等等。 个别分工,是指工厂内部的分工,即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分工,这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并使其独立化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即各个国家(地区)对具有某种优势的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扩大和继续。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时就形成国际分工。 2、什么是交换 所谓交换,就是生产和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为一方,消费为另一方的媒介要素。 3、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 4、分工和交换、市场的关系 ①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基础,没有分工,就没有商品生产,就没有商品交换,也就没有市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以及市场的规模、发育程度等等都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取决于分工的发展水平。(从人类社会三次分工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②商品交换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市场的规模对于分工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会反过来推动分工的深入发展,通过交换和市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