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令人存疑。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的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此类政策毫无用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总能发挥作用。换言之逆比较优势而进行国际分工如果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一个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所应遵循的普遍的原则。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波特认为国

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美国重新赢回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因而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第20章__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授课题目: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课时安排:本章共8课时,理论课6课时,讨论课2课时。4个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形式和战略;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总量平衡的条件和失衡的可能性;以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利用外资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 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条件,失衡原因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政治经济学》教案之二十三 (第12周第1次课2学时总46/64) 一、授课题目 第二十章第一节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二、授课类型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难点在于理论依据。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国际交往。 ②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我们,当而代大学生,祖国母亲活力四射的孩子,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正确的认识毛阿敏在《绿叶对根的情意》里唱到绿叶总是深深依恋着根,唱出了游子对祖国的爱恋,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做到精神上爱国,行为上爱国,给我们的祖国带来活力和希望。那么,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我们如何爱国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而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挑战,这挑战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政治和文化方面。此外,正如课本上所说,我们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树立一些重要观念:1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的,当我们怀着一颗平等公正的心去报效祖国时,其渠道更多,空间更广了。而科学是人类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与祖国却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责任。世界是多彩的,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利用其带给我们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其次,坚定自己的信仰,做到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有理想有行动亦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只有着单一的一股爱国热情,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和条件,我们又能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什么呢?如果说,革命年代战争年代对我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答案--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答案--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机器大生产 2.英国 3.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绝对成本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 19世纪末20世纪初 6.国际商品拍卖中心博览会展览会 7.信贷 8.出口国出口国进口国进口国 9.卖方买方 10.国家垄断管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A 2. A 3. C 4. C 5. B 6. 7. A 8. B 9. B 10 .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错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 错 7. 错 8. 错 9. 对 10.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际分工——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世界上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内广泛扩展的结果。 2.世界市场——世界市场(World Market)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和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 3.商品交易所——商品交易所是指在特定的场所,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它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4.“自由市场”价格——自由市场价格又称竞争性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5.“封闭市场”价格——“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4)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6)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一是进入世界市场的国家增多。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已冲破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局限,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开拓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 (2)世界市场动荡不断。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以及国际性冲突的时有发生,经常引起世界市场的动荡。 (3)世界市场日趋复杂。战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演变成买方

国际化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国际化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摘要]国际分工格局是一个有关国家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的重要问题,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必将有助于我们找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最佳切入点 ,能更好地解决经济规模和经济竞争力之间 协调发展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分工新格局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对国际分工新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国际分工从产业 分工向产品分工转化 ,并呈现出要素分工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 ,以更好的 姿态融入国际分工新体系 ,进入国际分工的核心区 ,力图在国际分工新 体系中确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新格局 一、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进程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 ,国际分工的历史演化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大致发生在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 ,主要表现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分工 ,但这种分工是以军事打击、强权政治和殖民统治为基础的 ,具有一定的历史约束性。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大约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不过此时国际分工的门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垂直型分工,而且仅体现为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3)国际分工的初步发展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建立,发展了交通运输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步走向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输出开始代替商品输出 ,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这个时期 ,国际分工的中心已从英国一国变成一组国家 ,而处于国际分工中心之外的广大落后国家 ,则努力在适应中心国家的全球战略的主导利益中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 ,国际分工迅速发展 ,新的体系正在酝酿形成。(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大约从二战以后到 20世纪 90年代。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与以微电子、生物工程、空间技术、海洋工业、新能源等新兴工业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一) 内容提要]人的发展与社会交往有密切的关系,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而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交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交往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对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消除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人发展的畸形状况,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交往的水平。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社会交往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命本质外,还有社会本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人的各种潜能获得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完善,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不断趋向和谐完美,人的个性不断彰显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呈现不同的阶段。当前,人类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新的时代使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等都具有不同特点,也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 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会关系不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的概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Verkehr)有较全面的概括。就一般意义而言,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 马克思把交往与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揭示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因此,一个人若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和世界范围的交往,就会同无数其他个人甚至同整个世界进行普遍的交往,使个人摆脱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交往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必然推动人的发展进程。人们的交往形式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相适应。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原有的交往形式必然或迟或早地得以改变,从而形成了有一定特征的交往形式的序列,“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的发展的过程性、上升性。人类的交往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交往充满了物化、异化情形,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商品货币关系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练习--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练习--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__________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__________为中心而形成的。 3.国际分工是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__________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________学说。 5.世界市场萌芽于__________时期,形成于__________ 。 6.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主要商品交易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7.补偿贸易是一种与__________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形式。 8.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渠道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__________的销售渠道;第二部分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销售渠道;第三部分是__________的销售渠道。9.垄断价格在世界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垄断价格;另一种是__________垄断价格。 10.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各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对价格进行干预,所以出现了__________价格和__________价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规模 C劳动规模 D国际生产关系 2.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罗伯特逊 3.A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B国生产手表需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B.B国进口手表,进口自行车 C.A国生产出口手表,B国生产出口自行车 D.A国生产出口自行车,B国生产出口手表 4.几个发展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的国际分工。 A垂直型 B交叉型 C水平型 D混合型 5.以进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市场() A拍卖中心 B商品交易所 C国际博览会 D国际贸易中心 7.邮购贸易常用的市场渠道是() A.出口企业→国外顾客 B.出口企业→出口商→进口商→国外顾客 C.出口企业→出口商→中间商→进口商→批发商→国外顾客 D.出口商→进口商→国外顾客 8.通过拍卖成交的产品主要为哪一组() A.谷物、棉花、食糖、油料 B.毛皮、原毛、茶叶、烟草 C.黄麻、橡胶、木材、牲畜 D.可可、咖啡、茶叶、有色金属 9.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世界垄断价格 D.国际商品协定价格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影响(一)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影响(一)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社会保障不平等风险论文摘要:当前,全球化的核心表现形式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保障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导致了中国内部不平等的扩大,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将使失业率持续攀升,要提升劳动力的素质,积极培养人才;最后,经济全球化要求有规范的社会保障立法,要大力推进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文化、跨越了民族和种族差别的时代。从逻辑关系看,国内学者一般将经济全球化看作是全球化的一种核心表现形式。在逻辑归属上,经济全球化隶属于全球化,与全球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整体社会变迁的基础,它必然导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构成了我国跨入新的发展时代后的基本国际背景。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全球化,也无论全球化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时代的变革都已经非常清晰地告诉了我们答案,这就是只能别无选择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并在面对诸多新的挑战的同时,努力抓住能够跻身先进国家行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浪潮并正在向其他领域扩展的国际背景下,在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和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持续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选择并确立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开放持续带给我们30年的繁荣后,可能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而陷入危机与灾难之中。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社会保障带来的影响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经济全球化正在对中国社会保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导致了中国内部不平等的扩大,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商品和要素的全球流动,具体表现在贸易自由化、全球生产体系、资本的跨国流动、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等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目前,全球自由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并没有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现阶段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贸易是全球商品流通、服务增长的关键机制,同时它还是技术转移的核心机制。对外贸易增长是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很显然,中国各省区在进出口贸易中明显地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这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基本上是吻合的。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日益接轨,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对外贸易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外贸易和外国资本的流入重心将仍然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尽管国家在政策层面采取西部重点开发等一系列措施,但市场经济的强势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失灵,使梯度转移难以在近期内完成。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但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影响又会相应地带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进而会影响人们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并影响到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从总体来看,我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国有、集体等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奖金和福利待遇也普遍转好。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的进入还将企业内部的不平等模式带进了中国。在外资企业中,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较高,其高级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工资甚至是比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而其大量雇用的普通劳工则参照本地工资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内部的收入差异本身就加大了国内总体上的不平等,它另一方面还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示范效应”,促使国有企业内部原来比较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也迅速向不平等方向发展。随着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传统国有、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发展阶段) wto 相应机构。 重商主义的发展(三个阶段)81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描述的是什么学说?31页,自然禀赋学说的内容了解。 理解‘fbt贸易壁垒协议’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150页。第一节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或输出入贸易。 两者的区别 注:和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有何不同?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服务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进商品与服务用于国内(或地区内)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复出口”(Re-export Trade),“复进口”(Re-import Trade) “净出口”(Net Export),“净进口”(Net Import) 货物贸易(Commodity Trade)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 国际服务贸易通常又分为要素服务贸易(Factor Service Trade)和非要素服务贸易(Non-Factor Service Trade) 要素服务贸易是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国外得到报酬的活动。 非要素服务贸易是指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如国际运输、旅游、教育、卫星发射、咨询、会计等等。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贸易额。(如何计算?) 国际贸易值=?国际贸易量 贸易量如何确定?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盈余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赤字。 收支的比较?是否顺差就比逆差好 一种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 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约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个统计标准。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 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20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国际竞争与合作 答: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指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及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积极参与全球化,国家间进行合作的同时又参与竞争的活动。竞争与合作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全球化在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竞争。各国总是在竞争(甚至对抗)与合作之间权衡,在每一件相关的国际经济事务中衡量本国的利弊得失,选择采取竞争或者合作。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始终存在,在竞争中有所合作是为了避免对抗带来的损失,而在合作中的竞争是争夺主导权,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国际竞争与合作总是同时并存,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就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 2.国家经济安全 答: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1)一国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2)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抗风险和竞争力;(3)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变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冲击和遭受过多损失;(4)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1)国家支付危机;(2)金融风险;(3)产业安全和贸易被控;(4)资源被侵害;(5)信息和技术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问答题 1.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与客观依据是什么? 答:(1)对外开放的含义 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它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2)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①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当一国国内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交换就要突破一国的界限,产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原理指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领域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

(完整版)20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而且必然使国内的经济同国外的经济也彼此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 (2)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2)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 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立于主动地位,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1)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延伸,会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2)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领域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2.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有供给国在现有国际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国际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该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Ch2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个例子表2-1 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绝对成本差异单位:单位劳动p32 2.1.1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76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封闭经济条件下 ?开放经济条件下 英国减少1单位酒的生产节省120单位的劳动,节省的120单位的劳动生产毛呢120/70=1.71单位 英国1.71单位的毛呢出口到葡萄牙,葡可以节省1.71*110=188.1单位的劳动 葡用节省的188.1单位的劳动生产酒,产量为188.1/80=2.35单位 只要葡用x∈(1,2.35)单位的酒交换英1.71单位的毛呢,贸易就会产生 ?绝对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只解释了∧∨或∨∧的情况,对于∧∧或∨∨的情况没能给出解释 如表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绝对成本差异单位:单位劳动 大卫·李嘉图1817 《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 ?封闭经济条件下 ?开放经济条件下 即使一国两个部门的生产成本都比对方国家高,但是存在相对成本更高的部门 英国放弃1单位酒的生产,节省120单位劳动,节约的120单位劳动生产毛呢120/70=1.71单位 英国1.71单位的毛呢出口到葡萄牙,葡可以节约劳动1.71*60=102.6单位 葡用102.6单位的劳动生产酒,酒产量102.6/80=1.28单位 只要葡用x∈(1,1.28)单位的酒交换英1.71单位的毛呢,贸易就会产生 ?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的情况,也解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