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有感

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有感

机关六支部郝建国

近日,静心阅读了习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该书辑录了习近平同志2002年至2006年担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读后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书中辑录2003年2月10日,习总书记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中讲道:“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有一段话对党员干部下基层,特别是对重大项目稽察工作颇有指导意义。“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实”,就是要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效”,就是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

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下基层,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需,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些干部下基层,不是为了了解群众生活的实际困难,而是为了政绩的需要,心里抱着的是到基层转一转,捞点政治名声。这样的干部下基层,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纯粹是秀一秀,走过场,根本不能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更谈不上为群众排忧解难。

下基层,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实际行动。能否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是检验下基层工作成效与否的首要标准。如果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实效,只是“车子转一转,隔窗看一看,干部谈一谈”,对于群众反映的难处不能化解,这样的下基层不但背离初衷,更会适得其反,令群众反感。

下基层,就要如习总书记所言,要求“深、实、细、准、效”。要着眼于了解实情,立足于为老百姓解决民生的问题。一定要饱含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同群众面对面,知其所急所盼,念其所思所想,体察疾苦,了解实情;一定要牢记多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自觉承担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凡群众

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下基层,就要为民排忧解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贯要求和传统作风,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要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心声,以调查了解到的实情,作为为民施政的着力点和谋划工作的基点;要通过深入基层,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改正,保证各项政策和措施有的放矢。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只有深入基层,对基层生活有最直接的感触和最正确的认识,才会融于水;只有融于水,才会有水乳交融的公仆情怀,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现在全国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我们在重大项目稽察中也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注重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宗旨意识、服务发展意识。在稽察项目时,不仅看现场,查资料,找问题、挑毛病,维护项目审批、建设、管理工作的原则性和规范性,而且更加注重对项目建设的服务和促进,把履行职能稽察监督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变成服务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切实指导协调帮助建设

单位解决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项目审批手续,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如在稽察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政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针对发现问题,跟进指导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整改问题,组织市县发改部门领导和项目单位分析问题原因,指导协商研究整改方案和措施,使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赢得了市县发展改革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的好评。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奋勇前进的重要之年。作为承担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部门,作为履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管职能的领导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将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强化工作落实,抓好项目稽察,确保各项投资和项目建设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断开创重大项目稽察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山西梦、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