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误用例说 一

常见成语误用例说 一
常见成语误用例说 一

常见成语误用例说

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

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绝不答应。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误用:有的年轻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误用:“五一”长假,来皇上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大块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同“拍手称快”。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上行下效上面或长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做。多指不好的事情。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投桃报李比喻有好往来。含褒义。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包给了他。

相濡以沫濡:沾湿。本指泉水干枯,鱼儿相互吐唾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

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误用: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鱼目混珠比喻拿家的东西冒充真的。误用:这些打着私营企业家旗号的人,也是

鱼目混珠,其中有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也不乏骗子。(应用“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华人混杂在一起。)

风雨飘摇形容形式很不稳定。误用:流浪的人快回来吧,不要再过这种风雨飘摇的日子了。

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贬义。误用:这个医疗小分队,每到一处,跟当地的群众都是一团和气,不摆架子。

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误用:庐山瀑布离我们很近了,就在俯仰之间。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误用:他说话总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摸

不着头脑。

趋之若鹜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比喻成

群的人争着去。误用: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景象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安之若素安:心安;素:平常,往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得向往

常一样。现在也指对于错误的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误用:真是好事多磨,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误用:《江湖七侠传》《山东响马传》正是受到文化市场的有意推销二在市民阶层中掀起轩然大波。

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误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抱着既往不咎的态度,而已篡改侵华历史,这是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的。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误用:他多次小偷小摸,罪不容诛,但公安机关最终释放了他。

饮鸩止渴鸩:浸过鸩鸟羽毛的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只图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

顾后患。误用: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句中“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无解决眼前困难的意思。)

始作俑者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偶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误用: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误用:今天还有不少教师通过给学生留大量的作

业一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显然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

耳提面命拉着耳朵当面教导,形容教诲恳切。要求严格。误用:教育学生要讲究

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中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使自己

非常光荣。误用:有一则推销壁纸广告,广告语是“您用了我厂的产品,保您的居室蓬荜生辉”。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误用: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义不

容辞的怎人(应是“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泾渭分明比喻界线清楚。误用: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提到这个问题,就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泾渭分明。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误用:就为了一只鸡蛋,李大婶吵得嘴角冒白沫,卖鸡蛋的小贩更是当仁不让,生意越来越高。

万籁俱寂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响。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误用:号声一响,连长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热火朝天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

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误用:你总是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句中误为有力气)

从长计议指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不急于作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误用:

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句中可用“从长远考虑”。)

文不加点点:涂改。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误用: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却是累人。(句中误为不加标点)求全责备责:要求;备:全。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误用:有的人生前尽量

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句中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

逆水行舟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误用: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去逆水行舟,进步缓慢。(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误用: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地方。误用: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

的处境,不会对我们只要求全责备了。(应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首当其冲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

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误用: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无可厚非厚:重;非:责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

或事。误用: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可改为ie:无懈可击“。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误用:他观察敏锐,在学术

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应用“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误用: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

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杳无音信杳:幽远,见不到踪影,形容一只得不到对方的消息。误用: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出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句中可用“无影无踪”)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误用:这件事对我无异

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不名一文的瓦片。(可用“不值一钱”

不刊之论刊:消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误用: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

犯而不校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误用: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有一

些缺点和错误,只要认真改正就行,不能犯而不校。(句中可用“一意孤行“:指不能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管想法去做)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

意思。误用:叶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过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名副其实“)

为虎作伥伥: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虎吃。

比喻给坏人做帮凶。误用: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薄上又添新笔。(句中这帮家伙就是行凶做恶的坏人,不是帮凶)

振聋发聩聩:耳聋。使聋子能听到声音。比喻言论能使护符麻木的人清醒。误用:

今天,天津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

醍醐灌顶醍醐:纯酥油,由牛乳提炼;灌顶:头顶。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

人得到启发和彻悟。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误用: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张丽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乳醍醐灌顶,站在哪里憋了半天气。(可用“晴天霹雳”)

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误用:这次错误虽然不是很

严重,但乳沟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吃大亏的。(句中把“训”误解为“教训”,应用“不值一提”)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误

用: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块高档意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万人空巷空巷:指街、巷的居民都走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的情景。误用: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火中取栗栗:栗子。寓言《猴子和猫》里说:猴子骗猫给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结

果猫不但没吃着,反倒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误用: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

体上海能够使人满意。误用: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海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误用:塑料有不受酸碱腐蚀的督导之粗,这是钢铁

所不及的。

淋漓尽致淋漓:渗透了水的样子,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

说话表达的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误用: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淋漓尽致。(可改为“体无完肤”)

绝无仅有形容及其少有。误用: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

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指教的,绝无仅有。(不少绝对没有的意思)

鱼与熊掌鱼与熊掌,都指有价值的美好东西。二者不可全部拥有,应有选择。误

用:分裂与统一不能共存,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双方不能比作鱼与熊掌)

狗尾续貂指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误用:本文五、

六段之间原来衔接到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id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一狗尾续貂之感。

风起云涌“风起云涌”常比喻多样力量或事物并起,发展迅速。声势浩大。误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地歼灭了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军党军队。(可用“风卷残云”)

气冲牛斗牛、斗:牵牛星、北斗星,泛指星空。形容气势极盛,上冲星空。误用: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牛斗的,是白堤和苏堤。(可用“扬眉吐气“或”引以为傲“等)

玩火自焚玩弄或的反倒把自己烧死。比喻做坏事的人自食恶果。误用:环境污染

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蒋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可用“作茧自缚“)

常见成语误用练习答案

常见成语误用练习答案 一、改正使用错误的成语 1、“耿耿于怀”就是“一直” “未能忘记”的意思 2、“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4、“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5、“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6、“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7、“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8、“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 9、“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10、“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11、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12、“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13、“孑然一身”就是“独自”14、“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15、“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16、“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17、“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18、“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19、“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20、前后语意矛盾21、“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22、“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23、“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24、“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25、“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26、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27、“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28、“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29、“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30、“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31、“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32、“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33、“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34、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35、“遍体”与“全身”重复3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37、“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38、“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39、“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40、“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41、“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42、“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二、选择题答案略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④“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⑤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76个常用成语错误例说

76个常用成语错误例说 个常见“误用成语”解说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漫:随便。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喧 比 容 指把 用 8. 敷衍 9 指 . 形 .近 义 .放 姹: . 法 的 .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拢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大江截流。蹴:踏;就:成功。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大江截流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一般指友谊、团结等牢不可破。此处可用“颠扑不破”。.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嘱咐我:“上了大学,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加紧学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诚恳地劝告。一般用于劝告那些不能较快地认识自己缺点错误的人。.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一

般指对事。句中可用“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实际上生产提高了,生活才能提高。放弃主要的、根本的,而只追求次要的、枝节的。生产与生活不存在本末关系,只有因果关系。.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衷:内心。内心动也没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不关心,置之不理。读书是孩子应做的事情,只能说认真与否,不认真不能叫做“无动于衷”。.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用 . 当 .这 涣然 .一 不 . 向 .如 滥: . 闻” 割 不 . 好 .爸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手病态地抖动不叫“情不自禁”。可用“不由自主”。.对于什么时候去珠海广场参加公益劳动,班长、团支书、?劳动委员说法不一,令全班莫衷一是。衷;折衷。各有各的看法或主张,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一般用于指议论者。句中可改为“无所适从”。.经过挑选,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岁。豆蔻:植物名。比喻处女。唐杜牧有诗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飞黄腾达了。飞黄:传说中的神马;腾达:形容马的飞驰。比喻一些人的地位提升得很快。不用于生活

常见的误用成语及分类

2016年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 常见的误用成语 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 (1)褒贬颠倒 褒义词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贬义词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 A ai洪水冲走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其他人并未受灾,只是李老汉受灾了,故不合语境。) ai我们办事是要讲情义,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如果因为是老战友,就爱屋及乌,包庇袒护,那会危害党的事业。(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此语境中只有“爱屋”之意,而没有“及乌”之意。) an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与“抢险救灾的紧急”不相符。) an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陈述对象应为“人”而不是“生活”。) an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an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使用正确。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往往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像平常一样。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B bai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bai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bai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形容人才出众。不用于指“人才短缺”。) ban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课堂上争论不能用“班门弄斧”。) ban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八两:古代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贬义词。) ban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bao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年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形容思想保守,不知改进。贬义词。) bao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王工程师抱恨终天,直到深夜才心境平和下来。(心中遗憾或怨恨的事一直存留一辈子。语境是“存留一天”。) bao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地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贬义。) bei他做事总是贪图省力,不按要求去做,结果背道而驰,重新反工,反而费力。(比喻方向和目标完全相反。改为“适得其反”。) bei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不表示无中生有。) bi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做好预防,一面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改为“未雨绸缪”。) bi这件新产品的设计还有最后的两个环节,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难关攻克。(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用以形容急于求成。) bi我市文、理两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堪称比翼双飞两状元。(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bi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珍惜。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珍视。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1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 成语运用的考查是各种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也是近年高考中必备的题型。该题型对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要能够从容应对试题中的成语题目,除了平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报刊的阅读以了解一些成语运用中的问题外,还应该知道命题人的命题方式以及成语运用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下面举例来谈一下。 (一)没有深入实际,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主观臆断,就会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例⑴:在正常的写作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为错误的意思。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过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是涂改的意思。《初学记》卷一七引张隐《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而上例就是望文生义,误将“点”理解为“标点”,致使对成语的本来意思产生错误理解。 例⑵:随着中国加入WTO,IT人才是越来越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较早见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绝伦,无与伦比;丞相,杨国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杨国忠权贵气势无与伦比,非常大,小心不要接近丞相。“炙手可热”的意思是热得烫手。比喻气焰权势很盛。由此看出,“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现在用的多是它的比喻义,一般只能用于气焰权势很盛,是个贬义词。上面的例子中只看字面,把“炙手可热”理解为“抢手的;热闹、火爆的;红极一时的”之类的意思,因而造成了使用上的错误。

成语判断中的几个常见误用

教学课题:成语判断中的几个常见误用 教学思考 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综观本市中考语文试题,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考查成语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所选成语一般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成语。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关键是对其意思的理解。应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先理解其原始意义,再试着揣摩它的比喻义、引申义,吃透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为了在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首先应做个有心人,建立常用成语正误档案,把课内学到的、课外看到的常用成语进行正误归类,有时间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强化积累。其次,应理解成语误用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考点回顾 成语是中高考的必考点,题型上设置盲区,迷惑同学判断,导致很多同学做题目时拿捏不定,耗费了大量时间。下面介绍九种常见类型成语误用——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9、对象用错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例句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类型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 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解析:“轻重不分”的成语误用

解析:“轻重不分”的成语误用 解析:“轻重不分”的成语误用(齐东风)(高考版)名师导入首先请大家猜个谜语:“论个儿卖东西——打一成语。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不分轻重。”回答正确,很好。成语使用的错误类型中就有一种叫做“轻重不分”。高考成语试题的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利用考生分不清某些成语表意的轻重差别,故意诱使考生上当,造成错误判断。大家在做题时应该力求排除命题者设置的干扰,要根据特定的语境以及它的意义进行选择,做到成语使用轻重适当,不能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造成成语运用轻重不当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并举例分析。甲生发言对语境意义与程度把握不准,就会造成成语使用轻重不当。例1:这位团长无论在怎么危险的情况下打仗总是不怕牺牲,以身作则,这对战士们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解析】该句中“以身作则”的使用轻重不当,属于小词大用。“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此词表意程度轻。联系上下句看,“不怕牺牲”“极大的鼓舞作用”,这些内容构成的语境宜用表意程度重的词语,可用“身先士卒”,它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乙生发言对成语中某些关键词及整体的意义把握不到位,也会造成成语使用轻重不当。例2:飓风“桑迪”袭击美国,已导致92人死亡,真是哀鸿遍野。【解析】此句中“哀鸿遍野”的使用轻重不当,属于大词小用。“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此词表意程度很重,体现在关键词“遍野”上;而该句只叙述了“92人死亡”,并非所有人都受灾,更没有成为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因此使用该词轻重不适当。丙生发言两位同学回答得都非常好。我想再补充一下,如果同一个试题中出现了几个程度不同的成语供选择,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它们,尤其要准确理解不同语素的意义及表意程度,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仔细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例3: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A.不屑一顾一无是处B.颇有微词一无是处C.心怀不敬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一塌糊涂【解析】答案为B项。“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要比“颇有微词”重。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程度较轻的成语,所以应选“颇有微词”。根据“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程度很重的成语。“一无是处”“体无完肤”都比“一塌糊涂”表意重,但是“体无完肤”不符合具体语境,因此第二空应选“一无是处”。综上所述,应选B项。名师盘点避免成语使用轻重不当,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准确把握语境描述的程度;二是准确把握成语语意的轻重程度;三是对常见易错的、轻重有别的成语作归类整理,经常温习。【友情提示】常见的表意程度存在轻重差别的成语(前轻后重)有: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含沙射影—暗箭伤人匪夷所思—惊世骇俗无可厚非—无可非议称斤掂两—斤斤计较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自以为是—自命不凡闪烁其词—振振有词有所耳闻—如雷贯耳声名鹊起—大名鼎鼎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名列前茅—独占鳌头初见端倪—尘埃落定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把容易误用成语编成一个故事

把容易误用成语编成一个故事 小学生作文《我的家》 (附: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呆若木鸡。我的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我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后,80分以下女子单打,70分以下男子单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双打。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活力的家。 大家不妨接着写下去! 附: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 一、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考试大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于了。 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8.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1.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3.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4.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5.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6.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7.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8.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1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0.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 (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附解释: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第二类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高考成语题误用类型例析

高考成语题误用类型例析 教学博苑 05-01 0604 高考成语题误用类型例析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1.弹冠相庆 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2.不刊之论 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3.文不加点 例: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点:涂改。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差强人意

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5.空穴来风 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收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 6.不足为训 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7.始作俑者 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 8.首当其冲 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因此,运用是不当的。 9.无所不为 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可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么都敢做”,上句即是如此。 10、身无长物

成语误用题分析

成语误用题分析成语误用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不注意成语运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造成张冠李戴 例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例2: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例3:诗人以脍炙人口

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例l中的“络绎不绝”是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这里用来描述图书显然是不恰当的;例2中的“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多,连续不断,其适用对象是“人”,这里用来描述汽车,很不合适;例3中的“脍炙人口”意思是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而句中用来

比喻诗人的才能,使用对象不当。 二、不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以至失当 例4: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5: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例6: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的入场问题上,他提

出的建议很有价值,同学们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这三个词都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例4中的“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例5中的“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谋算;例6中的“随声附和”意思是随着别人的声音在哼哼,形容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这三个词都

是贬义词,用在同学身上都不合适。 三、不懂成语的含义。望文生义而误用例7: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例8: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例7中的“行云流水”是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都很自然,就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不受拘束,而句中把它理解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类型例析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此处误用了词义,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④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⑤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⑥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⑦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常见成语误用释例

常见成语误用释例 1. 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不孚众望,不使群众信服。意思反了。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 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6.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不用于知识。) 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

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9.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11.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不能用于对待别人。) 12.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这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是说他说话内容混乱。) 13.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应该为“不可理喻”。) 14.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成语误用举例

成语误用例析 使用不合事理的成语例释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但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来看,或从逻辑推理角度来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如数家珍”意思是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而该句陈述的事物就是自家的秘件,再用自家珍宝作比,显得不符合情理,让人费解。】 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3、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4、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使,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才赶到了大坝。【“安步当车”表示心情闲适平和,不慌不忙地慢慢步行,与抗洪抢险的紧急状况不协调。】 5、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6、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而句中的基础知识与难题无主客之分。】 7、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忍痛割爱”的意思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作为商品的运动服本不属于自己所有,因无钱而没能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不能叫“忍痛割爱”。】 8、让办案人员叹为观止的是,韦浙江不仅收受现金,连“白条”也收。【“叹为观止” 是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而韦浙江的行为只能让人感到震惊。】 9、该厂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立见成果,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的效果。【句意是说收到了很好很快的效果,而“急功近利”则是指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显然与原句意思不符。】 10、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日理万机”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用在普通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11、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他”没有离开本土家乡,用“衣锦还乡”不恰当,可换成“光宗耀祖”。】 12、他在公众场合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叶公好龙”意思是说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非真爱好。这里说是表面憎恨,而实际爱好,类比不当。】 1、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矛盾。】 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与“精心组织”矛盾。】 3、他为我送来两本小说,我对他很感激,便付之一笑。【“付之一笑”是不相信,并含有蔑视之意,与“感激”相矛盾。 4、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拈轻怕重”的意思是只拿轻东西,怕挑重担子。前后语意矛盾。】 5、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6、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思,与定语“一位”矛盾。】 7、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见面,用于老同学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