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设计

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设计
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设计

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在“欣赏·评述”课中融入“造型·表现”课内容的重大作用

呼兰区第一中学姜海涛

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在“欣赏·评述”课中融入“造型·表现”课的内容的作用,它一改以前欣赏课上教师“一言堂”的尴尬场面,学生用自己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相对比,直观性强,学生感触深,有利于激发兴趣,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而且为以后的《手绘图像的表达方法》一课埋下了伏笔,学生的兴趣得以延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学环境的正确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保障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条件之一。一名教师恰如一位导演,教材、教参好似剧本,学生就是演员和观众。一出戏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导演对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整合。

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尝试性地将造型表现课的绘画内容融入欣赏课。《美术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欣赏课怎样上?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具体到教学中怎么改变?教师就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了。我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尝试性地将造型表现课的绘画内容融入欣赏课,又设计了参观展览图片、观看短片、讨论、欣赏《1812序曲》等活动,改变了以往欣赏课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得欣赏课出现了气氛热烈的场面。

在探究性学习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不排除教师的指导作用。但这里的指导不是命令式的,而是服务性的。教师通过创

造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个人认为,欣赏《格尔尼卡》这幅画,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画家毕加索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没有对这两点的了解,就不可能对这幅作品有真正的认识:所以,在欣赏《格尔尼卡)之前,我就为学生布置了有关毕加索的作品和相关的艺术品,为欣赏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从张贴黑人面具艺术品,并突出了《亚威农少女》,教师对毕加索艺术风格的形成要有深切的了解,这也正是一个教师上好欣赏课的应该具备的知识底蕴:一个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美术史知识,否则,他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作为“切入点”,将探究性学习引向何方。教师的美术史知识越是丰富,教学上的“切入点”越多,创设妁学习情境就越容易使学生感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老师为学生出了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画想一想、说一说。这些问题都很具体,学生在回答时,必须先要仔细地观摩作品。应当看到,许多学生不知道认真地观摩作品,也不知道探讨作品中的什么问题:但是,欣赏活动的第一步骤就是对作品的看,没有看,也就没有说。看是吸收,是感性的活动;说,是付出,是理性分析的结果。这一进一出就构成了欣赏的活动,它绝不是单纯的感性活动,而是两种活动的综合。把作品中的一些形象和艺术手法进行分解,一个一个地提出问题,这也是促进学生认真欣赏、积极表达的好办法:《美术课程标准》已把欣赏和评述合二而一,这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拥有越采越多的主动性的具体体现。教师在今后的欣赏课中必须积极地应对这一新的形势,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欣赏和评述活

动创造条件。

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此次课改的目标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实现这一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节课中,使用了自己制作的课件,加强了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学习的普遍兴趣;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名教师恰如一位导演,教材、教参好似剧本,学生就是演员和观众。”这句话是否值得考虑呢?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一名演员。我认为这种比喻更为恰当,更适合当前的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因为教师以导演自居,势必会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使课堂教学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自由、尊重、和谐、信任等关系。把自己看成是导演,也看成是一名演员,就意味着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相互建构,只有这样做,才能创设出一种理想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课美术概说 主讲:方华军 单位:随县万和镇中心学校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

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以下是关于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二、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 ·

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斗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教材内容: 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地下艺术的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另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长卷形式。学生对于中国所独有的长卷绘画形式的陌生;对于古代文人与学生现今阅读习惯的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长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绘画内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长卷的形式构图同绘画内容的散点透视设置的统一。试图一改学生用惯用的西方的焦点透视去地辨认绘画人物的叙事性。我认为后者情况---学生习惯性“看图说话”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鉴赏形式感很强的绘画作品时带有极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幅相仿的白纸长卷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仕女画及风俗画的代表作及代表画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模拟、交流诸多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形式与内容结合创作的。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 花卉装饰画 教材分析: 《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例如:概括、归纳和夸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

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 学具准备: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彩用具、花纸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现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精心整理)美术欣赏课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 课题:美术作品欣赏 执教:赵君明 教材分析: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所涉及内容及具广泛性和综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美术的审美特点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介绍、分析。并引导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中获得知识、审美感受和享受,从而掌握美术欣赏方法,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有代表性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有一个初步了解。 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的直观欣赏,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着重欣赏分析教师作品和部分学生作品,精辟地讲授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教育准备:多媒体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育 上课礼仪、故事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自己的作品 1、欣赏教师作品《雪景寒林图》临摹作品。 (1)分析《雪景寒林图》整体创作的构思; (2)再析《雪景寒林图》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3)欣赏《雪景寒林图》的设色用笔。 2、欣赏《陕北老农》 (1) 分析《陕北老农》整体创作的构思; (2) 细节刻画; (3)《陕北老农》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3、教师给出自己的欣赏途径,给学生提供参考。 (1) 作品构图; (2) 色彩及用笔; (3) 主题思想。 4、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提醒:可参考老师的欣赏途径,也可从自己的欣赏角度去欣赏。) 二、教师活动:欣赏学生的作品 《肖像》、《放学了》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我们所知道的美术是怎么样的呢,你眼中的美术是怎么样的呢,高中美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美术教案一: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卡通形象设计教材分析:

虽然卡通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它以亲近自然,可爱夸张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甚至很多成年人也是对卡通情有独钟。“卡通文化”已经伸向全世界各个角落。无数的儿童书,画册、作业本、书包、铅笔盒、衣帽服饰、贴纸等等到处都是卡通形象。卡通正逐步成为青少年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卡通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一些卡通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有善恶、有美丑、有现实与想象、有历史与未来生动有趣,学习卡通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课知识内容丰富,包括了漫画、卡通画两方面知识。通过对卡通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对卡通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并尝试用卡通形式设计一个卡通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卡通片,引导学生欣赏卡通作品,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卡通画的特点和形式,以编一个有趣的卡通故事为题启发同学们的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卡通想象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VCD 卡通片图片若干张动物人物表情场景图片等等

初中美术教材教案

初中美术教材教案

初中美术教材教案 【篇一: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参考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 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 教师讲解: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 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 情感的 (3) 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 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 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1) 写实性绘画 (2) 表现性绘画 (3) 抽象性绘画

2017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2课《如何欣赏工艺美术》教案人美版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教材分析: 在前几章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纯艺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及各种工艺品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全面的认识,提高艺术素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本课从四类工艺品刺绣、竹编、陶瓷、玉器分别加以论述。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工艺品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纹样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 1、教学之前: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国古代经典工艺品相关资料,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 2、在网上搜索下载元青花瓷器、漩涡纹尖底瓶等经典的中国古代优秀工艺品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感性直观的感受中国古代工艺品造型、装饰等特点。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模式化的欣赏模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导语:一区优美动听的“青花瓷”去掉温柔委婉,淡雅脱俗,有种烟雨江南的画面,此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描摹了青花瓷的风采,今天我们就从中国古代的青花瓷说起,来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填词游戏 《青花瓷》歌词 ①、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②、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③、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④、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学生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素胚、釉色、瓶底、窑烧是一件瓷器的制作过程并加以解释,介绍“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提问: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你知道哪几个? 学生回答:钧、汝、官、哥、定(并简单加以介绍)。 3、彩陶艺术 《漩涡纹尖底瓶》 教师提问:此器物的用途?赏析器物的纹饰、造型特点? 学生讨论:原始人的汲水器,汲水方便,便于插进土中放置,适合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以漩涡中心为点,再画一组组弧线组成涡纹。点、线、面搭配得当,而有节奏,黑、白、灰层次鲜明,具有明朗、热烈、奔放的美感。 4、中国玉器 教师提问:此玉的造型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关系?学生讨论:玉凤,体轻薄,侧身回首,弯曲如C形。此件玉凤的表现手法,带有典型的商代特点。。它柔美而清新的风格在商代艺术那凝重、威严、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愈发显得珍贵。 5、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类别繁多,成就卓越,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完整版)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 这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没有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从目前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发现教师讲授时间很多,留给学生学的机会很少,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按理说,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毕竟是老师的个体劳动,老师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对教材作品哪些是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处理教材灵活,具体安排。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领会和感悟到美术作品的娱乐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感觉现在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 巧用地方资源活学国家教材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格子的世界巧做窗棂 教师:吕家堡中学谢智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懂得欣赏小街里仿古的各构件(如:门、窗、廊、檐)。2、分析仿古窗格的特点,以及其中的装饰美感。 3、利用折、挖、剪、刻等技巧,能用纸质媒材塑造仿窗棂的平面造型作品。 教学实录: 一、欣赏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有一条小街,与高楼林立的闹市相比,它格外与众不同,总能让我流连忘返。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街? (课件展示) 2、师生欣赏小街,边看边思考:小街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师小结:初次见到小街,你们会被黑瓦灰墙,整齐的石板,古典的六角宫灯所吸引。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千姿百态、造型丰富的木格子,窗面,门板,回廊,前檐,都留下它们的影子。总之,展现了一个多彩的格子世界。 二、探究学习: 1、再赏这些木格构件,留心观察: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形状?学生看后交流。 (课件展示)

师小结:几何图案、文字图案、物象图案 2、分析这些方格的造型特点: 对称式:图案上下、左右、对角一样。 重复式:把一个图案反复出现几次。 自由式:灵活安排图案,自由组合。 3、拓展:窗框的外形也很有趣,除了这常见的方形,也可以用其他形状,如:足球场形、花瓶形、扇形、圆形、菱形等。(展示) 4、试一试:你有什么样的构思?请几位同学在异形的外框李设计窗棂,师生赏析,交流。 三、制作表现: 1、师:小街里的这些棂格,大都采用深色,而且是木制结构,所以它的仿古特色非常和谐、浓郁。看老师是如何用纸质材料表现这些格子世界的?(课件展示) 2、视屏展示制作方法。一种拼贴法:准备外框和等宽的纸条→拼摆造型→粘贴整理 一种剪刻法:构思画图→直接挖剪→整理完成 色彩搭配:可以选择单色、套色,对比强烈,装饰效果好。 强调:外框和图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制作时,互相连接,不能脱节。3、学生制作,要求:运用纸质材料,选择你喜欢的制作方法,完成窗棂的平面作品。 4、展示作品,评价: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的仿古墙壁上。 四、拓展:古时传统棂格图案。(课件展示)

高中美术必修课整册教案

高中美术必修课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初中美术教案设计三篇

初中美术教案设计三篇 2、表达对色彩的感觉。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及意图 1、课前准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集中精力准备上课 2、导入目标播放生动的视频导入课题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导学达标播放婺源四季自然风光学生观看后结合课本中的画面谈谈对四季森林色彩印象由自然风光的美丽过渡到森林四季色彩的特点 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自已心目中的色彩学生观看并讨论四季色彩变化真实的造化之美与艺术的魅力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真实与艺术的不同 教师小结:四季色彩的特点 教师讲解三原色、三间色、三复色并画出十二色相环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调色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3、导学达标教师实践演示 多媒体演示

教师讲解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对比(多媒体演示)让不同色相衣服的 学生上讲台,学生说说他们的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 对比)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色彩的相关知识理解更深刻 引导学生分析名画佳作的色彩即时提示学生使用本课所学的色彩知 识加以表述学生欣赏后回答让学生用所学到的色彩知识分析名画佳作,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4、知识使用教师提问: 1、环卫工人为什么户穿黄色的工作服; 2、红、黄、绿灯使用了什么色彩对比;学生讨论回答让学生把所 学到的色彩知识使用到实际生活中 5、拓展讨论森林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朋友,在世界环境日益恶 化的今天,我们不但要学会用优美的色彩去赞美歌颂它,还应该树立 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质疑:如何从实际行动中去保护环境?学生讨 论如何从实际行动中去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 大自然的意识。 6、课外练习1、做十二色相环; 2、书中东山魁夷的《湖》和科罗 的《枫丹白露森林》分别属于什么色调?它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3、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保护地球环境的小卫士。 篇二《触摸美丽》 一、教材分析 《触摸美丽》这个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课文旨在 透过生活中平凡,朴实的材料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水平,在 感受美的同时培养想象思维的水平,提升对艺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 获得美的熏陶。

初中美术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课题:捏塑造型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

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 什么是泥塑 ? 2. 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 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 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 5. 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 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 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 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 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 3. 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 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探究 摘要: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指引学生在学习中讨论我们的美术作品中 深层次的意义,经过学习使学生有准确的欣赏艺术的水平。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 学中,美术教师在增强自身美学修养的基础上,要主动应用自身的语言、教态、 知识与各种形象方法,使学生在欣赏课中有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潜 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的特征教师要了解 初中美术欣赏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推动智力发展与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方法。经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向学生 传授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优 良的品德、意志,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 象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要 主动实施探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课内容,基 础是知识,重点是欣赏,充分表现了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审美性与综合性等特征。教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理、心理特征的现实状况出发,渐渐丰富欣赏内容、 渐渐加深欣赏难度,这对于学生认知构造的产生、建立美术观念,都起到了关键 的作用。 二、美术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之前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情况,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 思维发展。要打破之前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的观念,依据创造性学 习的需要,为学生供应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得到最 大限度地提升,使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指引学生欣赏美术 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实施“对话式”欣赏教学,营造平等的教 学气氛。欣赏教学,要是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加与 交流的过程。对于在欣赏时学生的表现,教师不可以像法官一样予以是与否的判定,不可以“一言堂”、不可以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有教学活动跟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不开。为了欣赏教学达到理想的 效果,老师要发挥自身指引作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选择学生感兴趣 的欣赏教材,和学生形成共鸣。在欣赏课中学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品中 人物的职业、生活情况学生容易看出来,感受到沉重、压抑的氛围。为了使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老师可以收集伏尔加河的有关图片、收集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 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图片与影像资料的帮助下更充分的了解本课的内容。这种教 学方法比简单书本教学效果好的多,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主观 能动性获得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要充分把握 面对浩瀚纷繁的艺术作品,如何让学生一直保持求知的欲望是关键,同时为 了使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但要把课备好、把教案写好,对于美术欣赏作品也必须要把题材内容选好。由于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 处位置不一样,因此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要不一样,如一些作品最突出美点分 析要侧重于时代背景与历史故事;一些要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一些 要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与画面构图;一些要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