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

梭罗
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1]

后世影响

梭罗对美国文明的独立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对美国民主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在1900年读到这篇文章,对它崇拜不已。圣雄甘地在南非当律师时,宣读这篇文章为触犯了种族歧视法规的印度人辩护。甘地深受梭罗的影响,成了一位终生非暴力反抗和消极抵制非正义权势的典范。通过甘地,梭罗的主张变成了政治活动的工具。后来在二十世纪,年轻的小马丁?路德?金也深受甘地的影响,梭罗的主张便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得到了新生。

进步意义

梭罗的进步意义至少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关于生活意亨利?戴维?梭罗

义的思考与阐示,另为一种新文体的建立。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先进”,为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速发展而倾倒,对物质的追求日益显露。商品化时代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任何精神信念在这强大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都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学者、思想家和其他一些仁人志士都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疑虑:难道资本主义商品化社会就是我们人类的理想家园吗?难道现实中的金钱社会就是我们的精神归宿吗?带着这种种疑虑,梭罗——这位先验主义思想家独自一人住进了离康城不远的湖畔林中。在那里,他虽然只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但其意义却相当深远。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屋取食过上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他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人们完全不应该将时间倾注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方面,而应当将少量的时间用于谋生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探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梭罗正是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怀疑才来到林中投入这种实验生活的,他并非存心抵制现代文明。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告诉人们不要为繁杂纷乱光怪陆离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所迷惑,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其实当年梭罗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年仅30多岁的年青人。与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只不过他更善于思考,不甘心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花费于生计。他赞同“先验论”的主张,提倡人们将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他用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人们的确将生命的意义搞颠倒了。

文学贡献

梭罗对人类文明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突出的成绩。在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他的《瓦尔登湖》一直被后人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其同时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麦尔维尔和恩师爱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更具备20世纪的风尚。

梭罗的文字明白晓畅、简练准确,完全没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涣散、抽象、隐晦和伤感的情调。在这一点上,后来的海明威、亨利?米勒都继承了他的风格。在行文中梭罗注重使用地方语言,特别是双关语等,使自己的作品产生出一种“讽剌幽默”的意味,使我们从中可以感受

到诸如斯威夫特、伏尔泰、马克?吐温和肖伯纳等人的风格。比如,在“抵制国民政府”一文中他写道,“我实难接受如此信条,即愈小之政府乃愈佳之政府。广推其意,岂非取缔政府为上善之策”。

梭罗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而并非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梭罗的天才如果仅只是沉思性的,他是适于这种生活的;但是他这样精力旺盛,又有实际的能力,他仿佛天生应当创造大事业。他进行的研究,规模非常大,需要有极长的寿命才能完成,所以当梭罗静悄悄地逝世时,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她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没有做完就离开了,而没有人能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贵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他还没有真正给他的同侪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就离开了人世。但至少他是满足的。他的灵魂是应当和最高贵的灵魂做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学完了这世界上一切的才技;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4]

4人物评价编辑在世的时候,梭罗的政治文章并没有太大的回响,他的同代人视他为自然主义者,而不是激进分子。他毕生仅出版了《瓦尔登湖》和《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一周》,两本书的主题都和自然有关。然而,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名人,包括像圣雄甘地、约翰?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这样的政治家,还有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

1906年,圣雄甘地在南非进行民权运动时,读到《瓦尔登湖》。他为了反种族歧视和平反抗而入狱,在狱中他读到《论公民的不服从》,并且受到启发。他为此发表了梭罗的书介,并称梭罗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贤人。他后来说:"梭罗的理念对我影响很深,我采用了很多,而且向每一位争取印度独立的同胞推荐这本书。我甚至以《论公民的不服从》来为我们的运动命名。"

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传里提起,1944年他首次阅读《论公民抗命》而接触到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他在自传里写道:

为了阻止奴隶制度的版图扩至墨西哥,梭罗因反对这场不义之战,拒绝缴税而入狱。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恶势力妥协的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让我一读再读。我开始相信,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种道德责任,就和行善一样。没有人比亨利?戴维?梭罗更传神更热诚地表现这个想法。籍由他的文字,见证他的为人,我们传承了这一种具原创性的抗议方式。梭罗的教诲在公民运动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还热烈。梭罗倡导一个正直的人不应忍耐不义之事,而是要坚持对抗邪恶,无论场合地点,在全国各地的抗争运动,其实都是梭罗理念的延续。

5人物情感编辑1839年7月,17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一家从马萨诸塞州的基尤特{Scituate}迁到位于该州东北部的康科德镇。在那个只有5000人的小镇,艾伦很快认识并拜访了梭罗一家。那时梭罗毕业已有两年,在一所小学校从事着教师的工作。显然梭罗意识到艾伦的到来对他意味着什么。在1839年7月25日的日记里,他写道:“爱情是没有法子治疗的....除了更深地去爱!”写上这句话时梭罗可能还不知道他的哥哥---与他在同一所学校教书的约翰,也喜欢上了可爱的艾伦。不过兄弟俩平静的性格不会允许他们发生任何争吵,不久后都共同接受了这一事实。而同时被两个男孩喜欢的艾伦也充满了快乐。她接受了兄弟俩去游览大自然的邀请。1840年,身为兄长的约翰首先向艾伦表示了他的爱慕之心。但他很快伤心不已,因为艾伦断然地拒绝了他。之后,梭罗以自已的方式去争取也属于他的权利。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他企望待遇会有所不同,但艾伦的回信笔调冷漠。不久,艾伦嫁给了一个牧师。

1842年1月,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剃刀片时不小心将左手中指划破,病菌迅速蔓延,发展成了破伤风。十天之后,约翰溘然长逝。梭罗伤心欲绝,三个月闭门不出。

哥哥的逝世和艾伦的拒绝成为梭罗一生的痛。从此梭罗再也没有爱上过任何人。[、

这是我过去转的别人的忘记他的原始网址了,分享一下就好,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呵呵

1. A man is rich in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things he can afford to let alone.

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单独处理事务的数目成正比。

2. A man's interest in a single bluebird is worth more than a complete but dry list of the fauna and flora of a town.

对单个北美知更鸟发生兴趣,要比对一个城镇里完整、枯燥的动物志和植物志发生兴趣,更有价值。

3. A truly good book teaches me better than to read it. I must soon lay it down, and commence living on its hint. What I began by reading, I must finish by acting.

一本真正的好书,读过后应有教益。我要很快将它放下,开始按它的提示生活。开始于阅读,应完成于行动。

4. After the first blush of sin comes its indifference.

因第一次罪而羞愧后,冷漠即生。

5. All men are children, and of one family. The same tale sends them all to bed, and wakes them in the morning.

人人都是孩子——同一家的孩子。同样的故事哄他们上床,并在早上叫醒他们。

6. An early-morning walk is a blessing for the whole day.

清晨散步带来一天祝福。

7. An unclean person is universally a slothful one.

一般说来。邋里邋遢者就是懒汉。

8. Any fool can make a rule, and any fool will mind it.

任何白痴能制定规则,而任何白痴就会在意。

9. As a single footstep will not make a path on the earth, so a single thought will n ot make a pathway in the mind. To make a deep physical path, we walk again and again. To make a deep mental path, we must think over and over the kind of thoughts we wish to dominate our lives.

如同一个脚印在地上踏不出一条路,单一想法也不会在脑中形成一条思路。要在地上留下一条深路,我们就要来回走。要在脑中留下深痕,我们必须反复思考将用于支配我们生活的想法。

10. As if you could kill time without injuring eternity.

看来,你可以消磨时间而不损害永恒。

11. As you simplify your life,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will be simpler; solitude will not be solitude, poverty will not be poverty, nor weakness weakness.

当你简化生活,宇宙的定律就会更简单;孤独则不孤独,贫困则不贫困,虚弱则不虚弱。

12. Be true to your work, your word, and your friend.

忠于你的工作,你的言语和你的朋友。

13. Before printing was discovered, a century was equal to a thousand years.

印刷术发现前,一世纪等于一千年。

14. Being is the great explainer.

存在是最伟大的解释者。

15. Beware of all enterprises that require a new set of clothes.

谨防那些需要一套新衣服的企业。

16. Books are the treasured wealth of the world and the fit inheritance of generations and nations.

书籍是珍贵的财富,是国家民族和世世代代合适的遗产。

17. Disobedience is the true foundation of liberty. The obedient must be slaves.

不服从乃自由之真基础。服从者定为奴。

18. Distrust any enterprise that requires new clothes.

勿信任任何需要新衣服的企业。

19. Do not trouble yourself much to get new things, whether clothes or friends... Sell your clothes and keep your thoughts.

勿让欲得新物之念烦扰,或衣或友…售衣,而坚持己之思想。

20. Do not hire a man who does your work for money, but him who does it for love of it.

勿雇用为金钱而工作者,应雇用喜欢此工作者。

21. Do not worry if you have built your castles in the air. They are where they should be. Now put the foundations under them.

如你已建空中城堡,无需担心。其本该在此。补上地基即可。

22. Do what nobody else can do for you. Omit to do anything else.

做他人无法为你所做之事。勿做他事。

23. Do what you love. Know your own bone; gnaw at it, bury it, unearth it, and gnaw it still.

做自己所爱之事。了解自己的骨头;啃骨头,埋掉,挖出来,还要啃。

24. Dreams are the touchstones of our character.

梦想乃品质之试金石。

25. Every creature is better alive than dead, men and moose and pine trees, and he who understands it aright will rather preserve its life than destroy it.

对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是生胜于死,无论是人类、驼鹿、松树,充分理解这一点的人就会保护生命而不是毁灭生命。

26. Every generation laughs at the old fashions, but follows religiously the new.

每一代人都嘲笑旧风尚,而虔诚地追求新时尚。

27. Every man casts a shadow; not his body only, but his imperfectly mingled spirit. This is his grief. Let him turn which way he will, it falls opposite to the sun; short at noon, long at eve. Did you never see it?

每个人都有影子;不只是身影,还有有缺陷的混合的灵魂之影。这是他的悲伤。让他随意转身,影子与太阳正好相反;中午影子短,傍晚影子长。难道你没有见过吗?

28. Every people have gods to suit their circumstances.

每一个民族都有适合自己环境的神。

29. Faith keeps many doubts in her pay. If I could not doubt, I should not believe.

信仰在她的报酬里,保持了很多怀疑,如果我不能怀疑,我不该相信。

30. Faith never makes a confession.

信念从不忏悔。

31.Books can only reveal us to ourselves, and as often as they do us this service we lay them aside.

书籍仅能向我们展示我们自己,而每当书籍为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把它们放在一边。

32. Friends... they cherish one another's hopes. They are kind to one another's dreams.

朋友…他们珍爱相互的希望。他们善对相互的梦想。

33. Front yards are not made to walk in, but, at most, through, and you could go in the back way.

前院不是建来走入的,而是,至多,穿过,你可以从后面进入。

34. Generally speaking, a howling wilderness does not howl: it is the imagination of the traveler that does the howling.

一般说来,怒号的荒野不会怒号:那是怒号的旅游者的想像。

35. Go confidently in the direction of your dreams. Live the life you have imagined.

大胆向你梦想的方向前进。按你的想像生活。

36. Goodness is the only investment that never fails.

善良是唯一永不失败的投资。

37. Heaven is under our feet as well as over our heads.

天堂,既在足下,又在头顶之上。

38. I would rather sit on a pumpkin and have it all to myself, than be crowded on a velvet cushion.

唔宁可独坐南瓜,亦不与人同挤天鹅绒垫。

39. How could youths better learn to live than by at once trying the experiment of living?

青年欲学习生活,何不即刻投身生活之实验?

40. How vain it is to sit down to write when you have not stood up to live.

未起身生活,却坐而写作者,徒劳耳。

41. I am sorry to think that you do not get a man's most effective criticism until you provoke him. Severe truth is expressed with some bitterness.

对不起,我认为,激怒一个人,你才会得到最有效的批评。严肃的真理与苦涩为伴。

42. How can any man be weak who dares to be at all?

压根就敢为虚弱者,岂能虚弱?

43. I had three chairs in my house; one for solitude, two for friendship, three for society.

我的房里有三把椅子;一把给孤独,两把给友谊,三把给社会。

44. I have a great deal of company in the house, especially in the morning when nobody calls.

我屋里宾朋满座,特别是早晨无人拜访时。

45. I have always been regretting that I was not as wise as the day I was born.

我总感遗憾的是,我不如出生那天聪明。

46. I have been as sincere a worshipper of Aurora as the Greeks.

我一直是黎明女神的崇拜者,如希腊人般真诚。

47. I have found that hollow, which even I had relied on for solid.

我已找到那个空洞,我曾以为其结实可靠而依赖之。

48. I love to be alone. I never found the companion that was so companionable as solitude.

我爱独处,从未找到与独处同样友好的同伴。

49.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同伴同步,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鼓点。那就让他迈向他听到的音乐,无论近远。

50. I put a piece of paper under my pillow, and when I could not sleep I wrote in the dark.

我置一纸于枕下,失眠时,于黑暗中书写。

拉夫尔.沃尔多.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

我们都记得亨利.梭罗是位天才,性格突出,是我们农夫眼中最有技艺的测量师,而且确实比他们更熟悉森林、草地和树木,但更为熟悉的是本国一位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家,而且我深信,他的声誉还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一半。

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梭罗活得更真实。

E.B.怀特(美国著名作家):

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森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正像一切所进展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煎蛋卷,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中不断从中汲取营养。《瓦尔登湖》是最早一盘充满维生素的菜肴之一。

拉夫尔.沃尔多.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

我们都记得亨利.梭罗是位天才,性格突出,是我们农夫眼中最有技艺的测量师,而且确实比他们更熟悉森林、草地和树木,但更为熟悉的是本国一位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家,而且我深信,他的声誉还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一半。

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梭罗活得更真实。

谢尔曼.保罗(美国著名评论家):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

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

E.B.怀特(美国著名作家):

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森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正像一切所进展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煎蛋卷,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中不断从中汲取营养。《瓦尔登湖》是最早一盘充满维生素的菜肴之一。

伊拉.布鲁克(美国评论家):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

梭罗 作文素材

梭罗作文素材 海子说《瓦尔登湖》是他读到的最好的书。 徐志摩说“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就远似一天。” 于是他“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 梭罗,哈佛大学毕业多年后,单身只影,拿着借来的一把斧头,跑到自己家乡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畔,砍树伐枝,为自己盖了一座木屋。在没有工业污染的大自然怀抱中,他上午耕作,中午在树荫下休息,下午读书。 他始终聆听自然的声音。他穿梭于一行行亲身耕作的豆田,耐心地松土、施肥;他光着脚丫投入地细数瓦尔登湖畔第一片落叶的脉络;他戴着草帽爬到树上去找老鹰或松鼠的窝;他时常夹着旧乐谱来采集植物标本而乐此不疲;他顶着最灿烂的星空,静静观察、深深呼吸、沉沉思考…… 梭罗称瓦尔登湖为“神的一滴”。 “我生活在瓦尔登湖,没有地方比这湖更接近天堂和上帝了。我是他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殷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他静静地打量着一切,不管是喧嚣的城市,还是静谧的山林。他

静静地思考,思考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也思考人类唯我独尊的行径。他以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以一颗高贵而智慧的头颅俯看着茫茫众生。他在工业革命初期便预见到了一两百年后的今天的现状。他关怀着人类,又蔑视着人类。他担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也将要成为记忆之湖。甚至记忆都会淡去,直至不复记忆。 世界嘈杂多变,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了,生存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带来的是一张张匆忙麻木的脸。透过繁华而喧嚣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而热闹的人群,我们是否还能静下心来,留一点空间对失去的珍贵东西进行回味,留一点时间可以倾听来自纯粹和生命深处的吟唱。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在文字里得到美妙的慰藉,你的心中是否还藏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遐思,你的眼底是否还藏着“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情谊。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 当我们在生活中因为顾虑和追逐过多的东西而感到不堪重负、不知所措的时候,别忘了去感受梭罗。读完《瓦尔登湖》,心仿佛也成为了一潭宁静而深邃的湖,耳畔有海德格尔在说“人,当诗意地栖居”。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

我心中的瓦尔登湖

我心中的《瓦尔登湖》 很多人都向我推荐《瓦尔登湖》,有人说这是一本很安静的书,安静到可以听到银针坠落的声音;有人说这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字字句句沁人心脾;有人说这是一本很孤独书,又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这些风格迥异的评价不禁挑动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我怀着一探庐山真面目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可是在我阅读到第十页的时候我竟然已经有想放弃它的念头了,“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看懂?”“这是中文吗?难道是翻译的不靠谱?”我在心里抱怨着,本来想放弃了,但是看到介绍说“浮躁的人是读不懂书中的奥义的”,心中又有些不服气,于是我随手向后翻,看到这一章节:最高的法则,心中对最高法则充满了好奇便开始读了起来,然后我便深深地陷入到《瓦尔登湖》的宁静中了。 这是一本描绘田园风光的美景画卷,读完全书,仿佛跟作者完成了一次难忘的、纯美的自然之旅。你会走近湖畔,走进松林,你能看到悠然而过的田野上的飞鸟、看到在丛林里四处溜蹿的土拨鼠、欣赏森林深处的蚁群大决战;湖水的静美、雨中的奇景、变幻的雪冰、乡野的美梦,让你在真切的体验中深深沉醉。在这里,没有嘈杂的商业区,没有工厂的浓烟滚滚,没有政治的攻心斗角。如果说一篇优美的文字是我们风沙苍茫的旅程上一处小小的绿洲,那么《瓦尔登湖》赐予我们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我们既可以让自然和人的心灵探索野马般狂野地奔腾,又能让个人体会到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那些经验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闪动着露珠的光芒。所以在自然界里,独处的梭

罗丝毫不感觉孤独,林中花开花落的声音,一年四季湖边景色的更迭,与松鼠、耗子、野兔、红蚁、梭子鱼、潜鸟等为邻,还有大自然独有的声音:“风向合宜时,我能听到柔和甜美,几近自然的旋律,在很远的树林里,有着震动的嗡嗡声,地平线里的松树针,似乎是竖琴的弦,所有的声音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产生了完全相同的效果,这就是宇宙的震动……”这是一幅何等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瓦尔登湖》是返璞归真生活的真实记录。梭罗在湖畔自得其乐地种豆耕锄、觅食野果、追猎狐狸。“在温暖的暮色中,我常在船中吹起晚笛,看鲈鱼围着我环游,好像沉醉于我的笛音。月亮徜徉在湖面的粼粼波光之上,湖底倒映着森林的丛丛幽影。”看到这一景象不得不让我想到我国历史上那位有名的“隐居专家”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何等怡然自得心境。 说梭罗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也许还不够,因为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不把花从枝子上摘下来,但把汗洒进土里。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联系当今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的因为人类过度发展而出现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受到污染的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瓦尔登湖》所描绘的世界正是人类保护自然、净化心灵的理想目标。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梭罗在湖畔自耕自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去拜读这本心灵的教科书吧!它会让你不虚此行。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深深影响了一代人,许多伟人也拜读了此书,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此书也入选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评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 这本书写成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特立独行,怀着一颗质朴纯真之心踏上了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这种勇气和魄力令人无比钦佩,而在梭罗心中能存有这样的不带有一丝一毫受世俗之气污染的纯净思想更是让我肃然!这澄明的思想如同一阵清新长风掠过所有读过此书之人的心际,不禁让人为之精神一振,他要让人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就是可以带来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物质生活确实很诱人,有了钱财便好象可以为所欲为,有华丽的别墅,有高级的私家车,有丰盛的饭菜,有夺目的衣裳和珠宝等等等等,于是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财富,有了可观的钱财后还想得到的更多,永无止境,直到他老之将至之时,他才会意识到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充当的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这让我

湖光水色 梭罗 二、作者资料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817年

湖光水色 梭罗二、作者资料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是约翰和辛西娅·邓巴·梭罗的第三个孩子。其父母是当地的平民,而梭罗从小就在田间劳动,对野外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1829年至1833年在康科德中学学习,1833年至1837年在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和文学名著,在思想和文化上为他后来成为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37年8月30日,梭罗大学毕业,或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从事过教书、制造铅笔、测绘多种职业,后隐居于瓦尔登湖,从事专业写作。1862年5月6日,因肺结核逝世,享年44岁。 梭罗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不少思想深奥文字精美的作品,主要有《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瓦尔登湖》、《缅因森林》、《科德角》等,而以《瓦尔登湖》最著名。 梭罗被认为是自然主义者。梭罗关于“听另一种鼓声”(《瓦尔登湖》,217)的人和关于自然保护的那些名言常常被引用在毕业典礼、演讲和招贴画上,然而,不管这些话变得如何耳熟能详,它们都是梭罗近两百万字作品中的标志。同样,他那些更加有名的生活插曲——在瓦尔登湖两年又两个月又两天的“旅居”,因为拒付人头税而在监狱度过的那个夜晚,或是他在康科德中心学校当教师时曾经鞭打过学生——这些都可以帮我们简化他的复杂个性,只把他当作是美国大传统下的一个怪人,这样,即使他和他的思想(无论其“节拍”如何)是那样“遥远”(《对市政府的抵抗》,217),我们都能够接受。 在梭罗的时代,有一些人十分重视他。一位早期评论家称他是“美国的第欧根尼”(布里格斯[Briggs],314),认为梭罗类似于那个古希腊伟大的愤世嫉俗者。当梭罗力图成为在精神生活上更有影响力的人,而不是从事更实用的职业时,他亲密的良师益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很是失望(《梭罗》,331-332)。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梭罗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却延续下来。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也很看重梭罗,例如,在《<瓦尔登湖>的意义》中曾将梭罗与维也纳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相比较。而且梭罗对会哲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对穆罕德斯·甘地(MohandasGhandi)和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思想有很大作用。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梭罗的形象仅限于那些被引来引去的话,而上面如此种种不同的比较点或影响点,开始让我们对梭罗有了新的认识——他要复杂得多。 在梭罗的复杂性中,他表现和揭露了可以说已充斥于美国生活的矛盾。一方面他似乎背弃大众生活而去实验“森林生活”,而另一方面,他又似乎具有颠覆社会秩序的革命冲动。1859年,约翰·布朗发起哈帕斯渡口起义,袭击美国军火库,同年12月布朗被判处死刑时,梭罗曾发表了激烈的演讲来为布朗呼吁。而且,梭罗决不只是说说而已,正如他谴责那些空谈者一样,他用实际行动来说话,比如帮助逃亡的奴隶,以及帮约翰·布朗起义军中的一个人逃往加拿大。即使因为梭罗的反战态度而使他看起来象个不抵抗主义者(比如反对1846至1848年间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他同时也是好战的。所以梭罗的思想具有矛盾性,而且很难在其前辈中找到与之相近的例子。至少在这方面,借用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CarlJaspers)的话,可以说梭罗是个“楷模”。雅斯贝尔斯曾用这个词来形容梭罗的四位

我教《瓦尔登湖》(人教版高二教学案例)

我教《瓦尔登湖》(人教版高二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瓦尔登湖》是美的,然而初读《瓦尔登湖》是难的。起初它甚至令我也难以卒读,很难想象它能让高一学生接受,所以它一直让我有些怀疑教材编者是否有点眼高手低。但是,后来我接受并喜欢上了她。起初,只是缘于我极想揭开一个谜——它何以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读了几遍,开始觉得里面的景物描写很美妙,继而觉得美妙景物的背后有一颗梭罗的心;再后来,接触到有关它的一些背景资料,再走进《瓦尔登湖》,仔细聆听梭罗的心音,我不禁觉得要被她的纯真、纯美俘获。她,给了我一个朴素淡泊的心地。 我们这个世界的喧嚣和浮躁需要经典来过滤和沉淀,然而经典的深邃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对于经典,中学生是向往甚至神往,然而对很多经典绝对又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他们刚一踏上森林的边缘便迷路了,他们需要有切身经历的导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初涉瓦尔登湖的足迹或许能给学生亲历经典的旅程以一些帮助。

身边的很多老师对《瓦尔登湖》是尽量回避的,编者也在2007年第2版中把它删去。但我们还是不能回避文学经典的森林——不能怕迷路就绕过它,我想带学生勇敢地走一遭,同时也期待着更多的经典回归教材,回归我们的课堂。 三维目标 1、感受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水色,学会从写景手法着眼欣赏文中美妙的景物描写。 2、领会作者丰富深刻的感受,能具有追求简朴、宁静、纯洁、高尚的生活的欲望。 3、通过本文的阅读实践,了解较深邃的经典著作的一般读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文中美妙的景物描写,了解较深邃的经典著作的一般读法。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较晦涩的语句,领会作者的丰富深刻的感受。 教学方法 对话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瓦尔登湖》中的中国、印度及其世界性

《瓦尔登湖》中的中国、印度及其世界性 王学良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00871) 《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的一部作品。其中描写了作者在瓦尔登湖两年又两个月的隐居生活。在湖畔,他自己建造了用来居住的小木屋,吃自己种植的玉米、大豆等庄稼。他的大量时间用于在湖边散步、林中沉思。也是在那里,他完成了他的两部著作的初稿,《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和《瓦尔登湖》,其中的《瓦尔登湖》也许还处于日志形式。《瓦尔登湖》曾被奉为美国超验主义圣经;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美国人从《瓦尔登湖》中寻找支持和力量;当代美国文学界生态批评文论家将其视为生态文学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现代城市生活的烦躁和工业、信息社会的喧嚣,回归自然的冲动又使许多读者重新阅读《瓦尔登湖》。由于《瓦尔登湖》不断地被重新提起从而确立和巩固了它在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的意义在于文化,文化的建立同样来源于生活。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了生活的原点。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梭罗在作品中引证了大量的东西方文化经典,包含了中国、印度、波斯、埃及、希腊、罗马、阿拉伯等文化典籍,涉及了世界各大文化圈,以此与他的林中生活进行互相印证,以探索更高的生活规律。其中中国和印度的文化经典的引用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可见《瓦尔登湖》有着深刻的东西方跨文化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意味。 1827年1月,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在与爱克曼谈论他刚刚读完的一部中国传奇(可能是《风月好逑传》的法译本)时说:“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快来临了。”[1]歌德以天才的眼光预言了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认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应是有意识的世界文学写作,他批评了德国人“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2]强调了关注他国文化的重要价值。他认为文学的模范不是中国、德国、也不是其它个别国家,而是希腊。“不过我们一方面这样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为典范。我们不应该认为中国人或塞尔维亚人、卡尔德龙或尼伯龙根就可以作为模范。如需要模范,我们要经常回到古希腊那里去找……”[3]熟悉世界文明史的人知道希腊的文学的繁荣是和其对东方文化的吸收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看,希腊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它与后来日益分裂的各国国别文学是不同的,歌德以十分独到的眼光认识到希腊文学的典范性。从世界文学的角度上看,梭罗的《瓦尔登湖》同样进行了东西方文化整合的努力,奠定了其写作的世界性胸怀。进入九十年代,中国曾经兴起梭罗的阅读热潮,从中国读者阅读接受的角度也可以说明《瓦尔登湖》的世界性意义。[4]在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整整二十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编者注:“文学”一词的德文是literatur,这里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中国学者钱理群先生说:“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文学’译成‘世界文化’可能更恰当一些。”[6]马、恩的世界文学概念在这里更偏于指向精神产品——文化产品,他们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论述了世界文化的来临(当然也包含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详细论述要等到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了),世界文化的形成和建立重要的问题是文化的沟通与理解,它的实现可能要由敏感的文学写作

梭罗的经典语录大全100句

梭罗的经典语录大全100句 1、倒不是我比别人残忍,而是我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恻隐之心。——梭罗《瓦尔登湖》 2、我主张他们不应该以生活为游戏,或仅仅以生活作研究,还要人类社会花高代价供养他们,他们应该自始至终,热忱地生活。除非青年人立刻进行生活的实践,他们怎能有更好方法来学习生活呢?——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3、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梭罗 4、绝对而言,财富越多,美德就越少。——梭罗 5、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房子是完美无缺的。帕德农神庙、圣彼得大教堂、哥德式大教堂、豪华宅邸、茅舍,这些也都是一种不完美想法的不完美的实践而已。谁愿意居住在里面?也许,在众神眼中,村舍要比帕德农神庙更加神圣,因为他们俯视时,不必特别眷顾正式供奉著他们的神龛,而且村舍应该是庇护著大多数人类的最神圣的住房。——亨利·大卫·梭罗《远行》 6、我们离不了罪恶,那是我们通向美德的阳关道。——梭罗《日记》 7、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梭罗 8、"Happiness is like a butterfly; the more you chase it, the more it will elude you, but if you turn your attention to other things, it will come and sit softly on your shoulder. 幸福就像一只蝴蝶,你越是追逐它,它就越是躲着你。但是如果你转移视线,它便会轻轻地落到你的肩头。——梭罗" 9、琐琐的恐惧与碎碎的欢喜不过是现实的阴影。现实常常是活泼而崇高的。由于闭上了眼睛,神魂颠倒,任凭自己受影子的欺骗,人类才建立了

优秀书籍作品介绍

优秀书籍作品介绍 纯净素雅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著名散文集,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伟大著作。书中记述了作者梭罗独自一人隐居瓦尔登湖畔,身心融入大自然,在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梭罗把两年零两个月的隐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一些千奇百怪的思考全都记录在这本书中。梭罗是寂寞的,所以《瓦尔登湖》也是寂寞的。但这本寂寞的作品却又是健康向上、纯净素雅的。细细品读此书,你将获得心灵上的纯净和精神上的升华。 《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诗人、改革家和自然主义者。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在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村,183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从事教师一职。在教书期间,他和哥哥约翰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艾伦,艾伦拒绝了约翰和梭罗,后来哥哥约翰因病不幸早逝,这两件事成为梭罗一生的痛,从此他再也没有爱上过任何人。1941年梭罗弃教从文,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代表作有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梭罗虽毕业于哈佛大学,但他却向往平静、自由、简朴的自然生活。他于1862年5月6日因肺病去世,享年45岁。

梭罗的全部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而写成的,在他的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独自度过的一段隐居的田园生活。文章自然朴实,简练有力,却思想深刻,内容丰厚,意义深远,生动的语言下埋藏了深邃的意境。 《瓦尔登湖》于1854年出版,寂寞的著作出世时也是寂寞的,它没有引起轰动,而是迎来了冷落和讥评。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梭罗及其著作《瓦尔登湖》才被世人广泛地认识和传颂,成为了世界名著。《瓦尔登湖》不仅处处闪耀着哲理的灵光,而且充满了高山流水那样的自然境界。品读此书,你将会走进一个纯净素雅的世界。 在喧闹、物欲横行的现代社会里,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安静祥和的乐土,而澄明恬静的《瓦尔登湖》将是一个不错的心灵栖息之地。这本超凡入圣的好书,那亲近自然的思想,将让你的灵魂得以升华。 中国古典处世哲学:《菜根谭》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此等修身励志之哲言,

梭罗《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梭罗《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我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当你闭上双眼,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象?是一片静谧的花园?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还是一片空白?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内心。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我们努力奔忙着,却又担负着泰山般的压力。如果说想要让自己浮 我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当你闭上双眼,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象?是一片静谧的花园?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还是一片空白?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内心。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我们努力奔忙着,却又担负着泰山般的压力。如果说想要让自己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不妨拿起《瓦尔登湖》,翻开它跟随梭罗的脚步来一场心灵之旅,来一次灵魂的涤荡。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 徐迟先生在序言中说道:"《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而在这个

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梭罗,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 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 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 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 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 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 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 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 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 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 的简朴生活,(范_文_先_生_网)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 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 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 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中英文学作品中“乌鸦”的文化意象的比较分析 2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3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4 Psychological Portrayal in an Epistolary Novel----On Samuel Richardson’s Pamela 5 《欢乐合唱团》字幕翻译的汉译策略 6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Polyse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7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8 谈电影片名的翻译 9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10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11 沃尔特惠特曼的民主观解读 12 从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看当代大学毕业生的迷惘 13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14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15 16 Scarlett: A Feminist Preacher in the Old Time 17 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 18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 19 20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21 通过《蝇王》看人性 22 浅析安吉拉?卡特《魔幻玩具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23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失误分析

梭罗名言名句大全_名人名言

梭罗名言名句大全 1、富裕是全然体验生活的能力。——梭罗 2、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梭罗 3、如果我真的对云说话,你千万不要见怪。——梭罗 4、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容忍的摆放它的星球?——梭罗 5、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转动世界。——梭罗 6、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梭罗 7、清晨的散步是对一整天的祝福。——梭罗 8、当我们从容不迫而睿智,我们就知道,只有大事和有价值的事才是永久的和绝对存在的,而细微的害怕和愉悦只是真实的阴影。——梭罗 9、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梭罗 10、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梭罗 11、有时间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休闲。——梭罗 12、人类,犹如一支浮标,任何风浪也无法使它沉没。——梭罗 13、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在一点一滴地浪费你的人生。倘若真心地做事,约莫用你的双手就够了。如果还嫌不足,无防再加1/ 2

上你的双足,便会能做成了。一切要简化!简化!再简化!——梭罗 14、你必须活在当下,乘着每一个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傻瓜站在他们的机会之岛上寻找另一片陆地。没有别的陆地,除了这一生,没有别的生命。——梭罗 15、天堂在我们的头上,也在我们的脚下。——梭罗 16、能处处寻求快乐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梭罗 17、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梭罗 18、我们能够爱的人,我们也能恨他们。而其余的人,则对我们无关紧要。——梭罗 19、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的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受闲暇。——梭罗 20、不要回头看,除非你想走回去。——梭罗 相关内容 梭罗 2/ 2

梭罗 消极反抗

梭罗: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梭罗 我真心接受这一名言——“最少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并希望它能更迅速更彻底地得到执行。执行之后,我也相信,它最终会变成:“一事不管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只要人们对此有所期待,他们就会得到那样的政府。充其量政府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是大多数政府往往不得计,而所有的政府有时都会不得计。人们对常备军提出的意见很多,也很有份量,值得广泛宣传。但它最终也可能会用来反对常备政府。常备军只是政府的一个手臂。政府本身是由人民选择用来执行他们意志的一种模式。但是在人民能够通过它采取行动之前,它同样有可能被引入歧途,滥用职权。请看当前的墨西哥战争,这是相对少数人把常备政府当工具使用的例子。因为在一开始人民并不同意采取这种手段。 目前的美国政府——它实际上是个传统形式。虽说人选是新的,它却努力使自己完整地传送到下一代,而每一刻又都在失去它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它又能是什么呢?它的朝气和力量抵不上一个活人;因为一个人也能按他的意志使之屈从。对人民自己来说,它是一种木枪。如果他们一本正经地把它当真家伙用来互相攻击,它肯定会崩裂。但它的必要性不会因此而减少,因为人民必须要有这样或那样的复杂机器,并亲耳聆听它发出运转噪音,以此来满足他们有关政府的概念。因此政府便能显示出人们会多么容易地置身于强制之下,甚至是自我的强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益。我们都必须承认这是桩妙事;但政府除了极善于偏离自己职能之外,它可从来没有促进过任何事业。它没有使国家保持自由。它没有安定西部。它没有提供教育。所有已取得的成就都是靠美国人民固有的性格而获得的;而且,要不是政府经常从中阻挠,这成就或许会更大些。如果人们能通过政府这一权宜之计实现互不约束,他们将会非常高兴。正如刚才所说,被统治者最不受约束时,正是统治机构最得计之时。贸易与商业,若没有与印第安人磨擦所造成的刺激,根本不可能越过立法者们不断设置的障碍而得以发展。如果我们仅根据政府行动的后果,而不顾及其动机,我们真应当将这批人当作那些在铁轨上放置障碍物的淘气鬼一样加以惩罚。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公民,而不像那些自称为无政府的人,我并不要求立即废除政府,而是希望立即能有一个好一点的政府。让每一个人都说说什么样的政府能赢得他的尊敬,这将是建立那种政府的第一步。 当权力一旦落入人民手中,大部分人被允许长久地治理国家的理由毕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代表着真理,也不因为这看来对少数人最公正,而是因为他们在力量上最强大。然而,即使是一个在所有情况下都由多数人统治的政府也不可能基于正义,哪怕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正义。假设在政府里不靠多数人,而用良知来判断是非,多数人只决定政府该管或不该管的问题,这样的政府难道不可能实现吗?难道一个公民永远应当在特定时刻,或在最低程度上迫使他的良心服从立法者吗?如果这样,人们要良心又有何用?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是人,其次才是臣民。仅仅为了公正而培养尊敬法律的习惯是不可取的。我有权承担的惟一义务就是在任何时候做我认为是正确的事。公司没有良心,但是由有良心的人们组成的公司是有良心的公司,这样的说法完全正确。法律丝毫没有使人变得更公正些;相反,由于尊重法律,甚至是好心人也在日益变成非正义的执行者。你可以看到一个由士兵、上校、上尉、下士、一等兵和军火搬运工组成的队伍,以令人羡慕的队列翻山越岭,奔赴战争;但是由于他们违背了自己的意志、常情和良心,他们的行军变得异常困难,人人都感到心惊肉跳;这就是过分

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1] 后世影响 梭罗对美国文明的独立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对美国民主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在1900年读到这篇文章,对它崇拜不已。圣雄甘地在南非当律师时,宣读这篇文章为触犯了种族歧视法规的印度人辩护。甘地深受梭罗的影响,成了一位终生非暴力反抗和消极抵制非正义权势的典范。通过甘地,梭罗的主张变成了政治活动的工具。后来在二十世纪,年轻的小马丁?路德?金也深受甘地的影响,梭罗的主张便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得到了新生。 进步意义 梭罗的进步意义至少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关于生活意亨利?戴维?梭罗 义的思考与阐示,另为一种新文体的建立。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先进”,为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速发展而倾倒,对物质的追求日益显露。商品化时代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任何精神信念在这强大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都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学者、思想家和其他一些仁人志士都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疑虑:难道资本主义商品化社会就是我们人类的理想家园吗?难道现实中的金钱社会就是我们的精神归宿吗?带着这种种疑虑,梭罗——这位先验主义思想家独自一人住进了离康城不远的湖畔林中。在那里,他虽然只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但其意义却相当深远。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屋取食过上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他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人们完全不应该将时间倾注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方面,而应当将少量的时间用于谋生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探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梭罗正是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怀疑才来到林中投入这种实验生活的,他并非存心抵制现代文明。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告诉人们不要为繁杂纷乱光怪陆离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所迷惑,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其实当年梭罗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年仅30多岁的年青人。与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只不过他更善于思考,不甘心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花费于生计。他赞同“先验论”的主张,提倡人们将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他用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人们的确将生命的意义搞颠倒了。 文学贡献 梭罗对人类文明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突出的成绩。在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他的《瓦尔登湖》一直被后人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其同时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麦尔维尔和恩师爱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更具备20世纪的风尚。 梭罗的文字明白晓畅、简练准确,完全没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涣散、抽象、隐晦和伤感的情调。在这一点上,后来的海明威、亨利?米勒都继承了他的风格。在行文中梭罗注重使用地方语言,特别是双关语等,使自己的作品产生出一种“讽剌幽默”的意味,使我们从中可以感受

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

整整一个星期了,当我看完《瓦尔登湖》的结束语,把书静静放到书架上时,才发现我陶醉到书中而忘记了时间的悄然流逝。心情一直都没法平复,脑海中有瓦尔登湖的美景,湖边的小动物,春天的景象,梭罗那并不孤独的背影,还有,书中那让我久久回味的自然芬芳。我承认,这是一本洗礼我心灵的书,因为我从中获得慰藉和启发,驱赶了心灵的空寂。 起先拿起这本书时,我觉得它只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描写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经历:他如何建造湖边小屋,他的豆田、来他小屋的访客、瓦尔登湖和周边小湖的美丽、湖边的动物、村子、农场、冬天的湖、春天的万物……梭罗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透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感叹。但是,细细地品味,才发现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散文集,其中渗透着思想者的内心,让我感觉这是一本哲学层面的作品,思想撼动人心。 看了这本书的最大感慨,就是梭罗心中存有的纯净的思想和质朴的心。他让人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外,还有另一种生活,就是可以带来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拼命追求各种生活方式,却失去了生活的真正目的。许多人没有真的生活,大多数人只是花费时间和思想来获得衣、食、住所,而不是精神上的慰藉。梭罗在书中写道:“无论你的生活多么卑微,他都要勇敢地面对,坚强地生活,不要回避它,……”“热爱你的生活吧!……”“我想,一个人只要清静淡泊,那么他生活在贫民院跟生活在宫殿一样,心满意足,思想愉快。”在梭罗看来,他需要的是清醒的生活,简朴而纯真的生活,他在我的生活所在,我的生活追求一篇中谈到:“我到森林中去住,是因为我希望生活过得谨慎一点,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我是否能学会生活教我的一切,免得到临死之前发现自己没活过……我要深入地生话,吸出生活的全部精髓,要坚强地生活,……”而审视我们自己,在浮夸的社会中,我们获得的不是生活的清醒,而是浑浑噩噩地追求着物质上的东西,甚至找好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漂亮的衣服,昂贵的修饰品,还有豪华的房子、车子,也许,我们穷其一生,都不曾得到心灵的充实。 在阅读一篇中,他强调书籍的重要性。梭罗一生熟读了古代经典,他认为:“那些没有学会阅读原文古典名著的人,其人类历史知识一定是残缺不全的。”他在这一篇末写到:“我们要的不是贵族,而是高贵的村子。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少造一座桥,多走几步路,但至少要在我们周围黑暗无知的深渊中,架起一座拱桥。”另我惭愧不已的是,我读的书很少,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名著,更别说对中国国学有一知半解之类的。让我震憾的是,梭罗在这《瓦尔登湖》这本书中引用的名言中有汤之《盘铭》(见《大学》),《论语〃宪问篇》,《论语〃颜渊篇》……这些对我们来说熟悉又极为陌生的国学,也许我们中国人自己从未读过,甚至认为那没是没有必要去读的,别人却拿来参悟,拿来领会,拿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拿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点真的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和反省。 从《瓦尔登湖》中还可以体现梭罗对非人类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的探索。他崇尚自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他描写的动物,树木,湖泊都有其内在价值。“每一个黎明都是一份令人愉快的邀请,使我的生活跟大自然一样简朴,也可以说纯真……。”“清晨是一天之中最难忘的时节,也是觉醒的时辰。那时候,我们一点也不瞌睡,至少有这么一个时辰,我们身体中日夜昏睡的一部分开始苏醒。如果唤醒我们的不是我们的守护神,而是用肘机械地轻推我们的某个仆人;不是我们的新生力量和内心抱负,伴随着天上的美妙音乐和袭人的馨香,而是工厂的铃声;如果我们醒来时,生活的境界并没有比睡着高多少,那么这种白天,如果可以称作白天的话,也没有多少可期待的。……”梭罗对已丢失的现实世界的追寻,也是对清纯世界的追寻,清纯意味着回归春天的生活,回归青春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给人一种恬静,使人获得新生,让人在自然中审视自己的价值,使心灵得到净化。细细揣摩:“一场细雨过后,青草更青。同样,一旦有更好的思想注入,我们的前景就会越发光明。如果我们能够永远生活在现在,利用眼前的每一个机遇,就像小草尖被露水沾湿,就会承认露水对它的影响,而且没有将时间用在弥补失去的机会,即我们所谓的尽责,那么我们必将洪福不浅。春天已经来临,而我们仍在冬天徘徊。在一个春日融融的清晨,人类的一世罪恶都得到了宽恕。这是一个邪恶消亡的日子。有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

下午,反反复复地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用心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联,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坚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因此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能够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是啊,他是自然的孩子,但这不是一个对世界的新奇叽叽喳喳叫嚣个不停的孩子。我常常惊诧于他的那份好奇与平静,他静静地打量着一切,不管是喧嚣的城市,还是静谧的山林。他静静地思考,思考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也思考他们唯我独尊的行径。他是人类的尊者。他以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以一颗高贵而智慧的头颅俯看着茫茫众生。他在工业革命初期便预见到了一两百年后的这天的现状。他关怀着人类,又蔑视着人类。他担心一切完美的事物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也将要成为记忆之湖。甚至记忆都会淡去,直至不复记忆。 以前,我一向以为我能够如梭罗般的生活。我甚至也在尝试着那样做,只可惜我生活在一个说不上繁华却也绝非寂寞的小城。我无法弄到一块属于我的地,当然更不可能有一方真正的山水,除了把高楼的阳台安置满各种绿色植物。尽管我生活素淡,在简单中体味着生命的纯粹,但尘世中凡俗事物依然能够令我焦头烂额;我喜爱山野,却不必须能够真正归隐身田园。 梭罗是把瓦尔登湖当作情人来爱的吧。正因爱之深切,因此不容许破坏;而生活在礼貌社会里的我们,无非是想保存着一种清野的梦幻慰安自己罢了。因此梭罗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气质和迥异于常人的伟大。 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长处,也能适应我们的弱点——题记

评梭罗

评梭罗《瓦尔登湖》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的正文是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的是梭罗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总结为四点.第一是工业化.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时常受到来自欧州的经济封锁.因此,为了实现政治与经济完全独立,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工业首先在新英格兰地区开始,这样,新英格兰迎来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繁荣,并且给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的满足带来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有时间也有心情读文学作品,但在当时大多数作品来自于欧洲,独立后的美国渴望有自己的文学.以上种种因素促进了新英格兰地区文学的繁荣,所以18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主要作家如爱默生、梭罗、霍桑、惠特曼、布莱恩特等人都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第二点着重写的是美国的浪漫主义.有人说,美国的浪漫主义来自欧洲.确实如此,美国早期作家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欧洲思潮的影响,如爱默生阅读了德国皙学家康德的作品,一生都在不断地与英国思想家卡莱尔有书信往来;库泊在英国史学家斯考特的影响下,写出了描写边疆传奇的《皮袜子故事集》;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打动了爱默生、梭罗、布莱恩特,而以布莱恩特为代表的美国炉边诗人在为美国创造民族文学的过程中,功不可灭.然而,美国的浪漫主义又有自己的特点:欧文的故事来源于德国,但比原作多了种社会瞬息万变的意味,"瑞普"也为美国树立了从失败中奋起的榜样;库泊小说中的自然背景是美国所独有;麦尔维尔的《大白鲸》展示了宇宙之博大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苍白无力.总之,美国独有的自然风光与理想主义的美国人在美洲这片未开垦土地上的特别经历,创造了美国文学的新、奇和异.第三点是宗教.美国最初的移民多为清教徒,崇尚的是凯尔文教,认为人是绝对罪恶的,上帝是绝对权威.这种思想的统治地位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后来随着科学发展,人们开始走出神学的雾区,于是单一神教得到更多关注.与凯尔文教相反,它强调人的重要性,人可以通过理智来认识世界,认识造物主.梭罗的超验主义对以上两种思想做了取舍,认为人需要热情,在情感的驱动下,加之理智,才能成功地认识世界,与上帝直接交流.由于他与单一神教的异议,使得梭罗失去了初恋,因为女方的家庭信仰单一神教,而以后的生活中,梭罗一直单身,人们认为是由于他极端的人个主义,忽略了家庭的意义,也许与初恋受挫亦有些关系.第四点是美国的超验主义.1836年,爱默生的《自然》发表,标志着超验主义运动的开始.通常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理论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在《自然》,(1836)《美国学者》(1837)和《神学院讲话》(1838)中得以体现.《自然》包括了爱默生基本的哲学观,认为超灵是世界的本源,人是上帝的一部分,自然是精神的象征.《美国学者》中体现了自助和个人主义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依靠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行动,创造出精神与物质财富.《神学院讲话》与《美国学者》的思想相似,只不过偏重于宗教,强调依靠自己第一手的思想经验,通过直觉来获得真理.他反对把那酥当做圣人膜拜,把上帝当作死人供奉,反对形式主义,认为人与上帝之间应建立直接联系.梭罗接受了爱默生的思想,在前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后者的影子.第二章介绍了棱罗的三部作品的内容及写作技巧.第一部是《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讲述了与其兄在河上一周之游,实际是对自然历史的追溯,但其中穿插了大量的议论,使文章结构有些松散杂乱,有些段落则写得细腻且思想新颖,为后来的作品打下基础.第二部是在同一年所写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就是这部作品在以后政治运动中,长期地影响着人民去和平地解决争端,避免血腥事件的发生.文章因棱罗拒交人头税被捕引起,是对当时支持蓄奴并为扩张奴隶制而发动的墨西哥战争的美国政府进行消极抵抗.棱罗认为给这样的政府纳税是错误的.文章表达了作者三种观点:一是政府应由普通人民组成,起到协调作用,它不可以做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事.二是消极反抗,即政府出现错误行径,人们只要不支持,这样不受欢迎的政府就会自行灭亡.第三是一个理想的政府应是以德服人,应充分相信个人能力,不要去干涉百姓的活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梭罗鲜明的个人主义,甚至略带有些无政府主义的色彩.第三部作品,也是梭罗代表作《瓦尔登湖》.作品由18个章节组成,有的章节是以说理为主,这点从题目上便可见一斑;有的是以描述为主,写的春夏秋冬的湖光山色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与大自然合谐相处.徐迟老人是第一位翻译《瓦尔登湖》的人,他在译本前言中说,此书必须得在心情安定时,方可感受其中的韵味.这部作品被看作是超验主义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超验主义者的生活写实,或被看作是博物学的书籍,从中读者可以获得不同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是一位哲学家,你可以找到梭罗所倡导的哲学观;如果你是一位博位学家,从中可以找到宝贵的学术资料(当时哈佛大学著名的生物学家阿加西就常从梭罗那里得到些生物学方面的资料);如果你是一位文学家,棱罗精湛地写作技巧会给你一些启发.在《瓦尔登湖》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法,如象征,用典、双关、反诘等.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篇散文诗,梭罗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说理状物,这也是《瓦尔登湖》的又一魅力所在.第三章介绍梭罗作品中的主题及其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