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3活塞类计算题

选修3-3活塞类计算题
选修3-3活塞类计算题

高要二中2017届高三专题复习三(活塞类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用轻质活塞在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摩擦忽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汽缸底高度h1=0.50 m,气体的温度t1=27 ℃.给汽缸加热,活塞缓慢上升到距离汽缸底h2=

0.80 m处,同时缸内气体吸收Q=450 J的热量.已知活塞横截面积S=5.0×10-3 m2,大气压强p0=

1.0×105 Pa.求:

①活塞距离汽缸底h2时的温度t2;

②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增加的内能ΔU.

2、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汽缸,上部有一固定挡板,汽缸内壁的高度是2L,一个很薄且质量不计的

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在离底部L高处,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温度为27℃,现对气体加热,求:

(1)当加热到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

(2)当加热到427℃时,气体的压强。

3、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放置有一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汽缸的横截面积S=2.5×10-3 m2.

汽缸内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活塞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一根细杆与天花板固定好.汽缸内密封有温度t0=27 °C,压强为p0的理想气体,此时力传感器的读数恰好为0.若外界大气的压强p0不变,当密封气体温度t升高时力传感器的读数F也变化,描绘出F

-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①力传感器的读数为5 N时,密封气体的温度t;

②外界大气的压强p0.

4、“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疗法,为了探究“火罐”的“吸力”,某人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圆柱状汽缸(横截面积为S )被固定在铁架台上,轻质活塞通过细线与重物m 相连,将一团燃烧的轻质酒精棉球从缸底的开关K 处扔到汽缸内,酒精棉球熄灭时(设此时缸内温度为t ℃)关闭开关K ,此时活塞下的细线刚好拉直且拉力为零,而这时活塞距缸底为L 。由于汽缸传热良好,重物被吸起,最后重物稳定在距地面L 10处。已知环境温度为27 ℃不变,mg S 与1

6大气压强相当,汽缸内的气体可看作理

想气体,求t 值。

5、如图所示,一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导热汽缸竖直静置于地面,汽缸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构成,粗筒的横截面积是细筒横截面积S (cm 2)的2倍,且细筒足够长.粗筒中一个质量和厚度都不计的活塞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粗筒内,活塞恰好在两筒连接处且与上壁无作用,此时活塞相对于汽缸底部的高度h =12 cm ,大气压强p 0=75 cmHg.现把体积为17S (cm 3)的水银缓缓地从上端倒在活塞上方,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活塞静止时下降的距离x .

6、某压力锅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

⑴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 ,摩尔体积为V 0,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N A ,写出锅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

⑵假定在一次放气过程中,锅内气体对压力阀及外界做 功1 J,并向外界释放了2 J 的热量。锅内原有气体的内能如 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⑶已知大气压强P 随海拔高度H 的变化满足

P =P 0(1-αH ),其中常数α>0。结合气体定律定性分析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使用压力锅,当压力阀被顶起时锅内气体的温度有何不同。

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高为40cm、质量为35kg的金属容器内密闭一些空气,容器侧壁正中央有一阀门,阀门细管直径不计.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为60cm2.现打开阀门,让活塞下降直至静止.不计摩擦,不考虑气体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强为 1.0×105Pa.活塞经过细管时加速度恰为g.求:

(1)活塞静止时距容器底部的高度;

(2)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对活塞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是否能将金属容器

缓缓提离地面?(通过计算说明)

8、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汽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S1=20 cm2,S2=10 cm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重物C连接,静止时汽缸中的空气压强p1=1.2 atm,温度T1=600 K,汽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p0=1 atm=1.0×105 Pa,取g=10 m/s2,缸内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不计摩擦.求:

①重物C的质量M是多少;

②降低汽缸中气体的温度,活塞A将向右移动,在某温度下活塞A靠近D处时处于平衡,此时

缸内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9、(1)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______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

(2)如图7所示,一底面积为S,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开口向上,内有

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活塞A和B;在A与B之间、B与容器底面之间分别封有一定量的同样的理想气体,平衡时体积均为V。已知容器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假设活塞B发生缓慢漏气,致使B最终与容器底面接触。求活塞A移动的距离。

10、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都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 1和m 2,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 。(已知m 1=3m ,m 2=2m )

⑴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 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

温度始终保持为T 0)。

⑵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 0缓慢上升到T ,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

少功?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11、如图,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一个不导热的活塞将汽缸内的气体分为A 、B 两部分,两部分气体可以分别通过放在其中的电热丝加热。开始时,A 气体的体积是B 的一半,A 气体的温度是17oC ,B 气体的温度是27oC ,活塞静止。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 使A 、B 两部分气体的温度都升高10oC ,在此过程中活塞向哪个方向移动?

某同学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设温度升高后,左边气体体积增加V ?,则右边气体体积减少V ?,根据所给条件分别对两部分气体运用气态方程,讨论出V ?的正负便可知道活塞移动方向。 你认为该同学的思路是否正确?如果认为正确,请按该同学思路确定活塞的移动方向;如果认为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并通过计算确定活塞的移动方向。

12、如图所示,用两个质量均为m 、横截面积均为S 的密闭活塞将开口向下竖直悬挂的导热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当在活塞A 下方悬挂质量为2m 的物体后,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 0。已知环境温度、大气压强p 0均保持不变,且满足5mg =p 0S ,不计一切摩擦。当取走物体后,两活塞重新恢复平衡,求活塞A 上升的高度。

高要二中2017届高三专题复习三参考答案

1、解析①气体做等压变化,活塞距离汽缸底h 2时温度为t 2,则根据气态方程可得

h 1S T 1=h 2S T 2 即0.50273+27=0.80273+t 2 解得t 2=207 °C

②在气体膨胀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W 0=p ΔV =1.0×105×(0.80-0.50)×5.0×10-

3 J =15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气体内能的变化为 ΔU =W +Q =-W 0+Q =-150 J +450 J =300 J

2、解析:开始加热活塞上升的过程封闭气体作等压变化。设气缸横截面积为S ,活塞恰上升到气缸上部挡板处时气体温度为t ℃,则对于封闭气体,状态一:T 1=(27+273)K ,V 1=LS ; 状态二:T =(t +273)K ,V =2LS 。

1

1T T V V

=,可得

LS LS t 2300273=+,解得t =327℃ (1)当加热到127℃时,活塞没有上升到气缸上部挡板处,设此时活塞离地高度为h ,对于封闭气体,初状态:T 1=300K ,V 1=LS 末;末状态:T 2=400K ,V 2=hS 。 由

1

212T T V V =,可得

300400=LS hS ,解得h =L 34 (2)设当加热到4270C 时气体的压强变为p 3,在此之前活塞已上升到气缸上部挡板处, 对于封闭气体,初状态:T 1=300K ,V 1=LS , p 1=1.0×105Pa ; 末状态:T 3=700K ,V 3=2LS ,p 3=? 由

111333T V p T V p =,可得11

3313p T V T V p =, 代入数据得:p 3=1.17×105

Pa 3、①由题图乙可知5 N

300 N =t -27 °C 327 °C -27 °C

得出t =32 °C

②温度t 1=327 °C 时,密封气体的压强 p 1=p 0+F

S =p 0+1.2×105 Pa

密封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则

p 0273+t 0=p 1

273+t 1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p 0=1.2×105 Pa

4、解析 当汽缸内温度为t ℃时,汽缸内封闭气体Ⅰ状态:p 1=p 0,V 1=LS ,T 1=(273+t ) K 当汽缸内温度为27 ℃时,汽缸内封闭气体Ⅱ状态: p 2=p 0-mg S =56p 0,V 2=9

10LS ,T 2=30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1V 1T 1=p 2V 2

T 2

解得T 1=400 K 故t =127 ℃ 5、解析(2)以汽缸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态压强p 1=p 0=75 cmHg ,初态体积V 1=2hS

末态体积V 2=2(h -x )S 末态压强p 2=(p 0+x +17S -2xS

S )

由玻意耳定律可知:p 1V 1=p 2V 2 化简得x 2-104x +204=0 解得x =2 cm 或x =102 cm(舍)

6、解析:⑴设锅内气体分子数为n : A 0

V n N V =

⑵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W +Q =-3 J 锅内气体内能减少,减少了3 J

⑶由P =P 0(1-αH )(其中α>0)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减小。

由10mg

P P S

=+

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阀门被顶起时锅内气体压强减小。 根据查理定律得:

1

212

P P T T = 可知阀门被顶起时锅内气体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7、解析:(1)活塞经阀门细管时,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 1=1.0×105Pa ,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 V 1=60×10-4×0.2m 3=1.2×10-3m 3

活塞静止时,气体的压强为P 2=P 0+mg/S=1.0×105+10×10/60×10-4=1.17×105 Pa 根据玻意耳定律,P 1V 1=P 2V 2

1.0×105×1.2×10-3=1.17×105×V 2

求得 V 2=1.03×10-3m 3 h 2= V 2/S=1.03×10-3/60×10-4=0.17m

(2)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 假设当活塞被向上拉起至容器底部h 高时,容器刚被提离地面,则气体的压强为P 3= P 0-Mg/S=1.0×105-35×10/60×10-4=4.17×104 Pa

P 2V 2=P 3V 3

1.0×105×1.2×10-3=4.17×104×60×10-4×h

求得 h=0.48 m >容器高度 ∴金属容器不能被提离地面

8、解析①活塞整体受力平衡,则有:p 1S 1+p 0S 2=p 0S 1+p 1S 2+Mg

代入数据,得M =2 kg

②A 靠近D 处时,后来,力的平衡方程没变,所以气体压强没变 由等压变化有(S 1+S 2)L T 1=S 2·2L

T 2

代入数据得T 2=400 K

9、解析 (1)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 ,由大气压强产生,mg =p 0S ,即m =p 0S

g

分子数n =mN A M =p 0SN A Mg =4πR 2p 0N A

Mg ,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各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则

小立方体边长即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设为a ,大气层中气体总体积为V ,a =3V

n

,而V =4πR 2h ,所以a =3Mgh

p 0N A

(2)A 与B 之间、B 与容器底面之间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 1、p 2,在漏气前,对A 分析有p 1=p 0+mg

S ,

对B 分析有p 2=p 1+mg

S

B 最终与容器底面接触后,AB 间的压强为p ,气体体积为V ′,则有p =p 0+mg

S

因为温度始终不变,对于混合气体有p 1V +p 2V =pV ′ 设活塞B 厚度为d ,漏气前A 距离底面的高度为h =2V S

+d 漏气后A 距离底面的高度为h ′=V ′

S +d

联立可得Δh =h ′-h

以上各式联立化简得Δh =mg p 0S +mg ·V

S

10、解析:⑴设左、右活塞的面积分别为A /和A ,由于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故两活塞对气体的压强

相等,即:

/32mg mg

A A

=

由此得: /

32

A A =

在两个活塞上各加一质量为m 的物块后,右活塞降至气缸底部,所有气体都在左气缸中。 在初态,气体的压强为

2mg A ,体积为5

2

Ah ;在末态,气体压强为83mg A ,体积为32Ax (x 为左活塞的高度)。由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得:

4533mg mg Ah Ax A A

= 解得:54x h =

即两活塞的高度差为5

4

h ⑵当温度由T 0上升至T 时,气体的压强始终为83mg

A

,设x /是温度达到T 时左活塞的高度,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

00

54T Th

x x T T =

= 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00

54(1)5(1)4T T

W Fs mg h mgh T T ==-=- 在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11、解析:该同学思路正确。

对A 有:

A A A A T V V p T V p '?+'=)( 对

B 有:B

B B B T V V p T V p '?-'=?)

2(2

将已知条件代入上述方程,得V ?>0) 故活塞向右移动

还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解:设想先保持A 、B 的体积不变,当温度分别升高10oC 时, 对A 有:

A

A A A T p T p ''

= A A

A A A p p T T p 290300='=' 同理,对

B 有B B B B B p p T T p 300

310

='=' 由于290300,B A p p =>300

310

所以A p '>B p ',故活塞向右移动。

12、解析:对气体Ⅰ分析,初状态的压强为:p 1=p 0-3mg S =2

5

p 0

末状态的压强为:p 1′=p 0-

mg S =45p 0

由玻意耳定律有:p 1l 0S =p 1′l 1S 解得:l 1=1

2

l 0

对气体Ⅱ分析,初状态p 2=p 1-mg S =15p 0 末状态p 2′=p 1′-mg S =3

5p 0

由玻意耳定律p 2l 0S =p 2′l 2S l 2=1

3

l 0

A 活塞上升的高度Δl =(l 0-l 1)+(l 0-l 2)=7

6l 0。

高中物理 高二第二学期专题复习:人教版选修3-3第八章气体计算题选练

气体计算题选练 【看看高考考什么】 1.【19全国Ⅰ】(1)(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2)(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i)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2.【19全国Ⅱ】(1)(5分)如p-V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1、T2、T3。用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T1______T3,N2______N3。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0分)如图,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和S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0和V0,氢气的体积为2V0,空气的压强为p。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全部抽出,抽气过 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没 有到达两汽缸的连接处,求: (i)抽气前氢气的压强; (ii)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 3.【19全国Ш】(1)(5分)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热学计算题(含答案)

类型三: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 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的水? 【分析与解答】可利用公式Q 放=Cm(t 0-t)变形为:) (0t t C Q m -=放求出m 。 解:Q 放=Cm( t 0-t) )kg () (..)t t (C Q m 1257280102410243 6 0=-???=-=放 变式1: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质量为0.5千克的铝壶里装了2千克的水。初温度为20℃,如果它吸收了265.2×10 3 焦的热量,温度可升高到多少摄氏度?[铝比热容为0.88×103 焦/(千克·℃)] 【分析与解答】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容器的初温和末温,只要用容器盛液体加热或冷却,容器的初温和末温与液体的初温和末温相同。本题参与吸热物体分别为水和铝壶,它们初温相同,末温也相同可利用公式Q 吸=Cm(t-t 0)变形后求末温度。 解:Q=Q 铝+Q 水=C 铝m 铝(t-t 0)+C 水m 水(t-t 0) 得 C t m C m C Q t ?=+??+???=++= 50205.01088.02102.4102.265333 水 水铝铝 变式2: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0.5m 3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 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问:在这4h 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 ·℃)、焦炭的热值g =3.0×107J/kg ] 【分析与解答】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质量 m =ρV =1.0×103kg/m 3×0.5m 3=500kg 需要吸收的热量: Q 吸=cm △t =4.2×103J /(kg ·℃)×500m 3×(40℃-20℃)=4.2×107J 焦炭放出的热量 Q 放=m 炭·q 火炉的转化效率: 77 4.2103.010/Q J Q m J k g η?==??吸放炭 77 4.210720% 3.010/J m kg J kg ?==??炭

选修3-3液柱类计算题

高要二中2017届高三专题复习二(液柱类计算题) 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粗细均匀的U形管,右端封闭有一段空气柱,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19 cm,封闭端空气柱长度为L1=40 cm.为了使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设外界大气压强p0=76 cmHg,空气柱温度保持不变)试问: ①需从左管的开口端再缓慢注入高度多少的水银柱?此时封闭端空气柱的长度是多少? ②注入水银过程中,外界对封闭空气做________(填“正功”“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 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如图所示,U形管右管横截面积为左管横截面积的2倍,在左管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26 cm、温度为280 K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6 cm,外界大气压为76 cmHg。若给左管的封闭气体加热,使管气柱长度变为30 cm,则此时左管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3、如图所示为一可以测量较高温度的装置,左、右两壁等长的U形管盛有温度为0 ℃的水银, 左管上端开口,水银恰到管口,在封闭的右管上方有空气,空气柱高h=24 cm,现在给空气柱加热,空气膨胀,挤出部分水银,当空气又冷却到0 ℃时,左边开口管水银面下降了H=5 cm。试求管空气被加热到的最高温度。设大气压p0=76 cmHg(设管子足够长,右管始终有水银)。

4、如图,一根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开口朝上竖直放置,玻璃管中有一段长为h=24 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x0=23 cm的空气柱,系统初始温度为T0=200 K,外界大气压恒定不变为p0=76 cmHg。现将玻璃管开口封闭,将系统温度升至T=400 K,结果发现管中水银柱上升了2 cm,若空气可以看作理想气体,试求: ①升温后玻璃管封闭的上下两部分空气的压强分别为多少cmHg? ②玻璃管总长为多少? 5、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27℃时,空气柱长度L1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为10cm,管水银柱的高度h为8cm,大气压强为75cm水银柱高。 (1)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注入多少cm高的水银柱? (3)如果大气压增大,则该报警器的报警温度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6、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l=10.0 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 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 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 cmHg。 (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2)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的长度。

初中化学图表型综合题解法例析

初中化学图表型综合题解法例析 图表型综合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利用图像、图表的方式来呈现化学的有关问题的一类试题。能充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数据读取、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体现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是当前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走向之一。 一、解题技巧 图表型试题要求学生树立全面的、联系的、开放的观点,并能从文字、表格、图像中提取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其中直角坐标系题的解题要点在于解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到底是什么,注意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念、图像、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格型题的解题要点在于通过审题,获取有用信息,然后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二、中考考点透视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 例1(2010肇庆市)12.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 质量和反应时间的 2 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 的体积相等 2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解析】观察图像可以看出:M比N产生的氢气质量大,在两金属开始反应后的相同时间里,M产生的氢气质量比N多,表明M产生氢气的速率比N 快,即M与酸反应比N剧烈,说明M比N活泼;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化合价相同的两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N>M。正确答案为C 例2(2010江西南昌)15、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 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A.铁、镁B.铁、锌C.锌、铁D.锌、镁 【解析】根据图像可以知道:甲金属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乙大,且乙比甲活泼。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 考点二:化学反应趋势图像综合题

高层考试计算题及其答案

例]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 条件: 今有一高48m、三跨、十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计算已求得第六层横梁边 要求:确定该处进行截面配筋时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答案:(1) 因总高H=48m<60m,根据《高规》规定不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 (2) 根据《高规》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 (3) γG=,γEh=。 4) 根据《高规》,梁端弯矩设计值 M min=[-25+×(-9)]+×(-30)=·m M max=[-25+×(-9)]+×30=·m [例] 框架梁的无地震作用组合和有地震作用组合 条件: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82m,其中框架为三跨,经计算得梁左边跨的内力标准值 要求:确定最不利内力设计值。 答案:(1)无地震作用组合 左端弯矩: M=× kN·m M=× kN·m M=×kN·m 右端弯矩: M=×kN·m M=×kN·m M=×跨中弯矩: M=×+××+××= kN·m M=×+××+××= kN·m

M=×+××+××=·m 剪力: V=×+××+××= kN V=×+××+××= kN V=×+××+××= kN 最不利的组合 : M 左= kN·m M 右= kN·m M 中= kN·m V= 根据《高规》规定,应同时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组合,且应考虑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可能出现正反方向。 左-M=×(2) 有地震作用组合 因H=82m>; 左 +M=×+×+××=·m 右-M=× 右+M=×+××××=·m 跨中M=×+×+××= kN·m 剪力V=×+×+××= kN 1、某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层层高均为h =3m ,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2所示,在倒三角形荷载q =350kN/m 作用下: (1) 绘出刚接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 (2) 计算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 ; (3) 设7.0=ξ(z=21m)高度处墙肢计算参数: 试计算第七层楼盖处(z=21m): (a) 剪力墙总剪力、总弯矩和各片剪力墙承担的剪力与弯矩; (b) 连梁对剪力墙总的约束弯矩及每根连梁对剪力墙的约束弯矩; (c) 框架总剪力及一根角柱柱顶的剪力; (d) 结构的位移。 具体参数: 每榀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261016.57m kN I E eqi w ??=。 每根框架柱抗侧刚度: 边柱:m kN D i /10700=; 中柱:m kN D i /14100=。 每根连杆与剪力墙刚接处连杆的约束刚度:kN h m abi 118273=。计算过程中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取。 解:(1) 刚接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计算简图见图5-2(a)。 q=350kN/m 连梁 框架 剪力墙

(完整)初中化学图表型计算题+答案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图形类计算题 1、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 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已知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 2CO 3和NaCl 组成的固体 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将29.1g 由NaCl 和BaCl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 水中( =1g / cm 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 2SO 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 2CO 3溶液,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 2CO 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 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精品】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一 加法-类型四 小数加法(含答案)A

专题一加法 类型四小数加法 【知识讲解】 一、小数加法法则: 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巧记口诀:小数加法点对齐,(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从右向左计算起,(计算时从低位向高位计算) 满十进一要牢记!(计算中出现满十情况,要向前一位进一) 二、笔算注意事项: 1.小数点要对齐; 2.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进行计算。 例如: 三、整数与小数加法的异同点:

异:小数加法末位的“0”要省去,整数加法不可省; 同:1.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加法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2.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3.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计算。 【巩固练习】 一、改错。 (1)(2) (3)(4) (5)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原因,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B.相加后满十没有想前一位进一。 二、直接写得数。

7.5+0.8= 4.4+2.5= 3.8+0.9= 5.7+2.4= 7+2.4= 0.5+0.24= 3.4+2.6= 10+6.55= 16.3+0.3= 5.9+4.1= 2.3+4.6= 5.2+0.7= 2.1+0.2= 0.3+0.7= 3.6+1.6= 7.5-0.5= 3.7+0.9= 2.13+0.02= 3.51+0.2= 102+0.3= 0.46+0.06= 3.5+0.5= 1+0.25= 4.6+1.5= 0.65+0.35= 10+9.9= 2.3+0.92= 4.1+1.1= 0.05+0.5= 7.2+1.8= 1.7+0.37= 6.6+6= 11.7+2= 1.2+0.5= 5+2.7= 7.1+3.5= 0.38+0.06= 64.2+5.7= 17.05+4.58= 2.7+3.3= 6+4.25= 10+0.3= 30.4+15.62= 1.6+2.84= 6.07+3.8= 1.5+0.306= 76.8+26.8= 7.7+4.2= 三、比较大小。 在横线里填上“>”、“<”或“=”. (1)200+20.9+6.1 200+(5.24+24.76) (2)(6.3+2.7)+9.5 5.9+(6.3+2.7) (3)23.17+3.56+45.83 23.17+45.83+3.56. (4)3.5+4.8 5.2+1.7 (5)7.2+1.5 2.4+3.3 (6)6.1+2.7 1.8+7.6 (7)1.9+5.6 7.3+1.5 (8)5.7+0.9 7.1+2.3 (9)5.2+2+4.7 11 (10)0.99+6.88 7.88 四、竖式计算。

选修3-3 一、液柱练习题

一、液柱问题 1.设大气压强为P0,汞柱高为h,求封闭气体的体积P(单位:cmHg) 2.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0,在图1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液体密度均为ρ,求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3.如图1所示,只有一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用水银封住两段空气柱Ⅰ和Ⅱ,大气压为p0,水银柱高为压强单位,那么空气柱Ⅰ的压强p1为( ) A.p1=p0+h B.p1=p0-h C.p1=p0+2h D.p1=p0 4.如图所示,U形管封闭端内有一部分气体被水银封住,已知大气压力为P0,封闭部分气体的压强p以汞柱为单位为( ) A. P0+?2 B. P0??1 C. P0?(?1+?2) D.P0+(?2??1)

5.竖直平面内有如图3所示的均匀玻璃管,内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两段空气柱a、b,各段水银柱高度如图所示,大气压为p0,求空气柱a、b的压强各多大. 6.在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U形管内,两段水银封闭着长度为L的空气柱,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现保持温度不变,则() A.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 B.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小 C.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小 D.若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 [加液体]7.某同学用一端封闭的U形管,研究一定质量封闭气体的压强,如图乙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当封闭气柱长为L0时,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大气压强为P0。求: ①封闭气体的压强(用cmHg作单位); ②若L0=20cm,h=8.7cm,该同学用与U形管口径相同的量筒往U形管内继续缓慢注入水银,当再注入13.3cm 长水银柱时,右侧水银面恰好与管口相平齐。设环境温度不变,求大气压强是多少cmHg? [放液体]8.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ⅰ)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ⅱ)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有答案)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 1、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 ,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解:s m s m t s v /202655300=== 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 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解:(1)s s m m m v s s v s t 50/1240020021=+=+== (2)s m s m m t s s t s v /12101202360212=?-=-== (3)t=1min10s=70s m m s s m s vt s s s 60031070/13112=-?=-=-= 3、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解:1:23 4 2321122211221121=?=?=?=÷=s s v v s v v s v s v s t 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10:956 4321122211221121=?=?=?=÷=s s t t s t t s t s t s v v 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 用3h ,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 解:s s t 8020min 12== h km h km t s v /15345111=== h km s m s m t s v /18/580400222==== 因此乙的速度大。 5、爆炸离开问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 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 解:方法一:比较时间 区。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因 100/5500 t 120/8.09621222111t t s s m m v s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二:比较路程(1)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500600 600120/5s 120/8.096222111m m m s s m t v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三:比较路程(2)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9680 80100/8.0s 100/5500111222cm cm cm s s cm t v s s m m v s t <=?=?==== (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 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 ,求引火线的长度。 解:(分步表达)cm s s cm t v s s s m m v s t t 75150/5.0 150/46002221112=?=?=== == (综合表达) cm s m m s cm t s v t v t v s 75/4600/5.011212222=? =?=?=?= 6、追赶问题 (1)步行人的速度为1v =5km/h ,骑车人的速度为2v =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解:22 222021111/15)5.0(/5 )(t h km h t h km t v s t t v t v s ?=+?∴ ?==+?=?= h t 25.0 2=∴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 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求:①乙车的速度。 ②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③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④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解:(1)s m s m v v /15/105.15.112=?=?= (2)m s s m t v s 600601/10010=??=?= (3)22222021111/15)601(/10 )(t s m s t s m t v s t t v t v s ?=?+?==+?=?= s t 12 2=∴ (4)m s s s m t t v t v s 720)60112(/10)(021111=?+?=+?=?= 7、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 ,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 ,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 ,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300m=(1.5m/s+1.5m/s)×t ∴t=100s m s s m t v t v s 600100/63333=?=?=?= (2)速度都是30km/h 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 时,一只鸟以60km/h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60km=(30km/h+30km/h)×t ∴t=1h

选修3-3专题复习

选修3-3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一、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微观量估算 二、气体实验定律 三、热力学定律 备考策略:复习中应注意抓好四大块知识:一是分子动理论;二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三是气体实验三定律(内容、公式、图像);四是热力学定律。以四块知识为主干,梳理出知识点,进行理解性记忆。 一、判断题: 1、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2、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V=M/ρNA 3、显微镜下看到墨水中的炭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热运动 4、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 =V/S 5、扩散现象不仅说明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同时还说明分子与分子之间有空隙. 6、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8、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9、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而分子间斥力减小 10、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11、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 12、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来越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斥力在增大 13、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4、当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 15、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 16、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它们间分子力一直变大 17、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 18、一定质量的氧气、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子的速度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对应的温度为t1和t2,则由图可得:t1<t2 19、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内部各处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0、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分子势能减小 21、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越大,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22、1 Kg 0℃冰熔化为1 Kg 0℃的水时,其分子势能增加 23、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24、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25、当保持理想气体的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体积越大 26、只要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2019——图表题与选择性计算题

2019——图表题与选择性计算题 8.(2019·大庆市)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1 13.(2019·岳阳市)(3分)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加水稀释 C.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 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15.(2019·盐城市)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现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

观事实的是() 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 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 9.(2019·呼和浩特市)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18.(2019·潍坊市)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19.(2019·潍坊市)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1.(2019·烟台市)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四、业务题: 【类型1】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计算格式与教材相同。例题(7分)P49 练习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2700千克,每千克3元,生产甲产品100件,单件消耗定额20千克,生产乙产品200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 要求:分配材料费用。(2007年1月考题) 答案: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20=2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 材料分配率=1000 20003 2700+?= 甲产品材料费用=2000×=5400元 — 乙产品材料费用=1000×=2700元 【类型2】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例题P125(9分)第一步计算分配率,第二步进行分配,用列式表达。 (分配率保留二位数点) 答案: 、 供电分配率=1400109006104-= 机修分配率=110 9504674 -= 供电车间分配如下: 基本生产用:9000×=5760 一般耗用:300×=192 行政管理:6104—5760—192=152 机修车间分配如下: 基本生产一般用:800×=4448 行政管理:4674—4448=226 借:基本生产成本 5760 制造费用 192 —

管理费用 1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104 借:制造费用 4448 管理费用 226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674 要求: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答案: 修理车间分配: 供电 200×=300元 基本生产车间 3500×=5250元 管理部门 300×=450元 合计 6000元 供电车间分配: 修理 1200×=504元 基本生产车间 19800×=8316元 { 管理部门 300×=630元 合计 9450元 修理车间实际总成本=5200+504=5704元 修理车间总差异=5704 —6000= -296 供电车间实际总成本=9200+300=9500元 供电车间总差异=9500—9450= 5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00 基本生产成本 5250 管理费用 4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6000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04 基本生产成本 8316 * 管理费用 630 供电车间 9450 借:管理费用 机修车间 借:管理费用 50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热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热学》计算题专项训练(解析) 1.在如图所示的p ﹣T 图象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先后发生以下两种状态变化:第一次变化是从状态A 到状态B ,第二次变化是从状态B 到状态C ,且AC 连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坐标原点O ,已知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3A V L =,求: ①气体在状态B 时的体积B V 和状态C 时的压强C p ; ②在标准状态下,1mol 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22.4L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23610NA =?个/mol ,试计算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注:标准状态是指温度0t =℃,压强5 1110p atm Pa ==?. 2.如图所示,U 型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细管与U 型细管底部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此时U 型玻璃管左.右两侧水银面高度差为15cm ,C 管水银面距U 型玻璃管底部距离为5cm ,水平细管内用小活塞封有长度12.5cm 的理想气体A ,U 型管左管上端封有长25cm 的理想气体B ,右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现将活塞缓慢向右压,使U 型玻璃管左、右两侧水银面恰好相平(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 ,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水平细管中的水银柱足够长),求: ①此时气体B 的气柱长度; ②此时气体A 的气柱长度。 3.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形内径处处相同的细玻璃管,A 端封闭,C 端开口,AB 段处于水平状态。将竖直管BC 灌满水银,使气体封闭在水平管内,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此时气体温度T 1=300 K ,外界大气压强P 0=75 cmHg 。现缓慢加热封闭气体,使AB 段的水银恰好排空,求: (1)此时气体温度T 2; (2)此后再让气体温度缓慢降至初始温度T 1,气体的长度L 3多大。

管理会计计算题(各种类型含答案)

管理会计计算题类型汇总 1、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 例1:已知某公司2005年1-6月份维修费(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如下: 解:高点(46,60);低点:(14,28) 2、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P=(p―b)x―a] 例2:某企业生产产品,资料如下:

解: 3、本量利分析:保本、保利、影响利润实现的因素分析 保本量及保本额 例3: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为40%,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量及保本额。 解: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件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件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综合保本额 例4: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综合保本额)。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保利销售量、保利销售额 例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0元,月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本年度的销售量为10000件。要求:计算本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公司若实现利润900000元,销售量和销售额为多少? 解:保本销售量=12×50000/(300-180)=5000件 保本销售额=12×50000/[(300-180)/300]=1500000元

选修3-3液柱类计算题.doc

高要二中 2017届高三专题复习二(液柱类计算题) 1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粗细均匀的U 形管,右端封闭有一段空气柱,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为h = 19 cm ,封闭端空气柱长度为L1=40 cm. 为了使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 设外界大气压强 p 0=76 cmHg,空气柱温度保持不变) 试问: ①需从左管的开口端再缓慢注入高度多少的水银柱?此时封闭端空气柱的长度 是多少? ②注入水银过程中,外界对封闭空气做________(填“正功”“负功”或“不做 功” ),气体将 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 、如图所示, U 形管右管横截面积为左管横截面积的 2 倍,在左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26 cm 、温度为 280 K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6 cm ,外界大气压为76 cmHg。若给左管的封闭气体加热,使管内气柱长度变为30 cm ,则此时左管内气体的温度为多 少? 3 、如图所示为一可以测量较高温度的装置,左、右两壁等长的U 形管内盛有温度为0℃的水银, 左管上端开口,水银恰到管口,在封闭的右管上方有空气,空气柱高h =24cm ,现在给空气柱加热,空气膨胀,挤出部分水银,当空气又冷却到0 ℃时,左边开口管内水银面下降了H =5 cm。 试求管内空气被加热到的最高温度。设大气压p0=76 cmHg(设管子足够长,右管始终有水银)。

4 、如图,一根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开口朝上竖直放置,玻璃管中有一段长为h =24cm 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x0=23 cm的空气柱,系统初始温度为T0=200 K,外界大气压恒定不变为p 0= 76 cmHg。现将玻璃管开口封闭,将系统温度升至T=400 K,结果发现管中水银柱上升 了 2 cm ,若空气可以看作理想气体,试求: ①升温后玻璃管内封闭的上下两部分空气的压强分别为多少cmHg? ②玻璃管总长为多少?

初中化学之图表图像计算题

9、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30 40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 (1)、表中X的值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烧杯是; (2)、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 气体质量m/g00.88 1.76 2.64 3.52 4.4 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二、图像型计算题 1、 (5分)已知 Na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 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 H ____________ 7(填>、=、<=)。 2)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 Cl2和HCl 的混合溶 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 Na2CO 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 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 果精确到0.1%) 3、 (6分)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 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 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烧杯 中 溶液的质量/g 0 106212滴入Na 2CO 3溶液的质 A B

3-3选修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3-3练习题 1、(单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如图所示的过程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 A、气体的密度增大 B、向外界放出热量 C、外界对气体做功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B.水由气态到液态,分子力对水分子做正功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压强不变 D.不是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E.一个氧气分子的体积为V0,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的体积为V,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封闭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可能增大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在不自发地条件下热传递方向性可以逆向 D.“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E.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4、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D.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E.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的“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布朗运动 C.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视为理想气体),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气团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但最终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E.判断一个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可以通过看该物体是否表现出各向同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定量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 B.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当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它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7、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是() 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大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对外界做功时,它的内能有可能增大 E、理想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斥力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