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装置溶剂脱水塔模拟及塔板效率分析

PTA装置溶剂脱水塔模拟及塔板效率分析
PTA装置溶剂脱水塔模拟及塔板效率分析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和塔效率的测定实验(doc 11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塔效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板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 (2)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精馏塔的操作; (3)学会精馏塔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1.二元精馏过程的质量指标和操作变量 精馏塔的进料通常是前一工序或另一精馏塔的出料,为简化讨论,认为它稳定不变。 二元精馏过程的质量指标是塔顶塔釜的轻组分含量和。主要操作变量是塔顶采出率D和塔釜加热量Qh。 2.维持连续精馏过程稳定操作的条件 (1)根据进料量及组成、产品的分离要求,严格维持物 料平衡。 1)总物料平衡:塔的总进料量应恒等于总出料量。即 F = D + W 当进料量大于出料量时,会引起淹塔;相反,出料量大于进料量时,会引起塔釜干料,最终都将破坏精馏塔的

正常操作。 2)各组分的物料平衡:在满足总物料平衡的情况下,应同时满足轻组分物料平衡。即 由上述二式可知:为获得合格产品,必须保证一定的塔顶、塔釜采出率: 和 实际操作中,塔釜采出率W一般是根据塔釜液位的高低来操作,而塔顶采出率D的大小则直接影响着质量指标。(2)精馏塔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 在塔板数一定的情况下,正常的精馏操作要有足够的回流比,才能保证一定的分离效果,得到合格的产品。而回流比的大小是由塔内热量衡算所决定,其中,塔釜加热量Qh是个十分重要的操作变量。 (3)精馏塔操作时,塔内应有正常的气液负荷量,避免发生以下不正常的操作状况: 1)严重的液沫夹带现象 上升气流将塔板上的液体的一部分带至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夹带。液沫夹带是一种与液体主流方向相反的流动,属返混现象,将使板效率降低。液流量

酸碱废气处理塔

酸碱废气处理塔说明书 酸碱废气处理(喷淋塔)流程简介: 酸碱废气处理塔分单塔体与双塔体。采用圆形塔体,具体由贮液箱、塔体、进风段、喷淋层、填料层、旋流除雾层、出风锥帽、观检孔等组成。 酸碱废气处理(喷淋塔)得工作原理: 我司得酸碱废气处理(喷淋塔)主要得运作方式就是不断酸雾废气由风管引入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与氢氧化钠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与反应,酸雾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除雾板脱水除雾后由风机排入大气。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净化后得酸雾废气达到山西省地方排放标准得排放要求,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以下就是废气处理得得工程得工艺流程: 排除得酸雾废气→进入风管→经过酸碱废气处理塔→风机→风管→达标排放。 我公司得酸碱废气处理塔(喷淋塔)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填料塔对废气进行净化,适合于连续与间歇排放废气得治理; 2、工艺简单,管理、操作及维修相当方便简洁,不会对车间得生产造成任何影响; 3、适用范围广,可同时净化多种污染物; 4压降较低,操作弹性大,且具有很好得除雾性能; 5、塔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FRP/PP/PVC

等材料制作; 6、填料采用高效、低阻得鲍尔环,可彻底地去除气体中得异味、有害物质等。7、我公司得废气处理塔采用五重废气吸附过滤净化系统,工业废气处理设计周密、层层净化过滤废气,效果较好,去除率可高达99%以上。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纺织(化纤)、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过程中排放得酸、碱性废气得净化处理。如调味食品、制酸、酸洗、电镀、电解、蓄电池等。 8.我公司得废气处理塔气速高,处理能力大,塔得重量轻,汽液分布比较均匀,不易被固体及黏性物料堵塞。特别就是由于塔内湍动强烈,故质量及能量传递得以强化,因而能够较大地缩小塔径,降低塔高。该塔处理风量较大,空塔气速1.5~6.0m/s,喷淋密度20~110m3/(m 2·h),压力损失1 500~3 800Pa,喷淋塔得除雾装置采用旋流板

筛板精馏塔实验报告

筛板精馏塔实验报告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2016年6月3日

摘要本文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的精馏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条件进行探讨;得出了进料流量、回流比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了该筛板精馏塔的最佳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回流;部分回流;全塔效率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st sieve distillation column, mainly ethanol, n-propanol in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obtained feed rate, reflux ratio with the whole tower efficiency is determined that the screen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plate rectification column. 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Total reflux;partial reflux;The tower efficiency 前言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分析运行中的精馏塔,当某一操作条件改变时的分离效果变化,属于精馏的操作型问题。这类问题取材于工程实践,是培养工程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方法,但同时也成为学习的难点。在工业生产中,充分掌握操作条件各类因素的影响,对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进料流量、回流比、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等操作因素对数字型筛板精馏塔进行全面考察得出一系列可靠直观的结果,加深对精馏操作中一些工程概念的理解,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由计算机绘图找出最优一组实验参数,在这组参数下进行提纯将会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为今后开出的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 1.实验部分 1.1实验目的 1.1.1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

填料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测定(精)

实验五 填料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精馏操作是分离、精制化工产品的重要操作。塔的理论塔板数决定混合物 的分离程度,因此,理论板数的实际测定是极其重要的。在实验室内由精馏装 置测取某些数据,通过计算得到该值。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大型装置的理论 板数校核。目前包括实验室在内使用最多的是填料精馏塔。其理论板数与塔结 构、填料形状及尺寸有关。测定时要在固定结构的塔内以一定组成的混合物进 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填料塔的结构,学会安装、测试的操作技术。 2.掌握精馏理论,了解精馏操作的影响因素,学会填料精馏塔理论板 数的测定方法 3.掌握高纯度物质的提纯制备方法。 二. 实验原理 精馏是基于汽液平衡理论的一种分离方法。对于双组分理想溶液,平衡时 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要比液相中的高;气相冷凝后再次进行汽液平衡,则气 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又相对提高,此种操作即是平衡蒸馏。经过多次重复的平 衡蒸馏可以使两种组分分离。平衡蒸馏中每次平衡都被看作是一块理论板。精 馏塔就是由许多块理论板组成的,理论板越多,塔的分离效率就越高。板式塔 的理论板数即为该塔的板数,而填料塔的理论板数用当量高度表示。填料精馏 塔的理论板与实际板数未必一致,其中存在塔效率问题。实验室测定填料精馏 塔的理论板数是采用间歇操作,可在回流或非回流条件下进行测定。最常用的 测定方法是在全回流条件下操作,可免去加回流比、馏出速度及其它变量影响,而且试剂能反复使用。不过要在稳定条件下同时测出塔顶、塔釜组成,再由该 组成通过计算或图解法进行求解。具体方法如下: 1.计算法 二元组份在塔内具有n 块理论板的第一块板的汽液平衡关系符合平衡方 程式为: 1 11y y -=w w N m x x -+11α (1) y 1——第一块板的气相组成 x w ——塔釜液的组成 m α——全塔(包括再沸器)α(相对挥发度)的几何平均值m α=w p αα N ——理论板数

筛板精馏塔及塔板效率原理解析

筛板精馏塔的操作及塔板效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板式塔的结构与流程,掌握其操作方法。 2.测定筛板塔在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3.改变操作条件(回流比、加热功率等),观察塔内温度变化,从而了解回流的 作用和操作条件对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在塔板上传质、传热,汽相逐板上升,液相逐板下降,层层接触,多次部分冷凝、部分汽化,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塔釜得到较纯的重组分,从而实现分离。当离开塔板的汽液两相组成平衡、温度相同时,则此塔板称为理论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塔板上汽液两相接触时间有限及相间返混等因素影响,使汽液两相尚未达到平衡即离开塔板,即一块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板的作用,因此精馏塔所需的实际板数比理论板数多。 精馏塔之所以能使液相混合物得到较完全的分离,关键在于回流的运用。从塔顶回流入塔的液体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它是精馏操作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回流比数值的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与能耗,回流比可分为全回流、最小回流比和实际操作时采用的适宜回流比。全回流是一种极限情况,它不加料也不出产品。塔顶冷凝液全部回到塔内,在生产上没有意义。但是这种操作容易达到稳定,故在装置开工和科学研究中常常采用。对于一定的分离要求,减少回流比,所需理论塔板数增加,当减到某一回流比时,需要无穷多个理论板才能达到分离要求,这一回流比称为最小回流比。实际选用的适宜回流比应为最小回流比的1.2 ~ 2倍。 板效率是反映塔板性能及操作好坏的重要指标。精馏塔塔板数的计算利用图解的方法最简便。对于二元物系,若已知汽液平衡数据,则根据馏出液的组成x D、料液组成x F、釜残液组成x W及回流比R,很容易求出理论板数N T。 1.全回流操作时的全塔效率E T和单板效率E mV(n)的测定 在全回流操作时,操作线在x-y图上为对角线,根据实验中所测定的塔顶、塔底组成和在操作线和平衡线间作梯级,即可得到理论板数,然后根据装置实际

不同回流位置板式精馏塔效率的测定比较

1 / 1 不同回流位置板式精馏塔效率的测定比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精馏装置的基本流程及筛板精馏塔的结构,熟悉精馏操作方法; 2. 熟悉板式精馏塔结构和精馏流程,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3. 掌握精馏塔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4. 研究不同回流位置下的塔顶组成、全塔效率的变化。 二、基本原理 1.精馏塔操作要领 (1)维持好物料平衡,即 F =D +W Fx F =Dx D +Wx W (1) 或 W D F D W D W F x x x x F W x x x x F D --=--= (2) 式中:F 、D 、W — 分别为进料、馏出液、釜残液的流率,kmol.s -1 ; x F 、x D 、x W ― 分别为进料、馏出液、釜残液中轻组分的组成摩尔分率; D/F 、W/F ―分别为塔顶、塔底的采出率。 若物料不平衡,当F >D+W 时,将导致塔釜、降液管和塔板液面升高,压降增大,雾沫夹带增加,严重时甚至会淹塔;当F <D+W 时,将导致塔釜、降液管和塔板液面降低,漏液量增加,塔板上气液分布不均匀,严重时甚至会干塔。 在规定的精馏条件下,若塔顶采出率D/F 超出正常值,即使精馏塔具有足够的分离能力,从塔顶也不能得到规定的合格产品;若塔底采出率W/F 超出正常值,则釜残液的组成将增加,既不能达到分离要求,也增加了轻组分的损失、 (2)控制好回流比。精馏塔应采用适宜的回流比操作,在塔板数固定的情况下,当满足Dx D ≤Fx F 且塔处于正常流体力学状态时,加大回流比能提高塔顶馏出液组成x D ,但能耗也随之增加。加大回流比的措施,一是减少馏出液量,二是加大塔釜的加热速率和塔顶的冷凝速率,但塔釜的加热速率和塔顶的冷凝速率在装置中是有限度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调节回流比时要将两者协调好,尤其是后者涉及维持热量平衡。 (3)精馏塔是分离均相混合物的重要设备。衡量板式精馏塔分离性能,一般用总板效率表示: p T N N E = (3) 式中:E —总板效率; N T —理论板层数; N P —实际板层数。 理论板层数N T 的求法可用M-T 图解法。本实验是使用乙醇-水二元物系在全回流条件下操作,只需测定塔顶流出液组成x D 和釜液组成x w ,即可用图解法求得N T ,实际板层数N p 为已知,所以利用上式可求得塔效率E . 三、实验设备

基于Origin LabTalk 的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计算

基于Origin LabTalk 的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计算张巍青余静张宜飞赵强赵媛媛化学与化工学院 指导教师:于涛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要:开发了一种使用Origin软件对精馏实验数据进行图解法处理的方法,以苯——甲苯混合液实验体系为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通过LabTalk脚本语言绘制出梯级图,以图解法分别求解出实验所需理论塔板数和加料板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 关键词:精馏实验;精馏计算;图解法;Origin软件 前言 精馏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传质单元操作,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以热能为媒介,实现混合物的高纯度分离,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行业。因此,精馏实验也是化工原理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在计算精馏塔理论板数时, [1]一般采用逐板计算法(Lewis—Mathson法)或图解法(McCabe,Thiele法)。其中逐板计算法以双组分精馏的平衡线方程和操作线方程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交替使用这两个方程求算塔内气液相组成,从而确定精馏所需理论板数。图解法的基本原理与逐板计算法完全相同,只是分别用相平衡曲线和操作线代替了逐板计算法中的相平衡方程和操作线方程,并用画直角梯形线的方法代替了繁杂的计算。图解法的优点在于简便和直观,但准确性和可靠性也相对较差。而借助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数据与图形处理,不仅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效 [2-3]率和精确度,还可有效地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其科学研究素养。Origin是美国OriginLab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形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软件,具有

溶 剂 干 燥 方 法

溶剂干燥方法 一些溶剂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对溶剂的使用目的没有什么影响的话,可直接使用。可是在进行化学实验和进行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时,必须将杂质除去。虽然除去全部杂质是有困难的,但至少应该将杂质减少到对使用目的没有防碍的限度。除去杂质的操作称为溶剂的精制,故溶剂的精制几乎都要进行脱水,其次再除去其他的杂质。 1溶剂的脱水干燥: 溶剂中水的混入往往是由于在溶剂制造,处理或者由于副反应时作为副产物带入的,其次在保存的过程中吸潮也会混入水分。水的存在不仅对许多化学反应,就是对重结晶,萃取,洗涤等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操作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溶剂的脱水和干燥在化学实验中是很重要的,又是经常进行的操作步骤。尽管在除去溶剂中的其他杂质时有时往往加入水分,但在最好还是要进行脱水,干燥。精制后充分干燥的溶剂在保存过程中往往还必须加入适当的干燥剂,以防止溶剂吸潮。溶剂脱水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干燥剂脱水 这是液体溶剂在常温下脱水干燥最常用使用的方法。干燥剂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以及金属和金属氢化物。干燥剂的性质各有不同,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干燥剂的特性和干燥剂的性质,才能有效达到干燥的目的。 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要确保进行干燥的物质与干燥剂不发生任何反应;干燥剂兼做催化剂时,应不使溶剂发生发生分解,聚合,并且干燥剂与溶剂之间不形成加合物。此外,还要考虑倒干燥速度,干燥效果和干燥剂的吸水量。在具体使用时,酸性物质的干燥最好选用酸性物质干燥剂,碱性物质的干燥用碱性干燥剂,中性物质的干燥用中性干燥剂。溶剂中有大量水存在的,应避免选用与水接触着火(如金属钠等)或者发热猛烈的干燥剂,可以先选用氯化钙一类缓和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使水分减少后再使用金属钠干燥。加入干燥剂后应搅拌,放置一夜。温度可以根据干燥剂的性质,对干燥速度的影响加以考虑。干燥剂的用量应稍有过剩。在水分多的情况下,干燥剂因吸水吸收水分发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生成液状或泥状分为两层,此时应进行分离并加入新的干燥剂。溶剂与干燥剂的分离一般采用倾析法,将残留物进行过滤,但过滤时间太长或周围的湿度过大会再次吸湿而使水分混入,因此,有时可采用与大气隔绝的特殊的过滤装置。有的干燥剂操作危险时,可在安全箱内进行。安全箱在置有干燥剂,使箱内充分干燥(我知道是无水五氧化二磷),或吹入干燥空气或氮气。使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等干燥剂时应添在玻璃管内,溶剂自上向下流动进行脱水,不与外界接触效果较好。大多数溶剂都可以用这种脱水方法,而且干燥剂还可以回收使用。 常用的干燥剂有: ①金属,金属氢化物 Al,Ca,Mg:常用于醇类溶剂的干燥 Na,K:适用于烃,醚,环己胺,液氨等溶剂的干燥。注意用于卤代烃时有爆炸危险,绝对不能使用。也不能用于干燥甲醇,酯,酸,酮,醛与某些胺等。醇中含有微量的水分可加入少量金属钠直接蒸馏。 CaH:一克氢化钙定量与0.85克水反应,因此比碱金属,五氧化二磷干燥效果好。适用于烃,卤代烃,醇,胺,醚等,特别是四氢呋喃等环醚,二甲亚碸,六甲基磷酰胺等溶剂的干燥。有机反应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也是用此法进行干燥的。 LiAlH4:常用醚类等溶剂的干燥。 ②中性干燥剂

精馏塔效率的测定

精馏塔效率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①熟悉板式精馏塔和填料精馏塔的结构、性能与操作。 ②掌握板式塔全塔效率及填料塔等板高度的测定方法。 ③了解精馏操作中各项操作因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2. 实验原理 板式精馏塔连续稳态操作时涉及的基本参数有:F 、D 、W 、F x 、D x 、W x 、α、R 、q 、E 、p N 共计11个,操作中必然满足的基本关系有以下几方面: ①物料平衡:包括总物料与各组分的平衡,基本衡算式为: W D F += (3-25) W D F Wx Dx Fx += (3-26) 式中:F 、D 、W — 进料,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流率,s m ol F x 、D x 、W x — 进料,塔顶、塔底产品中轻组分的摩尔分率,无因次 上述参量中,只有4个独立变量,通常F 、F x 、D 、W 确定,则D x 、W x 唯一确定。 ②相平衡:采用相对挥发度,则平衡方程为: ()x x y 11-+=αα (3-27) 式中:α— 平均相对挥发度,无因次 ③在分离效率E ,分离程度D x 、W x 确定的前提下,操作回流比R 与实际塔板数p N 的对应;若人为改变操作参数从而引起回流比的改变,在分离效率与塔板数固定的前提下,必然引起塔两端产品浓度的改变。 ④进料参数的固定,进料参数包括进料量F 与进料浓度F x ,进料的热状态参数q 以及引入进料的位置进N ,人为改变上述参数,必然破坏精馏塔已有的平衡,引起相应操作参数的改变,最终使塔建立新的平衡,从而改变分离效果。 除上述平衡外,精馏操作中还要满足热量的平衡,即塔底加热量与塔顶冷凝量的对应以及冷、热物料热量交换的平衡,在恒摩尔流假定的前提下,热量平衡与物料平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在数学描述中可以不再单独考虑。 常用的精馏塔效率分为单板效率和全塔效率。 单板效率亦称作默弗里效率,反映塔板实际增浓度与理论板增浓度的差距,可分别以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表示,气相默弗里效率的定义为: 11 +* +--=n n n n mv y y y y E (3-28) 式中:n y 、1+n y — 分别为离开和进入第n 块板的气流浓度 n * n y — 与离开第n 板的液流浓度n x 成平衡的气相浓度 全塔效率E 可看作精馏塔中各单板效率的平均值,是理论塔板数t N 与实际塔板数的比值:

脱水脱烃

天然气脱水脱烃技术研究应用进展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天然气体脱水脱烃的必要性,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脱水脱烃技术,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天然气脱水脱烃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关键词:天然气脱水;天然气脱烃;新技术 1概述 天然气中往往含有饱和水、天然气凝液(NGL)等,为了满足天然气气质指标和深度分离的过程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天然气在管输的条件下对水露点和烃露点的要求,必须要将天然气中的饱和水、天然气凝液去除。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笼形包合物(Clathrate),从外表看象冰,发现于19世纪。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其遇火即可燃烧。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沉淀给输气管道、气井和一些工厂设备带来了很多麻烦。而天然气凝液的存在增加了管道的运输压力,天然气凝液的回收避免了气液两相的流动,同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2常用天然气脱水方法 2.1低温分离法 2.1.1节流膨胀制冷 低温分离法主要有节流膨胀制冷法和外部制冷法。膨胀制冷法又有JT阀节流制冷、膨胀机制冷等方法。节流制冷法为防止天然气温度在节流阀之前、后迅速降低而生成水合物,在预冷器前需要注入水合物抑制剂,以防止水合物的生成。采用节流制冷法脱水,装置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装置操作费用较低。该方法主要用于有压力能可供利用的高压气田。 ◆优点: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不需后增压设备);投资低,装置 操作费用低。 ◆缺点:只适用于高压天然气且有足够压力能可利用的气田天然气 处理,对于压降小的天然气,达不到足够的水露点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能可利用而必须采用增压时,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将会较高。 2.1.2外部制冷法 对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以及小压差油气田而言,通常都没有可供气体节流降温的自然压力能,而要将其升压后再节流降温则又很不经济,这时大多采用外部致冷的方式冷却天然气,将其中的会影响天然气输送的那部分气相水和NGL组分冷凝并分离出来,以满足输气

精馏塔工艺工艺设计计算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势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在正常操作下,气象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本次设计的萃取剂回收塔为精馏塔,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塔压降、操作弹性、结构造价等因素将该精馏塔设计为筛板塔。 3.1 设计依据[6] 3.1.1 板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塔的有效高度 T T T H E N Z )1( -= (3-1) 式中 Z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 ; –––––塔内所需要的理论板层数; –––––总板效率; –––––塔板间距,m 。 (2) 塔径的计算 u V D S π4= (3-2) 式中 D –––––塔径,m ; –––––气体体积流量,m 3 u –––––空塔气速, u =(0.6~0.8) (3-3) V V L C u ρρρ-=m a x (3-4) 式中 L ρ–––––液相密度,3

V ρ–––––气相密度,3 C –––––负荷因子, 2 .02020?? ? ??=L C C σ (3-5) 式中 C –––––操作物系的负荷因子, L σ–––––操作物系的液体表面张力, 3.1.2 板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溢流装置设计 W OW L h h h += (3-6) 式中 L h –––––板上清液层高度,m ; OW h –––––堰上液层高度,m 。 3 2100084.2??? ? ??=W h OW l L E h (3-7) 式中 h L –––––塔内液体流量,m ; E –––––液流收缩系数,取1。 h T f L H A 3600= θ≥3~5 (3-8) 006.00-=W h h (3-9) ' 360000u l L h W h = (3-10) 式中 u 0ˊ–––––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 (2) 踏板设计 开孔区面积a A : ??? ? ? ?+-=-r x r x r x A a 1 222s i n 1802π (3-11)

(完整word版)工程塔器中部分板效率数据

工程塔器中部分板效率数据 ——来自海川化工论坛 塔板效率一般是根据经验来确定的。常用的经验关联式是基于一些工业装置的数据,分析归纳成为经验式求取塔的效率,适用于一般烃类物系和化学物系的大多数设计。如德里卡默和布罗德福(Drickarner,H.G.和Bradford,J.R.)经验关系曲线、奥康奈尔(0’Connell,H.E.)经验关系曲线等。对于丙烯精馏塔来说,一般塔的操作压力在2.0御a左右,塔顶塔底平均温度在53℃左右,该温度下其进料粘度为0.055~0.065rnPa·S,丙烯一丙烷相对挥发度为1.2。按德里卡默和布罗德福经验关系曲线查得的塔板效率范围为92%~96%。该关系曲线使用说明中认为:“直径大于2133mm的塔,其操作效率可以较高。”因进料

粘度与丙烯一丙烷相对挥发度乘积小于0.1,超出奥康奈尔经验关系曲线的使用范围,其经验关系曲线不适用于丙烯精馏塔。文献r90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推荐丙烯一丙烷分离物系的塔板效率为95%~100%。某厂0.6Mt/a气体分馏装置丙烯精馏塔径为5.2m,共设有181层塔板,塔板效率设计值为85%,1999年10月开车以来运行平稳,计算表明实际塔板效率为95%。该结果与德里卡默和布罗德福经验关系曲线查得的数据是吻合的。文献报道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气体分馏装置改造中采用ADV浮阀塔盘,设计板效率为101%,标定的塔盘效率为105%。奥康奈尔经验关系曲线的使用范围,其经验关系曲线不适用于丙烯精馏塔。 文献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推荐丙烯一丙烷分离物系的塔板效率为95%~100%。某厂0.6Mt/a气体分馏装置丙烯精馏塔径为5.2m,共设有181层塔板,塔板效率设计值为85%,1999年10月开车以来运行平稳,计算表明实际塔板效率为95%。该结果与德里卡默和布罗德福经验关系曲线查得的数据是吻合的。文献报道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气体分馏装置改造中采用ADV浮阀塔盘,设计板效率为101%,标定的塔盘效率为105%。 塔板效率理论分析 丙烯精馏塔板效率经验关系曲线和实际运行结果均可达到95%,文献报道的数据甚至高达100%以上。从物系分析来看,丙烯精馏操作压力高,意味着操作温度高,液相粘度和相对挥发度均较小,均对提高塔板效率有利。随着装置规模日趋大型化,精馏塔直径随之增大,塔内液流长度增加,减少了液流的轴向返混,增加了液体与汽体的接触传质时间,也对提高塔板效率有利。文献。J分析认为:“塔内液体流过塔板时,不起返混作用,故液体进入塔板时含低沸物较多,经过两相汽液接触,离开此塔板时,则含量变低,上升蒸气与进入塔板的液体接触,致使蒸汽离开塔板时的组成,较离开塔板的液体的平衡蒸气组成高”。又认为:“在C2~C4烃类的加压普通精馏时,应用浮阀塔全塔效率经常在100%左右,有时可超过100%,若在加压下进行丙烯一丙烷的分离,则塔板效率超过100%”。

实验十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全塔效率的测定

实验十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全塔效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筛板式精馏塔的结构、精馏流程及原理; 2.熟悉筛板式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3.学会精馏塔效率的测定; 4.观察精馏过程中汽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情况; 5.了解回流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在全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 2.在进料条件下:进料浓度约25~28%(体积百分数,以下用v 表示)的乙醇水溶液,达到塔顶馏出液乙醇浓度大于93%(v ),塔釜残液乙醇浓度小于3%(v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0mL 的采出量,记录下所有的实验参数; 3.要求控制料液进料量为3 L/h ,调节回流比,尽可能达到最大的塔顶馏出液浓度。 三、操作原理 精馏操作是分离工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单元之一。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在塔板上传质、传热,气相逐板上升,液相逐板下降,层层接触,多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塔釜得到较纯的重组分,从而实现分离,实验物料是乙醇—水系统。 1.维持稳定连续精馏操作过程的条件 (1)根据进料量及其组成、以及分离要求,严格维持塔内的物料平衡 总物料平衡— F=D+W 若F >D+W ,塔釜液面上升,会发生淹塔;相反若F <D+W ,会引起塔釜干料,最终导致破坏精馏塔的正常操作。 各组分的物料平衡— Fx F = Dx D + Wx W 塔顶采出率 W D W F x x x x F D --= 若塔顶采出率过大,即使精馏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塔顶也不能获得合格产物。 (2)精馏塔的分离能力 在塔板数一定的情况下,正常的精馏操作要有足够的回流比,才能保证一定的分离效果,获得合格的产品,所以要严格控制回流量。 (3)精馏塔操作时,应有正常的汽液负荷量,避免不正常的操作状况 1) 严重的液沫夹带现象 2) 严重的漏液现象 3) 溢流液泛 2.产品不合格原因及调节方法 (1)由于物料不平衡而引起的不正常现象及调节方法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 学院: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生物工程121班 分组:第一组 姓名: 其他组员: 学号:

指导老师:尚小琴吴俊荣 实验时间2014.11.15 摘要:此次实验是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实验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精馏过 程中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改变参量时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等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该筛板精塔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塔效率;塔釜浓度 Abstract:The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testing, mainly on ethanol isopropyl alcohol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actor concentration, reflux ratio, feed location and the entire tow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sieve plate tower,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fine. 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the tower efficiency 引言:精馏是利用混合液中两种液体的沸点差异来分离两种液体的过程。精馏装置有精馏塔、原料预热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行精馏分离,由冷凝器和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2]。分析运行中的精馏塔,当某一操作条件改变时的分离效果变化,属于精馏的操作型问题[4]。本研究从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等操作因素对数字型筛板精馏塔进行全面考察[1],得出一系列可靠直观的结果,加深对精馏操作中一些工程概念的理解,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由计算机绘图找出最优一组实验参数,在这组参数下进行提纯将会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为今后开出的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3]。 1.实验部分

组合神经网络在脱水干塔精馏软测量中的应用

组合神经网络在脱水干塔精馏软测量中的应用 徐林猛王时胜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针对PTA装置溶剂脱水干塔精馏过程中塔釡排出液含水量是衡量精馏过程的重要参数,而其在线实时测量难以实现的状况,采用组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其进行软测量。通过对精馏生产工艺过程的分析,找到影响排出液含水量的过程参数,从现场历史数据中选取样本,建立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避免使用单个BP网络带来的不稳定性和不精确性,能加快全局收敛速度,对排出液含水量的软测量效果更好。 关键字:排出液含水量;组合BP神经网络;软测量 中图分类号: TP206 文献标志码:A 在工业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的连续平稳,需要对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过程变量 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一类变量无法或难以用传感器直接检测,只 能通过采样离线人工化验的方法得到,如分馏塔组分浓度、化学反应器的反应物浓度和产 品组分等。这些参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生产过程的状态和产品质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 必须加以严格监视和控制的参数。为解决这类变量的测量问题,产生了软测量技术,这是 一门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工业技术。软测量技术作为一种解决不可测或难测量的产品质 量指标的估计方法,成为目前和将来过程控制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1]。在这方面,神经网 络软测量的应用有污水水质指标的实时检测[2],高炉铁水温度测量[3],,精馏塔优化控制[4]。 1 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1.1 软测量简介 所谓软测量就是根据可以检测的过程变量(或辅助变量,如温度、流量、压力等)推断某些难以检测或根本无法检测的工艺参数(主导变量)。软测量技术的使用节省了在线质量分析仪的高额投资,另一方面基于软测量模型构成的实时质量反馈控制,对提高过程控制水平起着巨大的作用。建立软测量模型的方法通常有机理分析方法、对象数学模型方法、回归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模式识别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等。由于回归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充分逼近任意复杂非线性系统,所以回归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软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采用建立塔低排出液含水量的软测量模型。 1.2 塔精馏软测量模型 本文以某石化公司PTA装置溶剂脱水干塔精馏过程为研究对象,其过程如图1所示。目前公司对塔釡排出液含水量采用定时离线分析的方法,每隔8小时得到一组数据,时效性差,难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针对此,采用PTA装置溶剂脱水干塔精馏的组合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建模。由工艺与机理分析,确定再沸蒸汽流量、塔顶 回流液量、塔顶产品采出量、不同液相位置的进料(3个)、塔底馏出物流量、塔釜温度、塔顶温度、塔段不同位置的温度(4个)、塔底馏出物温度、回流液温度、塔顶压力、塔底压力等17个因素构成模型的输入变量,以排出液含水量为辅助变量。样本数270组,其部分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主导变量以n1到n17表示,输出变量以u表示。 对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进行MA TLAB仿真时,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以便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训练。如果从提高网络精度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可以增加网络的训练样本的数目,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主导变量的维数。 2 组合BP神经网络设计 2.1 单一BP神经网络

板式精馏塔设计系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设计系实验报 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 学院: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10精工 分组:第七组 姓名: 其他组员: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精馏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操作条件进行探讨,得出了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等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了该筛板精塔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塔效率 Abstract:The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testing, mainly on ethanol isopropyl alcohol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actor concentration, reflux ratio, feed location and the entire tow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sieve plate tower,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fine. 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the tower efficiency 引言: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2]。分析运行中的精馏塔,当某一操作条件改变时的分离效果变化,属于精馏的操作型问题[4]。这类问题取材于工程实践,是培养工程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方法,但同时也成为学习的难点。在工业生产中,充分掌握操作条件各类因素的影响,对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等操作因素对数字型筛板精馏塔进行全面考察[1],得出一系列可靠直观的结果,加深对精馏操作中一些工程概念的理解,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由计算机绘图找出最优一组实验参数,在这组参数下进行提纯将会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为今后开出的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3]。 1.实验部分 实验目的

实验六 板式精馏塔板效率的测定

4.6板式精馏塔板效率的测定 (Ⅰ)全回流精馏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精馏装置的基本流程及筛板精馏塔的结构,熟悉精馏操作方法; 2. 测定全回流条件下总板效率(或单板效率)。 二﹑基本原理 精馏塔是分离均相混合物的重要设备。衡量板式精馏塔分离性能,一般用总板效率表示: p T N N E = (4-31) 式中:E —总板效率; N T —理论板层数; N P —实际板层数。 理论板层数N T 的求法可用M-T 图解法。本实验是使用乙醇-水二元物系在全回流条件下操作,只需测定塔顶流出液组成x D 和釜液组成x w ,即可用图解法求得N T ,实际板层数N p 为已知,所以利用式(4-30)可求得塔效率E . 若相邻两块塔板设有液体取样口,则可通过测定液相组成x n-1和x n 求得第n 块板在全回流下的单板效率E mL 。 *11n n n n mL x x x x E --=-- (4-32) 而全回流时,y n =x n-1 式中:x n-1—离开上块板的液相中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 x n ―离开下块板的液相中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 y n ―离开下块板的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 x n *―与y n 成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以x n-1作为 气相组成在平衡线上查得。 三、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为一小型筛板塔见图4-13。 原料液在蒸馏釜2中被加热汽化进入塔体4,与回流液在塔板上进行热、质交换后进入塔顶冷凝器5,冷凝为饱和液体后,又全部回流到塔内,由取样口7取样分析馏出液组成,从塔釜取样分析釜液组成。 四、操作步骤 1. 熟悉精馏装置的流程和结构,以及所需的控制仪器表盘的布置情况,检查蒸馏釜中料液量是否适当,釜内液面高度控制在液面计的2/3左右。 2. 检查电源并接通电源,加热釜液。用调压器调节加热功率(电流以3~4A 为宜),注意观察塔顶和塔釜的温度变化,塔顶第一块板上开始有回流时,打开冷却水,冷却水用量以能将蒸汽全凝为宜。 3. 打开塔顶放空阀8排出不凝性气体,塔板上鼓泡正常、温度稳定即表明操作稳定,可开始取样。 4. 取样前先用少量试样冲洗锥形瓶,取样后将锥形瓶口用插有温度计的塞子塞严,用流水将样品间接冷却至20℃,再用天平测量样品的相对密度,一般取样二次(塔顶、塔釜各一次)。

筛板塔全塔效率的测定

课程名称:化工基础实验任课教师:万鑫 实验室名称:化工基础实验室房间号:理工2#115实验时间:2013年5 月15 日

实验装置: 精馏实验流程示意图 1-原料罐进料口;2-原料罐;3-进料泵回流阀;4-进料泵;5-电加热器;6-釜料放空阀;7-塔釜产品罐放空阀;8-釜产品储罐;9-塔釜;10-流量计;11-顶产品罐放空阀;12-顶产品;13-塔板;14-塔身;15-降液管;16-塔顶取样口;17-观察段;18-线圈;19-冷凝器20-塔釜取样口。 精馏塔为筛板塔,全塔共有九块塔板由紫铜板制成,塔高 1.5米,塔身用内径为50mm 的不锈钢管制成,每段为10厘米,焊上法兰后,用螺栓连在一起,并垫上聚四氟乙烯垫防漏,塔身的第二段和第九段是用耐热玻璃制成的,以便于观察塔内的操作情况。除了这两段玻璃塔段外,其余的塔段都用玻璃棉保温。降液管是由外径为8毫米的铜管制成。筛板的直径是54mm,筛孔的直径是2mm。 塔中装有铂电阻温度计来测量塔内气象温度。 塔顶的全凝器为风式换热器,塔釜用电炉丝加热,塔的外部也用保温棉保温。 混合液体由高位槽经蠕动泵计量后进入塔内。塔釜的液面由液位计和放大器计量再由液位仪表显示。塔底产品经过由液位控制平衡管流出。回流比调节阀用来控制回流比,馏出液储罐接受馏出液。 操作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工作,检查工作: 1. 将与阿贝折光仪配套的超级恒温水浴(用户自备)调整运行到所需的温度,并记下这个温度(例如30℃)。(本实验运行温度25℃) 2. 检查实验装置上的各个旋塞、阀门均应处于关闭状态;电流、电压表及电位器位置均应为零。 3. 配制一定浓度(质量浓度 20%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混合液(总容量6000毫升左

板式精馏塔

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作为精馏过程的主要设备,有板式塔与填料塔两种主要类型。根据操作方式又可分为连续精馏塔与间歇精馏塔。 小七之前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过填料塔和各类填料。今天就开始带大家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和原理。 板式塔通常是由一个圆柱型的壳体及沿塔高按一定的间距水平设置的若干层塔板(或塔盘)所组成。 板式塔的塔板可分为有降液管及无降液管两大类。有降液管的一般液体呈错流式,无降液管的液体呈逆流式。 板式塔由塔板不同可以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舌型板和斜孔板等等。其中以泡罩塔,浮阀塔和筛板塔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 1泡罩塔泡罩塔板是工业上应用最早的塔板,它由升气管及泡罩构成。泡罩安装在升气管的顶部,分圆形和条形两种,以前者使用较广。泡罩有 f80、f100和f150mm三种尺寸,可根据塔径大小选择。泡罩下部周边开有很多泡罩边缘开有纵向齿缝,中心装升气管。升气管直接与塔板连接固

定。塔板下方的气相进入升管,然后从齿缝吹出与塔板上液相接触进行传质。由于升气管作用,避免了低气速下的漏液现象。 优点:该塔板操作弹性,塔效率也比较高,运用较为广泛。 缺点:是结构复杂,塔压降低,生产强度低,造价高。 2筛板塔筛孔塔板简称筛板,其结构特点是在塔板上开有许多均匀小孔,孔径一般为3~8mm。筛孔在塔板上为正三角形排列。塔板上设置溢流堰,使板上能保持一定厚度的液层。 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生产能力大,板上液面落差小,气体压降低,同时塔板效率较高。 缺点是操作弹性小,筛孔易堵塞,不宜处理易结焦、黏度大的物料。 3浮阀塔浮阀是20世纪二战后开始研究,50年代开始启用的一种新型塔板,后来又逐渐出现各种型式的浮阀。 其型式有圆形、方形、条形及伞形等。较多使用圆形浮阀,而圆形浮阀又分为多种型式。 其特点是浮阀取消了泡罩塔的泡罩与升气管,改在塔上开孔,阀片上装有限位的三条腿。但是操作时阀片易脱落或卡死。 浮阀可随气速的变化上、下自由浮动,提高了塔板的操作弹性、降低塔板的压降,同时具有较高塔板效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板式塔内部原理 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排出,并在各层塔板的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在压力差推动下,由塔底向上经过均布在塔板上的开孔依次传播各层塔板由塔顶排出。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是决定板上两相流流体力学及传质和传热规律的重要因素。当液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气速的增加,可以出现一下几种接触状态: 1鼓泡接触状态气速较低时,气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液层。由于气泡的数量不多,形成的气液混合物基本上以液体为主,气液两相接触的表面积不大,传质效率很低。 2蜂窝状接触状态随着气速增加,气泡数量不断增加。当气泡形成速度大于气泡浮升速度时气泡在液层中累积。气泡间相互碰撞,形成各种多面体的大气泡。由于气泡不易破裂,表面得不到更新,所以此种状态不利于传热和传质。 3泡沫接触状态当气速继续增加,气泡数量急剧增加,气泡不断发生碰撞和破裂,此时板上液体大部分以液膜的形式存在于气泡之间,形成一些直径较小,扰动十分剧烈动态泡沫,由于泡沫接触状态表面积大,并不断更新,是一种较好的接触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