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硅胶色谱柱分离原理

反相硅胶色谱柱分离原理介绍如下:

反相硅胶色谱柱(Reverse-phase silica gel column)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分离、纯化和分析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多肽、药物等。其分离原理基于化合物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差异。

反相硅胶色谱柱通常是由硅胶为基材,表面经过一定化学修饰而成。在反相柱中,硅胶表面覆盖着疏水基团(如烷基、芳基等),这些基团与化合物的疏水性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分离。

当样品混合物进入反相硅胶柱时,极性较强的化合物与柱子表面的疏水基团之间会形成较弱的相互作用,其在柱子中通过的速度相对较快;而疏水性较强的化合物则会与柱子表面的疏水基团之间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其在柱子中通过的速度相对较慢。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样品混合物中不同极性的化合物的分离。

此外,在反相柱中,还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移动相)的成分和条件,如pH 值、离子强度等,来进一步调节样品中化合物与柱子表面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完整版)反向液相色谱的工作原理

谁能告诉我一下反向液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吗?它与正向的有什么区别吗?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 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液色谱法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 、C8 、氨基柱、氰基柱和苯基柱。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正相色谱法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 氨基酸类等)。 反相色谱法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 、C8 );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 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 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 应用的80% 左右。 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 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 和C8 使用的pH 值通常为2.5~7.5 (2~8 ),太高的pH 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 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 范围操作。 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比较表 正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高~中中~低 流动相极性低~中中~高 组分洗脱次序极性小先洗出极性大先洗出

硅胶色谱的原理

硅胶色谱的原理 硅胶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化分析、制药等领域。本文将就硅胶色谱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硅胶色谱是一种基于化学吸附作用的色谱技术,主要原理是将需要分离的化合物从溶液中吸附到硅胶上,然后利用不同的洗脱剂和条件,将不同的化合物逐一分离出来。硅胶是一种极具吸附性能的材料,其表面上带有许多氢键和游离基团,可以将许多化学物质吸附在其表面上。硅胶颗粒的粒径通常在10-40um之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操作性,因此常常被用作固定相。 硅胶色谱通常采用填充柱或薄层色谱两种形式。填充柱式色谱是一种常见的硅胶色谱形式,使用固定填充的硅胶管填充柱作为分离柱,在柱内加入需要分离的化合物溶液。样品在柱内通过时,不同的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的化合物会分别逐步从分离柱中洗脱出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薄层色谱则是一种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分离的快速分析方法,是在硅胶薄片表面上涂覆一层硅胶,通过预先在硅胶上涂覆不同的标记化合物,以确定目标化合物在硅胶上的位置。薄层色谱可以通过在涂层上液滴需要分离的化合物溶液,然后使其在硅胶上分离。分离结果通过扫描或其他检测方法得出。

硅胶色谱的分离机制主要是基于键合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硅胶上的游离基团可以发生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作用,吸附化合物分子的键合贡献和范德华力作用的贡献不同,导致分离效果不同。对于硅胶颗粒来说,其内部孔径大小与颗粒的特点密切相关。不同颗粒的硅胶在孔径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可以分离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取决于化合物不同的分子大小或空间构型。以分离混合物中的乙醇和甲醇为例,由于两种化合物分子结构相似,但是需要分离的组分量很少,因此可以选择具有像极化作用,相近硅胶孔径的硅胶柱进行分离。 硅胶色谱的洗脱剂通常是指液相,用来帮助将吸附在硅胶上的化合物洗脱下来。洗脱剂可以根据化合物和硅胶柱的相互作用力选择合适的组分来选择。例如,一些强极性的溶剂,如甲醇、乙醇和乙二醇等可以用来洗脱极性物质。而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等,则适用于解吸中等到弱极性物质。 总之,硅胶色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其原理主要基于化学吸附作用,通过硅胶粒子和不同的洗脱剂,将需要分离的化合物逐一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硅胶色谱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有机化学、生化分析和制药等领域。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别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一、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层析法的别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别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别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防止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外表。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外表。 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别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8.送谱。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1.5ppm左右所谓的“硅胶”峰。 二、柱层析别离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别离,也叫柱色谱。我们常用的是以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一、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 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 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 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 200-300 目硅胶,称 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 100 倍量的硅胶 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 0.4 左右,所以要称40g 硅胶,用烧杯量 100ml 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 /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 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 1% 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

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 9/10 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 上样量,1g 硅胶H,0.5ml 收一馏分;1-2g 上样量,50g 硅胶(200-300 目),20-50ml 收一馏分。 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 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 个数量级。 8.送谱。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如果样品太少 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1.5ppm 左右所谓的“硅胶”峰。 二、柱层析分离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我们常用的是以 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和应用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和应用 1. 硅胶色谱的简介 硅胶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它基于不同化合物在硅胶固相上的亲疏水性差异,通过溶剂的流动来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2.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 硅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步骤: 2.1 样品吸附 样品中的化合物与硅胶固相发生相互作用,其中极性化合物与硅胶上的硅氧键形成氢键或范德华力,使化合物吸附在硅胶固相上。 2.2 溶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溶剂使吸附在固相上的化合物产生解吸,从而进行分离。通常使用极性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丙酮等。 2.3 溶剂的流动 将溶剂通过色谱柱中的硅胶固相,溶剂会通过色谱柱的毛细作用,使得样品中的化合物被带动。 2.4 化合物的分离 不同化合物的亲疏水性不同,在溶剂流动的过程中,会有不同速率的分离。亲水性较强的化合物会通过固相较慢,而亲水性较低的化合物会通过固相较快,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3. 硅胶色谱的应用 3.1 生物化学领域 硅胶色谱在生物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于纯化和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生物大分子。通过合适的溶剂选择和溶剂梯度的调整,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纯化。

3.2 药物开发 硅胶色谱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和分离,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纯净的药物分子,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和药物制剂的开发。 3.3 环境分析 硅胶色谱在环境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和测定,能有效地提高样品的分析灵敏度和分离效果。 3.4 食品检测 硅胶色谱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毒性物质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5 化学合成 硅胶色谱在化学合成中也被广泛使用。可以用于监测反应过程中化合物的生成和分离,帮助合成化学家提高反应的纯度和选择性。 4. 总结 硅胶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其分离原理是基于样品中化合物与硅胶固相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合适的溶剂流动实现化合物的分离。硅胶色谱在生物化学、药物开发、环境分析、食品检测和化学合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硅胶色谱,可以实现化合物的纯化、分离和分析,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

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 以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硅胶柱层析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硅胶作为一种多孔吸附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原理基于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作用。硅胶具有大量的亲水性羟基(-OH)官能团,这些羟基能够与目标物质之间产生氢键或静电作用力,从而实现分离。在柱层析过程中,混合物样品首先通过柱子,然后在硅胶填料中发生相互作用。不同化合物在硅胶表面的亲和力不同,因此会在填料中以不同的速率移动。通过适当调整溶剂的性质和流速,可以实现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的有效分离。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装柱、样品加载和洗脱。首先,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硅胶填料,并将其填充到柱子中。填料的粒径和填充度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样品性质和目标分离物质的大小来选择。填充好柱子后,需要将柱子与溶剂进行平衡,使硅胶充分湿润。 接下来是样品加载的步骤。我们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从柱子顶部缓慢地加入,让样品与填料充分接触。在柱层析过程中,样品中的

目标物质会与硅胶发生相互作用,被硅胶吸附下来。其他组分则会在柱中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从而实现了分离。 最后是洗脱的步骤。在样品加完后,我们需要使用洗脱剂来将目标物质从硅胶上洗脱下来。洗脱剂的选择要根据目标物质与硅胶的亲和力来确定,通常是通过改变溶剂的性质或使用特定的洗脱溶液来实现。洗脱后的目标物质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或者纯化。 硅胶柱层析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它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产物、化学合成产物、生物大分子等。在制药工业中,硅胶柱层析分离被广泛用于药物的纯化和质量控制。在生物技术领域,硅胶柱层析分离常用于蛋白质纯化和分析。此外,硅胶柱层析分离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硅胶柱层析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基于硅胶的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地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其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通过合理选择填料、调节溶剂性质和流速,可以实现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的高效分离和纯化。硅胶柱层析分离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反相硅胶柱层析原理

反相硅胶柱层析原理 反相硅胶柱层析(reversed-phase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用于分离非极性或弱 极性化合物。反相硅胶柱层析的原理基于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相互 作用。 硅胶是一种极性较强的吸附剂,其表面上具有许多含有硅氧键的羟基,这些羟基能够和分析物发生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在正相层析条 件下,硅胶会吸附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使它们滞留在固相上,从而实 现其分离纯化。 但在反相层析条件下,我们能够利用对硅胶表面进行修饰,使其起到 亲水作用,形成亲水相。最常用的修饰剂有长碳链烷烃或酮类化合物,例如,C18柱用辛烷基进行修饰。这样一来,固定在硅胶表面的亲水基团会 将极性化合物吸附在表面上,而非极性化合物则通过亲水相向前沖洗。 1. 分配作用(Partitioning) 分配作用是指化合物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在反相层析中, 极性化合物会亲和地富集在硅胶表面的亲水相中,而非极性化合物则富集 在非极性溶剂中。分配作用是实现化合物在柱中分离的主要机制之一 2. 吸附作用(Adsorption) 吸附作用是指化合物与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硅胶表面上的亲水基团 可以与化合物中的极性基团发生氢键或范德华力,从而将其吸附在表面上。这使得反相硅胶柱层析对不同极性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1.选择适当的柱和固定相: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柱和固定相。常见的固定相有C18、C8、C4等。 2.样品准备:将待分离的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去除杂质。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乙腈等。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到目标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样品纯度。 3.填充柱料:将选择好的固定相填充到柱中,并用适当的饱和溶剂预先洗涤柱料,以去除杂质和活性基团。 4.样品进样:将样品溶液通过色谱柱,并注意样品的进样量。通常需要用一定的流动相进行洗脱,以确保样品都被充分吸附。 5.洗脱: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极性进行适当的洗脱,以实现样品的分离纯化。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极性和梯度洗脱的方式来进行。 6.分析和收集:收集洗脱出的化合物,并通过适当的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 反相硅胶柱层析具有操作简单、高效、重复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但需要注意的是,反相层析对于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层析技术进行分离。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流动相、样品进样量和洗脱条件,以保证分离的效果和纯化的质量。

反相硅胶柱层析原理

反相硅胶柱层析原理 一、引言 反相硅胶柱层析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分离、纯化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本文将对反相硅胶柱层析原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反相层析原理概述 反相层析是一种以极性相固定在固相上为基础的层析分离技术。它的分离机理是利用固定相上的疏水性功能基团与待分离化合物的疏水性基团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常见的反相固定相材料是硅胶。 三、反相硅胶柱层析原理详解 3.1 反相硅胶固定相 在反相硅胶柱层析法中,硅胶是反相层析常用的固定相材料。硅胶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它是由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的硅氧烷链构成的。硅胶表面上覆盖着许多硅氧烷链,这些链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使硅胶保持亲水性。 3.2 柱填充物的选择 在反相硅胶柱层析中,柱填充物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通常,常见的填充物包括C18、C8等疏水性固定相。这些填充物上的疏水性基团可以与待分离化合物的疏水基团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分离。 3.3 不同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 反相硅胶柱层析中,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主要通过其与反相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些相互作用包括静电作用、氢键作用、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等。不同化合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与反相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从而影响了它们在柱层析中的保留时间和分离。

3.4 柱层析的过程 反相硅胶柱层析的过程可以分为样品进样、洗脱剂选择、柱平衡、样品分离和洗脱等步骤。样品进样时,待分离化合物会与柱填充物上的反相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随着洗脱剂的选择和梯度变化,待分离化合物会逐步从固定相上解吸,实现分离。 四、反相硅胶柱层析的应用 4.1 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反相硅胶柱层析在药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药物纯化、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监测等方面。通过对反相硅胶柱层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药物样品,有助于进一步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4.2 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反相硅胶柱层析在环境分析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用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和检测,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等工作。 4.3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反相硅胶柱层析技术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残留农药的分析等方面。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可以获得对人体较为安全的食品。 4.4 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反相硅胶柱层析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富集和纯化、核酸的分离和检测等方面。这对于深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 反相硅胶柱层析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和洗脱剂,合理设计层析条件,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的分离和纯化。反相硅胶柱层析技术在药学研究、环境分析、食品工业和化学生物学研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一、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三:关于无水无氧柱 适用于对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不过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品分解,毕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小心不为过。也是因为分离的东西比较敏感,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循schlenk操作。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随需而定。因为是schlenk操作,所以点板是个问题,如果样品是显色的,恭喜了,不用点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就行了。如果样品无色,只好准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200-300 目硅胶,称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 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 左右,所以要称40g 硅胶,用烧杯量100ml 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 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 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 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 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 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 上样量,1g 硅胶H,0.5ml 收一馏分;1- 2g 上样量, 50g 硅胶(200-300 目),20-50ml 收一馏分。 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 个数量级。 8.送谱。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 1.5ppm 左右所谓的“硅胶峰硅胶柱清洗方法正相的我们一般都只使用一次,反相的才反复使用。在做实验时我们用硅胶装的玻璃柱在使用时一般都是一次性的,但如应用至规模化生产时这样的操作不免很浪费,可以想像,一根装有接近200kg 硅胶填料的柱子在使用一次后就扔掉的壮观景象。当然,重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