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病例十二道

病理生理学病例十二道
病理生理学病例十二道

《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试题

一、病例思考(水电)

患者女性,16岁,因心慌、气短1年,咳嗽、咯血、腹胀和尿少2周入院。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血+K4.6mmol/L,Na+144mmol/L,Cl-90mmol/L,HCO-329mmol/L。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氢氯噻嗪25mg/次,3次/日)、抗感染治疗,并进低盐食物。治疗7天后,腹胀、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心衰明显改善。

治疗18天后,心衰基本控制,但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唾、全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及尿少等,并有脱水现象;血K+2.9mmol/L,Na+112mmol/L,Cl-50.9mmol/L,HCO-335.7mmol/L。立即给予静脉补充含氯化钾的葡萄糖盐水。5天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肌张力恢复,尿量亦逐渐正常;血K+4.4mmol/L,Na+135mmol/L,Cl-91mmol/L,HCO-330mmol/L。

讨论题:

1、 引起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有哪些?

2、 哪些症状与低血钾有关?说明其理由。为什麽需补钾5天后病情才好转?

3、 患者是否合并酸碱平衡紊乱?是何原因引起?为何种类型?

二、病例思考(酸碱)

限于篇幅,不再另加病例。病例一、二、和三分别见A型选择题30、31和32。请分别分析这些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

病例一、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 PaCO2 8.9kPa(67mmHg),[HCO-3]40mmol/L,[Na+]140mmol/L,[Cl-]90mmol/L.

病例二: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5.9kPa(44mmHg), [HCO3-]26mmol/L, [Na+]142mmol/L, [Cl-]96mmol/L。

病例三:某重症肺心病伴下肢浮肿患者应用速尿治疗两周后,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34,PaCO2 8.8kPa(66mmHg),[HCO3]36mmol/L,[Na]140mmol/L, [Cl]75mmol/L.

三、病例思考(缺氧)

患者女性,45岁,菜农。因于当日清晨4时在蔬菜温室为火炉添煤时,昏倒在温室里。2小时后被其丈夫发现,急诊入院。患者以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7.5℃,呼吸20次/min,

脉搏110次/min,血压13.0/9.33kPa(100/70mmHg).神志不清,口唇呈樱红色。其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PaO2 12.6kPa,血氧容量10.8ml%,动脉血氧饱和度95%,HbCO30%。入院后立即吸O2,不久渐醒。给予纠酸、补液等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

请问:

1、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发生机制。

2、缺氧类型是什么?有哪些血氧指标符合?

四、病例思考(发热)

病例一:李××,男,1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入院,有右下腹压痛,结肠充气实验阳性,体温39.6℃,外周血中白细胞:1.8×10/L,中性粒细胞比例:81%。患者无咳嗽,咳痰,无胃、肠溃疡病史,无黄疸,无血尿、尿痛。诊断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物术。术后病理检查:阑尾充血水肿,表面有少量渗出物,镜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这是患者入院后的体温曲线(首次记录时间为入院当日14:00时,每隔12小时选取体温数值作图,见图6-1):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的体温在手术切除阑尾后下降(图中体温记录点1—5),为什么?

2、试述该病例发热的过程、机制及治疗原则

病例二:王××,女,50岁,因“月经过多3年,”到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图6-2是患者住院后,手术前后的体温曲线(首次记录时间为入院当日8:00时,每隔12小时选取体温数值作图)。

1、患者手术切除子宫后体温升高及下降至正常,为什么?

2、试述该病例发热的过程、机制及治疗原则。

五、病例思考(应激)

病例:患者,男,63岁,因饱餐后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年多,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诊断住院治疗。既往无溃疡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40/80mmHg,心律68次/分,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Hb为13.4g/dl。B型超声波检查示胆囊壁毛糙、增厚,囊腔内可见结石阴影,胆总管增粗。入院第3天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中检查胃无病变,手术顺利。术后第7天上午9时突觉心慌、眼花,检查发现四肢厥冷,血压70/50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T形引流管无血,初疑为冠心病。患者旋而出现柏油样便,血红蛋白下降至8.7g/dl。经输血1800ml,胃内碱性药物间断灌注,术后第10天出血停止。最后痊愈出院。

(1)本例病人术后出现柏油样便,其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发病机制如何?

(2)此时病人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说明病人体内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如何?

(3)治疗中为何要应用碱性药物?

六、病例思考(休克)

病人男性,69岁,因交通事故被汽车撞伤腹部及髋部1小时就诊。入院时神志恍惚,X线片示骨盆线形骨折,腹腔穿刺有血液,血压8/5.3kPa(60/40mmHg),脉博140次/min。立即快速输血600ml,给止痛剂,并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脏破裂,腹腔内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500ml。术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给以快速输液及输全血1500ml。术后输5%碳酸氢钠700ml。由于病人入院以来始终未见排尿,于是静脉注射呋塞米40ml,共3次。4小时后,血压回升到12/8kPa(90/60mmHg),尿量增多。次日病人稳定,血压逐步恢复正常。

1、本病例属何种类型的休克简述其发生机制。

2、在治疗中为何使用碳酸氢钠和呋塞米?

七、病例思考(DIC)

患者男性,25岁,因急性黄疸性肝炎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开始感到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5天后上述症状加重,全身发黄而来院求治。体检: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质软。实验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9×10/L, 血小板120×10/L。入院后虽经积极治疗,但病情日益加重。入院后第10天,腹部及剑突下皮肤出现淤斑,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尿量减少,血小板50×10/L。第11天,血小板39×10/L,凝血酶原时间30秒(正常对照15秒),纤维蛋白原定量2.4g/L,经输血及激素治疗,并用肝素抗凝。第13天,血小板32×10/L,凝血酶原时间31秒,纤维蛋白原1g/L,继续在肝素化基础上输血。患者当日便血600ml以上,尿量不足400ml。第14天,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29秒,纤维蛋白原1g/L,继续用肝素,输血,并加6-氨基已酸,第15天,仍大量便血、呕血,血小板28×10/L,凝血酶原时间28秒,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 +),尿量不足100ml,血压下降,出现昏迷而死亡。

试分析:

1、患者显然发生了DIC,导致此病理过程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什么进行性减少?凝血酶原时间为什么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为什么减少?3P试验为什么阳性?

3、患者发生出血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4、患者发生少尿甚至无尿的原因是什么?

八、病例思考(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例:患者男,54岁,因胸闷、大汗1小时入急诊病房。患者于当日上午7时30分突然心慌、胸闷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上午9时来诊。体检:血压0,意识淡漠,双肺无异常,心率37次/min,律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冠心病史。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10.0mV,V3R—V5R导联ST段抬高3.5—4.5mV,V1—V6导联ST段下移6.0mV。诊断: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给予阿托品、多巴胺、低分子葡聚糖等治疗。上午10时用尿激酶静脉溶栓。10时40分出现阵性心室纤颤(室颤),立即以300J除颤成功,至11时20分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及阿-斯综合征,其中持续时间最长达3分钟,共除颤7次(300J5次,360J2次),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律转为窦性,血压平稳,意识清楚。11时30分症状消失,Ⅱ、Ⅲ、aVF导联ST段回降至0.5mV,V3R—V5R导联ST段回降至基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于发病后6小时达最高峰(0.15)。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上段85%狭窄,中段78%狭窄。远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2—3级,左回旋支(LCX)及前降支(LAD)发育纤细,右冠优势型。病人住院治疗22天康复出院。

(1)本例病人入院后出现的室速、室颤是否可诊断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为什么?

(2)如果该患者符合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诊断,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哪些?

九、病例思考(心功能不全)

患者男,28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0余年,下肢浮肿反复发作2年,咳嗽1个月而入院。

患者自幼起常感全身大关节酸痛。中学阶段,每逢剧烈活动时即感心慌、气喘,休息可缓解,且逐年加重。曾去医院治疗,诊断为“风心病”。近2年来,经常感到前胸部发闷,似有阻塞感,夜里常不能平卧,并逐渐出现下肢浮肿,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常有发热,伴咳嗽和咳少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气急加剧。

体检:体温37.8℃,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4.7/10.6kPa(110/80mmHg).半卧位,面部及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干罗音,肺底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Ⅲ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在肋下3cm,质稍硬。

129实验室检查:血沉60mm/h,Hb100g/L,RBC3.8×10/L,WBC 8×10/L,中性粒细胞0.08,抗“O”625u,血Na123mmol/L,血K3.8mmol/L,其余化验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速,P波增宽,右室肥大。胸片示:心腰丰满,心脏呈梨型;两肺纹理增多。

入院后积极抗感染,给予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及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措施,病情逐渐得到控制。

讨论题:

1、 试述本例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类型,其发生机理如何?

2、 患者早期症状通过休息和一般治疗即可缓解,这是为什麽?

3、 本例患者出现了哪些水电解质代谢方面的异常,发生机理如何?

4、 患者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属哪一种,发生机理如何?

十、病例思考(呼吸功能不全)

患者,女性,40岁。四天前因交通事故造成左侧股骨与尺骨骨折,伴有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肌肉内出血。治疗时,除给予止痛剂外,曾给予口服抗凝药以防血栓栓塞。一天前晚上有轻度发热,现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体格检查:病人血压为18/12kPa,心率110次/分,肺底部可听到一些罗音与散在的喘鸣音。血气分析:PaO27kPa,PaCO24.7kPa,pH7.46。肺量计检查:每分通气量(V)为9.1L/min,肺泡通气量为(VA)为4.1L/min,为V的 46%(正常应为60%-70%),生理死腔为5L/min,为V的54%(正常为 30%-40%)。PaO2在呼吸室内空气时为13.3kPa, PA-aO2为 6.3kPa,怀疑有肺内血栓形成,于是作了进一步检查:心排血量3.8L/min(正常为4.8L/min),肺动脉压8.7/6kPa(正常为1.6-3.7/0.4-1.7kPa),肺动脉造影证明右肺有两叶充盈不足。

请思考:

1. 如何解释肺泡和动脉血间的氧分压差(PA-aO2)增大?

2. 为什麽本例有缺氧而没有高碳酸血症?

十一、病例思考(肝功能不全)

男性患者,55岁,3个月来自觉得全身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常有鼻出血。近半月来腹胀加剧而入院。既往有慢性肝炎史。体检:营养差,面色萎黄,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上胸部可见蜘蛛痣,腹部胀满,有明显移动性浊音,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10/L(300万/mm),血红蛋白100g/L(10g/dl),血小板61×10/L(6.1万/mm),血清凡登白试验呈双相阳性反应,胆红素51umol/L(3mg/dl),血钾3.2mmol/L(3.2mEq/L),血浆白蛋白25g/L(2.5g/dl),球蛋白40g/L(4.0g/dl)。入院后给予腹腔放液及大量呋塞米等治疗,次日患者陷入昏迷状态,经应用谷氨酸钾治疗,神志一度清醒。以后突然大量呕血,输库血100ml,抢救无效死亡。

试分析:

1、该例的原发病是什么?请说出诊断依据。

2、分析本例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3、分析本例的凝血功能。

4、分析本病例昏迷的发生机制及诱发因素。

5、治疗措施上有无失误之处,提出你的正确治疗措施。

十二、病例思考(肾功能不全)

患者男性,30岁。3年前因着凉引起感冒、咽痛,出现眼睑、面部和下肢水肿,两侧腰部酸痛,尿量减少,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颗粒管型,在某院治疗两月余,基本恢复正常。约1年前,又发生少尿,颜面和下肢水肿,并有恶心、呕吐和血压升高,任在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血压持续升高,仍在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血压持续升高,需经常复降压药,偶而出现腰痛、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近1月来,全身水肿加重,伴气急入院。

入院体查:全身可水肿,慢性病容,体温37.8℃,脉搏92 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20/13.3kPa(150/100mmHg)。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肝在肋缘下1cm。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量450ml,比重1.010-1.012,蛋白(++)。血液检查:红细胞2.54×10/L(2.54×10/mm),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100×10/L(10万/mm);血浆蛋白50g/L,其中白蛋白28g/l,球蛋白22g/L;血K3.5mmol/L, Na130mmol/L, NPN71.4mmol/L(100mg/gl),肌酐1100μmmol/L(12.4mg/dl), CO2-CP11.22mmol/L(25vol%)。患者在住院5个月期间内采用抗感染、降血压、利尿、低盐和低蛋白饮食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在最后几天内,血NPN150mmol/L(210mg/dl),血压22.6/14.6kPa(170/110mmHg)。出现左侧胸痛,可听到心包磨擦音。经常呕吐,呼出气有尿味,精神极差,终于在住院后的第164天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试分析:

(1) 病史中3年和1年前的两次发病与本次患病有无关系?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角度试述整个发病过程的大致情景。

(2) 就肾功能而言,本次入院时,应作何诊断?有何根据?住院后病情又如何发展?

(3) 整个疾病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引起的?

《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题答案

一、病例思考(水电)

答:1、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为:(1)由于长期利尿药的应用,抑制了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吸收,进入远曲小管、集合管的NaCl增多,Na+-K+交换增加,尿的流量、流速增加促使K+、Cl-的排出;(2)++同时脱水致血容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促使K的排出;(3)患者恶心、呕吐可从胃液中丢失K;(4)患者食欲不好、低盐饮食,钾和钠的摄入减少。

2、(1)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全身软弱无力、腹胀等症状,提示与低血钾有关;(2)理由

是低血钾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其机制是由于细胞外K+减少,使Em负值增大,Em—Et间距加大,即出现超极化阻滞状态,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还与缺钾影响糖代谢,使ATP生成减少以及Na+-K+-ATP酶活性下降有关。(3)由于患者低血钾,需要静脉补钾,在患病情况下补入的钾进入细胞内并达到分布平衡所需时间较正常时要延长,因此宜补钾数日,一般要3—5日,有时甚至数周间断补充,才使缺钾逐步得到恢复。

3、患者可能合并酸碱平衡紊乱,原因是患者有呕吐(可丢失H+、K+),血清电解质检查:[K+]为2.9mmol/L(正常为3.5—5.5mmol/L),可能因丢失H+和低血钾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同时通过补钾及葡萄糖盐水后病情好转也可说明。此外,患者如持续性少尿、累及肾功能,也有可能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二、病例思考(酸碱)

病例一、(1)仅根据pH值为7.40尚不能确定患者体内酸碱平衡的状况。

(2)根据病史判断患者体内有可能存在原发性的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结果证实确定有PaCO2升高,且△PaCO2=67-40=27(mmHg),提示体内有二氧化碳的潴留。

(3)根据代偿调节规律,呼吸性因素的原发改变可导致代谢性因素的继发改变,且代偿调节的方向应一致,即PaCO2原发性升高,动脉血[HCO3-]理应继发性升高,而且若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继发性升高值应在可预计的范围内。根据代偿预计值公式:△[HCO3-]=0.4×△PaCO2±3=0.4×27±3(mmol/L),由此预计患者动脉血[HCO3-]的范围应为24+(0.4×27)±3(mmol/L)即在31.8—37.8(mmol/L)间。但患者[HCO3]的实测值为40mmol/L,超过预计范围的上限。表明体液中HCO3提示患者体内除了存在呼吸性酸中毒外,还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PaCO2的原发性升高使动脉血[HCO3]继发性升高,代谢性碱中毒又促使[HCO3]进一步升高,因这后一种升高与PaCO2的升高分别使血液pH向相反方向改变,故患者血液pH值可显示正常。

病例二:本病例血气分析的三项指标均属正常,有可能造成对病理过程的漏诊,但电解质测定有血[Cl]的下降应引起重视,通过对AG的计算即可发现问题:AG=142-(96+26)=20(mmol/L),显然已升高且大于16mmol/L,表明存在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由病史提示此即为原发性因素,然而呼吸性因素也未见代偿,再根据△AG=△[HCO3]的规律,患者动脉血AG增高的毫摩尔数应与动脉血[HCO3]相应地下降的毫摩尔数相当,但实测值却未见下降,提示患者体内还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的特点可确定这一AG 增高型代酸合并代碱的诊断。

-病例三:本病例分析步骤开始部分与病例一相同,预计患者动脉血[HCO3]的范围应为24+(0.4×26)±3(mmol/L)即在31.4—37.4(mmol/L)间。患者[HCO3]的实测值为36mmol/L,似乎在预计范围之内,但根据血清电解质测定结果计算:AG=140-(75+36)=29(mmol/L)即大于16mmol/L的界限,表明患者同时伴有AG增高型代谢性中毒,根据△AG=△[HCO3]的规律再作分析。

思路一:已有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前若不伴代谢性碱中毒,血浆的[HCO3]应等于△AG+[HCO3]的实测值(此实测已包含了患者因呼酸而继发性代偿增加的HCO3的量),即为:(29-12)+36=53(mmol/L)此53mmol/L的浓度远高于单纯呼酸时代偿的最大预计值(37.4mmol/L),提示患者血浆HCO3过多即还伴有代谢性碱中毒。

思路二:已有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在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前若不伴代谢性碱中毒,预计其血浆[HCO3]代偿性增加的最大预计值为37.4mmol/L,因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使血浆HCO3又发生缓冲丢失,所丢失的HCO3的量即等于△AG,若患者不伴代谢性碱中毒,理论上:实测值<最大代偿预计值—△AG,本病例理论上的实测值应小于[37.4-(29-12)=20.4(mmol/L)],但患者的实测值却为36mmol/L,高于理论上的最大预测值,提示患者血浆HCO3过多即还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两条思路结果一致。

结果表明患者体内合并存在呼酸、AG增高型代酸和代碱这三重性的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三、病例思考(缺氧)

答:1、导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通风不良的温室中原已有一定量的CO蓄积,为火炉添煤时因煤不完全燃烧又产生的大量的CO,结果引起患者中毒。机制:CO与Hb的亲和力比O2约大210倍,空气中CO过多时,血内形成大量碳氧血红蛋白,使Hb丧失携氧能力,致使血氧含量下降。CO还可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过程,使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红蛋白向组织释放O2也减少,从而导致患者严重缺氧致昏迷。

2、缺氧类型为血液性缺氧,本病例中,血氧容量为10.8ml%属明显降低,但动脉血氧分压(12.6kPa)和血氧饱和度(95%)均属正常,符合血液性缺氧时血氧变化特点。

四、病例思考(发热)

答:病例一:

1、该患者手术后体温下降的可能原因:发炎阑尾的切除。另外,尚有机体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坏死组织的物质的吸收而产生的吸收热,为非感性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即应考虑到的是:从图6-1中看到的实际上是阑尾炎导致发热过程的一个阶段,患者入院时已处在高温持续期,同时叠加有手术造成的非感染性发热全过程。

2、参考问答题2和3。并且发热原因要考虑到有来自阑尾的因素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坏死组织的物质被机体吸收的因素。本病例中去除病因起到了重要作用。

病例二:

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后的发热过程属非感染性发热,为手术后机体对坏死组织的吸收热。请参考病例一。

五、病例思考(应激)

答:思考线索:(1)本病人术后出现柏油样便的原因宜考虑应激性溃疡,这可能与病人因外科手术发生应激反应,引起胃肠黏膜缺血、H+弥散至黏膜内使膜内pH明显下降而损伤黏膜细胞等因素有关(见教学参考中图7-2)。(2)病人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说明病人发生了失血性休克,且接近失代偿期。其发生机制与应激性溃疡发生后造成消化道大出血,引起体内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等机制有关。(3)治疗中采用碱性药物胃内间断灌注,目的是针对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通过中和胃酸

以减轻H对黏膜的损伤,利于受损黏膜的修复。

六、病例思考(休克)

答:1、本病例属失血性休克。由于严重创伤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腹腔穿刺有血、X线摄片示骨盆骨折、手术见腹腔积血2500ml)、加上剧烈疼痛引起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强烈兴奋,多种缩血管物质释放,使患者迅速进入休克早期。但由于失血量大及未能及时止血,机体的代偿反应难以达到暂时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脑的血供(动脉平均压为50mmHg、舒张压仅40mmHg),因此很快就进入休克期(神志恍惚、未见排尿、术中血压一度降至零、手术见腹腔积血2500ml相当于总血量的50%)。

2、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是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性酸中毒,此举有助于改善血管壁平滑肌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升高的血钾浓度。应用速尿促进利尿,以排出血液中积聚的酸性及有毒代谢产物、降低血钾和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七、病例思考(DIC)

答:思考线索:

1、DIC的病因:肝炎病毒;诱因:急性黄疸性肝炎引起肝功能严重障碍;发生机制(见教材有关内容)。

2、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是由于DIC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消耗与聚集加剧所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延长是由于纤维蛋白原、Ⅶ、Ⅴ和X因子减少。另外也可能受FDP增加的影响。PT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兔脑、胎盘等的浸出液)和适量Ca,观察血浆凝固时间,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纤维蛋白原减少是由于进行性消耗过多所致。3P试验阳性是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FDP增多。

3、DIC发生出血的原因和机制(见教材)。

4、少尿、无尿的原因是由于DIC过程中微血栓形成累及肾脏,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八、病例思考(缺血-再灌注损伤)

答:思考线索:

(1)本例病人入院后出现的室速、室颤可诊断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因为患者入院后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在有效地施行了溶栓疗法后发生的。此时,患者心脏受累心肌存在缺血-再灌注过程。

(2)患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可能如下:受累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和钙超载所造成的心肌损失及ATP减少使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等改变了心肌电生理特性,如缺血-再灌注使纤颤阈降低及心肌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九、病例思考(心功能不全)

答:1、病因:风心病[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依据:(1)临床症状:自幼起常感全身大关节酸痛,既往“风心病”史;(2)体征:心尖区可闻及Ⅲ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3)辅助检查:血沉60mm/h,WBC 8×10/L,中性粒细胞0.80,抗“O”625U;胸片示:心腰丰满,心脏呈梨形。机理:房室瓣狭窄导致心室充盈不足而引起缺血缺氧,瓣膜关闭不全引起容量负荷过度。

诱因:感染。依据:(1)临床症状:近1个月来,常有发热,伴咳嗽;(2)体征:两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干罗音,肺底闻及湿罗音;(3)辅助检查:血沉60mm/h,WBC 8×10/L,中性粒细胞0.80,抗“O”625U;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4)经抗感染治疗病情缓解(机理参见简答题第2题)。

类型:重度/慢性/低输出量性/全心/舒张和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依据:(1)临床症状:近2年来,经常感到前胸部发闷,似有阻塞感,准备里常不能平卧,并逐渐出现下肢浮肿,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常有发热,伴咳嗽和咳少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气急加剧。(2)体检:半卧位,面部及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干罗音,肺底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Ⅲ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在肋下3cm,质稍硬。(3)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P波增宽,右室肥大;胸片示,心腰丰满,心脏呈梨形。

2、患者早期属代偿性心力衰竭,机体通过急性和慢性代偿机制能在一定限度内维持心排血量,满足机体的需氧量。急性期代偿机制有心脏本身心率加快、心脏紧张源性扩张以及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等。慢性期代偿机制是有心肌肥大、红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等。故其早期症状通过休息和一般治疗即可缓解。

3、(1)肺水肿,由于急性左心衰竭时毛细血管压升高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2)心性水肿,由于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时水钠潴留和毛细血管压升高。(3)高钾血症,由于缺血缺氧发生酸中毒,继而引起高钾血症。(4)低钠血症,患者食欲减退摄盐减少,加上肾排水功能减退使大量水肿液潴留而导致继发性低钠血症。

4、呼吸困难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因难乃至心源性哮喘的形式(机制参见简答题第8题和第9题)。

十、病例思考(呼吸功能不全)

答:1、肺泡与动脉血的氧分压差(PA-aO2)增大主要是因为换气障碍造成的。本例主要因为弥散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换气障碍。

(1)本病例患者肺底部可听到罗音,说明肺部有炎症,致肺泡膜病变而使肺泡膜厚度增加;肺动脉造影右肺有两叶充盈不足,说明有肺栓塞的可能,导致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厚度↑,面积↓使气体弥散障碍,使肺泡内的O2不能弥散到血液中,从而致PA-aO2↑.

(2)导致PA-aO2↑的另一个更重的原因是,肺栓塞后VA/Q↑,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吸入的气体没有或很少参与气体交换,这种情况称为死腔样通气。另外,肺部听诊有喘鸣音,说明有支气管狭窄,则VA/Q↑,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内,这种情况称为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和功能性分流都使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不能很好交

换,导致肺泡内氧分压与动脉血内氧分压差增大。

2、肺弥散障碍时,由于CO2的弥散常数是O2的弥散常数的20倍,故当O2弥散发生障碍时,可以不伴CO2的弥散障碍,另外低氧血症可使病人呼吸加深加快,排出大量的CO2,病例中患者每分通气量为9.1L/min,说明患者有呼吸代偿。

部分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时,往往只引起低氧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这主要由血液中二氧化碳解离曲线和氧离曲线的特性所决定的。血液CO2分压的改变与CO2含量改变几乎呈直线关系,在代偿性通气加强时,只要PACO2降低,血中CO2就可得到更多的排除,因此可以代偿通气不足的肺泡所造成的CO2潴留。而氧离曲线的特点是呈S形,当氧分压为13.3kPa 时,血氧饱和度已达95%—98%。过多通气的肺泡即使提高了氧分压,流经的血液氧饱和度和氧含量的增加也是极微小的,因此不能代偿通气不足的肺泡所造成的低氧血症。故此患者主要存在缺氧,而无高碳酸血症,属I型呼吸衰竭。

十一、病例思考(肝功能不全)

答:思考线索:

1、原发病:慢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诊断依据:巩膜黄染、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蜘蛛痣,腹水,低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2、水肿,低钾血症,可能有缺钾性碱中毒。

3、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机制(见教材),本例有血小板减少。

4、肝昏迷发生机制(见教材)。诱因:腹腔放液、大量利尿、呕血(发生机制见本章教学参考)。

5、 失误之处:腹腔放液量太多、利尿药使用不当、输库血。

十二、病例思考(肾功能不全)

答:思考线索:据3年前之病史可考率当时可能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据1年来之病史,应考虑肾脏病变不断加重,由于肾单位进行性破坏发展至本次入院时,以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后经治无效,反加重而发展成尿毒症。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还可见高血压、贫血、尿毒症性心包炎、尿毒症性脑病等变化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

酸碱平衡紊乱病例讨论 患者,男,45岁,患糖尿病10余年,昏迷状态入院。体检:血压90/40mmHg,脉搏101次/分,呼吸28次/分。 血常规:MCV 75fL、HCT 0.65L/L,其他未见异常。 生化检验:血糖10.1mmol/l、β-羟丁酸 1.0mmol/L、尿素8.0mmol/L、K+ 5.0mmol/L、Na+ 160mmol/L、Cl- 104mmol/L;pH 7.136、PaCO2 30mmHg、PaO2 75mmHg、BE -18.0mmol/L、HCO3-9.9mmol/L、AG35mmol/L;尿:酮体(+++),糖(+++),酸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经静脉滴注等渗盐水,以低渗盐水灌胃,静脉滴注胰岛素等抢救措施,6小时后,病人呼吸平稳,神志清醒,重复上述检验项目测定,除血K+为3.4mmol/L偏低外,其它项目均接近正常,临床以慎重地补钾,并适当减用胰岛素继续治疗。数月后,病人病情得到控制。 讨论题: 1、该患者是否发生了酸碱平衡紊乱?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该患者的血气变化如何分析? 3、如何解释该患者血K+的变化?

心功能不全病例讨论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血压220/110mmHg,平时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降压O号等药物,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患者男,80岁主诉:反复胸闷,憋气10年,加重伴喘息1周现病史:患者10年前因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梗,住院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2月后因受凉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发热、胸痛,无喘息,伴轻度胸闷、气短,无心悸,无双下肢水肿,无夜间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心功能不全”,经治疗好转。此后,间断服用地高辛、利尿剂。10年间反复出现胸闷、憋气,多于快走或一般家务劳动时出现,时伴咳嗽、咳白黏痰,偶有双下肢水肿,平卧困难,经休息、口服地高辛、速尿等药物后可逐渐缓解。 半月前,进食后出现右肋下疼痛,为隐痛,无放散,伴恶心,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食欲差,自觉尿量减少1000ml/日。患者未予诊治。一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喘憋、夜间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咳嗽,咳黄色黏痰,痰中少量血丝,无发热。患者自服地高辛、速尿后效果不明显。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弱,食欲差,尿量减少,睡眠欠佳。一天前来医院急诊。 体检:体温:36.3℃呼吸:25次/分脉搏:90次/分 BP:120/90mmHg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名解、填空、考点、 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亚健康: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表现为“三多三少”:主诉症状多、自我感觉不适多、疲劳多;活力低、反应能力低、适应能力低,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又称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 遗传易感性:指由某些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如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肾病因人而异。(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易于罹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性。) 条件: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诱因:其中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恶性循环:在一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交替的链式发展中,某几种变化互为因果,形成环式运动,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称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判定标准: 1、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 2、不可逆性深昏迷; 3、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均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 6、脑血流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有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减少人力及经济消耗;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时机和合法的依据。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低渗性脱水特点是①失Na+多于失水;②血清Na+浓度<130mmol/L;③血浆渗透压<280mmol/L;④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 问答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容易发生休克的原因? 1、通过肾丢失以及肾外丢失的三条途径导致细胞外液丢失 2、细胞外液丢失导致细胞内为高渗透状态,水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转移,细胞外液减少。 3、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故机体虽然缺水,但不能很快的通过喝水补充体液。 4、早期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极速分泌少,早期多尿,更加重了集体的缺水。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概念】:特点: (1)失水多于失钠 (2)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 (3)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

亚健康状态-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33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她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与检验结果。 分析题: 1、请问她得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 2、就是否需要治疗? 参考答案: 1、处于亚健康状态。 2、因为她在体检后没有发现疾病得存在,但又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并不属于健康状态,所以她就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得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得个体不需要治疗,但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如适当休息、放松、增加睡眠等逐步消除这些症状,使机体早日恢复健康。 细胞凋亡-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 男,4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连续化疗8周,自觉症状减轻,但食欲减退,轻度脱发,有低热。抽血,分离淋巴细胞作DNA琼脂糖电泳,常规透射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发现:DNA电泳谱呈梯状条带;电镜检查发现:细胞皱缩,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核固缩;核酸内切酶活性显著增强。 分析题: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什么病理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改变,依据就是DNA琼脂糖电泳、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例分析 王某,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4天入院。发病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4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000ml,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7.5℃(肛)(正常36、5-37.7℃),脉搏速弱,150次/分,呼吸浅快,55次/分,血压86/50mmHg(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血清K+3、2mmol/L。 问: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参考答案: 患儿发生了低渗性脱水与低钾血症。 一、低渗性脱水: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4天后才入院,大量失液、只补水,因此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2、体检: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为脱水貌得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130mmol/L) 二、低钾血症: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钾摄入不足、消化道丢失钾(小儿失钾得主要途径就是胃肠道);补葡萄糖使细胞外钾转移到细胞内。 2、体检:精神萎靡,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得表现。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试题 一、病例思考(水电) 患者女性,16岁,因心慌、气短1年,咳嗽、咯血、腹胀和尿少2周入院。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 血K+4.6mmol/L,Na+144mmol/L,Cl-90mmol/L,HCO- 329mmol/L。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氢氯 噻嗪25mg/次,3次/日)、抗感染治疗,并进低盐食物。治疗7天后,腹胀、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心衰明显改善。 治疗18天后,心衰基本控制,但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唾、全 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及尿少等,并有脱水现象;血 K+2.9mmol/L,Na+112mmol/L,Cl-50.9mmol/L,HCO- 335.7mmol/L。立即给予静脉补充含氯化钾的 葡萄糖盐水。5天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肌张力恢复,尿量亦逐渐正常;血 K+4.4mmol/L,Na+135mmol/L,Cl-91mmol/L,HCO- 330mmol/L。 讨论题: 1、引起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有哪些? 2、哪些症状与低血钾有关?说明其理由。为什麽需补钾5天后病情才好转? 3、患者是否合并酸碱平衡紊乱?是何原因引起?为何种类型? 二、病例思考(酸碱)

限于篇幅,不再另加病例。病例一、二、和三分别见A型选择题30、31和32。请分别 分析这些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 病例一、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 8.9kPa(67mmHg),[HCO- 3]40mmol/L,[Na+]140mmol/L,[Cl-]90mmol/L. 病例二: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院,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 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5.9kPa(44mmHg),[HCO3-]26mmol/L,[Na+]142mmol/L, [Cl-]96mmol/L。 病例三:某重症肺心病伴下肢浮肿患者应用速尿治疗两周后,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 结果如下:pH7.34,PaCO28.8kPa(66mmHg),[HCO3-]36mmol/L,[Na+]140mmol/L, [Cl-]75mmol/L. 三、病例思考(缺氧) 患者女性,45岁,菜农。因于当日清晨4时在蔬菜温室为火炉添煤时,昏倒在温室里。2 小时后被其丈夫发现,急诊入院。患者以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7.5℃,呼吸20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13.0/9.33kPa(100/70mmHg).神志不清,口唇呈樱红色。其他无异常发 现。实验室检查:PaO212.6kPa,血氧容量10.8ml%,动脉血氧饱和度95%,HbCO30%。入院后立 即吸O2,不久渐醒。给予纠酸、补液等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 请问: 1、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发生机制。 2、缺氧类型是什么?有哪些血氧指标符合? 四、病例思考(发热) 病例一:李××,男,1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入院,有右下腹压痛,结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病理生理学精彩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A型题 1.病理生理学是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B.主要从功能代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畴,主要从功能代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答案]D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 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 B.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 C.病理反应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

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答案]C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缺氧 B、创伤性休克 C、酸碱平衡紊乱 D、呼吸衰竭 E、水肿 [答案]D [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 属于病理学畴,是从功能、代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3.综合征(syndrome) [答案] 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成套的有在联系的体征和症状,称为综合征,如挤压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等。 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答案] 在动物身上复制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畴是什么 [答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2.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 [答题要点]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结构的变化。 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 [答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 四、论述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 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 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 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变化。 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五、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动物实验。( ) 4.发热属于基本病理过程论述的容。( )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作业一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1 患儿刘某,男,1岁半,腹泻5天,近2天来加重,于1997年8月7日入院。据患儿母亲说:患儿于5天前,因饮食不当出现腹泻,为水样便,无脓血,每日6~7次,近2天来加重,每日大便十余次。伴有呕吐,每日3~4次,吐物为乳汁,不能进食,并有口渴、尿少、腹胀、气喘等症状。 体检:T 39℃,R 34次/分,BP 10.7/7.5kPa(80/56mmHg)。患儿发育、营养欠佳,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皮肤呈大理石花纹,全身肌肉弛缓,呼吸深快,张口呼吸,唇围发绀,皮肤紧张度下降,弹性减退,皮下脂肪减少,两眼凹陷(前囟下陷),心跳快而弱,肺无异常所见,腹胀,肠鸣音减退,腹壁反射减弱,膝反射迟钝,四肢发凉。 化验:RBC 5.1 ×10 12 /L,Hb 140g/L,WBC 1.98 ×10 9 /L,N 80%,L19%,M 1%,血清K+ 3.3mmol/L,Na+ 140mmol/L,pH 7.20,BE–5mmol/L,AB 18mmol/L,CO 2CP 17.1mmol/L(38Vol/dl),PaCO 24.4kPa(33mmHg),大便为水样便,无脓血,小便400ml/24h。 入院后在输液时发现静脉萎陷,当输入500ml葡萄糖盐水后情况稍有好转,但当晚8时体温又升至39.8℃,患儿出现惊厥,又发生腹泻、呕吐多次,先后补液1000ml,同时加入11.2%乳酸钠及10%KCl,并给予黄连素、氟哌酸等药物,一般情况逐渐好转,反射恢复,大便次数减少,呼吸正常,心律整齐。pH 7.4,AB=SB=23mmol/L,BE 2mmol/L,CO 2 CP 27.5mmol/ L,住院一周后出院。 思考与讨论: 患儿发生了什么类型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诊断依据是什么?出现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 答:发生了等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最新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 A 3.B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 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 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 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 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 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 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 类神经系统 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 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 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人 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 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 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 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 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 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 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病理生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亚健康状态-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33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检验结果。 分析题: 1、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 2、是否需要治疗? 参考答案: 1、处于亚健康状态。 2、因为他在体检后没有发现疾病的存在,但又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并不属于健康状态,所以他是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不需要治疗,但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如适当休息、放松、增加睡眠等逐步消除这些症状,使机体早日恢复健康。 细胞凋亡-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男,4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连续化疗8周,自觉症状减轻,但食欲减退,轻度脱发,有低热。抽血,分离淋巴细胞作DNA琼脂糖电泳,常规透射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发现:DNA电泳谱呈梯状条带;电镜检查发现:细胞皱缩,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核固缩;核酸内切酶活性显著增强。 分析题: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什么病理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改变,依据是DNA琼脂糖电泳、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例分析

王某,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4天入院。发病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4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000ml,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7.5℃(肛)(正常36.5-37.7℃),脉搏速弱,150次/分,呼吸浅快,55次/分,血压86/50mmHg(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血清K+3.2mmol/L。 问: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参考答案: 患儿发生了低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 一、低渗性脱水: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4天后才入院,大量失液、只补水,因此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2、体检: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为脱水貌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130mmol/L) 二、低钾血症: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钾摄入不足、消化道丢失钾(小儿失钾的主要途径是胃肠道);补葡萄糖使细胞外钾转移到细胞内。 2、体检:精神萎靡,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K+3.2mmol/L(<3.5mmol/L)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重点

什么是脑死亡:实质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意味着实质性死亡,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烦躁、肌肉搐搦、嗜睡、昏迷。其机制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向细胞外转移引起脑细胞脱水而使其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脑体积缩小,使颅骨与脑皮质之间血管张力增大,引起静脉破裂,脑内出血。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中枢神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见于重症晚期。血钠浓度低于125mmol/L 时,常有恶心、头痛、乏力和感觉迟钝等。低于115mmol/L时可出现搐搦、昏迷等。机制:血钠浓度急剧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中枢神经受损。引起障碍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早期代偿: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胞内水分转外2.XBWYSTYSG→口渴中枢→大量饮水3.XBWYSTYSG→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4.血钠浓度升高抑制醛固酮分泌,肾排钠增加,尿钠含量增加。通过以上代偿反应,使细胞外液恢复等渗,容量得到补充。 水肿的发生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因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加。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钠、水潴留: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1.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压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2.钠、水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机制为超极化阻滞。因细胞外钾减少,细胞内不变,浓度差大,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需加大刺激。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肾排钾障碍,因1.肾衰竭。GFR严重下降,少尿,钾滤出障碍。2.各种原因的GFR下降,如失血性休克致排钾障碍。 3.醛固酮缺失。因其是排钾激素。 4.使用贮钾类利尿剂。代谢性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H+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而降低心肌收缩力。1.H+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单位结合 2.H+减少Ca+内流3.H+影响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Ca+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1.血浆的缓冲作用,H+被血浆缓冲系统的缓冲碱缓冲2.肺的调节,H+增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CO2排出增大,PaCO2代偿性降低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H+进入细胞内被缓冲,K+逸出致高钾血症。 4.肾的调节,PH降低,碳酸酐酶活性增强,肾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 各型缺氧黏膜颜色:低张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机体发绀,青紫色。循环性:青紫色或是缺氧期的苍白色。组织性:对氧的利用减退,静脉血氧含量和氧分压增高,玫瑰红色。血液性:缺氧情况不同有苍白色、樱桃红色或咖啡色 什么是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量达5g/dl时,可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称谓发绀。联系:发绀是缺氧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同时存在。区别:发绀不等于缺氧,缺氧时可以不出现发绀,发绀时也可不出现缺氧。 内生致热源的种类特点:1.IL-1,最早发现,小剂量静注引起机体单相热。不耐热70°30min灭活2.TNF,与IL-1有相似生物学活性,一般剂量...3.IFN,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白细胞释放,耐受性,60°40min灭活4.IL-6,由单核、成纤维、内皮细胞分泌。作用弱于IL-1和TNF。发热:1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增强产热增强。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 2.高温持续期,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与之相适应,产热和散热持平 3.体温下降期,内生致热源被清除。调定点回到正常水平,散热大于产热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特点:物质代谢明显增多:1.糖代谢。产热需要,能量消耗增加,糖分解代谢增加2.脂肪代谢。糖原贮备不足脂肪代谢增加3.蛋白质代谢。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加强,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尿氮增多,出现负氮平衡。4.水、盐及维生素代谢。上升期NA+和CL-排泄减少,退热期增多,大量失水。 发热时循环系统:1°C心率增加18次/min,原因:机体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影响:150/min心率可以增加心排血量,超过反而减少。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十二道《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附答案)》 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试题 一、病例思考(水电) 患者女性,16岁,因心慌、气短1年,咳嗽、咯血、腹胀和尿少2周入院。 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 血K+4.6mmol/L,Na+144mmol/L,Cl-90mmol/L,HCO- 329mmol/L。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氢氯 噻嗪25mg/次,3次/日)、抗感染治疗,并进低盐食物。治疗7天后,腹胀、下肢浮肿基本消 失,心衰明显改善。 治疗18天后,心衰基本控制,但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且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唾、全 身软弱无力、腹胀、恶心、呕吐、不思进食及尿少等,并有脱水现象;血K+2.9mmol/L,Na+112mmol/L,Cl-50.9mmol/L,HCO- 335.7mmol/L。立即给予静脉补充含氯化钾的 葡萄糖盐水。5天后,一般状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肌张力恢复,尿量亦逐渐正常;血 K+4.4mmol/L,Na+135mmol/L,Cl-91mmol/L,HCO- 330mmol/L。 讨论题: 1、引起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的原因有哪些? 2、哪些症状与低血钾有关?说明其理由。为什麽需补钾5天后病情才好转? 3、患者是否合并酸碱平衡紊乱?是何原因引起?为何种类型? 二、病例思考(酸碱) 限于篇幅,不再另加病例。病例一、二、和三分别见A型选择题30、31和32。请分别 分析这些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况。 病例一、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2 8.9kPa(67mmHg),[HCO-

最新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 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 D、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强 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 B、镁向细胞内转移 C、镁吸收障碍 D、镁随尿排出增多 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H7.39, PaCO 25.9Kpa(43.8mmHg),HCO 3ˉ26.2mmol/L,Na+142mmol/L,Clˉ96.5mmol/l,可判定该患者有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血浆【HCO 3ˉ】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10、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 A、脑内H+含量升高 B、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 C、脑内r-氨基丁酸含量减少 D、脑血流量减少 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的特殊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12、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13、下述哪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干扰素 B、淋巴因子 C、肿瘤坏死因子 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4、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产印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15、下列哪项是DIC的直接原因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 A.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D. 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 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 答案 ]D 2. 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 A .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D .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 .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 答案 ] A 3.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 . 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 . 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 . 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D . 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 . 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 答案 ] B 4. 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 A . 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 . 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 . 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D . 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 . 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 答案 ] E 5.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发热 B. 水肿 C. 缺氧 D. 心力衰竭 E. 代谢性酸中毒 [ 答案 ]D 6. 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 A . 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 B . 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

C . 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 D . 疾病的特殊规律 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 [答案]A 7.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 A . 病人 B.病人和动物 C .疾病 D .动物实验 E . 发病条件 [ 答案 ]D B型题 A. 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 B. 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 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D. 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E. 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 8.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9. 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 10. 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 [ 答案 ]8D 9B 10C C型题 A. 呼吸功能衰竭 B.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1. 基本病理过程包括 12. 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 [ 答案 ]11B 12A 二、填空题 1. 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 _________ 。 [ 答案 ] 概论 2. 基本病理过程,又称________ 。 [ 答案 ] 典型病理过程 3. 病理生理学各论,又称_________ 。 [ 答案 ] 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4. 病理生理学是着重从________ 和________ 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科学。 [ 答案 ] 功能代谢 5. 疾病概论主要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 两部分。 [ 答案 ] 病因学发病学 6.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 ____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的变化。 [ 答案 ] 功能代谢结构

病理生理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属于基本病理过程(C) A.肺炎 B.痢疾 C.缺氧 D.呕吐 E.白血病 2.在疾病发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B) A.疾病的诱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条件 D.社会环境因素 E.精神心理因素 3.病理生理学是一门(C) A.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学科 B.研究疾病发生条件的学科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D.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学科 E.研究疾病转归的学科 4.死亡的标志是(D)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脑死亡 E.体内所有细胞死亡 5.霍乱患者易引起下列哪一种紊乱(A)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水中毒 6.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A) A.脑水肿,颅内高压 B.血管破裂 C.肾功能衰竭 D.低钾血症 E.稀释性酸中毒 7.尿崩症患者易引起下列哪一种紊乱(A)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水中毒 8.大量丢失体液后只补充葡萄糖溶液会导致(B)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高血糖症 9.成人失钾的最重要途径是(C) A.经胃失钾 B.经小肠失钾 C.经肾失钾 D.经皮肤 E.经结肠失钾 10.严重呕吐可引起下列哪一种类型酸碱紊乱(C)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水 11.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发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C) A.醛固酮分泌过多 B.肾脏排钾增多 C.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D.结肠分泌钾增多 E.经皮肤排钾增多 12.低钾血症时可出现(C) A.正常性酸性尿 B.正常性碱性尿 C.反常性酸性尿 D.反常性碱性尿 E.中性尿 1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B) A.增加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能力增强D.碳酸酐酶活性增强 C.肾小管泌NH 3 —增加 E.肾小管重吸收HCO 3 14.酸中毒时血钾变化的规律是(A) A.升高B.不变C.降低

病理生理学 简答题考点集锦

病生简答题集锦 1.简诉何为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那些?(预防) 2.论述水肿发生的机制?(看清楚是论述题啊,不要只答大标题就够了,得把机制(简单写),常见病因(最常见的那一条就够了)都写上去,宋张娟老师说的,不是我瞎掰的,注意这个题目可以拆成很多简答题)(重中之重) 3.论述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区别?(病因,特点,临床表现(一大堆作业本上不全首先提醒你们一下,自己补上去,宋张娟老师说的,不是我瞎掰的),治疗方法这几点区考虑)(重中之重) 4.简述急性低血钾和急性高血钾时产生骨骼肌无力的发生机制的有何不同?(重点)5.简述急性低血钾和急性高血钾时(分析轻度和重度)对心肌作用有何不同其机制是什么?(重点) 6.简述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主要危害的不同?(重点) 7.简述为啥高渗性脱水相比于低渗性脱水早期不易产生低容量性休克的原因?(重点)8.简述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什么,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以及常见病因? (看清楚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基本,基本,你们懂得了!)(预防) 9.简述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有何不同及相应机制?(重中之重) 10. 简述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及机制?(所有的老师我都问了他们一致认为掌握名解比掌握这个简答题还要重要!)(预防) 11. 简述高渗性脱水和水中毒患者可发生哪种中枢系统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有啥不同?(预防) 12.论述机体四大酸碱平衡调节体系的特点?(预防) 1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机体的代偿机制?(重点) 14.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机体的代偿机制?(重点) 15.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对心脏的影响极其机制?(重点) 16.简述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重点) 17.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重点) 17.论述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重点) 18.论述呕吐发生酸碱平衡混乱类型及其机制?(重点) 19.简述何为盐水抵抗性碱中毒和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并举2例?(预防) 20.简述何为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和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并举2例?(预防)22.21.一划五看简易判断法(重中之重) 1.某肺心病患者,因受凉、肺部感染而住院, 血气分析如下: pH 7.33 HCO3- 36 mmol/L PaCO2 9.3 kPa(70mmHg) 该病人诊断为? pH 7.33 ↓,[HCO3-] 36 mmol/L ↑,PaCO2 70mmHg↑ 1. PH↓→酸中毒 2. PaCO2 ↑结合原发病(肺心病)→慢性呼酸 3. Δ[HCO3-]↑= 0.35ΔPaCO2±3 = 0.35×(70-40) ±3 = 10.5±3mmol/L(7.5~13.5mmol/L) 预计[HCO3-] = 24+Δ[HCO3-] = 24+7.5~13.5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