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2015-02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5W、25W)

DD 2015-02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5W、25W)
DD 2015-02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5W、25W)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 D2015-02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1:50 000、1:250 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年12月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基本要求 (3)

4.4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基本要求 (3)

4.5 一般工作流程 (3)

5 设计编审 (4)

5.1 资料搜集 (4)

5.2 技术定额 (5)

5.3 设计书编写 (6)

5.4 设计书审查与审批 (7)

6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 (7)

6.1 一般规定 (7)

6.2 活动断层判别 (7)

6.3 活动断层调查 (8)

6.4 活动断层评价 (8)

7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10)

7.1 一般规定 (10)

7.2 评价指标调查 (10)

7.3 单指标数据准备 (11)

7.4 构造稳定性评价 (11)

7.5 地表稳定性评价 (12)

7.6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13)

8 调查评价数据管理 (15)

8.1 基本要求 (15)

8.2 数据分类 (15)

8.3 数据内容 (15)

8.4 数据组织 (15)

8.5 数据库集成 (15)

I

9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15)

9.1 活动断层图编制与报告编写 (15)

9.2 区域地壳稳定性图编制与报告编写 (16)

10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 (17)

10.1 质量检查 (17)

10.2 最终成果验收 (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计书的编制提纲 (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活动断裂调查工作手段 (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的年轻断(地)层年龄测定方法及参数 (30)

附录D(资料性附录)断层构造规模分类标准及主要特征 (31)

附录E(资料性附录)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调查 (32)

附录F(资料性附录)岩土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41)

附录G(规范性附录)活动断层调查评价技术报告提纲 (42)

附录H(规范性附录)区域地壳稳定调查评价报告提纲 (44)

参考文献 (46)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吴树仁、姚鑫、张永双、谭成轩、李铁锋、侯春堂、张作辰、张岳桥、李晓春、吴中海、徐忠胜、石菊松、郭长宝。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III

引言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在我国重大工程场地选址、国土资源规划、减灾防灾等地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活动断层调查评价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迫切需要加强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2005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有计划地部署开展了多个重要经济区带和重大工程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规范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了本规范。

IV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1:50 000、1:250 000)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地1:50 000活动断层和1:250 000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的目的、任务、内容、设计编审、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数据管理、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58-2015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CH/T 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DZ/T 0170-1997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DZ/T 0261-2014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比例尺1:50 000)

DD 2006-06 数字地质图空间据库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动构造 active tectonics

第四纪以来曾经活动、未来仍可能活动的各类地质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活动火山及其所围限的地壳和岩石圈块体。

3.2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第四纪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曾经活动,未来仍可能活动的断层。

3.3

全新世断层 holocene fault

距今1万年以来在地表或近地表有活动迹象的活动断层。

3.4

1

隐伏活动断层 buried active fault

平原或盆地区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在地表没有醒目迹线的活动断层。

3.5

裸露活动断层 bare active fault

位于基岩出露的丘陵山区,在地表有明显地质标志的活动断层。

3.6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 active fault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利用地质与物化遥等方法综合查明活动断层空间展布、规模和产状,获取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质、幅度、时代、速率及地震复发间隔等参数,研究断层分段、活动性及地质灾害效应的技术过程。

3.7

区域地壳稳定性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在内外动力、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作用下,一定区域范围内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的稳定程度,以及这种稳定程度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范围和工作内容可分构造稳定性和地表稳定性两个层次。

3.8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assessment

在搜集调查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内外动力灾害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指标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影响及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划分出不同稳定程度的区块,并阐明各区块主要区域地壳稳定性条件,提出利用与改造建议。

3.9

构造稳定性 tectonic stability

地球内动力为主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现代地壳变形、地震活动、断层活动及火山活动等)引起的某一地区的稳定程度。

3.10

地表稳定性 ground stability

在内外动力和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某一地区浅表层岩土体的稳定程度。

3.11

安全岛 stable island

现今活动构造区中的相对稳定地块。

4 总则

4.1 目的

查明活动断层特征及灾害效应,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重大工程和城镇规划选址提供地质依据。

4.2 任务

2

4.2.1 调查活动断层空间展布、规模、产状,确定其活动方式、时代、活动速率等,研究其地质灾害效应,划分断层活动级别。

4.2.2 调查和分析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并划分级别,编制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

4.2.3 建立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

4.2.4 根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重大工程和城镇规划选址建议。

4.3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基本要求

4.3.1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工作精度宜为1:50 000比例尺。

4.3.2 应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确定活动断层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

4.3.3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应按裸露活动断层与隐伏活动断层分别采用相应的调查评价方法。

4.3.4 对裸露断层,宜选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条带状地质地貌填图、槽探、年代样品测试等技术方法。

4.3.5 对隐伏断层,宜选择遥感解译、气体地球化学探测与浅层地震勘探、钻孔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分析、槽探、年代样品测试等技术方法。

4.3.6 在活动断层判别、调查、探测和测年结果的基础上,宜开展断层规模、断层分段、活动方式、活动速率、地质灾害效应等断层活动性评价工作。

4.3.7 应根据断层活动性指标(活动速率、历史地震及古地震、最新活动时代、断层分段、断层规模)评价活动性(强活动、较强活动、中等活动和弱活动)。

4.4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基本要求

4.4.1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精度宜为1:250 000比例尺,对难于获取的指标,如地球物理场、地壳形变等, 可利用1:500 000~1:1 000 000数据。

4.4.2 应在构造稳定性和地表稳定性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4.4.3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应充分搜集构造地貌、活动断层、地壳形变、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深部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性、岩土体性质等方面的资料,并补充适量的调查与勘探工作。

4.4.4 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分区结果应阐述数据来源、评价方法及对策建议。

4.4.5 调查评价成果主要由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报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数据库三部分组成。

4.4.6 数据库中应包括单指标图层、单指标评价图、构造稳定性评价图、地表稳定性评价图、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

4.5 一般工作流程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调查评价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3

图1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流程

5 设计编审

5.1 资料搜集

5.1.1 资料搜集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工作区区域地质与构造、地球物理、新构造与活动断层、地震地质、第四纪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可能存在的活动断层作为调查探测目标,找出影响区域地壳稳定的主要地质问题,明确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为设计编写和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5.1.2 资料搜集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a)详细查阅研究区有关综合或专项调查报告与成果图件、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

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

b)宜搜集构造地貌、地震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特殊岩土体、地热温泉、不良地质作用的工程破

坏现象等资料;

c)宜对前人工作成果的质量及其资料可供利用的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4

5.1.3 编写设计书之前应进行野外踏勘,从整体上对工作区的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主要影响指标进行概略了解,并对室内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验证;同时还要了解测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等,为编制设计以及经费预算提供依据。

5.1.4 宜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具体要求如下:

a)按照DD 2006-06对工作区及外延不小于25 km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地质、遥感影像、数字地

面模型进行GIS入库处理,包括数据纠正、配准、坐标转换、数据拼接、属性录入、完整性检验等;

b)初步确定工作区主要断层和地壳稳定性评价主要影响指标,利用各种搜集的资料和踏勘成果初

步编制工作部署图,图面内容包括主要断层展布和搜集的各种区域地壳稳定性影响指标概要信息。

5.2 技术定额

5.2.1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设计阶段的技术定额主要取决于活动断层的出露情况,按隐伏断层和裸露断层两类来确定工作手段及实物工作量,工作量可参考表1不知。

表1 活动断层(1:50 000)调查主要技术定额(100 km)

5.2.2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设计阶段的技术定额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5.2.3 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五项指标应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综合划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种类型,划分标准参见表2。

表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5

表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续)

5.2.4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基本工作手段及程度参见表3执行。

表3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主要技术定额(100 km2)

5.3 设计书编写

5.3.1 通过前人资料研究、野外踏勘,根据工作区实际情况及下达的任务书要求编写设计,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a)项目任务书;

6

b)工作区地质条件、以往工作程度和存在的问题、服务对象需求;

c)有关技术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

5.3.2 设计书内容包括前言、评价范围、区域地质环境、以往工作程度、工作部署、工作内容与技术要求、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等。

5.3.3 设计书编写应做到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可行、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5.3.4 设计书编写提纲参见附录A。

5.4 设计书审查与审批

设计书应经任务下达单位组织审查审批后实施。工作过程中,因情况变化而确需修改设计书时,应及时补充设计,报请原审批单位批准。

6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

6.1 一般规定

6.1.1 野外活动断层水平定位误差应不大于50 m,配合手持GPS和精度优于1:50 000的地形底图标绘活动断层地表迹线。

6.1.2 单条活动断层的调查范围应为目标断层及其影响带两侧各2 km~4 km。

6.1.3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工作应符合第4章中的基本要求与工作流程。

6.2 活动断层判别

6.2.1 在开展活动断层调查前,应根据搜集、踏勘、遥感解译和地质地貌判读的结果对区内断层进行活动性初步判别,以明确调查评价工作的对象与重点。

6.2.2 活动断层判别的地震学标志包括:

a)使第四纪以来的地层产生错位并存在断层面的断层;

b)经可靠年龄测定,断层中构造岩或被错动脉体最后一次错动的年代距今不足2.48 Ma;

c)根据仪器连续的地形变观测,显示其滑动速率≥1 mm/a的断层;

d)根据历史记载或仪器记录地震,有下列特征之一者,属活动断层:

1)发生过大于本底地震的断层;

2)沿断层已发生多次中等强度(M≥4.5)以上地震的断层;

3)沿断层有密集而频繁的微震活动。

e)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动断层有共生、同生或伴生关系的断层;

f)错移古文化层及古代、近代建筑物的断层。

6.2.3 活动断层判别的地形地貌标志包括下列内容:

a)沿断层存在山脊、冲沟或多条河流同步转弯;

b)沿断层有串珠状或线状分布的盆地、沼泽和泉水点;

c)沿断层存在断层崖、平直新鲜的断层三角面、山前洪积扇的叠置或错动、分布连续的大规模崩

塌滑坡;

d)沿断层存在河道错动或河谷遗弃,河谷横剖面不对称,河谷纵剖面出现裂点、河流阶地变位。

6.2.4 活动断层判别的地质标志包括下列内容:

a)沿断层的地质体分界线呈特定的几何图形,或存在第四纪以来新地层沉积相的突变带以及新老

地层的线性接触带;

7

b)断层线上存在第四纪以来新地层厚度的突变带。

6.2.5 活动断层判别的物探、化探、遥感异标包括下列内容:

a)沿断层地球物理场(重力、航磁、地热)线性异常;

b)沿断层地球化学(水化学或同位素)线性异常;

c)沿断层遥感图像线性异常,包括线性影像醒目。

6.2.6 强活动性断层的判别标志:

a)沿断层地貌形态突变,反差明显;

b)跨断层的第四纪地层年代新、变形显著;

c)断层所控制的断陷盆地规模大、盆地内第四系沉积厚度大、相邻断块上升幅度大;

d)断层带垂直剖面差异活动量大;

e)断层延伸长;

f)断层发生多次大于5.0级地震或一次6.0级以上地震。

6.2.7 判别活动断层时,应注意识别下列假象:

a)基岩内不存在断层的地段,分布高程有差异的不同沉积相和不同时代的第四纪地层;

b)同沉积期断层(同生断层)或滑坡、崩塌形成的第四纪地层中的变形现象;

c)基岩陡坎与第四纪沉积物接触面;

d)两种不同人工堆积物的交接面;

e)由地形地貌显示的线性影像;

f)老断层或岩性差异形成的裂点、线性陡崖,基岩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的河流直弯转。

6.3 活动断层调查

6.3.1 活动断层根据地质条件宜选用遥感解译、气体地球化学探测、条带状活动断层地质地貌填图、探槽、钻孔勘探、浅层地震勘探6种工作手段中的3种以上进行调查,6种工作手段适用范围为:

a)遥感解译适用于已知或未知活动断层的探测工作,光学遥感适用于有地表形迹的活动断层探

测,干涉雷达遥感适用于现今变形速率显著且附近地层裸露的活动断层的探测;

b)气体地球化学探测适用于未受严重化学污染场地的隐伏活动断层探测工作;

c)条带状活动断层地质地貌填图适用于裸露地表的活动断层或有地形地貌迹象的隐伏活动断层

探测;

d)探槽适用于裸露地表的活动断层、埋藏浅于8 m的隐伏活动断层探测及古地震鉴定;

e)钻孔勘探适用于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隐伏活动断层的位置、上断点埋深探测及其活动性鉴定;

f)浅层地震勘探适用于上断点埋深十几米至数百米的隐伏活动断层勘探。

6.3.2 6种活动断层调查工作手段见附录B。

6.4 活动断层评价

6.4.1 断层活动年龄测定

6.4.1.1 断层活动年龄测定样品的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宜在地表或探槽内取风化程度较低的样品;

b)断层采样应采用于断层破碎最强烈、有明显断错面、能显示断层新位错影响的部分;

c)断层带中石英脉、方解石脉和其他碳酸钙类及石膏等样品,应进行野外观察和室内显微结构鉴

定,以判断其形成后是否受过构造作用或应力影响;

d)测年样品应在同一断层的同一剖面位置采2个~3个,测年方法与校核方法也应是同一样品。

8

6.4.1.2 断层活动年龄的测试,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测试对象,参照附录C选取适宜的测试方法及相关参数。

6.4.1.3 断层活动年龄鉴定方法:

a)根据被错断地层(地貌面)中的最新年龄和未被错断地层中的最老年龄综合确定断层的最新一

次活动时间;

b)根据断层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或断层充填物的年龄值,确定断层的最新活动年龄:

1)断层充填物的年龄测试,所测矿物质形成于断层之后,其形成年龄,可表示断层在充填物

形成前的最新活动年龄的界线值;

2)断层形成物的年龄测试,被测矿物存在于断层带中并受构造破裂作用,根据其物理化学指

标、放射性元素辐射剂量,计算出受构造作用的年龄,以此确定断层最后一次强烈活动的

近似地质年龄。

6.4.1.4 断层活动年龄测定结果的分析与应用,应遵守下列原则:

a)断层活动年龄的判定应有两个以上可靠的观测点或观测剖面资料为依据,每个观测点或观测剖

面的有效年龄数据不应少于两个;

b)断层带上覆有未被错动的新地层时,应同时测定未错断地层形成年龄值和断层物质年龄值,以

相互印证;

c)断层带上无新地层时,只能采用测定断层物质年龄值,但应兼用两种测年方法,或以一种方法

为主用另一种方法校核,同时结合断层的组成、性状和结构综合分析对比;

d)同一测年方法所测年龄值分散性大,应选取较集中的年龄值,一般舍去小值和大值,但还要结

合样品的结构特点分析判断;

e)当同一样品同时采用OSL、ESR和U系三种方法测年时,宜选取两种方法所得比较接近的年龄

平均值,舍去其中偏离大的年龄值,或者选择OSL或U系法所测年龄值为主要结果;

f)当长度为上百公里或更长的断层带上的不同采样点年龄值相差很大时,应结合断层宏观和微观

结构、地震、地形变、地貌等特征,对其活动年龄分段评价;

g)对于既有断层泥样品年龄值又有脉岩样品年龄值的同一断层或同一采样点,如果岩脉有构造变

形,应采用岩脉年龄值,断层泥年龄值相差很大应舍去,两者代表不同的地质意义,同一采样点断层泥年龄应大于未变形岩脉形成年龄;

h)方解石脉样品若后期受热液活动或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测年结果往往偏差很大,其年龄值

仅供参考。

6.4.2 活动断层分段

6.4.2.1 断层分段分为以下4种类型:

a)几何分段,根据断层的分布排列等几何学特征进行的分段;

b)构造分段,根据断层内及断层两盘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进行的分段;

c)活动性分段,根据断层长期活动性差异进行的分段;

d)地震破裂分段,断层上地震破裂状况的分段。

6.4.2.2 分段原则和要求:

a)活动性分段一般大于或等于破裂分段长度,在断层破裂资料缺乏情况下,一般仅需进行活动性

分段;

b)应根据断层长度和活动时间确定最大破裂震级和发震概率进行破裂分段,破裂分段需研究古地

震、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破裂资料,研究地震破裂与断层的关系;

c)尽量利用可靠的分段标志,给出充分的分段依据,宜以图件方式表达,使读者独立判断分段的

合理性和可靠性。

9

6.4.3 断层活动性评价

6.4.3.1 断层活动性评价宜根据断层工作程度有针对性的选用评价指标,应包括断层年平均活动速率、历史地震及古地震震级、最新活动时代、活动断层长度、断层规模5项基本指标,具有地区特征,能反映断层活动性的其他特征指标也应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

6.4.3.2 断层活动性应分为强活动、较强活动、中等活动和弱活动4个级别。

6.4.3.3 断层活动性评价宜首选多指标进行评价,也可采用单指标判别法进行评价。

6.4.3.4 断层活动性分级结果与各项基本指标的对应关系宜符合表4的规定。

6.4.4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参照GB 17741-2005执行。

6.4.5 活动断层地质灾害效应评价

6.4.5.1 搜集由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表沉降、塌陷、斜坡失稳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发震断层活动性,分析由地震引起上述潜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强度。

6.4.5.2 据发震活动断层展布范围、产状、性质和潜在位错量等特征综合评价地表破裂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近断层构(建)筑物的的避让距离。

6.4.5.3 分析远场或近场地震影响下活动断层带附近的地质灾害特征。

6.4.5.4 搜集地震海啸和地震湖涌资料,评估其对工作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6.4.6 活动断层规模划分

6.4.6.1 活动断层应根据切割深度、地质现象、重磁异常界面特征3项指标划分规模。

6.4.6.2 活动断层的规模可分为盖层断层、基底Ⅰ型断层、基底Ⅱ型断层、地壳断层和岩石圈断层5种,划分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表4 断层活动性分级

7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7.1 一般规定

7.1.1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应符合第4章中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工作流程。

7.1.2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中的断层活动性应按第6章中的规定开展工作并采用其结果。

7.1.3 评价结果应分为稳定、次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四个级别,根据区域特点可增加极不稳定、极稳定等额外分级,分区大小宜体现出“区内相似,区间有别”的地质条件差异。

7.2 评价指标调查

10

7.2.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的区域地质、物探、遥感等的工作成果;

b)应以新构造、活动断层、地震和内动力地质灾害为主要调查内容;

c)当区域内的第四系覆盖区、水域可能存在发震构造时,应选用适当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调查,

并说明所用方法的适宜性;

d)应调查并编制两条以上垂直构造线走向的综合地形地质剖面。

7.2.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调查包括区域地貌调查、区域构造与新构造调查、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调查、区域构造应力场调查、地震活动调查、外动力现象与地质灾害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区域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调查8个方面,具体调查要求见附录E。

7.3 单指标数据准备

7.3.1 获取的各评价指标资料应在GI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字化、格式转换、投影纠正、分层及属性编码,建立研究区、研究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编制各单指标分类评价图件。

7.3.2 各单项指标数据宜转化为栅格形式的面域数据再进行评价计算,点要素(如地震、地质灾害)宜通过空间插值转换,线要素(如活动断裂、河流)宜通过缓冲区扩展转换,区要素(如地层岩性、地貌类型)宜通过栅格化直接转换。

7.3.3 单指标数据准备应既包括工作区范围内的数据,也包括构造稳定性评价需要外延区域范围内的数据。

7.4 构造稳定性评价

7.4.1 构造稳定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反映大区域上构造活动指标对工作区的影响,如区域构造部位及其活动强度、地震活动规律的统计和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地壳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构造应力场特征、活动断层带分段等对研究区的影响。

7.4.2 构造稳定性评价的范围应外延不小于150 km,外延范围内的工作精度应优于1:1 000 000比例尺,工作区范围内的工作精度应优于1:250 000。

7.4.3 构造稳定性评价宜根据区域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选用评价指标,应包括地震活动性、地块特征、断层活动性、构造应力应变特征、地球物理特征5类基本指标,其中:

a)断层活动性划分参照表4的规定执行;

b)其他基本指标的构成和分级参见表5执行。

表5 构造稳定性评价基本指标及分级标准

11

表5 构造稳定性评价基本指标及分级标准(续)

7.4.4 具有地区特征,对稳定性影响大的其他构造指标也应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

7.4.5 构造稳定性评价工作方法以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编图和分析为主,构造稳定性评价及分级宜首选多指标权重叠加法,也可采用单指标判别法或信息量法开展工作。

7.4.6 构造稳定性分级结果与各项基本指标的对应关系宜符合表5的规定。

7.5 地表稳定性评价

7.5.1 地表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反映内外动力对工作区浅表层稳定性的近距离或直接影响。

7.5.2 地表稳定性评价范围应为整个工作区,工作精度应达到1:250 000比例尺。

7.5.3 地表稳定性评价的工作方法为断层探测、地质灾害调查、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大中比例尺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资料搜集,并补充一定的调查工作。

7.5.4 地表稳定性评价指标应包括活动断层展布、地质灾害、岩土体类型和构造地貌四项基本指标,其中:

a)活动断层活动性和展布依据第6章中的调查评价结果;

b)地质灾害包括外动力地质灾害、内动力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地质灾害三个次级指标;

c)具有地区特征,对地表稳定性影响大的其他指标也应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

12

7.5.5 地表稳定性评价及分级宜首选多指标权重叠加法,也可采用单指标判别法、信息量法等评价方法。

7.5.6 地表稳定性分级结果与各项基本指标的对应关系宜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地表稳定性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7.6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7.6.1 应根据7.3条准备的单指标信息,7.4条构造稳定性和7.5条地表稳定性综合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宜首选多指标栅格叠加法或层次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次选布尔运算或单指标判别法进行评价。

7.6.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以构造稳定性为主导,以地表稳定性为辅助,评价结果宜符合表7中规定的对应关系。

表7 依据地表稳定性和构造稳定性划分的区域地壳稳定性

13

表7 依据地表稳定性和构造稳定性划分的区域地壳稳定性(续)

7.6.3 对区域地壳稳定性每个分区单元应阐述其地质条件,包括以下主要指标:

a)构造地貌;

b)活动断裂;

c)地震活动性;

d)地块特征;

e)构造应力场;

f)地球物理场特征;

g)岩土体类型;

h)地质灾害。

7.6.4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每个分区地块内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土地利用类型;

b)工程规划建设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

c)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7.6.5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过程中应注重次不稳定区、不稳定区中相对稳定地块,即“安全岛”的选择,遵循的原则如下:

a)构造部位上属于断块或僵化的褶皱带;

b)地块内无活动断层切割;

c)在场区范围内无弱震以上地震记载;

d)无迹象表明第四纪以来场区内有岩浆或水热活动;

e)地块内水热活动不强烈;

f)地块内基本烈度不超过Ⅶ度,或者比邻区低;

g)区域物理地质作用弱,对场区无灾害性危害发生;

h)人类工程活动不会导致严重灾害;

i)地块应有一定规模,通常在数十平方公里以上。

7.6.6 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基础上可根据工作任务进一步选择重大工程场址区进行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稳定性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可参考附录F执行。

14

断层、理解分析用图解

断层、理解分析用图解 [导读]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是查明断层的性质及断层变位的各种基本要素。本文对断层的各项基本要素的分类、断层的分析法及图解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是查明断层的性质及断层变位的各种基本要素。在野外实地观察、测量断层的性质及其某些基本要素是断层研究中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但单是野外观察是不够的,因直觉往往易形成错觉,而且大多数基本要素须经过一定的分析或图解才能获得,当编绘各类投影图及剖面图时,就需要进行这种分析或图解。 一、断层的各项基本要素包括两大类,即断距及位移。 (一)断距又称视断距,为断层两盘标准层的错开距离,一般不一定代表断层的真实位移。又分四种(图1):水平断距(l),垂直断距(Z),倾斜断距(D)及法线断距或层位断距(N)。四者的关系如下: N=Dsin(β±α)(1) l=Dcosβ(2) Z=Dsinβ(3) 式中:α-标准层倾角; β-断层面倾角。 当断层与标准倾斜同向时,(1)式中的α前用负号;异向时,用正号。 图1 断层的断距

l:水平断距;Z:垂直断距;D:倾斜断距;N:法线断距 (二)位移又称真断距或位移矢量(R),为沿断层运动方向的位移,即同一点自断层运动前的位置移至断层运动后的位置的距离。矢量R又有如下的分量(图2):沿走向位移(λ),面向断层面,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倾斜位移(n),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垂直位移(H),向上为正,向下为负;水平位移(R′),倾斜水平位移(b),向下盘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图2 把位移矢量R分解 为断层裂缝平面上及空间的组成部分 矢量R的空间位置依下列三要素而定:r′角(为R′与断层走向线正方向之夹角)及θ角(R与R′之间的夹角,即R的倾角)。 上述诸要素间的关系如下: (4) (5) (6) (7)

地应力及其分布规律分解

地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也指地球体内的应力。它包括由地热﹑重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及其他因素产生的应力。 地应力是各种岩石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此外地应力状态对地震预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田油井的稳定性、核废料储存、岩爆、煤和瓦斯突出的研究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2、地应力的成因 产生地应力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浸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其中,构造应力场和自重应力场为现今地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地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的一次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由于亿万年来,地球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构造运动,各次构造运动的应力场也经过多次的叠加、牵引和改造,另外,地应力场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应力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地应力成因之一:地幔热对流(图1、图2) 地应力成因之一:板块边界受压(图3)

地应力成因之一:岩浆浸入(图4) 3、地应力的影响因素 地壳深层岩体地应力分布复杂多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应力的多来源性和多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由岩体自重、地质构造运动和剥蚀决定。1)岩体自重的影响 岩体应力的大小等于其上覆岩体自重,研究表明:在地球深部的岩体的地应力分布基本一致。但在初始地应力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形成因素众多,剥蚀作用难以合理考虑,在常规的反演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岩体自重和地质构造运动 2)地形地貌和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地应力的影响是复杂的,剥蚀作用对地应力也有显著的影响,剥蚀前,岩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剥蚀后,垂直应力降低较多,但有一部分来不及释放,仍保留一部分应力数量,而水平应力却释放很少,基本上保留为原来的应力数量,这就导致了岩体内部存在着比现有地层厚度所引起的自重应力还要大很多的应力数值。 3)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影响 在地壳深层岩体,其地应力分布要复杂很多,此时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对地应力的大小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岩体的应力状态,一般其铅垂应力分量是由其上覆岩体自重产生的,而水平应力分量则主要由构造应力所控制,其大小比铅垂应力要大得多。 4)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从能量的角度看,地应力其实是一个能量的积聚和释放的过程。因为岩石中地应力的大小必然受到岩石强度的限制,可以说,在相同的地质构造中。地应力的大小是岩性因素的函数,弹性强度较大的岩体有利于地应力的积累,所以地震和岩爆容易发生在这些部位,而塑性岩体因容易变形而不利于应力的积累。 5)水、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地下水对岩体地应力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影响,岩体中包含有节理、裂隙等不连通层面,这些裂隙面里又往往含有水,地下水的存在使岩石孔隙中产生孔隙水压力,这些孔隙水压力与岩石骨架的应力共同组成岩体的地应力。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温梯度和岩体局部受温度的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地温梯度而产生的地温应力,岩体的温度应力场为静压力场,可以与自重应力场进行代数迭加,如果岩体局部寒热不均,就会产生收缩和膨胀,导致岩体内部产生应力。4、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 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 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 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 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 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 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 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 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 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 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 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 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 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 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 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 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 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 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 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 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 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 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 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 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 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1)断层面产状的判读 1)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露线,因此它和倾斜岩层露头线一样,可用“V”形法则来判断其断层面的产状; 2)一般在地质图上断层线都会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断层线(红长线表示断层走向,箭头表示断层倾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 (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 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它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但有一个例外,即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它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开现象。 ①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岩层界线的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老岩层)。 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同理,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③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3)断层时代的确定

1)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来判定,断层总是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岩层时代之后,在覆盖它的最老岩层时代之前。 2)根据断层的相互切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判定。被切割者时代较老,切割者时代较新。 断层的种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移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 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 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 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 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区 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首要任务是基于当地的环境变化情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 核心,通过对各类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以及评价指标和体系构建,指导区域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分析区域环境影响 评价的现状与局限性,提出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原则及方法,为推动区域环境影 响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方法 引言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开展比较早,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的开展可 为战略环境评价(SEA)的进行提供更为充分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根据我国多 年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实践以及借鉴国外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经验,初步提出一个区域环境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为促进SEA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1区域环境评价概述 1.1区域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 区域环评(Regional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REIA),全称为区 域环境影响评价。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发展规划为 依据,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 上制定和选择相关环保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 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该区域内所有建 设项目的行为,包括开发和改建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为区域内未来建设项目的布局、产业结构等提出理论式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同时协调人文环境与 区域项目开发建设行为之间的矛盾,为制定区域环境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1.2区域环境评价工作的意义 区域环境评价为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实现人与自然环 境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①有利于区域形象定位。区域环评工作有助于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和预测建设项目在区域带来的环境问题,以此 来展开整体区域宏观规划的工作,对区域的形象定位做出科学判断,避免规划决 策中产生失误。②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从源头提出预防的对策和措施,有利于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开发活动对区域内自然生 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③有利于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区域开发活动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环评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公众参与意味着环境保护 问题的扩大化和大众化,这在一定程度宣传了环保知识,增强了民众的环保意识,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后反过来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公众对区域规划、建设项目投产的参与度,推动区域环评的快速发展。 2区域环境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中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拓展,具有环境管理建设的指 导意义,在城市改建与扩建、建设项目开发、资源整治与运用方面意义重大,相 关研究单位从程序与方法的研究角度分析,采用总量控制与环境承载分析相结合 的方式,强调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以规划管理控制为核心。不过与之相比,环 境影响分析技术的运用分析能力较弱,仍然以多项活动简单地叠加为主。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忽视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难以实现全民监督。

断层分析六步法

断层分析六步法 断层的形成,从力学角度上讲是应力在煤(岩)体中从开始产生→应力积聚→最后释放的过程。因此,在应力释放部位(断层面)及其附近的煤岩层中,会保存一些受力、释放的记录——断层的牵引、伴生和派生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证实断裂构造变动及其强度,或预示前方是否存在断层及所在的位置,因此分析判断、记录这些现象对分析判断断层意义重大,现以煤矿为例进行说明。当采掘工作面出现断层构造时我们应充分利用断层自身特点,进行准确判断,为采掘赢得时间。 第一步:层位对比 这是分析断层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直观性较强,往往能够直接判断断层性质。 当断层落差小于煤层厚度(巷道高度)时,通过直接观察就能轻易的进行判断。 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时,我们可以根据煤层顶底板岩性变化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固定层位的岩层具有固定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对岩层层位的认知就可以对断层的性质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我矿10 图一曳曲 煤层顶板岩石颜色一般较浅,为灰色,以细砂岩 或粉砂岩为主,中厚层状,离煤层较近的泥岩中往往发育有碎片状叶片化石。而煤层底板岩层颜色一般较深,为深灰色或灰黑色,以粉砂岩或泥岩为主,薄层状,离煤层较近的泥岩中往往发育有柱状或长条状根茎化石。通过上述岩层特点就能很轻松得判断断层性质,指导生产。 但是当巷道施工层位在岩层中,且岩层厚度较大,断层断距小于岩层厚度时就不能利用该方法进行判断,这时我们用断层力学现象进行判断。 第二步:牵引分析 断层的产生也是一个受力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岩层在外力作用下,经过塑性形变,最后刚性断裂的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对周围岩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剪切破断时,其牵引现象明显,这种牵引在地质学上又称为曳曲,即断块相当运动使断层两盘煤(岩)层发生弯曲现象。正常情况下曳曲的指向就为相对盘运动方向。见图一。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①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内容。 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断层分析六步法

断层分析六步法 断层分析六步法 断层的形成,从力学角度上讲是应力在煤(岩)体中从开始产生→应力积聚→最后释放的过程。因此,在应力释放部位(断层面)及其附近的煤岩层中,会保存一些受力、释放的记录——断层的牵引、伴生和派生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证实断裂构造变动及其强度,或预示前方是否存在断层及所在的位置,因此分析判断、记录这些现象对分析判断断层意义重大,现以煤矿为例进行说明。当采掘工作面出现断层构造时我们应充分利用断层自身特点,进行准确判断,为采掘赢得时间。 第一步:层位对比 这是分析断层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直观性较强,往往能够直接判断断层性质。 当断层落差小于煤层厚度(巷道高度)时,通过直接观察就能轻易的进行判断。 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时,我们可以根据煤层顶底板岩性变化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固定层位的岩层具有固定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对岩层层位的认知就可以对断层的性质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我矿10煤层顶板岩石颜色一般较浅,为灰色,以细砂岩或粉砂岩为主,中厚层状,离煤层较近的泥岩中往往发育有碎片状叶片化石。而煤层底板岩层颜色一般较深,为深灰色或灰

黑色,以粉砂岩或泥岩为主,薄层状,离煤层较近的泥岩中往往发育有柱状或长条状根茎化石。通过上述岩层特点就能很轻松得判断断层性质,指导生产。 但是当巷道施工层位在岩层中,且岩层厚度较大,断层断距小于岩层厚度时就不能利用该方法进行判断,这时我们用断层力学现象进行判断。 第二步:牵引分析 断层的产生也是一个受力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岩层在外力作用下,经过塑性形变,最后刚性断裂的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对周围岩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剪切破断时,其牵引现象明显,这种牵引在地质学上又称为曳曲,即断块相当运动使断层两盘煤(岩)层发生弯曲现象。正常情况下曳曲的指向就为相对盘运动方向。见图一。 图一曳曲 第三步:擦痕(阶步)判断 擦痕又称“丁”字痕,是擦沟和擦纹的总称。它是由于断层在形成过程中岩粒摩擦断层面形成的痕迹,一般与断层两盘运动方向平行,“丁”字痕丁头指向为对盘运动的方向,也就是说擦痕的延展方向表示断层的滑动方向。阶步又称擦阶,是断层面上与断层擦痕伴生并与之垂直的 图二阶步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

根据拟建场区地震烈度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6-1),确定拟建场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区Ⅱ,工程建设条件适宜,但需做抗震设计。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 表6-1 稳 定性地壳结构 新生代地壳 变形火山、地热 迭加 断裂角 α 布格异常 梯度Bs (105ms〃km2) 最大 震级 基本 烈度 地震动 峰值加 速度 工程 建设 条件 稳定区Ⅰ块状结构, 缺乏深大断 裂或仅有基 底断裂,地 壳完整性好 缺乏第四系断 裂,大面积上 升,第四纪地壳 沉降速率<0.1 毫米/年,缺乏 第四纪火山。 0-10° 70-90° 比较均匀变 化,缺乏梯 度带 M<5.5 ≤Ⅵ≤0.05 良好 基本稳定区Ⅱ镶嵌结构, 深断裂连续 分布,间距 大,地壳较 完整 存在第四纪断 裂长度不大,第 四纪地壳沉降 速率0.1-0.4 毫米/年,缺乏 第四纪火山。 11-24° 51-70° 地段性异常 梯度带Bs= 0.5-2.0 5.5≤M ≤6.0 Ⅶ 0.1-0. 15 适宜 但需 抗震 设计 次不 稳定区Ⅲ块状结构, 深断裂成带 出现,长度 以大于百公 里,地块呈 条形、菱形 地壳破碎 发育晚更新世 和全新世以来 活动断裂,延伸 长度大于百公 里,存在近代活 动断引起的M> 6级地震,第四 纪地壳沉降速 率大于0.4毫 米/年,存在第 四纪火山,温泉 带。 25-50° 区域性异常 梯带Bs= 2.0- 3.0 6.0≤M ≤7.0 Ⅷ-Ⅸ 0.20-0 .4 中等 适宜, 须加 强抗 震和 工程 措施 不 稳定区Ⅳ区域性异常 梯度带Bs> 3.0 M≥7.25 ≥Ⅸ≥0.4 不适 宜

医学断层分析断层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半卵圆中心:为大脑半球中心呈半卵圆形得白质区,主要有胼胝体得辐射纤维以及经内囊得投射纤维等组成。 2 主肺动脉窗: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得间隙 3 肺段:肺段支气管就是肺叶支气管得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与它所属得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4 Glisson系统(Glisson system):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及肝管得各级分支均伴行,三者在肝内得分布基本一致,并由结缔组织鞘包裹,此三者组成Glisson系统。 5.髓突: 6 眶耳线:又名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得连线,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得基线。 7 血管前间隙:位于胸骨与左右头臂静脉之间得间隙,为非筋膜间隙。由于在血管前方,又称血管前间隙、 8 门腔间隙:下腔静脉与肝门静脉之间得间隙,含尾状突、 9 第一肝门 : 第一肝门就就是肝脏代谢所需物质进入与出来得第一个通道、在肝脏得脏面,H形得沟,就是门静脉、肝总管、肝动脉出入肝脏得位置,称为第一肝门。 10 辐射冠: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与皮质下诸结构,呈扇形放射,称辐射冠。 11 禽距:就是指禽距沟分布区。在大脑皮层处为距状沟。而从脑室内观察侧脑室后角内侧壁得隆起为禽距, 由距状沟突向室腔内形成, 为视区得一部分 12 肺韧带:肺内侧面,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包绕肺根并向下形成肺韧带,其内有小血管,肺切除时应结扎、 13肺门:肺得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得凹陷称为肺门,就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与神经进出得地方。 14 肝段:依glisson系统得分支与分布与肝静脉得走行划分得,glisson系统分布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于肝段间、 15 腰神经通道:就是指腰神经根从离开硬膜囊至椎间管外口所经过得一条骨纤维性管道,可分为神经根管与椎间管两段。此通道任何部分得病变,均可刺激与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 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 …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 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 23、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 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24、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25、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 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26、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希望达到)的境地(结果)或 标准。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 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 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基础设计之关于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问题一: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如何评价 本人认为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的地形起伏情况2)场地内或进场地区域(按抗震规范要求的距离)内是否存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及其对工程的影响;3)区域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是否有影响? 因为看到有些单位采用地壳稳定性分级或《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分级定性评价,我知道这都是想找一个可靠的依据来分析评价但是不知对错与否?以下是我看到的几个报告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一)采用《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分级定性评价 (二)采用地壳稳定性分级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分级定性评价 6.1场地适宜性评价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乌鲁木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拟建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5m,场地土为杂填土和基岩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根据拟建场地地基土覆盖层厚度,场地土特征综合判定:地基土属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地段类别属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综合判定,拟建场地适宜作为建筑场地。6.

2场地稳定性评价根据拟建场区地震烈度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4),确定拟建场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不稳定区Ⅲ,工程建设适宜,但需抗震设计。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4

(三)如我所述评价 6.2场地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南侧紧临低丘,地形略有起伏,场地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为中硬场地土,场地及周边无断裂通过。综合判定,拟建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适宜做建筑场地。 问题二: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还是分为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和场地的适宜性评价两个小节来写?

江苏省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纲要

江苏省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纲要 ---------------------------------------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辖区内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回顾性评价)编制工作,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的回顾性评价以及新批准且部分区域已经开发的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回顾性评价工作可参照实施。 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的工作范围原则上为原环评批复针对的区域,如果实际开发区域已经超过批复范围,则为实际开发范围。 1.2.目的意义 通过回顾性评价,了解开发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与环评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掌握开发区的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排查开发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经济建设与项目引进所带来的矛盾,明确缓解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按照“环保优先”、“不欠旧帐、多还老帐”的原则,通过调整、改进、完善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使开发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双赢”的目标。 1.3.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 坚持区域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体现持续改进的理念,促进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使开发区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 坚持“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延伸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生态型开发区的建设。 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和“不欠旧帐、多还老帐”的原则,对照中央和地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提升要求,通过回顾性评价,推动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通过回顾性评价,对照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批复要点,排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制约因素,明确解决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开发区布局,督促开发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的实施,指导入区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 1.4.规范性引用文件 HJ/T 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HJ/T 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 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 19-199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 130-20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 131-200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2.1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执行情况评价 2.1.1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环评批复及执行情况 逐项阐述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要点、区域环评结论和批复要点。 针对原规划要点、环评结论和批复内容,逐项评述开发区区域开发强度、功能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定位及环评结论与环保批复的执行情况等,突出分析区域开发环评阶段所做计划与实际开发之间的差异,明确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在规划、环评及批复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2.1.2开发区区域污染源评价 建立入区企业数据库,按已建、在建和拟建三种类别详细调查开发区内的污染源及分布情况;对污染源污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第27卷 第9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27 No.9 2005年 9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ep., 2005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朱庆杰,马亚杰,陈艳华 (河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摘 要:在重大工程的选址中,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控制和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如何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充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做出早期的准确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介绍了计算方法。以沂沭断裂带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为例,介绍了模型结构和关联系数矩阵的确定方法,在模型中,考虑地形地貌、含水层岩性、地下水活动、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同时,选取多种运算参数,分析了模型参数对运算的影响。依据计算结果,对研究区的铁路选线和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稳定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U 4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05)09–1105–05 作者简介:朱庆杰(1966–),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与地震安全评价方向的研究。 Evaluation of regional crust based on ANN ZHU Qing-jie, MA Ya-jie, CHEN Yan-hua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ollege,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 China) Abstract: Because the stability of regional crust was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and the nonlinear correlation among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complicated, it was difficult to construct a mathematical model by traditional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precisely during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ny geological data could not be applied adequately.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the evaluating model of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ng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evaluating model was introduced by taking example for Yishu faulted zone, and the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matrices were explained. In this model, topography, lithology of aquifer, underground water,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seismic activity were considered. So the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in Yishu faulted zone was calculated as a basis of this model. Furthermore, model preferenc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ome ad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in this area and further research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ANN; model; assessment 0 引 言 准确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是工程选址成败的关键,其稳定性具有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以往的工程地质资料,建立合适的模型,是准确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瓶颈”问题。准确的评价结果可以避免部分工程量重复投人、工期延长以及资金浪费[1]。庄乾城等运用优势面理论,发展了一套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和优势层判定的分析方法来评价工程稳定性[2]。徐卫亚等将模糊集理论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建立模糊数学分析模型,并构造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隶属函数[3]。刘之葵等针对影响溶洞地基稳定性的地质构造、结构面、岩层性质等因素,利用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对含溶洞岩石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判别[4]。笔者在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地下岩石破裂概率隶属度函数,基于格里菲斯准则对地下油气富集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5]。李爱兵等利用矢量分析法,评价了某铅锌矿露天采场边坡三维楔块体的稳定性[6]。孔宪京等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面板坝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分析[7]。 以上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单个地质体或局限在小范围内的破坏机制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研究中,人们注意到地应力与地质体物理力学参数间的关系和对稳定性分析的意义[8]。但“模型不准”一直是困扰广大岩土科技者的难题。如何使稳定性分析具有高精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95410) 收稿日期: 2004–1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