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

根据拟建场区地震烈度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6-1),确定拟建场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区Ⅱ,工程建设条件适宜,但需做抗震设计。

表6-1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

定性地壳结构

新生代地壳

变形火山、地热

迭加

断裂角

α

布格异常

梯度Bs

(105ms·km2)

最大

震级

基本

烈度

地震动

峰值加

速度

工程

建设

条件

稳定区Ⅰ块状结构,

缺乏深大断

裂或仅有基

底断裂,地

壳完整性好

缺乏第四系断

裂,大面积上

升,第四纪地壳

沉降速率<0.1

毫米/年,缺乏

第四纪火山。

0-10°

70-90°

比较均匀变

化,缺乏梯

度带

M<5.5 ≤Ⅵ≤0.05 良好

基本稳定区Ⅱ镶嵌结构,

深断裂连续

分布,间距

大,地壳较

完整

存在第四纪断

裂长度不大,第

四纪地壳沉降

速率0.1-0.4

毫米/年,缺乏

第四纪火山。

11-24°

51-70°

地段性异常

梯度带Bs=

0.5-2.0

5.5≤M

≤6.0

0.1-0.

15

适宜

但需

抗震

设计

次不

稳定区Ⅲ块状结构,

深断裂成带

出现,长度

以大于百公

里,地块呈

条形、菱形

地壳破碎

发育晚更新世

和全新世以来

活动断裂,延伸

长度大于百公

里,存在近代活

动断引起的M>

6级地震,第四

纪地壳沉降速

率大于0.4毫

米/年,存在第

四纪火山,温泉

带。

25-50°

区域性异常

梯带Bs=

2.0-

3.0

6.0≤M

≤7.0

Ⅷ-Ⅸ

0.20-0

.4

中等

适宜,

须加

强抗

震和

工程

措施

稳定区Ⅳ区域性异常

梯度带Bs>

3.0

M≥7.25 ≥Ⅸ≥0.4

不适

地应力及其分布规律分解

地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1 、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也指地球体内的应力。它包括由地热﹑重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及其他因素产生的应力。 地应力是各种岩石开挖工程变形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实现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此外地应力状态对地震预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田油井的稳定性、核废料储存、岩爆、煤和瓦斯突出的研究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2、地应力的成因 产生地应力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球内应力、地心引力、地球旋转、岩浆浸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其中,构造应力场和自重应力场为现今地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地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的一次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由于亿万年来,地球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构造运动,各次构造运动的应力场也经过多次的叠加、牵引和改造,另外,地应力场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应力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地应力成因之一:地幔热对流(图1、图2) 地应力成因之一:板块边界受压(图3)

地应力成因之一:岩浆浸入(图4) 3、地应力的影响因素 地壳深层岩体地应力分布复杂多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应力的多来源性和多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由岩体自重、地质构造运动和剥蚀决定。1)岩体自重的影响 岩体应力的大小等于其上覆岩体自重,研究表明:在地球深部的岩体的地应力分布基本一致。但在初始地应力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形成因素众多,剥蚀作用难以合理考虑,在常规的反演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岩体自重和地质构造运动 2)地形地貌和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地应力的影响是复杂的,剥蚀作用对地应力也有显著的影响,剥蚀前,岩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剥蚀后,垂直应力降低较多,但有一部分来不及释放,仍保留一部分应力数量,而水平应力却释放很少,基本上保留为原来的应力数量,这就导致了岩体内部存在着比现有地层厚度所引起的自重应力还要大很多的应力数值。 3)构造运动对地应力的影响 在地壳深层岩体,其地应力分布要复杂很多,此时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应力对地应力的大小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岩体的应力状态,一般其铅垂应力分量是由其上覆岩体自重产生的,而水平应力分量则主要由构造应力所控制,其大小比铅垂应力要大得多。 4)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从能量的角度看,地应力其实是一个能量的积聚和释放的过程。因为岩石中地应力的大小必然受到岩石强度的限制,可以说,在相同的地质构造中。地应力的大小是岩性因素的函数,弹性强度较大的岩体有利于地应力的积累,所以地震和岩爆容易发生在这些部位,而塑性岩体因容易变形而不利于应力的积累。 5)水、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地下水对岩体地应力的大小具有显著的影响,岩体中包含有节理、裂隙等不连通层面,这些裂隙面里又往往含有水,地下水的存在使岩石孔隙中产生孔隙水压力,这些孔隙水压力与岩石骨架的应力共同组成岩体的地应力。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温梯度和岩体局部受温度的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地温梯度而产生的地温应力,岩体的温度应力场为静压力场,可以与自重应力场进行代数迭加,如果岩体局部寒热不均,就会产生收缩和膨胀,导致岩体内部产生应力。4、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高中地理刷题首秧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二节北方地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节北方地区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 【夯基础】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答案 D 解析结合各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梯田层层稻花香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故A项错误。②位于黄土高原,草原茫茫牧牛羊表示内蒙古高原,故B项错误。 ③位于华北平原,翠竹青青有人家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故C项错误。④位于云贵高原,故D 项符合题意。 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答案 B 解析①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而常绿阔叶林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②地位于黄土高原,故水土流失严重。③表示华北平原,泥石流、滑坡多发于山区,错误。⑤表示南

方丘陵地区,为湿润地区,而土壤盐碱化是较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读某城市群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群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城市是( ) A.郑州 B.平顶山 C.洛阳 D.开封 答案 A 解析郑州市是省会,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服务范围大,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4.通过郑州市的铁路有( ) ①陇海线②兰新线③京广线④京九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南北向的交通干线是京广线,东西向的交通干线是陇海线。 读图,回答5~6题。 5.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6.与太湖平原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四类地区稳定性试验要求

The stability of finish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and product-related factors ICH and WHO started discussions in 2000 to harmonise the number of stability tests and conditions employed worldwide……but there was little agreement from interested parties on an ICH proposal regarding long-term storage conditions in zone IV (hot and humid countries)Stability Testing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Dr Sabine Kopp rep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olicy on stability testing. Following lengthy discussion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as revised its guidelines on stability testing conditions for climatic zone IV , ie hot and humid countries. The guidelines are expected to be made available shortly. This article summarises the key events that have marked the WHO’s work o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stability testing guidelines. The stability of finish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On the one hand, it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ambient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light. On the other, it depends on product-related factors such as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substance and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the dosage form and its compositio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nature of the container-closure system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packaging materials. For established drug substances in conventional dosage forms, literature data on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and degradability of the active substance are generally available together with adequate analytical methods. Thus, the stability studies may be restricted to the dosage forms. The actual stability of a dosage form will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formulation and packaging-closure system selected by the manufacturer. Stability considerations, for example selection of excipients, determination of their level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should therefore be given high priority i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he product.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 of the drug product with the packaging material in which it will be delivered, transported and stored throughout its shelf-life must also be investigated. The shelf-life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due regard to the climatic zo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to be marketed. For certain preparations, specific storage instructions must be complied with if the shelf-life is to be guaranteed. The storage conditions recommended by manufacturers on the basis of stability studies should guarantee the maintenance of qua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throughout the shelf-life of a product. The effect on products of the extremely advers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certain countries to which they may be exported calls for special consideration. T o ensure both patient safety and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of drug supplie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expiry date and, where necessary, the storage conditions are indicated on the label.The beginning Work on st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was initiated by the WHO in 1988 and the WHO Guidelines on Stability Testing for Well Established Drug Substances in Conventional Dosage Forms were adopted in 1996 by the WHO Expert Committee on Specifications for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following extensive consultation 1. In 2000, discussions began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ICH)expert working group Q1 (stability) and the WHO to harmonise the number of stability tests and conditions employed worldwide. The working group, when developing guidance Q1F Stability Data Package for Registration Applications in Climatic Zones II and IV , proposed a modification to the WHO guidelines. The proposal concerned the long-term storage conditions for climatic zone IV (hot and humid countries). The group suggested that the WHO change its conditions from 30°C and 70% relative humidity (RH) to 30°C and 60% RH. A detailed paper including the rationale for the change was widely circulated for comm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s’bodies and specialists, and members of the WHO expert advisory panel on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were among those consulted. Responses to the proposal varied. A number of experts agreed that the proposal constituted a sound scientific approach. It was recognised that packaging was very important and common testing conditions should be agreed upon for WHO and ICH guidelines. Others criticised the approach as being too scientific and impractical while pointing out that actual meteorological and physical storage conditions in these countries would not allow simulation of long-term storage conditions as defined by the new proposal. Arguments were also put forward against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parameter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s.

中国地理分区

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 基础题组 华北平原农村地区住宅的建设有“朝阳”和“朝阴”的说法。“朝阳”是指房屋朝向东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区房屋“朝阳”的原因是( ) ①方便日常出行②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 ③光照较好④可增加用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从材料中可知,朝阳的房屋朝向为东南方向,这样有利于减轻冬季寒冷西北风的影响,且光照较好,朝阳的房屋对日常出行和用地面积没有影响,所以B正确。 2.为了达到夏季遮阳的目的,农村的院落内一般都种植几棵树木。树种选择和种植的方位合理的是( ) A.落叶阔叶树东南 B.常绿针叶树东南 C.落叶阔叶树西南 D.常绿针叶树西南 答案 C 本题考查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华北平原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且光照较强,种植方位应选择在西南,落叶林夏季可遮阳,冬季落叶有利于采光,且华北平原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所以C正确。 3.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优质酿酒葡萄种植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光照 D.热量 3.答案 C 优质的酿酒葡萄种植需要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多,光照比北方弱,故选C。 贵州省东南部的石桥村位于喀斯特山区,被誉为“中国国纸之乡”,至今保持着古法造纸的手艺。村民们利用当地的构树皮和清澈的溶洞地下水,经过数十道工序制造出高质量的古籍修复专用纸和国画专用纸。2006年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 三题。 4.(2018广东中山期末)石桥村古法造纸最基础的条件是( ) A.独特的自然条件 B.充足的原料供应 C.广阔的市场需求 D.廉价的劳动力 答案 A 根据材料,石桥村古法造纸利用的是当地的构树皮和清澈的溶洞地下水,所以古法造纸最基础的条件是独特的自然条件。缺少溶洞地下水这一条件,仅有充足的构树皮原料供应难以完成。市场需求、廉价的劳动力不是古法造纸基础条件。 5.(2018广东中山期末)石桥村生产的皮纸质量高,但是产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成本高 B.水资源减少 C.手工制作 D.森林减少 答案 C 石桥村生产的皮纸质量高,但是产量少的主要原因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就地取材,生产成本不高。水资源、森林资源充足,不是产量少的原因。 6.(2018广东中山期末)石桥村古法造纸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工艺改进 B.原料替换 C.生态环境改善 D.政策扶持 答案 D 2006年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石桥村古法造纸术得 以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D对。 某探险队在新疆进行考察。从新疆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

根据拟建场区地震烈度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6-1),确定拟建场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区Ⅱ,工程建设条件适宜,但需做抗震设计。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 表6-1 稳 定性地壳结构 新生代地壳 变形火山、地热 迭加 断裂角 α 布格异常 梯度Bs (105ms〃km2) 最大 震级 基本 烈度 地震动 峰值加 速度 工程 建设 条件 稳定区Ⅰ块状结构, 缺乏深大断 裂或仅有基 底断裂,地 壳完整性好 缺乏第四系断 裂,大面积上 升,第四纪地壳 沉降速率<0.1 毫米/年,缺乏 第四纪火山。 0-10° 70-90° 比较均匀变 化,缺乏梯 度带 M<5.5 ≤Ⅵ≤0.05 良好 基本稳定区Ⅱ镶嵌结构, 深断裂连续 分布,间距 大,地壳较 完整 存在第四纪断 裂长度不大,第 四纪地壳沉降 速率0.1-0.4 毫米/年,缺乏 第四纪火山。 11-24° 51-70° 地段性异常 梯度带Bs= 0.5-2.0 5.5≤M ≤6.0 Ⅶ 0.1-0. 15 适宜 但需 抗震 设计 次不 稳定区Ⅲ块状结构, 深断裂成带 出现,长度 以大于百公 里,地块呈 条形、菱形 地壳破碎 发育晚更新世 和全新世以来 活动断裂,延伸 长度大于百公 里,存在近代活 动断引起的M> 6级地震,第四 纪地壳沉降速 率大于0.4毫 米/年,存在第 四纪火山,温泉 带。 25-50° 区域性异常 梯带Bs= 2.0- 3.0 6.0≤M ≤7.0 Ⅷ-Ⅸ 0.20-0 .4 中等 适宜, 须加 强抗 震和 工程 措施 不 稳定区Ⅳ区域性异常 梯度带Bs> 3.0 M≥7.25 ≥Ⅸ≥0.4 不适 宜

基础设计之关于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问题一: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如何评价 本人认为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的地形起伏情况2)场地内或进场地区域(按抗震规范要求的距离)内是否存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及其对工程的影响;3)区域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是否有影响? 因为看到有些单位采用地壳稳定性分级或《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分级定性评价,我知道这都是想找一个可靠的依据来分析评价但是不知对错与否?以下是我看到的几个报告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一)采用《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分级定性评价 (二)采用地壳稳定性分级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分级定性评价 6.1场地适宜性评价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乌鲁木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拟建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5m,场地土为杂填土和基岩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根据拟建场地地基土覆盖层厚度,场地土特征综合判定:地基土属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地段类别属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综合判定,拟建场地适宜作为建筑场地。6.

2场地稳定性评价根据拟建场区地震烈度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4),确定拟建场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不稳定区Ⅲ,工程建设适宜,但需抗震设计。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和判别指标一览表表4

(三)如我所述评价 6.2场地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南侧紧临低丘,地形略有起伏,场地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地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为中硬场地土,场地及周边无断裂通过。综合判定,拟建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适宜做建筑场地。 问题二: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还是分为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和场地的适宜性评价两个小节来写?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东北地区 一、气候问题 1、说明长白山(大兴安岭)等温线大致弯曲的方向及其原因。 向西南方向弯凸;受长白山(大兴安岭)及其走向影响。地势高,气温比两侧低。 2、气温年较差的分布及原因 分布特征:自北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 原因;自北向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大3、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 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形雨)。 4、漠河冬季气温最低的原因 纬度全国最高,冬季太阳高度最低,昼长最短,获得太阳热量少;距蒙古—西伯利亚近,西北部缺少高大地形的阻挡,受冬季寒冷气流的影响大。 二、河流问题 4、分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含沙量比较小,结冰期长。 原因:松花江由于纬度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5、说明松花江的凌汛形成原因 纬度高,结冰期长,在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较高河段的河流封冻早,解冻晚;导致下游河段形成“冰坝”。阻挡河水流动,使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三、沼泽的问题 6、沼泽的环境功能 具有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7、北部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多凌汛。 8、停止开垦沼泽,退耕还沼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利于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 四、三江平原的农业问题 9、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10、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11、优势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夏季日照时间长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12、农业生产存在的不足: ①热量不足;②黑土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地沙化、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等 13、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中国区域地理试题(有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题(共35题)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 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 1.A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 .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 .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A 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 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 .甘蔗 B .茶叶 C .优质梨 D .香蕉 5.图中水井2 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 A .15m B .10m C .20m D .5m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不足 B .水资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较大 D .洪水灾害频发 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广阔 B 、土壤深厚肥沃 C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0 1km 等高线(m ) 125 等地下水位线(m ) 105 图2 P Q R

8、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②⑤ 图4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1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B.塔里木河 C.淮河D.松花江 下图是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 与P地形区相比,Q地 A.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 B.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 D.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12. 形成P、Q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 P地距海较Q地近② P地纬度较Q地高 ③ Q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④ Q地海拔较P地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4. 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Q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 A. 木材生产基地 B. 甜菜生产基地 C. 长绒棉生产基地 D. 商品粮生产基地 读图8“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据图回答17~19题。 图8 17.C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 ) A.光、热、水、土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当地电力资源 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18.促进b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19.在剖面图中,关于a地与c地相似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常出现大风雪、寒潮天气 B.基塘农业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 C.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 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气候资源优势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 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 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9 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 图9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第27卷 第9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27 No.9 2005年 9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ep., 2005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朱庆杰,马亚杰,陈艳华 (河北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摘 要:在重大工程的选址中,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控制和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如何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充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做出早期的准确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介绍了计算方法。以沂沭断裂带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为例,介绍了模型结构和关联系数矩阵的确定方法,在模型中,考虑地形地貌、含水层岩性、地下水活动、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同时,选取多种运算参数,分析了模型参数对运算的影响。依据计算结果,对研究区的铁路选线和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稳定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U 4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05)09–1105–05 作者简介:朱庆杰(1966–),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与地震安全评价方向的研究。 Evaluation of regional crust based on ANN ZHU Qing-jie, MA Ya-jie, CHEN Yan-hua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ollege,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 China) Abstract: Because the stability of regional crust was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and the nonlinear correlation among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complicated, it was difficult to construct a mathematical model by traditional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precisely during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ny geological data could not be applied adequately.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the evaluating model of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ng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evaluating model was introduced by taking example for Yishu faulted zone, and the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matrices were explained. In this model, topography, lithology of aquifer, underground water,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seismic activity were considered. So the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in Yishu faulted zone was calculated as a basis of this model. Furthermore, model preferenc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ome ad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in this area and further research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regional crust; stability; ANN; model; assessment 0 引 言 准确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是工程选址成败的关键,其稳定性具有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以往的工程地质资料,建立合适的模型,是准确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瓶颈”问题。准确的评价结果可以避免部分工程量重复投人、工期延长以及资金浪费[1]。庄乾城等运用优势面理论,发展了一套工程地质层组划分和优势层判定的分析方法来评价工程稳定性[2]。徐卫亚等将模糊集理论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建立模糊数学分析模型,并构造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隶属函数[3]。刘之葵等针对影响溶洞地基稳定性的地质构造、结构面、岩层性质等因素,利用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对含溶洞岩石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判别[4]。笔者在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地下岩石破裂概率隶属度函数,基于格里菲斯准则对地下油气富集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5]。李爱兵等利用矢量分析法,评价了某铅锌矿露天采场边坡三维楔块体的稳定性[6]。孔宪京等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对面板坝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分析[7]。 以上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单个地质体或局限在小范围内的破坏机制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研究中,人们注意到地应力与地质体物理力学参数间的关系和对稳定性分析的意义[8]。但“模型不准”一直是困扰广大岩土科技者的难题。如何使稳定性分析具有高精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95410) 收稿日期: 2004–11–03

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的地理分区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的地理分区检测题及参考答案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干旱区乙属于湿润区 B.甲属于半干旱区乙属于湿润区 C.甲属于半湿润区乙属于半湿润区 D.甲属于湿润区乙属于干旱区 2.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 A.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B.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C.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1.A 2.A 南岭是由地质时期形成的背斜构造。从整体看,我国的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局部看,南岭由多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岭组成。读图完成3-5题。 3.南岭形成五条互不相连的山岭,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经多次造山运动,地壳隆起成山 B.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形成褶皱山 C.地壳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 D.地壳断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4.南岭山区多丹霞地貌分布,形成该处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5.南岭对其南侧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A.阻挡北侧湖泊水汽,气候干旱加剧 B.抬升暖湿气流,冬季降雪量大 C.阻挡冬季风南下,减少寒潮侵袭 D.促进南北侧气流交换,减小水热差异 3.A 4.C 5.C 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6.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 (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河西走廊 7.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A.土壤贫瘠 B.气候不适 C.地形崎岖 D.河流过少 6.C 7.B 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8~9题。 8.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怎么评价

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怎么评价 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中是这样:场地稳定性:拟建场地是否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及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在实际进行评价时又要牵涉到工程的类型、规模、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例如在平原土质地基,就没有必要去考虑岩溶、土洞、崩塌等问题。工程实践中的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大致如下: 一、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就是看场地及其临近又没有影响场地性稳定性的因素。 1、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岩溶、土洞、滑坡、泥石流、崩塌、大的沉降、地下洞室(采空区、人防洞室等)、断层、地震效应等等; 2、有无边坡稳定性问题; 3、有无可能影响拟建物安全的地形地貌。 二、场地的适宜性:这个问题与场地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但从理论的角度说,没有不能建筑的场地。有的场地虽然存在稳定性问题或其他不利条件,但经过工程处理,仍然可以建筑,问题是需要处理的工程量和造价与拟建物的价值比。例如我们要建一栋投资500万的多层建筑,但勘察发现场地处于一滑坡体上,如果要对滑坡进行处理,需要1000万的投资,显然不合适。我就遇到过这类问题,最后建筑方放弃了该场地的使用。我们在做场地和地基基础的选择评价时所要尊守的原则就是:技术经济原则。也就是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场地的适宜性评价还要考虑一个水的问题。这里的水包括了地面水与

地下水。林宗元先生给我们讲过一个工程实例。早年一个厂区在建设时由于考虑不周,选在了一个沟谷里,结果发生大的山洪,造成灾害,最后不得不迁建。这类事例在媒体上也时有报道。 三、有些朋友在对场地进行评价时忽略了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的评价,这也是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例如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但地基存在局部均匀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仍然会对拟建物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在勘察报告中,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提纲与具体内容参考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提纲与具体内容参考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特别是其中14.3.3条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规定的内容,结合CECS99:9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参考众多勘察报告中的优秀者,提出下面这个编写提纲及每个标题应有的内容和数据,以使勘察报告内容更充实,论证更合理,岩土参数更有适用性和可靠性,特编写本勘察报告编写提纲及有关内容指南,供勘察单位参考。 ⅩⅩⅩ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稿) 1、前言 1.1 任务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4 勘察目的要求及需要提供的成果资料 1.5 勘察方法和勘探点的布置 1.6 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情况 本节应插表格展示成果 钻孔(个)总进尺 取样及试验标贯 数量水位测量孔数钻孔位置测量 完成孔数技术 孔数鉴别孔数土样 数量水样 数量原岩数量

DD 2015-02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5W、25W)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 D2015-02 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1:50 000、1:250 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年12月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基本要求 (3) 4.4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基本要求 (3) 4.5 一般工作流程 (3) 5 设计编审 (4) 5.1 资料搜集 (4) 5.2 技术定额 (5) 5.3 设计书编写 (6) 5.4 设计书审查与审批 (7) 6 活动断层调查评价 (7) 6.1 一般规定 (7) 6.2 活动断层判别 (7) 6.3 活动断层调查 (8) 6.4 活动断层评价 (8) 7 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10) 7.1 一般规定 (10) 7.2 评价指标调查 (10) 7.3 单指标数据准备 (11) 7.4 构造稳定性评价 (11) 7.5 地表稳定性评价 (12) 7.6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13) 8 调查评价数据管理 (15) 8.1 基本要求 (15) 8.2 数据分类 (15) 8.3 数据内容 (15) 8.4 数据组织 (15) 8.5 数据库集成 (15)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