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秦始皇

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

(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统一过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意义:结束分裂,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经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④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3、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暴政: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横征暴敛:修长城、仿建

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③严刑酷法

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

4、怎样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统一全国,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这是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

过: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广建宫殿陵墓,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①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建立了专制主义制度,压制思想。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⑤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

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

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全国的,分析其中时代趋势与个人作用的辩证关系。

统一的原因见前面。

⑴统一的史实包括: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郡西南夷。

⑵时代的发展趋势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作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英雄人物顺应历史的趋势就会推动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造就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措施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

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

济发展。

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

合与团结。

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二、唐太宗

1、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1)治国思想上:他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随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3)用人策略上:他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2)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法为末的原则。

(3)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4)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5)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羁糜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区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6)外交:采取开放的政策,设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对外来文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有何历史作用?

总评:唐太宗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太宗的治国之道为后代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

1.功绩: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大唐盛世(“开元盛世”)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在民族关系方面,他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2.局限性: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唐太宗的贤明、克己和审慎也难以贯彻始终。在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中渐趋奢靡。

三、康熙皇帝

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面临的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2)沙俄势力正在东来。(3)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5)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贡献:(1)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

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D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E 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2、如何评价康熙帝

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功绩:①管理边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平息“三藩之乱”、

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

②抗击沙俄

③发展经济: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

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⑤重视文教,进用文士

★消极: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所创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一、孔子

1、孔子的生平:

(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

《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A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C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A对中国:

(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

思想,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3)“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其历史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独尊”。

3、汉到明清: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4、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5、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制造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6、袁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专制思想泛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一.柏拉图

一、柏拉图的政治

1、时代特征⑴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

⑵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2、家庭出身(前427年—前347年)

3、追随名师--苏格拉底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思想主张:

(1)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

(2)“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

(3)倡导“美德即知识”

(4)教学方法:“助产术”

4、游历四方

游历小亚细亚沿岸、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考察各地制度风俗,与各地学者交流思想

5、创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学园)

二、柏拉图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

1、思想产生的背景

A、①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受苏格拉底的影响。

C、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理念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A、柏拉图的哲学是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之上

B、观点:

①世界: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

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

②对立:理性世界—感性世界

③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即是回忆。

C.评价:

①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客观唯心主义)

②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想国(政治思想)

A、代表作:《国家篇》(曾译《理想国》)

B、观点:

①理想国家

⑴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智慧之德”

⑵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勇敢之德”

⑶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节制之德”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②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C、评价:

①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最早的乌托邦思想。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

三、雅典学园

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

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①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②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③开设课程:算术、几何、天文

④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⑤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

3、影响: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

二、亚里士多德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①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2、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有人曾将柏拉图与孔子作比较,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能否对二者进行比较?

相同点:

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⑤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