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1.职业的含义: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2.教师的含义: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3教师职业本质理解:是人类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的。4教师职业的含义: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5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首先,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其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再次,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以验证。(2)延续性和艰苦性,即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3)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艺术性来自于教师的不断创造和创新。(4)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都体现着教师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5)个体性和群体性。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劳动和群体协作性劳动的统一,个体劳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方式。6不仅教师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结果又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1)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2)教师的劳动对象存在差异。(3)教师的劳动工具日益复杂(4)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5)教师的劳动结果丰富多样。7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首先,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第四,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

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1道德的含义: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具体体现为:首先,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形成的要求、秩序、准则和信念;其次,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常强迫性的,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教育宣传和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实现;再次,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最后,道德调节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2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过

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3职业道德的特征:(1)内在的稳定性(2)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3)适用对象的限定性。4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意识高水平性。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思想、认识、信念等,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决定作用。(2)道德境界高尚性。(3)道德意识自觉性(4)行为举止示范性(5)道德影响深广性(6)道德内容先进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作用1调节作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2)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3)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力(4)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2教育作用。(1)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示范作用。(2)对学生的智力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4)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3

导向作用。(1)激励作用(2)控制作用(3)调整作用(4)矫正作用。4促进作用,具体表现有:(1)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2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反映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4)必须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

(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集体主义原则2教育人道主义原则3教书育人原则4乐教勤业原则5教育民主原则6 教育公正原则7人格示范原则8依法执教原则。理解:1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和本质:(1)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2)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

益的关系(3)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中,成为构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4)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2坚持集体主义的具体要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一,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其二,个人与社会又相互区别,相互矛盾。(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尊重他人,其次,要主动关心他人,最后,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4)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3教育人道主义的内涵”: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职业化。4确立教育人道主义的客观依据。一是教育活动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三是对于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参与者来说,都有一个如何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调节好自我与其他参与者的关系问题。5坚持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2)真诚的与其他教育者合作。6教书育人的基本含义。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才成人,把两者有机结合,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7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经常化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又不能等同。(2)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4.乐教勤业原则含义,是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地从事教育工作。它是从事教育道德原则的核心。5乐教勤业原则的具体要求:(1)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2)勤业精业,勇于探索。6教育民主原则的含义:是根据人的需要提出来的,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具体要求(1)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2)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3)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7教育公正原则的含义: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的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求,使个体实现个性化的发展。8具体要求:(1)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因材施教(3)赏罚分明。9人格示范原则的含义: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具体要求:(1)教育者先受教育(2)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3)要有良好的仪态。10依法执教原则含义: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意义: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出适

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依法执教的具体要求:(1)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2)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3)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社会主义纪律:指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学校等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条文等的总称。(4)廉洁自律,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三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一)教师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2教师良心在教育劳动中的表现:首先表现为教师个人对学生、对教师群体和对整个事业有一种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其次,表现为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3教师良心的社会基础。第一,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二,是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第三,它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4教师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指导作用,第二,对教师的行为过程起监控作用,第三,对教师的行为结果起评价作用。

(二)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即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指导下的伦理定位来对待、评价和处理教师同所有面对的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2教师公正范畴的确立依据:(1)教师公正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历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的制约(2)教师公正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3)教师公正的确立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3教师公正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第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的影响。(三)教师义务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职责。2教师义务的社会基础:第一,教师义务根源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教育劳动的内在关系;第二,教育义务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决定的。3教师义务的作用:第一,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第二,

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第三,有益于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四)教师荣誉:即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教师荣誉和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是对教师义务、教师良心的社会价值的确认,同时又反作用于教师义务和教师良心。2教师荣誉的内容:第一,光荣的角色称号;第二,无私的职业特性。这首先是由教育的社会职能决定的,包括了为生产劳动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其次是由教育劳动及其社会效益的特殊性决定的;第三,崇高的人格形象;第四,丰厚的劳动回报。3正确对待荣誉的要求。(1)要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2)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

(五)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1教育威信的内涵:一方面,教师的道德威信是教师人性的光辉,是教师人格的力量,是教师能力的整合;另一方面,它是社会尤其是教育环境中的人,对教师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地位、道德影响的自觉承认、褒扬,是教师社会价值的表征。2教育威信的意义:(1)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2)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3)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3教育威信形成的条件:教育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是指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因素,教师的威信主要受素质、人格魅力、评价手段、师生关系等四方面因素制约。4教育威信形成的途径:(1)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2)日常的师生交往(3)第一印象的建立。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即教师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约定俗成,即明确规定的标准,依据道德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依法执教是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最根本标准,一方面,他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劳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它加强了法制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和促进,确保了教师职业的纯洁性,有助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尽快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和学生;教师的敬业,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3)关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自古以来教书育人

一直成为衡量和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也自然成为指导教师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5)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1热爱教育,乐于奉献。(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2)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2教书育人,尽职尽责。(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2)兢兢业业,扎实练就基本功。教书是育人的手段,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首先要有正确的德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其次还要具备多种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3严谨治学,提高水平。(1)严谨治学的意义:严谨治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的;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的;严谨治学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2)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学不好倦,精通通业务;把握规律,科学施教;4严于律己、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三)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1热爱学生。热爱学生的意义:(1)爱是学生的需要(2)爱是教育的桥梁(3)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2)把爱的种子洒向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施以爱心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爱学生的重要标志(3)保持对学生持久而稳固的爱。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义:(1)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2)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调动起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1)尊重学生的自尊心(2)尊重学生的个性(3)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意义(1)是教师培养爱生之情的需要(2)是教育学生的客观需要。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了解学生(1)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2)克服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深入地了解学生。首先教师应当乐于接近学生,善于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喜怒哀乐和性格特点;其次,教师必须注意不能漫不经心的以自己的心理去代替学生的心理,而要善于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体察入微。4公正的对待学生。一是教师必须公平的、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学生;二是教师必须公正的是非分明的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既要实事求是的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积极热情的赞扬他们的优点。5严格要求学生。意义:(1)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体现和学生成长的需要(2)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促其成才的需要。基本特点:(1)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2)严而有度,严而有方(3)合理要求,持之以恒。6教学相长。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1)要求教师不断地从学生的“学”中汲取营养来改进自己的“教”(2)要求教师要真心实意的欢迎学生指出错误并勇于公开承认错误(3)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看法的独立见解(4)要有欢迎、鼓励和支持学生超过自己的宽阔胸怀。

(四)教师在集体中的道德规范。1尊重同事。意义:(1)尊重同事是尊重人的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2)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尊重同事的具体要求:(1)尊重同一学科的同事(2)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3)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4)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5)不同年龄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6)教师与领导之间要相互尊重。一是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二是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愁,三是要维护领导的威信。领导尤其应在以下方面尊重教师:一是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二是要尊重教师的个性,三是要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四是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教师的民主权利包括对领导工作中的失误提出批评的权利,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设和参与决策的权利等等。2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教师团结协作的意义:(1)团结协作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2)团结协作是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3)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4)是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保障。团结协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首先,教师要做到谦虚为怀,有自知之明;其次,要严于律己,以诚待人。3公平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1)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2)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3)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展开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3)教师要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4维护集体荣誉。集体荣誉感意味着敬业乐群。敬业乐群指职业道德里的热爱自己的岗位,专心致志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五)教师在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意义:(1)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的(2)是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的(3)是教育规范化、有序化所必需的(4)是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的。教育人道化的内容包括:在教育目标上不仅要考虑社会需要的满足,也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实现人性的发展和完善;在学习条件和环境上,改变恶劣的或不合理的学习条件或环境,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在教育机构中,自觉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为受

教育者提供人道化的保护和援助;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和人格,对学生身心给予真切关心和爱护。依法执教的要求:(1)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3)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奉公守法的模范。2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意义:(1)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2)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3)爱岗敬业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基本要求:(1)热爱教育、乐于从教(2)教书育人、尽职尽责(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5)勤奋钻研,科学施教(6)淡泊名利,育人为乐。3廉洁从教。意义:(1)廉洁从教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2)是为师立教的根本。因为首先,只有廉洁,教师的人格才具有可信性;其次,只有廉洁,教师才具有道德上的感召力最后,只有廉洁,教师才能保持教育的公正性。(3)廉洁从教是“树人”的根本人格条件(4)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操的活的源泉(5)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是非观念的重要因素(6)是转化社会风气的重要举措。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1)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首先要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其次,要不断增强道德情感;再次,要不断磨练意志;最后,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第一,应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别能力;第二,要敢于抵制不良风气,恪守公正立场;第三,要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3)发扬奉献精神,淡泊功名利禄(4)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教意识。4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含义: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师范、行为示范”,教师为什么要为人师表?一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二是由于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教师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教师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1)语言规范健康,第一,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第二语言要准确、鲜明,第三,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第四,要含蓄幽默、富富于启发性。(2)教态高雅自如。首先,教师的站姿,既要端庄稳重又要富有活力,其次,教师的手势,要简洁、适度、准确、有力,再次,教师的表情要丰富、亲切、自然,另外,坐态也是一个人精神气质与文化修养的体现。(3)仪表朴实大方,首先,教师的仪表应具有美感,这是对教师仪表的最基本要求;其次要具有职业感;再次,应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最后,教师的仪表还应具有时代感。(4)身教重于言教。第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二,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第三,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五.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一)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令人忧虑的地方:首先,

教师对自身职业的低认同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高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其次,有些教师公平民主观念的缺乏与学生渴望受尊重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最后,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与实际言行的失范之间存在矛盾。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存在的问题:第一,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不受重视;第二,教师岗前职业道德培养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2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人格的需要。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和内容: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2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3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志,4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教师社会主义师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只能通过外部灌输);(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纠正不良教风、校风的有力手段(3)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1)职业针对性(2)自教互教性(3)同时多端性,一般是以提高师德认识为开端,循序渐进、向前发展,以养成师德习惯为终结的;(4)渐进重复性,一般需要掌握职业道德知识、形成职业道德观念、发展职业道德判断、确立职业道德信念这几个阶段。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1)传授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2)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相结合的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5)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的原则(6)榜样引导与正确舆论相结合的原则(7)理论灌输与多种活动相结合原则(8)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原则。4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1)说理疏导法。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通过说服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的方法。包括讲授、报告、讨论、辩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形式。

说理疏导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其次,要讲究针对性;再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最后,要研究运用说理疏导的艺术。(2)榜样教育法。即用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一种实际、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励作用,二是矫正作用。运用时应注意:第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榜样,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自觉性,第二,要向受教育者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及具体的学习步骤;第三,要及时反馈受教育者学习榜样的信息,第四,榜样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性,第五,树立的榜样要真实,第六,选择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榜样还要有针对性,第七,要探讨模范人物走向事业成功的内在因素,以激励教师不断进取,从而达到较高的师德境界。(3)实践锻炼法。

途径:一是理论实践,二是活动实践,三是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道德行为的锻炼,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运用实践锻炼法应注意:首先要有专人负责,加强领导;其次,实践锻炼的形式多样,具体运用何种形式应根据教师的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来选择,最后,实施实践锻炼时,必须精细组织,力求围绕教师中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4)对比教育法。(5)情感陶冶法。途径:首先,是情感互动,其次,以美育情,丰富师德感情;最后,以爱为本,提升师德感情。

(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2)是完成教师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4)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5)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1)坚持知和行的统一(2)动机和效果统一原则(3)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4)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的原则(5)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的原则。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1)强化意识,发掘修养动力。首先要强化”我是人民教师'的意识;其次,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最后,教师要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学习理论,明确修养方向。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次,要学好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此外,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教育文件。(3)注重实践,提高修养水平,首先,要积极投入到“双文明建设”中去;其次,要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指教师个体的道德状况和选择能力,需要与社会主义师德要求相一致、相适应。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致知(2)内省(3)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慎独是在道德修养中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所形成的一种高度自觉地道德境界,根本特点是内在的约束力和高度的自觉性。(4)学习(5)践履。

(五)教师职业道德内化(1)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是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2)是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需要(3)是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道德人格,就是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4)教师职业道德是实现教师现代化的需要。2.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有以下几方面(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

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第一,评价作用,第二,调节作用,第三,信号作用。主要表现有: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眷念和对学生的关怀、爱护方面;其次,表现在教师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最后,教师的道德情感表现在对同志的尊重、有益、热情。(3)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特点。(4)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并作出抉择的毅力和坚持精神。它主要表现在:第一,自觉性,第二,坚持性,第三,果断性,第四,自制力,总之,职业道德意志是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形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关键。(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在政治方面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条件。(1)社会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2)个体道德修养。教师修养指教师为培养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第一,要认真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二,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第三,要有闻过则喜的精神。(3)道德评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的道德判断。

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和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的道德判断。特征:一是思想的深刻性;二是空间的广泛性;三是时间的持久性。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规范的形成起到保护作用;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是使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个体思想、行为道德价值起评判作用;第四,它是调节教育人际关系的杠杆;第五,它是改善教师职业道德氛围的有力武器。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1)评定功能(2)分析反馈功能(3)预测功能(4)导向功能。

(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1)善恶标准。凡是有利于无产阶级利益的行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为,就是善的、道德的,反之,凡是不利于无产阶级利益的行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就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善恶的标准。(2)职责标准。教育职责是指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师德规范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求,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应尽的使命、责任和义务。(3)素质标准,就是从教师个体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所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1)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的观点(2)坚持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观点来评价(3)坚持用理想与现实统一的观点来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

(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和方式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外在形式:(1)学生评价。表现在,第一,人格权利的平等性;第二,根本目标的一致性;第三,尊重热爱的双向性;第四,相互影响的长久性。(2)他人评价。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和家长评价等。(3)社会评价(4)传统习俗。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在形式是自我评价,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通过内心信念来对自己行为的善恶进行鉴别、评判的方式。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方法:(1)外部评价的具体方法: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定性方法、定量方法。(2)自我评价的具体方法:参照法、量表测评法、横向比较法、期望值比较法。

XX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个人总结

XX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个人总结为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健全考核机制,为铸造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我校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主要内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个人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个人总结一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现在本人对这一学期师德方面的表现总结如下: 1、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作为一个教师,我能忠诚于党与人民的教育视野,做到为人师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并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办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办法。在语文课上,我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得与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实工作、虚心学习的原则,而这或喜或忧、或得或失的点点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主要表现在:a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的基本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论证功能(是指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的导向功能(是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a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注意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b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c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a爱岗敬业,勤于职守b尽职尽责,奉献社会c遵纪守法,诚实守信d文明竞争,友好协作e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4、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概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基本内容:A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尊重自我,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开拓创新D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6、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尽管他可能教过数十遍相同的课程,但教师还是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4)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8、大学精神的内涵: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两个方面。2)独立自治的精神,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旨在求真;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旨在崇善。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4)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只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的精神。 9、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a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师生朋友关系模式、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b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宪法、民事法、教育法、经济法律关系)c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强制型、民主型、放任型)d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传统型、现代型)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种人际关系。a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b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c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16、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 意义:a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就其本 质来说也是道德素质和道德力的竞争;b完善自我的需要;c是 实现现代化的需要;d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e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过程: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 德信念e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10、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1)教学与科研 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大学是通过高深学问即学术研究来培育 高级专门人才的,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学术性的统一,这就 内在地决定了大学教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双重身份——即 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必 须要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要清醒的把 握和审慎地使用这种权利。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也应当对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 树立起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一方面要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 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以 知识权威的身份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决策中来,以便使自己在 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担负着既要服务 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的双重责任,他们是社会进步的领跑者 而不是追随者。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学术研 究既表现为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坚定信念,又表现为一种 超然独立的学者人格,学者的学术造诣和精神品格是相互支持 相辅相成的。 1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区别:a二者产生的时期不同,道德产生比法产生早得多b二者 社会作用的特点不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 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则是由国家制定并 由国家强制执行的c二者同为行为规范,但法具有更强的刚性 度d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比较而言,法律具有明确性,法律 所干涉的范围有着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而道德具有模糊性,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人们关系或多或少或强 或弱的调节作用。 联系:a二者遵循的根本原则同一,道德和法都是人们的行为规 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二者都以一 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二 者遵循着相同的根本原则c二者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一定的道 德要以一定的法律为后盾加以维持d二者在特点上、层次上、 作用范围上交叉重合。 13、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 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 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 动性,②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 用,③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①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 育教学的需要,②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 要求,③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 现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 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 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 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 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 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 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14、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 内在根据: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a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 道德理性b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c提高教师在集体活 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外在条件: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 15、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a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 方向b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c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 的养成d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e有助于大学生 科研素养的培养 17、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 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②教 学目标的发展性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 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 进取。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教师把 握教材的能力③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a.对教材的组织加 工能力;b.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c.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4) 注重全面教学改革。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 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 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①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②对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9、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依据 动机和效果作为行为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和因素,在道德 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机论者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 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 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而效果论者主要从实际教育效果 来考察教育的道德性质和价值。动机论和效果论都有一定的合 理性,但两者也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在道德评价 中,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a坚持动机 与效果的统一,在道德评价中不偏废任何一方,这是评价的前 提基础;b在强调两者缺一不可的前提下,也不否认两者在道德 评价中有主次轻重之分;c教育善恶评价还应坚持历史性原则。 对教育活动的道德评价不应脱离社会历史联系,这样才能恰当 衡量它的道德性质和意义。 5、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1)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有 思想的、有主动生的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 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2)教师的 劳动“加工”过程,必然要包括教与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3) 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的过程4)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 中的反作用特点。 2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A引导性原则:主要是从师德 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需要通过教 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B内化性原则:主 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在进行师德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师德 规范向受教育者内心的转化。C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师德 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理论教育,又要引导 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知道自己的行为,以便 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D差异性原则:首先指高师院校 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规律来 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 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其次,还要注意到在职教师 的不同特点,又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性问题。E 连贯性原则: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时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 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另外, 师德的形成与发展还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8、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1)关心集体:重要意义:之所以要将关心集体作为对教师在 处理和集体关系时的道德要求,既在于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 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它对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的极端重要性。 ①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集体对教师个 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②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 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①一个关心集体的教 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②自觉维护集体的 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 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什么是真实的集体?“真实的集体”的思想,在真实的集体里, 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 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 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①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 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②集体的总体价值和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精选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教人[201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一要认真抓好《规范》学习宣传。各地各校要组织宣讲会、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规范》的热潮。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规范》精神,努力营造重德养德的浓厚氛围。

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总结 篇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自我鉴定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自我鉴定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现在本人对这一学期师德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检查: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作为一个教师,我能忠诚于党与人民的教育视野,做到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

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并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上,我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篇二:师德考核个人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课件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近四年试卷 2010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2、道德是一种从(实践—精神)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4、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6、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他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基本职责。 7、确立教师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他律性)。 8、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代际—朋友关系)。 9、在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10、统率师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对象的向师性。 2、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师德修养要做到哪三个结合? 4、科研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5、如何理解“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 三、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德要求。 2、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当如何开展有益竞争。 四、案例分析题 1、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谈谈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 2、从“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以及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等材料中,谈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2011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来源)。 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 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 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7、提出“真实集体”思想的是(马克思)。 8、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9、师德评价的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 10、教师在教育中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 二、简答题 1、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如何把握。(性质、利益、变化发展、独立性)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老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师德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质,而且通过学生还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师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期间和今后的生活道路,而且关系到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推进。正是据于以上认识,我校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师德建设中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提高师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与人民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师德管理组织机构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教育工作,把师德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师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分别由党政工团和学校领导班子组成,齐抓共管,由学校德育组和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把师德建设列为学校长期的一项主抓工作,活动安排

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这样确保了师德建设每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 二、开展学习活动,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监督和保障措施。 1、学校于11月初建立了师德建设工作长期规划、学期计划等,聘请了教育行风监督员,切实发挥其对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建立师德建设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9月--12月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新班主任进行《班主任职责》、《一日常规工作的管理和方法》《著名班主任工作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使新班主任尽快熟悉工作,并步入正轨。 3、11月底学校召开行政会、全体会学习有关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12月 1月利用全体集会时间带领教师集中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手册》,每周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2篇学校自编学习读本内容,并有针对性的摘录笔记书写在手册中,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 4、1月下旬以答卷的形式对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验收考核。 5、重视假期活动,反思促行动,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假期是学习和加强师德工作的又一有利时机,学校师德建设专题小组非常重视假期师德建设情况,提出假期中具体工作任务。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全部家访,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并为教师建立了 家访记录 ,重点记载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和管理的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P.7) 2、道德的基本功能(P.11)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P.15)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P.22)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1、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 2、教师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39)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大学精神的内涵(P.48) 2、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P.55)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66) 2、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0) 3、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3)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76)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确立依据(P.84) 第五章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1、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P.100) 2、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P.104)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P.117) 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P.135) 第七章高校教学中的道德问题 1、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46)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P.158) 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65)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1、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P.185)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P.195) 2、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P.216)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P.224)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P.231)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道德成长 1、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P.242) 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252)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试题型、分值及考试时间 一、考试题型 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案例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综述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本质: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 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比如职业生活中,会由于共同的经济活动而形成共同利益,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职业道德要求。 总之,任何道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才能找到根源。那种脱离社会经济关系来谈论道德的本质,把道德说成是“超历史”的理论是荒谬的。 3.道德的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 4.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 (2)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3)道德是在批评继承中发展的。 5.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7.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8.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a.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b.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c.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 (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 a.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b.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 c.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 a.教育是一个创造人才的过程 b.教育是教师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 c.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9.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只要是对教师职业认识和教师职业信念而言,也就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从事教育工作所应有的志向和意志。 (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教师道德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一种规范,它是无形的,所以教师总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道德度个人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执行自我评价 一学年来,我始终坚持执行师德规范,加强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现对师德规范执行情况自我评价如下: 一、爱国守法方面:本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在爱岗敬业方面: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主动承担工作职责和应尽义务,能按时保质完成本职工作和学校临时指派的工作任务,坚持做到出全勤。 三、关爱学生方面:关爱全体学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四、教书育人方面。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五、为人师表方面。本人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六、终身学习方面。具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和运用必要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纲说课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大 纲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是我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教育和学习,使立志从教的我校本科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作风去处理个人与职业、与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工作、教师职业劳动与社会、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全面了解并积极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便在未来更好地教书育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和职业期待。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性。为考察考生具有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本科目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能准确判断和理解与教师劳动相关的范畴和道德原则,掌握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修养,能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分析与思考,努力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真正成长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先修课程及应具备的知识 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分析任历史不同时期教师职业特点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具体社会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外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教师职业,更好理解当代教师职业特点。 其次,学生应具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了以上知识才能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鉴别,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

再次,从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思政专业核心课程的逻辑关系看,该课程应在学生修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后开设为宜,有了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有利于分析各种教学现象,熟练地掌握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三、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绪论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明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教师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社会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个人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个人总结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 “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 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 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 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 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 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的基石。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 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 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够为培养人才的教 育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 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 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在有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职业道德是一个必考的项目,虽然占分不高,但 是仍然会考到,由于职业道德这部分难度不大且占分不高,如果在这部分丢分的话更为可惜,为此将事业单位考试职业道德这部分的重点和考点总结如下: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 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 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 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 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 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525760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如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情操、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典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社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知道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冲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侦、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5、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6、教师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取法乎上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 师德的重要性(理解) 第一,教师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其规范。 第二,教育活动归根到底是一项伦理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有特殊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第三,教师职业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这是由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2.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道德、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教师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性的道德品质。 3. 师德的一般特征(理解) (1)调整对象和范围:专业性或特定性 (2)道德内容和结构:继承性和稳定性 (3)规范形式和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 4. 师德的专业特性(记忆) (1)教育性 行为示范;人格榜样;心理影响 (2)自觉性 教师必须要有道德自觉性,缺乏师德自觉性的教师在人际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低效或无效的境地。 (3)整体性 作为一个整体去影响学生;影响学生集体;集体去影响学生。 5. 师德的功能(记忆)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体和集体都具有引导功能。引导个体的信念和理想、价值和意义,促进教师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的发展;引导良好教师集体的的形成,对教师集体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促进功能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重构。 6. 师德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理解) 良好的师德需要处理好教师与自己(自我、家庭)、教师与学生(班级、教学、管理)、教师与同侪(教师团队、学校)、教师与社会(学生家庭、社区、社会与国家)等关系。 第一,处理好“我”与“我自己”的良好关系,是一切关系开展的根本性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试题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2.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 A.对立型B.民主性C.放任型D.权威型 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 1.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内涵主要有 A.追求真理、学术至上B.严谨治学、学术诚信C.勇于探索、学术创新 D.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有 A.利益交换中的道德规范B.义务履行中的道德规范 C.奉献取向中的道德规范D.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 4.高校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 A.尊重信任学生B.理解接纳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D.公正对待学生。 5.教师在与家长的合作中存在的误区有 A.利用家长B.排斥家长 C.满足家长的各种利益要求D.向家长推卸责任 6.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对教育者的具体要求包括 A.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B.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环境 C.满足学生们的各种要求 D.提供条件保障学生的自由和权益 7.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社会主义原则 B.爱国主义原则 C.集体主义原则 D.人道主义原则 8.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有A.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B.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C.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D.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9.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要求教师要以情御严,还要求教师A.严要有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