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第21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第21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第21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内容标准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蒸汽机发明和改良的大致过程,认识其历史背景以及划时代作用。

了解电力的发现及运用,认识电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意义。

了解第一台计算机、互联网诞生及迅猛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历史背景、对人类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归纳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的了解,多层次归纳人类先后迈入三个“时代”的划时代历史内涵。

结合课内外知识,拓展认识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层面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联系三个“时代”的历史大背景,思考其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个“时代”的分析,认识科技成果产生过程中发扬与继承的关系。

通过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改变,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结论。

通过学习和思考,认识科技成果是一柄“双刃剑”,人类要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科技成果。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经历过以往的历史必修1、必修2的学习,对本课涉及的科学常识会有初步了解,但贯穿300多年、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整合为一个历史学习的单元,跨

度依然很大。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历史背景、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分析,促使学生对科技推进社会发展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认识,并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电气技术、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

设计思路

从历史学的角度探寻人类科技进步的足迹,让学生在体会工业化、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喜悦与隐忧,以及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感悟历史,触动心灵。

制作一份简易的PPT,包含本节课简要知识结构与典型图片,设计既符合教材主旨,又贴近学生生活,并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问题,供师生讨论和交流。

依据“内容标准”的描述,围绕“作用”和“影响”这两个关键词,层层设计问答与讨论,依托主干知识,迁移其他课程,最终回归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宏大议题,达成知识与能力基础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材知识结构

一、蒸汽时代

1.历史背景

(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基础)

(3)科技与教育的进展(条件)

2.过程

(1)纽可门蒸汽机:抽水

(2)瓦特:从单动式蒸汽机到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80年代)

3.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2)改变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依赖

(3)广泛运用于各个生产领域:纺织、采矿、冶金、造纸、交通运输等

(4)欧美广泛采用,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三四十年代)

4.影响

(1)社会生产力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

(2)对动力和能源的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3)社会化大生产出现

(4)开始城市化进程

(5)世界各地联系加强,全球化进程加速

(7)出现一批工业化国家

二、电气革命

1.历史背景。

(1)工业生产的需要。

(2)科学家对电的不断研究。

(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英国,1831年)。

2.过程

(1)西门子发明发电机,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电灯

(2)远距离输变电技术日臻成熟,爱迪生创建发电工厂,欧美相继成立电气公司(3)电气技术的新发明

3.意义

(1)电力比蒸汽动力更强大,更方便,更清洁

(2)机器使用更普遍,更多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更先进

(3)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晚期)

4。清浩影响

(1)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2)对动力和能源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3)垄断组织出现

(4)城市面貌的改变

(5)世界各地联系加强,全球化进程加速

(7)改变了世界形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三、互联网时代

1.背景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战争和军事竞争的需要

2.过程

(1)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美国,1946年)

(2)网络技术出现(20世纪50年代)和互联网诞生(美国,1969年)

(3)国际互联网(internet,因特网,20世纪90年代)

3.意义:信息化社会出现

4.影响

(1)信息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步伐

(2)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全球营销与采购扩大市场

(3)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

(4)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有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三百年科技史,带来整个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的科技史,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发展到互联网时代,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引擎。它发端于18世纪的英国,扩展到全世界。

课件:行为艺术作品《蒸汽发动机驱动的电脑》。

提问:观察这幅图,你从中能够发现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观察并回答)

提示:蒸汽机、发电机、联动装置、电脑,形象地反映了本课的标题。

讲述: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在著名的历史读物《人类的故事》中写道:“那些发明使得十八世纪笨拙的老式蒸汽机成了人类最忠实、效力最高的奴隶。”

一、蒸汽时代

提问1: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在瓦特之前的上千年,许多人都为蒸汽机的发明和研制做出过贡献。但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仍然将瓦特改良和研制的蒸汽机出现和运用,当作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科技成就呢

(学生答)

提示:简述蒸汽机的发展历程,瓦特之前纽可门蒸汽机在矿山作为抽水机械的普遍应用,认识瓦特研制蒸汽机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作为动力机的划时代意义。

提问2;历史的大时代呼唤和催生发明和创造。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众多机器的成功研制与发明,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的

(学生答)

提示:认识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科技进步的发展是蒸汽机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提问3:有人说:“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工业革命的连锁反应,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学生答)

提示:蒸汽机成为动力机器,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运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社会化大生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城市化进程,资本主义时代到来,贫富分化,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化进程得到加速。

课件辅助简述:蒸汽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电气革命

提问4:在华盛顿,流传着有关一位专利局长的故事。19世纪30年代初,这位局长建议取消专利局,原因是,“一切可能被发明的东西,都已经问世了”。(房龙《人类的故事》)请你结合课文第二目的有关史实,驳斥这位局长的预言。

(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正是在这位预言家进行预言的同一时间段,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实验室中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教科书上也列出了一些关于电的各项重要发明,如爱迪生、西门子、格拉姆等人的电气发明。

两次工业革命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等等。

也有许多的不同,例如:“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等等。

课件辅助讲述:电气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提问5:电力的广泛运用,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势

(学生答)

提示:更方便,规模更大,更环保,工业生产更加摆脱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说明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重要性。

提问6: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美国,可能会享受到电气技术带来的哪些新变化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

提示:涉及工业产品,通讯,照明,交通工具等领域,教师注意指出同学发言中可能出现的史实错误。

提问7:电气时代的出现,对于资产阶级来讲,从根本上来讲意味着什么导致了哪一种

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答)

提示:当代美国思想家弗洛姆评价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力代替了人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活的动力被机械力所取代,而且人的思想也开始被机械的思想所取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动力,也是资本家支持、鼓励和运用先进科技成果的目的。

课件辅助讲述:电气时代的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

课件辅助讲述: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

(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当时由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它当时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储存式电子计算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未来的计算机将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目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100亿次以上。计算机正在向新的高度发展,日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课件: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和互联网的诞生(1969年,美国)。

提问8:第一台计算机和第一个互联网的出现,其直接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提示:与战争和军事、国防相关。政府启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原本是为了快速计算弹道轨迹相关的复杂数据。

讲述:赫鲁晓夫在1956年预言,他的苏维埃联盟即将目睹资本主义的灭亡——“我们将埋藏你们。”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当代美国畅销书《福布斯电脑革命史》中这样描述那一段历史,“西方在1957年的秋天看起来确实暗淡无光。但是历史也充满了讽刺。就在1957年最黑暗的时候,爆发出数字电子革命的第一道火花,像宙斯的闪电一样,它将照射到这个星球各个角落去,把命令与控制烧得体无完肤。”(杰弗里·扬《福布斯电脑革命史》)

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专题七 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1.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的社会动力是() A.瓦特勤奋好学,且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C.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机器 D.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有浓厚的兴趣 答案:C 2.“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A.发电机B.纺纱机 C.电动机D.蒸汽机 答案:D 3.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答案:B 4.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

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5.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D.核能和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请回答:

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一、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在同学们的印象中,革命总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比如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实,暴力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都是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场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新课探究】 解释概念:什么是工业革命? 指导学生看“导入框”后得出结论: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 【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出现在英国?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 课件展示材料 【问题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教师帮助学生通过逐条分析给出的材料,小组讨论后,可能会出现下列回答) (1)英国从“三角贸易”中不仅获得雄厚的资金,而且从广大的海外殖民地获得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2)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为其提供了广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3)18世纪中期的英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正是因为18期的英国拥有了大家分析的这些有利条件,所以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情景过渡】:(课件展示材料:当时有一位英国的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师]:从上面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信息? [生答]:市场对棉布的需求非常大。 [师]: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你会怎么做? [生答]:改进生产工具。 [师讲解]:对,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想方设法地提高生产技术,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有一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了,它便是珍妮纺纱机。 2、工业革命的进程 (课件展示):珍妮机的故事 [问题1]:(1)你们知道发明珍妮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发明者是谁? (2)珍妮纺纱机与旧式纺纱机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 [生答]:1765年,哈格里夫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师]:非常好!但珍妮机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纺出的纱不够结实,粗细不匀。而且大家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 说课教案设计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电气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依托教材开展教学,我说课的第二部分是教材分析。我将从教学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简析 本节课讲述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巨大进步,每一种科技发明都离不开当时政治和经济的推动,本课是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在第四单元中,本课内容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原因及脉络,体会科技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方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对本课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掌握三次革命的影响。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同发明之间的关系。知道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了解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阅读材料、观看影片等方法了解蒸汽机、电灯、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创造。学会收集和运用相关历史学习资料,进行判断分析,说明科技发明对历史进程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只有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理解本课难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以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传播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评价信息化社会的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说课的第三方面是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也有一定的认知感悟能力。但他们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帮助他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一次科技革命,认识到科技影响人们生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这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说课的第四部分是教学方法。本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史料教学法、设问质疑法开展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十分重要,我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情景体验、成果展示 下面进行重中之重第五部分教学设计的讲解,第一步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世博会的演进”思考三次世博会出现了哪三种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步:新课讲授 依据本课内容条理清晰、知识易理解的特点,我将本课的讲授分为以下几步 (一)【理清发展脉络】(5分钟) 基于教材对三次变革的发展脉络有清楚地说明,且学生易于把握的特点,我拟用表格归纳的方式开展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依据教材内容填写教师展示的表格。学生填写完毕后,教师出示表格校对完善。 (二)【探究思考】 探究一:蒸汽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均依据教师提供的四则材料进行讨论,分析蒸汽时代的到来在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生产组织形式、城市面貌

第21课 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教学设计

第21课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 内容标准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蒸汽机发明和改良的大致过程,认识其历史背景以及划时代作用。 了解电力的发现及运用,认识电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意义。 了解第一台计算机、互联网诞生及迅猛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历史背景、对人类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归纳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的了解,多层次归纳人类先后迈入三个“时代”的划时代历史内涵。 结合课内外知识,拓展认识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层面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联系三个“时代”的历史大背景,思考其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个“时代”的分析,认识科技成果产生过程中发扬与继承的关系。 通过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改变,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结论。 通过学习和思考,认识科技成果是一柄“双刃剑”,人类要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科技成果。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经历过以往的历史必修1、必修2的学习,对本课涉及的科学常识会有初步了解,但贯穿300多年、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整合为一个历史学习的单元,跨度依然很大。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历史背景、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分析,促使学生对科技推进社会发展有一个宏观、整体的认识,并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电气技术、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蒸汽机、电气技术和互联网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 设计思路 从历史学的角度探寻人类科技进步的足迹,让学生在体会工业化、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喜悦与隐忧,以及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感悟历史,触动心灵。 制作一份简易的PPT,包含本节课简要知识结构与典型图片,设计既符合教材主旨,又贴近学生生活,并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问题,供师生讨论和交流。 依据“内容标准”的描述,围绕“作用”和“影响”这两个关键词,层层设计问答与讨论,依托主干知识,迁移其他课程,最终回归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宏大议题,达成知识与能力基础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材知识结构 一、蒸汽时代 1.历史背景 (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基础) (3)科技与教育的进展(条件) 2.过程 (1)纽可门蒸汽机:抽水 (2)瓦特:从单动式蒸汽机到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80年代)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测试题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诺贝尔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的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进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最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 【答案】A 2.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答案:B 3.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车主集中洗车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答案】 D 4 答案:A 5.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优质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扼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讲授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 1)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

(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7单元课时分层作业21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北师大版必修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练] 1.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开始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 【导学号:14322354】A.珍妮机的问世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改良蒸汽机的推广D.交通工具的革新 C[蒸汽机以蒸汽作为动力来源,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项正确;珍妮机的问世只是提高了纺纱的速度,与题意无关,A项错误;工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生产组织形式,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B项错误;交通工具的革新,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与工厂的修建无关,D项错误。] 2.“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在“它”的推动下,交通领域出现的新发明是( ) A.火车B.电车 C.汽车D.飞机 A[根据材料信息“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是蒸汽机,因此A项说法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 3.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导学号:14322355】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发明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D[题干信息“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故选D项。] 4.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B.本茨研制的汽车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堂达标】 1.“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 A.研制彩色电视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D.改良蒸汽机 解析:选D。本题用广告词作题引考查“瓦特改进蒸汽机”这一基础知识,新颖活泼,题材来自现实社会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历史。 2.以生产方式的标准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信息文明―→…… A.铁器文明B.电气文明 C.工业文明D.游牧文明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 3.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英雄交响曲》 解析:选A。电灯是爱迪生的发明,轮船是富尔顿发明的,《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 4.莫斯科时间2010年4月10日,载有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客机, 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客机上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以及众多波兰 高官政要在内的96人无一生还。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 引起高度关注,波兰人民更是处于一片悲哀之中。在华沙,人们开始在 总统府外聚集,铺设鲜花和蜡烛,以示哀悼。我们最快获知这一最新消 息主要是通过( ) ①电影②有线电视③杂志④互联网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有线电视与互联网具有快捷的特点,而电影与杂志则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一些时事快讯我们难以从这两种传播媒介及时获得。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7 3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三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知识点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发明 (1)18世纪,凯伊发明了飞梭。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1769年阿克莱特与别人合作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4)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5)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意义 (1)一系列技术创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知识点二“万能的原动机” 1.条件 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过程 (1)1690年,法国工程师巴本发明的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可以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2)1705年,纽可门等人制造出了纽可门蒸汽机,但仍不能满足新的需要。 (3)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提高热效率:1769年,在纽可门蒸汽机汽缸后加上冷凝器,1782年,设

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 ②改进连接:1782年,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动力运动形式变为旋转运动。 3.应用 (1)交通运输 ①1803年,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制成汽船。 ②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成功蒸汽机车。 (2)机械加工 ①发明: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车床,使刀具制作实现机械化。 ②意义:19世纪初,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4.影响 (1)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2)工厂取代工场,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知识点三“科”“技”结合的典范 1.电的发明和应用 (1)理论创新: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2)技术创新 ①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 ④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中心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3)意义: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完整版)蒸汽时代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山东省高密市开发区朝阳中学张书英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瓦特与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有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使用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机车的发明制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并由此推动了其他生产行业工作机的发明。随着机器设备的越来越多,原有水动力限制了机器的广泛使用,因此动力装置的改进势在必行。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在这一系列发明制造中,动力问题的解决是关键,因此蒸汽机是当时最伟大的发明成果,它的发明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以此来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在当时的重大历史意义。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可结合教材内容,教师提供“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绵纺织业、煤炭、生铁产量及英国海港吞吐量、进出口贸易总值比较”表和“工业革命后英国工农业生产状况比例变化”表等材料,通过表格中数字的变化体会工业革命的影响,注意从其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其二,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其三,为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雄厚了物质基础,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形成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其四,也应该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工人的剥削、对东方的掠夺等等。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时限至少有一个世纪。就某一个国家而言,也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发生。初中生因其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对这一概念难以理解。应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二是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三、学法指导 1.图例教学法。通过图示,对本课部分内容进行串联,既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便于理解记忆。 如思考:英国为什么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通过图例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最全版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湘钢一中张俞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的第13课,主要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本课内容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分三组合作探究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归纳概括本课基础知识。 (2)探讨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进而探讨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抓住机遇、振兴民族的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教学资源】 1.教科书(尤其是其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2.教师和学生 3.校内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4.网络和音像资料 【教学方法】 1.教法:通过情景创设、问题设置、启发讲授、师生对话与讨论,使老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激励者与引导者。 2.学法: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上台陈述、辩论赛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认识基本史实,深入理解历史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一组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图片,谈一谈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电气产品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教材内容分析 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为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 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 导入语: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英国田园牧歌的时代,紧接着被一个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和产业工人操作生产机械的场景所取代,仿佛把人们带回

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梦幻空间。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英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个时 期创造的财富为什么远远超过了英国历史的总和呢? (设计意图:利用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 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教师:你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到历史 中去探究答案,感受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展示板书: “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自主学习目标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 2、请你找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发明者、国家、时间) 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第一节抢占先机——英国的优势 展示: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岳麓版《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材料三“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一般是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英国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材料四“15世纪末以来,英国贵族地主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小块租地上赶走,用篱笆圈起大片土地,作为牧场,用来养羊,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教师:指导学生逐个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句,以此分析工业革命首先 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学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③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④英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并且是大批熟练工人,为革新创造了条件。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 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 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 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 作用。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 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 动力。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后来,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宇航员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

高中历史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和向“距离”挑战教案(解析)人民版必修3

第2讲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和向“距离”挑战 考点内容要求层级 从“蒸汽时代” 到“电气时代”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b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b 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b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c 向“距离”挑战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b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c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c 汽车、飞机、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及 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c 一、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1.“万能的原动机” (1)条件: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过程 ①法国工程师巴本,1690年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 ②1705年,纽可门等人合作制造出纽可门蒸汽机。 ③1769~1782年,英国工人瓦特对蒸汽机汽缸进行两次改造并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使用率。 (3)影响 ①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②这是人类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工厂的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③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成第一辆蒸汽机车。 ④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19世纪初,一个以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图解识记“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和影响 2.“科”“技”结合的典范 (1)成就 人物时间成就意义 电的发明和 使用 法拉第(英)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发电机的理 论基础 雅可比(俄) 1838年制成第一台实用电动机 电动机和发电机 的发明,为电力工 业开辟了广阔的 前景 西门子(德) 1866年制成发电机 格拉姆(比) 1870年 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 直流电动机 爱迪生(美) 1882年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发电厂 内燃机的发 明和应用 卡尔·本茨 和戴姆勒 (德) 19世纪 80年代 前期 各自独立地制成以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 (1)对交通领域的 发展产生了巨大 影响(汽车、飞机 出现) (2)石油化学工业 产生 狄塞尔(德) 1887年发明了柴油机 (2)意义:由于电力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问题思考 材料 图一法拉第(1791~ 图二19世纪巴黎 1867)和电磁感应的电力铁路 实验装置模型 思考(1)图一的人物及其贡献对电气革命的出现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以图二为例,谈一谈电气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2008年9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带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走出机舱,漫游太空,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人类开发太空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由此导入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瓦特改良蒸汽机: (1)改良经过: 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③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