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国内外热议的话题。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又被提升一个高度。因此国家呼吁企业在自身素质提升的同时,以社会主人翁的地位来实现其价值。然而对于企业价值的衡量,众多企业都是以经营绩效来衡量。正确定义经营绩效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是两项不错的指标,但有必要继续优化两者的关系。由于处于后金融时代,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有助于企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

预期目标:

本论文将通过回归分析法来分析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力求找到一个突破口来衡量社会责任,并准确定义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把社会责任细化为几个方面,然后分析各个方面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的案例来发现其问题,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结论。和同类企业比较来找出其优势与劣势,然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Bowen, H. R(195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企业人要按照社会普遍认可的目标和价值观来追求相关的政策,并作相应的决策,和遵循相关的行动标准”。在著名的“贝利—多德论战”中,Levitt(1958)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危险的行为。郑启福(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考虑企业内外相关人的利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衡量其标准主要是基于人权和劳工权利的,包括下列领域内的最低要求:①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童工;②公司不得对员工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

③公司应给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④公司应尊重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⑤公司不得对员工有任何性质的歧视;⑥公司不得从事或支持惩戒性措施,不得对员工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⑦公司应遵守员工工作时间的规定;⑧公司应保证达到最低工资标准;⑨公司应制定社会责任和劳动条件的政策。牛向春、李天勇、戴维阳(200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就层次而言,不同层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

的内容是企业有遵守法律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权益等各项内容。然而以上所提及的企业社会责任过分强调企业应该怎么做,而忽视政府的行为。金乐琴,潘登科(2010)通过“政府———企业关系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设计达到改进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自治的一种行为,而且需要政府的认可和配合。

企业经营绩效的概述

经营绩效作为衡量企业运营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20世纪80年代美国盛行一种价值评估与管理方法称为经济价值增加法,是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此后几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S.kaplan(1992)与David.p.Norton(1992)推出一套综合平衡财务指标的和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BSC(Balalleedseore-e耐),即“经营绩效平衡表”。2002年2月22日,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用以对企业年度绩效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内容主要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效益指标、资产营运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李纪明(2009)认为可以用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但会计指标在衡量社会责任时更有针对性。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Bragdon和Marlin(1972)认为一个企业若承担社会责任将付出比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多的成本。而Sturdivant和Ginter(1977)的研究结果证明股东权益回报率、利润率、每股收益和公司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Schnietz (2005)认为在公司危机时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防止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Edward Nelling,Elizabeth Webb(200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程度并不大,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直接证明。

袁昊,夏鹏,赵卓丽(2004)认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不能武断的定为负相关或弱相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可能正相关。唐小兰(2007)一方面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企业对政府、员工和股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当年的经营绩效密切相关,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与经营绩效呈现较弱的正相关,而企业对公益事业所作的贡献与当期经营绩效呈现弱负相关,与后期经营绩效呈现弱正相关,表明企业的公益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李宏旺(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不应是一种对立而不可协调的关系,更应是一种平衡的相互促进的关系。邵君利(2009)认为企业自愿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由于履行社会责任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费用,而这些成本费用所蕴含的特殊信息并未被市场所识别,因此抵减了企业价值,也减弱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礼丹萌(2009)在民营企业与经营绩效的研究中认为基本社会责任维度所占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中级社会责任,最

后是高级社会责任,这也间接的证实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按层次性可划分为基本社会责任、中级社会责任和高级社会责任三个维度的结论。梁大为(2010)认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提高具有正面作用。

综上所述,各位学者专家已经对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研究作出很大的贡献。他们为该方面研究定义了许多样本,也为两者的关系做了全面的定义。鉴于以上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我们不难发现在后金融时代,以及改革开放的转折点,我国企业有必要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在如今这个特定环境,我们更需要挖掘两者潜在的关系。如今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可以借鉴外国企业的案例,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本文将在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行业数据分析来找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3.参考文献

[1]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袁昊,夏鹏,赵卓丽.承担社会责任未必影响公司发展——从企业社会责任指向谈企业

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J].华东经济管理,2004(6).

[3]唐小兰.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7.

[4]郑启福.SA8000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影响与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4).

[5]李宏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8(8).

[6]高勇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困惑[J].当代经济管理,2009(2).

[7]牛向春,李天勇,戴维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实现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8]礼丹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吉林:吉林大学,2009.

[9]邵君利.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根据中国化学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经

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

[10]李纪明.资源观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9.

[11]金乐琴,潘登科.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

(2).

[12]梁大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10

(2).

[13]Bowen, H. R.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 [M]. New York: Harpor&Row,

1953.

[14]Levitt Theodore. The Danger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

(2).

[15]Bragdgon J.H, Marlin J. Is pollution profitable? [J].Risk Management,1972(4).

[16]Sturdivant, Ginter.A strategic posture towards CSR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77(2).

[17]McWilliams, Abagail, Donald Siege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1).

[18]Simpson W.G, Kohers T.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2(2).

[19] Jill G. Kle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onsumer Perspective [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004(2).

[20]Schnietz. Media visibility as a driver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6 (11) .

[21]Edward Nelling, Elizabeth Webb.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virtuous circle” revisited[C].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008.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本论文拟主要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开展研究:

1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概念

1.1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计量标准

1.2经营绩效的定义和计量标准

2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互影响关系

2.1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2经营绩效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3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样本选择与信息来源

3.2指标设计

3.3数据分析

3.4分析紫金矿业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其经营绩效的关系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文献研究的重点是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主要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和EBSCO等查找相关的文献。关于上市公司的数据主要从巨潮咨询网里下载,然后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采用回归

分析模型和因素分析法进行建模,力求找出一个平衡点解决问题,并结合会计学、审计学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做到具有说服力。

结合短学期和暑期实践的机会,进行实地调研,与公司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相关信息。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3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李欢 [摘要]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该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关于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绩效的研究。本文首先阐述对相关理论的界定,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绩效理论;其次,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再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公司应该更多的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公司绩效利益相关者 一、相关理论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由美国的欧利文?谢尔顿在1942年首次提出的。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和有效的研究,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理论界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范围仍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众多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来看,根据它们范围和侧重点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同的学说。 1、经济责任说。支持者Milton Friedman和Peter Drucker等的观点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企业的利益。企业首要的目标是获得利益,这是其它社会责任的基础。 2、道德责任说。支持者谢尔顿的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包涵的主要因素是道德责任。 3、法律责任说。支持者巴莱和常凯等的观点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其本质和基础来说,主要是指企业对于社会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把社会责任当作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的话,就会改变其社会的性质。所以,必须要确认与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 4、利益相关责任说。支持者王茂林和Edward Freeman等的观点是认为在制定企业的政策时,不能仅仅按照股东的意愿,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如员工、顾客、供应商和社区组织。也就是说企业在创造利润和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当承担对员工、社区与环境的责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理论依据。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是由著名学者弗里曼提出的,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现代公司的治理理论。理论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股东至上”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并且对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形成了一套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并在企业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1、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弗里曼指出:“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者团体,或者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者团体” 斯坦福大学研究所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指这样一些团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减少。 Reed认为利益相关者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他们自身受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必须依赖的人。 卡罗尔和巴克霍尔兹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指这样的个人或群体,即在企业中享有的一项或多项权益。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做法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相互影响的关系。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

对工商管理的认识

一.对工商管理的认识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营管理、创业学、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 当前,社会上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就是工商管理,其实这存在一些误区。工商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在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专业课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二者不能作为一门专业对待。 1.专业分类 (1)战略管理:通常又被称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决策层次最高的一种管理,包括确定战略性的目标,发展并执行战略性的计划来达成目标。所谓“战略性”,相对于“战术性”,考量上有更大、更长远的涵义。 (2)管理学理论: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 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 (3)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 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 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2.职能分类 (1)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又称生产控制。其内容包括:①生产组织工作。即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实行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doc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体,追求最大利润是企业的根本性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对企业绩效造成影响以及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中有争议性的议题,到目前为止都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同意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满足了利益相关者从而降低了企业交易费用,减少了成本,不仅如此,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增加品牌价值和为股东带来财富。二是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同意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然要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这与企业存在的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背道而驰。三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也有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是不相关的。 (1)二者正相关 Jones(199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管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来获得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刘彦平(2003)认为企业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会获得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忠诚和支持,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Schnietz(2005)以西雅图的所有企业为样本,结合西雅图贸易谈判失败的案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在危机中比不承担社会责任或很少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的概率要大。赵晓冬(2006)等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市场份额、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远发展之

间进行分析,认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回报。Moser和Martin(2012)对215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发现从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有的学者思虑较为全面,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性问题。尹开国(2014)等实证证明在企业社会责任外生假设下,当期企业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反之亦然,在企业社会责任内生假设下,当期企业社会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侯巧铭、张寒月(2015)同样充分考虑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双向正相关关系。 也有学者另辟蹊径,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加入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如蔡月祥(2015)等以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中介变量,运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声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正向的影响,而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降低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但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郭倩倩、胡兵(2016)基于营销战略视角,证实了营销能力对企业社会绩效水平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具有的正向调节效应,即营销能力能有效发挥企业社会绩效的市场价值效应。 (2)二者负相关 Friedman(1970)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是管理者擅自在向股东课税,实际上就是在消耗公司的资源,增加公司的成本,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其财务绩效就会越差。Michael C.Jensen(2001)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是与企业所追求的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最新】

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人”的因素联系得越发紧密。现代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竞争。因此,人们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日益重视,许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背景下,国外研究者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八十年代后半期和九十年代早期,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绩效管理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 近年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们也越来越重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开始构建适合本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然而实施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具体实践中,反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严重地妨碍和削弱了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 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企业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又不清楚如何实施正确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在中国却犹如一座围城,城外的企业如饥似渴地祈求这幅灵丹妙药,而城内的企业却对药效信心渐失。根据对国内众多企业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绩效管理确实会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由于企业基础和文化氛围的不同,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 如上所述,对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到底要不要实施绩效管理体系、如何摆脱历史原因对中小民营企业管理的影响、如何实施绩效管理、如何解决在实施绩效管理时的种种问题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甚至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绩效管理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如何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国内中小民营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员努力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本文使中小民营企业明白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对策与应该注意的

绩效考核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 (一)研究意义 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加入WTO后国际经济间相互交流的影响,现代 贸易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管理是什么?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实际上管理是实实在在的,管理是可以测量的,不能测量的管理是不存在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控制职能的具体体现,很好地评估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2、绩效考核是企业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为了寻找更科学、有效、客观、公正的考核方法, 业内人士进行了诸多艰苦的探索。然而,由于绩效的多因、多雏、动态等特点反考核者的情感等因素,考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审视当前绩效考核的成败得失,笔者认为,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克服绩效考核弊端的根本出路,是绩效考核的生命线. 3、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 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成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至。 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很多企业也利用到了绩效考核的结果。但是,真正能够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的企业却比较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的现状 (1)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无差异性和均优性 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绩效考核结果无差异性和均优性的问题。 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年的人事工作经验以及传统的人情观念使的许多主管都成了与人为善的老好人,尤其是当在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挂钩时往往牵涉到员工的切身利益非常敏感[18],考核中的偏差极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大多数主管不愿意背此“黑锅”因此出现了考核中的趋中现象。 (2)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存在着标准设计不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和标准没有量化等形式的问题[2]。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五点:第一,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没有绩效考核标准就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印象或感觉[3]。第二,以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评价标准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4]。第三,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19]。工作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从而评价者可以随意给个分数或者考核结果,有时难以避免渗透一些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这样的标准所得的考核结果就失去了意义[5]。第四,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不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6]。第五,工作绩效评价如果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使实际绩效相对于标准的进展程度或者标准的完成情况是可以衡量的[20]。可以衡量的绩效标准既包括数量上的标准,也包括质量上的标准,如秘书的打字速度从数量上是每分钟多少个,从质量上应规定差错率是多少。不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7]。 (3)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信息面过于狭窄

我对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我国企业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创新推动本企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观念、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可见,企业必须适时进行管理创新,并通过管理创新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已成为我国企业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举措。 创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创新。 (1)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以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为先导的。 在我国,要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管理创新能力,必须有先进的观念创新机制作保证。观念创新不光是几个领导人的观念创新,而是整个企业以至于每个员工的观念创新。 要进行管理观念创新,首先要对企业现状和内外竞争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差距,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急迫性,这样才能激起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 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大胆否定自我不断突破。 其次,解决观念创新问题最关键的一个词是“主动”,主动收集创意。必须承认,这是个苦力活儿,但是哪有闭着眼睛就能获得的创新呢?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收集关键知识方面,并通过关键知识的分享激发员工各方面的创新想法。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新及分享文化的形成,这种做法仍然可以帮助企业在管理创新上获得更多的机

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管 理 学 作 业 系别:政治系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班级:1305 姓名:韩星 学号:2013012109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 ---以正大集团、五粮液集团为例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企业在享受社会发展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也应该主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和壮大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传统的成本、质量、服务是衡量竞争力的最基本标准,而道德标准正在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和展现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取得社会公信,企业才能更被市场青睐,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正大集团推进标准化养殖在中国相对贫困的西北等地区,正大集团将优良种苗、种子提供给农民,并向农民提供优良的管理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正大集团平均每年给农民放畜的数量达到2.1亿只。正大每年提供的合同饲料有15万吨,现有的肉鸡规模饲料专业户2万户,直接参与养殖的人数有26万人,每年提供有机肥共计40万吨。并帮助农民按照正大的标准建设鸡舍和猪舍。通过对农民进行持续不断地技术培训,让农民成为养殖能手,从而推动提高中国整个畜牧业饲养水平。 企业作为一个区别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人”的特点,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利益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其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存状态,这是衡量企业自身市场行为和价值取

向的根本标准。同时,企业还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单元,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它的活动是以整个社会发展为背景的,因而社会利益也必须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视野范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又必须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将其自身行为、目标、利益置于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之中,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社会的根本利益就是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企业在从社会中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用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作出回报。中外企业发展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不会影响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反而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提高企业在创造利润、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承担的相应义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别人无法复制的东西,是融合了企业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不仅实现不了企业根本目标,也是背离社会发展方向的。相反,只有在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根本利益前提下,企业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核心竞争力才可能不断提高。 发达国家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不影响企业发展,反倒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使企业提升资本市场形象、赢得高素质员工、扩大市场等方面获得更多回报,愿意

XX企业绩效管理开题报告(可直接引用)

XX企业绩效管理开题报告(可直接引用)

————————————————————————————————作者:————————————————————————————————日期:

论文(设计)管理表一 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中小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XX集团为例 系(院)经济管理系专业 班级 工商管理 B1101班 学 科 管理学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 姓 名 XXX 学号xxx 职 称 助教 一、选题的根据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管理相对粗放,没有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绩效管理体系问题颇多,我国对绩效管理的重视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绩效管理经历了一个由组织考核到岗位责任制到再到“德、能、勤、绩”的模式。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观念还比较落后,以考代管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实践中,中小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没有形成统一关联的、方向一致的绩效目标与指标链,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进步。 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思想大都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而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又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所以解决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是XX成立三十年的企业元年,其发展规模已经从以前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集家具生产制造、房地产开发、文化旅游、商贸、新能源、投资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企业,在职员工1500人,是XX市优秀的本土企业。为本地区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其绩效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员工积极性,阻碍其快速发展。本文以XX市XX集团为例,重点分析其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通过企业整改增强企业竞争力,使XX集团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研究XX市XX集团的绩效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二)国外研究状况 绩效管理理论源于西方国家商业实践,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管理主义思潮兴起,绩效管理体系经历了由企业绩效为主到以员工绩效为主再到综合权衡企业与员工绩效。 James W.Smither和Manuel london(2011)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书中指出有效的辅导员工的关键是恰当地使用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和“尽力而为”的观点相比,具体的、富有挑战的目标能够产生更高的绩效。在辅导员工提高绩效时需要注意目标承诺、任务复杂性、目标设置、团队目标、反馈这五个关键问题,其在绩效管理中有效设置目标理论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伯拉丁(Bernardin)(1995)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绩效就是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工作任务、职责或活动上产生出的结果。 Murphy(199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绩效是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人产生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一组行为”。

浅谈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和理解1.doc

浅谈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和理解1 《企业战略管理》 论文题目:浅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识和理 解 姓名:王飞 班级:市场营销1212 浅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在一学期的战略管理学习中,首先是知识性的掌握,对战略管理这门课程有了较为系统性的认识,从其概念、特点以及目标、战略选择、实施等方面深入掌握了这门学科理论知识。 首先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的认识,它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的性质,第一点: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我们之前学习过很多管理理论,例如,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从企业局部(生产,销售等)来讨论企业管理问题,而企业战略管理是从企业整体角度从发,综合多方面的管理理论基础,处理企业整体和全面的管理问题,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 从层次来说,战略管理理论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从20

世纪初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以来,企业管理理论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理论的大发展使人们进入了“管理森林”时代。各种管理学说不断涌现,而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中最高层次的和整合性的管理理论。第二: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活动是制定战略和推进战略管理,以保证企业整体的有效性。第三: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既复杂多样,又动荡多变,时刻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时必须要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做到战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个人认为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三个性质是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是优秀的战略必须要做到的。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企业战略制定方法的知识是学习战略管理的重点。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他的著名论点“结构追随战略”。其主要观点认为组织结构设计要提到战略的高度,强调组织结构随战略调整而相应调整。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因此形成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 “设计学派”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最新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 企业表现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或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是近30年来国外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外有关该领域研究的三种不同观点以及六种不同的理论假设,并结合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指出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企业社会表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绩效随着雪灾、地震的到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企业应如何在赢利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平衡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如何、企业应如何分配资源再次摆在人们的面前。 “企业社会责任之父”Bowen于1953年出版了《企业人的社会责任》一书,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发端。针对主流企业理论忽视社会责任、只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均认为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尽管二者研究视角不同,但探讨的议题均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道德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富。 一、三种不同观点 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Waddock 和 Graves(1997)[1]指出学术界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二者负相关。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导致竞争劣势,弗里德曼等新古典家持此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之间不相关。第三种观点认为二者正相关,利益相关者理论持这

种观点。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任何时期都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但大多数研究支持二者之间正相关。 二、六种不同的理论假设 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方向,一种认为企业社会表现影响财务绩效,一种认为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社会表现,并有六种不同的理论假设。 1.社会表现影响财务绩效 对此有两个影响力最广的假说:一是社会影响假说(The social impact hypothesis),认为高社会表现会导致高财务绩效,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声誉,降低商业风险、获得监管机构更多的支持,吸引财政市场上更多的投资,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会增进财务绩效(Cornell & Shapiro,1987)。还有一种是交易假说(The trade-off hypothesis),认为高社会责任表现会导致低财务绩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导致财务支出,从而降低盈利能力,尤其是当其他公司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时,会导致它们处于竞争市场中的不利地位与处境。 2.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社会表现 支持这种观点的也有两个假说。可利用资金假说(available funds hypothesis),也称闲置资源假说(the slack resource hypothesis)认为企业社会表现取决于可供利用的财务资源,良好的财务绩效使企业能够在社会责任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导致高度的社会表现。相反,管理机会主义假说则指出高财务绩效将导致低社会

绩效考核开题报告

题目:东方公司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化。而高科技产品又来源于稀缺资源的知识员工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现代高科技企业运作模式已从传统生产产品转向以人力资本,智力资源开发为主,因此对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内容。 东方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公司。目前东方公司只有初级的绩效考核,大部分主管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年底绩效考核的层面上,他们并没有从公司战略、提高公司绩效的高度来看待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中也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日常有效的绩效指导与反馈,且个人回报与绩效表现相关度不高。 因此,我认为该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吸引、挖掘、培养、充分利用各种高级人才。只有这样东方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原有竞争实力,谋求新的业务发展,实现公司长远的战略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知识型员工之父”—美国学者彼得.F.德鲁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提出了“知识型员工(K力owledgeworkers)”的概念,他定义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他指的是经理或执行经理,并没有涵盖技术知识型员工。知识员工与传统的体力工作者相比具有许多本质不同的特征,逐渐成为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和重要的生产要素。 加拿大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她认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创造性的工作,以脑力劳动和技术为主,即通常所讲的“高智人力资本”

对企业管理的几点认识

对企业管理的几点认识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工作,这对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项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课题。与长期在商业奋战的成功人士相比,我的思想和观点肯定与实际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只能结合工作的实际粗浅的谈谈个人的想法和认识。 一、领导班子搭建,团队打造是企业管理的关键。 团队建设是公司建设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也是首要工作之一。作为公司主管,要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因为公司的决议,制定的发展目标需要这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才会顺利得以实现。所以,选拔培养出一批忠诚度高,具有一定管理、协调、组织、沟通、销售和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尽心为了实现公司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工作人员,搭建一支核心的班子,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必须具备能够赢得团队成员信任、尊重和拥护的魅力和气场,具备引领这个班子向前发展的能力才能保证这个团队的执行力、战斗力、敬业精神等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努力学习,打造团队,引领团队,从自身做起,由上到下建设一座坚固“金”字塔,让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积极的团结在一起,是作为一个管理者重中之重的工作。 二、将饯行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文化的缔造者是公司的创始人,这个文化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拿来的。在公司,企业文化是公

司的“魂”,是全体工作人员精神上的支柱;是激励和引领这个团队敢于开拓,敢于创新,在艰苦条件下乐于奉献,敢于为了公司发展而直言不讳的精神;团结互助,没有任何借口,决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学习,蓄集能量,不断创新的精神。 学习、服从、团结、互助、奋斗、坚持、民主、没有借口、强化合作、相互感恩、相互尊重、言行一致、注重结果。 三、以人为本,始终将管理工作贯穿于一言一行当中 管理是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服务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正规、正常、有序发展。管理的主体是人,团队成员的能力再强,没有好的管理,也是一盘散沙,企业所定制的长远发展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管理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决定这个团队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从理论上讲是一门哲学,是一门艺术。好的管理理论如同天上的星星,有很强的指引作用。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多看,反复的研读,悟到其中的闪光点,真正理解它,消化它,又能在实践中不依靠它。也就是说不断的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才能真正的为成功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管理的基本能力。 在实践中,管理又是什么呢?是知识、智慧、性格、情感的有机结合,更是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在这个纯商业化的集体当中,它不应该拘泥于哪一种形式,它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有形的是层次和规章与制度,可层次和规章制度又是为无形的管理服务的。不是说谁掌握了一个什么管理理论就能够做管理者,不是说谁熟读了一部兵书就是一个军事家。管理,说通俗一点,应该是管理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实践中依据所学所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陈 刚,董 笛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摘要]近年来,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事件层出不穷,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安全问题被频繁暴光, 使得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了信任危机。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出现问题企业的业绩直线下滑甚至倒闭。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指出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并给出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良性互动的对策。总之,只有处理好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才能为企业健康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043(2018)09-0125-03 第2018年第9期(总第505期) 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 No.9,2018Total No.505 [作者简介]陈刚(1971-),陕西兴平人,副院长,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情节属性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者异质性品牌选择行为的机理研究(17BGL240)。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中可以明确看出,从2010年开始,中国GDP 就超越了日本,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国GDP 更是达到了82万亿,稳居世界第二,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得到稳步提升,国家经济地位得到稳步提高,但是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转型期,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相互依赖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全球企业经济的发展更具有多变性。从国内形式来看,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发展是为了单独的经济利益,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制、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其主要特征就是已盈利为主要目标。面对灵活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具有较大自主空间的国内形势,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始终把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第一发展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企业的发展大多伴随着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忽略,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后续发展无力。处理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1.企业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股东最大的期望就是所投资的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绩效,减少花费,继而提升企业价值。德鲁克指出,“未来的发展将建立在各种合作关系的基础上, 拥有一切所有权和指挥权的方式已经过时。 ”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也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提高投资收益率、提高市场占有率、确保股东所持股票升值。因此,企业发展成果必须与企业股东共享,只有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在满足每股收益最大值的前提下企业股东才会增加对于企业的投资力度,从而提升对企业的股利支付率。 2.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是由员工所构成的整体单位,员工是确保企业高效运转的基本条件,推动企业尽可能的去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相关要求。企业只有为考虑,给予员工公开透明的晋升机制,提供给员工与市级劳动成正比的薪资,才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促使员工提升劳动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标。企业与员工共享企业绩效提升的成果可以留住现有高素质、有技术的员工并且吸引有才之人加入。企业绩效的突破能为员工增加收益,而员工劳动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与员工应该共生、共谋,从而建立起既互利又稳定的合作机制。 3.企业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间博弈已经成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这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供应商对于企业的认可是企业与供应商合作的首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选择好的供应商是供应链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好的供应商会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供给企业生产的原料使企业能保证正常的营运,供应商和企业双方如果可以承担其相关责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团体利益的实现,就能够保持合作关系。例如著名的家乐福与雀巢之间的合作,两者之间的合作冲破了以前供应商和企业互不干预的独立库存管理特征,创新库存管理模式。企业和供应商在协议的基础上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使得家乐福与雀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种供应商管理库存 125--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2271476.html,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作者:刘金姝 来源:《商情》2019年第50期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的目标和宗旨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后来不断有学者提出企业在谋求利益的同时也应当肩负社会责任的问题,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联系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任何的实证研究都是建立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内涵,将代表性的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进行了分类整合。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内涵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由Oliver Sheldon在1924年于《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提出,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随着西方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开始发展。 我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考虑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内涵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在学者们的不断努力下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财务绩效内涵 进行企业研究通常需要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财务绩效反映了企业一直以来实施的成本、资产管理、资金调配等各方面战略是否有效,是否能为企业最终的经济目标作出贡献,它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与经营效率的一般指标,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予以体现。财务绩效理论研究需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 二、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绩效考核开题报告

绩效考核开题报告 题目: 东方公司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化。而高科技产品又来源于稀缺资源的知识员工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现代高科技企业运作模式已从传统生产产品转向以人力资本,智力资源开发为主,因此对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内容。 东方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公司。目前东方公司只有初级的绩效考核,大部分主管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年底绩效考核的层面上,他们并没有从公司战略、提高公司绩效的高度来看待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中也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日常有效的绩效指导与反馈,且个人回报与绩效表现相关度不高。 因此,我认为该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吸引、挖掘、培养、充分利用各种高级人才。只有这样东方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原有竞争实力,谋求新的业务发展,实现公司长远的战略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知识型员工之父”—美国学者彼得.F.德鲁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提出了“知识型员工(K力owledgeworkers)”的概念,他定义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他指的是经理或执行经理,并没有涵盖技术知识型员工。知识员工与传统的体力工作者相比具有许多本质不同的特征,逐渐成为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和重要的生产要素。

加拿大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她认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创造性的工作,以脑力劳动和技术为主,即通常所讲的“高智人力资本” 比尔盖茨在他的《数位神经系统》一书中指出,在信息时代知识员工是那些能善用信息技术的人,知识员工必须能方便取得资料,驾轻就熟地使用提供这些资料的工具,并指出“你的未来将更加有赖于你如何使用知识员工”强调了知识员工在数码时代的重要性。 卡尔.艾瑞克.斯威比对知识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为生产和销售知识、诀窍的专业人员,从而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 2、国内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知识型员工管理研究方面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特别典型的著作问世,更多的学术权威把精力放在了范围更广的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方面。在对知识型员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将知识型员工的一部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重点,有些学者不将知识型员工进行分类,在更大范围内研究。而针对技术知识型员工的研究比较少。在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内大多数学者将视角放在了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以及薪酬设计上,比如,岳晋平的《知识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方法》,顾建平的《战略薪酬:知识员工薪酬激励理论与实证研究》等。 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到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很多学者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做了研究,并提出管理对策。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曹建新、顾素霞将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作为考核知识型员工的方法。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章清波提出了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知识

我对做好管理工作的认识

我对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 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产生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简单而言,管理者是组织中那些指挥别人活动的人。换句话说,管理者是组织中有下级的那些人。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兴衰成败。而根据管理者的层次不同,又有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之分,他们所处的地位,职能也不尽相同。 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他的主要工作的内容是整个企业的战略策略方面,但他的工作性质和内容都不外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几个方面,而要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我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首先,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技术职能,人际职能和概念技能,但最重要的是人际及概念技能,以便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趋势下,更好的把握企业的未来。实施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的起点,为了能使集体活动卓有成效,企业的管理者必需首先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明确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而此时,一个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一个清晰的战略管理方案,指明企业发展的总方向,对企业的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做一个总规划,它

是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前提。而作为一个企业,其核心组成部分便是企业的职工,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做好企业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职员的权位设置,权利权限,只有把组织的规章制度做完整,全面,才能让整个企业在日后的合作中井然有序,团结共进。而对职员的管理,以及管理者与下层职员的关系在企业的发展中更起着微妙的作用! 一、对“人”的管理 人才是公司存在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公司处于何种阶段,起步、上升、稳定、衰落和繁荣,对人的管理都是不容忽视的。员工的协力同心可以使濒临崩溃的公司起死回生,员工的矛盾与涣散也可以使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毁于一旦。所以,管理“人”是公司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管理者最应该重视的事情之一。 1、要管理好人,首先应该尊重人 一个企业,当然有不同的分工,有老板,有部属,有上司,也有普通员工,有做上层管理工作的,也有做简单劳动的,他们之间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公司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某某职位的劳动力价格低而看不起做这种工作的人,也不能因为某项工作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不尊重从事这一工作的员工。尊重是相互的,下属对上司,员工对老板应当有足够的尊重,上司对下属、老板对员工也应该有足够的尊重。如果只要求前者,而不要求后者,则往往前者只能流于表面现象,而如果后者首先能够做到,则前者便顺理成章了。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也就应该相互尊重,这仿佛是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