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微创心脏手术

中的价值,总结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行体外循环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的患者121例,其中全腔镜手术91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手术2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68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年龄17~64岁,男69例,女52例;均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91.37±47.24)min,主动脉阻

断时间为(57.63±34.66)min。全部病例体外循环停机均顺利,并安全完成手术。结论针对微创心脏手术的特点,改良技术细节并合理选用辅助设备,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可安全顺利地辅助目前主要的微创心脏手术。

[关键词] 体外循环;微创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 R6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b)-0058-03

Application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technique in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WANG Yuan ZHOU Manling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technique in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an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manage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121 case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assisted by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in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among whom,there were 91 cases of total laparoscopic surgery,28 cases of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assisted surgery,2 cases of Da Vinci robot assisted surgery;there were 3 cases of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68 cases of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5 cases of mitral valvuloplasty,33 cases of repair of atrial septal defect,12 cases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pair;aged 17-64 years old,with 69 cases of male and 52 cases of female. In the femoral artery and femoral

vein,the catheter was set up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was (91.37±47.24)min,aortic blocking time was (57.63±34.66)min. All cases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stopped smoothly and completed the operation safely. 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details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auxiliary equipment,peripher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echnology can assist the current maj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safely and smoothly.

[Key words]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Atrial septal defect;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近年?砦⒋词质跻蚱涫质醮瓷诵⒒指唇峡煲约吧丝诙曰颊咄夤塾跋煨。?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将全腔镜微创外科推向了发展新高峰[1]。心脏外科的微创技术也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展。但大多数心内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完成,而微创条件下,无论是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保证体外循环的充足引流及合适的动脉流量,以及因相对常规手术而增加的体外循环时间,均使得体外循环成为束缚心外微创手术特别是全腔镜手术广

泛应用的一大技术瓶颈。而随着技术进步、各类插管及其技术的改良、辅助引流等技术的推广,周围体外循环技术正为

微创心脏外科的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行体外循环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121例,其中全腔镜手术91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手术2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68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3例,室间隔

缺损修补术12例;年龄17~64岁,男69例,女52例。

1.2 方法

1.2.1 材料选用Stocket-S5或Stocket-SC人工心肺机,Sechrist 3500空氧混合器,膜式氧合器(Dideco-Evo),动脉

端微栓过滤器(菲拉尔FAF-1);Maquet负压辅助引流系统;Casmed公司Fore-signt脑氧饱和度监测仪,Stocket连续静脉氧饱和度监测系统模块。天津塑料研究所体外循环管道套包,Maquet系列股动脉插管、单极股静脉插管,菲拉尔双极股

静脉插管,Custodiol HTK心肌保护液。

1.2.2 体外循环模式晶体液(乳酸林格液或醋酸林格液)±胶体(10%或20%人血白蛋白±琥珀酰明胶)预充;插管

前予以全量肝素化(300 U/kg,预充液中加入2000 U),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min开始转机;常温(咽温36~37℃)或浅低温(30~33℃),中流量或高流量[2.2~2.8 L/(min?m2)]体外循环转流,气/血比例0.5∶1.0;阻断钳钳

夹阻断升主动脉,以长灌注针插入主动脉根部,灌注4℃HTK 液(30 mL/kg);转流结束以硫酸鱼精蛋白1.5∶1.0中和肝素。

1.2.3 插管方式及术中处理全部病例采用周围性体外

循环(股动脉、股静脉插管,股-股转流术):局麻下于腹股沟韧带上方2 cm处切开,逐层分离显露股动脉、股静脉,依据患者体重及血管直?窖≡窆啥?脉、股静脉插管;选用双极股静脉插管时,依据患者具体身高,并参照插管标记,确定插管深度,使其上下极开口分别置于上下腔静脉,并据引流情况在转流中调整;应用单极股静脉插管的,同时在食管超声(TEE)引导下,将一根较小口径(14~16 mm)的股动脉插管(静脉插管均太长)经颈内静脉植入上腔静脉内;插管后建立体外循环,切除肿瘤或处理完气管病变后,气管插管可通过狭窄段,重建气管通路后停止转流。术中密切监测动静脉血气、连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脑氧饱和度,并依据其变化调整血泵流量、气体流量及氧浓度。静脉引流不足时,配合使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负压范围-50~-35 mmHg(1 mmHg=0.133 kPa)。

2 结果

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91.37±47.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7.63±34.66)min。全部病例体外循环停机均顺利,并安全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无一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

发症。全部病例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内,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

3 讨论

微创手术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减小手术切口,更重要的是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打击[1]。诸如小切口不停跳冠脉移植术、经胸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这些微创心脏手术,都“绕开”了体外循环,这不仅是因为体外循环过程本身对机体的创伤及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可能,也由于在微创条件下实现体外循环辅助困难不小[2]。但目前大多数心内手术都无法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而随着各类插管制造工艺和相关辅助技术的发展,以及体外循环技术水平及操作经验的进步,体外循环技术已可服务于各类微创心脏手术,包括全腔镜下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3]。

作为心脏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大多数采用中心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即心房或腔静脉插管建立静脉引流,主动脉插管建立动脉供血。然而,受制于微创切口及手术视野,特别是全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难以安全、迅捷地经胸建立中央插管。此时,周围体外循环为首选方式,即通过股动脉、股/颈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4]。

周围体外循环因其插管部位限制,外周血管也较中心血管细,因而插管的技术难度相应较大,并应装备合适直径、类型的插管及导丝,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最常采用

的是股动脉-股静脉插管,股静脉多选用双极股静脉(一级开口位于上腔静脉,二级开口位于下腔静脉),也可应用单极

股静脉插管置于下腔。

3.1 引流不足

外周血管直径较细;也常由于插管部位远离心脏,插管不易置于合适的位置;在常规重力引流下会表现引流量不足。我们采取如下对策:①合理选用插管,正确放置插管位置。股静脉插单极插管,同时加颈静脉插管;优势在于可在TEE

引导下操作,将插管口置于腔静脉内合适位置,而传统双极股静脉插管却无法在TEE下确定开口位置。插管的选用还应考虑不同的病种,在右心房入路的手术中,如房间隔缺损修补,双极插管穿过右心房,对手术视野有很大影响,也妨碍手术操作,并且因手术操作也会影响静脉引流,此时,选用股/颈静脉插管更加适合。②辅助引流。我们采用的是VAVD。但应注意负压不宜过大,我们一般控制在-50~-35 mmHg。

过大的负压不仅会增加血液破坏,产生微气栓风险,还会造成插管开口部位的腔静脉贴壁而加重引流不足[5]。

3.2 阻断主动脉及心肌保护

虽然周围体外循环可避免经胸动静脉插管,但对于需要心脏停跳的手术,如何在微创条件下阻断主动脉及灌注心肌保护液,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一种方法是应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的三腔管,将其置于主动脉根部,三腔的用途:气

囊充气阻断主动脉;主动脉根部测压;灌注心肌保护液。通过远离胸部的操作,同时完成了阻断和灌注[6]。但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三腔管较粗,逆行插管需经过主动脉根部,会导致根部的损伤,后果严重;阻断主动脉的球囊有滑脱风险[7]。我们采用的方式经胸操作,利用加长的灌注针和腔镜专用的阻断钳;同时选用HTK液,因其2 h内单次灌注无需再次灌注维持量,从而减少多次灌注的不便。多项临床研究表明,HTK液应用于微创心脏手术中,不仅心肌保护效果肯定,安全可靠,还能提供更为清晰的手术视野[8-10]。 3.3 脑保护

因插管较细,导致引流不足或泵压过高,而灌注流量偏低;此时我们应加强相关监测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①监测。除常规动静脉血气监测外,SvO2和脑氧饱和度监测意义重大。混合静脉血是经全身组织代谢之后的血液,SvO2反映的是全身的组织灌注和氧合水平,在循环辅助下不应低于65%[8]。脑氧饱和度可无创直接测定局部脑组织的血氧饱和度,实际上测定的是动脉和静脉的混合血氧饱和度,其中静脉血氧占75%,动脉占25%,正常值范围为55%~75%[11]。

②维持合适的动脉血压,适当降低咽温。③选用合适种类和直径的插管,提高插管技术水平,综合手段改善引流,以保证术中足够的灌注流量,并依据血气、SvO2和脑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灌注流量。

经过密切监测和合理应对,全部病例脑氧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术后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

目前的体外循环技术完全可保证微创心脏手术安全顺

利进行,但也应注意到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与微创体外循环(minimal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MECC)并不是同一概念,而后者才是真正降低了体外循环本身对机体的影响[12-13]。不过,因MECC的封闭系统特性,目前还无法广泛应用,我们也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体外循环与微创心脏手术完美结合将会实现全面的微创心脏手术[14-15]。

[参考文献]

[1] Anastasiadis K,Antonitsis P,Argiriadou H,et al. Modular 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systems;can they become the standard practice for performing cardiac surgery?[J]. Perfusion,2015,30(3):195-200.

[2] Wan L,Yu BT,Wu QC,et al. Transthoracic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an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Genet Mol Res,2015,14(2):3760-3766.

[3] Dieberg G,Smart NA,King N,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Int J Cardiol,2016,223:554-560.

[4] 王加利,高?L青,张涛,等.机器人心脏外科手术中

周围体外循环的灌注管理[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12):1227-1229.

[5] Peng R,Ba J,Wang C,et al. A New Venous Drainage Technique in Minimally Invasive Redo Tricuspid Surgery:Vacuum-Assist Venous Drainage via a Single Femoral Venous Cannula [J]. Heart Lung Circ,2016. doi:

10.1016/j.hlc.2016.06.1219. [Epub ahead of print]

[6] Bentala M,Heuts S,Vos R,et al. Comparing the endo-aortic balloon and the external aortic clamp in minimally invasive mitral valvesurgery [J]. 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5,21(3):359-365.

[7] Hajizadeh Farkoush S,Abolfih N,Mehmansh H,et al. Design,fabrication,and test of a novel clamper for aortic cross-clamping in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J]. Minim Invasive Ther Allied Technol,2016,25(1):15-21.

[8] Savini C,Murana G,Di Eusanio M,et al. Safety of single-dose 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cardioplegia during minimally invasive mitral valvesurgery [J]. Innovations (Phila),2014,9(6):416-420.

[9] Matzelle SJ,Murphy MJ,Weightman WM,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mitral valve surgery using single dose antegrade Custodiol cardioplegia [J]. Heart Lung Circ,2014,23

(9):863-868.

[10] Baikoussis NG,Papakonstantinou NA,Apostolakis E,et al. The "benefits" of the mini-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in the minimal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era [J]. Cardiol,2014,63(6):391-396.

[11] 龙村,黑飞龙,朱德明.体外循环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6-237.

[12] Sun Y,Gong B,Yuan X,et al. What we have learned about minimized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an updated

meta-analysis [J]. Int J Artif Organs,2015,38(8):444-453.

[13] Dieberg G,Smart NA,King N,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Int J Cardiol,2016,16(22):554-560.

[14] Srndic E,Kiessling AH,Guo F,et al.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with a minimized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system(MECC):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Thoracic & Cardiovascular Surgeon,2014,62(S1):69-78.

[15] Kolat P,Ried M,Haneya A,et al. Impact of age on early outcome after coronary bypass graft surgery using minimized versus conventional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J]. J

Cardiothorac Surg,2014,9:143.

(收稿日期:2016-09-09 本文编辑:张瑜杰)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护士的配合体会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护士的配合体会 【关键词】体外循环灌注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81-02体外循环是将回心的静脉血从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引出体外, 在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循环。这种循环的特点是患者的血液不经过心和肺,而在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和循环,使心外科医生 可以在安静、无血的心脏上进行精细的手术。现将我院2004 年1 月至2012 年8 月135 例体 外循环手术中灌注护士的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35 例,其中男性51 例,女性84 例,年龄3 岁~ 6 2 岁,平均33.7 岁。病例种类包括:ASD 修补术11 例(其中ASD 修补+PS 矫治2 例),VS D 修补术27 例(其中 V S D 修补+ P D A 结扎2 例),瓣膜手术87 例(其中MVR62 例,AVR7 例,DVR18 例),左 房黏液瘤2 例,瓦氏窦瘤破裂修补3 例,法乐四联症1 例,其它复杂心脏畸形4 例。转流时 间28 ~ 549min, 平均 121 min。 2 术前准备2.1 了解病情手术前一天访视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简述体外循环 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因即将手术引起的极度恐惧、担心和焦虑。了解病情、诊断以及心、肺、肝、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记录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出凝血时间。 2.2 备物和制定预充计划根据病情、体重、手术难易程度及患者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 选择适宜的灌注泵、氧合器、插管管道和回心装置等耗费品。如病情重、手术复杂或灌注时 间长者可考虑使用膜肺。[1] 还要准备术中用的动脉过滤器、循环管道、停跳液灌注管、氧气 过滤器、左右心吸引管、接头以及各种液体、药品、停跳液的准备。根据记录计算转机中流量,计算稀释后血红蛋白,确定是否预充或放血。 2.3 体外循环前检查电源情况、氧气管通畅、氧气管方向、气体平衡、主泵运转情况、 主泵流量校正、摇把准备、地线准备、水箱加水、水管连接情况、水箱控制器调节、漏水试验、氧合器安装排气、排气孔开放、停跳液安装情况、压力监测、氧饱和度监测、左右心吸 引方向和负压、上台物品的准备、核对预充液/药品/库血、术前血气分析、管道扎带加固、 转前核对管理。[2]3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3.1 抗凝管理在体外循环中监测A C T,是对肝素抗凝 和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用量的常规监测手段。首次体内肝素剂量为300-400u/kg,ACT>480s 可 转机。在转机10 分钟后,每隔30 分钟抽动脉血查ACT,以防肝素消耗。 如ACT<480s,应遵医嘱追加肝素。 3.2 灌注流量管理体外循环中机体氧耗是决定最佳流量的标准。常温下成人灌注流量一 般保持在2.2-2.8l/m2?min-1,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0-80mmhg 左右,尽可能地维持血压平稳, 避免发生大的波动。对高血压患者,灌注中可维持血压在较高水平。低温、中浅低温时代谢 率降低,氧耗减少,流量可降低。 3.3 温度管理患者入室前手术室温度应达到24-25℃。降温程度根据手术方式、灌注流量 及阻断时间决定,降温水温应大于4℃,否则易致血液破坏,婴幼儿水温应在15℃左右,根 据手术需要控制降温速度,尽量减少组织温差。心内操作基本完成即可复温。复温时应注意 水温与血温的温度差值不超过10℃,如果两者温度差达到17℃,可产生微气栓。开放升主 动脉前鼻温应达到30℃,心脏复苏后可加快复温,将鼻温复至37℃,肛温复至35-36℃。 3.4 心肌保护良好的心肌保护对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至关重要。采用冷晶体或含血心脏 停跳液经主动脉灌注、心包内置冰屑局部降温及全身血液降温保护心肌。护士要保证高钾停 跳液中钾的含量及停跳液的温度,使心肌在高钾、低温的情况下尽快停跳。同时,还要注意 管道通畅,防止气栓发生。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3T14:54:02.4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0期作者:许智利[导读] 所谓体外循环,主要指的是使用一定方式,把静脉血液的患者及体外.利用人工肺开展氧合。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湖南长沙 410005)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者围术期内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使用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分数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共计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00%,观察组共计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 率为2.00%。P<0.05。结论对于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在为手术期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成效。此法能够全面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升手术成功率,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针对性心理干预 所谓体外循环,主要指的是使用一定方式,把静脉血液的患者及体外.利用人工肺开展氧合,继而排出机体中的二氧化碳。使用人工心,将氧合血泵入到动脉之中。利用这种方式,进而代替心脏与肺脏功能血液循环。和以往相比,我国医学技术呈现出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当代体外循环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继而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临床中,需要用到体外循环的手术类型一般为大血管直视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心脏手术等等。因为体外循环手术为一类难度较高的方式。所以说,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患者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文献指出,对于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开展了针对性心理护理,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 28例,女 22例,年龄区间为26.35-74.55岁,平均年龄为(58.51±1.17)岁。观察组男 19例,女 21例,年龄区间为27.58-75.96岁,平均年龄为(59.63±1.28)岁。病患均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且不存在手术禁忌以及精神疾病。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详细为:(1)术前心理干预。在开展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当和患者开展详细交流。积极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以及是否存在术前心理障碍。和对于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完全评估患者心理准备详情。帮助病患了解手术所达到的效果,并且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护士应当全面和患者介绍入住ICU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必要性。具体方式为:第一、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主动介绍和ICU,相关的规章制度、常规护理方法。讲述各类设备使用原则以及目的。反复带领病患,参观还是有内部环境。介绍ICU设备以及入住ICU患者术后现状。全面强化患者入住ICU后和术后开展监护措施。并且能够全面了解。ICU的噪声、通宵照明、昼夜节律受混乱、切口疼痛以及各类插管作用,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刺激,进而影响自身休息。患者应当面对家属无法陪伴在身边的现状,告知患者,当带有各类插管时不可说话。医护人员应当使用非语言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减少其内心忧虑和不安度。第二、强化无法沟通。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开展各类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当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用正确的移情法和护理技巧,降低患者内心忧虑感。 (2)术后护理干预。 在患者清醒后,医护人员应当全面满足其内心真实需求,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心情。及时告知病患术后所处环境、地点、时间等等。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如果患者发生失眠以及高度警觉现象,应当全面强化心理护理。如有必要,应当开展镇静治疗。积极观察患者,各类感觉运动和交流能力变化情况。不要单纯注意监护设备上的信息而忽略病患的心理变化。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和患者交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述手术后常规变化和转归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患者家属可短时间探视,目的在于缓解病患内心孤独抑郁感。告知患者家属,应多于给予其支持和鼓励,不要谈论家中的琐事、难事、愁事等等。以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 1.3观察指标 (1)本实验使用HAMA以及HAMD量表,分析受试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分数越高,证实受试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为严重。(2)分析两组受试者并发症发生详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详细见表1.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第一节转机前准备 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 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1)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2)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 (3)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 A.检查水箱水量; B.变温水箱的电路; C.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 D.检查温度指示系统; E.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4)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 (5)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 (6)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 (7)ACT监测仪: A.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 B.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 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 1、氧合器 (1)选择氧合器类型 (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 (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 (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 (2)心内吸引管; (3)心外吸引管; (4)循环管道的准备; 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 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 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 二.CPB前准备工作 1、预充排气 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 ●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管到氧合器的 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 ●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夹动、静脉管 路; ●调整泵的松紧度,排净多余液体,并考虑是否加入胶体或血液,内走血式膜式氧合器在 灌注前应维持循环回流的自身循环; ●预充液、血内加入适量肝素,防止凝血。

心脏外科手术的小切口技术

心脏外科手术的小切口技术 传统心脏手术是通过正中胸骨切口、侧胸壁切口以及胸骨横切口完成的,这些切口有显露范围广、操作方便的优点,却又有损伤大、术后切口瘢痕不美观的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心脏病手术治疗的要求不再仅满足于疾病的治愈,而更追求术后恢复的质量以及切口瘢痕的美观,这直接促成了小切口技术的发展。 心脏外科小切口技术属于心脏外科微创技术的范畴,相比于传统的手术切口,具有以下优势: 1、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大多数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的矫治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及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切口位置隐蔽:部分手术的小切口全部位于腋下区域,上肢下垂后能几乎全部遮住;成年女性乳房下缘皮肤切口,伤痕小,疤痕更为隐蔽。 3、切口小:一般小切口的长度仅为常规切口的1/2~2/3。 4、手术疼痛感:小切口创伤轻、创面小、术后渗血少,疼痛感不强烈。 5、手术并发症:小切口术后并发症少,不容易造成胸骨变形,感染几率也低 6、术后恢复时间:切口小愈合快,缩短住院时间。 7、切口美观度:对心脏病女性或美观度要求较高的患者,避免在胸口留疤,对于减少心理创伤。对先心病小儿,减少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影响。 常见的小切口心脏手术包括: (一)右胸部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适用于:年龄>1岁、体重>8Kg、缺损直径5mm-34mm,缺损边缘至冠状静 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开口距离>5mm,至房室辫距离>7mm。房间隔直径 大于所选用封堵器左房侧盘的直径。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崎形的患 者。禁用于合并其他需直视手术的缺损患者。 于胸骨旁右侧第四肋间做2~3cm小切口(如图),切开先报显露心脏后,在 食道超声引导下,于右心房前外侧进行穿刺,将伞堵器送入左心房。张开封堵伞后,堵住房间隔缺损,固定封堵器,即可将左右新房完全隔开,完成手术。术后亦可通过超声观察风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三尖瓣返流(如图)。 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30cm)或者右腋下切口(6~8cm)相比,封堵术所需要的切口更小,而且不需要建立体外循环,患者不需承担由体外循环所带来的一系列风 险。与DSA引导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封堵术相比,手术部位更接 近病变,且不受病人血管条件的限制。由于采用食道超声引导, 不存在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和肾损害,患者也不需暴露于大剂量的 辐射中。 (二)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 适用于各类瓣膜病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理论上只要不存在必须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小切口的瓣膜置换或联合置换。常见的手术切口有: 1、右胸小切口 (1)右腋下小切口: 取右侧腋中线第二肋交点与腋前线第五肋间交点连线行5~9cm切口,长度视年龄身高而定,于腋前线第四肋进胸,进胸入路肌肉损伤少,开胸后采用单侧肺通气,逐层切开纵隔胸膜和右侧心包,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心脏手术操作。该小切口能充分显露上、下腔静脉、升主动脉、右心房和右心室,对于体重良好的病人,可较轻松地进行主动脉插管和二尖瓣置换操作。 (2)右前外侧切口: 自腋窝至锁骨中线第5肋问做弧行切口,长约8~12cm,女性沿乳房下缘做皮肤切口,沿前锯肌与胸大肌之间切开,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可不伤及右侧胸廓内动脉。 对于再次手术行瓣膜置换的病人,采取右胸切口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由于胸骨后的广泛粘连以及心

心脏外科手术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心脏外科手术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背景 输血是外科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心脏手术难度大、费时长、出血多,用血量在总用血量中占很大比例。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成人心脏手术数据库的资料显示,50%的心脏手术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心脏手术用血量占总用血量的10%~15%。再次心脏手术、主动脉手术和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术用血量更大:输血与心脏手术患者近远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采取适宜的血液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心脏手术出血量及用血量。为了规范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血液保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及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心血管外科、麻醉、体外循环、重症监护、血液内科及输血医学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一、血液保护的定义 血液保护的首要意义在于减少输血对人体的损害,是手术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之一。血液保护就是保护其洁净和功能,防止其丢失、破坏和污染,同时科学有效和集约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策略 1.术前评估

术前完善凝血系统检验(INR、PT、血小板计数等)。应用肝素治疗的患者,术前应复查血小板计数。心脏手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药史,以鉴别高危患者。至少7种危险因素与心脏手术后大量输血相关:高龄、低红细胞比容、术前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时间较长、明确的并发症(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潜在的出血性疾病。术前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增加红细胞压积(Hct)及纠正凝血系统疾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2.术前管理 (1)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大多数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环氧化酶抑制剂、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抑制剂等)与心脏手术后出血相关。华法林在术前应至少停用4天,以促使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合成。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可予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逆转华法林作用: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体外或非体外)前应尽可能停用。对应用不可逆性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患者,应在CABG术前至少停用5天:CABG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和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开胸探查及再次手术风险。 (2)纠正贫血 术前中、重度贫血与心脏手术患者死亡比例增加相关。对于高危贫血患者,心脏手术前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铁剂纠正贫血(HCT≥0.28):对于术前自体血储

心外科手术记录范文

心外科手术记录范文 还有不到20天,赵仁宽老人就满整整百岁了,他是遂宁市目前唯一健在的老红军。 2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郭应强,和心血管内科陈玉成两位教授所带领的医生团队,为赵仁宽老人做了微创心脏瓣膜植入手术,这次经心尖途径的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手术,也刷新了全球最高龄接受手术的记录。 百岁老红军身体健朗坚持读书看报 两年前心脏开始出现问题 赵仁宽老人家住遂宁,曾走过漫漫长征路的他,今年已经是百岁高龄。赵仁宽的儿子赵新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老人身体一直很好,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纸,直到去年,老人开始说,有些不舒服,像感冒症状,但一直没有明确病因。 “今年5月,住了20多天院,但是不见好转。”赵新建说,老人胸闷、胸痛,浑身无力,呼吸也感到困难,当地医生诊断说是冠心病,因为长时间不见好转,建议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所以,老人转诊到了川大华西医院。

6月14日,赵老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会诊发现,老人冠心病不严重,主要是心脏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要治疗的话,只有动手术。 动手术?赵老已经百岁高龄,无法承受开胸手术、心脏停跳、建立体外循环对身体条件的巨大“考验”,如何做得开胸手术换心脏瓣膜? 实际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郭应强和心血管内科陈玉成两位教授所带领的医生团队,在xx年,就完成了第一例经心尖植入心脏瓣膜的微创手术。 赵新建说,在和医生沟通病情时,医生解释说,按照老人现在的身体状态,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只能时好时坏,随时可能复发,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很大。而实际上,老人的心脏功能比实际年龄还年轻一些,适合做微创植入瓣膜手术,从全国和华西医院针对高龄高危老人的该项微创手术来看,成功率很高。 35分钟完成心脏瓣膜植入 术后3小时拔管、老人恢复意识

体外循环下心脏麻醉步骤

一、麻醉诱导 1.心功能I一1l级者: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异丙酚、地西泮、咪达唑仑、芬太尼。(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2.心功能Ⅲ~Ⅳ级低下者:可选用安定、依托咪醋、羟丁酸钠、芬太尼、舒芬太尼等作麻醉诱导剂。(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均较轻微)。 3.心动过缓或窦房结功能差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可改用小剂量氯胺酮诱导,对维持血压和心率较容易。 4.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可选用氯胺酮加芬太尼作麻醉诱导。氯胺酮可增加周围循环阻力,而芬太尼可抑制肺循环阻力升高。 5.先心有左向右分流的病人,二尖共关瓣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返流量大的病人等循环时间延长者,麻醉诱导时宜采用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的诱导。防波动。 6.心率不快者可用琥珀胆碱、泮库溴铵;心率偏快心功能低下者用阿曲库铵(慎)、维库溴铵等。 7.强效吸人麻醉荆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耗氧量下降。异氟醚可使心率增加,且有强力血管扩张作用,同时也使冠状动脉扩张,可引起“冠脉窃血”现象。。 8.气管插管 要求RPP<12000,用药后不要急,试验反应:置入喉镜或导尿,如心率血压无大反应即可进行气管插管。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具体方案: 咪达唑仑0.15-0.2mg/kg 安定0.08-0.1mg/kg 羟丁酸钠30-50mg/kg 乙托咪酯0.1~0.3mg/kg 异丙酚0.5~1.5mg/kg 阿曲库铵0.3-0.6mg/kg 维库溴铵0.07-0.15mg/kg 儿童不合作→氯胺酮5-8mg/kg肌注;合作→咪达唑仑0.15-0.3mg/kg静注 芬太尼20μg/kg(5-15);心功能Ⅲ、Ⅳ级病人,有的需端坐呼吸半坐位,改10~15μg/kg;窦房结功能差心动过缓者,在以关闭不全为主的瓣膜病心动过缓,加少量氯胺酮0.2~1mg/kg,维持一定心率。 二、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1,机械通气: PaCO24.6-6kPa(30~40mmHg),气压15-20 cmH2O,肺流量↑可增大。 成人 RR10-16 rpm VT10ml/kg I:E1:2或1:1.5 婴儿 RR 20-30 <15kg 10 小儿 RR 14-16 >15kg 12-15 2.麻醉维持: 芬太尼30~60μg/kg。 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动过缓者,芬太尼20~40μg/kg,氯胺酮1~1.5mg/kg。 心功能好者以吸入麻醉为主辅以小量静脉药物。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手术步骤]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切除剑突后,用电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吊心包成人7*17,小儿6*14,小小儿5*14。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 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用同样方法用肾蒂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成人用鞋带,小儿用线绳。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荷包线正反针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将荷包线套入套管内,文式钳夹住,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将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用小尖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于动脉插管口径

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时将动脉插管送入升主动脉切口内,立即收紧两个荷包线的止血器,并用粗丝线将动脉插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动脉插管用普弯钳固定在切口边缘,将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⑶腔静脉插管:于右心耳和右心房各缝一荷包线,各套一套管,然后切口,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一般先插经心耳上腔管),收紧止血器。用粗丝线围绕插管结扎切口以下2~3mm的心耳和心房壁,并用此结扎线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脱。将上下腔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在升主动脉根部前侧外膜作一褥式缝合,将其套入套管。将冷心停搏液灌注针头排尽气体后刺入褥式缝合线的中央部位进入升主动脉内,抽紧套管,将插管和止血器用粗线固定在一起。将插管与灌注装置连接。

心脏手术流程

1.消除一切感染病灶。 2.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纠正心力衰竭,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利尿药。 5.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内钾的不足。 6.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溶液(GIK),以保护心肌。 8.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消除顾虑,增强医患合作。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利病人主动配合。 [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麻醉和低温麻醉是目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建立动脉和静脉通道] 桡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以及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可依据具体情况于麻醉前或麻醉后进行。 [手术步骤]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 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切除剑突后,用风(电)动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

3.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切口下段向两侧各切一侧口以利显露。之后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图1-1~3]。 4.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 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行升主动脉套带,牵拉升主动脉上的带向左,显露上腔静脉内侧,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用同样方法用下腔套带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7号线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将荷包线套入止血器,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将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向右心耳注入肝素(3mg/kg)后用小圆(尖)刃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于动脉插管口径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时将动脉插管送入升主动脉切口内,立即收紧两个荷包线的止血器,并用粗丝线将动脉插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动脉插管固定在切口边缘或撑开器的叶柄上,将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⑶腔静脉插管:于右心耳和右心房各缝一荷包线,套以止血器,然后切口,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一般先插经心耳上腔管),收紧止血器。用粗丝线围绕插管结扎切口以下2~3mm的心耳和心房壁,并用此结扎线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脱。将上下腔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在升主动脉根部前侧外膜作一褥式缝合,将其套入止血器。将冷心停搏液灌注针头排尽气体后刺入褥式缝合线的中央部位进入升主动脉内,抽紧止血器,将插管和止血器用粗线固定在一起。将插管与灌注装置连接。 ⑸左心引流插管:可选用下列二者之一: 左房引流于右上肺静脉根部与左房的连接部作一大的褥式缝合,套以止血器,在褥式缝线圈内切一小口后,将左房引流管插入左心房,收紧止血器,并用粗丝线结扎,把引流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将引流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左室引流某些病人应用左室引流效果更佳,在左室近心尖无血管区作一褥式缝合,套上止血器,在褥式缝合圈中央作一小切口,自小切口置入左心室引流管,收紧止血器,将引流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将引流管连接于人工心肺机系统。 检查所有管道及其连接均无错误,肯定各通道没有任何障碍,即可开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数分钟后,阻断上、下腔静脉,进入完全体外循环,此时上、下腔静脉血液完全经插管流入人工心肺机,不流入右房。同时进行血液降温。

小儿体外循环常用公式和配方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常规(草案)一、术前准备工作 每周五例会和外科医师就病例的手术方法和步骤,体外循环要求,体外循环模式进行商榷,制订手术方案。 1、认真随访病人,查看病例,包括年龄、体重、身高及核对各项化验指标。 2、如有手术禁忌(新近有外伤史、肝肾功能和凝血异常等)应及时与手术组医师联系。 3、申请血球、血浆等血制品并开具申请单。 4、根据病儿病情特点及家庭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泵、氧合器、插管管道、回收过滤装置等消耗品以及所需的特殊用品。 5、制定合理的预充和用药计划。 6、选择适当的灌注方式、温度及流量方式。 二、常用公式和配方 1、体表面积(s)= 身高(cm)×体重(kg) 3600 2、血容量 体重(kg)血容量(ml/kg) ≤10 85 ≤20 80 ≤30 75 ≤40 70 >40 65 3、预充液公式 (1)晶体总量=预充晶体量+碳酸氢钠量+甘露醇量+回收停搏液中的晶体量。 (2)预充胶体量=预充的人工和天然胶体总量+血浆量+库血量×(1-库血HCT)。 (3)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患者血容量×(1-HCT)。 (4)预充总量=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库血。 (5)转中预计HCT=(转前HCT×血容量+库血HCT×库血量)/(血容量+预充总量)(6)转中晶胶化=晶体总量/胶体总量。 预计HCT×(预充总量+病人血容量)—病人血容量×HCT 库血用量(ml)= 0.6(库血压积)

胶体量(ml )= 4、插管、管道、氧合器、动脉微栓滤器的选择 (1)、主动脉插管 体重(kg ) 管经(Fr ) <4 8(弹簧) 5-10 10-12 10-15 12-14 15-20 14-16 >20 16 18 (2)、腔静脉插管 体重(kg ) 上腔静脉(Fr ) 下腔静脉(Fr ) <4 12 14 <5 14 16 5-10 16 18 10-15 18 20 15-20 20 22 >20 22 24 20-30 24 26 >30 26 28 (3)、体外配套管备件 A 型: 台上管道:3/8 3.2m 一端红、一头兰×1 1/4 2.5m 二端红、黄兰各×1 台下管道: 3/8 泵管 2.2m ×1 3/8 1m ×2 1/4 0.6m ×1 B 型: 台上管道: 3/8 2.2m 兰 1/4 1m 红×1 1/4 2.5m 二端红、黄、兰各×1 台下管道: 1/4 泵管 2.2m ×1 病人血容量×(1—HCT ) 2 —预充量 ×0.7

中国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

中国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第二版)2017-08-12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发表《我国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第二版)》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基本概念 腔镜技术是当代微创心血管外科的基本技术平台,除了机器人辅助下心脏手术以外,单纯胸腔镜微创手术可分为胸腔镜辅助加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和全胸腔镜微 创心脏手术。 胸腔镜辅助加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是通过胸腔镜与经胸壁小切口直视下完成的 心脏手术技术。全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是术者完全通过观察内窥镜引导传输到视屏 上放大的图像显露手术野,一般是经过胸壁 3 个小孔直接操作特殊手术器械完成的心脏手术技术。 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1. 具备能够常规开展一定数量的心脏外科常规手术的三甲医疗机构,具有卫生 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脏外科诊疗科目; 2. 有与开展全腔镜心脏外科手术相关设备和体外除颤心肺复苏救治设备; 3. 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和相关辅助科室。 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医师技术准备及基本要求 1. 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心胸外科专业; 2. 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多年心脏外科诊疗工作经验,并有熟练掌握相 应常规心脏手术的能力与处理经验; 3. 掌握胸腔镜外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则,进行过胸腔镜外科模拟、动物实验 训练和临床专门培训。 基本技术平台及设备 1. 开展胸腔镜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特殊设备和基本要求 (1)能够满足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临床工作要求的胸腔镜手术室;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胸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2. 器械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微创心脏手术 中的价值,总结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行体外循环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的患者121例,其中全腔镜手术91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手术2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68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年龄17~64岁,男69例,女52例;均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91.37±47.24)min,主动脉阻 断时间为(57.63±34.66)min。全部病例体外循环停机均顺利,并安全完成手术。结论针对微创心脏手术的特点,改良技术细节并合理选用辅助设备,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可安全顺利地辅助目前主要的微创心脏手术。 [关键词] 体外循环;微创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 R6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b)-0058-03 Application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technique in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WANG Yuan ZHOU Manling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Province,Wuhan 43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technique in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and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manage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121 case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assisted by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in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among whom,there were 91 cases of total laparoscopic surgery,28 cases of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assisted surgery,2 cases of Da Vinci robot assisted surgery;there were 3 cases of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68 cases of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5 cases of mitral valvuloplasty,33 cases of repair of atrial septal defect,12 cases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pair;aged 17-64 years old,with 69 cases of male and 52 cases of female. In the femoral artery and femoral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第一节转机前准备 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 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1)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2)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 (3)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 A.检查水箱水量; B.变温水箱的电路; C.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 D.检查温度指示系统; E.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4)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 (5)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 (6)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 (7)ACT监测仪: A.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 B.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

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 1、氧合器 (1)选择氧合器类型 (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 (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 (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 (2)心内吸引管; (3)心外吸引管; (4)循环管道的准备; 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 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 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 二.CPB前准备工作 1、预充排气 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 ●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 管到氧合器的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 ●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 夹动、静脉管路;

心胸外科手术记录

右上肺切除 日期 2008 年 3 月12 日术前治疗:无 术前诊断:右上肺癌心包积液术中诊断:右上肺癌心包积液 手术名称右肺上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心包开窗术 手术医师:xxx 助手 xx xx 护士:xxx 麻醉师(士) xx 麻醉方法全麻双腔插管 体位左侧90℃卧位切口右后外侧切口手术时间 1 时 30 分 病理肉眼所见:见下描述冰冻无 术中失血 100 ml 术中输血 0 ml 自体输血: 0 ml 反应:无术中输液:1000 ml 手术主要步骤及处理: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左侧90º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延右后外侧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肌肉,剪断第5后肋,经第4肋间进入胸腔,探查:肺与胸壁无粘连,无胸水,肺裂发育尚可,肿瘤位于右肺上叶后段,约4×3×3cm大小,表面胸膜皱缩,近肺门,与上叶气管距离较近,无法局部切除,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融合,累及无名静脉。心包内可见积液,决定行右肺上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及心包开窗术。

打开心包,并切除部分心包壁,放出黄色透明积液约200ml。环形剪开纵隔胸膜,清扫10、11区淋巴结,解剖出右肺上叶静脉,近心端双重结扎,切断;打开肺裂,解剖出右肺动脉干及向上叶分支共3支,近心端分别双重结扎,切断;解剖右肺上叶支气管,以强生30mm残端闭合器关闭支气管残端,切断,移去标本。清扫1、2、3、4、7、8区淋巴结及纵隔胸膜,并同时切除受累无名静脉。打开下肺韧带,清扫9区淋巴结。 胸腔内确切止血,水试验气管残端无漏气。置胸引管两根,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关闭胸腔。 标本: 1. 右肺上叶切除标本,肿瘤大小约4×3×3cm,质硬 2. 1、2、3、4、5、7、8、9、10、11区及3A区淋巴结,纵隔胸膜 3.部分心包、 左全肺手术记录 姓名 xxxx 性别 xxx 年龄 xx岁病案号xxxxxxx 日期 xxx年xxx 月xxxx日术前治疗:无 术前诊断:左下肺癌术中诊断:左下肺癌 手术名称左全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医师:xxxxxxxx 助手xxxxxx 护士:xxxx 麻醉师(士) xxxxxx 麻醉方法全麻双腔插管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护理配合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16-12-05T11:47:27.1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作者:魏星[导读] 心脏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心脏病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育不良、心功能不全、发绀等。(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分析护理配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配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进行严密地观察、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09-02 心脏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心脏病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育不良、心功能不全、发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1]。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比较高难度大的心脏手术治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本研究中对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是良好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现对患者治疗后进行观察和护理配合措施的研究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心脏病患者,经确诊均患有心脏病,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64岁,平均年龄(35.2±10.6)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5岁,平均年龄(36.7±1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没有较大区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配合措施进行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与患者经常进行沟通,使患者处于平和心态;(2)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在培训后由领导进行考核,定期的进行汇总并讨论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护理人员提高对护理理念的认识,将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争取做得做好,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理念;(3)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4)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一定的心理支持,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解释良好心情的目的,具有的优越性,使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的心理得到缓解,使患者及家属要有信心面对手术治疗,使患者及家属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等[12-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2)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主要包括心理维度、生存质量,其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儿引流管合并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心脏手术由于其具有较复杂的操作、敏感的部位、较大的创面、出血量比较大、较大的危险性,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而且需要手术后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心脏病体外循环灌注手术不仅对手术过程仪器设备要求高,而且对护士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常规的护理配合措施主要注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对心理、精神等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注重的比较少,医护人员常常不重视患者的感受,使患者产生不被尊重的心理,再加之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对疾病的恐惧,使医患关系出现危机,甚至出现纠纷等,这样严重影响了预后效果。而优质护理配合措施主要将常规的护理增加完善、个性化[5]。优质护理配合能使患者能显著的减少并发生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比较理想,使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增强信心,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