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知识点整理(2023春)

第三单元地球资源

9.石油天然气

1.煤被称为“黑色的金子”,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用途十分广泛。

2.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

发电、通用燃料、生产水泥、合成橡胶、家用燃料、硬化路面、集体供暖、制造塑料、冶金、制造化纤、尿素、汽车燃料、工业切割、制造化肥、家用燃气……

3.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能源。

4.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5.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6.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7.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改进工业技术,合理利用煤碳资源。有计划开采能源,增加能源储备。•

10.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8.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能源。

9. 汽车需要汽油、炼钢需要焦炭、做饭用电或者煤气。我们要节约能源。

10.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把常规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常规能源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11. 人们开发了哪些新能源?

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可燃冰、太阳能

12.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其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13.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14.太阳能应用很广泛,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

11.海洋资源

15.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6.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

①地球上超过3/4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里,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据推算,在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

②海水中含有食盐等化合物超过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

③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已超过380亿吨。

④海洋上空湿润的气流为陆地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17. 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

海水淡化海水养殖潮汐发电

18. 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合理开采、防止污染、定期休渔、打捞垃圾、保护濒危海洋生物。

19.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2.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20.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资源,但有很多资源是有限的。

21.怎样合理利用秸杆? 堆肥、饲养家畜、造纸、制造沼气

22.像秸秤这样的植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

23.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的资源;有些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如煤、石油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13.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

24.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5. 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织物、玻璃等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如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废药品等。厨余垃圾包括居民家庭产生的食材废料、剩莱剩饭等易腐烂、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是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如普通无汞电池、烟蒂等。

26.分类收集后的垃圾怎样处理?

可回收物——加工再利用;有害垃圾——专门机构处理;厨余垃圾——粉碎发酵做肥科;垃圾焚烧发电

27.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什么好处?

可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回收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8.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循环利用或者再生利用;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其中,属于危险废物的,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采用产沼、堆肥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处理单位采用焚烧、卫生填埋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理。

29.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练习题(2023春)(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下面是一些基本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请你将它们准确地补充完整。 1.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人们把煤、石滩和天然气等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太阳能、风能等新开发制用的能源属于()。 2.新能源的开发源于科技的进步。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将能转换为电能,该能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能源。 3.海水中含有()等化合物超过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 4.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减少(),还可以产生一定的()。 二、下面是一些科学问题和现象,请你判断一下是否正确。在你认为正确的后面画“√”,不正确的后面画“×” 1.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都与古代的生物有关。( ) 2.把几根木头埋在地下,几年以后就会变成煤。( ) 3.苹果皮等厨余垃圾可以用来做堆肥。( ) 4.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 5.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不用为资源短缺而发愁。( ) 6.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潮涨落形成的潮汐能发电的过程。( ) 7.定期休渔可有效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 8.纸是可以再生的,我们可以大量使用,不用节约。 ( ) 9.直接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 10、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 11.煤属于可再生的资源。( ) 12.纸是可以再生的,我们可以大量使用,不用节约。( ) 13.直接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 ) 14.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 15.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三、下面是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请你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 )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A.海洋 B.河流 C.湖泊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水能 B.天然气 C.煤 3.将海水放在勺子中加热,最终留在勺子中的是( )。 白糖 B.盐类物质 C.沙 4.下列对秸秆的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 A.饲养家畜 B.造纸 C.就地焚烧 5.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核能 C.天然气 6.大量的鱼虾属于海洋( )。 A.动力资源 B.矿物资源 C.生物资源 7.小明同学喝完饮料后,他应该把易拉罐扔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 8.塑料是由( )炼制的产品制成的。 A.煤 B.石油 C.玻璃

帽杨小学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3、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 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 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3、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 14、人的一生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 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 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讲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 1、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人体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保持体温、运动、生长等。 2、让身体热起来方法有: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征地形是(环形山). 2、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同。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5天,为农历(一个月)。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月面由(右)变到(左)。 5、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 3、我们来造环形山 1、环形山的特点:①、分布(杂乱随机);②、数量(众多),大多是(圆形);③、大小、深浅不一。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3、造环形山的方法:①(喷水)法;②(撞击)法. 4、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

第三单元宇宙 一、知识点总结 1、太阳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 2、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3、有些天体当他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后燃烧发光,这些天体是流星。 4、八大行星按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因为木星相当巨大且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用双筒望远镜观察他们,看起来像小圆盘。另外,你还有可能看到他的四颗最亮的卫星。 6、制作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模型时,由于8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的,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纸带来做。 7、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月球阴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形成了日食。 8、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9、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 10、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那么图像不同。 11、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 12、大熊座是北方天空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北斗七星是这个星座的明显标

志,从地球上看,连起来的图像就像一把勺子。 13、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14、通过制作活动观星盘,我们发现天上的星座位置是固定的,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 化的;可以利用星座图寻找到各个环节,各个季节不同日期的星座和一些特定的星座。 15、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分别是天津四、牛郎星和织女星。 16、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到 4,000亿颗恒星组成。 17、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18、建立银河系模型时,用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19、天文台是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登封观星台。 20、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神舟五号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还将进行登月考察。 21、为了更好的观测宇宙,人类利用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人类还将在太空建设空间站。 22、太阳有黑子、耀斑、太阳风等活动。 23、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24、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体积最小的行星是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25、月球距离地球近可以观察到日全食,月球距离地球远可以观察到日环食。 26、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 星系。它们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这些星系都在高速运动着。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知识点整理(2023春)

第三单元地球资源 9.煤石油天然气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用途十分广泛。 2.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用途? ①煤可以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供暖、冶金。实际生活中,煤不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治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还用于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②石油的用途可以合成橡胶、通用燃料、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的用途很多,还可以利用石油生产化妆品、洗涤剂、颜料等。 ③天然气的用途可用于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割。 3.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能源。 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5.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①改进工业技术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②节约能源,不随意浪费资源。③有计划进行开采。 6.煤的形成: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7.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1)泥沙覆盖在海洋生物的遗骸上,沉积成为岩石。 (2)随着堆积层越来越厚,遗骸逐渐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3)石油和天然气向地球表面上升,直到被岩层挡住。 (4)在岩层下方的储油层中,天然气位于石油的上方。 10.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能源,他们对人类的作用是做饭时要使用天然气、电等,汽车需要汽油,炼钢需要焦炭。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人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常规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新能源。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教科版) 第1 课时 太阳系大家庭 1.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2.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3.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 4.在太阳光球表面上,可以看到无数颗像米粒一样大小的亮点,称为米粒组织。米粒组织的温度比光球的温度约高300℃,因此显得比较明亮易见。虽说是小颗粒,但实际直径也有1000~2000千米。

5.日冕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色球层和光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千米以上。它的温度极高,有100万摄氏度。 6.太阳的光和热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围绕着它旋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和太阳有关。 7.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作太阳系。

8.八大行星按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已经被编号的小行星有120437颗。 10.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11.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星云雾状的独特外貌。绕日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 1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颗行星。 第2课时 八颗行星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2023春)

10.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合作探究中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态度责任]关心与能源有关的新科技、新产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些举措。 【教学重点】 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教学难点】 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认识其优点,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汽车在路上飞奔的图片;人们用燃气灶做饭的图片等等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对,汽油、煤气、电等这些都是能源,因为有了能源,汽车才会跑、我们才能做饭、灯才能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板书课题名称) 二、探究新知 1.了解能源。 学生分小组汇总分析整理关于能源的信息资料,然后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能源? 学生交流汇报。 师:由此可见,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都离不开能源。(板书第一部分内容) 师:那这些能源又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思考、回答。 展示PPT(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 师:同学们可以看到像石油、煤等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那么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有一天用没了怎么办呢? PPT展示:世界石油分布图。 师:按世界已探明能源储量和可开采年限计算,全球石油资源还可开采41年。而我们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都离不开能源,因此,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 2.了解新能源。 学生分小组汇总分析整理关于新能源的信息资料,然后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1)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2)为什么把它们称为新能源? 学生交流汇报。 师生小结: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常规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新能源。 3. 了解新能源的开发。(板书第二部分内容) 师: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 生1:许多油井枯竭了。 生2:燃烧煤造成了空气污染。 ...... 师引导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新能源。 课件出示相关参考资料和图片。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海洋资源》教案(2023春)

11.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科学思维: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对海洋资源提出研究思路,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探究实践]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对海洋资源提出研究思路,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态度责任]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教学重点】 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对海洋资源提出研究思路,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海洋资源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研究,感受新知 课前布置研究任务:海洋中有哪些资源?海洋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什么?请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并做好记录。 二、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蛟龙’号 7000米级海试成功”的视频。谈话:“蛟龙”号深入大洋探测是为了研究什么? 学生能够答出探测海洋中含有的物质。教师与学生交流有关“蛟龙”号的话题,指出:海洋中含有的所有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统称为海洋资源。 (师生交流,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三、深入学习,获得新知 1.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 (1)谈话:什么是海洋资源?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学生小组交流。 (2)教师出示课本中的“阅读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讨论海洋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的丰富资源。 (3)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讨论结束后,小组派代表列举衬托出的资源名称。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在黑板上。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4)师生总结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展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 2.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 (1)提出问题:面对如此众多的海洋资源,人们是怎样利用它们的?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小组汇报交流 (4)小组交流:在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哪些行为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发展?哪些行为不利于海洋资源的发展? (5)总结: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很多,如海水淡化、海水养殖、潮汐发电、海上运输、海滨旅游等。 3.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1)教师课件展示几组海洋污染的照片,如有关原油泄漏、核泄漏、垃圾成堆等照片,提出问题:海洋会被污染吗?海洋污染有哪些? (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及生活经验,讨论交流有关海洋污染的问题。(3)教师提问:我们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单元《地球资源》教案附反思含板书共八套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教案 第一课时《煤石油天然气》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第一课时《煤石油天然气》。旨在意在引导学生开展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讨论,懂得不仅要合理地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还要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本节呈现三个部分: 1.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 教科书呈现了3幅组图,展示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用途,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2.煤、石油和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自哪里? 以“阅读探究”的形式,展示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思考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能量的来源。 3.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2.能基于所学知识,针对煤、石油和天然气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査阅资料、调査等方式获取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及形成等信息。 3.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与用途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4-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节约能源的举措。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教学难点】: 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节约能源的举措。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同时他们已经貝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极大的自主探究、自主操作、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五、教法学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 "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煮饭、烧水呢?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那么,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行驶时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知识。 (师板书课题:煤、石油、天然气。) (二)、探究活动 1.活动一:煤、石油、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 (1)交流: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料。煤、石油和 天然气有哪些主要用途呢? (学生回答:液化石油气可用作燃气,汽油可用于驱动汽车,沥青可用于铺路等。)(师播放有关煤、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用途的视频。) (2)小结: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有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集体供暖、冶金、通用燃料、合成橡胶、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割等。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2023春)

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共有6个单元,共计22课。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以人体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为切人点,构建了《视觉》《预防近视》《听觉》《嗅觉和味觉》《触觉》五课内容。其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眼球和耳朵的结构模型,了解视觉的形成和听觉产生的过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了解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了解常见的眼病、耳病及预防方法。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以植物和动物为切人点构建了三课内容。其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学会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岐分类:通过探究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知道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的行为;通过了解噪声、雾霾、污水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养成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 第三单元《地球资源》按照认识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认识资源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及处理的思路进行构建。通过学习《煤石油天然气》一课,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是不可再生的,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通过学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及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些举措;通过学习《海洋资源》一课,了解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和能源等多种资源,是可再生的;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资源,知道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的重要性,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列举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资源的举措;通过学习《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一课了解并实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卫生。 第四单元《能量的转换》以能量存在形式及能量间的转换为研究对象,按照生活中常见的能量构建了四课内容。其意在让学生通过用电池给线圈供电产生磁性,知道电和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探究实验,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磁极的方向是可以改变的;通过玩一玩碰碰球,认识势能和动能,以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通过交流讨论,概括出声、光、热、电、磁是自然界中存在能量的形式: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及其之间的转换。 第五单元《浩瀚宇宙》以认识太阳系、了解银河系等星系和探索宇宙为重点构建了三课内容。其意在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交流讨论,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有8颗行星,能根据8颗行星的直径和与太阳的距离制作太阳系模型;通过交流讨论,认识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人类观测天体的历史、人类进入太空的历程和我国和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第六单元《科技与生活》以科技改变生活、科技让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为主要内容构建了3课内容。其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核桃夹各部分的功能,体验核桃夹打开核桃的效果,意识到完成某些任务需要专用工具;通过认识血压计、开凿隧道的盾构机等更多的专用工具,认识到使用工具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通过实验探究磁悬浮的秘密,了解磁悬浮列车、磁悬浮洗衣机、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等对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化。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 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 第8课《探索地球》 1.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是方的。 2.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天似穹庐,地似棋盘”。(天圆地方、盖天说)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4.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5.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观点。(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哥伦布) 6.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7.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8.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生活中,有许多事实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答:(1)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 (3)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晚上看北极星,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 (6)麦哲伦环球航行。 第9课《认识太阳》 1.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太阳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 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 2.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

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 为1500万℃。 3.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 4.我们在做“太阳有多大”的模拟实验时,将盘子当作“太阳”。越往后退,盘子(太阳)与观测点(地球)之间的距离越远,“太阳”看上去就越小。 5.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千米,但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因此太阳虽然很大,但在地球上,太阳看起来并不大。(太阳的直径相当于地球的109倍,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相当于地球的33万倍) 第10课《登上月球》 1.由“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玉兔”登月,可以看到人们探索月球的一步步脚印。 2.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表面有环形山,还有月陆、月海等。 3.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月球上没有生物。 4.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5.古人向往登上月球,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 6.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7.“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 8.撞击球越大,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大;撞击球越小,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小。撞击的速度越快,形成的“环形山”越深;撞击速度越慢,形成的“环形山”越浅。 9.【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沙盘、大小不同的石子,大小相同的玻璃弹珠、细沙、直尺等【实验猜想】:环形山大多数是宇宙中的陨石、流星体等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与撞击物的大小和与月球的距离有关。 【实验方法】:(1)将沙盘平放在桌面上,刮平盘内沙子表面。 (2)在离沙盘高度相同的位置向沙盘投放大小不同的石子,观察沙盘上被石子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知识梳理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 知识梳理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00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3.海陆分布: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约29.%是陆地,其余71.%是水。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个大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另个还有很多岛屿。大洋则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五个大洋及其附属海域。海岸线共35.6万千米。 极端海拔:陆地上最低点:死海-418米,全球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全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4.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 5.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6.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 7.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陨石撞击形成的。 8.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第二期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整个计划约耗时二十年。 9.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物。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1.太阳系大家庭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1课。之前的教材对日、地、月系统有一些阐述,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在聚焦部分,本课通过问题“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来唤醒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引发学生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的大小、空间等问题的思考,为学生接下来全面认识太阳系奠定基础。探索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二是了解太阳,让孩子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关于太阳自身的一些特点。三是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通过研讨两个问题“太阳系大家庭中都有哪些天体?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将太阳系的一些信息进行补充整合,让孩子知道太阳系是怎样的一种天体系统。最后教材用比较特殊的天体彗星做为拓展部分,再次提高孩子探索太阳系的兴趣。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对于太阳系有所了解,但是之前的了解很多学生只是信息非常的琐碎,本课通过学生的广泛搜索、收集资料和集中研讨,让孩子对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深入了解太阳系中的一些天体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和太阳系。 [科学思维]用分析、讨论的方法,能丰富、修正、完善原有对太阳系的认识。 [探究实践]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能用图画的方式来描述太阳系。 [态度责任]在了解太阳系过程中,能持续关注其他天文现象,增进对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和太阳系 [难点]能够根据资料画出相应的太阳系天体图。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汇总图。 [学生]1.课前收集的关于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资料;2.每人一份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预设4分钟) 材料准备:班级汇总图 1.回顾太阳、地球、月球三球的关系和主要特点,明确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是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太阳系大家庭》,板贴班级汇总图 3.提问:“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 学生根据他们的原有认知进行回答,引发学生间的交流和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引入太阳系,并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畅谈对太阳系的认识,通过交流引发学生对探索太阳系的浓厚兴趣。 二、认识太阳系(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记录单 1.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 (1)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太阳系。 (2)画好后,小组讨论并修改、补充。 2.了解太阳。 (1)小组提取太阳相关信息。 小组为单位,共享组员收集的资料,阅读、研讨、提取太阳相关信息。要求按信息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2)太阳信息发布会。 小组按信息重要程度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倾听、补充,并修正太阳系图。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小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海洋资源》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及习题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第三课时《海洋资源》。本节只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很多食品来自海洋,海洋上空湿润的气流为陆地带来了丰沛的降水等,使学生能更深人地了解海洋。意在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现状,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2. 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海洋资源的信息;能用科学语言、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能正确讲述自己探究海洋资源的过程与结论。 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对海洋资源提出研究思路,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4.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教学难点】: 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海洋资源的信息。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极大的自主探究、自主操作、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

经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五、教法学法 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有关“海洋风光”视频。) 师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问学们阅读课本上的“阅 读思考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 生:地球上超过3/4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里。在生态不破破坏的情况下,海出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 师: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海产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些海洋食物的图片。) 师:未来,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你们还知道即海洋生物? (学生列举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 师:从生物的多样性看,海洋生物远比陆地上的更丰富。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 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资料,谁来说说还有哪些海洋资源?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海洋里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 在世界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可燃冰的发现为人类带来新的希望。学生汇报。教师点评,适时补充。) 三、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第三单元宇宙 1.太阳系大家庭 1.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黑子日冕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 2.了解太阳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4)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5)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6)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7)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3.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 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流星小行星带

1997年4月5日早晨,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海尔波普彗星(1)矮行星:与行星一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最著名的矮行星是冥王星。 (2)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两颗行星轨道之间,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3)卫星: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4)彗星 ①彗星也绕太阳公转。 ②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 (5)陨石也称“陨星”,是来自行星际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未被烧蚀尽而坠落到地面的残体或其碎块。陨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以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以及金属铁、镍(铁纹石和镍纹石)。 4.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2.八颗行星 1.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 按距离太阳的近远排序

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测试卷(含答案)(1)

第三单元地球资源单元测(一)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 (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A. 煤 B.石油 C.天然气 2.根据()可以推断出煤是由古代植物变化形成的。 A.煤大多数是黑色或褐色的,而煤燃烧后也是这种颜色 B.煤块里会发现植物的枝叶或树干的痕迹 C.敲打煤块,很容易开裂 3.()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A.海洋 B.河流 C.湖泊 4.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检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上升到0.056%,全球平均气温可上升1.5℃到4℃。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A. 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太阳能、风能、水能 5.下列不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A. 桃核 B.剩饭剩菜 C.塑料袋 6.堆肥处理垃圾的好处不包括()。 A. 减少了垃圾污染 B.实现了垃圾回收再利用 C.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 7、人类开发了新能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 A.天然气

B.可燃冰 C、核能 D.地热能 8.下列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动物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9.有些自然资源,如(),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 A、水 B.矿石 C.石油 10.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多选) A.合理开采 B.防止污染 C.定期休渔 D.打捞垃圾 二、小法官(在括号中打“√”或“×”)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燃料。( ) 2.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生资源的生长、繁殖季节习性等,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用以保护资源。( ) 3.新能源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 4、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 5.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有效地回收,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6.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植物形成的。() 7.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 8.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三、脚踏实地填一填 1、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有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2023春)

六年级科学下册 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 1.视觉 1.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光线,判断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等。 2.我知道眼球各部分的名称: 3.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4.人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如何通过眼睛看到物体的?) 答: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5.我知道眼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是: 刺激强光风沙气味 眼睛的反应眯眼闭上眼晴闭上眼睛并流泪 6.我了解到的常见眼睛疾病: 答:红眼病、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飞蚊症等 7.(“红眼病”)传染性很强,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8.(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有异物感。 9.我了解到的预防眼睛疾病的方法: 答:(1)眼睛疾病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避免交叉感染,并及时对毛巾、脸盆等进行消毒; (2)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 (3)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 (4)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5)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 (6)积极参加体质检测,发现眼睛有异常应赶快就医等。 10.眼球的结构:

(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外界光线强弱度发生变化时,虹膜上平滑肌会伸缩,使瞳孔的口径缩小或放大,瞳孔的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控制进入朣孔的光量。朣孔的大小除了随光线的强弱变化外,还与年龄大小、屈光、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老年人瞳孔较小,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较大,尤其在人青春期时瞳孔最大。近视眼患者的瞳孔大于远视眼患者。 (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侧,呈双凸透镜状。晶状体是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人在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一层很薄又很复杂的结构,贴于眼球的后壁部。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就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物体的图像,就形成了视觉。 此外,眼球还有玻璃体、虹膜、角膜、巩膜等重要结构。 11.眼睛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 答:(1)强光刺激: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当我们感到眼睛不舒服时,就会下意识地用手或其他物体遮挡光线。 (2)风沙刺激:大风天气时风沙肆虐。为了保护眼睛,避免异物进入,眼部肌肉会闭合眼睑,防止眼睛受到伤害。 (3)气味刺激: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可以刺激人眼部角膜的神经末梢,人体则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命令泪腺分泌泪液,把刺激性物质冲走。这就是气味刺激时人们情不自禁流眼泪的原因。 眼睛对以上3种刺激的反应,都是人眼应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表现,属于眼睛的自我保护措施。 1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红眼病出现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外源性,由于结膜外露,易受外界各种微生物、风尘、理化毒物等的刺激而产生炎症;二是内源性,致病菌通过血液或淋巴使结膜感染,或对全身他处感染物发生过敏反应,炎症也可由邻近组织直接蔓延而来。因此,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避免交叉感染,要经常对毛巾、脸盆进行消毒等。 13.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常伴有双眼痒感、异物感、烧灼感,或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表现。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可以采用的防治方法有: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口服鱼肝油等。 14.人是如何看到花的? 答:花反射的光通过瞳孔,经晶状体进人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花的图像,视神经把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使人看到了美丽的花。 15.当我们处于异常环境中,眼睛的一系列反应,都是(自我保护)的体现。 16.写出眼睛常患的疾病有哪些?并写出保护眼睛的方法。 答:眼睛常患的疾病:近视、散光、结膜炎、青光眼、沙眼、角膜炎、白内障等。 保护眼睛的方法: (1)走路坐车时不要看书。 (2)在强光和弱光下不能看书。 (3)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4)经常做眼保健操。 (5)经常远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