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印刷套印误差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彩色印刷套印误差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彩色印刷套印误差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报告.(DOC)

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综合实践 设计报告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与制作

一.系统概述 1. 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从硬件和软件部分介绍了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简单说明如何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并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框图作了简洁的描述。还介绍了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关键环节,该系统主要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 同时利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采用4位LED 显示管实施信息显示。 AT89S52单片机设计的温度检测电路是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系统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与检测。本设计介绍的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概述、元器件选择、系统理论分析、硬件设计、部分软件设计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2. 元器件选择 单片机AT89S52:1个 22uF电容:2个 电阻:1个 万能板:1个 杜邦线:若干 单排排针:若干

DS18B20温度传感器:2个 4位LED显示管:1个 二.软件功能设计及程序代码 1.总体系统设计思想框图如下: 单片机应用 软件调试 软件编程 系统测试和调试 系统集成 硬件调试 选择单片机芯片 定义系统性能指标 硬件设计 2.主程序流程图 3.DS18B20数据采集流程图

4.程序代码 ①、温度记录仪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bit rec_flag=0;.",1); display(l2," ",1); eeprom_format(); display(l1,"Format Successed",1); longdelay(3); break; } if(ser_rec=='N') break; if(autobac_tim>10) break; } autobac_tim=0; break; case 'D':",1); display(l2," ",1); RDTP=512;",1); display(l2," ",1);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实用温度监测系统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1303 学生姓名:张艺 学号:13211075 任课教师:刘颖 2015年06 月10 日

目录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2)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 2.1 实验目的 (2) 2.2 知识点 (2) 3 实验过程 (4)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6)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与体会 (20)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 有那些创新点。 (20)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21)

目录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3) 1.1设计任务 (4) 1.2技术指标 (4) 1.3电路原理图 (5) 1.4基本原理 (5) 2.电路模拟与仿真 (6) 2.1仿真软件 (6) 2.2创建电路模拟图 (9) 2.3元件列表 (9) 2.4仿真记录与结果分析 (10) 3.实际电路的安装调试 (15) 3.1 元件参数确定 (15) 3.2 电路板布线设计 (15) 3.3 焊接 (15) 3.4调试与测量 (15) 3.5分析结果及改进 (16) 4.总结 (176) 5.心得体会 (177) 6.参考文献 (198)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1.1设计任务 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精密双限温度报警仪设计,在老师点拨我们自学的基础上了解了运放的作用,用了比较器,震荡电路等知识,根据找到的电路图进行仿真,调试电路,明白了温度报警的意义。 通过比较器产生“数字模拟信号”,使得在信号产生的时候,震荡电路工作产生震荡信号驱动扬声器报警。 1.2技术指标 a.当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时报警电路不工作; b.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或高于上限值时,声光报警; c.上下限低于报警led用不同颜色; d.上下限可调; e.控温精度度 1℃ f.监测范围0.5℃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范文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填空题 1. ______(3S或莱以特)准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 2. 随机误差的合成可按标准差和______(极限误差)两种方式进行。 3.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 ______(重复)性。 4.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现)性。 5.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6. 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分类,可分为等权测量和______(不等权)测量。 7. 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分类,可分为静态测量和_____(动态) 测量。 8. 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分类,可分为工程测量和_____(精密)测量。 9. 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____(约定)真值。 10. 反正弦分布的特点是该随机误差与某一角度成_____(正弦)关系。 1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这种误差称为______(系统误差)。 12.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这种误差称为______(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13. 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________(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三方面。 14.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_________(示值误差)、零值误差、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 15. 方法误差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_________(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16. 精密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的离散性小,_________(随机)误差小。 17. 准确度高是指多次测量中,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小,_________(系统)误差小。 18. 精确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比较集中,且逼近真值,即测量结果中的 _________(系统)误差和_________(随机)误差都比较小。 19.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_____(修正值)。 20. 标准偏差的大小表征了随机误差的_____(分散)程度。 21. 偏态系数描述了测量总体及其误差分布的_____(非对称)程度。 22. 协方差表示了两变量间的_____(相关)程度。 23. 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_____(粗大)误差。 24. +=_____() 25. ++=_____() 26. () 28. pH=的有效数字是____(2)位。 29.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结果为____。 30. 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称为______(修正因子)。 一、检定一只5mA、级电流表的误差。按规定,要求所使用的标准仪器产生的误差不大于受检仪器允许误差的1/3。现有下列3 只标准电流表,问选用哪一只最为合适,为什么? (本题10 分) (1)15mA级(2)10mA级(3)15mA级

蔬菜大棚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温室大棚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摘要 温度控制是蔬菜大棚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传统的温度控制是用温度计来测量,并根据此温度人工来调节其温度。但仅靠人工控制既耗人力,又容易发生差错。为此,现代的蔬菜大棚管理常需要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以简单方便、快速的的控制大棚的温度。 本设计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用DS18B20为温度检测传感器,NRF905无线射频芯片为传述单元并用LCD1602显示。由温度测量控制电路、键盘、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等组成,实现对大棚环境温度测量与控制,用户可通过键盘设置需要报警的上下限值。文中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温度控制系统,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流程图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用Keil作为软件调试界面,PROTEUS作为硬件仿真界面,实现了系统的总体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温度的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功能,可将棚的温度始终控制在适合蔬菜生长的温度围。 关键词: STC89C52RC,温度传感器,NRF905,LCD1602 ABSTRACT For the vegetable greenhouse, the most important management factor is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f the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or too low, the vegetables will be killed or stopped growing.Traditional temperature control is suspended a thermometer in greenhouse internal, the workers can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greenhouse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value. Now,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vegetable greenhouses usually uses automatic temperature to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use the STC89C52RC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center, within DS18B20 for temperature detection element,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keyboard, display circuit, alarm circuit, achieving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he user can set the desired alarm through the keyboard. And using Keil as a software debugging interface, PROTEUS as hardware emulation and debugging interface to achieve the overall system debugg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automat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So can always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greenhouse for vegetable growth’s temperature range. KEY WORDS:STC89C52RC,temperature sensor,NRF905,LCD1602 1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基于单片机的pm2.5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通信工程大学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2013级1班 姓名:王世达

引言 (3) 1 概述 (5) 1.1 系统组成 (5) 1.2 硬件设计 (5) 1.3 软件设计 (6) 2 电路设计 (7) 2.1 原理图 (7) 2.2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设计 (7) 2.3 传感器电路设计 (16) 2.4 A/D模数转换电路 (17) 2.5 LCD显示电路 (19) 2.6 LED显示电路 (20) 2.7 报警模块 (21) 3 程序设计 (23) 3.1 主程序设计 (23) 3.2 按键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显示部分 (23) 3.4 A/D转换部分 (25) 4 应用软件介绍 (29) 4.1 keil的应用 (29) 4.2 protel99se的应用 (30) 4.3 Proteus的应用 (31) 5 设计的应用 (33) 5.1 主要用途 (33) 5.2 应用场景 (33) 6 结果与分析 (34) 总结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1 原理图 (38) 附录2 程序源代码 (39)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工业生产力正在不断提高,而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尤为显著,那就是环境的污染,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雾霾,为大气污染之一,一直以来广受人们关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雾霾天气,并将其视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其实,很早以前就报道过一些雾霾灾害的重大事件,在这几次事件当中,不仅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甚至还剥夺了很多人的生命,比如1952年伦敦杀人雾事件和2013年北京雾霾事件。PM2.5,指环境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其粒径小,活性强,易附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因此,对PM2.5的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空气中PM2.5的浓度作为评定空气质量的依据。本设计的控制核心采用的是非常实用的51系列单片机AT89C52,配合粉尘浓度采集装置和显示设备,共同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及显示。并会根据设置好的报警值报警提示,并且用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显示空气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各个单元的电路设计过程及各功能的实现方法,该系统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不仅简单实用而且便于携带。相信,它的价值一定会得到体现。 关键词: 雾霾;大气污染;PM2.5;单片机;AT89C52;空气质量

测量误差及其合成汇总

目录 一、测量误差及分类 (2) 1.1测量误差概述 (2) 1.2 测量误差分类 (2) 二、测量误差的合成 (5) 2.1 随机误差的合成 (5) 2.2 系统误差的合成 (7) 2.3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 (11)

测量误差及误差合成 一、测量误差及分类 1.1测量误差概述 测量工作中,尽管观测者按照规定的操作要求认真进行观测,但在同一量的各观测值之间,或在各观测值与其理论值之间仍存在差异。例如,对某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观测,其和不等于180°;又如所测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不等于零等,这说明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研究观测误差的来源及其规律,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小其误差影响,是测量工作者的一项主要任务。 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观测者 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及状态都对测量成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2.测量仪器 每种仪器有一定限度的精密程度,因而观测值的精确度也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度。同时仪器本身在设计、制造、安装、校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如钢尺的刻划误差、度盘的偏心等。 3.外界条件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观测成果将随之变化。 述三方面的因素是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把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1.2 测量误差分类 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1)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例如,用一把名义为30m长、而实际长度为30.02m的钢尺丈量距离,每量一尺段就要少量2cm,该2cm误差在数值上和符号上都是固定的,且随着尺段的倍数呈累积性。系统误差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且一般具有累积性,应尽可能消除或限制到最小程度,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检校仪器,把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2.加改正数,在观测结果中加入系统误差改正数,如尺长改正等。 3.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使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或减弱,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现在每个测回起始方向上改变度盘的配置等。 (2)随机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来看,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没有规律,但从大量误差的总体来看,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类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例如用经纬仪测角时,测角误差实际上是许多微小误差项的总和,而每项微小误差随着偶然因素影响不断变化,因而测角误差也表现出随机性。对同一角度的若干次观测,其值不尽相同,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随机误差的影响。 随机误差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产生的,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偶然误差,因而随机误差是误差理论主要研究的对象。就单个随机误差而言,其大小和符号都没有规律性,呈现出随机性,但就其总体而言却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智能温度检测与显示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温度检测与显示系统的设计专业:自动化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Design of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examination and display system By Zhang zhe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Song Liro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e, 2009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里,温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工业生产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工艺参数,例如在机械、石油、化工、电子等各类工业中经常需要对温度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控制。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也越来越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空气中温度的改变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舒适感和情绪,所以对温度的检测和控制的研究非常需要的。总之,环境温度的检测仪器的设计和开发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 温度是生产生活中主要的环境参数,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炼钢炉中温度不正常,会大大影响钢铁质量;人的体温不正常了,说明人生病了;蔬菜大棚中的温度不正常了,就可能引起蔬菜死亡或生长受影响。准确的获得温度值,能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力。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的温度检测系统。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为主控CPU机,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点阵字符形液晶显示器LCD1602,蜂鸣器,4个按键构成一个完整的温度检测系统。主要功能为:单片机读取DS18B20中的数据并转为温度数据,同时将温度值显示在LCD1602上,检测范围为0摄氏度到99摄氏度,精度为0.5摄氏度;温度报警功能,温度上限报警值可以通过按键进行调整,报警状态也可以通过设置按键进行选择。 1引言 1.1温度检测的研究背景 1.2温度检测的意义 1.3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系统硬件设计 2.1系统方案论述 2.1.1单片机选择 2.1.2显示器件的选择2.1.3温度传感器选择2.2系统模块功能介绍2.2.1单片机模块 2.3.2温度传感器模块2.3.3按键模块 2.3.4液晶显示模块 2.3.5蜂鸣器报警模块 3系统软件设计 3.1系统软件整体设计3.2系统子模块程序设计3.2.1显示模块程序设计3.2.2测温模块程序设计3.2.3按键模块程序设计4系统软硬件调试 5实物制作及调试 参考文献 致谢

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张,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工业集中,加上人口密集等原因使得空气污染主要集中城市,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 (O3)、一氧化碳(CO)等。大气污染物经工厂直接排放或间接排放到大气中,严重地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课题组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监测人员只需在监测区域放置空气质量检测仪,即可时时获取区域内各种污染气体浓度及对应指标,为及时处理大气污染突发时间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1系统工作原理 1.1系统结构图本文设计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实现全天候、自动化、主动获取空气质量信息。本文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上下位机相结合的设计方式,下位机由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CC253X芯片)、数据传送模块等部分构成;上位机由测控计算机、通讯模块构成。由微处理器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空气质量相关数据并通过zigbee模块传输至测控计算机,测控计算机完成对空气质量数据的处理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做出判断或决策的依据。从而实现对特定区域内空气质量实时监测。

1.2ZigBee技术简介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传感器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ZigBee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监测、安全系统、环境监测和军事等领域。ZigBee技术是一种低速率、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2系统电路设计本文无线收发模块采用芯片CC2530。 CC2530是用于2.4-GHz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以较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网络节点。CC2530结合了领先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RAM和其它强大的功能。充分考虑到应用环境,结合CC2530具有不同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尤其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如图2所示。 3系统软设计3.1CC2530芯片的软设计设计中CC2530单片机程序的编写环境为IAREW8051V8.1集成开发环境,使用C语言编写,使程序移植和调用方便、灵活,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主程序,AD数据转换,通讯三个模块组成。数据的采集要求每秒采用一次,采用定时中断的方式执行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数据经过AD转换后通过串行数据通信发送给ZigBee芯片。 3.2应用程序设计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上位机部分是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C++6.0进行开发,以Zigbee通信方式实现空气质量数据(温度、湿度、PM2.5、PM10等参数)的存储与和读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专业课程综合训练项目说明书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应用 班级:机电14-4 学号: 1407060430

姓 名: 指导教师: 李文华 完成日期: 2016.12 一、 设计题目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二、设计内容 1-温度由8个LED 小灯显式0℃~40℃的温度范围,即,8个小灯全灭表示当前温度小于0℃,全亮为大于40℃,在此其间有8个档位,每亮一盏小灯表示升高5℃。 2-单片机通过读取DS18B20的温度寄存器,获得当前温度值并显示在8个LED 灯上。 三、综合训练要求 设计说明书(3000~5000字) 1份 四、评分标准 将视难易程度及能够按时提交情况酌情提分,但不超过每个综合项目满分10分的标准。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 ,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设计方案 ,说明书撰写 ,答辩表现 。 成 绩: 指导教师 序号 评分标准 满分 实际得分 1 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软硬件资源分配是否合理 4 2 设计说明书设计过程是否清晰,设计内容是否全面,计算是否正确,行文章节格式是否规范 4 3 绘图是否清晰,标注是否表达准确规范 2 总分 10

日期

目录 1 系统总体设计 ......................................... 1.1 ................................................... 1.2 ................................................... : : : 2 硬件设计 ............................................. 2.1 ................................................... 2.2 ................................................... : : : 3 软件设计 ............................................. 3.1 ................................................... 3.2 ................................................... : : : 4 结论.................................................. 参考文献 ................................................

温度检测显示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温度监测显示系统设计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601 学号063001020001 姓名宋天诗 指导老师王珊珊 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一、设计要求 1.以传感器,单片机,数码管等元器件,设计一个温度检测系统,并通过显示器件,显示出温度数据。 2.熟练应用protel99,运用protel99设计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3.理解温度检测系统的原理。 二、总体概要设计 本系统是以温度传感器、数码管和单片机为核心元器件建立起来的温度检测显示系统。通过对单片机和传感器的研究,通过A/D转换器的应用,使本系统实现了温度信号到模拟信号再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设计中还使用了译码器74LS47、数码管、稳压管等元器件。 温 度 传感器 单片机数码管采集后 的数据 处理后 的数据 检测 温度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本设计主要包含温度检测和显示电路两个部分。 1.温度检测部分 主要由温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器三部分组成。 温度传感器LM134产生的输入信号由运算放大器ICL7650后,A/D转换器MC14433将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80C51单片机,由于MC14433 的 A/D转换结果是动态分时输出的BCD码,Q0~Q3和DS1~DS4 都不是总线式的。因此,MCS-51 单片机只能通过并行I/O 接口或扩展I/O 接口与其相连。 温度信号检测通道的总增益是由温度传感器、运放和A/D转换器三个环节的增益做决定。在本设计中,前两个环节的增益是固定的,只用电位器 r W作为整个输入通道的增益环节。这样有利于整个设计的调试。 2.显示电路 本设计采用动态扫描输入法,由单片机8051输出数码管段选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芯片74LS47驱动后数码管发光显示。 三、各单元模块设计与分析 1.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LM134是一种新型的硅集成温度传感器,它不同于一般诸如热敏电阻、温差电偶以及半导体PN结等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它是根据下述原理设计而成的,即工作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两只相同晶体管,其基、射结的结电压之差△V_(be)与绝对温度T严格成正比。因而该器件的突出优点是在整个工作温区范围内(-55℃~+125℃)输出电流几乎与被测温度成线性关系,这样,就可省去非线性校正网络,使用简便。此外,它还具有下列特点: (1)起始电压低(低于1.5V),而器件耐压较高,因而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在3~40V之间)。 (2)灵敏度高(1μA/K),输出信号幅度大。一般情况下,不必加中间放大就可直接驱动检测系统,例如双积分型A/D转换器5G14433或ICL7106等。从而消除了中间环节所引入

温度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方案报告 一、芯片选择 1、温度传感器 目前使用接触式比较多,主要有热电式传感器,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叫热电阻传感器,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换的叫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具有高温系数,高电阻率,物理特性稳定,良好的线性输出等优点,常用的有pt100,采用线性度较好的热电阻传感器pt100,该传感器的测温范围是-200到450摄氏度;完全符合要求,而且还可以拓展设计电路的测温范围。这里我们供选择的有2线制,3线制和4线制,经过比较我们决定使用4线制的pt100传感器,4线制较2线和3线,误差更小,测量效果更好。 2、A/D转换器 在一般的电路中,我们常用a/d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对于a/d而言,最重的无外乎是转化的速度和转换的精度,由于题目的要求是分辨率0.1,因此使用12位以上的ad能很好的达到要求;对于速度,题目的要求并不高,一般的12位ad都能达到要求。 常用的12位串口连接式ad有tlc2543等,串口的连接使其能和

单片机的连接更方便,可以节省更多的I/O口。串口连接的tlc2543作为数模转换芯片。该芯片具有11路的输入通道的12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具有采样——保持功能;在整个的转换过程具有较小的转换误差,而且使用方便,连接线更少。 3.主控电路 目前单片机主要有8位机,16位机,32位机,虽然32位机在目前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8位机和16位机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比较价格和性能我们选用了89c51系列的8位单片机,51单片机对于此温度检查系统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 4.数据显示电路 采用12864液晶显示数据,不仅可以直观的显示各种数据,而且可以使用12864的串口连接方式,加上电源线和地线,总共也就4根线,十分的方便,而且完全可以供拓展其他的显示用。 因此我们选用12864液晶作为显示。 5.语音报温模块 采用isd1420语音芯片,此种芯片可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录音播放,录放次数可反复数十万次,方便实用,也方便日后的使用自由选择度比较好,但其录音时间只有20秒,根据使用不同的地址控制脚可以选择播录的起始时间,使用方便,编程也相对简单很多。 isd1420不仅外围电路简单而且录放的音质较好,价格也不贵,20秒的录放时间完全够用了。 二、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专业课程综合训练项目说明书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应用 班级:机电14-4 学号: 1407060430 姓名: 指导教师:李文华 完成日期: 2016.12

一、 设计题目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二、设计内容 1-温度由8个LED小灯显式0℃~40℃的温度范围,即,8个小灯全灭表示当前温度小于0℃,全亮为大于40℃,在此其间有8个档位,每亮一盏小灯表示升高5℃。 2-单片机通过读取DS18B20的温度寄存器,获得当前温度值并显示在8个LED灯上。三、综合训练要求 设计说明书(3000~5000字) 1份 四、评分标准 将视难易程度及能够按时提交情况酌情提分,但不超过每个综合项目满分10分的标准。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说明书撰写,答辩表现。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 1.2 ........................................................ : : : 2 硬件设计.................................................. 2.1 ........................................................ 2.2 ........................................................ : : : 3 软件设计.................................................. 3.1 ........................................................ 3.2 ........................................................ : : : 4 结论.......................................................参考文献.....................................................

基于单片机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rduino单片机和夏普GP2Y1010AUOF粉尘传感器的空气质量PM2.5测量设计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多次采集空气粉尘浓度数据,把相应的模拟量传回单片机,系统通过模数转换、滤波算法,最后把检测到PM2.5浓度数值显示到OLED显示屏上,如果检测值超过了污染指标,就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除此之外,还加入了温湿度和时间,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该设计对检测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技术;滤波算法;PM2.5 引言 由种种环境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是人所皆知的,人们也越来越渴望有个空气干净的居住环境,每天都看不到雾霾天气,呼吸新鲜空气。对PM2.5进行更深入细致地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天气预告往往只能给出某一个地区的近期空气质量大体情况,带有不少的时间、地域局限性。因此设计出一款轻便、小巧的PM2.5、温湿度检测仪对我们实时了解身边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市场价值。 2 总体设计 本设计将单片机与传感器相结合,开发和研究时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案,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实现集成温湿度、空气PM2.5监测为一体的环境质量检测系统。 3 硬件设计 3.1 MCU(微控制单元) 本设计采用Arduino uno R3核心板作为开发单片机,是Arduino USB接口系列的最新版,集成了USB接口贴片芯片ATmega16U2和ICSP在线串行编程接口。其MCU是使用ATMEGA328P-PU芯片,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 VR 微处理器。另外最重要的是它分别集成了6个独立的ADC模拟输入口和6个PWM数字输出口,这极大地方便了传感器等设备在其身上的应用。 3.2 PM2.5粉尘传感器 本设计采用的是一款GP2Yl010AUOF光学空气质量传感器,其内部结构为对角安放着红外线發光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使其能够探测到空气中尘埃反射光[1]。相对于同类产品GP2Yl050AUOF使用串口通信,该传感器更容易调试和拥有更高的灵敏度,即使非常细小的如烟草烟雾颗粒也能够被检测到,通常在空气

11.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翻译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温度检测与显示的重要性。温度检测与状态显示技术与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市场上的产品层出不穷。温度检测及显示也逐渐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现监控。本课题就是一个温 度检测及状态显示的监控系统。 2 系统方案 本系统采用 AT89S52 作为该系统的单片机。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温度显示电路,上下限报警电路等如图1 所示。图中报警电路可以在被测温度不在上下限范围内时,发出报警鸣叫声音。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当DSl8B20 采集到温度信号后,将温度信号送至AT89S52 中处理,同时将温度送到LCD 液晶屏显示,单片机根据初始化设置的温度上下限进行判断处理,即如果温度大于所设的最高温度就启动风扇降温;如果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最 低温度就启动报警装置。温度控制器的原理图 3 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AT89S52 的介绍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 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可编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 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AT89S52 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5]。AT89S52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 字节Flash,256 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 向量2 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 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 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2) DS18B20 传感器的介绍 在传统的模拟信号远距离温度测量系统中,需要很好的解决引线误差补偿问

(完整版)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传感器在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原理应用及监控系统的网络设计。 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发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本设计系统采用CC2430无线通信模块、温湿度传感器DHT90、空气质量传感器QS-01、电源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RS-232串口和监控中心通信,使用软件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ZigBee协议栈,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技术以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青睐。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特别适合于数据吞吐量小、网络建设投资少、网络安全要求较高、不便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的场合。预计将在消费类电子设备、家庭智能化、工控、医用设备控制、农业自动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利用ZigBee技术完成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的应用程序,最终能够实现空气质量的监测。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cc2430;DTH90;zigbee技术;空气质量检测

ABSTRACT Air quality impact on people is very important,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air quality is now a popular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nsor in air quality testing princip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as sensor, and gas sensor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s. The system use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o achieve data’s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low-cost micro-sensor nodes which are deployed in the monitoring region, us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ns to form a multi-,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perceived target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coverage region, and send them to observers. This system uses CC243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emperature and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ing by low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power loss, low cost, low complexity receives more and more many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 favor.The ZigBee technology suits specially in the data volume of goods invests few,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