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轨迹

我的人生轨迹
我的人生轨迹

从包头回北京

我上中学和大学时,学校离家只有1公里,1963年毕业分配时,离我家只有2公里的五机部一所(海淀车道沟)有一个名额,我就被照顾分配到这里了。多年来我就成了从出生就来没有离开海淀的人。

在五机部一所情报资料室工作时我曾经是个团支部委员,有一个叫闫长庆的同事,福建人,探亲回来和同事们谈论家乡困难时期的事被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得知后立刻定性为反革命言论。我被党支部书记找来,他要求我立即组织全体团员对闫进行批判围攻。他给设定了发言人、发言顺序、发言内容、发言表情以及我应该如果表演等等。我听了之后,对书记说: “请你找别人吧,我干不了这个!”由于我拒绝这个批判大会没能搞成。这是1964年的事了。

不久就赶上五机部一所被一分为三,一部分人员留在北京,调往七机部南苑大院(原国防部五院),另一部分人转往包头447厂,还有少部分人转到了济南某兵器材料所。

当时我想,全所上千人中北京人很少,其中又只有我一个人是出生在北京的海淀,研究所离我家只有两公里因此一定能留在北京不会分到包头。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公布名单时我竟然被分到包头。原因是明摆着的,説轻了是罪了书记,胆敢不服从党的领导因此实际上是得罪了共产党。当天下午就匆匆回家告诉父母,我从此将离开他们。他们听了如同晴天霹雳,一时无法承受。

有些人看不过去,为此向领导提出应该把我留在北京,但是这位书记坚决不同意。也有人劝我在书记面前认个错争取留在北京,但是我是下决心宁愿去包头也决不向书记低头。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开始向南苑大院搬家时,组里的一个叫王炳克的同事(中专毕业,山西人?)他的爱人在(大同?)兵器某厂工作,两人分居多年,这次是调到一起的唯一机会,因此坚决要求和我对换以成全他到包头解决两地分居。在舆论的压力下,书记只好临时决定将我和王炳克对换。一瞬间我就从包头转回北京了。

此时,情报资料室转到七机部的人都在整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分类装箱准备搬家了,我也就立刻加入其中了。记得搬家的那天大家将图书资料连同自己的行李搬到的大卡车上离开车道沟一路南行,第一次来到永定门外。在走过大红门桥之后看到那一望无际的稻田时那种复杂的心情难于言表,不知道前面的路又是什么。

人生轨迹出现了一个窄脉冲之后很多人劝我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我是个秉性难改的人,仍然我行我素走向终点。

因为一直向往自己能从事设计研究工作因此到七机部十五所之后不久我就要求离开情报资料组,不是想远离那位书记,因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书记来领导你。

幸运的是,从总体部转到十五所的瞄准专业组的组长肖锡珙老师接纳了我并且从零开始培养,尽管我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多年来从未嫌弃我。因此遇到肖锡珙老师又是我人生轨迹的另一个新的转折点!多年来我的努力和勤奋没有辜负肖锡珙老师的希望。

后来得知,转往包头的那部分人组建了兵器202所,文革后搬到咸阳。1986年开始和于永泰、余未、黄桂荣四人一起为该所研制国内第一台车载寻北仪,这项合作一直延续至今。从此咸阳成了我出差最多的地方,202所有很多老一所的熟人和同学。其间的十多年里,每年十几次往返,难怪202所的一个副所长一直以为我是他们202所的人呢。与202所结下不解之缘又是一个命运的巧合!

在十五所,我和那位书记虽然不在一个研究室工作了但是一直关系还好,因为曾经发生的事绝非他的个人行为只能怪中国人的命运不佳了。

关于苏轼

关于苏轼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自考励志之“自考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自考励志之“自考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过来人感言∶源于自学考试的人生感悟 自学考试就像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我们胸中揣着梦,怀着理想,背起行囊去远方。一本本的教材就是旅行者的路程,我们用艰辛地跋涉与攀登,来完成一次次的自我超越,一步步地向梦想靠近。也许,远方不会有硕果累累的果园,更不会有价值连城的宝藏。但沿途美丽的风景,旅行中对于人生的感悟,都将是生命中的一次刻骨铭心。 曾去过沙漠。无垠的沙漠,满眼尽是苍凉。沙,堆积如山,沙山上没有路,只有无绵无尽地沙与天相接。沙山下有一串长长的脚印,向山上延伸。本以为沿着前人的脚印,会好走些。可恰恰相反,被人踩过的地方,格外的松软。一脚下去,直没脚面。只好另辟蹊径,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沙漠中行走,须心平气和,不能着急,也不能奔跑。越是用力,脚下陷得越深,速度反而会降下来。 快接近山顶的时候,我回身远望。身后长长的,只属于我的脚印,蜿蜒清晰。突然有一种感触,行走的目的,不是为了登顶,原来只是为了这一串长长的脚印。生活如此,自学考试亦是如此。自考的历程,可谓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沮丧,有艰辛,有快乐,有感悟。每当听自考人说起自学考试,提起的不是历经艰辛的毕业证,反而是自学考试过程中的种种苦事,乐事。此时,他们的脸上常常满是自豪与快乐。 其实,当我们经历过自学考试,经历过艰辛,在奋斗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与磨砺,真正领悟到了拼搏的含义,那结果就不再重要。不论别人怎样看待自学考试,怎样评价自考生,我们都会一笑而过,悲喜不惊。 “经历自学考试一役还有什么能让我却步”吗? 我以为我不会哭的,在我终于将薄薄的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证攥在手心的时候。 因为当我艰难“咀嚼”着全然陌生的课本,枯坐几小时却毫无进展时,即使心底快要被排山倒海的焦急和挫折淹没,我没有哭;当我白天打工糊口、入夜挑灯夜战,却还要在电话里对父母编织着美丽的谎言时,即使脆弱霎时间钻入身体里每个细胞,我没有哭;当我寂寞无助,痛苦彷徨,却没有一个知己可以倾诉时,即使满心悲凉,我没有哭。 可是这一刻,我不禁泪凝于睫——那是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我终于对自己承认了:在自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孤军奋战的辛苦! 或许走上自学考试道路的每个人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无奈辛酸的往事吧!我也不例外。 我和自考的第一次相遇 2005年1月,我命运的轨道彻底发生了改变!那一年,我大四。 交往了8年的好友让我替他考大学英语六级,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请求我了,前几次我都婉言拒绝了,这一次实在不好意思再推托,就答应了。就是这次替考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结果可想而知……事情被查出来之后,学校对我的处分是勒令退学,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当时距离2005年研究生考试还有7天!这种结果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为考研,我已经准备了半年,而现在这种结果无疑意味着一切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勒令退学让我没了学位证、毕业证。怀着强烈压抑的心情,我还是参加了考试,只是想尝试一下,验证自己的实力。当年我报的是人大国际贸易专业,分数是342分。如果,如果我有毕业证…… 突然之间,未来一片渺茫,我的人生犹如长途列车经过又长又窄的火车隧道,没有一点光亮,也不知道何时可以重见光明,那是一种没有尽头的绝望。

《苏东坡突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①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壮丽的对话。 ②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但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③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④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苏东坡这个大名人是有很多朋友的。应酬、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苏东坡那一封封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友谊的信息。原来的世界已轰然消失,一代名人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

看。 ⑤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为道义、为百姓、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无法洗刷,无处辩解,就像有些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仍有无畏的一面。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髄,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壕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 多么真诚的勇敢,多么洒脱的情怀!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于是,苏东坡刚刚写完,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⑥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那阙著名的“卜算子”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⑦正是这种唯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这是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无情地剥除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曾为他带来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马云的人生轨迹

马云创业初期吹牛视频曝光当年荡气回肠吹过的牛皮竟全实现 图是马云在创业初期的一张照片。从照片里马云的姿势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后来喜欢打太极拳了,马云当年应该就是太极拳业余爱好者。当时的马云在北京混不下去了,于是他回到杭州,他的家在湖畔花园,位于当时杭州城西一个城郊接合部。 1999年3月,马云在家里创办阿里巴巴。照片上与马云一起创业的一共是17个人,加上马云自己,就是18个人,也就是常说的阿里巴巴创业“十八罗汉”。 我们看看马云早在1999年吹的牛吧: In this clip from 1999, Jack Ma delivers a speech to 17 friends in his apartment to introduce Alibaba and lay out his plan to compete with U.S. internet titans. 马云在创业时候讲过两段话,后来他的这些“罗汉”朋友们也经常对外讲这两段话。

第一段话是他创立阿里巴巴的未来三大愿景。第一个愿景,“阿里巴巴未来要成为服务中国中小企业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讲完这句话之后,大家一起鼓掌,认为这个愿景非常好。 第二个愿景,“阿里巴巴在未来要成为市值50亿美金的企业”。事后其中的两个“罗汉”曾跟我说,在马云讲完这句话的时候,大家的掌声小了很多。因为马云的创业资金才50万,而他发给这些人的月工资是600元——1999年的时候我的月工资大概有3000多了吧。他们觉得,就凭我们这几个人,一个月拿600块钱工资,创业资金50万,还在人家家里办公,就这样还要做到50亿美金市值的企业?等到猴年马月吧! 马云讲到第三个愿景的时候,大家又开始热烈鼓掌了——“我们要做一家生存102年的企业。”——反正大伙儿也活不到那一天,鼓掌也挺好。 其实,马云在那个时候对失败这件事就已经有很高的警惕了。他创业的50万元资金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这18个——包括他太太在内的创业者一起凑的。马云是一个大股东,但大家都有股权,所以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一家集资创建的企业。马云当时就说:“你们拿出来所有的钱都必须是闲钱。第一,不能向亲戚朋友去借;第二,如果这是你吃饭的钱,那么也不要投进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做的事业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事业,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但同时他又说:“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这就是马云创业时候的一个景象。

(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7)舌尖上的东坡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七、舌尖上的东坡 前导言: 苏轼不但是史上最著名的文人,也是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然而,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很多时候食物奇缺,连饭都吃不上,他又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美食家?在舌尖上的东坡美味究竟有着怎样的精髓?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七集《舌尖上的东坡》。画外音: 作为文人的苏轼,他的诗词代表作品如《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家喻户晓;作为美食家的苏轼,他的美食代表菜品如“东坡肉”,妇孺皆知。文人爱美食似乎是一种文化传统,风雅自在,富足安逸。而苏轼的美食家头衔却主要得自于他被贬谪流放时期、他的美食菜品也大多创制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当中。穷困潦倒的他,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却成了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那么,苏轼对于“吃”到底有着怎样的研究和理解?他的舌尖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味蕾?他的心中又装着怎样的一个世界?而他所钟爱的极品菜单又是什么样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七集《舌尖上的东坡》,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也许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食家了,甚至也有可能是中国最出名的、当然他不是最棒的厨师,他发明的“东坡肉”,他做的“东坡肉”名气太大了,后边还演变为“东坡肘子”。苏轼被贬黄州以后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初到黄州》什么意思啊?说我这辈子净为这嘴在这忙活了。“老来事业转荒唐”,就是越老,他不是被贬吗?事业转荒唐,这个是可以理解的。然后呢,这江里边的鱼,走在岸边能闻见它的香味儿。你说这什么人呢?饕餮。山里头钻进去就能闻见竹笋的香味儿。跟着味儿走的一个人。“自笑平生为口忙”这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是自己这张嘴惹了不少祸,另外一方面是说饕餮级的人物,太爱吃了。 现在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字特别吓人,叫《死了也(都)要爱》,对苏轼来讲是“死了也要吃”。有一次苏轼跟他的几个同事在办公室里聊天,他这位同事认为这个河豚是一种不正经的食物,贤臣孝子是不应该吃的。我们都知道河豚味道极美,但是它的肝脏和卵巢里边是有剧毒的,你要是做得不慎重不恰当的话,吃下去是有生命危险的,但是我们知道炖那个河豚特鲜美。同事就问这个苏轼说河豚到底怎么样?苏轼极力地夸耀,河豚的味道非常鲜美非常好。说到底怎么样?到底怎么样,我告诉你,死了也值得一吃。那就说明他肯定吃过,至于他死过没有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说明的确太厉害,苏轼在常州住过一段时间,当地有一户乡绅人家,你想,能够吃得起河豚的人家那是有钱人家,有一户乡绅人家家里头有个厨子,特擅长做这个河豚汤,苏轼是大文人、腕儿,这乡绅知道以后就把苏轼邀请到他们家里头:苏先生,我们家擅长做这个炖河豚,请您吃。苏轼坐在桌子跟前,过一会儿,这个河豚热腾腾地端上来了,这乡绅就陪着苏轼坐在桌子跟前,家里人都不吃,今儿这碗河豚专门给您做的,我们家擅长做这个,您尝一口鲜。苏轼一个人坐在桌子(边)上拿起筷子吧唧吧唧,还有勺,就开始吃。最有趣的是什么呢?是他们全家人除了这乡绅,他们家这老婆、孩子、妻妾都躲在一大屏风后边,贴着屏风后边看苏轼的反应,他(们)看不见他(们)听,希望苏轼能有个一言半语的,那耳朵中什么也听不见,就听见苏轼的牙齿、舌头和嘴唇的声音,“吧唧吧唧”在那吃,一言不发,那筷子舞得跟飞车一样。大家都觉得很失望,听了半天没声,肯定做得不好。正在此时猛听得耳中一声响,筷子“啪”放在这桌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连着三节课我们都是以苏轼为例讲关于人格修养,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且不说人格太次会如何,那个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那是法律问题或者道德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具备一定的魅力,那么在当今社会,甚至可以说难于生存,更不必说要发展、要实现自身价值,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性情乏味的人合作共处。我们之所以拿出几个课时来讲苏东坡,理由就在于他可以说是古今第一性情中人,在他有生之年,无论什么处境都活得很快乐,有声有色;在他去世之后,留给历史长河的是无限精彩和穿透时空限制的人格魅力。真是说不尽的苏东坡,这节课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幽默谈起。 “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轼与续娶的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已经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尽管被排挤出朝廷,展转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妻子和家人生活总还是平平安安,可是“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孔文仲《孔氏谈苑》,孔文仲比苏轼小一岁,完全同时,记载应该是很真实的),丈夫突然要被捉入京城大牢问罪,夫人王闰之当然吓得不行。如果不是苏东坡,换一个人,他顶多是安慰妻子,“别害怕,没什么大事”,这无疑是空话,不会产生安抚妻子的作用,再差劲一点的男人,没准哆嗦得比他老婆还厉害。而苏轼怎

么样呢?他给妻子讲故事:当年真宗皇帝去泰山封禅,回来时听说有个隐士,叫杨朴,安贫乐贱,吟诗自娱,不愿为官,就特意召见来了。皇上问杨朴:“你天天跟朋友吟诗唱和,那么这次有没有人给你作诗送行啊?”杨朴回答:“没有。只有我老妻吟唱一绝。”皇上很惊喜:“你夫人也会作诗?不妨诵来朕听听。”杨朴不愿意。皇上非让他诵来不可,他才诵道:“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你可别以为这是打油诗顺口溜,它严合格律。皇上哈哈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故事讲完了,玩笑还在继续:“夫人若是想救我,何不也吟诗一首?”我们设想一下王闰之的反映,她也许会嗔怒:“都什么时候啦,你还这么没正经!”可是她的心镇定下来了。 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耍贫嘴,它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充满自信的表现。宋人笔记当中,关于苏东坡幽默的故事很多,大多数是他和文人朋友之间的雅谑玩笑。比如有关吃鱼的两则:和尚佛印是东坡的好朋友,虽是出家人,并不戒酒肉。一天煎了鱼下酒,东坡来了,佛印急忙把鱼藏在磬底下了。东坡已经看见了,进门就说:“今日特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说:“你堂堂学士怎么连这么俗的对联都不知道?积善人家庆有余嘛。”“哦,磬(庆)底下有鱼(余)啊,那就拿出来吧!”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跟苏东坡有师生之谊,可他们并不拘师生之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轨迹又向人们展示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我的故事是普通地不能再普通了,但对于我来说,它们每个都是那么地重要,因为它们是组成我人生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为有了这些故事的连接,才有了如今的我。 在我5、6岁的时候,出于好奇,我买了两只小鸡回来玩。那两只小鸡很可爱,小小的脑袋耷拉在肥肥的身子上,金黄色的绒毛摸起来舒服极了! 一天,我趴在家里的地板上,呆呆地望着两只小鸡。这时,我突发奇想:小鸭能游泳,小鸡和小鸭长得那么像,小鸡也一定能游泳!于是,我搬来一盆水,准备教小鸡游泳。 我笨手笨脚地将小鸡捉到盆子里。噢!对了,游泳之前好像应该先做做热身运动。于是,我又将小鸡捉出来放在地上,拿了根铁丝,让它们“跳绳”!运动了大约十分钟,我才将小鸡放入了盆子里。瞧,只见两个小家伙一进水里就乱扑哧,弄得我一脸的水。我气急了,捉起两个小家伙,把它们教训了一番。我耐着性子,将小鸡的两个小脚丫抓着,用不耐烦的语气对它们说:“你们看好,我只教一遍!”我抓起那两个小脚丫,向两边伸,“这叫作‘蛙泳’,懂吗?”我大声对它们吼道。我教完后,就把它们放在水里,让它们自己练习一会儿,自个儿玩自己的去了。 大约十分钟后,我来到盆子旁,见两只小鸡冻的得直打哆嗦,我想:反正还有的是时间,不如,今天就算了。于是我拿了一条小毛巾,给它们擦了擦身体,把它们放回了窝里……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去看小鸡。来到鸡窝旁,只见两只小鸡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我赶紧跑到妈妈跟前问妈妈小鸡怎么了,妈妈看

了看,便说:“死了”我先是一愣,接着便嚎啕大哭起来。妈妈不解地问我:“你对小鸡怎么了?”我带着哭腔说:“昨天我给它们吃了一点小米,就叫它们游了一会儿泳。”“什么,教小鸡……游。……游泳!”妈妈捧腹大笑起来。我小声说:“就一会儿嘛!”看来小鸡是‘死于非命’啦!”妈妈唉声叹气地说。 成长便是这样,有欢笑亦有哭泣,有悲欢亦有离聚。在匆匆而逝的岁月里,我们得到失去的都太多了,每一次胜利的微笑,每一次委屈的哭泣,都使我们懂得了好多好多。在与朋友相聚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忍让,伤心流泪时,我们学会了爬起,取得成绩后,我们学会了谦虚。````` 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是一段以微笑,泪水,成功,失败为乐谱所写的故事。

苏东坡传阅读考级题库

《苏东坡传》判断题: 1、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由。() 2、苏东坡去世后,孝宗时溢号文忠公。() 3、苏轼为纪念求雨成功而把后花园亭子改名为“喜雨亭”。() 4、“王安石变法”中,苏轼因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而遭罢免。() 5、“东坡居士”别号由来:苏轼被贬徐州务农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 6、苏东坡上湖州任职因《谢恩表》中关心农人无粮食而入京受审,史称“乌台诗案”。() 7“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像苏轼的第二故乡。() 8苏堤是苏轼在疏浚西湖挖出的泥筑成的一道堤坝。() 9、在王安石变法政争中反对派之首是苏东坡。() 10、“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飞蓬”象征了苏东坡一生漂泊。() 11、苏轼最难过而又写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是在任密州太守时。() 12、“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东坡用的是“八面受敌读书法”。()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轼被贬海

南时所作。() 14、雄心万丈的神宗皇帝信任苏东坡,反对变法。() 15、苏东坡在惠州白鹤峰的住所经后人辟为“小住胜地”。() 16、苏东坡认为养生须卫生环境、运动锻炼。() 17、苏轼为农民祈福,但妻子朝支却染疫而亡。() 18、苏东坡到海南岛时,宋朝统治下的大多是汉人。() 19、苏东坡到海南设法改变了当地人杀牛祭神治病的风俗。() 20、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让我们感受到苏东坡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心灵。() 21、苏东坡调到河中府的任命取消,改任徐州太守。() 22、苏东坡喜爱徐州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为“小住胜地”。() 23、王安石曾花巨资疏浚黄河水道,却以失败告终,苏东坡指导有方,最后取得了治水的大胜利。() 24、苏东坡喜欢炼瑜珈,还赋给了瑜珈几项中国要素。() 25、苏东坡迷恋炼丹,他曾到道观闭关七七四十九天。() 26、苏东坡在徐州治水成功。() 27、苏东坡曾与程颐结怨。()

改变人生轨迹的励志名言大全

改变人生轨迹的励志名言大全 1、拥有梦想仅仅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水平。 2、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3、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4、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 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5、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6、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 7、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8、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9、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10、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11、所有的忧伤都是过往,当时间慢慢沉淀,你会发现,自己的快 乐比想象的多得多。 12、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13、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 14、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15、远大的目标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成功的企图心,而且越大越好。 16、人生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17、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18、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采取更大量 的行动。 19、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的潜能。 20、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21、一生中你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22、一旦立下目标,不达目标绝不罢手,方可成功。 23、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已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24、人生的路,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偶遇不幸或挫败只能证 明某一时候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做得不够。 25、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26、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 败涂地。 27、目标和信念给人以持久的动力,它是人的精神支柱。 28、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已的目标和信念。 29、伟大的力量存有于我们的内心。 30、生活中的很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 做到。 31、当你的水平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32、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目标的基石。 33、与积极的人在一起,能够让我们心情高昂。 34、热情和欲望能够突破一切难关。 35、永不放弃是你梦想实现的秘诀。

苏轼与和尚的故事十则精编资料

苏轼与和尚的故事十 则

有一天,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到一座寺庙浏览,听说这里和尚品德不端,心里有点不满。那和尚听说来了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低头哈腰,毕恭毕敬,招待殷勤,又死皮赖脸地要求苏东坡题字留念。苏东坡握笔在手,疾书了一副对联: 日落香残,去了凡心一点; 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栓。 和尚为了炫耀自己,把这对联悬在庙内楹柱上。一些文人看了捧腹大笑起来,和尚莫名其妙。原来这是一副谜联,上联含“秃”字,下联含“驴”字,合起来是“秃驴”二字。 苏东坡出巧联嘲讽和尚 传说,苏东坡有一次到,某寺庙游览,寺庙的老和尚不认识他,又见他衣着简朴,以为是个一般的游士,便很怠慢地随口说了一声:“坐!”苏东坡坐下后,老和尚就按惯例向小和尚挥了挥手,说了一声:“茶!”苏东坡接茶在手,开始与老和尚谈论这座寺庙的历史,评论寺庙中的文物古迹。老和尚见他谈吐不凡,感到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于是请他进厢房去叙谈。进到厢房,。老和尚改变刚才的怠慢口气说:“请坐!”并叫小和尚:“敬茶!”接着就请教姓名。当他知道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学士时,惊得“啊”了一声,连忙起身请苏东坡到客厅里。一进客厅,老和尚抢先上前用衣袖拂了拂太师椅,毕恭毕敬地对苏东坡说:“请上坐!”接着,直起脖子高呼小和尚:“敬香茶!”两人谈了一阵,苏东坡要告辞了,老和尚恭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微笑着提起笔来,全用老和尚的话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坐,请坐,请上坐 下联:茶,香茶,敬香茶 老和尚看到这副对联,满脸羞愧。 罄有鱼(庆有余) 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任职期间,与佛印和尚结为好友,经常诗文往来。 有一次,苏东坡到寺庙里拜访佛印和尚,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鱼腥昧,因为他知道佛印和尚平日最喜欢吃鱼饮酒,而且每次必定要给他留一份。但这一次佛印和尚却一点不露声色。苏东坡心里明白这是佛印同他开玩笑,便在屋子里来回走,想找出鱼来下酒。可是,屋子里除了一只罄之外,别的没有地方可以藏鱼,苏东坡判断鱼一定藏在罄里,他不点破此事,对佛印笑道:“今天请你对一联,你能对上吗?”说罢,吟出上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这是一副人人皆知的常用对联,但佛印不知苏东坡的用意,就立即对道: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哈哈大笑道:“既然罄(庆)里有鱼(余),还不拿出来下酒。” 佛印方知上了苏东坡的当,高兴地把鱼拿出来同苏东坡一起享用。 大千为床 有一次,苏东坡要来见佛印禅师,并且事先写信给禅师,叫禅

《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阅读任务-精选.pdf

阅读范围阅读任务重点能力指向 卷一:童年与青年 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 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 境却是大为不同。阅读第2、 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 重大影响的人或地理环境、风 士人情,并分别做简要介绍。 (提示:眉州的地理、人情,苏 轼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阅读第3章概括苏东坡少 年的事件(年龄+事件)。 3.阅读第4章回答下面问题。 (1)苏东坡于__ 岁完婚,妻子 是____,其词作《江城子,乙 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 生死两茫茫)正是为纪念她而 作。(2)苏东坡在___岁中进 士,其老师是文坛泰斗___, 老师对他的评价是_____. 4.阅读第5章,回答下面问 题。 (1)请给第5章拟定一个小标 题(概括主要事件):_______ (2)请写出苏家三人前往京都 的过程。(只写地名,用箭头 表示) 分类提取文章重要信息。概况事件。提取文章主要信息,把握苏东坡一生中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地点以及重要他人。 1. 第6章写苏东坡第一次做官,筛选信息,填写下面表格。官职 任职期限年代: 年龄: 任职事迹

事迹评价 重大变故 2.第7章,苏东坡再次回京都任职,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的皇帝是年轻的__________。苏东坡的态度是物(支持/反对)。 3.第8章讲到宋神宗期间的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此次党争起自______________ (政治事件),双方的代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苏东坡属于__________为首的一派,最后因为他出的乡试考题而终遭罢黜,被贬__________ (地名)。 4.第9章中王安石最终被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背叛。 5.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地总结了苏轼的性格特点,这个性 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请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6.第11章记录了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 (1)请摘抄描写西湖的一首诗。 (2)请选取苏东坡在杭州的一个趣事或者乐事概括,并总结其形象特点。 7.阅读第12章,回答问题。 ( 1) 苏轼的抗暴诗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拓展】苏轼

苏轼 故事一: 一天,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两人盘腿而坐聊天。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笑笑,没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自己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的和妹妹苏小妹说了这事。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象一尊佛。而你的心态象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象一堆牛屎了”。苏东坡听后面红耳赤。 从这个故事可以认识到,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故事二: 一天,苏东坡到江苏镇江金山禅寺,看见大殿正中端坐的弥勒菩萨总是看着他微笑,苏东坡心生无限欢喜,顿时诗性大发,随口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认为这首诗很好,回家写好后派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让书童带回交给苏东坡。 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批的“放屁”两个字,很不高兴,马上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辩论。佛印禅师看到苏东坡气冲冲的样子,微笑着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被打过江来呢?” 从这个故事可以认识到,即使有如苏东坡一样渊博学问的大文豪,若不时常自我反省,同样也缺乏定力智慧! 1、针锋相对 苏轼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doc

《苏东坡传》阅读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 (一)分析学情教情 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 (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 (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哪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 (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 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二)明确阅读意义 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 把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诸如小学课文中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初中课文中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少I·I出猎》等、高中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

苏轼36首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轼36首关于美食的诗词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於潜僧绿筠轩》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五首·其三》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浣溪沙》 -----------------------------------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满庭芳·归去来兮》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浣溪沙·咏橘》 ---------------------------------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注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论幽默苏轼

从幽默看苏轼 摘要:苏轼的诗词幽默诙谐,被人们津津乐道。用幽默诙谐表现耐人寻味的哲理,传递感人至深的感情。我们从幽默的特点对其文章进行分析,并阐述议论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幽默诙谐。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幽默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关键词:东坡风趣幽默旷达幽默特点外儒内道 正文 一、苏轼的幽默性格分析 1.1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高手。苏轼生性方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甚雅好游山林。 首先,苏轼以自己的幽默诙谐和睿智机趣来消解人生中的悲剧性。他能运用幽默诙谐面对重重困难,有时甚至是厄运突至的环境。如《志林》记载:“真宗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拓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

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 [3]这是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记载自己在湖州被捕与家人诀别的情形,但从妻子“皆哭”,“无以语之”等语,联系当时目击者所见就逮之时“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孔氏谈苑》)的情形,可以想见其时气氛之严峻,东坡全家之惊愕哀伤,祸患难测的忧虑。但东坡却以其急智,以一幽默的前代故事,缓解了当时气氛,减轻了家人的悲伤。遗憾的是,曾有一度,人们认为东坡的这种态度是玩世不恭。鲁迅先生说:“泪和笑只隔一层纸,恐怕只有尝过泪的深味的人,才真正懂得人生的笑。”我们说,只有设身处地的为东坡着想,才有可能认识这种幽默的力量。东坡这位具有独特幽默感的伟人,具有一种超群拔俗的人格,正是在这困厄突降的紧急关头,他表现了一种以智慧应付特殊困苦窘境的能力。在东坡这里,幽默产生一种力量,它能祛除人生压力,提高生活涵养。 其次,苏轼的幽默更多的是和自己的个人生活相关。 联系东坡曲折坎坷的人生,翻检其斑斓多采的诗词文赋,笑阅宋人有关东坡的笔记小说,东坡幽默诙谐性格易为人感知的是,东坡是一位能与他人共欢笑的人。他用特有的幽默表现出真正的人情味。在同僚、友朋、家人、甚或在下人、歌妓那里,他会用其生花妙笔,“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如据《侯鲭录》载:“东坡在维扬,一日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无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大笑。”冯梦龙《古今笑史》摘引此段记载后倡言:“唯不自谓痴乃真痴”。[4]

实用类文本阅读:《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缘于苏东坡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17.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4分)18.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5分)19.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6分)【参考答案】17、答案:含义:①指“我”撰写工作总结的思考角度;②指官场上下级之间看待某一问题的角度;③老张“灵活”处理问题的角度。(3分)作用: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弄虚作假,掩饰错误,逃避责任的荒唐行为。(2分)18、答案:不正确。这是回避现实,逃避责罚的表现。(1分)老张的做法虽然能够转换角度,使得“坏事”变“好事”,但这是在讨好领导,不利于解决问题。(2分)如果长期这样势必造成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官僚作风的盛行。(2分)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这种不良现象只有坚决抵制,才能创造出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1分)19.答案:文第一段划线句交代了徐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分)为下文写黄河决口,洪灾产生,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做了铺垫。(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