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交通绿道驿站配置要求

市级交通绿道服务驿站配置指南为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关于绿道网建设的战略部署,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我县绿道网建设,现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编制的《XX市市域绿道网专项规划》文本相关章节内容,结合我县实际,梳理服务驿站建设配置要求,以指导我县交通绿道服务驿站建设工作。 交通绿道主要面向采用机动车旅游出行的人群,利用公路沿线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串联主要旅游景点,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的风景廊道。同时,通过绿道建设提升公路整体生态环境,为城乡居民和过往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康体娱乐等活动的路径和场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健康生活需求,促进我县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服务驿站的规划建设原则: 充分利用现状相对成熟的乡镇、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农家乐等服务设施,原则上不鼓励新建,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完善。新增设施应充分利用具有优良性价比的、反映健康绿色生活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二、服务驿站的概念、功能及分类: 服务驿站是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补给、换乘的场所,为绿道配套设施的集中设置区,是绿道休闲的重要节点。

服务驿站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服务驿站是综合配置服务驿站,二级服务驿站是一般配置服务驿站,三级服务驿站是简单配置服务驿站,包括观景平台、休息点及露营点。 三、服务驿站规划原则: (1)空间布局原则 按照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服务驿站系统的布局,确保方便游客的使用,同时便于经营管理与减少干扰,充分发挥设施效益。 (2)选址原则 各项服务系统设施应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区,应尽量结合现状已有的服务设施进行建设,例如尽量靠近景区或景点服务区、农家乐、乡镇等。但应避免在有碍景观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地段设置。 (3)建设原则 建设服务系统应有利于保护景观,方便旅游观光,为游客提供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服务条件。 建设服务系统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要,使游客各得其所。 服务设施的建筑层数一般以不超过林木高度为宜;兼顾观览和点景作用的建筑物高度和层数应服从景观需要。 四、各级服务驿站空间布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

绿色生态住宅

价值工程课程论文 绿色生态住宅 2015年6月11日 一、选题依据 在当今社会,许多和生态相关的名词正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什么是绿色,什么是生态,其实绿色与生态源于自然,目的是创造一种有机和谐的状态,以便与自然界达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生态学是19世纪中后期才出现的一门科学,它与人居,环境二者结合经历

了很漫长的一个阶段,生态科学发展为何持续发展的提出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 而绿色生态住宅无疑是生态学知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解决生态问题,住房问题等的良方,是21世纪住房发展的新趋势。 二、研究内容 基于现代建筑绿色生态极其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国内外绿色住宅发展趋势,考虑目前的技术因素,探讨我国绿色住宅的现状和基本要求。再以韩国绿色生态住宅为例,把建筑领域的生态住宅发展和生活中的生态现象分别加以阐述,最后再展望生态住宅的发展前詈。 国际绿色住宅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高新技术在绿色生态住宅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与此同时,因地制宜采用当地地方性材料和技术来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说,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已经从单项技术和绿化产品的使用走向系统技术的集成,进而形成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全方面提高住宅质量的高新领域。 当前我国住宅建筑的重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居住区的综合质量,包括住宅的功能,结构和环境质量。全面制造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充满现代化生活气息的室内外居住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理念的小区被建造,但这些小区大部分只停留在建筑绿化的简单层面上,并未真正涉及到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 绿色生态住宅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宏远目标,为了更好的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实现住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从技术,社会,环境的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系统和技术指导。 在这一方面,韩国国家文明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求已迫在眉睫。文明的发展足迹对大自然来说却是毁灭性的,建筑活动也不例外。所谓的“文明开化”正在以未来需求的名义创造着呆板的建筑空间。在社会开化的进程中,自然环境也遭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全球变暖、自然资源枯竭、能源消耗等课题日渐突出,成为以消费为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 前言 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 4、气环境系统; 5、声环境系统; 6、光环境系统; 7、热环境系统; 8、绿化系统; 9、废弃物管理与处臵系统;10、绿色建材系统。本《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本《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在执行本《导则》时,应同时执行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 1、总则 1.0.1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国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摘要: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已成为现代居住建筑发展的潮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实践,详细分析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要点,并对具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型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思考。实践证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住区规划;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环保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healt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points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analyses the thinking of building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the future of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residential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 我国住宅市场发展迅速, 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 能型、舒适型转变,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笔者通过对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分析, 从生态住

浅谈绿色生态住区中的建筑设计

浅谈绿色生态住区中的建筑设计 随着建筑资源与建筑能源逐渐减少,绿色节能设计势在必行。当前中国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水平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与研究人员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绿色生态住宅象征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节能、环保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在建筑设计中,要重视对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突出环境保护与绿色节能,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生态水平。 标签: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生态住宅结合多种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依照有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实施,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准确引导。绿色生态住宅充分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有益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保证生态体系良性循环,使得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处于优良状态,进而完成人和自然的融合,建成人和自然双赢的住宅。 1、中国生态住区的发展 1.1从中国国情与资源情况的实际出发拟定发展思路 目前,中国生态住区建设的进程刚刚起步,目前住区生态层次还广泛定位在满足相关的技术指标上,缺乏系统性思考。生态住区仅仅只是大多数开发商作为一种广告的方法。虽然生态住区拥有广泛远景与长期利益,可是其研究与开发费用相对较高,很难运用简单的市场方法指引生态住区发展。而政府对生态住区与生态建筑的扶持政策又比较滞后,这就造成了现阶段生态住区的市场发展缺少有效推动与引导。促进中国生态住区建设,不可以搞跨越发展,只可以量力而行。 1.2中国生态住区建设要坚持走适应性技术道路 在建设生态住区的过程当中,能否合理、正确地选用生态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败,目前中国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并不实际。在当前条件下,中国的生态住区建设要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研究表明在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状况下,发展适应性技术是一条切实有效的住区生态化方法。尤其是适应性技术具备经济节约、容易普及等显著优势,推广和运用起来相对普遍。就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来说,我们只有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前提下,走适应性技术的道路,才可以及早完成住区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在实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要遵循其设计规则。针对设计中的每一个构成条件,清楚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而这些构成要素需在详细操作中被设计者大量的应用。所以,做好设计要素统一归纳与整理是十分重要的,而研究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更具备深远的意义。

绿色住区建设标准

CECS :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绿色住区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Green Residential Areas (征求意见稿)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绿色住区建设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Green Residential Areas 主编单位: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3年×月×日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12] 127号《关于印发〈2012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制基于主编单位的《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标准研究》科研课题成果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共分七个章节。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可持续建设场地;2、城市区域价值;3、住区交通效能;4、人文和谐住区;5、资源能源效用;6、健康舒适环境;7、全寿命住区建设。主要涵盖了开放街区、步行交通、商业布点、人文创新、住区多样性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并对绿色住区相关的名词释义进行整理。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归口管理,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实际执行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主编单位(北京百万庄住建部南配楼505室,邮编100835,邮箱rjwyh@https://www.360docs.net/doc/b814245382.html,) 主编单位: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参编单位:北京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圣象集团 江苏元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开彦王涌彬朱彩清张建陈喆王笑梦秦铮周静敏徐怡芳靳瑞冬 毛钺韩秀琦丛军吕高奇万育玲彭春芳王萌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设计实践|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好处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Housing Estate: Fangzhi Junyu 惠州方直·君御项目地处惠州新开发区,总用地面积约20 万m2,是一块南北长约680m、东西宽约300m 的近似长方形地块, 南北长轴与正南北呈约25°夹角。用地南面紧邻西枝江,北面是 华罗庚中学,东面是未开发用地,西面是其他居住小区。本项目 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项目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并在诸多绿色 景观设计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打造出一个当地绿色生态居 住小区典范(图1)。 1 “一江、二弧、三轴、四广场”的总平面景观体系 总平面景观设计遵循了“一江、二弧、三轴、四广场”的设 计原则和手法(图2)。 “一江”是指南面的西枝江,是小区周边最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设计中充分考虑其对小区的正面影响,利用视线错位的布置手法,让所有高层住宅都获得了良好的望江景观,同时也把最好的高层住宅布置在了南面沿江的位置上。 “二弧”是指小区中部南北两条弧形的景观水体,这两条景 观水体用“软隔断”的手法把小区自然地分隔成中部椭圆形的低层区和外围的高层区,同时也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形态(图3)。“三轴”是指小区中央东西向的主轴及南北两区各一条南北向 的副轴。主轴连接东端的会所广场和西部的希望广场,也把小区分成了南北两块,这是从会所广场进入小区内部的首要通道,因此布置最多、最好的观赏树种和雕塑小品,绿树成荫,让人一下子就从摘要

关键词 通过惠州方直·君御项目的具体实践,论述如何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单体设计和 构造设计中多方位地实现绿色生态设计。 绿色生态景观居住小区 城市的喧闹进入到花园的宁静,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轴”;南部的 副轴处于南部多层洋房区的中央,连接主轴和南部的海滨广场,在 轴线的几个景观点上布置了喷水、花坛等景观;北部的副 轴处于北部别墅区的中央,连接主轴和北部的运动广场,这是一条 水体轴,汇聚了小区最主要的景观水面,水岸树木花草环绕,树影 婆娑中隐约看到的是精美、温馨的幢幢别墅,让人心旷神怡。

绿色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管理

绿色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8-06-06T11:38:11.8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刘明[导读] 网络科技全球化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居住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促使绿色住宅小区逐渐被提上日程。邯郸市商务局基建生活福利处河北邯郸 056001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宅提出全新的居住要求,这使得绿色住宅小区的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但与此同时,对绿色住宅小区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绿色住宅小区的建设与管理和绿色住宅设计等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此次研究从绿色住宅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对绿色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绿色住宅小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详细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的重要性,进而加快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的步伐,以此来明确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并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住宅小区;小区建设;小区管理 前言:网络科技全球化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居住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促使绿色住宅小区逐渐被提上日程。绿色住宅小区的设计需要按照生态化和智能化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同时也更加满足人们对现代化住宅的设计要求。此次研究的课题对丰富房地产行业对住宅建设方面的知识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绿色住宅的有效开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绿色住宅的内涵和特征 绿色住宅又叫健康住宅,其定义为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并且可以持续性发展的住宅[1]。绿色住宅需要以健康节能为核心,不仅要对环境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而且还要为居住者的居住环境提供保障,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绿色住宅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循环转换系统的高效率化,在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基础下,利用先进技术来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以达到资源和能量之间循环利用的效果;第二,高质量的环境系统,绿色住宅的特色之一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达到环境指标符合人类居住条件;第三,绿化系统的全面性和多功能性,绿色住宅可以形成全面网络覆盖,为住宅区的生态绿化奠定基础;第四,管理水平的高技术化,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绿色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住宅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绿色住宅的生态化,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绿色住宅需要在能源、废弃物品处理、绿色材料等方面满足国家要求,并且以节能、环保等作为核心方向,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2]。例如:在完成建设的金丰小区中,已经实现了太阳能系统的使用,由于太阳能系统的引入,使得节能、节水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其可以将能源进行有效转化利用,从而为能源的多样性提供方向;第二,绿色住宅的智能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对住宅提出全新要求,因此绿色住宅需要遵守智能化原则 [3]。 三、绿色住宅小区的施工现场及管理 在金丰小区绿色住宅项目中,在施工管理中采用加强现场管理、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等策略,从而使金丰绿色住宅小区更加符合人们居住的要求。 (一)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对现场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更加了解,使施工现场的秩序可以得到保障,秩序是保证效率的前提,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来达到降低企业经济成本的目的。以金丰小区为例,其在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管理比较重视,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指导,使其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从而为施工现场的秩序性提供保障;其次,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符合金丰小区建设的标准要求,从而杜绝材料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以此来达到降低企业经济成本的效果。(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项目的获取需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承包企业逐渐加强劳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且对生产关系进行必要的创新研究,以此来实现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体制改革。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和效果,首先,建立必要的施工生产系统,该系统中的主要对象为项目经理,以此来达到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有效实施;其次,将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层次化处理,但其核心还是项目管理,以此达到责任细致化的目的;最后,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对市场进行模拟化处理,从而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依据[4]。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导致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数量比较多,因此有效提高其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项目经理需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进行施工工作的部署,从而保证施工现场更加的合理化,以此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及施工质量的高标准化;其次,项目经理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性的管理,由于施工进程的不断推进,施工现场会增加大量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设备等,项目经理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动态性的管理,从而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和材料设备的合理化调度,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混乱的情况;最后,需要利用创新思维来进行工作的有效开展,项目经理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对项目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改革,为施工项目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需要对项目经理进行培训,使其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更新,从而为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保障。例如:在金丰小区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使其职业素养得到良好的提升,这样可以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操作行为更加的规范化,以此来为金丰小区建设的质量和工期提供保障。结论: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绿色住宅更加满足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并且绿色住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了在绿色住宅小区的施工现场以及管理的几个措施: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希望此次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以得到相关行业的重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自身企业的特殊属性对其进行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邓鳌.浅谈住宅建筑小区的规划设计与探析[J].四川水泥,2017,12(09):79-80.

2015郑州市绿建施工图 审查要点。6附件表格2 绿建一星(居住)

附件2: 郑州市一星级绿色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96

郑州市一星级绿色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表填表总说明 1. 本表适用于一星级绿色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审查,审查方式为选择推荐项(☆)的方法。审查依据为《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 10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2. 表中除编号、审查结论、审查意见外,其余栏目均由申报单位填写,也可委托设计单位或绿建咨询单位填写。 3. 设计评价应填写相应的设计措施或计算结果,设计措施或计算结果也可指向相关证明文件、计算书等资料。 4. 本表条文所涉及的审查材料和审查要点见《郑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要点》(2015年版)。 5. 表中,“—”为不作填写要求的栏目。无填写内容的单元格应置为“/”。如果某栏目内容填写不下,只可改变相应表格大小,不得改变表格固定样式。 6. 本表一式5份,随同《河南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发放。 97

郑州市一星级绿色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表(节地与室外环境) 表2.1 编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筑类型居住建筑 设计单位绿建咨询单位星级目标一星 评价指标类别/条目设计自评设计措施、计算结果审查意见 控制项4.1.1规划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布局的要求,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 的建设控制要求。 满足□合格□4.1.2 规划项目规划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定规划的要求。满足□合格□4.1.3 勘察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 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满足□合格□4.1.4 规划 勘察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满足□合格□4.1.5 规划 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布局应满足相应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且不得降低周边 建筑的日照时数。 满足□合格□ 评 分项4.2.1规划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19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区用 地控制指标按表4.2.1-1的规则评分; 表4.2.1-1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评分规则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A(㎡/人) 得分 3层及以下4~6层7~12层13~18层19层及以上 35<A≤41 23<A≤26 22<A≤24 20<A≤22 11<A≤13 15 A≤35 A≤23 A≤22 A≤20 A≤11 19 得分: 合格□ 不合格□ 98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更新日期:2004-5-17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

建筑环境标准精选(最新)

建筑环境标准精选(最新) GBZ116《GBZ 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 GBZ182《GBZ/T 182-2006 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 G3095《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5701《GB/T 5701-2008 室内热环境条件》 G8702《GB 8702-2014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8978《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9981《GB 9981-2012 农村住宅卫生规范》 G10070《GB10070-19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10264《GB/T 10264-2014 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G11930《GB 11930-2010 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 G12348《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12374《GB 12374-1990 居住区大气中硝酸盐检验标准方法镉柱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12454《GB/T 12454-2008 视觉环境评价方法》 G12523《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12525《GB/T 12525-19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13163.1《GB/T 13163.1-2009 辐射防护仪器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第1部分:一般原则》 G13163.2《GB/T 13163.2-2005 辐射防护用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第2部分:氡测量仪的特殊要求》 G13163.3《GB/T 13163.3-2014 辐射防护仪器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第3部分:氡子体测量仪的特殊要求》 G13163.4《GB/T 13163.4-2014 辐射防护仪器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第4部分:含氡同位素及其子体参考大气的产生设备(氡环境试验系统)》 G14554《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14582《GB/T 14582-1993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15618《GB/T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16127《GB/T 16127-1995 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 G16129《GB/T 16129-1995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AHMT分光光度法》 G16146《GB/T 16146-2015 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 G16297《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17785《GB/T 17785-1999 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 G17799.1《GB/T17799.1-1999 电磁兼容: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17799.2《GB/T17799.2-200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17799.3《GB/T17799.3-2001 电磁兼容: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17799.4《GB/T17799.4-2001 电磁兼容: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G17799.5《GB/T 17799.5-2012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室内设备高空电磁脉冲(HEMP)抗扰度》 G18204.1《GB/T 18204.1-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18204.3《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18204.4《GB/T 18204.4-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

城市规划-绿道系统规划

第一章 第一条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两城同创”工作,积极落实《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的实施,确保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特编制《安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的范围参考城市总体规划分层次研究的方法,具体如下: 1、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范围: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范围为安庆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三区八县,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 2、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范围: 包括安庆市区(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其中安庆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范围: 安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1、近期2014~2020年; 2、远期2021~2030年。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大生态战略,坚持城乡绿化的有机融合,在全市域范围内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框架。 2、结合安庆市的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突出安庆市园林绿化的滨江滨湖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生态环境。 3、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和绿树成林、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适于市民居住的绿色人居环境。 4、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基础,明确划定各类绿地的控制范围线(即绿线),制定绿线控制法定图则,逐步实现城市绿地的“绿线管制”制度。 第五条规划原则 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城乡统筹的原则。 3、综合效益的原则。 4、以人为本,均匀合理的原则。 5、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的原则。 6、可操作性的原则。 7、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第六条规划依据 1、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6年颁布,1998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颁布,1998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颁布) (6)《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6月,2011年修订)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9)《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 (10)《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年112号)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12)《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 (13)《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 (14)《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1996]69号) (14)《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15)《中国21世纪议程》

(完整)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前言 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4、气环境系统;5、声环境系统;6、光环境系统;7、热环境系统;8、绿化系统; 9、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10、绿色建材系统。本《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 2

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本《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在执行本《导则》时,应同时执行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 1总则 1.0.1 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 3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默认分类2007-07-25 08:46:52 阅读5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 阅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 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 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 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85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北京健康绿道设计规范

北京市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根据国内外绿道建设经验及相关技术规程,结合我市情况,特提出健康绿道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一、建设范围 百万亩森林建设范围内适宜建设绿道的区域。 二、建设原则 保护原有植被,尽量减少对现有植物和景观资源的破坏;注重绿道的便捷性、舒适性,充分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打造形式多样、特色多样的绿道;倡导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打造精品;坚持绿道建设与沿线整体发展相结合,通过绿道建设惠及民生;整体规划、分区实施,鼓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绿道的建设和维护任务。 三、建设模式 在绿道选线范围内铺设慢行道路系统,配备照明、通讯、座椅、厕所等基础设施,设立停车场、交通接驳站点和具备综合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并布设统一的标示系统。 四、主要技术要求 (一)道路系统建设要求 1.宽度标准 根据绿道的不同使用功能和所在地区,规定步行道宽度为1.5-2m,自行车道宽度为1.5-3m,综合型绿道宽度为3-5m。 2.路面材料选择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强度的基础上,鼓励使用环保活性材料,尽量多采用软性铺装材料,同时考虑与环境的一致性。步行道一般用透水砖、混凝土、砾石、石块等材料;自行车道可采用沥青、透水地坪、混凝土等材料;综合型绿道可采用沥青、透水地坪、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 3.路面颜色选择 步行道颜色可因地制宜,容易辨认;自行车道统一用白线标识,路面颜色选用暗红色、黑色等深色调;都市综合绿道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统一,美观大方即可;郊野型绿道可视其所用材料而定。 4.坡度设计

绿道的坡度应与自然条件下的横坡、纵坡坡度相一致。 各类绿道坡度参考标准 5.入口设计 路道入口应有醒目的标识牌和无障碍通道。 6.盲道与无障碍设施 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等相关规范要求,合理设置。(二)绿化景观控制原则 在最大限度保护、合理利用现有植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完善,注重整体效果,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多选用乡土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体现绿道的线性特征,使植物景观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充分考虑步行者、骑行者的遮荫需求及视觉效果;营造丰富的群落景观,把握绿道的整体节奏和季相变化,体现植物多样性,提升绿道的游赏乐趣。 (三)配套设施 1.基础设施 1)市政设施 (1)照明设施 城市绿道中可结合城市路灯系统,照明范围和强度不应干扰周边居民生活。城市外围绿道仅在游径和重要节点使用固定照明设施。 (2)给排水设施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的供给应分布在重要的节点系统和绿道附近。道路的排水设施如暗沟和路面排水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防火设施 以预防为主,建立预测预报、巡逻检查、通信、防火站等安全防火设施,根据地区的不同特点和保护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设施。 (4)通讯设施 应配备完善的通讯系统(公用电话)、应急呼叫系统以及道路报警系统;完善道路通讯网络,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自报告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自评估报告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评审阶段:初评审□终评审□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预评审(设计阶段)和终 评审(运行阶段),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控制项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 “√”,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评分项应在对应表格中填写项目实际得分,不参评的项在对应表格中填写“○”。 3.“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材料的全称。

一、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不分星级,只有合格与不合格。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各章节控制项必须全部达标,任意一条不达标,则判定不能成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控制项以外均为评分项,当各章节评分项得分均大于等于50分,且项目总得分大于等于65分,则判定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合格。 当某章节个别条文要求不适应该住宅小区的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评项,该章节得分需要根据折算系数进行折算。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四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按参评小区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为100 分除以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折算后分值四舍五入。某类指标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等于所有参评的评分项的最大分值之和。 生态小区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计算: ΣQ=W1Q1+W2Q2+W3Q3+W4Q4。 表1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分项指标权重 表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 (详见《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第四章)

二、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总得分为分。各章节评分项得分情况见表2:

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

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思想 1、居住区总体规划 居住区总体规划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本环节,会直接影响最终建成环境的功能与景观质量的优劣。小区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建设一个总体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注重综合效益,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小康型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1.1院落与组团的空间布局 居住组团是指被“小区道路分割,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集地”,是人类槊居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形态,是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中组成小区或居住区的基本单位;院落则被认为是邻里交往的最适宜空间。 组团划分是居住区形成的核心,是空间形态之一。层次结构就是将个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的过程中,让空间富于层次感,与组团划分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小区的空间规划。 组团规划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确定适度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划分居住组团的户外空间层次与绿地;选择良好的日照和朝向;以技术手段改善组团内部小气候;安静的居住环境;方便安全的道路交通系统。 在对小区进行组团与院落的规划设计中,应从住宅类型、社区构成和周边环境实际出发,研究组团的居民户数、人口规模与建筑单体动数,合理设置出入口,作好交通组织,形成内向的庭院步行系统。 1.2居住区建筑群的规划设计 居住建筑的多样化式实现居住组团多样化的关键之一。 ——行列式 行列是一种秩序,尤其在理性地决定社会大规模居住问题方面。行列式的另一种形式是山墙按前后、左右错开排列或者前后左右交错排列。这种错开排列的布置对于使组团内建筑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