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确保我院课程建设科学、规范、合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课程建设的内容

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内容。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内涵详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

二、课程建设的等级标准

学院开设的全部课程应按照《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和评审。课程建设评审结论分为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不能通过合格等级的课程限定在一年内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

(一)院级合格课程

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重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尤其要重视新上专业的课程建设,尽早使其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

院级合格课程建设,一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应与申报课程相符合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形成了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梯队。二是要注重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2轮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一定量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三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是要选用教材符合要求,选用高职高专教材和近三出版的教材。五是要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

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按照《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合格课程评估总分值必须等于或大于65分且指标D级不得多于2个。评估总分值小于65分或多于2个指标出现D级者,为不能通过合格等级的课程。

(二)院级优质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使达到合格课程标准的课程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

院级优质课程建设,一是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要在课程建设中有所体现。二是要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课程由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主讲;形成了结构较合理、人员较稳定的教师梯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三是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3轮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的整合;注重教学改革研究,有校级以上(含校级)教改立项;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四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有特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作用;鼓励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初步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五是要注重考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六是要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和近三年出版式的教材。有配套的实训课教材。七是要教学文件齐备(包含的内容同合格课),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按照《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优质课程评估总分值必须等于或大于75分、各项指标得分均应在C级以上且各项指标C级不多于4个。

(三)院级精品课程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要以优质课程为起点。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一是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二是要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三是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并经过主讲教师进行3个轮次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整合,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四是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五是要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六是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能够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七是要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的考试机制,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核。八是要注重教材建设。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和近三年出的版教材,有配套完整的实训课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九是要具有与其相配套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评估验收中被评为优质课程的课程可以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建设期限到期后,按照《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总分在90分以上,所有指标得分在C级以上且指标C级不多于2个的课程可以评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三、课程建设的申报和评审验收程序

(一)院级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的申报和评审验收程序

1.每年4月份,各系部依据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对本系(部、室)所开课程进行全面自查并明确课程负责人,于月末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自评表》、本系(部、室)《课程建设评估汇总表》及系部《自评总结报告》交教务处(书面和电子两种);同时,自评达到优质课程标准的课程,按二级指标组织佐证材料。

2.5月份,召开学院教学专家委员会会议,全面验收本学年课程建设情况,审定院级合格课程和优质课程。

3.6月初以学院文件公布评审验收结果。学院对评出的院级优质课程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二)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评审验收程序

1.申报条件。(1)在校内连续开设3轮以上且必须是被评定为院级优质课程的课程;(2)课程参与教师达3名以上,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3)基础好,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参考文献目录、现场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能够上网;(4)课程负责人或参与教师具有院级及其以上教学研究立项或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考虑到学院刚刚开始启动合格课程和优质课程评审的特殊情况,2007年度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申报可以跳过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阶段。

2.申报程序。(1)课程组教师参考《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先行自评;(2)课程负责人向系(部、室)报名,系(部、室)同意后向教务处提出申请;(3) 教务处汇总后上报院教学专家委员会评审;(4)学院审定后下达立项文件。

(5)教务处代表学院与课程负责人及所在系(部、室)领导签订责任书,确保课程建设按计划进行,完成建设目标。

3.验收。(1)建设期满后,课程负责人须以书面形式填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验收申请表》,向学院申请验收,并根据《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写出自评报告。(2)院教学专家委员会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为依据进行评审验收,提出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议名单,报院长办公会

审定。(3)对验收不达标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院进行通报,并责成课程负责人限期整改,在一年内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者更换课程负责人。

四、课程建设的管理

(一)教务处为我院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机构。院教学专家委员会负责课程建设的检查指导与评估工作。

(二)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优质课程中评选,实行“滚动管理,中期淘汰”机制。对进入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课程,一年后进行中期评估检查,如果出现建设迟缓、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情况停止建设经费资助或撤销建设资格。

(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时间一般为两年,建设终期由教务处组织教学专家委员成员根据《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验收、评审。

(四)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经立项,学院从教改专项经费中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如下开支:经学校批准论证的教材建设费;购置该课程建设所必须的图书、资料、课程软件费;少量添置、更新该课程建设所必须的小型教具、模型、挂图或仪器(不含设备);调研费(不超过总额20%);电子课件、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料的制作费等;题库建设费(含复印、印刷等费用);课程验收和评估所需的费用;其它等。

(五)学院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择优向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推荐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六)学院开设的全部课程均应推行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在所属教学系(部、室)的领导下负责组织该门课程建设,接受教学系(部、室)和学院的评估验收。

(七)已经建成的院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合格课程要继续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力争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或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教务处每年组织人员对院级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合格课程进行随机复查。复查后发现不合格的,取消院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合格课程”的称号。

(八)学院对在课程建设工作中做出贡献,所担任的课程通过评估达到标准的教师,其成绩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并作为晋升职称和评选优秀教师的参考条件。

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试行)文件

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试行) 2003年,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开展了国家、广东省精品课程评选工作,对当选的精品课程给予重点资助,并进行定期检查。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同时避免申报和评选工作的重复以及称号上的繁杂,学院在原有的重点课程建设暂行条例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原有重点课程和已获广东省精品课程称号课程的梳理和认定: 凡已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或“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自动成为当年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 90年代认定的省级重点课程,但未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需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评选。如不申报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则取消原有的“重点课程”称号;经评审合格的课程,授予“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称号,这批课程应积极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教学单位可以推荐成绩特别突出的新课程,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评选。 二、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要求 以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为目标,根据学院的学科及专业定位与特色,整合各专业主干课程及学院重点建设课程的教学成果,在今后几年中,每年建设5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5门左右的课程成为广东省精品课程,1~2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与评审标准,积极推进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十周年校庆活动

一、前言 金秋点缀,硕果累累,2000年8月金秋收获之际,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巍巍武陵山中诞生,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工校、恩施农校、恩施林校、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州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州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以来,全院教职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为重点,努力服务民族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加快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过了九个春夏秋冬,在2010年金秋之季,恩施职院将迎来十周岁生日。 二、背景分析 内部自身环境分析: 1、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来历: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恩施职院”。该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8月25日下文批准由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工校、恩施农校、恩施林校、恩施供销学校、恩施州职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公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高职院校,也是武陵山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职院校。作为其前身的7所大中专学校,有的是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有的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从最早的时间算起,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37年抗战烽火中,大多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西迁恩施的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即原恩施农校的前身,是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高职院校,也是中国职教学会少数民族职教专门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湘鄂渝川黔边区高职高专校际协作会会长学校、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湖北学习基地、“湖北省特种作业培训基地”、“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湖北省作家协会恩施文学创作生活基地”。2002年11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对学院实行省州共建,2003年11月,财政部、教育部把学院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备选学校。

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文件 浙工大教〔2016〕58号 关于印发《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部): 现将《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2016年11月21日

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总则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产出导向教育(OBE)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观,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 遵循“产出导向、目标引领、重点建设、绩效为先”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核心课程建设助推本科专业内涵提升和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提升。 第三条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建设300门“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学生学习产出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科

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课程。 第四条建设内容 1.制订课程质量标准。制定并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该课程对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与贡献,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提供指导和依据。 2.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并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保核心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能有效减少重复与脱漏。 3.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配套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并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校外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共享、扩大受益面。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入研讨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手段与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引导

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总则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产出导向教育(OBE)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观,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 遵循“产出导向、目标引领、重点建设、绩效为先”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核心课程建设助推本科专业内涵提升和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提升。 第三条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建设300门“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学生学习产出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科

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课程。 第四条建设内容 1.制订课程质量标准。制定并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该课程对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与贡献,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提供指导和依据。 2.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并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保核心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能有效减少重复与脱漏。 3.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配套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并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校外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共享、扩大受益面。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入研讨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手段与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引导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暂行规定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暂行规定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是专业建设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为做好我院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制定本规定。 一、专业带头人的基本条件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筹建和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骨干教师,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二)教学水平高。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是本专业公 认的骨干教师,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取得较好成 效,在学院组织的各种教学评价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三)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主持过(或正主持)院级以上的科学研究课题或技术研发项目,能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是本专业公认的科研骨干; (四)能有效指导专业建设。熟悉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 对专业建设有一定研究,能对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专业带头人应具有高教系列讲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的学位。 二、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职责 专业带头人主要在专业教学、研究与建设、专业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认真搞好专业学习与研究,掌握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二)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及社会需求,提出本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在学院统一规划下,协助学院、系部落实专业发展规划。

(三)根据社会需求,研究制定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四)制定并在学院统一领导下,组织落实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五)拟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学院、系部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六)承担本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工作,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七)组织本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八)承担本专业评估期间的专业剖析工作,协助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搞好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 (九)未担任教研室主任的专业带头人必须主动协助教研室主任开展专业基本建设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等工作。 (十)组织好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开展好本专业的技术成果推广与优秀科技成果鉴定,认真评定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 三、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与管理 (一)专业带头人的选拔由系(部)推荐,人事处、教务处联合组织考查,最后报学院审定。专业带头人可以是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也可以是符合条件的教师。每个专业可评选1-2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评选每二年进行一次,可以连任。 (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由人事处、教务处组织实施,主要内容是: 1、对暂无符合专业带头人条件的专业,帮助其确定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并协助系(部)制定培养对象的进修提高计划; 2、对确定为专业带头人的教师,为其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3、学校设立“专带头人培养基金”,专门用于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高。 (三)专业带头人的管理 1、专业带头人的管理由人事处、教务处协同系(部)执行。日常管理由系(部)负责,专业带头人任职期满,由人事处、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续任;考核不合格,取消专业带头人资格;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按性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是指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实践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是指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进行选读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课程按培养要求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课程和素质能力拓展活动模块课程。 第二章课程设置 第三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 2.应用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以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设置,体现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行业通用标准和学院标准的有机统一。 3.思想性原则。课程教学内容应注意思想性,把先进文化引入课程,杜绝不良教学内容进入课堂。 4.刚性原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增设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教学大纲、学时学分及课程进程上有刚性要求的,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设置。 第四条课程设置的规范要求 1.课程名称使用应规范合理。课程名称应规范用词,不用简称,不同学时课程、分不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原则上要在课程名称上有所区分。 2.课程设置应明确课程基本属性,必修、选修(限选、任选)、学时学分、面向专业、学期安排等。 3.课程设置应有与其匹配的任课教师,教师新开课、开新课都要达到学院相关要求。一门课程一般应有2个以上可以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 4.课程设置必须有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文件,实践教学环节的也应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德州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德州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指导思想与任务 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号)和《德州学院关于深化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德院政字〔〕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在线开放课程指德州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中校外的( )以及学校自主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等。 第三条依托引进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平台应用培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完成新老平台教学资源迁移,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营造开放合作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空间。 第四条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自主建设具有校本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一批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校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并遴选推荐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第五条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价办法,整体推进学校、专业、课程等多个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建设要求与内容 第六条在线开放课程须经长期教学实践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认可,在同类课程中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示范性。在线开放课程应参照《德州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评价标准(试行)》的具体要求,围绕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课程团队与服务。在线开放课程应有相应的课程团队,团队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团队主讲成员均应有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丰富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课程团队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课程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合理,主讲教师能够承担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 .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关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核心内容,能够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每门课程的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介绍、负责人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在线作业、试题库、参考资料和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教学视频。 .教学设计与方法。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采取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系(部)教务科长工作规范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系(部)教务科长工作规范 一、开学前一周 1、发放学院总课表、教师工作手册、教室分布图以及学生记分册、学生名单。 2、核对教学系(部)管理的教学班级教学信息册、班级课程表,并在学生开课前第一周周会发至各班级。 3、会同教学系(部)教学督查组检查教师两周教案储备情况,记录检查结果,并报告教学系(部)主任。 4、通知兼职教师参加本教学系(部)教师大会,作好教师大会准备工作。 5、打印教学系(部)全学期分周工作进程表,送达各教研室。 6、将请假教师调、代课通知单于学生开课前第一周周会送达有关教学班级。 二、开学第一周工作 1、检查教学系(部)教学秩序。按教学督查值班表值班,检查教学秩序、教学工作,并作好值班记录。 2、整理上学期各项教学资料、文档资料,并进行分类、归档、上报。 3、编制教学系(部)任课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任课一览表。 4、收集、汇总教学系(部)教研室工作计划,并报送教务处。 5、协助教务处安排教师晚自习辅导答疑课表,并将辅导时间通知到本系(部)每位教师。 6、协助教学系(部)主任作好重修及补考准备工作。根据教务处提供的信息,确定补考试卷印刷数量,作好试卷分类、保管。 三、 3、4月份(9、10月份)工作 1、第二周核对补考试卷,负责试卷保密和存放保管工作。

2、第三周按照教务处补考安排,正确发放补考试卷。参与补考工作巡视。 3、按教学督查值班表值班,检查教学秩序、教学工作,作好值班记录。 4、参加教学系(部)教学工作分析会议,作好会议记录。 5、每月末做好教学日志的检查、晚自习辅导情况统计和资料存档。 6、及时将调代课通知单送达授课班级。月末整理教师调、代课申请单并存档。 7、会同教学系(部)教学督查组抽查教师一周教案储备量,并作好记录。 8、会同教学系(部)教学督查组抽查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并作好记录。 9、打印教学系(部)教学情况通报,送达教研室及有关部门。 10、每月末整理教学系(部)教学资料、文档资料,分类存档。 四、5、6月份(11、12月份)工作 1、第九周打印教学系(部)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安排文件,送达各教研室。 2、第十周参与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作好期中教学检查资料分类汇总、存档工作。统计学生选修课申报资料。 3、第十一周会同教学系(部)教学督查组组织学生评教工作,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结果汇总上报教务处。 4、每月末做好教学日志和晚自习辅导情况审查、统计、资料存档工作。 5、及时将调代课通知单送达授课班级。每月末汇集教师调代课申请单,整理存档。 6、会同教学系(部)教学督查组抽查教师教案一周储备量,并作好记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四川天一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为加快课程建设步伐,扩大课程建设的成果,使课程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院将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实现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变上。通过课程建设,逐步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适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通用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课程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突出高级技工与高职教育的融合;要体现本专业、本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中的重点与一般、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做到课程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内容合适。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课程建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在建设中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批量合格课程建设与部分较高水平的优秀课程

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建设。从所有课程抓起,以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课程为先导,建成一批院级乃至省、国家级精品课程,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经过3—5年的建设,建立150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30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 教学文件与教学条件 1.教学文件。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试题、学生成绩、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学生考核分析等保存完整。课程标准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及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反映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及教改思路,实验课程标准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有完整、系统的实验讲义或指导书。教材选用应符合教学与专业评估要求,内容精而新,与专业层次要求相适应,深、广度符合标准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所选教材不完全适合,应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增删,调整或编写补充教材。要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含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导书、自学指导书、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及有关参考图书。教学进程要统一,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规范且认真执行。 2.教学条件建设 (1)实验、设备状况:实验设备套数能保证本课程实验的开出,具有开出基本实验的全部设备,且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使用率≥95%。 (2)实验数量及水平:能开出全部基本实验;能开展综合性、创新性或研究性实验。 (3)实践教学设备能基本满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 (4)要有多媒体教学辅助等设备以及教学必需的教具、挂图、演示实验仪器、幻灯、投影仪、声像资料等,能较好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我院教学基本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我院深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为确保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规范、合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精品课程建设要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共同来做,把它作为专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学院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我院高职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系(部)要积极实施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组织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时,要以学院公共课和各专业大类公共课为主,兼顾各专业中具有辐射推动作用的核心课程,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课程建设的目标 第四条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建设,在我院建立院、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精品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建设30门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到能力培养都能代表我院教学水平并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对获得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要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使之成为提高我院整体教学水平的催化剂。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石河子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石河子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石河子大学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在线课程建设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构建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全面推进在线课程建设 1.成立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在线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 在学校在线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展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运行和维护,根据需要举行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培训与应用交流活动,组织全校在线课程建设与验收工作,做好在线课程建设和使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 3.各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责任人,教科办主任为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联络人。 二、加强在线课程建设计划性,实行在线课程建设目标制,加强在线课程建设管理 1.学校将学院在线课程建设目标列入年度考核指标。 2.各学院应制定在线课程建设规划,优先建设全校性公共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等。 三、明确在线课程建设内容及要求 1.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描述(含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学时分配、选用教材、课程学习指导等); (2)教师队伍(含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所授课程、教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等); (3)教学建设(含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 (4)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项目、实验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与实习指导等); (5)课程学习资源(含电子教材、课程教案、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授课录像、相关网络资源链接等); (6)教学互动(含作业、答疑、论坛、网上考试等)。 2.课程建设要求 校级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是网络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行的宿主平台。学院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按要求上传并不断丰富与课程相关的

上海建桥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doc

附件 上海建桥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为规范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体现能力为本、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学校课程建设分为达标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三个层次.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应在专业建设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不断充实专业建设的内涵并形成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文件、课程网站、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改革和研究、教学效果、课程改善过程是课程建设验收的主要项目. .学校和二级学院都要建立课程建设管理机构,统筹课程建设的各管理事项。学校课程建设管理机构负责制订全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以及选聘教学(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有一定威望的教师作为专家,负责课程建设的指导、验收、抽查复核工作。各二级学院应确定课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责任院长,明确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本学院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年度目标,选聘合适人员成为课程建设指导与验收专家,组织本单位的课程建设及验收工作,监督课程建设质量。

第二章达标课程建设与管理 .建设目的:课程教学文档齐整规范,落实能力本位、成果导向的课程建设各项任务,形成不断自我完善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 .建设对象: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各门课程,包括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均作为达标建设和验收的对象。每门课程由开课学院归口建设。四年内完成全校课程达标建设和验收。 。每门课程原则上都以团队形式来建设,并明确一名课程建设负责人,课程建设负责人须为本校专职教师。若由助教担任课程建设负责人的,必须讲授该课程满一轮,且教学评价得分良好以上,并需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课程建设指导教师。 .各学院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及时对完成建设的课程进行验收。学院验收完成后的课程资料文档学校组织专家抽检复核,比例不低于,验收通过后的课程名单上网公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可以替代达标课程验收通过. .达标课程建设和验收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资料和教师授课状态两个方面。课程建设相关资料由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使用教材及相关辅助参考书、教案(教学设计)、、个以上微课、课程网站、授课教师资料、课程改善历程档案等文件组成,评价验收方式为专家审阅.教师授课状态评价验收方式为听课(含专家现场查阅教案)、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查阅学生评教结果等形式.在完成材料审阅、听课、召开座谈等项工作后,需要组织教师说课和答辩,集中呈现教师教学设计理念和专家反馈。 .验收未通过的课程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通过验收的,应追究课程负责人和系主任责任.验收结果与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挂钩。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案书写管理规定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案书写管理规定 教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所设计、编写的授课实施方案,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表现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而且也体现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教案可以理顺教师思路,巩固备课成果,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要以确实能够指导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体现出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为进一步规范教案书写,针对我院教师在书写教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就教案书写的各环节作如下规定: 一、教案首页的填写 (一)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二)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类型填写, 课程类型分为:理论讲授、实验课、习题课、现场教学、实训课、录像教学、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毕业设计。 (三)复习旧课要点:填写复习要点和提问的题目。 (四)新课内容要点:写明章、节标题和课题名称。 (五)授课目的:说明要求学生对本次课所授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 (六)新课重点与难点及采取措施: 重点:…… 难点:…… 措施:解决重点、难点所用的方法。 二、教案正页的填写 教案书写应目的明确,内容符合大纲要求,重点突出,解决难点措施得力,疑点分析清晰,时间分配合理,字迹清楚、规范,书写工整。 三、教案尾页的填写 (一)巩固新课要点:对本次课主要内容作简明扼要地小结。 (二)课外作业(或复习题):

①教材或练习册的章、节、页、题。 ②教师自拟题时,需写出题目的内容。 (三)本课小节与改进措施: 填写教师通过本次课教学,有何心得体会及今后改进提高的一些设想。 四、时间分配的填写 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一)教案首页 旧课复习时间:填在该栏目的右上角框内。 (二)教案正页 ①第一节课新课讲授时间:填在预计第一节课结束时,相应字行右边线外方。 ②第二节课新课讲授时间:填在预计第二节课授课内容结束时,相应字行右边线外方。 (三)教案尾页 ①巩固新课要点时间:填在该栏目右上角框内。 ②课外作业或复习题时间:填在该栏目右边线。 五、其他要求 (一)教案必须依据学期授课计划安排的学时数如实拟定。 (二)使用计算机书写必须按照教案纸的格式,也可以按推荐格式书写联单(见附件3—1) (三)学院原有教案纸仍然使用,但必须按照上述的填写要求填写。 附表3—1:教案参考格式样本(计算机书写用)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解决我校联合办学异地授课实际需求,发挥智慧教室功能,决定建设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条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系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系部联合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 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采取“系部主体、学院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

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 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1.省级以上重点专业专业核心课; 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类课程 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申报程序第六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办法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是有利于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的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实质性落实就业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现了高职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重要手段,是办好高职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要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开发与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就必需有企业的参与。 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相应地,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强我院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思路与目标 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要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主线,以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为依托,制订一个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开发方案,在实践中修改、完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思路与形式,结合我州州情和我院多年的课程开发基础,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模式、步骤与具体要求。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确立课程改革方案时,必须进行战略思考、战术研究,系统设计、重点建设,进而协调与课程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使开发的课程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达到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五个目标:1.开发主体多元化。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同时,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必须随时做出应变。因此,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当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由“社会需求主导”,其开发主体必须坚持多元化,即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 (试行)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是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继续和深入,也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515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实施原则 1、坚持以《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想与建设目标为指导,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开 展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确保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石地位。 2、坚持以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本理念,以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并具备我校学科特色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体现现代教学思想,加强学科交叉,加强基本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3、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在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研究生教学核心团队建设工作。 4、认真规划、精心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核心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核心课程的

高水平和鲜明特色。从建设的短期规划来说,要分批实施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严格过程管理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每一门核心课程建设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从建设的长远目标来说,要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扩大到系列课程建设,以达到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5、加强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的了解,使核心课程建设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牵引,促进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核心课程应是具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高水平的教材等特征的学科基础课。我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在我校的每个重点学科建设2-3门研究生核心课程。 2、建设目标 (1)促进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分析学科的优势与特点,梳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准确定位核心课程在本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核心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2)推动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核心课程建设,能够形成结构合理、 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梯队。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教学管理办法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教学管理办法 为适应学院高职教育办学层次的变化和教学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修养、兴趣爱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更好地规范我院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和选修课教学,并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到选修课体系中,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设选修课的原则 1、遵循“打好基础、突出主干、拓宽专业面、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的原则,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选修课一般分专业加深、专业应用、素质教育等几个系列开出,以形成一定系列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3、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应多开设实践性环节以及以应用为主的选修课,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类上机课除外)。 5、选修课的设置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层次,不能把某些本科课程作为高职的选修课,混淆层次,提前过渡。 6、选修课的学时数,一门课程一般在16~32学时,每门课程只讲一个学期。 二、选修课的类型 选修课分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1、限定选修课 限定选修课指限定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修的课程,一般为专业性课程,内容以本学科专业课及相关课为主,包括(1)本专业学科的提高和加深,体现本专业的要求和特色的课程;(2)与本专业学科相近的专业某些课程;(3)专业应用课程等。 2、任意选修课 任意选修课指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志趣和能力任意选修的课程。任意选修课除在本系开设外,各专业逐步增加向全校开设文理渗透方面的课程。学院根据教学计划的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全院各专业开设部分公共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技能、文化艺术、管理知识、科普、公共礼仪等。每生任意选修课时占总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解决我校联合办学异地授课实际需求,发挥智慧教室功能,决定建设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条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系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系部联合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 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采取“系部主体、学院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

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 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1.省级以上重点专业专业核心课; 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类课程 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第六条申报程序

xxxx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xxxxxx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教高厅[2003]3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深化我院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规范课程管理,进一步推动我院课程建设工作,保证课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于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教材、教学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学院按照“重点建设、保证质量、注重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以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二章申报与审批 第四条课程建设及其申报范围: 1、课程必须按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设置,课程名称和学时、学分必须按要求规范。课程建设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达标课程和新开课程六级。 2、学院开设的所有课程必须达标;课程设置若需要变更或增设,须由课程负责人提出申请,并附有关资料(如课程教学标准、主讲教师情况、教材选用等),经系(部)审核、学院批准后方可执行;新开课程开设一年后须通过达标评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