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管理规定

课程建设管理规定
课程建设管理规定

院教发〔2007〕7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凸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和《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建设,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应着眼于我校的教学改革和办学特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能力为核心,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师资强、质量高的精品课程群。

二、建设重点

1.制订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定位与办学特色,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各院部要结合本部门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意见并按照学校整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并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建设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

2.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鼓励高学历青年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发展能力强的教师团队。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注重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4.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精品课程要积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要力争教学资源上网运行并免费开放,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并定期维护,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它课程建设。

5.加强实训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根据“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原则,要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实训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实训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不断扩大和发展实训教学基地,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制定合理的实训教学方案,拓宽实训教学范畴,整合实训教学资源,保证实训教学时间,完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创建实训教学精品课程。

6.重视教学资源和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网络资源、教学课件、教案讲稿、题库卷库等项目的建设,要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应使用正式出版的优秀教材,应有完整、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和指导书。鼓励建设一体化、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和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教材。

7.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鼓励教授上讲台并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投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和学生评教制度,不断提高精品课程质量。

8.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我校特点,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便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特别是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自制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来。要创造条件组织力量编写开发具有我校自身特点的实验实习教材及相应参考书。要切实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坚持不折不扣地开放实验实习场所。

三、实施步骤与运行管理

1.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各院部要制定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和

年度计划,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2.采取各院部推荐和课程负责人自荐等方式在每年10月申报校级重点课程。教务处将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对达到标准者确定为“校级重点课程”。

3.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需延长建设期限的由课程组提出申请,所在院部同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延长建设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否则取消“校级重点课程”称号,视情况,学校追回建设费。

4.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期满后,由课程组向教务处提交评估验收材料及本课程未来四年内的建设规划,教务处组织专家对课程进行验收,达标的课程授予“校级精品课程”称号,有效期为四年;未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的,限期一年内加强建设,在下年度重新进行评估验收,延长期内停止经费支持;第二次验收合格后,恢复经费使用,仍然没有通过者,取消“校级重点课程”称号。校级精品课程四年期满后可申请复评,复评合格者,保持校级精品课程称号,依次类推。具体的评估指标见附件。

5.校级精品课程要保持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断进步,学校将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工作由学校教学委员会委托教务处聘请专家进行。对检查不符合精品课程标准的给予勉诫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课程取消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停拨维护费。

6.校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要有相对独立的、较为完整的课程资源库(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讲稿、习题作业、实验指导、参考文献、设计、论文等)并和本单位成员共享,各院部要将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纳入到本部门图书分馆(室)建设中来。

7.积极鼓励和支持校级精品课程上网并由各院部和课程负责人负责其在网上正常运行、维护和更新。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自获得之日起一年内要将该课程包括课程简介在内的部分内容上网运行,并力争早日将课程全程上网。精品课程组成员要承诺课程网上资源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免费开放。

8.对校级精品课程,由负责人提出申请,院部推荐,学校讨论审议,可向省教育厅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9.省级精品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四、经费资助与管理

1.为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实行项目管理,

分别给予课程建设费、维护费和奖励费。项目经费实行主持人负责制,由教务处负责使用监督审核。建设费、维护费主要用于支出题库建设、网络资源建设、课程改革、图书资料费、调研费、办公用品(文具)费、打印费等,其中题库建设、网络资源建设不少于30%、调研费和办公用品(文具)费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30%、图书资料费不少于20%。

2.校级重点课程(群)资助建设费每门5000元(8000元)(括

号内为课程群经费,下同)。

3.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学校将一次性奖励课程组3000

元(5000元),资助维护费3000元/年。资助期限为四年。

4.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在省级奖励的基础上,对二类课程,学校将一次性奖励课程组6000元,对一类课程,奖励8000元。资助维护费4000元/年。资助期限为四年。

5.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在教育部对其提供奖励的基础上,学校一次性奖励课程组10000元。

上述经费中,除奖励费由课程组负责人主持分配外,建设费与维护费均应在相应期间内按规定包干使用。

五、附则

1.截止本办法公布之前的现有校优秀课程(群)相应更名为“校级精品课程(群)”并参照本办法实施管理与建设。现有的校级重点课程(群)依据本办法实施管理。

2.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在教务处。

3.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附件2: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主题词: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2007年3月20日印发

共印40份附件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

2.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本指标中的“近三年”指的是从评估当年起始往后类推。如课程在2007年评估,近三年则指2005年、2006年和2007年。

4.本指标中的“双师型”教师指除持有本专业学历(学位)证

书外,还持有另一专业学历(学位)或技能证书者。如工程师证书、高级工证书等。

5.无相关项目要求的课程,该项目实际得分以满分计算,但不计入“A”。

6.本指标中的实践教学含社会调查、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7.本指标总分为100分。实际得分具体计算公式为: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指各指标细目的分值。

附件2: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7

8

9

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精品

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一、学校的政策文件 长江大学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鼓励政策与措施。学校依据办学定位与特色,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制订了《长江大学课程建设规划》,确立了以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一批具有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为目标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同时,制订了《长江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长江大学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内涵及标准》等有关制度,划分了学校、院(系)、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组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职责,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二、实施情况 1.对各级精品课程给予充足的奖励建设经费。根据学校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立项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拨付3万元的建设经费用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及网站建设;建设期内每年给予100个教学工作量用于课程建设与管理;建设期满,对通过验收的课程奖励150个教学工作量;对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奖励建设经费4万元;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的除教育部划拨的奖励经费外,学校另外配套建设经费10万元,并奖励300个教学工作量。 2.建立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对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从建设规划到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严格按相关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在建设过程中,由学校教学督导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共同对精品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跟踪与监控,并把精品课程建设年度评估结果作为考核课程所在单位年度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人事处在教师引进、进修、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安排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精品课程的教学条件建设予以重点扶持。通过各单位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学校营造了重视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4. 支持精品课程所属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2003年以来,学校投入了1.39亿元建设了85个实验室和实验中心,其中,精品课程所属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平台项目均得到支持。 三、实施效果 1.到目前为止,我校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校级精品课程49门,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00余万元。学校还将继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力争提高各级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 2.已建成的精品课程对丰富我校优质教学资源,加快我校课程建设步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发挥了突出的示范、带头作用。

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试行)文件

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试行) 2003年,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开展了国家、广东省精品课程评选工作,对当选的精品课程给予重点资助,并进行定期检查。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同时避免申报和评选工作的重复以及称号上的繁杂,学院在原有的重点课程建设暂行条例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原有重点课程和已获广东省精品课程称号课程的梳理和认定: 凡已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或“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自动成为当年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 90年代认定的省级重点课程,但未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需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评选。如不申报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则取消原有的“重点课程”称号;经评审合格的课程,授予“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称号,这批课程应积极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教学单位可以推荐成绩特别突出的新课程,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评选。 二、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要求 以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为目标,根据学院的学科及专业定位与特色,整合各专业主干课程及学院重点建设课程的教学成果,在今后几年中,每年建设5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5门左右的课程成为广东省精品课程,1~2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与评审标准,积极推进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XXXXX大学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人文教育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体育类 所属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XX 二〇一X年X月

一、建设的背景和基础 1、建设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和健康教育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体育课程融入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学校职业教育领域中,《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其个性,既要为职业特点服务。 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性文件。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互动的目标体系,并将目标体系扩展为五大领域——学生运动参与、学生运动技能、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社会适应。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结合本校的特点,根据《纲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没有一个具体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如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职业教育,拓展与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是有待于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 2、建设基础 (1)学校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是精品课程建设坚强有力的后盾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我校的课程建设与国家、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学校成立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精品课程建设,教务处具体负责指导精品课程的规划、评审和验收工作;为保证此项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鼓励教师积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03]3号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党政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要在经费投入、人员保证、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支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保证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教育部将建立“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发布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的政策、规定、标准、通知等信息,并接受网上申请,开展网上评审、网上公开精品课程等工作。 一、申报方式 1.申报条件。国家精品课程原则上应是本科、高职高专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必须已在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院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教授职称(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放宽条件)。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经上网。同时,为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授课效果,还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 2.申报步骤。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公文内容应包括申请学校名称、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主讲教师姓名等,不再附申请表格和说明材料。另由申报课程所在学校组织课程主讲教师通过“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直接提交课程的申请表格、说明材料以及课程上网的网址(包括进入密码)等。教育部不直接受理高等学校提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申请。 3.申报时间及受理机构。国家精品课程自2003年起,连续评审5年,每年评审一次,申报截止日期为当年的9月15日(2003年将根据情况适当延期)。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受理机构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 二、评审方式 教育部将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评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格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学校举证、审看录像、网上学生评价)和公示材料(包括申请表格、说明材料、上网资源、学校举证、教学录像、网上学生评价意见)30天。情况特殊的也可委托专家到校现场复审。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三、运行管理 1.课程上网。由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确因技术原因需要中断的,必须在“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中注明原因。所在学校和课程人员应及时排除问题,尽快恢复上网课程的正常运行。 2.年度检查。国家精品课程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在

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文件 浙工大教〔2016〕58号 关于印发《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部): 现将《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2016年11月21日

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总则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产出导向教育(OBE)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观,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 遵循“产出导向、目标引领、重点建设、绩效为先”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核心课程建设助推本科专业内涵提升和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提升。 第三条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建设300门“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学生学习产出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科

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课程。 第四条建设内容 1.制订课程质量标准。制定并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该课程对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与贡献,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提供指导和依据。 2.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并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保核心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能有效减少重复与脱漏。 3.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配套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并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校外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共享、扩大受益面。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入研讨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手段与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引导

课程建设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两门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达到3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做到规划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达到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要求的比例。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操作能力与指导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能够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成果。 (二)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贯彻执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加大力度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并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2、适用范围: 此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 3、职责: 3.1教务处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 3.2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精品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检查及指导工作。 3.3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工作。 3.4计划财务处负责对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和检查。 3.5信息网络中心负责精品课程网站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负责课程的教学课件及教学录像等资料的制作工作。 4、工作要求: 4.1总则 1、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包括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2、精品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对学院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并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3、精品课程建设要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要求,在贯彻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基础上,注重课程职业性和实用性,学习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4.2管理与职责 1、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实行教务处、教学单位、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的

方式; 2、教务处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提出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并提交院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2)负责组织实施院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立项、验收工作; (3)负责组织定期检查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 (4)负责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5)负责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运行管理,负责组织年度检查、复查和评奖工作; (6)负责对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 3、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精品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检查及指导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负责制订本单位的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2)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3)负责本单位的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 (4)协助做好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5)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网上的运行和升级; (6)协助做好本单位的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年度检查和复查工作。 4、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组织本课程任课教师研究并制定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计划; (2)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提出任课教师聘用建议,并组织任课教师实施课程建设计划; (3)负责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确保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负责培养本课程的青年骨干教师,协助做好本课程的教学队伍建设; (5)负责组织本课程任课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改革的研究和实施; (6)具体负责组织本课程任课教师做好本课程的上网工作;

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按性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是指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实践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是指学生按培养方案规定进行选读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课程按培养要求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课程和素质能力拓展活动模块课程。 第二章课程设置 第三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 2.应用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以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设置,体现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行业通用标准和学院标准的有机统一。 3.思想性原则。课程教学内容应注意思想性,把先进文化引入课程,杜绝不良教学内容进入课堂。 4.刚性原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增设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教学大纲、学时学分及课程进程上有刚性要求的,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设置。 第四条课程设置的规范要求 1.课程名称使用应规范合理。课程名称应规范用词,不用简称,不同学时课程、分不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原则上要在课程名称上有所区分。 2.课程设置应明确课程基本属性,必修、选修(限选、任选)、学时学分、面向专业、学期安排等。 3.课程设置应有与其匹配的任课教师,教师新开课、开新课都要达到学院相关要求。一门课程一般应有2个以上可以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 4.课程设置必须有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文件,实践教学环节的也应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普通话口才训练》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普通话口才训练》课被确定为学院的精品课程。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使精品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拟制定本规划与实施方案。 一、《普通话口才训练》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普通话口才训练》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将本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要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课程建设成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教学原则,理论知识的讲解简明精要,达到为训练、为实践服务的宗旨即可,主要加强学生的实训。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我们把握本课程的应用型教学要求,充分使用教材中的训练材料,教学中做到“不讲为什么,少讲是什么,专练怎么做”,努力将课堂变成学生今后工作的“第一现场”。以精讲多练、上口为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能够使用比较标准普通话进行人际交流。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标准流利、纯正娴熟的普通话交流思想,具备一定的普通话水平素养,能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二、《普通话口才训练》精品课教学方法建设: 教学方法建设是贯穿始终的建设内容。 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在示范、训练、模拟等常规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 具体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四川天一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为加快课程建设步伐,扩大课程建设的成果,使课程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院将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实现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变上。通过课程建设,逐步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适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通用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课程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突出高级技工与高职教育的融合;要体现本专业、本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中的重点与一般、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做到课程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内容合适。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课程建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在建设中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批量合格课程建设与部分较高水平的优秀课程

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建设。从所有课程抓起,以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课程为先导,建成一批院级乃至省、国家级精品课程,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经过3—5年的建设,建立150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30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 教学文件与教学条件 1.教学文件。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试题、学生成绩、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学生考核分析等保存完整。课程标准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及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反映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及教改思路,实验课程标准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有完整、系统的实验讲义或指导书。教材选用应符合教学与专业评估要求,内容精而新,与专业层次要求相适应,深、广度符合标准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所选教材不完全适合,应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增删,调整或编写补充教材。要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含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导书、自学指导书、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及有关参考图书。教学进程要统一,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规范且认真执行。 2.教学条件建设 (1)实验、设备状况:实验设备套数能保证本课程实验的开出,具有开出基本实验的全部设备,且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使用率≥95%。 (2)实验数量及水平:能开出全部基本实验;能开展综合性、创新性或研究性实验。 (3)实践教学设备能基本满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 (4)要有多媒体教学辅助等设备以及教学必需的教具、挂图、演示实验仪器、幻灯、投影仪、声像资料等,能较好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总则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产出导向教育(OBE)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观,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本科教学核心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 遵循“产出导向、目标引领、重点建设、绩效为先”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核心课程建设助推本科专业内涵提升和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提升。 第三条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建设300门“本科教学核心课程”。以学生学习产出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科

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课程。 第四条建设内容 1.制订课程质量标准。制定并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该课程对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与贡献,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提供指导和依据。 2.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并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保核心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能有效减少重复与脱漏。 3.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配套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并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校外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共享、扩大受益面。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入研讨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手段与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引导

德州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德州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指导思想与任务 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号)和《德州学院关于深化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德院政字〔〕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在线开放课程指德州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中校外的( )以及学校自主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等。 第三条依托引进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平台应用培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完成新老平台教学资源迁移,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营造开放合作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空间。 第四条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自主建设具有校本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一批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校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并遴选推荐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第五条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价办法,整体推进学校、专业、课程等多个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建设要求与内容 第六条在线开放课程须经长期教学实践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认可,在同类课程中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示范性。在线开放课程应参照《德州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评价标准(试行)》的具体要求,围绕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课程团队与服务。在线开放课程应有相应的课程团队,团队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团队主讲成员均应有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丰富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课程团队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课程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合理,主讲教师能够承担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 .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关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核心内容,能够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每门课程的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介绍、负责人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在线作业、试题库、参考资料和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教学视频。 .教学设计与方法。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采取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

白城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XX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实现《XX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的任务目标,不断提高学院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的组织与职责 课程建设的组织纵向分为三个层次,即教务处、教学单位和教研室,具体职责如下: 教务处负责对学院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与监督;审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计划并划拨经费;负责课程建设质量评估验收等。 教学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课程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学年计划,对各门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组织本单位合格、良好课程的评选和优质课程的推荐工作等。 教研室负责定期开展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制定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文件,确定选用教材,讨论和制定相关课程改革方案,交流教学经验,以及其他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规划 (一)各单位要统筹安排课程建设工作,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保证课程建设工作有的放矢、成效显著。教务处要制定五年的学院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各系(部)要根据学院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和学年计划,学年计划中要明确拟建设课程的名称;各门必修课程也要求制定本门课程的学年建设计划。 (二)课程建设规划的内容

1.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2.课程建设的近期规划,包括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条件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规划等; 3.为达到目标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4.需要学院提供的条件(含经费)。 (三)各系(部)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学年计划要上报教务处,以便教务处根据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和计划,合理、有效地分配教学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课程建设工作;各门课程建设计划上报本单位存档备查。 三、课程建设的实施 (一)课程建设的程序 1.各系(部)自行组织合格课程、良好课程的建设和评审工作,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组织专家抽查。 2.各系(部)在良好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优秀课程评审,在优秀课程基础上组织精品课程的评审,报学院审批。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最终确定院级优秀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4.学院择优推荐院级优秀课程、院级精品课程参评省级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二)课程建设的管理 1.检查与评审 各教学单位要定期组织课程建设自查和对上一轮评出课程的复查评估工作。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自查和复查的结果要归入课程建设档案并报教务处备案。检查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停拨后续建设经费,但保留其

关于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奖励办法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奖励办法 二○一一年十二月修订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文件精神,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院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院在建设性经费投入上将向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倾斜,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配套教学设备设施,并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学院设立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专项建设经费,采取分级追加的方式进行奖励: (一)精品专业 1、被立项为院级精品专业建设的,给予立项经费3万元,评审合格、验收后追加3万元; 2、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在院级基础上再追加3万元; 3、被评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在省级基础上再追加3万元。 (二)精品课程 1、被立项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给予立项经费0.5万元,评审合格、验收后追加0.5万元; 2、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院级基础上再追加1万元; 3、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省级基础上再追加2万元。 (三)精品开放课程

1、被立项为院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分别给予立项经费1万元,评审合格、验收后追加1万元; 2、被评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在院级基础上再追加1万元; 3、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在省级基础上再追加2万元。 三、奖励经费的使用 (一)奖励经费的50%用于教改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网络课件建设、课程素材库、学术交流及其管理等内涵建设; (二)奖励经费的50%用于奖励个人,分配方案由建设负责人根据成员所承担任务的工作量为确定。 四、说明 (一)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因跟踪检查不合格的,学院将冻结奖励经费,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二)被评的各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开放课程,应逐年更新完善内涵建设材料。

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我院教学基本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我院深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为确保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规范、合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精品课程建设要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共同来做,把它作为专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学院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我院高职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系(部)要积极实施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组织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时,要以学院公共课和各专业大类公共课为主,兼顾各专业中具有辐射推动作用的核心课程,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课程建设的目标 第四条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建设,在我院建立院、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精品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建设30门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到能力培养都能代表我院教学水平并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对获得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要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使之成为提高我院整体教学水平的催化剂。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文件精神,促进我校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并适应高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学院决定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发挥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高起点、大手笔的改革举措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我院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根据教育部的院、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我院拟在2012—2015三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5-8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 精品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室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机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为学院教务处,学院教务处每学期专门召开一次精品课建设会议,讨论新申报院级精品课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课的检查、验收以及省、国家级精品课的选择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各系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本系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实施等工作。 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任课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小组,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学院精品课建设实行学院立项、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经费使用方案、组织实施方案等工作。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我院精品课建设以教研室为主体,学院负责统一管理及指导,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并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措施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学院十分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人才”的三精工程,提出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标杆,加大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力度。2006年,学院制定了《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细则》,此后,学校又在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和管理制度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1.建立精品课程有效管理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学院建立了精品课建设规划,对各级精品课程做了明确的规划。为保证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学院成立了精品课程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同时建立了由教务处负责的精品课程建设监管部门,系室主任将工作重点放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有力的推动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2.加大师资队伍培训投入 学院加强了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每年定期的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类精品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保证每年有足够资金用于教师的培训。3.保证对精品课程的奖励建设经费 学院出台了《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细则》和《关于对精品课程经费支持的若干规定》明确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经费支持额度为:校级精品课程奖励建设经费3-5万元,省级精品课程奖励建设经费5-8万元,国家精品课程除教育部划拨的奖励经费外,学院将按1:1配套建设经费。 4.支持精品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学院投入了300多万元建立了于本课程相应的教学平台和实验室,为该精品课程提供了真实的教学实践平台。 5.在教师的聘任和晋级提薪上对精品课程负责人予以奖励 与对待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者一样,学校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对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奖励和教师的聘任与晋级提薪等挂钩,这一规定已经在2007年的教师聘任和工资升级调整中实施。

石河子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石河子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石河子大学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在线课程建设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构建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全面推进在线课程建设 1.成立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在线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 在学校在线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展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运行和维护,根据需要举行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培训与应用交流活动,组织全校在线课程建设与验收工作,做好在线课程建设和使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 3.各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责任人,教科办主任为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联络人。 二、加强在线课程建设计划性,实行在线课程建设目标制,加强在线课程建设管理 1.学校将学院在线课程建设目标列入年度考核指标。 2.各学院应制定在线课程建设规划,优先建设全校性公共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等。 三、明确在线课程建设内容及要求 1.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描述(含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学时分配、选用教材、课程学习指导等); (2)教师队伍(含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所授课程、教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等); (3)教学建设(含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 (4)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项目、实验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与实习指导等); (5)课程学习资源(含电子教材、课程教案、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授课录像、相关网络资源链接等); (6)教学互动(含作业、答疑、论坛、网上考试等)。 2.课程建设要求 校级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是网络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行的宿主平台。学院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按要求上传并不断丰富与课程相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