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弗洛姆的_逃避自由_说

试论弗洛姆的_逃避自由_说
试论弗洛姆的_逃避自由_说

 2005年3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2005 第42卷第2期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142No 12 

[收稿日期]2004209211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1—

),男,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编审,从事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试论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说

张和平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学说,把自由的获得与自由的丧失视为是共生的两极,人类越是获得自由,也就意

味着越是丧失自由。正是人类自由的最终获取,导致人类陷入了法西斯主义的困境。这一结果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心

理机制造成的,这就把问题引向了歧途。但弗洛姆的这一学说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自由、民主的讨论必须与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现实地、具体地、实践地进行。[关键词]弗洛姆;自由;民主;法西斯主义;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B 71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162(2005)022*******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学说,是在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弗洛姆的这一学说存在着诸多的限度,但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现代社会,正确认识“自由”,正确认识民主制度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学说

(一)法西斯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心理机制

在弗洛姆看来,自由在资产阶级的心目中是一个无比崇高的概念,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自由就是人的本质。当然弗洛姆也是持这种看法的。因此,“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成了他们战斗的口号。当今许多国家已经把自由写进了法律条款之中。在社会生活中,许多问题,诸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都与自由有着联系。

弗洛姆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争取自由的最后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意味着人们争取自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但此后不久,与自由根本对立的法西斯制度就诞生了,在这一制度中大多数人失去了自由,他们受少数权威者的统治,并且无法对这些作为领袖及其追随者的权威进行监督。

这一社会现象如何解释呢?如何有效地进行打击法西斯主义呢?弗洛姆说:“如果要想打击法西斯主义,我们就

必须了解它。”

[1]

(P3)关于法西斯主义的成因,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所做的经济分析、阶级分析、社会分析基本上是肯定的,但又认为这种分析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那么是什么样的片面性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看到心理因素在法西斯主义形成中的作用。也即是说,现代人的人性有问题,正是这一问题,导致现代人的个性结构中存在一些动态因素,正是这些动态因素,导致人们逃避自由、

放弃自由,心甘情愿地接受法西斯主义者的统治。

弗洛姆援引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在《自由与文化》一书中的话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该书中杜威是这样说的:“对我们民主政治的最严重威胁,并不是在我们之外,而是在我们个人的态度中,在我们的制度中,有若干状况存在着,使外在的权威、纪律、一致性得以获胜,使吾人要依附外在的‘领袖’。因此,战场不在彼而在此。———在我们内心之中,在我们的制度中。”弗洛姆认为,杜威的这段话揭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真理,这就是心理因素的作用,所以,弗洛姆说:“如欲了解法西斯主义产生吸引力的原因,吾人

将承认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1]

(P4)。在这一基础上,弗洛姆肯定了弗洛伊德关于非理性无意识的心理力量的作用的观点。在他看来,单纯用理性的迷误解释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是行不通的。难道那么多人甘心放弃自由,服从一位独裁领袖的统治,仅仅用理性的过失就解释得了吗?这显然是别有原因,这一原因就是内在化的强制力,外在化的权威正是通过这一内在化的强制力而发挥作用。在这同时,弗洛姆又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批评,这一批评集中在弗洛伊德只是看到了心理因素对社会的作用,但没有看到社会对心理因素的作用;没有看到消费过程是心理、经济、理论等因素综合作用过程,而只是看到了心理因素的作用。正是在对弗洛伊德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用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的无意识理论探讨法西斯主义形成的原因。

(二)弗洛姆的自由的两重性学说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本质是自由,那种不具有自由的人,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真正拥有自由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人。现代人拥有很大的自由,因而是高度发展了的人。他们不仅有思考的自由,而且也有行动的自由、选择的自由,他们不仅在个人的存在方面有自由,

5

01

而且在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拥有充分的自由,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是自由的辉煌结晶。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虽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述的效果,但同时也使个人在社会中感到孤独无意义和无权力。”[1](P93)弗洛姆用《圣经》中人类被逐出天堂的叙述来说明这一问题。

人类在最初是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这时的人类处于上帝的保护之下,它虽然没有自由,但却是安全的。由于男人偷吃了伊甸园的智慧果,因而它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认识到了男人与女人的区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它具有了自由,但这种自由使得它感到害羞、孤独和恐惧,从此,它就处于依靠自己的孤立无援的地步,并且男人与女人之间也进行着战争,自然界也威胁着人类。

弗洛姆还从人与自然、人与商品、人与人的关系角度论述了这一问题。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类虽然不断取得征服自然的胜利,因而人类更自由了,但自然界又常常报复人类,使人类处于孤独、惶恐和恐惧的状态中。人类虽然取得了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但人类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进步,因而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极度的紧张中。人类不断地获得了自由,但又不断地使自己陷于不自由的困境。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自由地买卖商品,人们生产什么,销售什么,购买什么,消费什么,表面上看是完全自由的,实质上并不是这样。这是因为,人们的经济

,是这架大机器在自由的幌子下操纵着人们的经济存在,因而他们并不是自由的,相反,他们越是取得成功,就越是强化这台大机器,从而使自己更加不自由。弗洛姆说:“广义地说,增加资本对于全人类的进展有许多裨益,而狭义地看,则个人永远是他所建造的这台大机器中的奴仆,毫无个人利益,因而使个人感到生活空虚,无力可施”[1](P96)。

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是极端自私自利的,因而人们自己切断了相互之间正常联系的纽带,使人处于可怕的孤独之中。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人们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中。人们不能从人际关系中得到温暖、互助、友情,而恰恰相反的是,处于利益的相互对立中,并且时时感到这种对立的恐怖。这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使人非人化、物化、机器化和商品化的表现。

这三个方面的不自由,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表现于一切人身上的。资本家是如此,工人阶级也是如此。弗洛姆说:“不论他们的权力如何增加,他们是永远在为一个‘不为己’的目标殷勤奋斗的”[1](P97)。

正因为自由有着这两重含义,所以弗洛姆要求对自由进行具体的分析,他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人自由的含义也随之变化,那些削弱个人自我的因素增加了,而加强个性的因素却削弱了,这就日益加强了个人无能为力的孤独感。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自我潜能的自由发挥。”实际上自由在现代人那里已经成了不堪忍受的重负。

(三)人们的无可奈何,导致人们选择了法西斯主义

既然自由使得现代人困苦不堪,那么追求摆脱这种困苦的可行途径,就自然列入了现代人的活动日程。

现代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在弗洛姆看来,创造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创造性既可使人与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又可自发地表达人的感情和智慧,实现人的个性。创造性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爱”,二是“工作”。“爱”使得人与他人统一起来,因为这种爱是在肯定自我的基础上肯定他人,这种爱既保留了人的个性,又消除了与他人的分立、对立。“工作”就是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使人与自然、社会和他本身统一起来。正因为创造性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弗洛姆说:“凭着人类的创造行为,自由所带来的两个现象──个人的诞生以及孤独的痛苦──便化为乌有了。”[1](P235)

现代人这样获得的保护和安全,较之人类未获得自由前的保护和安全,具有质的不同。它不是依赖于外界权威,而是依赖于人的动态性的创造性活动,因而它是积极的真正的自由才能给予的。

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不可能的。这一条件就是合理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提供这一条件,而是压制着人的创造性活动,因而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不可能。

正是由于这一情况,所以人们不仅放弃了对积极自由的追求,而且也放弃了消极自由。人们通过“逃避自由”的自由方式克服其与外界隔离的孤独感。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它是被迫的、强制性的。

正是由于人们的无可奈何,由于人们克服孤独感的心理欲求,所以人们屈从于外在权威,把自己投入别人的怀抱。但这种强迫性人们并不明确,而是认为这是自觉的选择,是自己同意或投票造成的。

2.丧失了人的自由和尊严。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选择了丧失自我,因而也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他们往往“愿意接受任何社会和任何领袖,只要他能令人兴奋,只要他能给予一种表面似乎能使人的生命有意义以及有秩序的政治结构与象征”[1] (P221)。

3.这种安全感不是真实的安全感。

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似乎克服了孤独,消除了恐惧,但实质上人们给自己套上了更加沉重的枷锁。人们所获得的安全感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人们较之过去更加痛苦。这种安全感只是权宜之计,它并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也决不会使人们获得真实的安全感。

人们在“逃避自由”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固的心理机制,弗洛姆说:“逃避自由的心理是指个人放弃其自己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寻求新的第二个束缚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1](P221)这种稳固的心理机制也表明,人们逃避自由不是偶然的,而是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正是这一心理,形成了“社会性格”,从而把大多数人引向同一个方向。

601

(四)被虐待狂与虐待狂

法西斯主义狂热分子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部分是虐待狂,另一部分是被虐待狂。前一部分人千方百计地支配他人,后一部分人心甘情愿地服从他人。但不管怎样,这两部分人却具有共同的心理基础,这就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因此,“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正是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动力,弗洛姆说:“人类失去了自动行为的能力,是法西斯主义可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根本原因。”[1] (P221)

在弗洛姆看来,被虐待狂者往往处于自卑和觉得自己的存在无意义的心理状态,因而他们需要依靠外在权威,服从外在权威。这种人还往往苛责自己,有的人甚至乐于接受、忍受外力的伤害与折磨。

法西斯主义的信徒、拥护者大部分人由这类人组成。他们自视甚小,对权威极度依赖;当法西斯主义头子侵犯他们的利益时,他们也乐于接受;甚至当需要他们作炮灰时,他们也慨然接受。他们以成为一个法西斯主义信徒而荣。

对这种人逆常的行为方式,一般是很难理解的,但只要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联系起来,这一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说明。

被虐待狂者由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因而总想摆脱自由,摆脱孤独和恐惧,他们一直在寻找足以庇荫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虐待狂者的特征与被虐待狂者的特征恰好相反,他们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让别人依赖自己,想用绝对和无限制的权力控制别人,在他们眼里,他人只是自己视为目标的工具;

2.不仅要控制别人,还想驱策别人,甚至想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这些东西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东西,如情感、智慧等;

3.愿意使别人痛苦,而且愿意看别人痛苦,这种痛苦也表现在物质和精神方面。

虐待狂者在实施虐待时,往往是理直气壮的,并且往往以善意或关怀他人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虐待行为。如:“我知道什么对你们最好,什么对你们最有益,所以你们应当绝对地服从我,让我来统治你们”;“因为我的各方面都高人一等,所以我有权统治你们”;“我曾经受过别人的伤害,现在我不过是以牙还牙,没有别的,只是报复”;“为了预防自己或我的朋友受到伤害起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击对方”。

希特勒一伙就是这样的虐待狂,弗洛姆说:“对人性的邪恶、个人之不重要与无权力的强调,以及对个人应该服从外在权威的强调,个人无价值的观念,个人之在根本上不能自立,以及个人之需要服从外在权威,这一切正是希特勒理论的主题。”[1](P31)希特勒一伙充满了虐待的欲望,他们想让人民完全地依赖他们,成为他们实施虐待的对象。

虐待狂者的心理动力与被虐待狂者的心理动力是一致的,它们来自同一心理根源,即“逃避自由”,它们是心理学上讲的“共生体”,它们是相互依赖的,只不过二者向着对立的方向表现自己。

可见,法西斯主义统治结构的两极,实出一源,正是这一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形成了法西斯主义,弗洛姆说:这二者“变成了有形的力量,帮助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形成”[1](P252)。

二、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分析

(一)关于弗洛姆法西斯主义形成的原因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看不到人的自然属性是片面的,也是荒唐的;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则更是片面、荒谬的。因而我们在研究现代人的时候,要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地纳入我们的视野。

正像弗洛姆的同道马尔库塞一样,弗洛姆虽然肯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也批评弗洛伊德看不到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因素作用的片面性,但在分析现代人的时候,还是没有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而是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的,这首先就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主从关系给弄颠倒了。

我们知道,决定人的本质的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必须归属、服从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心理结构的本能结构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因而必须归属、服从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的心理结构的本能结构的时候,首先必须从人的社会属性入手。

而弗洛姆却恰恰把这一关系弄颠倒了,他把现代人的心理结构的本能结构的问题视为形成法西斯主义的根本原因,并把这一问题的解决视为是解决法西斯主义的根本途径。而且他还要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服从于他的心理动力理论。

这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颠倒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孤独、恐惧、没有权力、没有依靠的心理成因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所造成。在这一社会中,由于社会的根本性质所致,人们是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奋斗、相互竞争是这一社会的主旋律。今天,虽然西方社会通过社会调剂,解决尖锐的社会问题,但这一社会的这一根本性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尤其在二战前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性质更是居于主导的位置。

在当时的德国,由于垄断代替自由竞争的必然趋势,国际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因而德国资产阶级需要法西斯主义,需要像希特勒这样的历史人物登上政治舞台;需要国家机器的疯狂运转,以便在这种运转中使国家机器更具权威性,更能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更能在国际舞台上强大有力。

这些社会的原因是德国法西斯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阶级性上来说,是居于经济、政治、文化主导方面的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导致了希特勒纳粹党的上台。离开了这一阶级分析,就是离开了当时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社会性质和状态,因而也是不正确的、抽象的、思辨的、直观的。

701

虽然弗洛姆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所做的经济分析、阶级分析和社会分析,也批评弗洛伊德只见非理性的无意识心理结构,不见社会对人的心理结构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讲,他是站在非理性的立场上,站在人的心理动力的基础上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原因的,因而弗洛姆的这一分析理论是自然主义的,非理性的,也是颠倒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的理论。

(二)关于自由的两重含义

弗洛姆同西方社会的许多哲学家一样,把自由视为人的本质。只有具备充分自由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而自由对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东西。

但自由是否可以脱离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社会历史发展呢?弗洛姆的回答有一定的否定涵义。弗洛姆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给予了人们很多的自由,但这只是幌子,在这一幌子的后面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大机器的统治,这一大机器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像一只巨大的无形的手摆布着人们的命运和自由。正是由于这一巨大无比的手的摆布,人们在自己的自由的生活实践中面临着种种的困境。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们自由地与自然打交道,不断地征服自然,但自然界又时时报复人类,使人们处于恐惧、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状态;在人与商品关系方面,人们尽管自由地对待商品,但商品与人的一切联系都是置于资本主义大机器的控制之下,人们生产的商品越多,获得的胜利越大,受这架大机器的统治也就越强。这表现为人们非人化、物化、机器化、商品化了。因而人们同样感到无能为力、孤立无援、恐惧,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人与人处于战争状态,因而在这方面,人也无法得到援助、亲情、友情,人们同样处于恐惧、孤独、没有权力、没有意义的状态中。

所有这些都说明自由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由只能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抽象地谈自由,那是无济于问题的解决的,也不能现实地、具体地、实践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程。

因此,弗洛姆关于自由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两重性的分析,具有高出其同道的一定的现实、具体、实践的涵义,也可以说是有其正确成分的。

但其在这一点上的不足表现为把自由的两重性看作是必然性的东西,这是不正确的。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在合理的社会中,人们完全可以充分地实现自由。之所以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自由具有两重性,这并不是由其必然属性规定的,而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规定的。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人类社会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否定之否定历程。人类在诞生的初期,并不存在私有制,因而并不存在私有制社会的种种弊端。但私有制代替公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因而私有制社会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也是历史的必然。只有到了这一社会形态,人类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也才能真正开始人类的历史。这正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我们展现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由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这一规律性,因而从不合理的社会存在走向合

理的社会存在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即就,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地看待社会存在的同时,要不断地努力进取,把社会历史不断地推向前进,从而最终实现自由。而如果按照弗洛姆的理论推论,那么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而与之相反的是,人类社会越进步,人们的不自由也会越严重,这可能吗?

另一方面,弗洛姆强调人类的共同性,忽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阶级性,同样也是不当的。如他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带给人的不自由时,认为这一点,对于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都是同样的,就表现出这方面的问题。这显然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性,抹煞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看不到决定这一社会性质的阶级力量。

(三)法西斯主义的产生,不是人们无可奈何选择的结果

为了摆脱现代人的困境,弗洛姆开出了一付救世的“良方”———创造性。但这一“良方”并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这是因为弗洛姆的创造性具有抽象、思辨、直观的不足。它并非现实地、具体地、实践地研究社会问题得出的结论,因而它在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实现自己的途径。这也说明马克思关于现实地、具体地、实践地研究社会问题的观点的正确性。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并使这一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决现代人困境的正确途径,舍此,我们无法找到坦途。

现代人的困境是由现代社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现代人的意识也是由现代社会存在决定的。因此,不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都将无从解决。弗洛姆面对的自由的消极结果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弗洛姆所设想的“爱”与“工作”,不能高居于社会现实之上,也不能脱身于社会现实之外,而只能置身于社会现实之中,因而资本主义的大机器必然规定“爱”与“工作”,而绝不可能由“爱”与“工作”规定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弗洛姆所设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只能是乌托邦的空想。

在弗洛姆看来,正是现代人的无可奈何,所以形成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构塑了现代人的人格结构,从而把大多数人导向了同一的目标选择。这就使得现代人投向外部权威的怀抱,服从于独裁领袖及其追随者,并且自由自觉地选择了法西斯主义。

这是典型的心理因素决定论。这是对法西斯主义形成原因的全然混乱的解释,也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我们知道,社会的经济存在、政治存在、文化存在规定着人们的精神存在,也规定着人们的心理存在。之所以人们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感到孤独、恐惧、无能为力、没有权力、生活没有意义,这完全是由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正是由于这一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现实状况,决定着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也决定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人的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以及心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对社会存在的理性追究来获取,而不能凭藉人的存在的某一领域解释社会问题。如果硬要这样做,那不仅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反之,必然

801

将问题导向歧途。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自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它只是心理学的理论,把它硬行地套向一般社会问题,那必然不能得出理想之果,而且也是荒谬的。

再则,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社会问题,必然要犯颠倒因果的错误。实质上,是社会存在诱发了心理问题,而并不是心理问题决定了社会历史的一般发展。当然,人的心理的问题我们不应小视,否则,它也会引发种种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极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是说,心理问题当然要作用于社会存在。但不管怎么说,社会自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它并不会因为人的心理问题而发生根本的改变。社会有可能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而采取一些举措,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的性质,也不会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认为,弗洛姆把法西斯主义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四)关于弗洛姆的被虐待狂与虐待狂

弗洛姆运用心理学的“共生体”概念分析被虐待狂与虐待狂问题。关于“共生体”,弗洛姆曾用一段形象的语言做过描述,他说:“共生性结合的生物模式在于怀孕的母亲同胎儿之间的关系,他们既是两个,又是一体。他们生活在一起(共生),他们彼此需要对方。”[2](P23)在他看来,被虐待狂与虐待狂就是心理学中的两种共生现象,它们源自同一根源,即人的心理根源。虽然它们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但它们又是相互伴生的。因此被虐待狂与虐待狂的产生是共生于人的心理根源的。这等于说法西斯主义的狂热分子是由于人的心理因素而产生的,因为在弗洛姆看来,法西斯主义的狂热分子主要由被虐待狂和虐待狂者组成。

这种理论显然不能成立。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正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决定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人的心理活动的成因应通过人的社会存在来发现,而不是相反。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能活动也应当通过人的社会存在研究、解决,也不能像法兰克福学派的最为著名的代表马尔库塞那样,把社会问题归结为人的心理结构的本能结构问题。

不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学说有其合理的成分,这就是他们看到了人的心理结构中的本能结构的客观存在,也看到了人的心理结构的本能结构对人的社会存在的影响。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是片面的,因为人的心理问题影响着人的社会存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注意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同样是要影响社会的稳定、进步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如人们的攀比心理,就导致人们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甚至杀人越货、抢劫银行。这类现象的大量存在必然要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这类问题如不及时解决,肯定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因此,我们说,心理问题必然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但不管心理问题在社会生活中起多大的作用,我们也不能将其上升至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正是由于弗洛姆犯了这样的错误,所以我们在肯定弗洛姆学说的合理成分的同时,必须认真地批判其错误观点。

人的心理问题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对于被虐待狂和虐待狂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忽视或者完全抹煞这一作用也是失当的。但不管怎么说,决定人的心理问题的最终是社会存在,人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最终应通过解决社会存在来解决。

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处于帝国主义阶段的德国,之所以产生法西斯专政,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社会状况,决定于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需要。因而要探究法西斯主义形成的原因,必须通过当时德国的具体历史状况进行,而不能仅仅通过人的心理因素来探究。

这也当然要用理性的思维来探究,运用现实、具体、实践的科学的社会理论来探究,这样进行探究,问题自然会得到明白、清楚的回答,而用抽象、思辨、直观的自由理论探究,当然无法得出问题的科学答案。因此,通过非理性的途径探究法西斯主义的成因,显然是错误的。

三、结束语

人本质上是自由的,自由也是人类常谈常新的话题。为了自由,人类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一些仁人志士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但在西方社会,真正的自由总是离人们那样遥远,甚至走向它的反面———“逃避自由”。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人类对自由的确立不能建立在抽象、思辨、直观的基础上。抽象的口号固然十分迷人,但它没有实现的现实基础,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虽然它们以迷人的色彩诱惑着许许多多的人,但它们能否成为现实呢?这不取决于人们的意志,而是取决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历史的结晶,它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它也受制于历史积淀的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只有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遵循现实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积淀的和新生的各种条件和制约,才能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些问题。

西方现代的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在研究自由问题时,往往只是从抽象的口号出发,并在抽象的、片面的、主观的基础上设想出许多救世的良方,但由于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把握住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也没有对现实社会的诸多现实的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解决问题的理论,因而他们美好的出发点,迷人的社会改革方案,缺乏现实的基础,因而最终只能流入乌托邦的空想。“他们在社会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就充分地说明了他们哲学的本质局限。他们跌入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是他们哲学学说的必然归宿。”[3]弗洛姆是这样,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诸如自由之类问题时,一定要立足于社会历史的现实,从社会现实发展的规律性出发,逐步地,有可能地推进问题的进步。

901

弗洛姆把西方社会的民主制度视为是追求自由的结晶,这也就是说,自由问题与民主是相联系的。这样一来,自由问题就进入了政治体制领域。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在不断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建立一个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但我们能否抽象地设想一夜之间就实现这一体制呢?不能,绝对不能!我们不能犯西方一些学者如弗洛姆等所犯的错误,不应抽象、思辨、直观地去设想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应立足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实际,遵循政治体制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考虑到相关的方方面面的联系,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党的领导下切实地、有可能地逐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这应是我们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的学说中得出的最为重要的教训。这也说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抽象、思辨、直观的批判是何等的深刻,就是今天,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应成为指导我们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西方现代社会,否定马克思主义成了一种时尚,但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之所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是乌托邦的空想,盖在于他们对马克思的学说缺乏本质的把握,他们只是看到了新时代的新特点,而未能看到马克思学说的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汲取这些教训,坚持科学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马克思的理论,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地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Erich Fromm.Escape From Freedom[M].

London,1958.

[2] 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2004.[3] 张和平.“异化”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概念———试

析马尔库塞、弗洛姆的“异化观”[J].西北师大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1).

An Analysis of Erich Fromm’s“Escape Freedom”

ZHAN G HeΟping

(Editorial Department,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Abstract]Fromm’s t heory,“escape f reedom”,regards gaining freedom and losing f reedom as t he two extremes of t he intergrowt h,which means t he more f reedom human beings have,t he more freedom t hey lo se.It is t he f reedom t hat human beings get,which leads to t he fascism.This consequence is due to t he mental mechanism of human beings.The implications of t his t heory are:t hat f reedom and democracy should be combined wit h t he social system;t he innov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should be implemented p ractically and concretely.

[K ey w ords]Fromm;f reedom;democracy;fascism;mental mechanism

(责任编辑 周蓉/校对 小舟) 011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浅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摘要: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吸收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成分。 从历史和心理两个维度,探索自由问题的根源和脉络。由追求自由到逃避自由,弗洛姆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也给出了解救的方案,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和爱去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分析弗洛姆的自由思想能够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弗洛姆自由 弗洛姆在分析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以及人性及其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具体阐述了自由的主体、自由的视域、自由的悖论,进而阐释实现自由的途径。 一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点 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综合,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的机械组合。弗洛姆对二者进行了深度分析、思考、糅合、看到人的存在本身的矛盾性。这个矛盾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生存的二分律和历史的二分律。 所谓生存二分律是指,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其根源。这也是人性分裂而不得解脱的内在矛盾。例如,生与死人的潜能与时空限制,人内心孤独与外世界的相关性等等。所谓历史二分律是指,人在历史条件下,外部的人为设定的合理性与人的自我表现的局限矛盾。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矛盾是“占有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占有的生存方式”本质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以强烈的占有欲望为特征,将一切东西都看作是占有物。而“存在的生存方式”是一种非占有性的关系。 总之,弗洛姆对人的存在于生存方式的考察,表现出了自由诉求即外部世界对个人的塑造要求和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实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这正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一个基点。人性及其异化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另一个基点。弗洛姆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理论前提。同时发挥弗洛伊德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应当包含多种因素。例如:人作为生物人天生固有的本质和欲望,情感、性格等心理,理性的意识,自由自觉的行动。同样,弗洛姆的异化观也是从人类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出发进行阐释。认为,异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他说“现代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同类,异化于自然,人变成了商品,其生命变成了投资,以便获得在现存市场条件下可能得到的最大利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不过是已经异化为自动机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实践的人。弗洛姆曾经断言说,自由的思想深深的植根于人的本质中。弗洛姆自由思想把“自由”和“历史中的人”结合在一起。自由就是人们在历史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生产劳动和积极实践达到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自我。弗洛姆把人的主体创造性与自由思想结合,并紧紧联系人的自我实现,从而在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人的主体性的地位。 历史维度和心理学维度是弗洛姆自由思想的两个主要视域。弗洛姆从历史延展的角度考察自由,并将自由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生活状态;二是个体精神状态;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弗洛姆将人类历史分为自由之前和自由之后。通过对自由之前后社会生活状态,个体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发展动力和方向的纵向比较,从而得出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阐释了这种自由思想的转变。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 孙子兵法是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下面整理了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大学生《孙子兵法》读后感【一】 大学生《逃避自由》读后感【三】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社会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经历及生活方式的群体多数成员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将外在必然性内在化,趋势人聚精与某一既定政经任务上。而思想,也只有在其回应了某社会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时,才能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便知《孙子兵法》的智慧博大精深,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因为没有决心去了解,所以对《孙子兵法》的内容仅限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更多的智慧,确实鲜少了解。这学期以来,得幸于老师的要求,我终于进一步了解了这本智慧之书。至此,我

才刚刚读了《始计篇》和《作战篇》,所以本篇论文也主要从这两篇谈 谈对《孙子兵法》认识。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说。他,一个坚强、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的人。他虽然屡受打击, 却从未放弃过寻找希望的念头。他虽然屡遭失败,却从未有灰心失望的 时候。他虽然险些丧命却在无畏中又一次点燃胜利的怒火。他就是海明 威笔下的硬汉——桑提亚哥。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实,现代商业之战如 同“兵者”,所以,这些内容又与现代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道”,即吸纳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要想下属衷心竭诚,就必 须行道。“天”即天时,“地”即地利,将则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法”即制度,一个公司没有严明的 制度是没有办法运行的。到此,孙子强调的是用人之法。兵不厌诈,是 计篇传达的又一重要计谋。所以三十六计,任君选择。同时合理的规划 与计划能够使自己掌握更多的胜算。这些内容,与我们学习的管理学知 识完全契合。在此,我不得不感叹孙武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物,也明 白为何各类名人都十分推崇《孙子兵法》。孙子强调兵者,诡道也。所 以要出奇制胜,要迷惑对手。最著名的赤壁之战,我们都学过草船借箭 这篇课文,诸葛亮运用了“亲而离之”等方法,终于以多胜少,为后来 魏蜀吴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作战篇》主要讲了战争对国家带来的负担,以及长时间打仗会给

读逃避自由

读《逃避自由》 近日阅读了一本名为《逃避自由》的书,有很多感触。起初,我被这书名所吸引。如今大部分人都向往自由,而作者何来“逃避”之说?读完此书之后,我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自由的含义是什么?在人的本性中是否生来便具有渴求自由的愿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渴求自由的愿望,是否与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种类无关?自由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吗?心理因素在社会演变中能起到作用吗?弗洛姆在进入讨论现代人的自由困境之前,在书的首篇中试图对上述的问题做出回答。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个人乃至国家争取自由的历史。纵观近代西方历史,似乎正在说明,人类可以通过推翻自然的统治,发动国家之间的战争,推翻教会的控制和专制国家的主宰,解除一个接着一个的束缚,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们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争取自由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束则意味着自由的最终胜利。但当新的民主政体取代旧的专制度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又出现了,这些制度实质上已有效地控制了人类整个社会的和私人的生活,它使一小撮以外的所有的人屈从于一个权威,而人们对这个权威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个权威真正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是当德国纳粹主义、独裁制度、法西斯主义的出现的时候,它们将人类自以为经过数个世纪浴血奋战的自由付之东流了。作者应该如何解释人类这种看似“抛弃自由”“攻击自由”的矛盾行为

呢? 作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弗洛姆,从心理学分析角度提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逃避孤独,一种是人对自由的需求以排除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满足以及自身的理性力量随之增长,人就能使自己与自然界、他人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摆脱外在权威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因而是人们所追求的自由——追求自由。弗洛姆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联接起来,实现积极的自由。 然而人们在走向个体化的每一步,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人们隔断了原始联结,丧失了与他人原始的统一,与他人日益分离的同时要面临新的威胁,,因而缺乏先前的相与感、安全感,日趋孤独,甚至导致个人放弃其独立自由或屈从于权威或与毫不相干的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来获取他所缺乏的力量。这种放弃独立自由的倾向就是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的特征,人类的历史也是自由增长的历史。和其他动物相比,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很少,生下时,人类是最无能的,人类对父母依赖的时间要比人和动物都要长,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也不及由本能所自动调节的行为来得迅速和有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主要靠的是学习,而不是由本能所定的。也正是因

浅谈弗洛姆爱的思想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3439126.html, 浅谈弗洛姆爱的思想理论 作者:蒋小竞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从而国与国文化间的相互竞争与融合时有发生,所以认识以及比较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儒家“仁爱”、西方基督教之圣爱以及弗洛姆的博爱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弗洛姆;爱的艺术;仁爱;基督教 弗洛姆(1900-1980),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爱的艺术》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做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开始是因为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橘黄色的小花实在令人惬意。后来略看了作者的前言,似乎产生了某些共鸣。正如译者所言:“每个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这本书以一种特别亲切的方式把我们带入爱的真谛的范畴,它会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并去挖掘内心隐藏的秘密,让我们成长和成熟。”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年代,面对社会环境及社会问题等重重压力,人和世界的关系越发扭曲,人与人的关系越发冷漠。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因不够强大,而选择逃避来克服孤独、寂寞甚至恐惧感。爱,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类克服分离和孤独感的需要。 那爱是什么?弗洛姆是这样阐述的:“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在弗洛姆这里,我们体会到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而不是消极的情绪。这种力量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自己或者外界强加于人的产物。在爱的融合下,人才能与世界,与他人联合起来。 当然,弗洛姆并没有将爱的形式仅指博爱,还包括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在这里,我想谈谈弗洛姆的博爱观。博爱,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平等而广泛地爱。弗洛姆把爱看做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从而最终实现“博爱”的理想。细读弗洛姆的文字,他的博爱观与基督教所倡导的“博爱”以及中国先秦时期儒家所倡导的“仁爱”观存在着异同。 一方面,他们爱的思想都要求用心去待人,尊重他人,达到人我的融合统一,实现互爱互助。弗洛姆说:“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乐趣。这也是《圣经》里提到的一种爱的方式:爱他人应如爱己。”这也正如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即亲爱他人,对他人有同情心,对他人尊重。

弗洛姆

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廿世纪初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专攻心理分析学,并以心理分析学说来研究文化与社会等问题。 佛洛姆用其精辟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作了有系统而强烈的批评。没有一个作家像他如此热烈关心而谈论自由、正义和爱,他教导人们自由而不致孤独,理智而不找合理化的藉口,自爱而不自私。这部作品对人类本性和人类处境作精辟的分析,并对当前社会病态找出其历史上的根源,对社会病态给予诊断与处方,他指出正确合理的生活是什么,良好的社会结构又是什么。 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作者这样认为,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自由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即人性本质上是受其各种生物欲望尤其是自我保存欲望和性欲望所支配的。弗洛姆则认为人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文化性的一面。弗洛姆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除了自我保存的欲望外,还有逃避孤独的欲望。作者写道:“感到完全孤独与孤立会导致精神崩溃,恰如肉体饥饿会导致死亡。”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自由增强了单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自由也割断了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使每个个体的孤立感和孤独感空前强烈。作者将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称为“自由的重负”,当这种重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选择逃避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指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后者是指积极的运用自由去发展自己,充分的实现自我的完整人格。人类自由的历史首先起源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弗洛姆将这种个人日益从各种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称之为“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造成两个方面的影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摘要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 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 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 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 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 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完整版)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认为性格是由性格特征构成的,性格特征所具有的共同倾向性,称之为性格倾向。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存在几种倾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一.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 同化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是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是否具有创生性将人的性格分为创生性倾向和非创生性倾向。 1.创生性倾向 弗洛姆认为创生性是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人在一切领域中对客体的反映方式。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心理反应方式,他关心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而使用这种力量有两种方式。第一,爱的方式。弗洛姆认为“爱首先不是同一个具体人的联系,而更多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联系。”因此,创生性的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之感,同时也使人成为他自己。第二,理性的方式。理性也叫原创性思维。弗洛姆认为人们从分辨理性和智慧之间的不同就可对原创性思维获得基本了解。原创性思维是由客体和主体性质共同决定的,即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这种同一性是原创性思维的特性。 2.非创生性倾向 弗洛姆把非创生性倾向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接受倾向。具有接受倾向的人乐于

被动的接受所需要的东西(物质的和精神的)。他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界。他坚信自己所需要的无论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唯一获得的方法是从外界取得。所以这种人失去了主动性而处于被动状态中。第二,剥削倾向。剥削倾向的人和接受型的人基本前提相同,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面,这种人与接受倾向的人的区别在于剥削倾向的人并不期望像接受礼物一样得到别人的东西,而是通过强迫和诈骗手段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第三,囤积倾向。这种倾向的人对从外界得到所需之物缺乏信心,而靠囤积和节约来建立安全感。把花钱看作是一种威胁,他在自己周围建立一道围墙。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东西带进来,尽可能少的带出去。第四,市场倾向。把自己看成卖主,同时又把自己看成待出售的商品,所以他的自我价值建立在无法控制的条件下。 二.社会化过程的性格取向 弗洛姆认为,社会生活中,人除了与世界的同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外还有人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倾向有两种:不健康性格倾向和健康性格倾向。 1.不健康性格倾向:第一,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在人与人的联系着中那个失去了独立性,通过依赖他人?主动依赖或被动依赖%来建立人际关系。以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和分离。这种关系存在两种形式: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施虐倾向是共生关系的主动形式。第二,疏远关系。疏远关系是与共生关系相反的一种关系。其表现形式为破坏倾向和退却倾向。破坏倾向是疏远关系的主动形式。 2.健康性格倾向:以上四种性格倾向都不能使自己克服孤独和不安全感,都是消极自由的状态,而积极自由的状态则“在于全面总体的人格的自发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就是积极的表现人的情感和理性潜能,通过这种活动,人既能保持自我

2011-2-4-弗洛姆《逃避自由》

加*号为自己的评论 #号为在读书过程中,所发现在做的一些任务。 前面的数字为书的页码 【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8月版。 前言 现代文化和现代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只有在分析现代人的整个性格结构基础上,才能全面理解自由的含义。 强调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当前形势的重要性,这并不意味着过高估计心理学的作用。 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 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 本书的主题就是,前个人状态社会既为人提供了安全保护,又限制了人的发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现个人自我的自由,也就是说,他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 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第一章 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近现代欧美历史的中心便是人谋求自由,摆脱政治、经济、精神的羁绊。 1:在连绵不断的争取自由的漫长斗争中,曾经反对压迫的阶级在赢得胜利、需要维护新特权时,又成为自由的敌人。 1:废除外在的统治似乎不但是实现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 2:人类自由的敌人打什么旗号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法西斯或直言不讳法西斯旗号同样会威胁自由。 2-3:转引杜威的《自由与文化》:对我们民主的严重威胁,并不在于外部的集权国家,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态度和环境的法律习俗,它们使外在权威、戒律、整齐化一及依赖外国“领袖”得逞。战场也正在这里——在我们自己心中,在我们的法律的习俗中。

弗洛姆异化理论

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德裔美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是现代西方著名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敏锐地洞察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虽有巨大发展,物质财富也不再匮乏,但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人们孤独、不安、机械化,人们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日渐分离,人被全面异化。弗洛姆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人本主义伦理学,以促成“健全的社会”,消除其对人的压抑,使人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身的统一。 一、人与自身相分离的生存现状:人类“生存的两歧”及全面异化 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意识到了自己面对这个强悍世界时的软弱无力,看到了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的“生存的两歧”:生与死之间的“两歧”;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两歧”;个人化与孤独感之间的“两歧”。理性使人陷入“生存的两歧”,同时理性也驱使人们寻找各种方法以期解决之。面对人的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弗洛姆指出:“摆脱这种状态的道路有两条:一、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二、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

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而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及其文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识乃至无意识领域的全面操纵,则注定了第一条道路必然是布满荆棘。 弗洛姆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修改、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描述了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相异化的生存状态,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全面异化。在弗洛姆看来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或者说,个人在这个个体中变得使自己疏远起来。他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他只觉得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成了他的主人,他只能服从甚至崇拜他们。”在异化状态下,人的生存依靠的不再是自己,而是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人已经不再是他应该成为的、潜在的那个样子,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已相分离。弗洛姆认为异化现象古已有之,只是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才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生产领域中,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获得最高利润。工人成了一个经济原子,劳动愈来愈单调机械,工人的生命力、创造性被否定。在消费领域中,现代西方人的消费欲望已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异化为工业和其他行业为了投资利益而强加于人的需要,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给人以快乐,而是单纯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本身成了目的,消费只是为了拥有,至于使用时得到的享受、满足却成了次要的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理论概述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 弗洛姆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论人的处境 弗洛姆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是其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他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的。 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其生而具有的有本能自动调节的装备越不完善。这种反差在人这里达到了顶点。在所有动物中,刚出生时,人是最无能的;而且人类婴儿对父母的依赖性最长。人的本能适应性不足以使人生存下去,人必须寻找新的途径,这就形成了文明。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 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超越自然。这种超越又使人陷入了一系列困境,由于这些困境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所以弗洛姆称其为人存在的矛盾性。 第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人超越自然、超越本能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使人的独立性和力量感日益增加,这就是个体化。

第二:生与死的矛盾。人能意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折磨着人。 第三: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人的短暂生命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3、历史的矛盾性 存在的矛盾根植于人的存在本身。是不可解决的。历史的矛盾是人为的,即使在产生时不能解决,也可以在历史的稍后阶段解决。因此,人的存在的矛盾是人的更深层的处境。 二、论人的需要 除了生理需要,人的基本需要都起源于人的处境。让你面临矛盾不可能无动于衷。人的基本需要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以下是几种需要以及不同的满足方式。 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人要摆脱孤独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健康情感。没有发展这种情感的人总是按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根据现实本身去对待外部的世界,像婴儿一样仅仅将他人视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或工具。 超越的需要----创造或毁灭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被人抛入这个世界,又身不由己的被抛出这个世界,与一般生物一样。只是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不甘心安于生物的被动状态。这就是人作为一种生物又要超越生物的被动状态的需要。这种需驱使人去创造;当创造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可能转而采取毁灭的方式。 寻根的需要------母爱与乱伦。人的成长意味着脱离自然和母亲的襁褓。但失去根基是可怕的,必须找到新的“根”才会感到安全。个人往往通过依恋母亲及母亲的象征物(家庭、氏族、民族、国家、教会等)来建立自己的存在根基。有的人过于依恋母亲及其象征物,使个性和理性的发展受到束缚,就陷入了乱伦的精神病态。 同一感的需要------独立性与顺从性。人在脱离自然和母亲的“原始束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意识。人需要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但有的人只向民族、宗教、阶级、同伴等认同,追求一致性或顺从性,从而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 定向和献身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人需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为之献身,从而赋予生存一种意义。有的人确定的目标符合实际,具有意义;有的人则相信某种神的启示或自己种族的优越性,从而追求某种“神圣的”非理性的目标。 三、社会性格论 以上几种需要都是人在存在的困境下形成的与自然、他人、自我建立联系的需要,而人的性格和潜意识则是人在这些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你向往自由吗?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这个建立在经验上的“公论”真的是正确的吗? 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 在阐释这个机制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有关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自由”的问题,那就是成为人们经验的自由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扎根在人生命之中的天性?亦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 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 《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 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

逃避自由读书报告

《逃避自由》读书报告 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表面上是一种无统治、无束缚的状态,而本质上应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自由,是一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能够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人从母体脱落出生后,虽然已成为一个物质上的独立个体,但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尚且没有摆脱对“始发纽带”的依赖,他还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逐步获得“自由”。而这种自由并非和某些生理特征一样随着个体的发育自然出现,它要求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我。然而,很多人没有完成这一点。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为争夺自由而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自由,最终使得他们害怕那种获得“自由”后的孤独、隔离。他们竭力逃避,并形成几种固定的机制。“权威主义”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分人力求臣服权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渴求权力,他们蔑视无权者,希望通过通知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部分人也要臣服于一定的权威,他们心中的权威往往是更高层的统治者或者直接是上帝、神灵或道德。希特勒之邦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为了充分理解“自由”的涵义,我们还可以将其追溯至古老的神话。据传说,远久以前,并不存在人、鬼、神的区别,他们都幸福地、无差异地生活在伊甸园当中。后来,亚当、夏娃和撒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偷吃了伊甸园中的圣果。虽然他们被“打入”人间和地域,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开始,自由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人的基本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满足, 就会寻求不健康的满足方式。弗罗姆认为人在逃避孤独或不安全感的过程中, 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倾向, 即施虐倾向、受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 而健康的性格则应该富于自发性。现实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取向占主导地位。 非创伤性取向的混合最常见的是接受取向与剥削取向(受虐狂与施虐狂)的混合,集这两种取向于一身的人在权利大的人面前就情不自禁的谄媚,在权利小的让你面前就不由自主的逞强。这种欺软怕硬的性格叫做权威主义性格或独裁性格。当然,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

《逃避自由》内容梳理ppt分享

著名教育名家:弗洛姆 作者:王璐,学号:201050032413

作者简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 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 析心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 第一代成员。 ?弗洛姆伸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 响,因而极为重视社会条件对 人的心理结构的决定作用。他 的不少著作对弗洛伊德及其后 继者进行了批判。 ?他在大战期间发表的《逃避自 由》带有浓厚的“文明批判” 色彩,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

学说目录个人出现与自由之暧昧宗教改革时期的自由 自由与民主 现代人的两种自由观念逃避的心理机制

学说内容?弗洛姆认为人性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社会 文化性的一面。 人的本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先天各种冲动的总和, 也不是静态地适应文化模式的过程,而是人类 进化的产物,人的本性有自己固有的结构和规 律。有些因素如饮食、睡眠等方面的需要,避 免和逃避孤独的需要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因素 如爱与恨、对权力的渴望、对朋友的渴求等则 是随社会进程所变化的。 ?弗洛姆认为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除了自我保护 的欲望外,还有逃避孤独的欲望。在弗洛姆看 来,自由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自由增强了单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 立性;另一方面,自由也割断了个体与自然、 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使每个个体的孤立感和孤 独感空前强烈。作者将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称 为“自由的重负”,当这种重负达到一定程度 时,人就会选择逃避自由。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人的那种人格”。这 就是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逃避现实的心理。 与他人同一化、可以消除自己与世界的矛盾,消除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愿望与现实情况加以协调的企图。 ?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自动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使得个人更加觉得无助与不 安,因而他准备服从新的权威。 “今日,人们不是由于贫困而痛苦,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已成为机器中的小齿轮,生活空虚而失去了意义。 ?弗洛姆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指摆脱束缚,获得自 由;后者是指积极的运用自由去发展自己,充分的实现自我的完整人格。 人们为了求生,希望有自由;为了消除自由的负担,逃避自由,为了逃避自由,又不由自主地套上新的枷锁。那么,这是不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呢?作者坚信,“有某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即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这就是“自我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弗洛姆人格理论分析

第一章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成因 弗洛姆是20世纪杰出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他终生以拯世救人为己任,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理论宗旨。他深刻反思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肆虐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病症和生活于其中的现代西方人的人格现状,苦苦追寻现代病态人格形成及其普遍蔓延的原因,积极探求塑造健康人格的对策良方,深切关注并积极参与世界和平运动,为建立一个以创制型人格的发展为目标的健全社会而奔走呼号。弗洛姆伦理思想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一个人问自己:我是怎么对那些在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领域发生兴趣的?他会发现,要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或许他天生爱好某些问题,或许他是受了某些老师的影响和当时各种思想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才走上了他感兴趣的道路的……说实在的,如果有人想要确切地知道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哪个更重要的话,那么,没有一部详细的史料性的自传恐怕难以找到答案。”①归纳而言,他的伦理思想打上了时代及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既有着广泛的理论渊源,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①ErichFromm,Beyondthechainsofillusion:myencounterwithMarxandFreud,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62,P.3. 第一节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思考和创作,弗洛姆同样如此,他的伦理思想是多种思想的交融和各种文化观念的碰撞所发出的火花。在他的著作中,既引证了前代思想家和一些佛教哲学家的论述,也有不少当代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其中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T.阿奎那、T.霍布斯、B.斯宾诺莎、G.W.莱布尼兹、B.帕斯卡、I.康德、G.W.F.黑格尔、F.w.尼采、w.狄尔泰、E.胡塞尔、J.杜威、w.詹姆斯、M.海德格尔、J.P.萨特、A.伽缪、R.尼布尔等。他还明确地陈述了其思想的具体源流:“预言的犹太教、马克思、母系氏族制、佛教和弗洛伊德对我都有关键性的影响。它们不仅构成了我的思想,还影响了我的全部思想的发展。”①总的说来,人道主义传统,K.马克思与s.弗洛伊德的伦理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犹太教与禅宗等宗教伦理,存在主义和J.J.巴赫芬的思想等是弗洛姆伦理思想的主要来源。虽然这些思想的最终根源是人道主义,可以说,人道主义与这些思想的关系应当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但是本书出于详细阐述的需要,特别把人道主义传统从中抽离出来,作为弗洛姆伦理思想的首要来源。 ①ErichFromm,Fortheloveoflife,NewYork:FreePr.,1986,P.105 一、人道主义传统对于“人道主义”(humanism)一词的理解,不同的百科全书有着不尽相同的说法。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上写着:人道主义是14世纪后半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近代文化的组成要素。人道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内容的哲学。 ①《法国百科全书》和美国《哲学百科全书》的说法大致相同,认为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思想,其基本意义是指人与其他被创造物的不同之处,这种差异恰恰是人所具有的特征——文化修养。德国《迈耶尔百科词典》中的人道主义条目也持类似看法,并特别指出,人道主义要求重新发展并且维护希腊语、拉丁语的语言、科学、文学和文化。如果仅就“人道主义”(humanism)一词的首次使用而言,自然可以这么说,但是,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