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训练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答案)

中考专题训练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答案)
中考专题训练物质的鉴别鉴定与推断(答案)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可直接打印)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一、知识精讲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物质的鉴别

C、NaOH、CuSO4、NaCl、Ba(NO3)2 D、FeCl3、NaOH、Na2SO4、KCl 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BaCl2、HNO3、NaOH B、Na2SO4、BaCl2、Na2CO3、HCl , C、AgNO3、NaNO3、NaCl、HCl D、FeCl3、NaOH、HNO3、Na2SO4, 4、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CuSO4 HCl、NaOH、MgSO4 B、Na2CO3、HCl、BaCl2、K2SO4 C、HCl、CaCl2、NaOH、KNO3 D、NH4NO3、H2SO4、NaOH、MgCl2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是() A、NaOH、HCl、NaCl B、Na2CO3、HCl、BaCl2 C、Na2CO3、Na2SO4、BaCl2 D、AgNO3、HCl、NaCl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不可加热,且用化学方法)() A、Na2SO4、BaCl2、NaNO3、KNO3 B、CuSO4、NaOH、NaNO3、KCl C、NaCl、AgNO3、HCl、NaNO3 D、K2CO3、K2SO4、H2SO4、Ba(NO3)2 7、下列几组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CaCl2、KNO3、Na2CO3、KCl B、NaCl、BaCl2、Na2CO3、HCl. C、Na2SO4、Ba(OH)2、Na2CO3、NaNO3 D、HNO3、Na2CO3、MgCl2、Ba(OH)2 (二)、一次鉴别问题。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2CO3NH4Cl 、NaCl 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CaCl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盐酸 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Ba(OH)2、稀硫酸、KOH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K2CO3溶液 B、NaCl溶液 C、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10、欲鉴别石灰水、稀盐酸、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纯碱溶液②紫色石蕊③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或② D、①或②或③ 11、利用无色酚酞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元素推断题整理

元素推断试题专题练习 1、下面给出几道高考试题或高考模拟题中元素周期表推断题的题干描述,请以最快的速度将题目中的各字母所代表的元素推出。 (1)(07武汉)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X与Y、W可分别形成YX3和XW型共价化合物,YX3极易溶于水。 X Y Z W (2)(08全国II)Q、R、X、Y、Z 为前20 号元素中的五种,Q 的低价氧化物与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Q 同族,Y 和Z 的离子与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Q 能分别与Y、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且原子序数Y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框图式,附答案.doc

2018 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 姓名班级 1.A、B、C、D、E 四种物质分别依次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已知 B 为红棕色固体, C 为一种挥发性酸, 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F 与B 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 短线 “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 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 (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 与 C 反应:; D 转化为 E:; (3) 写出 F 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 2.A-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D 中只含两种元素, A 常用作生产肥皂等工业原料之一,“→”表示转化关系,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试推断: (1)C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B →A的化学方程式为。 3.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 A 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F 是最轻的气体 . (1)G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 种物质,分别由 C、H、O、Cl 、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 A、B、C、D 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 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E 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 化关系。 (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去) (1)E 的化学式是 _______。 (2)B→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任意写一个) (3)列举 A 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 _______。 5.已知 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 B 均为黑色固体, C 是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相互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反应 条件略去): 经分析推断, A、E 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_;E_________. A+C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______ 6.已知 A、D、F 均为单质,其中 D、F 为金属单质, D 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 为黑色氧化物, C是一种常见的酸, E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 160 的蓝色溶液.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__, D.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_(填序号 ) . (3) 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 请写出 C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所示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 能反应。已知 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D 是最轻的气体, B 和 C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⑴写出 F 的化学式 ________, E 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B 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量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 C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 D 白醋和水闻气味 8、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0、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2、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13、某溶液中含有 AgNO3、Ba(NO3)2、Cu(NO3)2三种物质,要使溶液中的Ag+、Ba2+ 和Cu2+分别生成沉淀并加以分离,可使用的试剂有:① NaCl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NaOH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物质鉴别分离-化学推断专题训练

物质鉴别分离-化学推断专题训练 一、推断题“突破口” 1、从物质的特征入手(1)有色固体① 黑色:黑色单质 C、Fe粉、黑色混合物CuO、Fe3O 4、MnO2② 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③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④ KMnO4(暗紫色或紫黑色)、红磷(暗红色)(2)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3)无色气体:N 2、CO 2、CO、O 2、H 2、CH4(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SO 22、从化学之最入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最常见的金属是铁;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常见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3、物质的用途(1)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 2、CaO;(2)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CuSO 4、Ca(OH)2(3)胃酸的主要成分:HCl;(4)常用的调味品:NaCl;(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NaHCO

34、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 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 蓝色沉淀:Cu(OH) 2、 CuSO4 +2NaOH = Cu(OH)2↓+2NaCl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Cl3 +3NaOH = Fe(OH)3↓+3NaCl;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 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⑥ 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⑦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 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浙教版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精选)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 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 23.天然气燃烧: 24。煅烧石灰石: [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 (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 ,()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

物质鉴别及除杂专项训练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 物质共存鉴别除杂问题 - 1 - 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NO 3、Na 2CO 3、NaCl B 、Ca(OH)2、K 2CO 3、NaNO 3 C 、NaOH 、(NH 4)2CO 3、HCl D 、BaCl 2、Na 2SO 4、NaOH 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OH 、HNO 3、BaCl 2 B 、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 、H 2SO 4、NaCl 、Cu(NO 3)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KOH 、MgSO 4 B 、K 2SO 4、FeCl 3、NaNO 3 C 、KCl 、NaOH 、Ba(NO 3)2 D 、Na 2CO 3、K 2SO 4、HNO 3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NaOH 、HNO 3、BaCl 2 B 、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 、H 2SO 4、NaCl 、Cu(NO 3)2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 2、NaNO 3、KOH 、MgCl 2 B 、Cu(NO 3)2、NaCl 、H 2SO 4、KNO 3 C 、Na 2CO 3、NaCl 、KNO 3、NH 4Cl D 、ZnSO 4、Mg(NO 3)2、NaNO 3、KCl 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Na 2CO 3、NaCl 、HCl B 、NaOH 、KCl 、Ba(NO 3)2 C 、AgNO 3、NaCl 、HNO 3 D 、H 2SO 4、NaNO 3、FeCl 3 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 2、NaNO 3、KOH 、MgCl 2 B 、Cu(NO 3)2、NaCl 、H 2SO 4、KNO 3 C 、Na 2CO 3、NaCl 、KNO 3、NH 4Cl D 、ZnSO 4、Mg(NO 3)2、NaNO 3、KCl 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HNO 3、KOH 、FeCl 3 B 、K 2SO 4、KCl 、HCl C 、AgNO 3、HCl 、KCl D 、Na 2CO 3、KCl 、BaCl 2 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Cl 3、NaCl 、KNO 3 B 、NaCl 、NaOH 、NaNO 3 C 、CaCl 2、NaNO 3、Na 2CO 3 D 、KNO 3、H 2SO 4、NaCl 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SO 2━ 4、Ba 2+、NO ━3 B 、Ca 2+、H +、NO ━3、Cl ━ C 、Mg 2+、K +、NO ━ 3、Cl ━ D 、K +、Na +、Mg 2+、SO 2━ 4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 、SO 2━ 4 、OH ━、Ba 2+ B 、K +、Mg 2+ 、NO ━3、OH ━ C 、Na +、H +、NO —、CO 2━ 3 D 、Na +、K +、H +、SO 2━ 4 12、鉴别BaCl 2、AgNO 3、Na 2CO 3三种无色溶液时,应选用( ) A 、盐酸 B 、硫酸 C 、NaOH 溶液 D 、NaCl 溶液 13、今有NaCl 、CuCl 2、NaOH 、Mg(NO 3)2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条件下,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 1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 、BaCl 2、H 2SO 4、HCl B 、NaOH 、KOH 、HCl C 、K 2CO 3、Na 2CO 3、HCl D 、NaCl 、NaOH 、HCl 1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碳酸钠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无色酚酞试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16、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 A 、生石灰、食盐、烧碱 B 、汽油、酒精、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 、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17、能将Na 2CO 3、NaNO 3、Ba(NO 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石蕊试液 B 、稀盐酸 C 、稀硫酸 D 、氯化钙溶液 18、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OH)2溶液 ②K 2CO 3溶液③KCl 溶液④FeCl 3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将它 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19、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 2SO 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 、Ba(NO 3)2、K 2SO 4、Na 2CO 3 B 、KCl 、K 2CO 3、K 2SO 4 C 、NaOH 、NaNO 3、NaCl D 、BaCl 2、KOH 、MgSO 4 20、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 ) A 、Na 2CO 3、HCl 、H 2SO 4、NaNO 3 B 、K 2CO 3、H 2SO 4、HNO 3、BaCl 2 C 、HCl 、AgNO 3、HNO 3、NaCl D 、NaOH 、FeCl 3、MgCl 2、BaCl 2 21、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B 、Na 2SO 4、K 2CO 3、BaCl 2、HCl C 、NaOH 、Na 2SO 4、FeCl 3、BaCl 2 D 、CuCl 2、AgNO 3、NaNO 3、HCl 2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 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NaOH 、CuSO 4、MgCl 2 B 、Na 2SO 4、BaCl 2、Na 2CO 3 C 、KNO 3、CuSO 4、NaCl D 、NaNO 3、BaCl 2、KCl 23、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 、KOH 、Na 2SO 4、CuSO 4、MgCl 2 B 、K 2CO 3、BaCl 2、Na 2CO 3、HCl C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D 、NaNO 3、AgNO 3、KNO 3、NaCl 2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NaCl 、Na 2CO 3、KNO 3、HCl B 、Na 2SO 4、K 2CO 3、KNO 3、Ba(NO 3)2 C 、CuSO 4、NaOH 、NaCl 、Ba(NO 3)2 D 、FeCl 3、NaOH 、KCl 、Na 2SO 4 25、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 、Cu 粉 Fe 粉Fe 2O 3粉 B 、Na 2CO 3 BaCl 2 KNO 3 C 、NaCl 固体 CuSO 4固体 CaCO 3固体 D 、 (NH 4)2SO 4 KNO 3 NaNO 3 26、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最少的是( ) A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D 、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 1、NaCl 溶液中溶有少量Na 2CO 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 Na 2CO 3的是( ) A 、锌粉 B 、Ca(OH)2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NaOH 溶液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HCl B 、用Ba(NO 3)2溶液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MgSO 4 C 、用稀H 2SO 4除去CuO 粉末中混有的Cu(OH)2 D 、用浓H 2SO 4除去H 2中混有的水蒸气 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盐酸) B 、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C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铁(苛性钠溶液) D 、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硫酸铜(铁粉) 5、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硫酸铜溶液) B 、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硫酸) C 、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硝酸钡溶液) 6、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

(河南地区)2017中考化学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三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试题

专题三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一、选择题 1.(2016,兰州)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D) A.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 B.观察颜色鉴别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白醋鉴别苏打和小苏打 2.(2016,岳阳)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C) 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 A 鉴别FeCl3、NaCl、NaOH、MgCl2四种溶 液 不另加试剂 B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 体 水 C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D 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3.(2015,贵港)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N2中可能混有HCl、CO2、CO、H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不变、变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一定混有HCl B.一定混有CO C.一定混有CO2 D.一定混有H2 4.(2015,南宁)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加入其他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是(A) A.NaOH NaCl KNO3MgCl2 B.NaOH NaCl HCl FeCl3 C.Na2SO4BaCl2HCl K2CO3 D.Na2CO3H2SO4HCl Ba(NO3)2 5.(2015,鄂州)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作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C)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D.H+和K+来自同一工厂 6.(2015,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 A.乙、甲、丙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镁、氧化铜。 【点睛】 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回等下列问题: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 2CO 3、碳酸钙CaCO 3、氢氧化钠NaOH 、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 、氧化铁Fe 2O 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 4.5H 2O E 黑色固体:木炭C 、氧化铜CuO 、二氧化锰MnO 2、四氧化三铁Fe 3O 4、Fe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 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 、硫酸钡BaSO 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 3、碳酸钡BaCO 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 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 2+ :硫酸铜CuSO 4、硝酸铜Cu(NO 3)2 、氯化铜CuCl 2等 B 黄色溶液Fe 3+:氯化铁FeCl 3、硫酸铁Fe 2(SO 4)3、硝酸铁Fe(NO 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 2+:氯化亚铁FeCl 2、硫酸亚铁FeSO 4、硝酸亚铁Fe(NO 3)2等 D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 1.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

九年级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 一、叙述式推断题 有的题目所给条件不像上题这样明显.因此解题时要认真、细致地审题,充分挖掘题目所给的隐蔽条件,捕捉解题信息,前后联系,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答案.例如:有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 (1)甲+乙→丙+H2O (2)丙+NaOH→丁↓(蓝色)+戊 (4)戊+BaCl2→己↓(白色)+NaCl 由此可确定它们的分子式:甲为______,乙为______,丙为______,丁为______,戊为______,己为______. 本题初看解题条件不多,但认真分析后,解题的根据还是充分的.从反应(4)看,戊与BaCl2反应生成己和NaCl,而己为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己可能是BaCO3或BaSO4,而戊则可能是Na2CO3或Na2SO4.从反应(2)看,戊由丙与NaOH反应生成,同时生成蓝色沉淀丁,由此判断丁是Cu(OH)2,戊是Na2SO4而不是Na2CO3,而且确定丙是CuSO4,不是CuCO3.这是因为CuSO4易溶于水,能跟NaOH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而CuCO3不溶于水,不能发生上述反应.由于丙是CuSO4,戊是Na2SO4,所以己是BaSO4,而不是BaCO3.在反应(3)中,由于丁是Cu(OH)2,则甲是CuO.在反应(1)中,甲是CuO,丙是CuSO4,所以乙只能是H2SO4.本题答案:甲为CuO,乙为H2SO4,丙为CuSO4,丁为Cu(OH)2,戊为Na2SO4,己为BaSO4.11.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混合气体连续进行下列实验: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气体质量减少,再通过灼热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再通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CO2、CO ),一定没有的气体是( H2 ),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N2 )。 (2) 若将上述实验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换为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质量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气体质量减小;再通过灼热氧化铜,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后,无水硫酸铜颜色变蓝色,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CO2、CO和H2 )。 16、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1)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未见出现沉淀。(2)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式填空回答问题: (1)气体中一定没有--------------------------。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可不填满) (1)------------------------ (2)------------------------- (3)---------------------------- (4)------------------------ (5)------------------------- (6)---------------------------- 2、有一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 3、CuSO 4、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以下实验,分析其组成。 ①取部分固体粉末加入水中,搅拌,得到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为无色澄清液。

初三化学中考专项练习《常见物质的鉴别》

初三化学中考专项练习《常见物质的鉴别》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够利用物质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区分 3、能够用指定试剂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选择试剂进行鉴别的学会观察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消化,作出精确选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加以整合和应用,对物质特殊的性质有敏锐度,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对性质特征的熟悉程度 教学方法和媒体: 多媒体,设计实验方案 复习建议:物质的鉴别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能力要求相对强,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循序渐进式的。首先应该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加上化学性质,而不能一上来就难度太大,否那么很多学生会失去兴趣。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师:首先展例如题,引出这堂课的主题。

PPT:小红在厨房中看到两个装白色固体的瓶子,便问妈妈,白色固体是什么。妈妈说,一瓶是食盐,一瓶是纯碱。你能帮助小红利用多种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别吗? 在学生讨论之后进行总结。 PPT:鉴别一组物质的着眼点: (1)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 (2)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发生反应时要能产生气体、沉淀或颜色变化等明显现象。 师:物理性质中,我们要对物质的颜色有一定的印象。 PPT:固体物质的颜色: ①红色: Cu、Fe2O3、P(红磷) ②黄色: S ③蓝色: 硫酸铜晶体 ④绿色: Cu2(OH)2CO3 ⑤黑色: CuO、 Fe粉、木炭粉、MnO2、Fe3O4 溶液的颜色: ①蓝色: 含Cu2+的溶液 ②黄色: 含Fe3+的溶液 ③浅绿色: 含Fe2+的溶液 师:总结了之后呢,我们进行相应的练习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 可直接打印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一、知识精讲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是NaCl或KNO 3 一瓶则是KNO 溶液。 3 1、常见物质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鉴别

常见气体的鉴别

2、特征离子关系图 二、中考化学鉴别题精选 (一)、组内鉴别问题: 1、下面的四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任何试剂,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

A 、NaCl 、Na 2CO 3、HCl 、KNO 3 B 、Na 2SO 4、Ba(NO 3)2、K 2CO 3、KNO 3 C 、NaOH 、CuSO 4、NaCl 、Ba(NO 3)2 D 、FeCl 3、NaOH 、 Na 2SO 4、 KCl 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 A 、Na 2CO 3、H 2SO 4、HCl 、KNO 3 B 、CuSO 4、KOH 、NaCl 、NaOH C 、Na 2SO 4、Na 2CO 3、BaCl 2、HNO 3 D 、NaNO 3、MgCl 2、KCl 、Ba(OH)2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CuSO 4、BaCl 2、HNO 3、NaOH B 、Na 2SO 4、BaCl 2、Na 2CO 3、HCl , C 、AgNO 3、NaNO 3、NaCl 、HCl D 、 FeCl 3、NaOH 、HNO 3、Na 2SO 4, 4、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 、CuSO 4 HCl 、NaOH 、MgSO 4 B 、Na 2CO 3、HCl 、BaCl 2、K 2SO 4 C 、HCl 、CaCl 2、NaOH 、KNO 3 D 、NH 4NO 3、H 2SO 4、NaOH 、MgCl 2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是( ) A 、NaOH 、HCl 、NaCl B 、Na 2CO 3、HCl 、BaCl 2 C 、Na 2CO 3、Na 2SO 4、BaCl 2 D 、AgNO 3、HCl 、NaCl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不可加热,且用化学方法)( ) A 、Na 2SO 4、BaCl 2、NaNO 3、KNO 3 B 、CuSO 4、NaOH 、NaNO 3、KCl C 、NaCl 、AgNO 3、HCl 、NaNO 3 D 、K 2CO 3、K 2SO 4、H 2SO 4、Ba(NO 3)2 7、下列几组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浙教版九上科学化学推断题专题精讲(附习题)

实验、推断题解题技巧: 1、根据其特征,先行确认其中一种物质。(若有多种可能,根椐题意逐一排除) 2、当无法确定物质时,可先行确认离子,然后进行推断。 3、离子(元素)不变,是推断题的基础认知。 4、一定要代入推理验证无误,才算完成。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 蓝色:CuSO4?5H2O、含Cu2+ 溶液 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紫黑色:KMnO4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HCl 产生酸雾:HCl、HNO3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④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燃烧时的主要现象: ①在氧气中:硫——蓝紫色火焰;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 ②在空气中:镁带——耀眼的白光;红磷——“白烟”; 硫、氢气——淡蓝色火焰;CO、CH4——蓝色火焰 10.(20XX年黄石市)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 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强化练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 [2019·扬州]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B.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C. 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 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 2. [2019·河北]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3. [2019·襄阳]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 A. HCl、Ba(NO3)2、KCl、Na2CO3 B. H2SO4、NaOH、Ba(OH)2、CuSO4 C. BaCl2、Na2SO4、K2CO3、NaNO3 D. HCl、H2SO4、BaCl2、K2CO3 4. 下列各组的物质,只用水不可以鉴别的是 ( ) A. 固体:NaCl、NaOH、硝酸铵 B. 气体:H2、CO、O2 C. 液体:酒精、植物油 D. 固体:Na2CO3、无水硫酸铜、CaCO3 5. 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 ) A. 尝液体的味道 B. 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 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 看颜色 6. [2019·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区分的物质食盐和纯碱涤纶和羊毛纤维空气和二氧化碳铁粉和氧化铜方法一观察颜色用手触摸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用磁铁吸引 方法二加食醋,观察点燃,闻气味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加入稀盐酸,观察 7. [2019·济宁]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 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气体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