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控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摘要

压控振荡器作为无线收发机的重要模块,它不仅为收发机提供稳定的本振信号,还可以倍频产生整个电路所需的时钟信号。它的相位噪声、调节范围、调节灵敏度对无线收发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振荡器的两种基本理论:负反馈理论和负阻振荡理论。分别从起振、平衡、稳定三个方面讨论了振荡器工作所要满足的条件,并对这些条件以公式的形式加以描述。

接着介绍了两种类型的压控振荡器:环形振荡器和LC振荡器。对这两种振荡器的结构、噪声性能和电源的敏感性方面做出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LC压控振荡器更加适合于应用在射频领域。紧接着介绍了CMOS工艺可变电容和电感的物理模型,以及从时变和非时变两个方面对相位噪声进行了分析。

最后本文采用csm25Rf工艺并使用Cadence SpectreRF仿真器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一个COMS LC压控振荡器,频率变化范围为2.34GHz-2.49GHz,振荡的中心频2.4GHz,输出振幅为 480mV,相噪声为100kHz 频率偏移下-91.44dBc/Hz ,1MHz频率偏移下-116.7dBc/Hz, 2.5V电源电压下功耗为18mW。

关键词:LC压控振荡器;片上螺旋电感;可变电容;相位噪声,调谐范围。

ABSTRACT

V oltage-control-oscillator is the crucial components of wireless transceiver , it provides local signal and clock for the whole circuit, its performance parameter, such as: phase noise, tuning range, power consumption, have great effect on wireless transceivers.

Firstly, two oscillator theorems: negative-feedback theorem and negative-resistance theorem , are presented and the conditions of startup, equilibrium, stabilization required for oscillator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Secondly , we introduce two types of VCO : ring VCO and LC VCO ,and mad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 it is obvious that LC VCO are suit for RF application. The physical model for MOS varactor and planar spiral inductor are present.

At last, a COMS LC VCO with csm25rf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 the VCO operates at 2.34GHz to 2.49 GHz, and its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2.4GHz. The amplitude is 480 mV. The phase noise at 100 kHz offset is –91.48dBc/Hz, and -116.7dBc/Hz at 1MHz.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core is 18mW with 2.5V power supply.

Key Words:LC VCO;on-chip spiral inductor;MOS-varactor;phase noise;turning range.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LC压控振荡器的研究现状 (2)

1.2.1 片上电感和可变电容 (2)

1.2.2 相位噪声理论和降噪技术 (2)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3)

第二章 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5)

2.1 振荡器概述 (5)

2.2反馈理论 (5)

2.2.1巴克豪森准则 (5)

2.2.2平衡条件 (6)

2.2.3 稳定条件 (7)

2.3 负阻理论 (8)

2.3.1 起振条件 (8)

2.3.2 平衡条件 (8)

2.3.3 稳定条件 (9)

2.4 常见的振荡器 (11)

2.4.1 环形振荡器 (11)

2.4.2 LC振荡器 (11)

第三章压控振荡器的实现 (13)

3.1 环形振荡器 (13)

3.2 LC压控振荡器 (14)

3.2.1 COMS变容管的实现 (14)

3.2.2 COMS工艺中的电感 (17)

3.3 LC压控振荡器的实现 (21)

3.3.1 LC交叉耦合振荡器 (21)

3.3.2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型 (22)

3.3.3 LC压控振荡器的实现 (23)

3.4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24)

3.4.1 相位噪声的知识 (24)

3.4.2 非时变模型 (26)

3.4.3时变模型 (28)

3.4.4 降低相位噪声的方法 (32)

第四章 2.4GHz LC压控振荡器设计方案 (34)

4.1 电路结构的选择 (34)

4.2 谐振器的设计 (34)

4.2.1 片上电感 (34)

4.2.2 MIM电容 (35)

4.2.3 压控变容器(Varactor) (35)

4.2.4 谐振器电路设计 (35)

4.3 负电阻产生电路设计 (36)

4.4 外围电路 (36)

4.5 电源电路 (38)

第五章仿真结果分析 (39)

5.1 电路模拟结果 (39)

5.1.1 LC压控振荡器V-f曲线 (39)

5.1.2 瞬态仿真曲线 (40)

5.1.3 频谱分析曲线 (40)

5.1.4 相位噪声仿真曲线 (41)

5.2 VCO的性能总结 (42)

结束语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路的集成度逐渐提高,功耗变的越来越大,于是低功耗的CMOS技术优越性日益显著。人们对CMOS工艺的研究大量增多,发现CMOS技术比其他工艺更适用于按比例缩小原理。在过去的30年里正如摩尔预测的那样,每个芯片上的晶体管的数量每18个月就翻一番。MOS管的沟道尺寸也从1960年的25u。下降到现在的0.18um。物理尺寸的缩小让芯片具有比以前更优的性价比。等比例缩小原理的优点远不止在面积上,它还提高了CMOS器件的速度,现在CMOS工艺的晶体管的本征速度已经可以和双极器件相比较了。据报道0.18um的CMOS工艺的N沟道晶体管的截止频率己经达到了60GHz。原来只能用于标准数字集成电路的CMOS工艺也能用来设计高性能的模拟电路,甚至是射频电路。

CMOS工艺用于模拟电路的设计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可在单块芯片上集成完整的收发器系统,即同一芯片上既集成模拟前端器件,又集成数字解调器。如果采用BiCMOS工艺实现同样功能的芯片,不仅模拟电路部分的所需面积增加,而且还需给数字电路部分预留更大的芯片空间,这势必增加芯片生产的复杂性和消耗更多的硅晶圆。

近年来,无线通信系统和宽带接收机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手提无线设备(如无绳电话,对讲机,GPS)的普及,使得射频前端芯片设计向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等方向发展。COMS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是越来越多的射频单元电路,如低噪声放大器,上/下频混频器,中频滤波器,本地振荡器,功率放大器等等,能够集成到单片COMS收发芯片上。另外,加上基带信号处理,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早已能够在COMS工艺上实现。因此有可能在COMS工艺上实现从前端到后端的整个无线通信系统。

单片COMS实现的无线接收机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Berkeley的Paul R.Gray的“用于无线电话的1.9GHz,宽频中频,两次变频接收机”项目[1];UCLA的Asad A. Abdi研究的“在1um CMOS工艺上实现的,单片扩频无线接收机”[2,3];以及目前比较热门的GSM,DECT,Bluetooth,WLAN等接收系统。个人无线通信设备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通信协议标准的产生。

在无线收发机的所有单元电路中,COMS全集成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VCO)是在近几年间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中得到关注最多的射频单元电路,压控振荡器最重要的指标要求是低相位噪声,低功耗,宽调谐范围等。采用高品质因数的片上螺旋电感和大电容系数比(C max/C min)的累积型MOS可变电容实现的压控振荡器是在COMS硅衬底上实现高性能压控振荡器的最佳选择。

1.2 LC压控振荡器的研究现状

振荡器电路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电感电容谐振振荡器和环形振荡器。环形振荡器的振幅比较大,但其开关非线性效应很强,使得它受电源/地的噪声影响很明显。虽然环形振荡器也能够工作到1-2GHz,但是出于其相位噪声性能比电感电容谐振振荡器差很多,故而在1GHz以上的振荡器很少采用环形振荡器结构。1.2.1 片上电感和可变电容

电感电容谐振压控振荡器的电路结构来源于印刷线路板(PCB)上采用分立器件实现的振荡器电路,早期它们大多采用分立的电感,电容及分立三极管器件。有源器件(三极管和MOS管)非常适合于硅工艺集成,然而电感和可变电容面的集成临巨大的挑战。早期半集成化的压控振荡器很多都采用键合线(Bondwire)电感来实现高Q值电感,并采用反偏二极管的PN结电容来实现压控可变电容。随着CMOS工艺的不断进步,基于片上螺旋电感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被广泛采用。

片上螺旋电感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品质因数不是太高,一般nH级的电感在1-2GHz频率上的Q为4-8。片上螺旋电感的品质因数主要受到三种寄生效应的影响:第一,金属线的高频趋肤和邻近效应造成串联电阻的急剧增加;第二,金属对硅衬底的寄生电容降低了电感的自激振荡频率;第三,磁场在硅衬底中形成的涡流降低了电感感值,且增加了串联损耗电阻。为了能够提高工作频段上的电感的Q 值,近十年间许多人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例如,采用多层金属并联降低串联电阻;地屏蔽层减小电场在硅衬底上的损耗;差分电感等等。

可变电容作为可调单元广泛用于射频的压控振荡器的谐振电路中。在CMOS 工艺上实现可变电容主要有四种结构:PN结电容,普通MOS管电容,反型MOS 管电容和累积型MOS管电容。PN结电容是在N阱上做一层P+有源区,从而实现一个P+/n-well结电容;另外一类可变电容的实现方法是利用MOS管工作在不同的区域(强反型区、耗尽区和累积区)从而改变电容值。根据MOS管的源极(S),漏极(D)以及衬底(B)的不同连接方法,使得MOS管的电容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情况。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两个基本无源器件的片上实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优化片上电感、可变电容和MOS管的尺寸参数,使得压控振荡器在相位噪声、功耗以及调谐范围等性能指标上达到一个最优结果。另外,具有正交输出的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1.2.2 相位噪声理论和降噪技术

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理想情况下应当是一个频谱纯净的正弦波,但是由于电子电路中的各种噪声以及温度、电源电压等的变化都会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产生影响,使输出信号的振幅,相位和频率发生改变,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就会发生畸变,

频谱也成为中心频率附近的两个带状频率分布,如图1.1 所示这些不希望出现的能量分布,就是相噪声。

(a) 理想振荡器频谱图(b)实际振荡器频谱图

图1.1 理想振荡器和实际振荡器的输出频谱图

大多数情况下,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性能是影响集成接收机灵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低Q值片上电感中的串联电阻,开关差分对管和尾电流源。电路中的有源和无源器件的白噪声,在频偏较大的频率上产生1/f,特性的相位噪声;而闪烁噪声在频偏较小的频率范围产生1/f特性的相位噪声。相位噪声对射频信号的混频非常不利,很大的相位噪声会将很强的邻近干扰信号混频到信道中,造成信号频谱的阻塞现象,从而降低了信道中的信噪比。

从振荡器的单个噪声源计算相位噪声特性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相位噪声理论由Razavi等人提出,他们将振荡器等效为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第二种方法是Ali Hajimiri等人在线性相位时变系统的假设条件下,将噪声源看作为一个冲击电流源,观察输出的相位响应函数。前一种方法在频偏较大的频率上的计算比较准确,但不适合频偏较近的上1/f'特性区域;后一种方法由于采用了谐波的互相混频调制的机制,因此在整个区域上都比较准确。

随着对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产生的物理机制的渐渐认清,许多人提出了大量降低相位噪声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的技术是噪声滤波技术,闪烁噪声降低技术。这些技术的采用使得在CMOS工艺实现的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能够做到与双极工艺相当,甚至能够与分立器件相媲美。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对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理论和实现以及相关的相位噪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论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包括了LC 压控振荡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其反馈和负阻理论以及常见的振荡器。接着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实现压控振荡器,首先介绍了指出了片上电感高频寄生效应以及模型和变容器的种类。接下来介绍了相位噪声的产生和降噪方法。第四章主

要是基于前面的介绍提出设计方案。第五章则是基于此设计方案下的LC压控振荡器的仿真,结果显示,在2.5V工作电压条件下,中心振荡频率为2.4GHz的LC振荡器,其调节范围为0.6V-1.4V所对应的输出频率为2.34GHz-2.49GHz,压控增益214MHz,相位噪声仿真结果为-91.44dBc@l00kHz和-116.7dBc@1MHz。功耗为18mW。

第二章 LC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1 振荡器概述

振荡器基本特征是在外加直流电源后可以向负载提供一定频率和一定功率的交流信号。这个特征中有两个要点:

(一)振荡器的外部只有直流电压,即0Hz 的频率输入,而输出是一定频率和一定功率的信号。这就说明振荡器电路中信号存在一个从无到小,然后再从小到大的过程。

(二)振荡器的最终状态是输出固定频率和功率的状态,也就是说振荡器中产生大信号后向稳定的状态过渡,并最终保持这种状态。

上述两点在振荡器原理中对应着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这三个条件是振荡器分析的目标和振荡器设计的依据。

分析和设计振荡器通常有两种常用的理论:反馈理论和负阻振荡理论。下面就来具体介绍这两种理论。

2.2反馈理论

2.2.1巴克豪森准则

众所周知,一个反馈系统可以产生振荡,下面介绍一下反馈系统的构成和起振的基本条件。

图2.1 负反馈系统

图2.1的三角表示一个基本放大器,它的传输函数为H(w),环路的闭环增益为:

()()()1

out in H V V H ωωω=+ (2-1) 如果负反馈的输出相位偏移太大,经过反馈信号相减,使原来的信号得到增强,那么振荡就会产生。可以看出当H(s) =-1时,环路的闭环增益为无穷大。这时相位差为180°。接下来考虑环路的增益,如果输入电压为V 0,那么:

()()()23

0000out V V V H V H V H ωωω=++++ (2-2)

由相关的数学知识知道当|H(w)|>1时,式(2-2)的结果是发散的,|H(w)|<1时,上式可以表示为:

()

01out V V H ω=<∞- (2-3) 当环路内的信号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振荡才有可能产生,所以可得到有关振荡器起振的两个基本条件:

(1)环路的闭环增益必须不小于1;

(2)负反馈的相移为180°。

这两点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巴克豪森准则”。

(a )相移180°的负反馈 (b )相移360°的正反馈

(c )相移为0°的正反馈 图2.2 反馈振荡的其他几种形式

准则的第二个要点是负反馈的相移为180°,这一点不可狭义的理解,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只要是反馈的信号使原来的信号得到加强,而且环路的增益大于1,这样的结构都是满足起振振荡条件的,所以如图2.2的几种结构也是可行的。

第二点可以引申为:

()0360n φω=,n=0,1,2 … (2-4) ()φω表示正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差。

2.2.2平衡条件

振荡器起振阶段信号很弱,满足起振条件以后,信号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并不会无限制的进行下去,而是逐渐进入到输出的频率和功率都保持恒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用下式表示:

()()()exp 1H j H j ωωφω==???? (2-5)

这就是振荡器的平衡条件,可以将上式化为幅度条件和相位条件如下所示: ()1H ω= (2-6) ()0360n φω=,n=0,1,2 … (2-7)

振荡器从起始振荡阶段向平衡阶段的过渡,一般依靠振荡器中有源器件本身固有的非线性来实现的。

2.2.3 稳定条件

振荡器除了要满足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外,还需要满足稳定性条件。当振荡器由起振状态逐渐过渡到平衡状态后,如果受到细微的干扰(如:噪声、温度、电压的改变),则这种平衡状态将被打破。在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振荡器的工作状态将会有两种变化趋势,可以用图2.3来表示。

左边这种状态,当电路中存在一个小扰动时(如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电路会偏离原来的状态,而且离平衡的状态越来越远,极小的扰动都会造成电路新的状态离平衡点越来越远,很显然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右边的这种状态则很稳定,即便电路有些扰动,电路的状态也只会在平衡点附近作来回抖动,不会偏离平衡点。

(a)非稳定状态 (b )稳定状态

图2.3 平衡状态的两种变化趋势

放大器的传输函数不仅是频率的函数还是电压的函数。H(v,w) 表示它的传输特性,当电压在平衡点附近变大时,H(v,w) 变小,产生回到平衡点的趋势;同样当电压在平衡点处变小时,H(v,w) 变大,也产生回平衡点的趋势。由数学上函数的原理可知,只要满足式(2-8)无论电压变大或是变小,电路都有回到平衡点的趋势。 ()0,0H V V V

ω?

()0,0H V V V

ω?

2.3 负阻理论

在负阻理论中不再将振荡器看成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两端口网络,而是将振荡器看成一个单端口网络进行分析,并针对端口呈现的负值阻抗进行设计。图2.4为负阻振荡模型。

Zo=-Ro+jXo

Z L =R L +jX L 图2.4负阻振荡模型

2.3.1 起振条件 假设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电容分别为: L 和C ,则可以列出整个电路的电流方程:

()2210L D L i R R i i t t C

??+-+=??? (2-11) 求方程的解,当满足()

24110L D L C R R -<- 时,方程的特征解为: ()cos t i Ie t αω?-=+ (2-12)

其中2L D R R L

α-=。 在振荡器起振时要求信号的幅度越来越大,也就是i 随着t 的增加而变大,这就需要:

0L D R R -< (2-13)

由式(2-13)可以看出振荡器的阻值必须为负值,而且它的绝对值应大于负载的阻值。这就是负阻理论的起振条件。

2.3.2 平衡条件

当振荡器电路满足式(2-13)后,信号的振幅会逐渐变大。随着信号幅度的增大,电路中的各种非线性因素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譬如振荡器的负阻会随着

振幅的加大而逐渐减小,这些因素会使信号的幅度不会无限制的增大下去,而是进入一个稳定状态。下面就来讨论振荡达到稳态时的条件。

可以参考图2-4,由振荡器和负载组成回路,在稳态时电路中已有大信号存在。假设稳定状态的回路电流为()j t i Ie ω?+=,忽略回路电流中的谐波分量,并对其取实部,可得负载两端的电压为:

()()()cos sin L L L V t I R t X t ω?ω?=+-+???? (2-14) 振荡器两端的电压为:

()()()cos sin o o o V t I R t X t ω?ω?=+-+???? (2-15) 由于没有外加交流分量,器件两端的电压应该和振荡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可得:

()()o L V t V t = (2-16)

由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可得:

()()00L X X I ω+= (2-17) ()()0o L R I R ω-= (2-18) 这就是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2.3.3 稳定条件

只满足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需满足稳定条件的需要,下面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来分析稳定条件。当环路达到平衡状态是,环路内的电流己是大信号,它的幅度和相位随时间变化,对时间求导:

()()1Re Re j t j t d Ie di d dI j j Ie dt dt dt I dt ω?ω??ω++????????==+- ???????

(2-19)可把式(2-19)中的复角频率设为w',如下: '1d dI j dt I dt

?ωω=+- (2-20)由于,?和I 是时间的缓变函数,所以,d dt ?ω ,dI dt

ω ,然后, ()L Z ω对ω求导可得:

()()()'1L L L dZ d dI Z Z j d dt I dt ω?ωωω??≈+- ???

()()()()'1L L L L d dI R jX R jX j dt I dt ?ωωωω????=+++- ????

? (2-21)上式为负载阻抗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振荡器阻抗()o Z I 近似不变。这时回路仍满足

(2-16)式,即:

()()'0o L Z I Z ω+= (2-22)分离变量可得下面两式:

()()

()''1()0o L L L d dI X I X X R dt I dt

?ωωω++-= (2-23)()()()''1()0o L L L d dI R I R R X dt I dt ?ωωω-+++= (2-24) 设

0I I I σ=+

(2-25) 0I 为平衡点的电流值,I σ表示一个随电压改变的幅度值。把式(2-25)代入式(2-23)和(2-24)可以得到:

()()()''00010o L L I d d I sR I R X I dt I dt

σ?σωω++= (2-26) ()()

()''0010D o L L I d d I R I X R I dt I dt σ?σγωω++= (2-27) 其中S ,γ分别为:

()()00000R I I S R I I

?=-? (2-28) ()()00000X I I X I I

γ?=? (2-29) 它们被称为器件负阻的饱和系数与器件电抗的饱和系数。

式(2-26)和(2-27)消去d dt

?,可得: ()()()()2'''000L L L d I sX R R I I Z dt

σωγωδω??-+=?? (2-30) 对于稳定工作点要求I δ与d I dt

σ符号相反可得: ()()()''000L L sX R R I ωγω??->?? (2-31)

这就是负阻振荡理论的稳定条件。

由实际的设计经验可知振荡器的阻抗决定了输出信号的主要特征,阻抗的实部确定了输出的功率,虚部则决定了输出的频率。而且大量的研究证明现在常用的振荡器结构都是可以过渡到稳定状态,所以设计振荡器可以针对起振和平衡条件来设计,然后再细微调节一下器件参数,就可以得到所需的设计[4,5]。

2.4 常见的振荡器

按振荡器的结构可以大致把振荡器分成环形振荡器和LC 振荡器,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振荡器的基本特征。

2.4.1 环形振荡器

环形振荡器是较常见的振荡器类型,它由若干增益级电路级联组成。一般它的振荡频率很高,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基本组成单元可以是反相器或差分对。下面举例说明由反相器组成的环形振荡器。

单级的反相器只能提供180°的相差,为了满足相位条件,最简单的环形振荡器应当至少有3个反相器串联组成,图2.5为它的数学模型:

f(w)

图2.5 三级环形振荡器数学模型

随着振幅的不断增大,各级电路会经历非线性,而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振幅和频率都处于稳定状态.用大信号分析其振荡周期,假设每级反向器的延迟时间相同都是T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每个反相器在经过6T 时间后又回到初始状态,所以振荡的周期为6T ,同理可得N 级反相器的周期为2NT 。由此推导出N 级反向器构成的振荡回路的频率为:

()1

v f 2NT -= (2-32) 环路反相的次数必须为奇数,否则不满足巴克豪森法则的相位条件。在设计中3或5级反相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如果设计需要可以有更多个反相器级联[6]。

2.4.2 LC 振荡器

在介绍LC 振荡器的时候,有必要了解一下LC 回路的基本特征。最简单的LC 振荡器只有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如图2.6所示。

(a)理想情况(b)实际情况

图2.6 LC振荡回路

当电感的阻抗和电容的阻抗的幅值相等相位相反时产生无穷大的阻抗,振荡器在此条件下振荡:

1

j L

j C

ω

ω

=(2-33)可知它振荡时的频率为:

f=(2-34)上面的分析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情况,实际的电感和电容不可能没有串联电阻。

下面来分析实际电路的特性:

()

L L

Z R j L

ωω

=+(2-35)

()1

C C

Z R

j C

ω

ω

=+(2-36)并联后的总阻抗:

()

()

()

2

1

L C L C

L C

L C L C

R R LC R R C LC j

Z Z

Z

Z Z LC R R j C

ω

ω

ωω

-++

==

+-++

(2-37)实际电路中电容的寄生电阻很小,可以忽略,故上式可化为:

()

2

1

L

L

R j L

Z

LC j R C

ω

ω

ωω

+

=

-+

(2-38)那么:

()

()

222

2

2

222

1

L

L

R L

Z

LC R C

ω

ω

ωω

+

=

-+

(2-39)

当ω=

的LC回路发生振荡还必须另外加元件,使其实部的阻抗为零。

第三章压控振荡器的实现

以上介绍的都是基于固定频率振荡器的基本原理,讨论振荡器起振和平衡都是针对某一个特定频率的,稳定条件的讨论也只是考虑了相位的微小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希望的。但压控振荡器却与此相反,它需要振荡器的频率随着外加电压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最好是线性的,容易控制的,虽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随着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它的调节范围内每一点都是满足起振、平衡和稳定条件.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压控振荡器看作是在固定率振荡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调谐部分而构成的。电调谐部分改变了振荡回路器件的电器特性,破坏了平衡的条件,又使之在新的平衡点稳定下来。根据不同的电路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频率的调节。

3.1 环形振荡器

前面已经介绍过固定频率输出的环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得知它的工作频率

为:

1

2

f

Nt

。可以看出它的频率有两个自由度:一个是环形振荡器的级数N,另

外一个是它每一级的延迟时间t.当一个电路结构确定,它的级数也就确定,但它的每一级的延迟时间还是可以随外界的因素而变化的。图3.1为CMOS工艺的单元反相器电路。

图3.1 COMS反相器电路

反相器的输出电压

out

V的跳变时间取决于流过它的电流,电压的摆幅以及节点上的等效电容(寄生电容也就是下一级的输入电容)。当电压的摆幅和输出电容值固定以后,延迟时间反比于流过它的电流。我们可以控制它的电流,从而控制它的振荡频率。

环形振荡器最大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但由于环形压控振荡器的特定结构造成了它的噪声性能比较差,而且随电压的波动,输出变化太快,不容易控制。它的调谐性能也没有LC振荡器好,所以现阶段在射频领域主要使用的是

LC 压控振荡器[7]

3.2 LC 压控振荡器

LC 振荡器的频率调谐性能好,而且功耗比较低.特别适合于使用CMOS 工艺和其他的数字模块集成在一起使用。最基本的LC 振荡器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变容管、电感和补偿无源器件损耗的负阻,结构如图3.2所示

:

图3.2 基本的LC 压控振荡器

如果忽略振荡电路的晶体管寄生电容对振荡频率的影响,那么LC 振荡器的频

率可以写为:12f π=。可以看到改变振荡的频率可以从改变电容和电感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般CMOS 工艺的片上电感的值是很难改变的,唯一可以考虑的就是控制振荡回路的电容值。

电容可以随着外加电压改变的电容称为可变电容(Varactor )。如果把电容写成调节电压的函数:

()var 0cont C C h V = (3-1) 那么可以得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N +

()

out f V =(3-2)

由式(3-2)可以看出振荡回路的输出频率己经变成了变容管所加电压的函数,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在实际的电路中,电路的其他组成部分也会贡献电容,譬如晶体管本身的寄生电容,电感和衬底之间的电容,这些电容都没有考虑。变容管的电压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这些都造成了电容可调部分所占电路总电容的比例是很小的,所以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可调范围是很窄的一段范围。如何提高可调电容部分所占电路总电容的比例,如何扩大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调节范围以满足整个频段上的应用是研究LC 压控振荡器的一个重要课题[8].

3.2.1 COMS 变容管的实现

在CMOS 工艺中可以制作两类类型的变容管[10]:变容二极管(JV )和MOS 变容管。下面分别介绍之。

(1)变容二极管

图3.3是JV 实现的剖面图和它的等效电路图:

图3.3 CMOS 工艺中的二极管和电路模型

左边是二极管用CMOS 工艺实现的剖面图,右边为它的等效电路图。C R 代表

二极管的串联电阻,它主要是由于N 阱材料的电阻率很高而形成的。另外N 阱与衬底呈现相当大的电容,用C n 表示。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用N +阱环绕P +阱,那样会使流经电容的电流有四个方向而得到较低的串联电阻值。 反偏二极管的电容和电压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ar 1m C C R V φ=??+ ??? (3-3)

0C 是外加电压为零时,二极管的电容值,φ是结两边半导体的接触电势差,R

V 为控制电压。m 是二极管电容的非线性系数,它和结两边的掺杂浓度的分布有关系,一般m 的值在0.3-0.4之间。

(2)MOS 变容管

MOS 变容管是把普通的MOS 晶体管的源极(S ),漏极(D )以及衬底(B )连接起来,即B=D=S ,使它变成一个两端器件,就可以把它看成电容。电容的大小受栅极电压(G )和衬底电压控制。图3.4是MOS 管的剖面图。

P-epi

图3.4 MOS 变容管的剖面图

由图3-4可以看出当MOS 电容的端电压为V bg 时,假设V b =0,MOS 管中将产生三种电荷:栅电荷Q g .氧化层与硅界面上的电荷Q b 和硅层中的感生电荷Q s 。根据电中性条件可得:

0g b s Q Q Q ++= (3-4) 同样,栅电压也可分为氧化层上的压降ax V ,表面势s φ, 栅和衬底的功函数ms φ, 可得下式:

g ax s ms V V φφ=++ (3-5)

由上式就可以推导出MOS 电容为: 11111mos ox g s ox s

C C dQ d C C φ=+≈+ (3-6) 可以看出MOS 电容可以等效为氧化层与硅之间的电容,硅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容串联而成。

对于栅压的不同MOS 电容将处于三个不同的工作区:积累区,耗尽区和反型区。

在积累区,硅衬底表面有大量多数载流子堆积,这使MOS 管的C s 很大,此时MOS 的电容近似为C ox ;在耗尽区,栅压增大,使硅层表面附近形成一定宽度的耗尽层,此时s C 降低,因而mos C 也减小;当栅压足够大时,在硅层表面形成由少数载流子

构成的反型层,此时MOS 管的电容值迅速增加,如图3.5所示

:

图3.5 MOS 管的电容电压特性

(3)可变电容的性能参数

可变电容的参数对LC 压控振荡器性能影响显著,譬如可变电容比、品质因数Q 和截止频率T f 都是很关键的参数。

可变电容在外加电压的调节下电容发生变化,设max C ,min C 为它变化的最大最小电容。可变电容比max min

C C μ=,由式(3-2)可以看出可变电容比约大,振荡器可

压控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一.基本原理 信号的频率取决于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因此称为“压控振荡器”。其它影响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参数还VCO(Voltage ControlledOscillator)(压控振荡器)是指输出信号的频率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公式(5-1)来描述。 (5-1) 其中,u(t)表示输入信号,y(t)表示输出信号。由于输入信号的频率取决与输入信号的电压的变化,因此称为“压控振荡器”。其他影响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 的参数还有信号的幅度A c ,振荡频率f c ,输入信号灵敏度k c ,以及初始相位。 压控振荡器的特性用输出角频率ω0与输入控制电压uc之间的关系曲线(图1)来表示。图中,uc为零时的角频率ω0,0称为自由振荡角频率;曲线在ω0,0处的斜率K0称为控制灵敏度。使振荡器的工作状态或振荡回路的元件参数受输入控制电压的控制,就可构成一个压控振荡器。在通信或测量仪器中,输入控制电压是欲传输或欲测量的信号(调制信号)。人们通常把压控振荡器称为调频器,用以产生调频信号。在自动频率控制环路和锁相环环路中,输入控制电压是误差信号电压,压控振荡器是环路中的一个受控部件。 压控振荡器的类型有LC压控振荡器、RC压控振荡器和晶体压控振荡器。对压控振荡器的技术要求主要有:频率稳定度好,控制灵敏度高,调频范围宽,频偏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并宜于集成等。晶体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高,但调频范围窄,RC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低而调频范围宽,LC 压控振荡器居二者之间。

在MATLAB中压控振荡器有两种:离散时间压控振荡器和连续时间压控振荡器,这两种压控振荡器的差别在于,前者对输入信号采用离散方式进行积分,而后者则采用连续积分。本书主要讨论连续时间压控振荡器。 为了理解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对公式(5-1)进行变换,取输出信号的相角Δ为 对输出信号的相角Δ求微分,得到输出信号的角频率ω和频率f分别为: ω=2πf c+2πk c u(t) (5-3) (5-4) 从式(5-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f与输入信号幅度u(t)成正比。当输入信号u(t)等于0时,输出信号的频率f等于f c;当输入信号u(t)大于0时,输出信号的频率f高于f c;当输入信号u(t)小于0时,输出信号的频率f低于f c。这样,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大小就可以准确地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 二.程序及结果分析 定义一个锯齿波信号,频率是20HZ,幅度范围在0V和1V之间。现在用此信号 =20HZ,输入信号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信号,该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 c 灵敏度,初始相位。使用MATLAB求得输出的压控振荡信号。MATLAB 程序如下: %MATLAB实现压控振荡器 clear all; clc; t0=0.15;%定义压控信号持续时间 ts=0.0001;%定义信号采样率 fc=50;%定义振荡频率 t=[0:ts:t0];%时间矢量 u0=20*t(1:length(t)/3);%定义压控信号(单周期) u=[u0,u0,u0,0];%定义压控信号(3个周期) Ac=1;%定义振幅 kc=0.1;%定义输入信号灵敏度 fi=0;%定义初始相位 %对压控信号进行积分 u_int(1)=0;%定义压控信号积分初值 for i=1:length(u)-1%进行离散积分 u_int(i+1)=u(i)+u_int(i);

压控振荡器原理和应用说明

压控振荡器(VCO 一应用范围 用于各种发射机载波源、扩频通讯载波源或作为混频器本振源。 二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变容管结电容Cj 随反向偏置电压VT 变化而变化的特点(VT=OV 时Cj 是最大值,一 般变容管VT 落在2V-8V 压间,Cj 呈线性变化,VT 在8-10V 则一般为非线性变化,如图1 所示,VT 在10-20V 时,非线性十分明显),结合低噪声振荡电路设计制作成为振荡器,当 改变变容管的控制电压,振荡器振荡频率随之改变,这样的振荡器称作压控振荡器(VCO 。 压控振荡器的调谐电压 VT 要针对所要求的产品类别及典型应用环境(例如用户提供调谐要 求,在锁相环使用中泵源提供的输出控制电压范围等 )来选择或设计,不同的压控振荡器, 对调谐电压VT 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对调谐线性有较高要求者, VT 选在1-10V ,对宽 频带调谐时,VT 则多选择1-20V 或1-24V 。图1为变容二极管的V — C 特性曲线。 图1变容二极管的V — C 特性曲线 三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参数 1工作频率:规定调谐电压范围内的频率范围称作工作频率,通常单位为“ MHZ 或 “GHz 。 2输出功率:在工作频段内输出功率标称值,用 Po 表示。通常单位为“ dBmW 。 3输出功率平稳度:指在输出振荡频率范围内,功率波动最大值,用△ P 表示,通常 单位为“ dBmW 。 4调谐灵敏度:定义为调谐电压每变化1V 时,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量,用 MHz/ △ VT 表示,在线性区,灵敏度最咼,在非线性区灵敏度降低。 5谐波抑制:定义在测试频点,二次谐波抑制 =10Log (P 基波/P 谐波)(dBmw )。 6推频系数:定义为供电电压每变化1V 时,引起的测试频点振荡频率的变化量,用 MHz/V 表 示。 7相位噪声:可以表述为,由于寄生寄相引起的杂散噪声频谱,在偏移主振 f0为fm 的带内,各杂散能量的总和按fin 平均值+15f0点频谱能量之比,单位为dBC/Hz 相位噪 声特点是频谱能量集中在f0附近,因此fm 越小,相噪测量值就越大,目前测量相噪选定 WV) 0 8 10

压控振荡器(VCO)工作原理

3.15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控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 2.进一步掌握三角波、方波与压控振荡器之间的关系。 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参数指标及测试方法。 二.设计原理 电压控制振荡器简称为压控振荡器,通常由VCO(V 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表示。是一种将电平变换为相应频率的脉冲变换电路,或者说是输出脉冲频率与输入信号电平成比例的电路。它被广泛地应用在自动控制,自动测量与检测等技术领域。 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可以有不同的输入方式。如用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可制成频率调节十分方便的信号源;用正弦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就成为调频振荡器;而用锯齿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将成为扫频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由控制部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组成框图如下: 反相器 1 反相器 2模 拟 开 关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方波 3-15-1 1.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我们知道,方波的产生有很多种方法,而用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路---电压比较器是一种产生方波的最简单的电路之一。而三角波可以通过方波信号积分得到。电路如图3.15.2所示: C 3-15-2

设t=0,Uc=0,Uo 1=+Uz,则Uo=-Uc=0,运放A 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U+’= 2 12211 R R R U R R R U o z +++ 此时,Uo 1通过R 向C 恒流充电,Uc 线性上升,Uo 线性下降,则U+’下降, 由于运放反相端接地,因此当U+’下降略小于0时,A 1翻转,Uo1跳变为-Uz 见土3.7.2中t=t 1时的波形。根据式3.7.1可知,此时Uo 略小于-R 1×U 2/R 2。 在t=t 1时,Uc=-Uo=R 1×U 2/R 2,Uo1=-Uz.运放A 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2 12 211'R R UoR R R UzR U ++ ++ =+ 此时,电容C 恒流放电,Uc 线性下降,Uo 线性上升,则U+’也上升。当U+’ 上升到略大于0时,A 1翻转,Uo 跳变为Uz ,如此周而复始,就可在Uo 端输出幅度为R 1×U 2/R 2的三角波。同时在Uo 1端得到幅度为Uz 的方波。

lc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doc

lc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2 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振荡器 (A)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 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 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 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 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基本原理 图6-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电路连接】将开关S2的1拨上2拨下, 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I、L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 荡频率。振荡频率可调范围为:

?3.9799?M??f0??? ? ?4.7079?M? CCI?25p CCI? 5p 调节电容CCI,使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F= C1356 ??0.12 C20470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10P)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Q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四、实验步骤 根据图6-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1. 调整静态工作点,观察振荡情况。 1)将开关S2全拨下,S1全拨下,使振荡电路停振 调节上偏置电位器RA1,用数字万用表测量R10两端的静态直流电压UEQ(即测量振荡管的发射极对地电压UEQ),使其为5.0V(或稍小,以振荡信号不失真为准),这时表明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IEQ=5.0mA(即调节W1使

压控LC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设计及仿真

实验二压控LC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设计及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LC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和掌握压控振荡器电路原理。 3、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4、熟悉电路分析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准备 1、学习LC 电容三点式西勒振荡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2、学习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认真学习附录相关内容,熟悉电路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指标 1、采用电容三点式西勒振荡回路,实现振荡器正常起振,平稳振荡。 2、实现电压控制振荡器频率变化。 3、分析静态工作点,振荡回路各参数影响,变容二极管参数。 4、振荡频率范围:50MHz~70MHz,控制电压范围3~10V。 5、三极管选用MPSH10(特征频率最小为650MHz,最大IC 电流50mA,可 满足频率范围要求),直流电压源12V,变容二极管选用MV209。 四、设计步骤 1、整体电路的设计框图

整个设计分三个部分,主体为LC 振荡电路,在此电路基础上添加压控部分,设计中采用变容二极管MV209 来控制振荡器频率,由于负载会对振荡电路的 频 率产生影响,所以需要添加缓冲器隔离以使振荡电路不受负载影响。 2、LC 振荡器设计 首先应选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放大管,本设计中采用MPSH10 三极管,其特征频率f T=1000MHz。LC 振荡器的连接方式有很多,但其原理基本一致,本实验中采用电容三点式西勒振荡电路的连接方式,该振荡电路在克拉泼振荡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微的改良,增加了一个与电感L 并联的电容,主要利用其改变频率而不对振荡回路的分压比产生影响的特点。电路图如下所示: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1 引言 (2) 2 振荡器的原理 (5) 2.1 振荡器的功能、分类与参数 (5) 2.2 起振条件 (9) 2.3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型 (10) 3 利用ADS仿真与分析 (11) 3.1 偏置电路的的设计 (12) 3.2 可变电容VC特性曲线测试 (13) 3.3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 (15) 3.4 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分析 (18) 3.5 VCO振荡频率线性度分析 (23) 4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5)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 Advanced Design System客户端软件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类)专业 指导教师 摘要:ADS可以进行时域电路仿真,频域电路仿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并可对设计结果进行成品率分析与优化,大大提高了复杂电路的设计效率。本论文运用ADS仿真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仿真设计,设计出满足设计目标的系统,具有良好的输出功率,相位噪声性能及震荡频谱线性度。本论文从器件选型开始,通过ADS软件仿真完成了有源器件选型,带通滤波器选型,振荡器拓扑结构确定,可变电容VC特性曲线,瞬态仿真及谐波平衡仿真。实现了准确可行的射频压控振荡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关键字:压控振荡器,谐波平衡仿真,ADS 1 引言 振荡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通信、电子、航海航空航天及医学等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它就在发射机中用来产生高频载波电压,在超外差接收机中用作本机振荡器,成为发射和接收设备的基本部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振荡器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无线电测量仪器中,它产生各种频段的正弦信号电压:在热加工、热处理、超声波加工和某些医疗设备中,它产生大功率的高频电能对负载加热;某些电气设备用振荡器做成的无触点开关进行控制;电子钟和电子手表中采用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振荡电路作为定时部件等。尤其在通信系统电路中,压控振荡器(VCO)是其关键部件,特别是在锁相环电路、时钟恢复电路和频率综合器电路等更是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VCO几乎与电流源和运放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人们对振荡器的研究未曾停止过。从早期的真空管时代当后期的晶体管时代,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电路结构和性能上,无论是体积上还是制作成本上无疑都取得了飞跃性的

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联变换的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2.比较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内容: 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分析与比较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3.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压,观察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变化。 三、基本原理: 1.下图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 图中C0是晶体作为电介质的静电容,其数值一般为几个皮法到几十皮法。L q、C q、r q是对应于机械共振经压电转换而呈现的电参数。r q是机械摩擦和空气阻尼引起的损耗。由图3-1可以看出,晶体振荡器是一串并联的振荡回路,其串联谐振频率f q和并联谐振频率f0分别为 f q=1/2πLqCq,f0= f q Co 1 Cq/ 图1 晶体振荡器的等效电路 当W<W q或W> W o时,晶体谐振器显容性;当W在W q和W o之间,晶体谐振器等效为一电感,而且为一数值巨大的非线性电感。由于Lq很大,即使在W q处其电抗变化率也很大。其电抗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实际应用中晶体工作于W q~W o之间的频率,因而呈现感性。

图2 晶体的电抗特性曲线 设计内容及要求 2 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图3 c-b型并联晶体振荡器电路 图 4 皮尔斯原理电路图 5 交流等效电路

C3用来微调电路的振荡频率,使其工作在石英谐振器的标称频率上,C1、C2、C3串联组成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负载电容C L上,其值为 C L=C1C2C3/(C1C2+C2C3+C1C3) C q/ (C0+C L)<<1 3.电路的选择: 晶体振荡电路中,与一般LC振荡器的振荡原理相同,只是把晶体置于反馈网络的振荡电路之中,作为一感性元件,与其他回路元件一起按照三端电路的基本准则组成三端振荡器。根据实际常用的两种类型,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由于石英晶体存在感性和容性之分,且在感性容性之间有一条极陡峭的感抗曲线,而振荡器又被限定在此频率范围内工作。该电抗曲线对频率有极大的变化速度,亦即石英晶体在这频率范围内具有极陡峭的相频特性曲线。所以它具有很高的稳频能力,或者说具有很高的电感补偿能力。因此选用c-b型皮尔斯电路进行制作。 图 6 工作电路 4.选择晶体管和石英晶体 根据设计要求,

压控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3(15 压控振荡器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压控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 2. 进一步掌握三角波、方波与压控振荡器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参数指标及测试方法。 二. 设计原理 电压控制振荡器简称为压控振荡器,通常由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表示。是一种将电平变换为相应频率的脉冲变换电路,或者说是输出脉冲频率与输入信号电平成比例的电路。它被广泛地应用在自动控制,自动测量与检测等技术领域。 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可以有不同的输入方式。如用直流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可制成频率调节十分方便的信号源;用正弦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就成为调频振荡器;而用锯齿电压作为控制电压,电路将成为扫频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由控制部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组成框图如下: 反相器 1 模拟方波、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方波开关 反相器 2 3-15-1 1.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我们知道,方波的产生有很多种方法,而用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路--- 电压比较器是一种产生方波的最简单的电路之一。而三角波可以通过方波信号积

分得到。电路如图3.15.2所示: C 8 RR3A1 A2 R2 R1R’Uz 3-15-2 8 设t=0,Uc=0,Uo1=+Uz,则Uo=-Uc=0,运放A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URURo2z1U+’= ,R,RR,R1212 此时,Uo1通过R向C恒流充电,Uc线性上升,Uo线性下降,则U+’下降,由于运放反相端接地,因此当U+’下降略小于0时,A1翻转,Uo1跳变为-Uz 见土 3.7.2中t=t1时的波形。根据式3.7.1可知,此时Uo略小于-R1×U2/R2。 在t=t1时,Uc=-Uo=R1×U2/R2,Uo1=-Uz.运放A1的同相端对地电压为: UzRUoR12U,',,, R,RR,R1212 此时,电容C恒流放电,Uc线性下降,Uo线性上升,则U+’也上升。当U+’上升到略大于0时,A1翻转,Uo跳变为Uz,如此周而复始,就可在Uo端输出幅 度为R1×U2/R2的三角波。同时在Uo1端得到幅度为Uz的方波。 T/2T/2 tt12 +(R/R)U12z

时基电路构成的压控振荡器

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压控振荡器 摘要:555电路是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于一体的集成电路,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为制作定时器而被设计制造的。该电路具有灵活的引出端脚,使用者尽用其能,将其广泛运用于电子行业的各个领域内,并且该电路在科研、仪表、测量、控制等诸多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讲述由555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构成的压控振荡器。 关键词: 1、引言 如今,555时基电路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这得益于该电路本身独特的优越性。按照555电路的应用特点,以数字电路的分类方法作为基本方式,可将其分为:多谐振荡器的应用方式、单稳态电路的应用方式、双稳态(R-S触发器)电路的应用方式以及施密特电路的应用方式。本文要讨论的压控振荡器是一种结构特殊的多谐振荡器,全称为电压控制的多谐振荡器,简称VCO。由555电路构成的压控振荡器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产生脉冲波形的线性度好等特点,因此压控振荡器电路在锁相技术、A/D转换、脉冲调制及遥测技术中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电路。. 2、555电路原理图]1[ 图1、原理电路图

整个原理电路图有5个部分组成,这5个部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解释:(1)分压器与比较器 三个等值电阻(每个5KΩ)串联进行分压,将电源电压分别分压为U CC/3和2U CC/3。其中2U CC/3加至电压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作为它的参考电压;U CC/加之电压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作为它的参考电压。A1、A2是由两个差分电路组成的电压比较器,相当于两个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路。这两个参考电压决定了555电路的输入特性。 上述原理电路图有两个输入端,分别称为触发端(TR、2脚)和阀值端(TH、6脚),它们分别是A2的同相输入端和A1的反相输入端。根据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当对输入端2脚上加上低于U CC/3的输入电压时,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当加上高于U CC/3的输入电压时,A2输出高电平。对于输入端6脚,当对其加上低于2U CC/3的输入电压时,A1输出高电平;当对其加上高于2U CC/3的输入电压时,A1输出低电平。 (2)基本R-S触发器]1[ 在数字电路中,触发器分为同步R-S触发器和基本R-S触发器,555电路中使用 是基本R-S触发器。这种触发器由两个非门交叉连接组成,它的特点是需要低电平触发,即只有在输入端加以低电平或负脉冲,触发器才能翻转。 它的逻辑功能是:当R=0,S=1时,不管触发器原来是什么状态,都会被置成低电平0的状态;当R=1,S=0时,触发器被置成高电平1的状态;当R=1,S=1时,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当R=0,S=0时,触发器的状态不定,不过这种状态是不允许出现的,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3)输出级]2[ 为了提高555电路带负载的能力,使其能够直接驱动一定功率的负载,并且隔离负载对定时器的影响,在它的R-S触发器之后加入了一级输出级G3。该输出级G3将R-S 触发器的输出电平进行反相,并同时给予一定的功率放大后输出,这就使得555电路可以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扬声器等。 (4)放电电子开关]3[ 在由555电路组成的定时定路及各类触发器和振荡器中,它们的工作状态都和电容器的充、放电有关。例如在定时电路中,通常把上比较器的输入端TH(6脚)接到只电容C的正极。这个电容又通过一只串联电阻R接到电源的正极。工作时,电源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当电容充电使其电压达到阀值电平后,比较器A1输出低电平,触发器R-S翻转,它的输出端变为高电平,经过一级反相器反相为低电平后作为一种控制信号输出,实现对电路的一种工作状态的控制。 ( 5 ) 555定时器的基本功能]4[ ①R=0,无论其他输入为何值(用×表示),必有Q=1,U O为低电平0,T D饱和导通,故R端称为置0端或复位端。 ②R=1,U TH>2U CC/3、U TR>U CC/3时,U O1为低电平,U O2为高电平,使Q=1、

压控振荡器原理和应用说明

压控振荡器(VCO) 一应用范围 用于各种发射机载波源、扩频通讯载波源或作为混频器本振源。 二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变容管结电容Cj随反向偏置电压VT变化而变化的特点(VT=0V时Cj是最大值,一般变容管VT落在2V-8V压间,Cj呈线性变化,VT在8-10V则一般为非线性变化,如图1所示,VT在10-20V时,非线性十分明显),结合低噪声振荡电路设计制作成为振荡器,当改变变容管的控制电压,振荡器振荡频率随之改变,这样的振荡器称作压控振荡器(VCO)。压控振荡器的调谐电压VT要针对所要求的产品类别及典型应用环境(例如用户提供调谐要求,在锁相环使用中泵源提供的输出控制电压范围等)来选择或设计,不同的压控振荡器,对调谐电压VT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对调谐线性有较高要求者,VT选在1-10V,对宽频带调谐时,VT则多选择1-20V或1-24V。图1为变容二极管的V-C特性曲线。 (V) T 图1变容二极管的V-C特性曲线 三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参数 1 工作频率:规定调谐电压范围内的频率范围称作工作频率,通常单位为“MHz”或 “GHz”。 2 输出功率:在工作频段内输出功率标称值,用Po表示。通常单位为“dBmw”。 3 输出功率平稳度:指在输出振荡频率范围内,功率波动最大值,用△P表示,通常 单位为“dBmw”。 4 调谐灵敏度:定义为调谐电压每变化1V时,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量,用MHz/ △VT 表示,在线性区,灵敏度最高,在非线性区灵敏度降低。 5 谐波抑制:定义在测试频点,二次谐波抑制=10Log(P基波/P谐波)(dBmw)。 6 推频系数:定义为供电电压每变化1V时,引起的测试频点振荡频率的变化量,用MHz/V表示。 7 相位噪声:可以表述为,由于寄生寄相引起的杂散噪声频谱,在偏移主振f0为fm 的带内,各杂散能量的总和按fin平均值+15f0点频谱能量之比,单位为dBC/Hz;相位噪 声特点是频谱能量集中在f0附近,因此fm越小,相噪测量值就越大,目前测量相噪选定

压控LC振荡器

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设计报告 设计者:李永彬王萍宋均雷 赛前辅导老师:姚福安万鹏 单位: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50061 A题电压控制LC正弦波振荡器 摘要 本系统由LC振荡电路、高频放大电路、采样保持电路、三位半电压显示模块、CPLD控制模块及四位LED显示模块等构成。本设计的特色在于应用变容二极管实现了压控变频及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了频率测量。 Abstract This system includes LC frequency generator, the sampling-holding circuit, controlled by the CPLD. This can realize that the function that change the frequency step by step. To display the outcome, the model applied in. 1. 方案论证及实现 根据压控LC震荡器题目的要求,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1.方案一: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器 变压器反馈式LC震荡电路要使用变压器,其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而且,变压器的铁芯容易产生电磁干扰。 2.方案二: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电路反馈电压取自电感,而电感对高次谐波的阻抗较大,不能将高次谐波滤掉,因此输出波形中含有较多的高次谐波分量,波形较差,而且频率稳定度不高 3.方案三: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电路反馈电压取自电容,其对高次谐波的阻抗较较小,因此反馈电压中的高次谐波分量较小,波形较好。为达到题目要求实现压控,可采用变容二极管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于制版条件有限,不可能有效克服分布参数干扰的影响,但此方案仍为实现题目

LC压控振荡器课程设计(含程序)

LC压控振荡器课程设计(含程序)武汉理工大学《学科基础课群课设》 摘要 本设计是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高频VCO(Voltage Control Oscillation)。主 振器由分立元件组成。电压对频率的控制是通过变容二极管来实现的。即通过改变变容 二极管的反向压降,从而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继而改变振荡频率。系统的输出频 ,3率范围为10MHz—40MHz。频率稳定度在以上。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频10 率和电压值的实时测量及显示并控制频率步进,步进有粗调和细调的功能。粗调可实现 较大步进值调节,是调可实现较小步进值调节。该功能使得频率的准确定位十分方便。 本电路在调频部分为提高输出频率精度,采用单片机控制主振器参数,根据产生不同的 频率范围控制不同的主振器参数而达到提高精度和稳定度的目的。为了高频信号的良好 传输,本设计的部分电路板采用了人工刻板使得本设计更加特色鲜明,性能优良。 关键字:VCO 单片机变容二极管 ADC0804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high frequency VCO with comprehensive and perfect function. The main vibrator is made up of several separable components. Voltage control on the frequency is realized by way of varicap diode. That, changing the reverse voltage of diode can adjust the frequency. The frequency of the apparatus can output from 10MHz to 40MHz, and its I 武汉理工大学《学科基础课群课设》 ,3frequency stability can reach .This design uses a single-chip as control core to measure 10 and display the frequency and voltage and regulate frequency. The frequency adjustment includes two procedures -approximate adjusting and slight adjusting, The slight adjusting can realize the precise frequency outpu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ecision of frequency to output, the circuit control the main vibrator with a single-chip. In order go gain what we to. we can change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the main vibrator. In addition, Some part of the design wield arterial pattern plate. It nape the circuit mare perfect. Key words: VCO MCU DIODE ADC0804 目录 1. 系统设计 (1) 1.1 设计要求 (1)

压控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 指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有对应关系的振荡电路(VCO),频率是输?入信号电压的函数的振荡器VCO,振荡器的?工作状态或振荡回路的元件参数受输?入控制电压的控制,就可构成?一个压控振荡器。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LC压控振荡器、RC压控振荡器 1. 简介 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特性 其特性?用输出?角频率ω0与输?入控制电压uc之间的关系曲线(图1)来表?示。图中,uc为零时的?角频率ω0,0称为?自由振荡?角频率;曲线在ω0,0处的斜率K0称为控制灵敏度。在通信或测量仪器中,输?入控制电压是欲传输或欲测量的信号(调制信号)。?人们通常把压控振荡器称为调频器,?用以产?生调频信号。在?自动频率控制环路和锁相环环路中,输?入控制电压是误差信号电压,压控振荡器是环路中的?一个受控部件。 压控振荡器的类型有LC压控振荡器、RC压控振荡器和晶体压控振荡器。对压控振荡器的技术要求主要有:频率稳定度好、控制灵敏度?高、调频范围宽、频偏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并宜于集成等。晶体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高,但调频范围窄;RC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低?而调频范围宽,LC压控振荡器居?二者之间。 LC压控型 在任何?一种LC振荡器中,将压控可变电抗元件插?入振荡回路就可形成LC压控振荡器。早期的压控可变电抗元件是电抗管,后来?大都使?用变容?二极管。图 2是克拉泼型LC压控振荡器的原理电路。图中,T为晶体管,L为回路电感,C1、C2、Cv为回路电容,Cv为变容?二极管反向偏置时呈现出的容量;C1、C2通常?比Cv ?大得多。当输?入控制电压uc改变时,Cv随之变化,因?而改变振荡频率。这种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VCO输出频率与控制电压关系 式中C0是零反向偏压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量;φ是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压;γ是结电容变化指数。为了得到线性控制特性,可以采取各种补偿措施。 RC压控振荡器 在单?片集成电路中常?用RC压控多谐振荡器(?见调频器)。

2.4G压控振荡器的原理

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压控振荡器工作原理及各项性能指标的意义。 2.掌握压控振荡器的测量方法,特别是频率/电压特性的测量及频率/电压斜率计算。 3.学习压控振荡器设计,熟悉其电路结构。 4.掌握微波频谱仪及频率扩展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压控振荡器模块在RZ 9905-R 微波接收实验系统箱内,电路如图3-1所示,它由12T T 、两只晶体三极管及变容二极管3T 等电路组成,13T T 、及周围电路组成频率可变的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又称考必兹振荡器),其等效电路如图3-2所示。回路电容ec eb C C 、为晶 图3-1 压控振荡器图 体管极间电容,13b L C T 、、串联后构成回路电感。b L 为晶体管基极引线电感,约为10nH 。变容二极管3T 的作用是,当外加控制电压经电阻1R 加到它上面,变容管3T 的等效电容随外加电压变化而攺变,因此图3—2所示电路中振荡回路的自然谐振频率随之改变。从而,当外加控制电压变化时,能攺变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该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约为 2.2-2.5GHz ,由于振荡频率高,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引线电感等参数对振荡频率及工作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微波模块对元件、布线、工艺、焊接等的要求非常高。

图3-2 压控振荡器等效电路 图3-1中,2T 及周围电路为压控振荡器的放大输出级。567R R R 、 、构成 型衰减器,它使压控振荡器和放大输出级隔离,有利于提高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12345L L L L L 、、、、为高频扼流圈,它们的作用是为两晶体三极管各极提供合适的直流电压。本模块供电电压为12伏,压控振荡信号从6C 输出,其电平约为0dbm 。为了在线测量,压控振荡信号经衰减器送至压控振荡器输出测量接头,电平约为-10dbm 。 三、实验仪器 1. 压控振荡器模块 2.AT5011频谱仪 3 AT5000F2频率扩展器 四、实验内容 1. 观察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频谱; 2. 测量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可调范围; 3. 测量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2.4GHz 时信号功率和对应的压控电压; 4. 测量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电压、功率/电压控制特性; 5.观察压控振荡器结构。

压控LC振荡器

目录 1 引言 (2) 1.1 振荡器简介 (2) 1.2 系统设计的目的 (2) 1.3 系统设计的意义 (2) 2 系统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 (3) 2.1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3) 2.1.1 任务 (4) 2.1.2 基本要求 (4) 2.2 总体设计思路 (4) 2.3 基本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4) 2.3.1 电压控制LC振荡器模块 (5) 2.3.1.1互感耦合振荡器 (5) 2.3.1.2 电感反馈三端式振荡电路 (5) 2.3.1.3 电容反馈三端式振荡电路 (5) 2.3.1.4 集成电路振荡器 (6) 2.3.2 LC控制信号的实现 (8) 2.3.3 稳幅电路的选择 (9) 2.3.4频率控制方式的设计与选择 (9) 2.3.5功率放大器 (10) 2.3.6 系统组成构图 (10) 3 单元电路的设计 (11) 3.1压控振荡器和稳幅电路的设计 (11) 3.2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12) 3.3 峰值检测电路 (16) 3.3 系统软件的设计 (18) 4 测试方法及结果分析 (20) 4.1 测试仪器 (20) 4.2 测试方法 (20) 4.3 结果分析 (20) 5 总结 (21) 6 参考文献 (21)

电压控制LC振荡器 1 引言 1.1 振荡器简介 振荡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频率源,一般用在锁相环中。详细说就是一个不需要外信号激励、自身就可以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阻型两种。所谓“振荡”,其涵义就暗指交流,振荡器包含了一个从不振荡到振荡的过程和功能。能够完成从直流电能到交流电能的转化,这样的装置就可以称为“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VCO)的类型有LC压控振荡器、RC压控振荡器和晶体压控振荡器。对压控振荡器的技术要求主要有:频率稳定度好,控制灵敏度高,调频范围宽,频偏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并宜于集成等。晶体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高,但调频范围窄;RC压控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低而调频范围宽,LC压控振荡器居二者之间。 振荡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在无线电测量仪器中,它产生各种频段的正弦信号电压:在热加工、热处理、超声波加工和某些医疗设备中,它产生大功率的高频电能对负载加热;某些电气设备用振荡器做成的无触点开关进行控制;电子钟和电子手表中采用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振荡电路作为定时部件等。在通信系统电路中,压控振荡器(VCO)是其关键部件,特别是在锁相环电路、时钟恢复电路和频率综合器电路等电路中更是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VCO压控振荡器几乎与电流源电路和运放电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2 系统设计的目的 了解、分析振荡器设计的基本设计和发展方向,掌握压控LC振荡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电路结构,工作原理。 1.3 系统设计的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振荡器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振荡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通信、电子、航海航空航天及医学等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基于施密特触发器的压控振荡器

HUNAN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集成电路应用--基于施密特 触发器的压控振荡器 学生姓名李文 学生学号 20111102122 专业班级电科一班 学院名称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陈迪平 学院院长文双春 2015 年 1 月 13 日

第一部分:综述类 问题:概述恒流源的基本概念以及设计思想、按照基本设计思想分析基本型镜像恒流源的工作原理、输出阻抗以及提高输出阻抗的措施 1.恒流源基本概念: 恒流源是输出电流保持恒定的电流源; 理想的恒流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a)不因负载(输出电压)变化而改变; b)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c)内阻为无限大(以使其电流可以全部流出到外面) 2.基本恒流源的设计思想 基本的恒流源电路主要是由输入级和输出级构成,输入级提供参考电流,输出级输出需要的恒定电流。 ①构成恒流源电路的基本原则: 恒流源电路就是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以保证其它电路稳定工作的基础。即要求恒流源电路输出恒定电流,因此作为输出级的器件应该是 具有饱和输出电流的伏安特性。这可以采用工作于输出电流饱和状态的BJT 或者MOSFET来实现。为了保证输出晶体管的电流稳定,就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a)其输入电压要稳定——输入级需要是恒压源;b)输出晶体管的输出电阻尽量大(最好是无穷大)——输出级需要是恒流源。 ②对于输入级器件的要求: 因为输入级需要是恒压源,所以可以采用具有电压饱和伏安特性的器件来作为输入级。一般的pn结二极管就具有这种特性——指数式上升的伏安特性;另外,把增强型MOSFET的源-漏极短接所构成的二极管,也具有类似的伏安特性——抛物线式上升的伏安特性。 在IC中采用二极管作为输入级器件时,一般都是利用三极管进行适当连接而成的集成二极管,因为这种二极管既能够适应IC工艺,又具有其特殊的优点。对于这些三极管,要求它具有一定的放大性能,这才能使得其对应的二极管具有较好的恒压性能。 ③对于输出级器件的要求: 如果采用BJT,为了使其输出电阻增大,就需要设法减小Evarly效应(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即要尽量提高Early电压。 如果采用MOSFET,为了使其输出电阻增大,就需要设法减小其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和衬偏效应。因此,这里一般是选用长沟道MOSFET ,而不用短沟道器件。

压控振荡器

摘要 压控振荡器作为无线收发机的重要模块,它不仅为收发机提供稳定的本振信号,还可以倍频产生整个电路所需的时钟信号。它的相位噪声、调节范围、调节灵敏度对无线收发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振荡器的两种基本理论:负反馈理论和负阻振荡理论。分别从起振、平衡、稳定三个方面讨论了振荡器工作所要满足的条件,并对这些条件以公式的形式加以描述。 接着介绍了两种类型的压控振荡器:环形振荡器和LC振荡器。对这两种振荡器的结构、噪声性能和电源的敏感性方面做出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LC压控振荡器更加适合于应用在射频领域。紧接着介绍了CMOS工艺可变电容和电感的物理模型,以及从时变和非时变两个方面对相位噪声进行了分析。 最后本文采用csm25Rf工艺并使用Cadence SpectreRF仿真器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一个COMS LC压控振荡器,频率变化范围为2.34GHz-2.49GHz,振荡的中心频2.4GHz,输出振幅为 480mV,相噪声为100kHz 频率偏移下-91.44dBc/Hz ,1MHz频率偏移下-116.7dBc/Hz, 2.5V电源电压下功耗为18mW。 关键词:LC压控振荡器;片上螺旋电感;可变电容;相位噪声,调谐范围。

ABSTRACT V oltage-control-oscillator is the crucial components of wireless transceiver , it provides local signal and clock for the whole circuit, its performance parameter, such as: phase noise, tuning range, power consumption, have great effect on wireless transceivers. Firstly, two oscillator theorems: negative-feedback theorem and negative-resistance theorem , are presented and the conditions of startup, equilibrium, stabilization required for oscillator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Secondly , we introduce two types of VCO : ring VCO and LC VCO ,and mad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 it is obvious that LC VCO are suit for RF application. The physical model for MOS varactor and planar spiral inductor are present. At last, a COMS LC VCO with csm25rf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 the VCO operates at 2.34GHz to 2.49 GHz, and its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2.4GHz. The amplitude is 480 mV. The phase noise at 100 kHz offset is –91.48dBc/Hz, and -116.7dBc/Hz at 1MHz.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core is 18mW with 2.5V power supply. Key Words:LC VCO;on-chip spiral inductor;MOS-varactor;phase noise;turning ran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