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_枳实薤白桂枝汤。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鳞茎。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野蒜。薤白形状类似蒜,(俗称小根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属药食两用品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均产,薤白是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鳞茎。主产东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古人云:“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民间俗称野蒜。入药以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不带花茎者为佳。薤白自古以来就被作为药食兼用之品。元代农学家王桢曾说:“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来源于《金匮要略》,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由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药物组成。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来源】金匮要略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功效】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组成】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歌】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治】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方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成人常用剂量: 5剂)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临床运用】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丹参、三七、檀香等治疗冠心病;。加浙贝母、芥子、乳香、没药治疗乳腺增生;加紫菀、款冬花等治疗老年咳喘;加杏仁、石菖蒲、射干、紫菀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加枳壳、大腹皮、葛根、丹参等治疗慢性胆囊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原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九篇第四条)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原为治疗胸痹的方药。其病势是由胸部向下扩展到胃脘两胁之间,而后胁下之气又逆而上冲,形成胸胃合病,证候之偏实者。本方由枳实、薤白、桂枝、川厚朴、全栝楼组成。方中的枳实、川厚朴开痞散结,下气除满;桂枝上以宣通心胸之阳,下以温化中下二焦之阴气,既通阳又降逆。降逆则阴寒之气不致上逆,通阳则阴寒之气不致内结。栝楼苦寒润滑,开胸涤痰。薤白辛温通阳散结气。因此,无论是气机阻滞导致的胸中阳气不得通达,还是阴寒之邪凝结胸胃、阻遏阳气畅达的病证,皆可治之。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简介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的第5条云:“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组成】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6g) 瓜蒌一枚,捣(12g)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用法及功用

【用法】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治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

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或者寒伤阳明太阴证,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歌:瓜蒌薤白桂枝汤,蒌实厚朴合成方,通阳散结又下气,祛痰治疗胸痹良。

桂枝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医案一则

桂枝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医案一则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被后世医家称为“群方之冠”,可见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其功用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治法遵循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风: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即辛温发汗解表。究其原因,太阳病是由外邪侵袭肌表,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所致,即“营弱卫强”,或“阳浮而阴弱”。其病症特点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由于病人体质强弱不同,感受外邪性质不同,病理变化也各有其特点,因此太阳病有三种主要的证候类型,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和表郁轻证。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一般比较轻浅,但若治疗不当,则变化迅速,其中若表邪不解或兼有其他病理变化,成为太阳病兼证。如中风表虚证,可兼经输不利,兼肺气不利,兼阳虚漏汗,兼胸阳不振,兼阳气不足等。 经过现代研究,桂枝汤所主治的病症种类多达四十余种,病症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王琦、铁君二人总结叶天士运用桂枝汤及类方时认为,叶天士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范围很广,如虚人外感、咳嗽、痰饮、痹痛、冲气、动悸等,常随症投之。有作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之用;有作通阳制水,化痰涤饮之施;有温通经脉而设,有取温肾平冲之力,王孟英说:“改错所云者,仍湿热症也,若风寒伤卫,岂可不遵仲景之法而不用桂枝汤”,由此看出桂枝汤皆为历代医家所重用的。其方配伍严谨,用药精良,用此方治疗疾病,每每获得良效。桂枝汤原方为: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用法:上五味,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本文主要通过一则医案对上方的加减应用治疗太阳病兼证。 2010年10月28日,秦某,男患,69岁,素有冠心病心衰病史,反复心衰,这次因感冒后心衰加重10余日,主要症状可见喘息气促,不能平卧,心悸,口唇发绀,恶寒,精神不振,双下肢轻度浮肿,尿少,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电图示:ST-T改变,室上性心动过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微。诊断:冠心病心衰,治法:解肌祛风,降气平喘,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药:桂枝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芍药15克,大枣7枚,厚朴15克,杏仁15克,上方七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上方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其中桂枝温经通阳,以散肌表之风寒,芍药敛阴和营,以益在内之营阴,生姜辛散表邪,助桂枝温卫,大枣补胃气,助芍药和营,炙甘草调和诸药,厚朴下气消痰,宽中理气,杏仁利肺气,降逆平喘,诸药合用共成表里兼顾之剂,喘证自解。正如尤在泾《金匮心典》引徐氏之说“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说明本方在外它有调和营卫之功,在内则有调和气血之用。 7日后复诊,主要症状可见胸闷,心悸,汗出,夜间尤甚,口唇发绀,精神不振,双下肢轻度浮肿,尿少,无喘息气促,无恶寒,听诊双肺干湿啰音明显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数。治法:调和营卫,复阳固表,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药:桂枝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7枚,附子10克,茯

桂枝汤和类方医案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9g 大枣4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伤寒论》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15)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54)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6) 桂枝汤,出自中医古典名著《伤寒论》。《伤寒论》,其中的“伤寒”不是西医的“伤寒”,而是中医广义外感的总称。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所以我将其列为外感发热第一方。 主治:外感发热。 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怕风、舌红苔白,脉浮。 个人总结: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体虚之人。主要症状有怕冷或怕风,发热或不发热,必有出汗,舌尖淡红,口不渴。从桂枝汤的用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治疗外感发热是主连续用药的。病情需要,不要一天仅用药一付、服两次;而可以增加用药次数,务使药力连贯。而且,桂枝汤服后,应该喝点稀饭以帮助出汗。 禁忌:桂枝汤不可用于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病人也会出汗,轻度怕风,但应该有口渴,咽痛,舌尖红的表现,不难鉴别。 桂枝汤医案: 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3个月来,每日下午3至5点发热,两臂时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脉缓。给服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来源】金匮要略【原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九篇第四条)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行气解郁,通阳散结,逐饮降逆,祛痰宽胸。 【药物组成】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方歌】胸背牵疼不卧时,半升半夏一蒌施,薤因性湿惟三两,斗酒同煎涤饮奇。或者: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1] 【主治】即治疗: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药方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临床运用】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丹参、三七、檀香等治疗冠心病;。加浙贝母、芥子、乳香、没药治疗乳腺增生;加紫菀、款冬花等治疗老年咳喘;加杏仁、石菖蒲、射干、紫菀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加枳壳、大腹皮、葛根、丹参等治疗慢性胆囊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方合茯苓朮甘汤加干姜、白蔻治痰饮内盛,胸阳胃阳并虚。本方加桂枝、茯苓、生姜治胸阳不振。 医案:冠心病心绞痛:某女,干部,退职后,郁郁不乐,足不出户,恶食,以胃痛服药不效就诊:面色虚浮,唇舌青紫而汗出,神情痛苦,以手捂胸,谓之憋闷疼痛,虽已阳春三月,仍以冬装裹身,羊毛围巾缠颈,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结代。中医辨证为痰湿痹阻,胸阳,治当涤痰除湿通阳。处方:全瓜蒌60g 薤白6g 清半夏30g,煎汁150毫升,加白酒30毫升顿服,3剂后,痛大减,又守方减量加炙甘草30g,服药10天,病告豁然。

关于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探讨

关于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份至2017年3月来院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病程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中,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了疾病的发作次数、病程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大大提升,应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疾病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作为中老年患者的一项重要疾病,病情具有发作反复、不稳定、发展快速及预后治疗效果差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再加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增加了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发病概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不显著。相关的医学研究资料显示,瓜蒌薤白半夏汤结合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来院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份至2017年3月来院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6±4.2)岁。观察组男21例,女25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为(59.4±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每日服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瓜萎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主要原材料包括生地20 g、半夏15 g、栝楼15 g、当归15 g、薤白15 g、红花15 g、牛膝15 g、川芎15 g、桔梗15 g、枳壳15 g、赤芍15g 、柴胡10 g、桃仁10 g。采用水煎服方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以30 d为一个治疗周期,在治疗期间,当发现患者出现心绞痛病症,需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1]。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功效与作用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功效与作用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栝楼薤白半夏汤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 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半夏12克白酒1升 【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备注】 本方即栝楼薤白白酒汤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栝楼、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 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汤、瓜蒌半夏白酒汤 【处方】 栝楼实1枚(捣),薤白3两,半夏半斤,白酒1斗。 【功能主治】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用法用量】 瓜蒌薤白半夏汤(《济阳纲目》卷七十二)、瓜蒌薤白汤(《医醇剩义》卷四)、瓜篓半夏白酒汤(《医学金针》卷三)。 【注意】 忌羊肉、饧。 【各家论述】 ①《金匮要略心典》: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②《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

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阴阳。 【临床应用】 冠心病《福建中医》(1988;1:41):张某,男,54岁,干部。初诊自述心窝部闷痛彻背伴短气,间歇性发作已半个月,常于饭后或劳累时诱发,每次2-3分钟,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舌质淡暗,黄白腻,脉细弦,证为气滞血瘀所致之胸痹。处方:栝楼,薤白、葛根、丹参15g,半夏、当归各10g,赤芍、桑寄生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后症减,原方去葛根,加郁金10g、黄耆15g,连服30剂,随访半年胸痛未复发。 【摘录】 《金匮》卷上 以上就是栝楼薤白半夏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化学药对比单用化学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的Meta分析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化学药对比单用化学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 心绞痛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化学药对比单用化学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集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化学药(试验组)对比单用化学药(对照组)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 5.1.0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血脂水平)。结果:共纳入10项RCT,合计8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RR=1.25,95%CI(1.17,1.35),P<0.0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RR=1.35,95%CI(1.19,1.53),P<0.001]、降低血脂水平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MD=-0.45,95%CI(-0.71,-0.19),P<0.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化学药对比单用化学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在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方面均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of modified Gualou xiebai banxia (GLXBBX)decoction combined with chemical drugs versus chemical drugs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Retrieved from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JFD,VIP and Wanfang database,RCTs about therapeutic efficacies of GLXBBX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chemical drugs (experimental group)versus chemical drugs alone (control group)in the treatment of SAP were collected.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Rev Man 5.3 statistical software after data extraction of clinical studies met inclusion criteria and quality evaluation with Cochrane 5.1.0 quality evaluation tool (total respons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fficacy and ECG improvement,blood lipid level). RESULTS:There were totally 10 RCTs,involving 820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fficacy [RR=1.25,95%CI (1.17,1.35),P<0.001],total response rate of ECG improvement [RR=1.35,95%CI(1.19,1.53),P<0.001],decrease LDL improvement [MD=-0.45,95%CI (-0.71,-0.19),P<0.001]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DR. CONCLUSIONS:For SAP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odified GLXBBX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chemical drugs is better than chemical drugs alone in total respons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fficacy,total response rate of ECG improvement,and decrease LDL improvement. KEYWORDS Modified Gualou xiebai banxia decoc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Stable angina pectoris;Total response rate;Electrocardiogram;Blood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子沿用了千年,关于方子就不多解释了,在这里把我自己认为重要的说几句。 1.之所以冠之以“神方”,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发我的感慨。我说心脏病而不说胸痹或者冠心病是因为它的适应症远不止,是我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专方、基础方,各种心脏病都要选用,离了它不行! 2.大家可能质疑难道不辨证么?辨证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在选方上辨证,而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用法上辨证,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基础方是“一百年不动摇的”。 3.怎么变化应用我觉得很重要: (1)首先是瓜蒌,现在药房一般就是全瓜蒌和瓜蒌仁两种,瓜蒌仁这里是不用的了,但是仅仅全瓜蒌是不够的,我运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情况选用全瓜蒌或者瓜蒌皮。瓜蒌皮一般药店没有,我这里中药店同仁堂和我一个朋友药店有(因为我总用),其他药店多数都没有,可以多开点全瓜蒌让患者去掉仁。什么时候用全瓜蒌什么时候用瓜蒌皮,简单的一点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都用皮,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辨证上因为胸痹寒凝心脉痹阻的很多,所以用皮的情况很多,用全瓜蒌因为瓜蒌仁偏寒滑肠,不利于病情,而实热证大便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才更好。剂量瓜蒌皮最少要用30g,全瓜蒌一般30g,大便干结可以用50g,量少效果差,这是君药。 (2)其次是薤白,这个药非常重要是温通心阳的第一要药,比桂枝、附子什么的都重要,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但是这个剂量要调节,夹杂实热、湿热、虚热等情况(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虚寒体质或心阳痹阻明显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里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没有胸痛的话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显或者急症的时候必须加,现在一般用即墨黄酒,煎煮的时候酒水各半。(4)以上三味主要的药说完了,其他就是配伍变化了,临证加减很多,我替几个比较重要的:心脏病患者多有喘息,上楼、运动则喘息,这个时候一定要加麻黄,根据病人情况,虚寒、少汗的多加可用5-10g,再大量就最好先煎去沫了,对于其他有热像或者多汗或者心率过快的用3g足矣(这也是让我惊叹的地方,3g麻黄就效果非凡,麻黄真是好药可惜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有成人方用1.5g治疗鼻炎好多例子),对于喘息较重的如果这时候想加大点量最好合用山茱萸、五味子等药,本来生石膏是佐制麻黄的好药,但是心脏病用的时候不太多。还有疼痛的时候要合用金铃子散、失笑散,调和营卫合用桂枝汤,解决动脉硬化症加用海藻,清理血管降低血脂要用三黄、水蛭。稳定心率要加黄连、琥珀。大汗不止要加生龙牡、山萸肉等等,我不加解释了,这是我的经验,也可能大家不认同,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多用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必定不会让你失望,我面对心脏病患者从来信心满满就来源于这个方子,神方是我在临床体会出来的。 现在安心脏支架的太多了,我个人是极其反对的,除非急性心梗为了挽救生命以外,我都不主张安,用中药疏通血管、改善新陈代谢才是王道,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我的最犀利武器。 举个病例吧,前几天的:

(仅供参考)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痰证方区别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应用区分 张仲景在《金匮要落》中分辨“胸痹心痛”系胸阳不足,阴邪(主要指痰浊、水饮)上乘,相互搏结而成。为此组建9个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 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桔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 胸痹病,其治宜宣痹通阳,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主方。用全瓜蒌30g,宣痹宽胸,祛痰散结为君。薤白10g辛温通阳,豁痰下气为臣。白酒半两通阳止痛,轻扬药势为佐使。药理明确薤白对心血管病药效的活性成分大蒜氨酸、挥发精油等只溶于酒而不溶于水,可见仲景用薤白加酒治胸痹病的科学性。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痰结胸中,痹阻胸阳更甚者,“心痛彻背”、“不得卧”,则加法夏,增强祛痰逐饮之力,便成“瓜蒌薤白半夏汤” 胸痹延及胃脘,“心中痞气”,“胁下逆抢心”,宜胸胃同治,既已瓜蒌薤白宣胸痹,又加厚朴、枳实调胃气,再入温通的桂枝,便 成“枳实薤白桂枝汤”。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偏水饮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偏于气滞的用“橘枳姜汤”;偏寒湿急性作痛的用“薏苡付子散”;寒饮内停“心中痞”,上逆而“心悬痛”的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乌头赤石脂丸”(制附片、赤石脂、蜀椒、干姜)。 胸痹,脾阳亦虚宜补中助阳,用“人参汤”(人参、炒白术、干姜、炙草),又名“理中汤”;在《伤寒论》中倍草,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主治中焦虚寒而兼外感表寒证;《和剂局方》加附子, 名“附子理中汤”,主治脾肾阳虚证;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丸”,主治脾虚痞满,痰饮腹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附子、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回阳散寒之力更大;《明医杂著》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主治脾胃阳虚,痰饮内停证;《症因脉治》加黄连名“连理汤”,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泛酸证;《万病回春》去甘草,加蜀椒、乌梅、茯苓,名“理中安蛔汤”,主治脾胃虚寒,蛔虫腹痛证。 “瓜蒌薤白白酒汤”,这是《金匮要略》里面的,从痰浊论治的主方。80年代提出来从痰论治不是我的发明,不是我的创新,我仅仅是传承,因为张仲景已经指明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一共七个方。人们光想到它温通,没有想到瓜蒌祛痰。我想到了,给它传承了,给它发挥了。它是宣痹通阳,忘了祛痰下气。当然我昨天讲了,这里面一定搁白酒,因为薤白的有效成分只溶于酒不溶于水。 第二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半夏,祛痰的作用就更大了,它用的指要就这四个字“心痛彻背”。当然现在冠心病心痛很少了,绞痛更少了,给它发挥,闷、憋,喘不过气来,影响到背,影响到肩膀,发沉,这就是心痛彻背,这个时候你就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当然不加半夏也行,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也行,换什么呢?把半夏换成葛根。昨天我讲了,葛根的心血管效应也非常好,项背的阴经药也是葛根,半夏就怕它燥。 “枳实薤白桂枝汤”,当然现在不加枳实了,加枳壳,加厚朴,加桂枝,这就胸和胃同治了,这个痰浊即阻于胸又阻于胃,病人会有消化症状,纳呆、恶心、呕吐,这个时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逐水饮。水饮啊,当然不用甘草,甘草经方里面

经方应用五十四瓜蒌薤白半夏汤(1)

经方应用五十四——瓜蒌薤白半夏汤(1) 五十四、瓜蒌薤白半夏汤 本方为治疗胸痹痰饮雍盛的主方。见胸闷不能平卧,心胸部疼痛牵引至后背,喘息咳唾,呼吸短气,苔白腻,脉沉滑。方用瓜蒌豁痰下气,畅膈宽胸,薤白通阳散结,半夏燥湿化痰,白酒通阳以行药势。现代用治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胸部软组织损伤,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炎等疾病。 案79、悬饮(渗出性胸膜炎) 患者李某,女,76岁,卢氏县朱阳关镇人,2012年2月10日诊。 因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一周,五里川医院X线胸透报告“右侧胸腔自第二肋以下大量积液”,经穿刺抽水、抗炎等综合治疗半个月,病情不见缓解,考虑患者高龄体弱,胸水病因不明,建议转大医院治疗,患者家属邀余往诊。 刻诊:诊脉浮弦微数,舌淡苔薄白,心悸胸闷,口唇微绀,微寒低热(体温37.5度),肢节微痛,胁痛口苦,大便微溏,咳嗽痰白而粘,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尿少,双下肢呈指陷性水肿。 诊断:1、悬饮(右侧渗出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2、胸痹(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伴心功能不全)。辩证:太阳少阳合病兼胸阳不振,饮留胸胁。 治宜:解表达邪兼活血行气、振荡胸阳而化饮。 方选:柴胡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千金苇茎汤、五苓散、葶苈大枣泻肺汤化裁。 中药:柴胡15g,黄芩12g,党参18g,炙甘草10g,半夏12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葶苈子(包煎)20g,葎草60g,全瓜蒌30g,薤白15g,丹参30g,檀香15g,砂仁(后下)8g,降香15g,桃仁12g,苇茎30g,杏仁15g,生苡仁30g,冬瓜仁40g,山药60g,猪苓15g,茯苓30g,泽泻12g。 水煎服,3剂。 西药:复方丹参滴丸2瓶。10粒,3次/日。 卡拖普利12.5mg,3次/日。 硝本地平5mg,3次/日。 消心痛10mg,3次/日。 安体舒痛7mg,3次/日。上药连用10天。 二诊:上药间断服完,患者感发热已退,呼吸顺畅,食欲大增,精神好转,尿量增加,双下肢水肿全消。昨摄胸片,胸水平第五肋间。此外感已除,药已中病,稍事化裁,击鼓再进。

桂枝汤验案

桂枝汤 一、营卫不和 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辨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法,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按语:发热汗出见舌不红而淡,苔不少而白,脉不细而缓,则非阴虚发热之证,乃营卫不和也。营卫,即人体之阴阳,宜相将而不宜相离。营卫谐和,则阴阳协调,卫为之固,营为之守。若营卫不和,阴阳相悖,营阴不济卫阳而发热,卫阳不固营阴则汗出。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 二、高热 岳美中医案:张某某,女,15岁。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淡苔黄,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诊为中风证未罢,营卫失和,用桂枝汤3剂,如法服用而痊愈。(《桂枝汤类方证应用研究》1989:64)按语:发热虽高.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自无里证。但见恶风、汗出、脉来浮缓,表证备焉。乃卫气外浮而发热,与桂枝汤济营调卫,中病即愈。 三、自汗 刘少轩医案:林某某,青年渔民,文关岛人。体素健壮,某年夏天午饭后,汗渍末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从此不论冬夏昼夜,经常自汗出。曾就诊数处,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等,后来亦用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嗣到某医院诊治,疑有肺结核,经x光透视,心肺正常。经过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浸成灰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减少,流汗时间午、晚多而上午止,清晨末起床前,略止片刻。自觉肢末麻痹,头晕,脉浮缓重按无力。治宜微发其汗而调营卫,处方:桂枝梢9克,杭白芍9克,炙甘草3克,大枣7校,生姜9克,水一碗煎六分。清晨睡醒时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黄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吸粥,连进2剂,竞获全功。其后体渐健壮,七年未发。(福建中医药19 64;(5):35)按语:病起于腠理疏松之时,水湿直浸营卫之间,卫与营分,欲“司开合”而不能,致毛孔洞开不收,故自汗不止。然病延既久,当察有无证变,所幸“汗虽多但口不渴”、“脉仍浮缓”,可知“脏气末伤”,病仍在太阳营卫之间,此所谓“病常自汗音,…… 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合故尔。故治仍室桂枝汤“复发其汗”,今卫与营和则愈。 四、汗出偏沮 刘渡舟医案:孙某,男,39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则反无汗,界限分明,余无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此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此应调和阴阳,令气血和则愈,宜桂枝场: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暇热粥,得微汗而愈。(《经方临证指南》1993:2)按语:《京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营卫阴阳于周身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本案汗出偏沮,乃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例证。如不及时治疗则营卫相悖,阴阳不维,就可能导致半身不遂之“偏枯”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即为此意。本病往往由外感风邪引起,用桂枝汤祛风解肌,调和营卫,顺复阴阳,不失为正治之法,方证相对,故三投而愈。 五、无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孙百善医案:侣某男,9岁,1985年7月5曰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患儿呈现一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小时候我们吃饭,家长尤其是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是让我们多喝点汤,因为汤是大补,精华都在汤里,尤其是鱼汤、排骨汤、鸡汤等等,特别是我们生病了,身体虚弱,总会被劝着多喝鸡汤等等,多喝汤,营养又健康。一些材料熬制的汤还能够治病,例如瓜蒌薤白半夏汤。 现在医疗行业中中药是比较火爆的,各种中药,中成药,因为现代人讲究养生,注重保健,是药三分毒,因此中药虽然药效慢,但是可以调节身体,而且没有副作用,因此很受大众喜爱。 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丹参、三七、檀香等治疗冠心病;。加浙贝母、芥子、乳香、没药治疗乳腺增生;加紫菀、款冬花等治疗老年咳喘;加杏仁、石菖蒲、射干、紫菀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加枳壳、大腹皮、

葛根、丹参等治疗慢性胆囊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各家论述】 ①《金匮要略心典》: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②《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阴阳。 关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功效以及成分以上内容介绍的很清 楚了,夏天快要到来了,夏天都比较炎热,人们比较容易上火,气闷,这时候可以喝点瓜蒌薤白半夏汤。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虽然中药无副作用,但是如果我们身体健康也没必要喝,因为中药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补品,喝多了也容易上火哦。

桂枝汤验案

桂枝汤 一、营卫不和 渡舟医案:某某,女, 53 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 发热治疗,服药二 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辨为营 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法,为疏桂枝汤:桂枝 9 克,白 芍 9 克,生 9 克,炙甘草 6 克,大枣 12 枚,2 剂。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按语: 发热汗出见舌不红而淡,苔不少而白,脉不细而缓,则非阴虚发热之证,乃营卫不和也。营卫, 即人体之阴阳,宜相将而不宜相离。 营卫谐和,则阴阳协调, 阴阳相 悖,营阴不济卫阳而发热,卫阳不固营阴则汗出。用桂枝汤 二、高热 饮,二便自调,舌淡苔黄,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诊为中风证未罢,营卫失和,用桂 枝汤 3 剂,如法服用而痊愈。 (《桂枝汤类方证应用研究》 1989 :64)按语:发热虽高.但渴不 多饮,二便自调,自无里证。但见恶风、汗出、脉来浮缓,表证备焉。乃卫气外浮而发热,与桂 枝汤济营调卫,中病即愈。 三、自汗 少轩医案:林某某,青年渔民,文关岛人。体素健壮,某年夏天午饭后,汗渍末干,潜入海 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从此不论冬夏昼夜,经常自汗出。曾就诊数处,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 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等,后来亦用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嗣到某医院诊治,疑有肺 结核,经 x 光透视,心肺正常。经过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浸成灰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 眼可见。汗出虽多但口不渴, 尿量减少,流汗时间午、晚多而上午止,清晨末起床前,略止片刻。 自觉肢末麻痹,头晕,脉浮缓重按无力。治宜微发其汗而调营卫,处方:桂枝梢 9 克,杭白芍 9 克,炙甘草 3 克,大枣 7 校,生 9 克,水一碗煎六分。清晨睡醒时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 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黄芪 15 克, 服法如前,但不吸粥,连进 2 剂,竞获全功。其后体渐健壮,七年未发。 (中医药 19 64;(5):35)按语:病起于腠理疏松之时,水湿直浸营卫之间,卫与营分,欲 “司开合”而不能, 致毛孔洞开不收,故自汗不止。然病延既久,当察有无证变,所幸“汗虽多但口不渴 ”、“脉仍浮缓” 可知 脏气末伤”,病仍在太阳营卫之间,此所谓 病常自汗音,…… 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合故尔。故治仍室桂枝汤 “复发其汗”,今卫与营和则愈。 四、 汗出偏沮 渡舟医案:某,男, 39 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则反无汗,界限分明,余无 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此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此应调和阴阳,令气血和则愈,宜桂 枝场:桂枝 9 克,白芍 9 克,生 9 克,大枣 l2 枚,炙甘草 6 克, 3 剂。服药后暇热粥,得微汗 而愈。 (《经方临证指南》 1993 :2)按语:《京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 营卫阴阳于周身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本案汗出偏沮,乃营卫不 和,阴阳失调之例证。如不及时 治疗则营卫相悖,阴阳不维,就可能导致半身不遂之 “偏枯”证。《素问 ?生气通天论》所谓 “汗出偏 沮,使人偏枯”,即为此意。本病往往由外感风邪引起,用桂枝汤祛风解肌,调和营卫,顺复阴 阳,不失为正治之法,方证相对,故三投而愈。 五、 无汗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百善医案:侣某男, 9 岁, 1985 年 7 月 5 曰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 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 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 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患儿呈现一派 热象,然审证求因,此非有实热,乃营卫不调,汗液不得宣泄之故。治以调和营卫,开发 处以桂枝汤:桂枝 5 克,白芍 5 克,甘草 5 克,生 3 片,大枣 5 枚。水煎 5 剂。服药后,唯腋 下略有汗 液泌出,肌肤较前感舒服柔和。因患者服用汤药困难,改用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 共研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曰两次,每次 10 克,用生、大枣煎汁送下,服用二 — 曰,患儿 遍身菜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随访三个月未有发。 (中医杂志 1989 ;(5): 45) 按语:本案 卫为之固,营为之守。若营卫不和, “先其时发汗则愈 ”。 岳美中医案:某某,女, 15 岁。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 40 C,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 2 理,

柴胡桂枝汤病案 (1)

柴胡桂枝汤 【方药】桂枝一两半(去皮)(6克)芍药一两半(6克)黄芩一两半(6克)人参一两半(6克)甘草一两(炙)(3克)半夏二合半(洗)(7克)大枣六枚(3枚)生姜一两半(切)(6克)柴胡四两(12克) 【煎服】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解说】本证为太阳、少阳合病。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因太、少之证俱微,故各取原量之半合剂。临床,凡见太、少合病之证,皆可应用。 【运用】 一、肩背疼痛(肩周炎) 刘渡舟医案:于某某,男,43岁,1993年11月29日初诊。左侧肩背疼痛疫胀,左臂不能抬举,身体不可转侧,痛甚之时难以行走,服西药“强痛定’’可暂止痛片刻,旋即痛又发作,查心电图无异常?某医院诊为“肩周炎’’,病人异常痛苦。诊时自诉胸胁发满,口苦,时叹息,纳谷不香,有时汗出,背部发紧,二便尚调。视舌质谈,舌苔薄白,切其脉弦。辨为太阳少阳两经之气郁滞不通,不通则痛也。治当并去太少两经之邪,和少阳,调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加片姜 柴胡16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8克,炙甘草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大枣12克?片姜黄12克。 服3剂,背痛大减,手举自如,身转灵活,胸胁舒畅。续服3剂,诸症霍然而痊。(《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43~144) 按语:刘渡舟教授认为,治疗肩背痛当抓住太阳、少阳、督脉三经。肩部为少阳经,背部为太阳经、督脉。久痛入络者,其血必结,可加片姜黄、桃仁、红花、川芎等药活血通络止痛。若背痛连及腰部,头身困重而苔白腻,妇女兼见白带量多者,常用羌活胜湿汤而取效。 二、发热 李平医案:患者,女,44岁。发热5天,体温高达40.1℃。曾注射庆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APC等退烧药,药后虽汗出但高热不解。查白血球12,000?血沉、尿常规,X线胸透均正常,体温40.I'C。诊其脉缓而弦,舌质红,苔薄白。综合病情: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药用: 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5克,桂枝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1剂热退,再进2剂,余证悉除。查血象:白血球降至正常。(天津中医1989)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烧的有效方剂。张景岳指出:“邪在太阳者,

柴胡桂枝汤医案

严英200950404050 09级康复治疗学2班 一、发热 李平医案:患者,女,44岁。发热5天,体温高达40.1℃。曾注射庆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APC等退烧药,药后虽汗出但高热不解。查白血球12,000,血沉、尿常规,X线胸透均正常,体温40.1℃。诊其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综合病情: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药用: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5克,桂枝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1剂热退,再进2剂,余证悉除。查血象:白血球降至正常。 (天津中医1989;<3>:39)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有效方剂张景岳指出:“邪在太阳者,当知为阳中之表,治宜轻法;邪在少阳者,当知为阳中之枢,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李氏认为,临証见发热三五天或六七天,或服它药高热不解者,无论兼见少阳証与否,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剂收功。同时,在使用时重用柴胡、黄芩,如高热达38~40℃以上,柴胡用量可达24~30克,否则难以凑效。 自按: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主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投之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疏泄肝胆。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二、畏寒(神经官能症) 赵崇学医案:张某,女,34岁,1990年七月20日初诊。1989年产后受风,出现恶寒发热身疼,经治好转,但遗留全身怕冷症状,盛夏亦须毛衣加身,经查血沉、抗“O”、血象,尿常规等无阳性所见,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刻诊:时气温36℃左右,患者仍穿两件毛上衣,下着绒线裤,其形体偏胖,面色青滞无华,行走步履自然。寻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气变化时加重,时有乏力,偶见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睡眠及二便尚可,脉弦张按之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此乃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治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15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党参1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煎服5剂,怕冷减轻,不需厚衣;又进15剂,诸症全消,身和如常人。 (国医论坛1991;<6>:15) 按语:此证多见于女性,由太少同病,阳气不伸所致。其証除畏寒外,常兼见身疼、汗出、恶心、口苦、月经不调等,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和,每收奇效。 自按:恶寒怕冷,汗出、身疼,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脉弦张而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即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投柴胡桂枝汤调畅气机解郁散寒。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三、寒热 周少逸医案:沈某某,男,52岁。因患慢性肾功能不全于1982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今年8月23日午前始则形寒畏风,继之身热,体温37.5℃(原基础体温36.5℃~36.6℃),闭塞流涕,微咳泛吐,次日病发如前,伴有头痛,色质略淡,苔薄白润,咽红,脉浮滑带数。从外感论治,选用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连服两剂,咳嗽加频,任每日上午9—10时许先形寒畏风,体温逐渐上升至37.5℃~37.8℃,下午3—5时得小汗出热退而安。在病发时查血疟原虫(一),白细胞4400,中性70,淋巴26,嗜酸性4。患者第五天加用青霉素连续6天,氨基苄青霉素3天,中药先以宣肺治咳,后用清肺透解法,病任未已,纳减乏力。9月10日(即患病第19天)。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程,认为

小建中汤医案

小建中汤医案 一、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 为疏:桂枝10克P6芍3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当归10克,饴糖40克(烊化)。 此方服3剂,而腹痛不发。转方用双和饮气血两补收功。(《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24) 按语:本案为典型的虚寒腹痛、由血虚不能养肝,肝急刑脾所致,以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脉弦而细为特征。小建中汤在补益脾胃之中兼能平肝胆之气,又能缓解筋脉之拘急,用于本案正中其机。据刘老经验,治疗脾气虚弱,肝胆气急腹痛,可先服小建中汤,然后再用小柴胡汤去黄苓加芍药,效果更佳。 二、胃脘痛(胃粘膜脱垂) 胡希恕医案: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就诊。胃院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常饿时胃皖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塘,日二次行,下肢痪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但仍日二行,再服上方。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余无不适。(《经万传真》1994; 按语:中焦虚寒,胃络失煦而疼痛。治宜温中寒,缓里急。附子理中汤虽能温中,但无缓急之功,故用之乏效。惟小建中汤辛甘化阳而温里,酸甘化阴而缓急,正中病机,故投之痛已。 三、噎膈(贲门失弛缓症) 魏传余医案:李某,女.24岁,1987年6月6日就诊。于6个月前觉吞咽梗阻,食后呕吐,时轻时重。轻时,吞咽于食因难;重时,稀饭、开水均难咽下。伴胸胁疼痛,失眠易怒。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今日因吞咽梗阻,食后呕吐加重,而来就诊。刻下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舌质淡嫩,苔少而干,脉细弱。辨证:中焦虑寒,脾胃失健。治法:温中补虚,健脾强胃。小建中汤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