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发展简史1953-2005(中文版)

韩国经济发展简史1953-2005(中文版)
韩国经济发展简史1953-2005(中文版)

韩国经济发展简史1953-2005(中文版)

2012-04-04

海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写于2006年,现翻译成中文,并稍加评注。

韩国经济发展简史(2006年,英文版)

香港楼市的三次崩盘(摘自《香港地产业百年》)

有人问哪个《发展经济学》的版本好,我也不知道,我读过的是非常老的版本。从实用的角度看,韩国,台湾的经验特别有借鉴意义。当然大多数儒家社会+市场经济+政府干预的社会都值得借鉴。这些经济体都具备30年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勤劳工作,社会长期相对稳定(威权社会)等特征。朴正熙更是明目张胆地提出“受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理念。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韩国从1953年到2005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力求字数越少越好。韩国从1962年朴正熙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用了35年的时间,从一个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工业甚至电力的国家,发展到1996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000美元(按2006年的可比价格),并在1996年成功加入OECD这个发达国家经济组织,某种意思上标志着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完成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韩国经济的发展的几个标志性年份:

1962年,朴正熙,Mr.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9年,朴正熙遇刺,但是其经济发展思路被几乎完全沿袭。

1987年,民选总统,政T治M改D革初步成功,军人总统获胜。

1988年,世界奥运会,韩国人骄傲感爆棚。奥运会前后韩国经济过热,房价大涨,国民储蓄率前后50年之大顶(抛开数字,1988年应该是韩国国民幸福感最强的一年)。

1992年,诞生首位民T选文人总统。

1996年,加入OECD。韩国不光是在经济上,而且在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比如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等,都按OECD的标准要求自己。

虽然有各自确凿的污点,曾经为韩国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各位韩国总统,目前为止基本都没有善终。有人戏言,中国人恨日本人;苏联人恨德国人;韩国人则恨所有人(恨中国人,恨日本人,恨美国人,恨他们自己的总统)。朴正熙为了便于统治和建设一个工业化强国,在任期间向韩国人疯狂灌输民粹“爱国”主义思想。因为这一套路非常好用,其后接任的两任军人总统一直沿袭,所以韩国人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优越感”上的任何过激的态度和行为,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韩国经济发展史介绍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韩国中央银行网站http://eng.bok.or.kr,数据截至2005年末。为了叙述的一致性,本文对经济数据的解读,都分为以下时间框架:

1953 –1962,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

1962 –1971, 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

1972 –1981, 三五和四五计划

1982 –1991, 第五个和第六个五年计划

1992 –1997, 七五计划

1998 –2005,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改革和再次启动。

五:美元计价的人均国民收入GNI(折合2006年美元购买力,下同)

1953 –1962,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

我们看到按美元计价,韩国在1953-1962的十年间,人均GNI累计仅仅增加了30%。在经常性的政治动荡之中,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但是韩国从缺衣少食的绝对贫穷之中恢复了过来。农田的分配更加平均,农业的稳定复苏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注:中国在1978-1985年着力恢复和发展农业,1985年农业大丰收为城市改革吃下了定心丸)。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恢复,其中美国的援助功不可没,不少韩国大财团,都是在此时间段干建设起家的(可见踩准经济发展的潮流,是多么的重要)。

1962 –1971, 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

人均GNI急剧增长,从1962年的$87/年,增长到1971年的$290美元。这个十年里,两个五年计划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施,珍贵的外汇主要用于购买资本品(机器,流水线等)。; 与日本关系的正常化,给韩国带来了韩国急需的大量技术和工厂。日本投资商和设备供应商培训了大量日语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1969年,三星电子成立,起先进口索尼的零部件组装家电。

1972 –1981, 三五和四五计划

人性的弱点再次显现。前十年的巨大经济成就,使得韩国政府的三五和四五计划非常宏伟,目标直指造船,汽车生产,钢铁,化工等重工业。韩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主要就是重工业的发展。人均GDP增长了4.8倍,从1971年的290美元,增长到1676美元(全文都是按2006年初的美元购买力计价)。

1977年到1981年,韩国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主要是因为两伊战争导致油价高涨,1979年朴正熙被刺身亡,1980年韩国国内劳资矛盾紧张,还有重工业方面的许多低效过度投资,和外需的不振。

1982 –1991, 第五个和第六个五年计划

上图可见,人均GNI恢复高速增长,其中1986年13%的增速是这一轮经济发展的顶峰速度。这主要得益于低估的韩元汇率,低油价,低的国际融资成本。最重要的,还是韩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人均GNI到1991年达到了$7105美元。工人和白领工资在1986年到1991年急剧增长。

这是韩国经济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黄金十年,韩国大财阀通过低工资,低税率,专营权,低估韩元汇率剥削全民,产生了1991年13家韩国财团挤入全球500强的辉煌成就。这期间汉城房价大涨,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1988年也是韩国储蓄率的高峰。

1986年,现代汽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美国汽车市场,当时的现代汽车,实力并不比2011年的奇瑞,吉利,比亚迪高多少;同年,三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开始高薪聘请美国朱丽亚设计学院教授培养近百名韩国“工业设计”人才,部分人才的毕业设计,被直接用于新产品的设计,20年后,韩国设计挤入世界第一梯队,实力不亚于欧美日本。1986年三星的规模和实力,并不比2006年的海尔,格力,美的强多少。1986年成立了三星经济研究院。1985年,三星实施TOP计划,跟随奥运实施全球化品牌,从1988年起,每次的奥运会三星都是醒目的赞助商。奥运的即将到来(1988),对韩国未来的国际化,起到了巨大的文化推动作用。

1992 –1997, 七五计划

1992年金泳三成为民T选文人总统。1996年韩国加入经合组织OECD(OECD是发达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攀比机构),某种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成员。人均GNI翻番达到$12,197美元。1997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股市腰斩,韩元对美元汇率接近腰斩。按人民币或者美元计价,韩国股市半年内跌了7,8成,房价半年内腰斩。

1998 –2005,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改革和再次启动

韩国人均GNI最大的断点下滑,来自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韩元对美元急剧贬值。按美元计价,1997下半年韩国股市下跌了70%以上。见下图,股市汇率双杀在后来的2008年下半年再次上演。韩国股市和汇率用2年时间基本恢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再次证实高储蓄率的儒家社会,每一次恐慌的底部都是买入的巨大机会)。按美元计价,韩国人均GNI用了5年时间才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此后韩国经济继续更加健康地发展,人均GNI2005年超过台湾,达到$16,291。韩国股市和汇率2007年双双创9年新高,随后2008年股市汇率双双急剧下跌,股市和汇率再次用了两年时间基本恢复。大的金融恐慌在韩国仅仅持续半年多,而从恐慌中恢复却需要近两年。

抛开1997下半年(以及后来2008下半年)的金融恐慌,可比价格的人均国民收入(GNI,全文所有GNI数据,都已经折合成2006年的美元购买力)虽然有各种不足之处,但是它还是快速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良好指标。

六:全民储蓄率

储蓄率比人均国民收入(GNI)更难解读。很多因素影响了储蓄率。经济发展程度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消费者行为和“金融财务预期”也是两个显著的因素。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每过2到4年的储蓄率增长之后,都有一个下降回调的过程。我对这个特点的解读,是韩国(像其他儒家社会一样)起初2,3年把工资增长的很大部分用于储蓄,经过2,3年的储蓄获得了财务上的安全感,并且“预期未来收入继续如此增长”之后,开始把更大部分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以下是分时段解读:

1953 –1962,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

此阶段韩国处于绝对贫困线,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消耗了他们的绝大部分收入,储蓄率维持在12%以下,波动很小。

剖析韩国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

剖析韩国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 韩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这对于许多在贫困中挣扎、渴望发展的后发国家来说,无疑增强了获得成功的自信。韩国经济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推动落后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赶超。 虽然围绕韩国政府主导型模式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政府主导型模式越发受到质疑与攻击,有人甚至将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但是在经济赶超过程中政府主导型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遵从“华盛顿共识”所设计的发展道路,推行现代化进程,普遍没有获得预想的发展结果,甚至大部分国家以失败告终以后,国家、政府在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 权威主义政体 ———政府主导型模式形成的政治基础一个经济落后、社会秩序混乱,外部压力很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政治稳定。而没有制度化和缺乏稳定的民主政治框架所带来的政治竞争会急剧削弱后发国家的能力,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与发展。鉴于很多后发国家在长期殖民历史中,缺乏民主政治的基础,加之经济基础大部分都极其脆弱,在独立后的政治实践中,大部分国家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选择了权威主义政治体制。在韩国,权威主义政治体制成了维护政治稳定的最好手段,依靠强势的权威主义政权带来的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广泛的政府干预,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战后持续的权威主义政体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确实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毁灭性的内战和随后的政治动荡之后,从1961年起,韩国经历了长达32年的军人集权统治,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韩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政策和体制变化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权威并且高度集权的政府。正是这个政府维持了政治和社会的高度稳定,并把加快经济的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权威主义政府依靠强制力使得提出的目标和政策没有遇到严重的和有组织的反对,能够比较顺利地制定和实施政策,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而这些对民主制的政府来说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韩国权威主义政体对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主要作用和影响在于: 1.能提供秩序、纪律和稳定,解决了韩国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发展无从谈起,虽然这种稳定是基于强权高压控制下的稳定。战后初期韩国在制度建设上很薄弱,选举、政治运动和民主的协商会引起混乱和不稳定,要

韩国经济发展经验

如图2.5所示,在1967年,经济发展的早期,纺织业及同类行业是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1971年之后,对贸易收支呈现正贡献率的还有电子电气产品,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设备行业,如汽车和轮船。而化学工业在1995年之后才出现贸易顺差,与此同时化工行业的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早期发展中,韩国的化工行业在工业化学品(如石油化工品,塑料,橡胶等)方面竞争激烈,而且严重依赖进口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工品。直到近年来,韩国才扩大生产国内的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工品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就国际竞争力而言,机械虽是最后发展起来的行业,但也在日臻完善。 构建科技能力 韩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构建本土的科技能力。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科学和技术;例如,EPB在制定经济发展第一个5年规划的同时,就制定了科技进步的第一个5年规划,说明本土科技的发展对工业化成功的重要作用。 为贯彻科技进步5年计划,韩国大力投资研发,国内研发总指出(GERD)在规模和强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从1963年的0.25%增加到2005年的2.99%。同期研究人员的数量也从1900人增加到198500人,增长近120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每一百万人中研发人员的数量的平均水平是3717人,韩国经济在这一指标上已经基本接近经合组织成员国。研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私营部门投资的扩大。在工业化早期,私营部门研发支出比重并不大,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强烈需求,私营部门持续加大研发投资。最后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资金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内研发支出中,政府占的份额持续下降,近年来,只有1/4的资金是来自于政府,而剩下的3/4都来自于私营部门。 韩国构建科技能力的过程可以归结为引进技术与本土研发的结合。 从图2.8中可以看到,横轴表示版税(即引进技术)占商业研发支出(BERD)的比重,纵轴表示商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也叫研发的强度)的比重,图中的曲线表示从1976年到2005年这两个百分比的变化趋势。版税占商业研发支出的百分比直到1980年早期才有明显地下降,这表明商业研发支出的增长超过了版税的增长。然而就研发强度来说,19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维持在0.5%。1980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倪娟 韩国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一跃跨入“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韩国经济发展经验 1 发展经济,专家治国 1961年,政府采取“经济发展第一”的治国方略,特别重视专家、学者和经济官僚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重大作用。为确保各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入政府工作。韩国经济企划院是专家荟萃之地,其中的20%是经济学家,其他为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同时,为确保专家的相对稳定性和对政策研究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韩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有职有权的常设机构,如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和韩国国际经济研究院(KIEI)。这些咨询研究机构除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向政府各部门输送高级官员。 2 注重教育,技术立国 二战以后,韩国政府着手进行教育改革。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规定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同时,韩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兴办了大批国立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并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办学。1973年韩国出台了新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要求大企业与学校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1995年,韩国又制定了《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建立“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教育社会”。上述措施使韩国青少年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略,并于1985年制订和颁布了《科技促进法》,引导国民经济各部门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型企业,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挑战。通过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2. 三代:夏商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 三教:儒释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竹梅 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北邻朝鲜,东临日本海,西濒黄海,南临东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国土面积为9.93万平方公里,人口4770万(2001年)。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30多年来,韩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一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并称“亚洲四小龙”,并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90年代后期韩国虽然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仍保持了较强的经济竞争力。韩国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韩国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1)自然条件 韩国三面环海,拥有5259公里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湾,为海运事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山地多平原少,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耕地资源明显不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韩国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多属于山地河流,河流中下游广阔的盆地和冲积平原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洛东江和汉江是半岛南部地区两条主要河流。韩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年均温7℃-15.5℃,年平均降水量1000mm-1700mm。韩国矿产资源极度贫乏,工矿原料对外依赖性较强,一些重要的能源如石油、煤、铀、原木和天然橡胶等,对外依赖程度甚于日本;油脂、原棉、原糖、铝矿等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社会经济条件 二战后初期,韩国对外经济联系被切断,经济处于瘫痪状态;朝鲜战争中近一半的工矿、电力和交通设施遭到破坏;停战后,在美国援助下建立起制粉、制糖、纺织等消费品工业,但经济仍然较为落后,因此韩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东亚、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政局和优惠的外资政策,为韩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创造了有利的“投资气候”。韩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差异大,2000年全国将近80.6%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韩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教育之国”,重视科教文化事业,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6.2%。目前,韩国已基本形成比较发达的海陆空运输体系,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韩国的经济发展概述 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韩国通过了“新村运动”等一系列经济改革,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至1996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4804亿美元,国际舆论称之为“韩国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1997年韩国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金大中执政后,推行经济制度改革,在较短时间内克服金融

韩国经济与文化

韩国经济与文化 绪论思考题: 1.韩国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 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强国 2.韩国经济的成功对中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a.后发国如何实现经济起飞与赶超 b.相似文化背景下的背景 c.后发国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d.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同时推进 e.需要我们迫切借鉴的其他成功经验 3.了解,学习韩国问题的意义: 对中国的东亚,亚洲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韩国是东北亚,乃至亚洲地区重要国家,世界性经济大国,区域性政治大国,解决地区事务的重要国家,中韩之间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和共同利益) 第二章思考题 1.简要分析韩国经济起飞前的状况: 独立后的韩国经济状况;朝鲜战争的破坏;美援依赖型经济;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 2.朝鲜战争对韩国的影响: a.经济领域毁灭性破坏, b.历史遗留的落后残余比较彻底的清算

c.政治领域左翼力量的消退与右翼力量的得势 d.国家安保成为韩国社会的最基本政治理念 e.军队势力的抬头与军事文化的生根 f.成为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一员 g.庞大安保费用的支出经济增长是巨大负担 3.韩国农地改革的目的和内容: 4.韩国推行重化学工业化的经济背景及成就: 背景: 经济因素:着眼于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重化学工业化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资本货物,零部件等进行进口替代,改善国际收支;持续增进出口能力,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扩大和提升对外经济竞争力 政治因素:确立对朝鲜的经济优势,强化军事政权的权力基础;重化学工业作为体现“维新政权”的合法性,正当性,维护统治稳定的一项国家政治课题;实现自主防卫,实现统一的需要 国际因素: 成就: 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的升级;韩国企业扩大;提升了韩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创汇能力;完成了对主要资本物资的进口替代,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 5.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a.以政府干预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种经济问题和矛盾长期积累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欧阳学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吕思勉著)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是颇有研究的史学家,更不是文笔辛辣的评论家,相对于《中国简史》这本宏大的书,我显得太多于稚嫩,读不出它的缺失与不足,仅仅是读出了个皮毛,更加领会了—“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经典。读《中国简史》我收获颇多。 原始时期人猿一步步进化发展,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其间的神奇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秘密。由元谋人到智人,他们的生理结构在发生变化,心理与行为上亦是如此。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采集果实,打渔狩猎,群居洞穴,一切都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再后来,生产资料渐渐丰富,他们也有了美的意识,粗糙的泥陶制品上开始有了最简朴的印记。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令我眼界大开,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令我不禁啧啧称奇,这是具有真实触感的人类进步。还有那些在我们记忆中根深蒂固的

传说,蚩尤貔貅,仓颉造文字,伶伦作乐器,嫘祖养蚕纺织,大挠作天干地支,大禹治水,尧禅让……这些神秘的传说为一切都带上了迷幻色彩,使历史不至于枯燥无味。看着这些传说,我觉得无比自豪,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 启建立了夏朝,“天下为公”的原始氏族社会瓦解了,子承父位的天下私有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自此,宿命般的朝代更替开始了。吕思勉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各个朝代的兴衰。名说典故,文化发展,历史名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商汤灭夏桀,武王伐纣,春秋战国,秦的一统天下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民风随和的魏晋南北朝,雍容华贵的隋唐……,政治斗争,时代更迭,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旌旗摇摆,士兵坚毅的脸庞,王者睥睨天下的气魄,自然还有成王败寇的残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是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那斑驳的青铜器,端庄厚重,纹饰华美,反映的不仅仅是青铜文化特有的华贵稳重,那背后的高超技术更是值得我们后

(完整版)伊朗电影简史.docx

伊朗电影简史 如果追寻伊朗历史上的视觉表现形式,公元前 500 年以前的波斯波利斯的浅浮雕可能是 最早的例子。波斯波利斯是阿喀美尼朝古王国的祭祀中心。这种风格的视觉表现形式在1000年后萨珊王朝统治下达到鼎盛。西伊朗的浮雕描绘了复杂的狩猎场景,动作栩栩如生。从受伤的野猪在逃窜的图上,我们甚至可以发现电影中“特写”手法的鼻祖。阿拉伯人入侵后,拜火教被伊斯兰教取代——对形象符号的崇拜被禁止,而波斯艺术继续它的视觉实践,最好的例子就是走缩微制品的方向。 另外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叫“Pardeh-Khani ”(用图画来讲故事),这有点像日本默片时的弁士。讲故事的人随着故事进展,揭开一幅幅图画。另一种艺术形式叫“Nagali,”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通常在茶馆作娱乐表演,这是当时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Nagali 表演艺术家,要求他必须能说会道,有副唱歌的好嗓子,这不亚于今天对剧场演 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想象力天马行空,随时根据观众的反应即兴表演,现编故事。 他从挂在墙上的图画(通常是宗教领袖、运动明星、传奇人物之类的画像)得到灵感,揉到 自己的故事里。 Nagali 的主题往往关于伊朗国王东征西讨的丰功伟绩或者亚历山大大帝驰骋 亚非的历史故事。 在电影问世以前,伊朗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表演艺术,比如木偶戏、皮影戏、滑稽戏、专 门表现宗教受难的戏等等。说到伊朗人对形象化的认知,不得不提久远的诗歌文化传统。 从古波斯的赞美诗开始到伊斯兰苏菲派诗歌,以及当代伊朗诗歌,都可以找到波斯人善于形象创 造的实证。象征、叠用等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赋予伊朗诗歌特殊的视觉意义。 电影进入伊朗 那要上溯到1900 年 8 月 18 日,伊朗人第一次把日常生活的景象记录到赛璐珞上。 Ebrahim Khan Akkas Bashi 是国王莫札法尔·丁的宫廷御用摄影师,他在国王第一次出访欧洲 期间随伺左右,在法国巴黎的博览会上接触到了电影术。于是国王下令Akkas Bashi 购买相关设备回国,以后就可以在宫中拍摄了。Akkas Bashi 第一次运用这些新买的机器是在比利 时参观花会期间,那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由伊朗人拍摄的影片,虽然它的用意不过是为了记 录国王的起居。 不像世界上别的地方,电影被当作大众娱乐媒介,电影是国王买入伊朗供贵族消遣的, 始终局限在皇亲国戚的小范围内流通(这跟日本颇为相似)。盛大的婚宴节庆上,放上一段 从俄罗斯进口的法国喜剧短片是上流社会很时髦的风尚。 面向大众的放映最初发生在1904 年的德黑兰,由 Ebrahim Khan Sahaf Bashi 举办。他从欧洲带回爱迪生活动电影放映机,在自家古董店的后院放映。1905 年, Sahaf Bashi 在首都开了全国第一家电影院,没有椅子,观众必须席地而坐,来看电影的也多是上流社会人士。 但这家影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Sahaf Bashi 是民族主义激进分子,且喜欢鼓吹君主 立宪政体,一个月不到就关门大吉了。此外,反对他的宗教势力还查封了他的放映机。 Sahaf Bashi 自身难保,被流放边疆,说来这大概是伊朗史上第一起电影审查的案例吧。两年后, 一些俄罗斯和亚美尼亚的移民想凭借私人力量在伊朗兴建新的电影院。Russi Khan 是这些新 老板中最成功的一位。因为和皇族的亲密关系,他可以在宗教势力的反对下大肆扩张自己的 电影版图。在伊朗北部和德黑兰驻扎的沙俄军队也是他可以借助的得力外援。1909 年,国王穆罕默德·阿里(莫札法尔的继承人)倒台,立宪主义者得势,Russi Khan 顿时失去了保护伞,他的影院及制片厂都被民众破坏,很快德黑兰的其他电影院也纷纷关门。 电影院在伊朗的再次兴起是在1912 年,由亚美尼亚人 Ardeshir Khan推动。伊朗的电影史学家相信 Ardeshir Khan 已经开始把影院当作商业来经营。因为一些地方保存有旧的电影 放映设施,所以不少人纷纷尾随而至。那时另一个重要的影院业主是Ali Vakili ,他兴建了

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三分之二。 贫困主要源于失业,尤其是长期失业。失业人数上升,而失业津贴、失业救济金和社会救济的收入则普遍下降。从80年代初至1994年,德国西部的失业人数差不多增加了三倍,即从900万人上升到2600万人。1990年起,德国东部地区的失业人数从400万增加到1200万,整个德国共有3800万人失业,今年将迅速增加到4200万人。这仅仅是官方统计,还不包括那些因国家经济调整和就业措施而失去劳务市场的求职者。 作者认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削减社会福利费来降低收入而削弱了消费市场。任何取消了低收入的市场,消费品需求就会大大下降,这是很简单的经济知识。而扩大高收入,消费品需求不会明显上升,反而扩大了货币和资本市场的供应。经济学家诺伯特?罗伊特认为,收入分配越不均,综合经济的消费额就越低。 80年代初起在失业保险、养老金保险和疾病保险方面系统地削减社会福利费。社会福利费总额虽然大幅度上升,但却更多地用在东部地区的货币兑换上。这也是东部地区成百万地丧失劳动岗位的原因。改革福利国家这句空话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是在穷人中最贫穷的人身上降低收入。这种非社会性的政策显然还远远未终止,但已经决定进一步削减失业救济。 而国家明确优惠高收入,它不只是免征高收入的税收,而且使穷富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许多数据证实了这种趋势:1994年全部税收中工资所得税提高到36%,1960年为16%,1980年为30%。而1960年的利润税是35%,1980年为25%,1994年为13%。从1961年到1989年,总工资增加了7.7倍,而工资所得税则增加了18倍。收入和所得税涨速相等。利润税率和高收入的税率太高,妨碍了投资和创建新的劳动岗位。因此,国家在1994年把法人税率从50%降到45%,应支付的利润率从36%降到30%。工商收入的最高所得税从53%降到47%,现在又计划取消资本的营业税和财产税。据报道,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只支付相当少的税款。德国银行不纳税的利润从1990年至1993年上升了77%。然而银行却支付不到9%的税。1983年每年100多万的收入实际要承担48.5%的税,1989年只承担40%。可见,工薪阶层承担了大部分的纳税负担,而这些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的人。过去10年里工资所得税翻了一番,达2800亿马克。 尽管国家免去一些特惠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税,但是他们不但未创建一些新的劳动岗位,反而还削减了劳动岗位。如蒂森财团的职工人数从1993年到1995年由58000人减少到39600人,1996年底将减少到35000,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赫希斯特公司等等都在裁员。德国东部地区职工人数下降,而整个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未下降,甚至每年还上升1%。 作者认为,关注政治新动向的主要是那些社会的受害者和大部分劳动者。因此,左翼政党和工会就需要至少在欧洲联盟里制定一个共同政策,来消灭竞争条件下涉及到工资、社会公共福利税和税款的差异,以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状况,也就是从综合经济的角度来保障消费品需求。如果资本日益国际化,而劳动组织却囿于国家的分散状态,又如何防止自然生长的资本过程及其唯利是图者引起的不幸呢? (安 琪摘自德《新社会与法兰克福杂志》 1996年第4期)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德〕Ch-K.科 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更新》杂志第26期里批判地探讨了“儒教”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指出了对“亚洲”资本主义从文化方面加 88 论著提要

韩国经济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279965.html, 韩国经济发展现状 作者:高予倩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 【摘要】韩国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通过30多年的发展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其当前已成为了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本文从韩国目前的一些经济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韩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以及韩国的主导产业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当前韩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梳理,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布局以及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着典型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韩国经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 一、韩国经济发展状况 韩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2017年GDP总量世界排名高居第十一位,包括手机、电视、半导体、钢铁、造船、石化、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产业都是在全球范围都具有强大竞争力。 在工业和经济方面,韩国GDP总量高达1.5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与澳大利亚,排在世 界第十一位。更重要的是,韩国是世界经济15强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增速仅仅落后中国和印度。除此之外,韩国人均GDP已经从2010年占日本人均GDP的49%提高到2016年的70%,人均GDP在逐渐逼近日本。16年,韩国工业增加值为4937亿美元,经超过英国和加拿大,排名世界第六,其制造业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五。 二、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 (一)中国的进口量 有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从韩国进口的货物总额达1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0%,由此韩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进口来源国。17年,韩国出口总额为57亿美元,其中24%出口到中国。16年韩国对中国贸易顺差高达375亿美元。三星电子大约1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 场,现代汽车20%的汽车销量来自中国市场。 (二)韩国五大财团 2017年韩国世界五百强企业共计15家,其中12家企业均属于五大财团。韩国第一大财团三星集团,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其世界五百强企业共计3家,分别为三星电子、三星人寿保险和三星CT公司。第二大财团现代集团是一家以建筑、造船、汽车行业为主,兼营钢铁、机械、贸易等几十个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世界五百企业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韩国现代重工集团以及现代摩比斯公司四家企业。韩国第三大的SK集团是从事电信和石油能源化工,SK集团在十几个国家拥有油田,并且从事石油开采业务。SK集

韩国经济简介

韩国经济简介 1.时间表格 a)1945-1948 美国军政府统治时期 i.特殊时期,韩国一直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实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 b)1948年:韩国建国(李承晚政权, Rhee Syngman) c)1950 – 1953:朝鲜战争(美国经济受到极大破坏) d)1953 – 1961:战后恢复时期(从依靠外援到进口替代策略) e)1961 – 1997:韩国经济增长时期 i.韩国经济发展是从1961年开始,历届政府都在回复和发展经济上提出了许多 措施,使韩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ii.1961 – 1979:朴正熙总统(Park Chung-hee) iii.1979 – 1987:全斗焕总统(Chon Du-hwan) iv.1987 – 1993:卢泰愚总统(Roh Tae-woo) v.1993 – 1997:金泳三总统(Kim Young-sam) 2.各时代韩国经济发展的过程 a)朴正熙时代韩国经济发展(1961-1979) i.韩国经济的五年计划: 1.1962-1966 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一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 及时捕捉国际产业机构变化的有力机遇,主推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经 济起飞。 2.1967-1971 第二个五年计划:继续实行“出口第一主义”政策,五年间 出口额增加了近5倍。工业开始了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农业地位下 降 3.1972-1981 第3,4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确立了钢铁,机 械,石化,造船,电子和有色金属六大战略产业,并在金融支持,税收和 相关法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旨在提升产业结构。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 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机遇,推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 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ii.财政金融状况: 1.将银行国有化,实行政府控股,同时令货币大幅贬值,以有力于出口 2.以低利率贷款给大财阀,鼓励重化工产业发展,促进出口。 3.债务金融投资规模式。国内大企业通过更低利率的国外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出口。 4.不鼓励外商直接投资 b)全斗焕时代韩国经济发展(1980-1987) i.经济规模的升级与调整 1.通过政治手段实现收支顺差,抑制通货膨胀,大幅度减少外债 2.实施科技立国战略 a)减少对企业的优惠政策 b)加大对科技与开发的投资力度 3.鼓励企业通过创新盈利

韩国经济

从1962年起,政府连续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每个计划的内容都与当时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相一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产业重点,且保持相互之间的连续性。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是韩国经济发展计划的主体,是韩国产业发展的总纲,涵盖了各个时期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 韩国能在30年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走出低谷,引起了全球密切关注。韩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即“政府”这个主体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韩国产业发展现状 1、韩国产业发展历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 韩国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政府基于本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韩国抓住美、日等发达国家60年代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时机,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使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 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是韩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重化工业取得迅速发展。韩国重化工业发展之初是为了实现资本设备的进口替代,但随着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产业迅速发展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以及7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加强,发展中国家价格竞争使韩国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产品出口受限,韩国急需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局面。韩国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韩国政府主导的重化工业发展到1980年完成了预定目标,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上升到50%以上。 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 进入80年代后,韩国出口面临三大挑战: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差距缩小。因此,韩国政府对传统重化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形成出口主力产业。同时对精细化工、精密仪器、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将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积极发展的产业。 90年代以来韩国将信息产业作为新的发展重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韩国信息通信部资料显示,1998~2001年韩国IT产业附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达16.4%,远高于同期4.0%的经济增长率。IT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8.6%增长到2000年的12.3 %。韩国国内制造业企业出现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韩国和朝鲜的发展程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7-2-22 12:51 提问者:玉脂窟- 一级 网友推荐答案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1975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朝鲜的90%和84%。直到1980年韩国才刚刚赶上朝鲜。韩国GDP与人均GDP分别是603亿美元和1589美元,朝鲜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13亿美元和1161美元。此后韩国则快速发展,把朝鲜远远抛在了后面。90年代后朝鲜经济发展则每况愈下。自1990年开始直到1998年连续9年负增长。它们分别是-3.7、-5.2、-7.6、-4.3、-1.7、-4.5、-3.0、-6.8、-1.1。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出正增长6.2。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90年至1998年,煤炭产量由3 315万吨减少到1 860万吨;发电量由227亿千瓦减少到170亿千瓦;钢铁产量由336万吨减少到94.5万吨;原油进口量由252万吨减少到50万吨。由于原料、燃料、电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进入1999年后,朝鲜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好转的迹象。据朝鲜内阁外务相白南舜说,朝鲜经济已全面出现转机,全国数千个工厂企业实现了生产正常化,1999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有资料表明,朝鲜2000年年电力生产同比增长了140%,煤炭生产同比增长了113%,有2500多个工厂企业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计划。 60年代时,朝鲜粮食生产曾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64年朝鲜产粮500万吨,那时仅1200万人口,既能让国民过得舒服,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被国际舆论称为“经济奇迹”。70年代中后期,朝鲜年产粮食超过700万吨,80年代前半叶曾超过800万吨,1984年甚至达到1000万吨。但是,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2000年朝鲜的粮食总产量约为359万吨,比1999年(422万吨)减产约15%。其中1999年大米的产量为163万吨,2000年减至142万吨,玉米从192万吨减到144万吨,大豆从13万吨减到12万吨,只有红薯从31万吨增至39万吨,增产约25.8%。朝鲜目前的全国总人口为2400万左右。按平均每人每天460克粮食消费计算,朝鲜全年粮食需求量最低应为400万吨上下。朝鲜全年正常粮食需求量为746万吨左右,其中口粮480万吨,工业用粮120万吨,饲料用140万吨。可见朝鲜每年缺粮大约250-300万吨。自1991年以来每年进口80-160万吨粮食左右。 进入90年代后,随时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朝鲜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苏联一直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1990年朝苏贸易额为25.6亿美元,占朝鲜贸易总额的54.2%。苏联解体后,1991年朝俄贸易额急剧减少到4.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0%以上。此后贸易额逐年减少,1995午朝俄贸易额只有2.3亿美元,在朝鲜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下降到11%,5年间朝俄贸易规模缩减了50%以上,因此造成朝鲜对外贸易严重滑坡,贸易条件

好莱坞电影简史(英文版)

The Beginnings When Harvey Wilcox bought a piece of land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n 1887 and named it ‘Hollywood’, he had no idea that only a few years later filmmakers would make this spot the movie center of the world. However, it was Thomas Edison who laid the first milestone in American cinema history by inventing his Kinematoscope in 1891. In 1894 Edison presented his film Black Diamond Express to the audiences which set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entertainment. The first genius in early film history was D.W. Griffith who realized that the static camera was not enough to mediate his vision and by starting to use close-ups, cross-cutting, fade-outs and other camera technique he invented movie editing. While he was also the first person to shoot a film in Hollywood, namely In Old California (1910), his greatest success remains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a three-hour epic of the Civil War

解析韩国30年“汉江奇迹”如何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 深度解析韩国30年“汉江奇迹”如何进入发达国家行 列 ? 韩国能在30年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走出低谷,引起了全球密切关注。韩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即“政府”这个主体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重点分析了韩国政府对数字内容、生物技术及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的促进政策和措施。这也是第一份从产业发展模式角度对某一国家政府的产业促进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引起各方对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思考,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韩国产业发展现状 1、韩国产业发展历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

韩国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政府基于本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韩国抓住美、日等发 达国家60年代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时机,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素 质高等优势,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使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 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是韩国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重化工业取 得迅速发展。韩国重化工业发展之初是为了实现资本设备的进口替代,但随着劳动密集型 出口导向产业迅速发展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以及7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加强,发展中国家价格竞争使韩国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产品出口受限,韩国急需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局面。韩国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 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韩国政府主导的重化工业发展到1980年完成了预定目标,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上升到50%以上。 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 进入80年代后,韩国出口面临三大挑战: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与新 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差距缩小。因此,韩国政府对传统重化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形成出口主力产业。同时对精细化工、精密 仪器、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将信息、新材料、生物 工程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积极发展的产业。

韩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及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及启示 付家骏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摘要:上世纪60年代后,韩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注重文化融合、注重自主创新,实行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体制,从而实现了高速稳步的发展,给予邻国中国诸多启示。 关键词:韩国经济;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启示发展 正文: 韩国与我国地缘相近,位于朝鲜半岛多山的南半部分,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国土面积99262平方公里。韩国有近5000万人口(2010年),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地区之一,甚至比日本和印度的人口密度都高。 朝鲜战争之后,朝鲜半岛被分割为朝鲜和韩国。工业资源大部分为朝鲜所得,而韩国则留下了有限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严重缺乏,钨矿、无烟煤、铁矿石、石灰石等十分贫乏,石油储备为零。同时,二战难民以及非熟练工人的大量存在,严重制约了韩国经济的复苏,导致初期阶段经济位于崩溃的边缘。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韩国政府利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既归功于韩国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也是韩国内在特有文化发展国民素质素养作用的结果。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在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也为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 本文试图从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及特征战略上分析,提出对正位于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发展建设关键阶段的我国若干启示,以吸收韩国经济发展优秀经验,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和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一、韩国经济发展战略特点 (1)经济发展政策体制改革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顺应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格局,结合自身国内经济发展因素,制定相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升华经济体制改革,以满足融合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经济高速稳步发展。发展历程中,其经济体制的变迁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体现于“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严格规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为经济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工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韩国在技术支持引进和资本金融监管,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的的审批核查制度,成立了专门机构为引进提供快速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由政府承担技术引进、资本监管及相关情报收集和整理的职能,其目的是防止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引进成本过高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提供良好的金融秩序,保障经济健康有效的发展。如通过《外资引进法》,具体规定对外资的限制措施,允许和不允许投资的部门或项目以及鼓励外资的保障、优惠政策、出口贸易自由区的优惠措施等进行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型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