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地理位置:东经105°30130′-108°24137′,北纬32°15115′-33°56137′

行政区划:1个区10个县

地形地貌:行政区划面积27246平方公里

气象:年平均气温14.3℃,

1月份平均气温2.1℃,

8月份平均25℃,

年平均降雨量871.8毫米。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淡水储量146.25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

地表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52.2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中工业用地7.17平方公里,

商业用地2.85平方公里,

住宅用地16.6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0.26平方公里,

其他用地25.3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汉中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省内主要矿产资源富集区,目前发现矿产92种,产地近千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60种,矿区289个。重点有金、铜、铁、锰、硫、磷、石英岩、石膏、纤维水镁石及石材矿产潜力大,具勘察找优势。全市非金属矿产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有开发利用优势,现已开发利用矿产44种,为发展黄金、有色、钢铁、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奠定了基础。

人口和就业:

总人口364.9万人。男女结构100:89.6,自然增长率3.54‰,其中:非农业人口65.25万人。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49.8万人,高等教育9.6万人。

城乡从业人员总数172.66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占59.6%

第二产业占12.6%

第三产业占27.8%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 一、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武汉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部,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2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秀美的湖光山色 东湖山水秀美,景观别致,风光迷人。东湖风景区共分为五大景区,目前已对外开放的有听涛、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112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东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候鸟竞翔。 厚重的人文底蕴 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离骚碑誉为“三绝”,楚天台气势磅礴,楚才园名人荟萃,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内涵丰富,美名远扬。 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56个国家、省、部属科研院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别致的园中之园 依山傍湖的东湖梅园,为江南四大梅园之首,1200亩园地上309种梅花争芳斗艳。目前,登录的世界梅花品种共262个,其中东湖梅园就占了152个,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东湖荷花资源圃拥有荷花品种505个,水生植物20多个,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东湖樱花园,占地150亩,5000株樱花竞吐芬芳,是与日本泓前、美国华盛顿齐名的三大赏樱胜地之一。 东湖还有桂花园、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园、松柏园、盆景园等植物观赏园,这里是人间美丽生命的群芳谱。 丰富的节庆活动 东湖既是花的海洋,也是水的世界。“月月有节、季季有花”是东湖的魅力所在。东湖名花荟萃,万彩纷呈,花开四季、十里飘香,春兰、秋桂、夏荷、冬梅是风景区最具特色的花卉;东湖浩淼的水域云蒸霞蔚、雾绕烟横,万顷波光浮天摇地。东湖旅游主题活动不断,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中国梅花节、樱花节、牡丹节、屈原暨端午文化节、夏日沙滩风情、金秋园林艺术节等活动,游客纷至沓来。 二、风景区具体景区调查分析: 东湖钓鱼台

陕西汉中特产

陕西汉中特产 汉中几个县区均产者冠以汉中、陕南、秦巴、秦岭、巴山之名,其余冠各县、区名。 一、粮食蔬菜类 洋县黑米洋县香米洋县寸米汉中大白云豆汉台冬韭城固生姜汉台地瓜汉中魔芋汉中椿芽汉中茭白 二、果类 镇巴白家营香梨城固柑桔西乡樱桃汉中拐枣汉中无花果汉中猕猴桃汉中刺梨 三、林副产品类 汉中桐油镇巴秦巴雾毫茶西乡午子仙毫茶南郑汉水银梭茶 勉县定军茗眉茶宁强雀舌茶洋县龙须草汉中棕片汉中枣皮汉中橡子镇巴宣纸汉中土纸 四、畜禽水产类 汉中西镇牛汉中水牛宁强矮马汉中白猪汉中白山羊略阳乌鸡汉中麻鸭汉中白鹅汉中大鲵汉中团鱼汉中黄鳝汉中泥鳅 五、山珍野味类 汉中厥菜汉中薇菜汉中木耳汉中银耳汉中山笋留坝香菇汉中猴头菌镇巴竹荪汉中山野菜佛坪熊掌镇巴树花菜 六、中草药类 汉中天麻汉中杜仲汉中当归汉中党参汉中附子汉中厚朴汉中黄芪秦巴猪苓秦巴蛹虫草佛坪山茱萸 汉中吴茱萸留坝鹿寿草秦巴金银花汉中枳壳秦巴金钗汉中鱼腥草南郑山药汉中石菖蒲汉中何首乌留坝西洋参秦巴五加汉中绞股兰秦巴五倍子陕南麝香陕南熊胆陕南牛黄秦巴五灵脂汉中活蛇 七、经济植物类 陕南杉木秦巴乌桕陕南樟木巴山白蜡树秦巴苦楝树陕南山桐子秦巴构树秦巴椴木秦岭箭竹汉中野生啤酒花 秦巴火棘秦岭猫屎爪陕南八月炸陕南石蒜汉中野葛汉中荨麻汉中木香花汉中山汉中山胡椒汉中七里香 汉中橡子汉中厥根汉中葛根镇巴木竹 八、珍稀植物类 汉中庙台槭汉中珙桐汉中银杏汉中三尖杉佛坪红杉秦岭冷杉佛坪云杉汉中铁坚杉汉中白皮松汉中罗汉松 南郑鹅掌楸汉中楸树佛坪连香树汉中汉桂勉县旱莲花 九、野生动物类 洋县朱鹮秦岭大熊猫秦岭金丝猴秦岭虎秦巴金钱豹秦巴云豹巴山猕猴陕南黑熊陕南林麝陕南大灵猫 陕南小灵猫汉江水獭秦岭金猫秦岭猞猁陕南豺狗秦巴鬣羚秦巴斑羚陕南岩羊陕南盘羊陕南毛冠鹿陕南小鹿 陕南狍子陕南野猪秦巴豪猪陕南狐狸陕南貉陕南狗獾秦巴果子狸陕南草兔陕南竹鼠汉江黄

一份能介绍家乡汉中的自我介绍

它位居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 历经秦汉唐宋三渡两迁 这里从来都是卧虎藏龙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民族的成竹在胸 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地市陕西汉中市 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写,是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那就是汉中。 世界上曾有三个非常辉煌的王朝:罗马帝国、孔雀王朝、还有秦汉王朝。这是整个人类的骄傲,我们不能忘记那个伟大的时代,我到汉中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儿的山水都成了历史都经过了历史,这些历史已成为我们全民族的故事。 因此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中国的人把汉中当作自己的老家,把每一次来汉中都当作是一次回家。 汉人汉语汉字、汉中 陕西省西南部城市汉中 北依秦岭南临巴山 做为汉王朝的一个重镇 汉中成就了许多英雄豪杰的光荣与梦想 刘邦依托汉中建立汉朝 诸葛亮在此运筹帷幄为六伐曹魏鞠躬尽瘁 张骞从家乡汉中远行长安最终成就了丝绸之路 此外更有无数文臣武将墨客骚人在汉中留下千古绝唱 水自汉江源头来、云从秦岭之巅起 大自然然把这片翡翠般秀美的宝地镶嵌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 汉中得南北之美兼南北之利 成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条件最好的地方之一 秦岭分南北、巴山连川陕 汉江沃野孕育着盆地的芬芳和纷娆 碧水清山呵护着珍禽异兽的快乐家园 秦音、楚风、蜀韵、姜习在这里交融 民歌小调美风雅俗与汉中人的英雄气而更醉人 相逢是缘,相识是歌,生活总是充满着一段又一段的美丽插曲,首先我要感谢人 长的非常漂亮工作做的非常好非常棒的用笑容映染半天云霞心灵涤荡千里云烟 的程丽建娜老师给我了这个打开人脉的机会。 真诚的友谊来自简单的介绍,大家好,我很乐意的把自己真诚而简单的介绍给大 家,我叫李飞,常言道,西安、重庆、成都被称为西三角,而我就来自西三角的 的几何中心汉中。 陕西省西南部城市汉中位居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历经秦汉唐宋三渡两迁, 这里从来都是卧虎藏龙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这

陕西省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陕西省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前言 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镇数量,乡数量,街道办事处数量,村民委员会数量,居民委员会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本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汉中市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汉中市镇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汉中市镇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镇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汉中市镇数量占全省镇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汉中市镇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汉中市镇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镇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镇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汉中市镇数量同全省镇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汉中市乡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汉中市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汉中市乡数量占全省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汉中市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汉中市乡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近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和地区严重的雾霾现象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能源消费以及它们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些讨论认为,应该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并研拟对能源消费征收环境税。对于环境污染的讨论,不应当仅停留在对“碧水蓝天”的渴望上。讨论环境政策,要建立在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上来,“美丽中国”既不能过度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利益,也不能过度强调环境保护而错失发展机会。关键字:雾霾现象危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雾霾的定义 雾霾其实是雾与霾的统称,雾与霾的区别十分大。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二、雾霾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种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超过千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3、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4、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

我的家乡是陕西汉中

美丽汉中我的家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黄官镇中心小学何祯亮 我的家乡在汉中。它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北依秦岭,南临汉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历来是陕、甘、川、鄂四省毗邻地区的重镇。同时又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她还荣获了首届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她,就是我的家乡汉水上游的明珠---美丽汉中。 秀丽的汉中是爱好旅游者的天堂。其中就有被群山环绕的天汉水城之称的南湖和红寺湖风景区。那里青山碧水,群山环绕,风景如画。宛如两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汉水之滨。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之为“陕西的九寨沟”。来到景区,首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置身与崇山峻岭之中,仿佛置身与仙境一般。清澈的溪流,险峻的山峰,充满魅力的中华龙山。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仅仅是美景中的冰山一角。 汉中有很多独有的野生动物资源。素有国宝之称的大熊猫、可爱的金丝猴,还有美丽的朱鹮、娃娃鱼、红腹锦鸡、猕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汉中的美味佳肴也非常好吃。其中就有汉中面皮、菜豆腐、豌豆凉粉、浆水面等。到了农家乐,好客的主人一定会端上香喷喷的腊肉和自制的米酒来招待你的。什么板栗焖鸡、腌菜辣子鸡等农家菜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的。 汉中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她是褒姒的故里。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就是商朝的一个属国。公元前325年秦国设置汉中郡。公元前206年,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北出散关,击败项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西汉王朝。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也以汉中为基地。从西汉直至清代。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诗人、学者都曾在汉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世界古代交通史和文化史上被誉为“奇迹”与“瑰宝”的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古汉台和拜将坛,汉相萧何倡修的古山河堰水利工程遗迹以及西汉三国时期的许多历史遗存都荟萃于汉中。使这座古城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辉,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汉中市物产丰富。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为主。数十种名贵中药材,百余种稀有的野生植物和储量丰富的非金属矿藏正在开发加工。汉中市的工业已形成以建材、机械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以食品、纺织、服装、皮革、鞋帽为主的轻工业体系。改革、开放给汉中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汉台,古时刘邦的驻地。拜将坛,古代招贤纳士的象征。武侯墓,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安葬之地。南湖,红寺湖碧波荡漾。天台山和午子山巍峨屹立,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神秘诱人……汉中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汉中的迷人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可爱的汉中,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一江两岸”工程的不断推进,可爱的汉中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汉中,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近年来随着一年一度举行的油菜花海节,我的家乡汉中,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绽放出她迷人的光彩来。

北京风景名胜简介

北京的风景名胜简介 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曾是封建帝王统治时代紫禁城整个宫廷广场,东、西、南三面用围成一片普通百姓的禁地。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全国l000多名设计师、建筑师参加了当时天安门广场改建工程的设计竞赛,在以后的岁月里,又几经改造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广场北面,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从这里西行不远,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天安门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心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也是中国全国人民常委会所在地,南面是两座建于1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几乎所有的中外旅游者都把天安门广场作为北京观光的第一站,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到天安门广场甚至是一个毕生的夙愿,这不仅由于这里是一处美丽的历史胜迹,更因为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天安门广场这样与人们的感情世界有着如此令人感动的联系。从1919年五四运动在这里爆发,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宣战:到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向被屈辱、被奴役告别:到邓小平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启动中国经济腾飞的航船到江泽民与首都人民同庆香港回归,以及历年历次的国家级庆典活动、国事活动……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人。 紫禁城世界最宏大的古宫殿群。紫禁城的“壮”与“尊”唐朝诗人骆宾王有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将产生同样感受。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 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上的杰作。偌

历史文化魅力汉中

传承地域文化 构建魅力汉中 “他们位居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历经秦汉唐宋三筑两迁,却从来都是卧虎藏龙,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印证着民族的成竹在胸,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陕西汉中市。”(2006,中国魅力城市展示组委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21世纪,文化的繁荣与强盛是应对挑战最有力的武器。欧美风、日韩风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化入侵的危害不可小觑,所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了当务之急。作为一名担负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使命的责任青年,为了更好的传承家乡文化,发展家乡文化,我亲自走访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亲自感受优秀文化对当今人们生活的影响,对我的家乡——陕西汉中市的地域文化作了调研。在这里我将具体介绍家乡的历史人文景观,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分析在地域文化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家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传承家乡的地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人文景观添秀色 悠久历史耀古城 (一)龙岗古猿 “龙岗寺遗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梁山 镇,是汉水流域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和新石器 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龙岗寺遗址出土的旧石器类型有砍砸器,石球,尖状器, 刮削器等,与大熊猫,剑齿象,羚羊等 第四季哺乳动物化石伴生,地质年代为 中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距今120万年 以上。” (2006,龙岗寺遗址简介) 由于文物管理部门已将人猿骸骨更 好地保存起来,所以我们未能见到。龙 1201-01-01 1201-01-02

岗寺遗址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红色革命遗址。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老先民的智慧与力量,而且能感知革命先辈的艰辛与努力。虽然时间已经将寺庙腐蚀得面目全非,但先民的智慧永远留存,先烈的精神永远留存。据了解,当地政府已斥资60余万元用于龙岗寺遗址的修复重建工作。到时,龙岗寺将是集历史遗迹,红色老区,宗教信仰,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二)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 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历史故事。其中“栈道”就是褒斜栈道,现存于汉中市褒河石门水库内。褒斜栈道从今眉县南越秦岭,经太白,沿褒河,过石门,达于汉中,史称“栈道五百里”。 凿山开石,因地制宜,正是古代先民有着勤劳的双手,有着无限的智慧,才成就了一个奇迹——褒斜石门栈道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虽然栈道原址因石门水库的建成而沉入水下,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仿原址建成的栈道仍然能够体现栈道的险要,仍能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走在栈道上我们所能做的除了赞叹不已,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继承先民的无尽智慧。 在汉中博物馆里,我们还能找到与石门有 关 的历史遗迹——石门十三品(一品《石门》碑; 二品《畜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三品《畜君碑释 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门颂》 1201-02-01 1201-02-02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四川省乾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核桃坪分公司 自 然 生 态 境 保 护 方 案 编制人:杨涛 2017年7月27日

编制依据 根据汉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矿山及尾矿库环境保护工作和治理的紧急通知》(汉安监[2017]89号)的通知和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矿山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四川省乾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坪分公司位于汉源县城南西220°方向,直距15~18km的河南乡北西的老仙岩~野猪堂~西山一带,行政区划属河南乡顺坪村所辖。有矿山公路约5km至河南乡,河南乡往北东约40km至汉源县城,与108国道相接。 矿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龙门山南端,属邛崃山系南延部分,处于川西南深切割中高山区,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境内山岭纵横,地势崎岖,属强烈侵蚀的中高山地貌类型,水系发育,植被繁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矿区内海拔高度+1160m(宰罗河)~+2713.4m(西山),相对高差1553.4m,高差大,地形坡度一般大于50°,悬崖峭壁随处可见。 气候垂直差异甚大,县城位于河谷,年均温18℃,一月均温

8.3℃,七月均温26℃,而在山区年温差在30℃以上,每年7~8月最高温差可达30~34℃;1~2月最低气温为-5~-10℃;年平均降水量为741.8mm;6~8月雨量集中,大多为暴雨,极易造成山洪;1~2月份高山区有积雪。一年四季湿度大、雨雾多、日照少。 矿区内水系不发育,地表未见有水库、堰塘之类水体。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矿区南东角为宰罗河,属大渡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据调查资料,年内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与汛期基本一致,百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海拔标高1152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高1150m。 矿区水系流域属宰罗河流域,枝叉状水系有西向东发育,自流经过矿区范围。就矿区而言所有支沟均为季节性沟谷,受大气降水控制,仅在雨季特别是在暴雨过程中可形成较大的流水,一般流量较小。矿区地测坡度均在35~700之间,在雨季地表水坡向排泄良好,一般不会形成地表积水。 二、可能产生影响环境的因素 1、林业生态影响 2、大气污染 3、水环境污染 4、废渣污染 5、采矿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影响 6、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乾盛矿业核桃坪矿山地处农村山地,矿区内无国家法律、法规规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省乾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坪分公司 自 然 生 态 境 保 护 案

编制人:涛 2017年7月27日 编制依据 根据汉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矿山及尾矿库环境保护工作和治理的紧急通知》(汉安监[2017]89号)的通知和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矿山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案一、矿山基本情况 省乾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坪分公司位于汉源县城南西220°向,直距15~18km的乡北西的老仙岩~野猪堂~西山一带,行政区划属乡顺坪村所辖。有矿山公路约5km至乡,乡往北东约40km至汉源县城,与108国道相接。

矿区地处盆地西南,龙门山南端,属邛崃山系南延部分,处于川西南深切割中高山区,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境山岭纵横,地势崎岖,属强烈侵蚀的中高山地貌类型,水系发育,植被繁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矿区海拔高度+1160m(宰罗河)~+2713.4m(西山),相对高差1553.4m,高差大,地形坡度一般大于50°,悬崖峭壁随处可见。 气候垂直差异甚大,县城位于河谷,年均温18℃,一月均温8.3℃,七月均温26℃,而在山区年温差在30℃以上,每年7~8月最高温差可达30~34℃;1~2月最低气温为-5~-10℃;年平均降水量为741.8mm;6~8月雨量集中,大多为暴雨,极易造成山洪;1~2月份高山区有积雪。一年四季湿度大、雨雾多、日照少。 矿区水系不发育,地表未见有水库、堰塘之类水体。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矿区南东角为宰罗河,属大渡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据调查资料,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与汛期基本一致,百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海拔标高1152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高1150m。 矿区水系流域属宰罗河流域,枝叉状水系有西向东发育,自流经过矿区围。就矿区而言所有支沟均为季节性沟谷,受大气降水控制,仅在雨季特别是在暴雨过程中可形成较大的流水,一般流量较小。矿区地测坡度均在35~700之间,在雨季地表水坡向排泄良好,一般不会形成地表积水。 二、可能产生影响环境的因素

陕西汉中旅游景点大全

陕西汉中旅游景点大全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有“秦巴天府”之称。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为汉中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被誉为世界交通史,文化史上“奇迹”与“瑰宝”的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刘邦的拜将台及其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古汉台、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墓地、祠堂等。胜迹历历,史册煌煌,一九九四年汉中市被国务院命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最佳旅游时间:春季、夏季。 春季山野返绿,百花盛开,是观赏山水秀色的好时机。汉中百万亩油菜花会在春季盛开,而“五一”前后还可到西乡的樱桃园参加西乡樱桃旅游节。夏季去汉中则可游山玩水、避暑休闲。但夏季时常有雨,出门最好携带雨具。 汉中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季候区,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穿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暖湿润。但冬季较为寒冷,秋天多阴雨,不是最理想的出游季节。 汉中旅游景点很多,主要有: 古栈道简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广为人知:刘邦取汉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少数人修建栈道,以转移镇守关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而暗地里沿着西边艰险的陈仓((即秦栈)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进军咸阳。故事中的古栈道,主体的90%是在汉中境内。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感叹。 现在栈道故地修有仿古栈道,游人行走其上,即可领略山水秀色,还可感怀千年历史的沧桑。 主要栈道段——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420公里。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途中他听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蔡伦墓祠和张骞纪念馆。 褒斜道,南口在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通称褒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当时开凿山石不是用铁器或火药,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雅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修建石门水库,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栈,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

陕西省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陕西省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汉中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汉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汉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汉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汉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汉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汉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千 户 祥 砂 石 厂 生 态 修 复 方 案 2013年7月9日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玉树县联合执法大队: 在4.14的强烈地震后,为了保障灾后重建期间的石料供应,加快重建的步伐,我千户祥砂石厂加入到建材料供应组,该项目组地于青藏高原腹地通天河谷间,采挖后,项目地区环境恢复首要任务是通过采取覆地坑填整措施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开采,将拟治理区高低不平的落地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平顺地面,减少控制水土流失,然后利用土改,客土回填等于段改善裸地的土壤状况,为设有土壤或母质的裸地皮面创造土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尊重当地民俗,保障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泥石流、尾跨 坝等应作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 2、要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组计划,明确工程可能扰动和破 坏的范围,应做到少占地。 3、加强开采砂石施工期间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施工 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因此减少认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4、加强对生产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增强的环境 保护意识。 5、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加以保护及时平整压实,黑土尽 可能集中堆放,防止到处散落,影响生态景观。 6、确保场地坡脚稳定,必要时加强挡护,防止地质灾害 发生。 7、高山的植物是世界既有的草植物,为了留下美好的三 江源自然风景,不擅自开采不属于砂石的范围,我公司将 予以平整,在规定开采砂石内进行采砂,不随意采挖,原 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8、自觉服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 管理鉴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协议,落实管理制度和保护措 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不 得随意破坏植被,同时车辆不得下道行驶。 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1、使用工程措施,平整弃料堆和恢复植被工程,防治土 址砂化,临时堆的废石全部回填采砂坑改善当地牧民的生 存环境,提高牧民的生产条件,消除开采点地质灾害隐患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在植被破坏干拢区通过播种牧草建设植被,多草种混 种,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治了土址沙漠化的发展,提高土

汉中市情简介(2020年最新版)

汉中简介 汉中是镶嵌在秦巴之间、汉水之源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就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称,辖9县2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52个镇、24个街道办,1903个村、284个社区,总人口386万,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汉中历史悠久。人类考古可追溯到120万年前,自秦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刘邦在此称王、开启汉室基业,汉江、汉朝、汉中、汉人、汉语、汉服与汉文化一脉相承,被誉为“全球汉人老家”。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博望侯张骞墓祠、汉代水利遗址“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古汉台、武侯祠等名胜古迹驰名中外,褒斜栈道、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等文化瑰宝誉满全球。 汉中生态秀美。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871.8mm,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一、居西部第二。境内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在此栖息繁衍,被

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汉中资源富集。有元胡、杜仲、天麻等药用植物1600多种;石墨、铁、锌、锰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玉资源丰富、品类齐全,镇巴区块天然气储量巨大,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有大小支流500余条,地表径流量217.6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1.7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量110万千瓦;拥有覆盖5100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天坑群,其中超级天坑2个、大型天坑7个、常规天坑45个。 汉中宜居宜游。一江两岸、兴汉文化生态旅游区、天汉文化公园多彩多姿,黎坪地质公园入选国家地质公园,建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4A级景区1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汉中境内已探明天坑群510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四区四湖四园”是观光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吸引八方游客,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汉中区位优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汉中“四向”融入战略的深入实施,汉中已成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179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汉中已建成三条高速公路合围、两条铁路和一条高铁交汇、一个机场直达京沪深琼

汉中市城市规划

汉中市城市规划报告 XXX (陕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xxxx班级,陕西汉中 723003) 指导老师:xx [摘要]通过对汉中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我们深刻地了解了汉中市的发展史,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城市规划,同时感受到汉中的文化底蕴和绮丽风光。 [关键词] 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数字化现代化规模化

目录 汉中市城市规划展览报告 (3) 一、汉中地理 (3) 二、汉中历史 (3) 三、汉中生物种类 (4) 四、汉中市经济发展 (5) 五、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的感想 (6)

汉中市城市规划展览报告 一、汉中地理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南郑、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境内洋县生存有全国一级保护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现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区10县。二、汉中历史

汉中市历史典故 汉中历代均属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不仅为古城增添了光彩,也在中华民族的史页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据现有资料分析,名城建设发展主要有西汉、蜀汉、南宋、清代、近代五个重要时期。汉中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源头,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现辖汉台区、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十一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人口380万。 汉中市城市板块地理 三、汉中生物种类 植物:秦巴山区多原始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截止1995年10月,已发现汉中市境内有2942种植物,分属种子、蕨类、苔藓、地衣、真菌和藻类,计7门、282科、1160属植物。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166科、958属、2564种,分别占到中国科(166/291)的57%、属(958/2940)的32.6%、种(2564/24300)的10.6%。[5] 汉中是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陕西省第一,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

(调查报告)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 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

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

古代诗词与生态环境保护

古代诗词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无疑是这"璀璨花朵"中的灵魂与精华.古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对于我们当今感受自然、呵护生灵、今昔对比,从而树立正确理念,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 今天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被人们关注,人们开始对自然环境做亡羊补牢式的保护,然而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思考,我们不能不为当时先进的思想和富有远见的行为而赞叹。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无疑是这"璀璨花朵"中的灵魂与精华.古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对于我们当今感受自然、呵护生灵、今昔对比、树立正确理念,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下面我就对我国古诗词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思想和实践做一下简单的回顾。 一、赞美自然,感受寰宇。 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不体现了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从歌春的杜甫《春夜喜雨》,到颂夏的苏轼《望湖楼醉书》等,从咏秋的马致远《秋思》等,到叹冬的柳宗元《江雪》,我们从分享受大自然四季中的春听鸟声,瞎听蝉鸣,秋听虫啼。冬听雪落的情趣,欣赏烂漫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使我们对大自然的和谐生态产生感知,唤起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娇嘀,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等。大自然美不胜收,值得我们珍爱! 二、赞美生命,呵护生灵。 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

汉中市水能资源

汉中市水能资源简介 一、汉中市水能资源基本情况及特点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是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发源地,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0 0 0 m m,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总量为2 1 7 . 6 亿m 3 ,其中流域自产水为1 4 4 . 1 亿m 3 , 容水量7 3 . 5 亿m 3 。市内地形起伏大,峰岭峻俏,河流密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 的有7 条,500~1000 km2 的有14 条,100~500km2 的有44 条,10~100 km2 的有500 条,河网密度约1 . 6 k m / k m 2 。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量蕴藏着极大的水能资源。根据多年来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勘察选点及县级水电区划普查结果,汉中市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 6 0 万k W ,可开发容量1 0 9 . 8 万kW ,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小于5 万k W )可开发利用容量为8 4 . 3 万k W 。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褒河、胥水河、西流河、西汉水、酉水河、金水河、泾洋河、巴水河、沮水河等1 6 条较大支流上,规划梯级电站总装机达6 4 . 7 3 万k W ,约占全市小水电可开发容量的7 7 % ,见表1 。目前在这些河流上已建成电站装机1 2 . 6 8 万kW ,在建电站装机7 . 4 5 万k W 。

汉中水能资源有如下特点: 1 . 水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丰富,但大中型水电项目缺乏。汉中市所在的秦巴山区降水充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 8 0 0 m 3 ,人均小水电资源占有量0 . 2 2 6 k W,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尽管汉中市水能理论蕴藏量、小水电可开发量分别占陕西省的1 8 % 和 3 7 . 6 % ,是全省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但和千河之省的四川省小水电资源相比还不算丰富,四川省平均每个水电县占有量约2 0 万k W ,汉中市平均每个县仅约8 万k W ;规划的大中型水电项目更是缺乏,仅有1 处,为汉江干流上的黄金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0 万k W 。 2. 小水电资源分布广、开发条件较好,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上网供出困难。汉中市小水电遍及秦巴山区,1 1 个县区均有小水电,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支流众多,河道比降大,多在4 ‰以上,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宜于筑坝建站,当地材料如砂、石等材料可就地采用;然而有一些好的水电项目,如南郑县碑坝前河、后河、洋县胥水河等规划的小水电项目,大多位于偏远的深山区,距离电网较远,上网投资大。 3 . 江河来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影响小水电开发效益。年径流量变化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牧马河为4.69 倍,酉水河为6.0 4 倍,玉带河为6.3 倍,胥水河为7.3 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