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

一、超越科学

现在有很多文章用科学的观点来解读佛教。佛教本身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说比科学还要科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只是佛教不用这个名词而已。佛教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佛”,一个是“教”。“佛”是圣人,“教”是佛的教化。

一个理论正确与否,并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表现。用科学的方式也可以,文学的方式也可以,医学的方式也可以。为什么现代有很多学问不断地被推翻、被否定呢?就是因为这门学问并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如果有人见解更高,那这种看法就被否定掉了。佛法已经流传几千年,有没有人超过古人,提取出更高的宗教呢?好像没有了。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它们都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三大宗教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传扬。从长远的角度看,后人也基本没有再创造新的宗教了。为什么后人没有创造出来,说明古人远远超过我们后人,后人的智慧没办法超过前人。

所谓科学也好,其他世间学问也好,能够超过前人的智慧吗?现代的科研手段也有一个优势,可以通过科学实验,通过高科技手段,观察到一些现象,从而发现科学一直追求的东西,在佛法里面早就有答案了。其实佛教早就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就是生和死。每个人也就活几十年,都只看到生,看不到死后的世界。用科学的手段,包括医疗、心理学,用很多方面的学问来研究生死,研究得出来吗?站在“生”的角度能研究出“死”的结局来吗?这个永远不能研究出来的,因为不在同一空间范围之内,死亡的事例也不是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

更高的世界是佛的世界。其实大家对佛都不认识,到底“佛”是什么?这已经超出常人的概念了。大家都信仰佛,礼拜佛,对“佛”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世间任何伟人、英雄的礼敬。几千年下来,那么多名人、圣人、伟人出现在世间,甚至流传千古,但能受到后人的尊重,顶礼膜拜,甚至跟随的,其中大部分还是与宗教有关。这就可以看出来,宗教的创始者,佛或者是耶稣等,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影响面,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

二、超越迷信

佛教根本不是迷信,佛教是破除、超越迷信的,是智慧超前的一种认识。现在很多人错把佛教当成迷信来看待。其实就把佛教当迷信来信仰也没错,因为我们人类信佛就是“迷信”,我们本身不是有智慧的人,不是我们很有智慧,很了解佛才来信仰。恰恰相反的是,因为不了解佛而来信佛,甚至已经信佛的人,很多人还是不认识佛,佛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还是不知道。

从世俗的层面讲,这就是一种“迷信”,而且需要这种“迷信”,“迷”——入迷了,被迷住了一样。但这种“迷信”与世间讲的迷信还不一样,世间讲迷信就是盲目的信,没有道理、是非不分、好坏不分的信。

从宗教信仰的层面来讲,信仰本身就是入迷的,不然就不能叫信仰了。信仰的产生,就是因为人们内心有需求。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佛、关注佛教?因为发现人的能力很有限,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才转向信仰。

三、最具吸引力

有人说,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奋斗是需要的,那奋斗了是不是一定有幸福呢?世间那么多人在奋斗,几千万人都在奋斗,奋斗的结局是不是一定是幸福?这个不好说,也有可能是一世的痛苦。

前一段时间,在深圳认识某世界500强企业的一个老总,他在这家企业干了九年,因为病的原因,现在退休了。这家公司为了企业发展,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企业里面有句口头语:“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如果只看这家企业员工的前半生,那就真的是用命去换钱,就是努力奋斗。奋斗过后,后半生是不是就幸福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到了四十几岁以后,很多人都出现重症疾病。因为常年、多年的紧张付出,超常运转,身体吃不消了。所以,并不是奋斗得越多,幸福指数就越高。

我们要有智慧的来看待生命。不是茫然的、想当然的去理解。佛教能够在几千年甚至更长时空里,让大家来信仰、来追随,出家人甚至几乎放弃世俗的一切,都来追求佛法,可以舍身舍命地来追求佛法。佛法为何有如此吸引力?说明它给人类的冲击,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世间人所想的一切。

世间人为了钱和利益,也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钱在他生命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讲,有信仰的人、出家人,也可以不顾父母、家庭的反对,不顾世俗的一切,愿意去信仰佛法。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吸引力,没有人愿意这样去做的。

可是普通人对佛教不了解,多数人属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包括“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佛号的意义,很多人也不去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跟佛教的距离越来越远。佛本来是主动来到世间,

要度化我们、点化我们的,但是我们人呢?是躲着佛,绕圈圈,不想见佛。现在跟他讲佛法,“再说吧,退休再说”,“你们年轻人学这个干嘛?老年人没事可以去玩一玩”,认为佛法跟自己不相干,不重要,不需要,抱着这样的态度。

所以要了解佛法,一个是讲“缘分”,很多人没有这个因缘,遇都遇不到。第二个就是“善根”,佛度有缘人。佛教度化众生,不是强迫,不是行政手段,命令、强迫性地信仰。为什么度化有缘之人呢?因为佛教这种信仰,是超自然的,超出常人的境界的大智慧。“佛”其实是生命层次的体现,是更高层次的,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生命状况。这种高层次的生命需要有善根,需要有因缘才能靠近。

比如说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追求更高国民幸福生活指数,就会想很多举措,去推动这件事情。这就是因缘,动力。我们对佛教的信仰,其实就是在乎它,需要它。有更多人希望通过佛教来解决问题,那他就会非常投入,可以整天在那里坐着念佛,哪怕别人觉得他很傻,他也愿意就这样傻下去。

信仰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需求。如果内心没有这样的动力,对佛法的需求和信仰自然就断掉了。迷信也好、自信也好、仰信也好,只要有需要,佛度有缘人,你就可以被佛救度。

佛度众生的方式方法很多,佛教经典里面讲得特别多。但我们一般人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消化、去了解,甚至连经书也看不懂,就跟读天书一样,世间讲“天书”,其实最大的“天书”就是佛经。因为佛经我们没接触过,随意拿一本出来都看不懂,甚至学佛几十年之后,再拿一本经书来,还是看不懂。

包括“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就这六个字,我们活了几十年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很多人天天从寺院门口过,甚至在寺院旁边住了一辈子,也不知道

这句佛号是什么意思。它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人不用心,没有去关注它,觉得这句佛号跟自己没有关系。世间人没有智慧,所追求的东西跟佛教的距离很遥远。

四、名号作用最大

信仰是一个很高的层面,人的内心有这种需求、有愿望,从而就会关注它、了解它,然后才知道,其实佛法跟我们有密切的关联。那么我们知道佛法跟我们有密切关联,需要佛法的时候,这个时候佛就来到你的心中了,佛就不那么遥远了。然后再看看经典,就知道这句佛号多么的不可思议。

我们面前都放着水果,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水果是一个很小的东西,需要它时就可以吃它,吃了它就有作用,比如说解渴、解决饥饿。这么小一个东西都有作用,那么这句佛号有没有作用?手机有很多功能,水果有很多功能,包括这个话筒,它都有功能,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它的作用。语言文字也有作用,它可以传递信息。比如两个人沟通交流,有些人会讲得痛哭流涕,有些人会讲得欢喜,心里畅快。语言都可以让人的心里发生很多情绪的变化,这还只是普通凡夫的语言交流、沟通。

那佛的语言符号,它的作用又在哪里呢?因为人的局限性,反而不知道佛号的功能效果。就像大家都在寻宝一样,结果一堆黄金放在眼前,大家都不识宝,就白白错过了。如果有智慧的人,了解这句佛号的意义就知道,原来佛号和上面讲的这些东西一样,是有作用的,是有功能的。我们内心饿了就需要吃它;我们想平安、健康就需要它;我们关注生死的问题就要依靠它。这些问题靠谁来解决呢?唯有佛法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利益。

人为什么需要宗教?就是因为人有很多东西解决不了,有很多疑问,有很多智慧和学识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尤其面对生死问题、烦恼问题、身体不好的问题,

凡夫众生几乎都是无能为力的。再怎么努力奋斗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得到。弘一法师晚年讲自己是“二一老人”——一无是处,一事无成。其实想想我们自己,差不多也就这个样子。奋斗一辈子,到最后还是一无是处。即便在世间有些成就,但是到了晚年,到快要断气的时候,回想这一辈子得到了什么?就是一事无成,一无是处。

佛法正是在这种时候起作用,这个时候就知道佛对我们生命的意义了。在你最无助,最需要依靠的时候,佛可以帮助你,佛可以让你的心找到归宿。“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南无”就是一个归宿,让你心中有归宿、有依靠,阿弥陀佛就是这尊佛。这尊佛在哪里?看上去是这六个字,就像这水果一样,看见了,也就这个样子,如果把它拍成图片,就是张图片而已,但是水果有水果的“用”。

我们念这句佛号,表面看起来就像这图片一样,仅几个文字而已,但实际上背后有着超级强大的力量,那就是阿弥陀佛这尊佛的力量。佛有力量,这么多人信仰佛,虽然没有看到佛,但至少对佛有一种信仰。阿弥陀佛这尊佛好像无形,但跟众生有密切关联,能够救度我们,能够让我们心里得到安慰,能够让我们从生死当中超越出来,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

当然经典上对“阿弥陀佛”讲得很多,无量光、无量寿。佛的光明无量,这是给我们开启智慧。寿命无量,身体不好的人最求健康,其实大家都在追求健康,都希望多活几年,但是活得再长的人,也就一百年左右。今天他走了,明天我走了,后天你走了,大家排队一起走。看似多活了几天几年,其实都差不多。因为每天过重复的日子,多活几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大家的生命都是无形的,都这样结束了。死了后我们到哪里去呢?很多人可能并不关注这个问题。

阿弥陀佛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众生在忙忙碌碌当中,在迷茫的人生当中可以看到希望,可以看到归宿。活着的时候有希望、有归宿,死了还有希望,还有归宿,还有个极乐世界等着我,这就是佛法对我们人类来讲最大的作用。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学习本文的主旨: 一、学习这节课,改变了你哪些错误的想法?你以前是怎样认为的?假如你身边也有人和你过去一样,你打算怎么帮助他? 二、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必要性? 前言: 1、依止上师是为了闻思修法。 2、利用网络闻思修。 一、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1、家庭责任。P206一、二、三段: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多体谅他们的情绪。 2、工作责任。P206四、五、六段:对同事以慈悲心。 3、修行责任。P207一、 二、三段。修行也要善始善终,要有面对的能力、准备、方法。具足各种善巧方便。讨论:家庭、工作、修行该怎样结合,是以出离心或是菩提心来对待。 二、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1、学习佛法。 2、修行佛法。 3、传播佛法。P208三段:~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是教法与证法。教法是学习经律论三藏,证法就是修持戒定慧三学。对此各个寺院都应具足,不能将佛法只停留在烧香拜佛的层面上。P208四段:就是学习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讨论:居士们到寺院做什么?是烧香拜佛或是闻思修法? 三、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1、人格贤善,p210四段:上师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具足人格,心很善良,人很正直,这样才不会做很多坏事。从出家人讲,则戒律清净、品行稳重。 2、具足智慧,p210五段、p211第一、二、三段:有智慧做很多事不容易搞错、有智慧别人会服从,对弘扬佛法有利。 3、利他心重。P211四段:大乘佛法就要大慈大、普利群生悲。 四、佛教徒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1、信心~p212二、三段:如果没有信心,诚如佛经中所说,就像种子被火烧焦而不能发芽一样,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会产生的。信心是入门的津梁。 2、悲心~p213一、二段:大乘佛弟子对众生必须要有悲心和菩提心。 3、智慧~p213三、四、五段:对密法的法本不在乎,跨越法本,跨越僧衣,<入菩萨行论>、<前行>中讲过,至少要恭敬三宝的所依,应当把法本当成佛一样。凡是出家人的三衣,哪怕一个碎片,都要恭敬顶戴。P214二、三、四段:不要做一个盲目的群体,要有智慧,弘扬佛法不只是上师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责任。P215第一、二、三、四段:每个佛教徒应齐心协力弘扬佛法,不要诋毁不同宗派,不要诽谤不同上师,不要争抢其他上师的弟子。要感恩释迦牟尼佛、赞叹佛教如何殊胜。

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 佛教农业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之一。指以寺院(或佛教协会)为基本单位,坚持“人间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三个传统(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的指导下,以贴近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佛教独特的修证精神融入其中,以农业发展寺庙经济,以农业陶冶僧众情操,以农业与村民和睦相处,以农业引导众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农业劳动。 佛教农业类型及创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活动的基地,具体在佛教农业建设上,可采取两大类型六种具体的创建模式:一、庄严国土型 庄严国土型,重在强调利用自然的、生态的、环保的农业生产优势,不断绿化、美化、净化寺院环境,创造美好的人间净土。包括传统农业模式,自然生态模式,环保模式。 1)传统农业模式: 主要表现为村庙,村庙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地带,据调查,村庙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综合体,村庄是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物。而佛教僧侣,参予村庄的管理,指导影响人民的生活。僧侣和村庙是村庄的中心。除了传佛音,解佛法等之外,僧侣也参加世俗的活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古时,很多村庄的建立是由于僧人们在荒芜之地先建立了寺庙,随着僧人们开垦荒地种田收获,逐渐吸引农人们在周边安家落户,并形成一个村庄型的经济体,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历史上,很多村庄名称来源于寺庙名称。 2)自然生态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自然山川与建筑、绿化的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导引人们进入禅境。作为游人、香客,从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经一偈都可体会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们正是通过此种亲切的感受来认识佛教。佛寺自然景观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则是其基础。 3)环保模式: 基于佛陀所说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理念,佛教主张在环境尚未被破坏之前,就应该进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从事环保不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而是希望拥有平衡的自然生态。现代的佛教界,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种种实际的环保运动与措施。 二、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强调佛教中慈悲的、济世的、利众的人文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环境,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在劳作之中净化世道人心。包括产业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贫救困模式。 1)产业化模式: 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禅僧务农,大都因地制宜,采茶制药,以资生息。“自古名寺出名茶”,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许多珍品,最初皆出于禅僧之口。如九华佛茶,即为禅僧所命名;地藏黄精,即依禅僧而得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黄精之采集、选用,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使黄精与成佛合二为一,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黄精文化的产业化。 2)素食文化模式: 众所周知,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生的,但在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肉,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

李润生先生简介

李潤生先生簡介 李先生先後畢業於香港葛量洪師範學院、珠海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事新儒學家唐君毅先生及佛學家羅時憲先生,曾任教於羅富國教育學院、葛量洪教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新亞文商書院、新亞研究所、能仁研究所及志蓮淨苑等學府。所授課程包括儒、釋、道三家思想。主要著作包括《僧肇》、《佛家輪迴理論》、《因明入正理論導讀》、《唯識三十頌導讀》、《唯識二十論導讀》、《中論導讀》、《中論析義》、《山齋絮語》、《百論析義》及《成唯識論述記解讀〃破執篇》等多種。 (以上部份內容輯錄自法相學會網址) 訪問及整理: 趙敬邦李: 李潤生先生 問: 請問您可否與我們分享一些有關唐先生的軼事? 李: 唐先生授課時非常投入,以至經常忘記扣襯衣的鈕子、抽煙時又會忘記點煙,甚至會用粉刷抺汗。學生上課時均有一定困難,因唐先生說的是四川話,因此我也能聽懂一半而已。由於新亞研究所未有投影機,故唐先生每次上課均會使用黑板,其邊講邊寫,以至經常弄得全身皆是粉末; 又唐先生喜歡沉思,有學長便曾告訴我,唐先生有一次乘車到中大馬料水時,車子駛至海灘以至差點翻倒,但唐先生竟若無其事,且沒有任何驚恐表情,原來他當時正在沉思。而唐先生雖主要研究哲學,但他的文學修養很好,講書時喜歡引用詩句,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是唐先生喜歡引用的詩句之一。他有時會把詩句默寫於黑板上,學生對唐先生之文學修養均十分欣賞。我們雖未能接上唐先生的思路,但隨他在理念世界中遊觀,已讓我們感到陶醉。但唐先生也有一不好的習慣,便是經常抽煙,乃至尚未抽完第一枝煙,第二枝煙已經點起。由於經常被煙燻黃燻黑,故你會發覺唐先生的手總是黑黑的,當我們去探望他時,便要被迫吸二手煙了。另唐先生的客廳放有一小盅白砂糖,他偶爾會進食一匙,相信這是為了解自己的煙癮。不幸的是,或基於此一緣故,唐先生的眼睛和肺部最終均出現了問題。 問: 請問當時新亞研究所的學習氣氛如何? 李: 當時研究所的學習氣氛很多。現在研究所的同學多是兼讀,而我們當時則多為全職學生,學生當時還可以拿津貼。我覺得其時研究所最好之處,是每月均有例會,每一研究生須輪流發表論文。學生在研究所研讀兩年,第一年不用寫專題論文,但須出席例會。而所有老師和參與同學均可對所發表的論文提出意見或批評,若你的文章得到好評,那便有信心繼續撰寫畢業論文;若論文受到攻擊,那你便須對自己的寫作提高警惕,以免犯上各種錯誤,故例會可視為一「木人巷」,對研究生的學習非常有用。另外,我們要修讀一科「方法論」,該科由謝幼偉先生教授,其會教導學生在研究文學時應用什麼方法,研究哲學和歷史又當用什麼方法。研究生既學習方法論,又參與例會,故一般而言,其時研究所畢業之同學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均有一定信心。

佛教的科学性

宗教文化知识讲座 论文题目:佛教的科学性 佛教的科学性 这里,我要谈谈佛教的科学性。当下许多人一提到佛教便把它与迷信、不科学的宗教联系起来。比如有记者见到有人以猪祭祀,便写了一篇题名“千斤大猪,菩萨有福”的报道,足以显示其对待佛教的

荒诞态度。其一,佛教是戒杀生的,怎么可能会提倡用猪祭祀呢?其二,这位记者在不了解佛教的情况下,竟误把大地当菩萨。可见一些有知识文化修养的人都不是真正了解佛教的内涵,甚至达到了盲目无知、人云亦云的地步。对于学习了十几年科学知识的我们,是否应该摈弃先入为主的观念,用科学的精神,客观的公正的,对佛学,以及我们现在的科学观,世界观进行重新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佛教 什么是佛?《太上感应篇》有云:“聪明正直之谓神”。佛是觉着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称为佛。也就是说,“佛”是一个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释迦世尊摒弃太子之位而自甘修行,思考宇宙人生一些本质现象,最后顿悟。之所以说释迦牟尼能成佛,强调的不是佛的“神性”,而是他的“人性之顿悟解脱”。。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作为一门学科,佛教与其他哲学一样,在其首要研究对象任务的确立上达成一致:宇宙的真相是什么。既世界观。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唯物论者证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三种论据:其一,精神为物质的属性。其二,精神为物质的结果。其三,精神为物质之一。。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强调“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正如手心与手背的关系,是“一

我对佛教的认识

我对佛教的认识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佛教之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虽没有潜心研究过,但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总知道些皮毛。 说它熟悉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都与佛教有关联,例如逢年过节,家里有长辈的总会到庙里去烧香跪拜,稍虔诚些的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吃斋念佛。我对佛教的了解也是始于我的外婆,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大殿上的都是何许人也就跟在外婆身后有样学样的跪拜,也不存在诚心与否,就只当是好玩。 后来稍长大一点的时候,正直《西游记》热播,家家户户看了千百遍都不会腻,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也是那时知道了和尚这一虔诚的佛教徒,心中对信佛之人的印象又变为了光头,头顶还有9个洞,身穿黄袍披红袈裟,嘴里常说的话是阿弥陀佛,心地善良还长有一张慈眉善目的面孔。有趣的是,在当时的我看来,和尚不能吃肉,吃饭还要靠化缘,整天与青灯古佛为伴,日子过得凄惨极了。所以对佛教也不怎么喜欢。再加上后来《新白娘子传奇》里边有个大反派法海和尚,让我更是对和尚又怕又讨厌。 随着年岁渐长,知识面也慢慢扩大,知道除了佛教还有很多的宗教信仰,例如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对宗教的理解也不再片面化了,对佛教也才渐渐有了好感。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对佛教和道教分不太清楚。于是进到寺庙里,也不管里边供着的是神是佛,只

管磕头、许愿。尽管对佛教的信仰并不强烈,但在许愿的那一刻,心都是及其虔诚的,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的普通人都和我一样。 一直到上了大学,学了些许宗教的相关知识后,才终于对佛教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我对佛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非常浅显的皮毛上,关于它的内涵、意义、哲理、禅学等博大精深的知识都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我认为佛教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领悟,体会。认识佛教,理解佛教,让佛教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人类在享受佛教精髓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佛教不断的传播与发扬光大。

对佛法的认识

对佛法的认识 佛教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是有争议的,大概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被认为是有神秘法术的宗教,与阴阳家的和后来道教没什么区别。在公元二世纪,有一种说法认为佛不过是老子的弟子而已,佛经的教义是《道德经》即《老子》的外国变种。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为信。 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比较有形上学意义的《佛经》翻译的更多,对佛学的了解也进了一步。这时候认为佛学很像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而不像道教。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其中一些佛学与中国思想结合,比如中道宗和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同时也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佛教的所有宗派都相信“业”的学说。业指行为、动作;实际不仅包括外部的行为,也包括一个有情物说的和想的。佛学中,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些什么,这些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今生是前世业的报,来世又是今生业的报。这一连串的因果报应,就是“生死轮回”,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的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人们还是渴求、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要逃离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就是将“无明”换成觉悟,也就是菩提。个人可以在多次再生的过程中,积累不再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从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解脱出来的状态,叫“涅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佛教的大乘宗教,也就是性宗,阐发了这个学说,并将宇宙的心这个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 中道宗提出“二谛义”:普通意义的道理为“俗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为“真谛”。总共有三个层次,低层次的真谛即为更高层次的俗谛。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此为俗谛;诸佛说万物实际上都是“无”,都是“空”,此为真谛。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是“无”都是片面的,其实“有”同时也是“无”;因此,说万物是“有”或是“无”都是俗谛,万物非有非无,即不片面的中道才是真谛。第三层次,非有非无即是进行了区别,一切区别本身就是片面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万物非有非无也是俗谛了,而真谛是: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知“无”即与“无”同一,就可以达到“涅槃”的状态。我们不能问涅槃状态

佛的来历

佛的来历 问释迦摩尼是第几佛? 答: 释迦摩尼佛是贤劫千佛的第四位佛。 第一拘楼孙佛、第二拘那含佛、第三迦叶佛、 千佛出世次序如下:第一至第八小劫,无佛出世。 第九劫减至人寿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 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 又减至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 减至一百岁,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无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十九小劫,无佛出世。第二十小劫,楼至佛出世。合为贤劫千佛。 追问 那为什么之前没有佛教呢? 请问小劫是什么意思? 还有为什么有故事说释迦牟尼佛想获取六字大明陀罗尼,? 请教莲花上如来,而莲花上如来是从无量寿佛那里的观自在菩萨得来的,? 那么不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比释迦牟尼佛更先成佛吗? 因为释迦牟尼佛说观世音菩萨只是菩萨身,她已经成佛而且名为正法明如来? 还有有释迦牟尼佛将佛的时候讲到阿弥陀佛从自在王佛那里学道的故事,? 那岂不是阿弥陀佛还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吗?请大师指教。 答: 释迦摩尼佛创造的是我们地球所在世界的佛教.我们地球所在世界成为娑婆世界.佛不是随便可以存在我们的世界的.必须应缘才来.我们娑婆世界的文明是多次毁灭的,所以我们娑婆世界一共出现了三位佛,分别是第一拘楼孙佛、第二拘那含佛、第三迦叶佛.释迦摩尼佛是第四位.小劫是佛教中用于计算时间的一种单位: 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一名为小劫,依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而为小劫。法华经曰:六十小劫,身心不动。按释氏以劫纪时,从十岁增至八万,减至十岁,经二十返为一小劫。 可见时间之长! 实际上,观音菩萨成佛比释迦摩尼佛早,只不过是呢观音菩萨为了以慈悲菩萨形象度化世人,才显菩萨像! 阿弥陀佛不是娑婆世界的佛,是极乐世界的佛.他发48大愿化成了极乐世界.因此他是极乐世界的佛. 极乐世界和我们所在的华严世界是并立的不同宇宙!

佛教科学论

佛教科学论 《佛教科学论》目录 前言 第一章认识佛教的伟大第一节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第二节不知佛法无权反对第三节佛教科学的奥秘第四节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第五节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第六节信佛不是迷信第七节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第二章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第一节铁证般的历史事实第二节佛教真实不虚第三节神话还是奥妙第四节超越您的经验第五节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第六节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第七节维护信教自由第八节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第三章轮回与因果第一节人死并非如灯灭第二节鬼神等生命的存在第三节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第四节前生与后世第五节转世灵童第六节奇异的业力第七节因果规律第八节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第四章科学的缺陷与弊端第一节科学的谬误与无知第二节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第四节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第五节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第六节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第七节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第八节睁开眼睛看世界 第五章科学家与佛陀智慧的比较第一节伏藏品之谜第二节授记与预言、预测第三节地球与四洲第四节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第五节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第六章到深山中去探宝第一节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第二节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第三节帝王将相亦学佛第四节佛法是座宝山第五节怎样学佛第六节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第七章出家修行第一节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第二节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第三节出家以报父母恩第四节追随先贤的足迹第五节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五浊黄念祖老居士著作节选 中国史书中的轮回证据 您有失眠症吗? “事实上,在做梦的时候,如果觉知或注意力集中在咽喉,會使梦境更清晰。反之,如果将觉知集中在心脏那里,则會使睡眠更深沈。所以我们都有自备的安眠药。” 如来日轮已没,法近中夜{末法时期}。最后觉车{回到真如法性的故乡}将开,唯一智船{渡到清凉解脱的彼岸}快去。六道游子,若不急寻搭乘,待夜雾渐浓{五浊恶业深误众生},不见车船,便成蹉跎。要待黎明,弥勒住世,方有救济。悲哉!浪子!沦没长夜,备受众苦,尘沙劫数,未有了期。血性汉子,怎不悚然?智者宜当猛省,赶紧上路,持戒念佛,必能回家!

认识佛教 学习心得报告

24-001佛教是什么 尊敬的老法师! 尊敬的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阿弥陀佛! 弟子在二零一三年九月六日,偶然的机会恭听到老法师的开示,听了很是欢喜。之后就天天在网上收集着看,越看越着迷,于是就决定要好好学佛。没想到有这么殊胜的因缘,在网上能很系统的参加学习,为现代学佛弟子们的修行之路指明正确方向,并为弟子以后的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弟子真诚感恩老法师慈悲开示!真诚感恩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阿弥陀佛! 老法师以讲故事、说案例的形式给弟子开示,非常耐心、非常详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弟子在恭听老法师慈悲开示的《佛教是什么》课程之后,对佛教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彻底转变了原有错误的观念。真正认清佛教是一种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确确实实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教弟子对于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能力辨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恶。帮助弟子通达明瞭宇宙人生一切理事现象,恢复弟子原本的自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教的内涵包括了无量无边,为一切众生说大圆满法。比我们现在一所完整大学里面包括的还要多。从时间上讲,它的内容讲到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讲,它讲弟子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如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讲一世,讲弟子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尽虚空遍法界。

佛法所教,佛法所學。佛法是教弟子如何修学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给我们所说的法,就是给弟子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大乘经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华严经》上讲宇宙人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教弟子如何断烦恼、如何破迷开悟、如何转凡成圣超越三界。这些讲解,就是佛教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因此弟子应依据佛教的经典进行修行,找对法门,选对老师,依教奉行,勇猛精进。即信而学之,学而行之,行而省之,省而改之,改而学之,如此循环,必将成就。 明白了佛教是什么后,老法师慈悲开示,让弟子知道了应如何修行及修学的方法。真正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错误的行为,即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话说错了、动作做错了。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首先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体的一举一动,即身业的行为;然后是口的言语,言语的行为,即口业的行为;最后是起心动念,即意业行为。三业行为把它统统修正过来,这是真正修行。依据大皈依修学,大皈依是皈依大圆满的自性,是圆满的自性三宝(三宝即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佛菩萨告诉弟子在这末法时期,应发愿修念佛法门,最容易成就。念佛是从净门入,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修得清淨心。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有解有行。以念佛为主,听经读经为辅。因此,经书要天天念,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训,把《无量寿经》变成弟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来处事待人接物。一句阿弥陀佛,以净念相继、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必定成佛。 老法师慈悲开示,明确了学佛的修学次第。教弟子修行一定得先打好基础,扎好根,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作为弟子入佛们的根基,就是《论语》上讲的夫子五德,即温厚、善良、恭顺、节俭、忍让。以「信、愿、行、证」这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 一、目标:大家一起学习上座部佛教。 二、组讨论规范: 只谈论《巴利三藏》、上座部佛教及止观禅法,不发无关文字、图片、链接。 1.不依大乘诸作品,只闻思修巴利三藏。 2.不念诵畜牲咒语,只实践戒定慧三学。 3.不信仰流变八宗,只修学体证八圣道。 4.不学习外道理论,只修行四圣谛佛法。 三、发言具体规则: 1.贴图:适量、适当,不贴无意义、玩耍等不雅之图; 2.字体格式:用字大小颜色合适,要考虑他人阅读方便; 3.发言讨论:论点必须有论据,论据必须被共许; 4.说话有益、适时、真实、柔和、慈爱; 5.离于谎言、离间语、粗恶语、闲杂语; 6.不得刻意宣扬非佛法等其他宗教或乱力怪神的观点和言论; 7.避免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 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 8.避免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知此法、律,汝如何知此法、律耶?”, “汝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 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 9.常说十种恰当的话题:谈论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 脱、解脱知见。 四、关于念佛号、咒语 上座部佛教没有念佛号法门,不念阿弥陀佛,念咒语亦是佛教戒律禁止之事,非佛陀所教导。上座部佛教所礼敬、所皈依的佛陀是指释迦摩尼佛,即世尊苟答马(古译:乔达摩)。

上座部佛教忆念佛陀功德的方法:佛随念——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五、巴利语三藏圣典 1.《律藏》——分为五大册,分别是:《巴拉基咖》、《巴吉帝亚》、《大品》、 《小品》、《附随》。 2.《经藏》——共有五部,分别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增 支部》、《小部》。 3.《论藏》——共有七部,分别是:《法集论》、《分别论》、《界论》、 《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 注:《阿弥陀佛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法华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六祖坛经》、《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大乘经论不属于巴利三藏经典,上座部佛教不予认可,亦无“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有为即无为”、“净土”、“本愿”“中观”、“唯识”、“如来藏”、“佛性”、“真如”、“密秘”等歪理邪说,故不予讨论。 六、巴利语三藏圣典的历史渊源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9~232)护持佛教,举行第三次结集后,向外地派遣九个传教僧团,其中一支由摩哂陀领导至斯里兰卡(于公元前247年顷),使上座部佛教在斯国弘扬,并在首都阿耨罗陀(A nura(-)dhapura)建造大寺(Maha(-)viha(-)ra)供养僧团,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不久,阿育王出家的女儿僧加密多比丘尼,也受邀请带着菩提树分枝到达斯国,成立比丘尼僧团。以后佛教二百年的发展,都以大寺教团为中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