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法的认识

对佛法的认识
对佛法的认识

对佛法的认识

佛教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是有争议的,大概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被认为是有神秘法术的宗教,与阴阳家的和后来道教没什么区别。在公元二世纪,有一种说法认为佛不过是老子的弟子而已,佛经的教义是《道德经》即《老子》的外国变种。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为信。

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比较有形上学意义的《佛经》翻译的更多,对佛学的了解也进了一步。这时候认为佛学很像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而不像道教。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其中一些佛学与中国思想结合,比如中道宗和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同时也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佛教的所有宗派都相信“业”的学说。业指行为、动作;实际不仅包括外部的行为,也包括一个有情物说的和想的。佛学中,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些什么,这些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今生是前世业的报,来世又是今生业的报。这一连串的因果报应,就是“生死轮回”,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的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人们还是渴求、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要逃离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就是将“无明”换成觉悟,也就是菩提。个人可以在多次再生的过程中,积累不再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从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解脱出来的状态,叫“涅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佛教的大乘宗教,也就是性宗,阐发了这个学说,并将宇宙的心这个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

中道宗提出“二谛义”:普通意义的道理为“俗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为“真谛”。总共有三个层次,低层次的真谛即为更高层次的俗谛。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此为俗谛;诸佛说万物实际上都是“无”,都是“空”,此为真谛。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是“无”都是片面的,其实“有”同时也是“无”;因此,说万物是“有”或是“无”都是俗谛,万物非有非无,即不片面的中道才是真谛。第三层次,非有非无即是进行了区别,一切区别本身就是片面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万物非有非无也是俗谛了,而真谛是: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知“无”即与“无”同一,就可以达到“涅槃”的状态。我们不能问涅槃状态

确切地是什么,因为达到第三层次的真谛就什么也不能说了。

道生是鸠摩罗什门下学生。学识渊博,颖悟而雄辩,据说讲起佛学来,顽石为之点头。主张“顿悟成佛”,与渐修成佛对立。渐修成佛认为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习和修行,即通过积学,才能成佛。但是积学的功夫不论多么大,也只是一种准备活动,积学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越过鸿沟。根据是成佛就是与“无”同一,也就是与宇宙的心同一。“无”巢湖形象,“无”本身不是一“物”,不能分为若干份。因此不可能分开修行,同一就是与全体同一。

道生还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众生皆有佛性,只是没有认识到,就是“无明”。人必须首先认识到自己有佛性,然后通过学习和修行,自己“见”自己的佛性。这个“见”就是顿悟,也就意味着与佛性同一,也就是“返迷归极,归极得本”。得本的状态,就是涅槃。

因此涅槃并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生死轮回,佛性也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现象世界。一旦顿悟,后者就立即是前者。道生说佛无“净土”,也就是说佛的世界,就在眼前这个世界之中。“无明”的人,只见现象世界,不见佛性的实在性;另外一些觉悟的人,见到佛性,但是这个佛性仍然是现象世界。这两种人见的是一个东西,但觉悟的人所见的和无明的人所见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迷则为凡,悟则为圣”。以上为禅宗做了理论背景

的准备,也有几百年后新儒家的萌芽。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汉传佛教的反思

汉传佛教的反思 ——戒幢佛学论丛总序 济群法师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 国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历经南北朝的弘传,至隋唐而达鼎盛。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佛经翻译,一是义学研究。对佛经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宗派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的新生事物。不论在早期印度,还是南传、藏传地区,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教派。之所以会有宗派之分,主要是因为佛教博大精深,任何人都难以完整掌握。祖师们为了佛法弘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便于人们修学,便根据某部经论或内容相似 的的经论,建立起各自的修学体系,进而演变为不同宗派。 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多创立于隋唐,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更早。如净土宗初祖为东晋慧远,而实际创立者乃唐代善导。天台宗初祖为北齐慧文,因读《大智度论》领悟“三智一心中得”,又从《中论》悟到“一心三观”。慧思继承此说,结合《法华经》要义,传至智者形成“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天台宗。由此可见,任何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几代人的总结方能形成。其后,还有赖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 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视频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佛教之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 作者:李小托 对佛教感兴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对佛教感兴趣。而是对人种感兴趣。印度是一个人种博物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对印度的人种感兴趣。为什么印度会有黑白这样各色各样的人种。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书上描述。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河流域的情景。其中一段描写是这样的。那个英俊的雅利安青年。骑在马背上。在刚刚进入的印度次大陆驰骋,金色的长发。在晨曦中飘扬。那时候我就知道。印度曾经有一个这么漂亮的民族,后来通过阅读又知道。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在印度河谷流域。曾存在一个特别璀璨的文明。他们用印章。他们用泥来烧成砖盖房子。他们有自己文字,他们好像传承了苏美尔文化。那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有冥想。有禅定。后来白种人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他们貌似是入侵者。但是他们被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我甚至怀疑婆罗门教的吠陀仙人时期,就是指早于雅利安人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所以说印度文明是一个连续的包容的文明。所以你看后来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都很体现这种柔和。包

容。五花八门,这样的特色。 《佛教之二,为什么佛教是包容的,基督教不包容》虽然 印度史诗中。有非常残酷的战争描写,但是总体你可以看。这是一个融入。不是分别的过程。这跟基督教正好相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这样的一神教他们为什么是一个分别的宗教。不是融入而是分别出来。为什么一神教是 不包容的宗教?这要从一神教的创立历史看。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左右。一神教犹太教的创始人。亚伯拉罕出生在唔耳。是当时苏美尔第三王朝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创立了很多世界第一。包括文字。最早的楔形文字。当 时他们的宗教是拜各种各样的神。是一种多神教的信仰。这种文明被叫做城市文明,起初就有城市存在。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保护神。那么唔耳的保护神就是月神。亚伯拉罕出生在一个闪系白人的游牧民族家庭。那时候他们家已 经从旷野迁到了唔耳,从游牧弄成了经商。你看犹太人的经商历史非常长。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他们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族神。我们可以这样猜想。亚伯拉罕他们家的家族神就是耶和华。我们知道。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同化的。就像当年雅利安人被古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满清被汉人同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也会被强大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同化。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历史也有偶然。亚伯拉罕和他的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一、拈花一笑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实相无相: 相:事物的外形和状态。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实相:佛教语,指世间事物本来的面貌或状态。佛教认

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 无相: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是指摆脱对一切事物的 有相认识后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有相:佛教语,指具有外形、能区别于其它事物、会生灭变化的事物。因为佛教认为万有皆空、心体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本质其实还是“无相”。 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人平等,众生平等,每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不为别物所弄。每一个众生觉悟后, 就摆脱了各种物欲、迷惑和假象的束缚,不再受天地之束缚,即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是要把宗教建设成一种文化宗教。 初二(8)班 施娇娇

正知见有三类

正知见有三类 正见就是正确的知见,正确的见解,即能解知世间出世间因果,如实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无漏的智慧。修行路上,正知见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正知见,就不是正法; 没有正知见,修行路上就会漫无目的,最终迷失方向。以正确的知见来指导自己的生命,是借用佛菩萨的眼睛来看世界;借用佛菩萨的智慧慈悲来做事情,落实在生命实践中就是修行;如法修行就可以解脱烦恼,最终圆成菩提道果。正知见有三类,世间的正知见是因果,六道轮回,以及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的看法。出世间的解脱道是以三法印,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为正知见。大乘诸法实相则以“十如是”为正知见。世间的正见只能转向善道,但不能 出世。因果和六道轮回是佛教的基础,佛教相信有因缘果报,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感召了我们今生的果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教的因果包括一 念因果、现世因果和三世因果。佛教认为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欲界的众生,又可分为三善道(天、人、修罗道) 和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都轮回在这六道中。八正道是解脱道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是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八正道以正见为主体,可以了然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再以正思惟增长真智;以 正语修口业、不作妄语;以大智般若灭除一切邪业,使身心能够安住于清净正业之中;正命使身、口、意三业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发心修习涅槃之道是正精进;正念则以真智忆念正道,没有丝毫的邪念;正定即必须做到清净的禅定。这是佛陀教导我们脱离邪非的八个方法,依此修行最后证入涅槃的境界。佛法各宗各派对正知见的叙述可能不同,但是没有离开无我的空性见,断惑证真入圣流,必须是要见到空性,认识无我。大乘诸法实相以“十如是”为正知见。《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又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以佛知见为大事,《法华文句》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佛知见,有开示悟入的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开佛知见,十行谓示佛知见,十回向谓悟佛知见,于十地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入佛知见。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对于男女情爱之事是完全否定的、是禁止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佛教弟子有自己遵守的戒条,其中有一戒条就是不淫欲,这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般人对于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总是觉得十分的好奇,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大家只有以为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佛家以慈悲为怀,关注的更多的是大爱、博爱,其中就包括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袍责之情都是情爱,这里我们所讲的情爱一般就是指男女情爱之间的爱情。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以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佛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完全否定的。《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该“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全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是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佛经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物缘生,皆系缘分。”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男女在面对情爱之事的一个座右铭。从古至今,大家都很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多么奇妙,这在佛经中解释的十分清楚,缘来了则在一起,缘走了则好聚好散,世间万物都因缘而生。所以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大家都很注重这个“缘”字,有缘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都能在一起。佛教中有五苦,生老病死哭,爱别离苦,怨僧会哭,求不得苦,五蕴盛哭。其中有一条就是爱别离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爱情是重视的,将男女情爱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苦放在一起。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姻缘情爱是人间凡夫的情爱。但是在好的方面来讲,这种情爱往往是甜蜜的但是又是痛苦的。甜蜜是把爱情作为人们精神的滋润剂,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爱可以给我们愈合伤口的能力以及抵御外来伤害的勇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求不得苦与爱别离苦都占了,得不到就会不甘心,心里会难过,而爱别离苦往往是一种相思之苦,古人说:“茶不思,饭不想”还有古人讲:“衣宽减带终不悔”这都说明了相思苦有多苦了。也有人说爱情就是甜蜜的负担,对呀,既甜蜜但是又痛苦,痛与快乐一起承受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住锁住我们,使我们的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如

我对佛教的认识

我对佛教的认识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佛教之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虽没有潜心研究过,但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总知道些皮毛。 说它熟悉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都与佛教有关联,例如逢年过节,家里有长辈的总会到庙里去烧香跪拜,稍虔诚些的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吃斋念佛。我对佛教的了解也是始于我的外婆,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大殿上的都是何许人也就跟在外婆身后有样学样的跪拜,也不存在诚心与否,就只当是好玩。 后来稍长大一点的时候,正直《西游记》热播,家家户户看了千百遍都不会腻,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也是那时知道了和尚这一虔诚的佛教徒,心中对信佛之人的印象又变为了光头,头顶还有9个洞,身穿黄袍披红袈裟,嘴里常说的话是阿弥陀佛,心地善良还长有一张慈眉善目的面孔。有趣的是,在当时的我看来,和尚不能吃肉,吃饭还要靠化缘,整天与青灯古佛为伴,日子过得凄惨极了。所以对佛教也不怎么喜欢。再加上后来《新白娘子传奇》里边有个大反派法海和尚,让我更是对和尚又怕又讨厌。 随着年岁渐长,知识面也慢慢扩大,知道除了佛教还有很多的宗教信仰,例如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对宗教的理解也不再片面化了,对佛教也才渐渐有了好感。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对佛教和道教分不太清楚。于是进到寺庙里,也不管里边供着的是神是佛,只

管磕头、许愿。尽管对佛教的信仰并不强烈,但在许愿的那一刻,心都是及其虔诚的,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的普通人都和我一样。 一直到上了大学,学了些许宗教的相关知识后,才终于对佛教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我对佛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非常浅显的皮毛上,关于它的内涵、意义、哲理、禅学等博大精深的知识都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我认为佛教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领悟,体会。认识佛教,理解佛教,让佛教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人类在享受佛教精髓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佛教不断的传播与发扬光大。

关于知见心理学

关于知见心理学 一、恰克与兰西夫人网页上的介绍: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是一种疗愈模式和教导、实践着这种疗愈模式的志趣相投朋友们的全球性社区。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是一条心灵的途径,她通过工作坊、一对一、各种服务和出版物的方式帮助了世界各地无数人们。她通过让人们了解自己及他人、获得对生活事件的洞察力,使人们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健康。她是一种通过对自我认识启发情商的模式。 建立在已成立的、有生命力的原则和不限特定派别的指导精神上、结合30多年来工作坊中发展出来的实践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知见心理学以爱、宽恕、恩惠、连接、有益、互助、平等、合一为核心价值基础,为生活在人生中提供了深刻不同的视野。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模式由“人际关系”、“领袖力”、“灵性”三个基本元素组成:人际关系——其中蕴含着的疗愈和幸福有着本质的价值;领袖力——帮助他人是自我帮助和帮助世界的有效方法;灵性——认识到自己是灵性的存在,就是人生不断寻找的生命旅程的目标。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了传统的心理学和自我帮助的视角;她呈现出一种具有远见的模式以持续激发创造力、目标、幸福、完满和意义。我们可以超越种族、文化、等级、宗教非难和家族“陷阱”(家族基因或文化传承)的“限制”,成为团队中的领袖,向我们身边的人传递“礼物”、给予“认可”并使他们同等展现。 ——Helia yang 译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d7077016.html, ,《Introduction to Pov》 二、知见心理学大师栗原弘美:知见心理学 知见心理学是一种融合心理学和灵性学,具有实践性及疗效的心理学。知见心理学是由现居夏威夷的恰克?史匹桑诺博士(美国心理学者)在1970年代所提倡。其後结合兰西?史匹桑诺夫人(1974年,於帮助肢体残障者回归社会的复健谘商领域取得硕士学位)所创的工作坊方式,使知见心理学迅速地蓬勃发展。 创始者恰克?史匹桑诺博士目前仍然持续作研究开发,可说是一门崭新进步的心理学。——摘自《幸福的心得》——知见大师:栗原弘美

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研

摘要: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起,在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此次调研意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为中国佛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自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发展,逐渐“中国化”,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沿着这一人间佛教的方向发展,取得极其巨大的成功。 调研背景和目的 佛教文化至今仍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在国人心中都有着求得平安的朴素心愿,而佛教文化几千年来的缓慢渗透,使之成为民众心中最具吸引力的寄托。但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现代,在新一代生命力心中,佛教文化是怎么样的存在?中国佛教文化今后又可能会有怎样的遭遇?此次“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研”试图为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时间和人力限制,此次调研仅针对中国部分高校的学生展开,共发放实体问卷50份和网络问卷450份,最终有效问卷为455份,涉及的高校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十所,受调查者专业包括历史、经济、金融、法律、医学、物理、数学、化学等文理各类别。 调查结果统计 1.对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状况(1-4题) 1)您对宗教的定义或看法: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 资料来源:莲海书斋作者:星云大师 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 我们的心在哪里?有人说:心不是在方寸之间吗?但是,这个“方寸之间”,并不是囿限在身体里面。有人以为过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知修道者成道后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虚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里。《西游记》里,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斤斗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来佛代表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不管虚妄的俗心怎样翻跳,当然跳不出真心之外。我们的生命,今生张三,来生李四,甚至沦为地狱的恶鬼畜生,无论怎样轮回转世,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一个真心——就像用黄金做项链、戒指、手环……,不管造型如何改变,黄金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佛经里有句形容心的话:“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就是说悟道的心,经过古今多少年代多少岁月,都不会改变,经历万劫千生也不会变。 这样,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虚空之中吗? 元朝有个读书人,名叫许恒,因为生逢乱世,不得不跟着群众逃避战祸,在逃难途中,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忽然看到一个水果园,园中的果树上,累累的结着水果,群众们饥渴交迫,纷纷跑进果园,摘果子充饥,许恒却端坐在树下瞑目休息,动都不动。吃了水果的人劝他:“为什么你不去摘果子吃呢?”许恒睁开疲倦的眼睛说:“不行啊!果

园是别人种的,主人不在,怎么可以偷摘呢?”听的人笑他傻:“唉呀!这种乱世,果园主人早就逃难去了,这些水果哪有主人?” 许恒脸色一正:“果园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就没有主人吗?” 我们方寸之间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才能远离鄙恶。今天社会风气败坏,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没有自己的方寸。 我们又如何认识自己如虚空的真心呢?佛经上有句话:“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就是说:假如你能以慧解开悟,修持禅行,你就能见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虚空一样放大,生死便能自如。 过去有一位镜清禅师,喜欢问人“门外什么声”,例如他问一僧人:“门外是什么声?”“雨滴声。”那僧人答。镜清禅师便叹息:“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又有一次他问人“门外什么声”,人家说是蛇咬蛤蟆声,镜清就说:“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雨滴声中,众生颠倒,只知注意关心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全然不知生命的真谛;蛇咬蛤蟆声中,透出了人间的杀伐残酷,相争相食,全然不见宇宙的浩瀚。无论是雨滴声、蛇咬声,都在凸显人间的迷离声,这个“门外什么声”,就是“心外什么声”,门,就是心。宇宙坦坦荡荡,如果把心化成宇宙,用宇宙一样的心来听,听啊!人间处处是一片颠倒声、杀伐声、愚昧声、迷离声……,所以镜清禅师要感叹众生颠倒,感叹众生苦了。我们把贪欲心放下,进入虚空无住的真心里,进入法身真理的慧命之中,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众苦烦恼,又能奈我们何? 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 常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地狱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天堂地狱不必向外寻找,天堂地狱就在我们的心里。举个例子:我们吃一顿早饭,这颗心就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甚至十法界中的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都会在一天之内周游很多次。为什么呢?我们早上起床,本来无忧无虑,无愁无恼,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样清凉;刷牙洗脸时,想想今天要替什么人解决困难,把什么事摆平……这时为人服务的心,就是菩萨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饭还没端来,就“快点呀!快点呀!”的催,肚子饿,这饿鬼的心就生起来了;等到早饭端来了,一看只有两样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这两样菜,简直不能入口!这样计较分别,阿修罗的心也生起来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骂几句,怒从心上起,不在家吃饭了,地狱畜生的心就随着怒火炽烧而出现了;坐车上班的路上,听见身旁乘客说起非洲饥荒,看报纸大火凄惨报导,悲悯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萨的种种心也随之出现了。你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空,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有别于“无”,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和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空性”之理解及哲学意蕴 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行,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是本性。自认为其说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摒弃可感知现象,证悟世界的真相。 从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就是拥有“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皆为空性,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 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所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

佛教对食肉的看法

佛教对食肉的看法 佛教提倡不杀生,但一般允许食用三净肉。《四分律》第四十二卷中规定: 有如此三事因缘不净肉,我说不应食。若见为我故杀。若从可信人边闻为我故杀。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若见有脚血,又复此人能作十恶业常是杀者,能为我故杀。如是三种因缘不清净肉不应食。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若不见为我故杀。不闻为我故杀。若不见家中有头脚皮毛血。又彼人非是杀者。 在《律藏》中,佛陀规定比库们不可以吃十种肉: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子肉、老虎肉、豹肉、熊肉和土狼肉。 此外,比库除了得非人病(鬼神附身等)开缘允许吃生肉、喝生血外,无病比库是禁止食用生血、生肉的。 佛陀也禁止比库们食用明知是为了自己或同梵行者(五同法者;出家五众)所杀的鱼肉;佛陀允许比库们食用三边清净的鱼肉:不看见、不听见、不怀疑为自己或同梵行者所杀的鱼肉。 在《律藏》世尊提到:「未观察不得食肉,假如食用者,犯恶作。」注释书提到:「『观察』是指考察、询问而说。『未观察』即是未询问。因此,假如知道是哪一种肉,就不用询问;假如不知道,应当询问后才食用。」 此外,注释书再提到,由于熊肉和猪肉;豹肉和鹿肉很相像,所以比库在获得肉时应当问施主:这是不是允许的肉。 佛陀和比库们都依托钵乞食而活命,施主布施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不能挑剔,只要所食用的是三净肉,都是如法的。佛陀在世时,得瓦达答提出五种主张想要破僧,反而被佛陀所禁止,其中第五种就是主张终生不吃鱼肉。我们应当以此为警惕!至于有些在家众为了慈悲或习惯而不吃鱼肉,在他们的环境允许下,想少和众生结恶缘,这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他们不应该批评如法食用三净肉的佛教徒,如此大家才能和睦相处。

有关于佛教的谚语

有关于佛教的谚语 1、人世间没有最好的人,因为她们都被蒙蔽了。 2、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4、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5、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6、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7、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8、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 9、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10、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3、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5、前世如若不相欠,今生又怎会相见! 16、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17、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8、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9、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20、有生灭心,有相续心。

21、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 22、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23、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4、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 25、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6、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27、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 28、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29、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30、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31、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2、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33、顺逆因比较而显,善恶以分别而生。 34、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5、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6、莫随意看轻任何人,须知下下人往往有上上智。 3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3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40、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41、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2、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学诚法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 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 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 顾问、《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郑筱筠,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郑筱筠:佛教自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之后,逐渐向外传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宗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亚洲,而中国也可以说是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佛教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佛教的融汇与改造也有近二千年历史。佛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同样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挑战,与此同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对于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而对佛教有些不正确的认识。因此,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成为大家迫切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对话。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点睛,300字概括,什么是佛教?或者说“佛教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的定义。查诸辞海和辞典,不同的辞典有不同的解释。例如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里对于“佛教”的解释是:“(术语)佛之教法也”。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这样解释“佛教”:“1、佛对世人的训示。教即训示之义。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主张慈悲平等,在后汉明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今盛行于世界各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仅指出“佛教(Buddhism),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宗教大辞典》(1981年版)的“佛教”词条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思潮之一。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

佛教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佛教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因素,使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佛教本着?法赖人弘?的基本信念,注重培养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仍可为当前中国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佛教是教育的宗教 与西方宗教相比,佛教的教育性十分明显。从词源上看,西语中Religion与汉语概念的?宗教?截然不同, Relgion是从拉丁词?religio?词根发展而来,含有尊敬神、履行神的义务,反复默想神,重新与神修好等含义,称为Relgion的宗教至少包含三个特征:崇拜独一的至上神;信奉独一的神圣经典;具有统一规范的神圣宗教组织与宗教仪轨。汉语?宗教?是一个合成词,?宗?是宗旨,即所尊崇的学说,?教?是教化、教育、教导。

?宗教?作为一个词的连用首先出现在佛教中,南朝梁代的袁昂(450-540)说:?仰寻圣典,既显言不无;但应宗教,归依其有。?(《弘明集》卷十)因为尊崇某一学说、人物或经典,于是依宗立派,由此?宗?也有了?派?的含义,而?教?便用来指代佛陀的整体教化,?宗?变成了?教?的分支,是依照不同的言教、经典、修行方法等形成的佛教派别,如印度的中观宗、唯识宗,或称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再如中国的禅宗、天台宗等等。 每一宗都有自己核心主张,称为?宗见?,如中观宗的宗见为?诸法无自性?,因此又称?空宗?;唯识宗的宗见为?万法唯识?,主张唯识无境,识有境无,因此称?有宗?。?宗?不能违背?教?,但宗派可以有自己特别遵奉的经典和师承,宗派之间不同的修行风格称为?宗风?。 因此,佛教作为宗教,更多的意义上是依于其宗旨的教化,即便是如净土宗信仰的极乐世界,也跟享乐的天堂有天壤之别,极乐世界只是阿弥陀佛为了教化众生而创建的教育培训基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喜欢去那里的人们好好修行,修行成佛了还要出来教化众生。 二、追求真理的教育理念:觉悟实相 中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我们虽然在追求教育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但一直没有真正地创新出来。高校中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行政权威凌驾于学术之上,不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