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照相实验报告要点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要点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要点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程子豪2010035012 少年班0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学习全息照相的操作技术;

3.观察和分析全息图的成像特性。

二、实验原理:

2.1全息照相原理的文字表述:

普通照相底片上所记录的图像只反映了物体上各点发光(辐射光或反射光)的强弱变化,显示的只是物体的二维平面像,丧失了物体的三维特征。全息照相则不同,它是借助于相干的参考光束和物光束相互干涉来记录物光振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这样的照相把物光束的振幅和相位两种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因而称为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早在1948年就由伽伯(D. Gabor)发现,但是由于受光源的限制(全息照相要求光源有很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激光出现以前,对全息技术的研究进展缓慢,在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全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息技术在干涉计量、信息存储、光学滤波以及光学模拟计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伽伯也因此而获得了197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照相在记录物光的相位和强度分布时,利用了光的干涉。从光的干涉原理可知: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发生干涉叠加时,其合强度不仅依赖于每一束光各自的强度,同时也依赖于这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在全息照相中就是引进了一束与物光相干的参考光,使这两束光在感光底片处发生干涉叠加,感光底片将与物光有关的振幅和位相分别以干涉条纹的反差和条纹的间隔形式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处理,便得到一张全息照片。

具体来说,全息照相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1、波前的全息记录

利用干涉的方法记录物体散射的光波在某一个波前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这就是波前的全息记录。通过干涉方法能够把物体光波在某波前的位相分布转换成光强分布,从而被照相底片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知道,两个干涉光波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决定着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所以在干涉条纹中就包含了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典型的全息记录过程是这样的: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波被分束镜分成两束,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照在被摄物体上,经物体的反射或透射的光再射到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波;另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直接照射在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波。由于这两束光是相干的,所以在感光底片上就形成并记录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形状和疏密反映了物光的位相分布的情况,而条纹明暗的反差反映了物光的振幅,感光底片上将物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了,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便形成与光栅相似结构的全息图—全息照片。所以全息图不是别的,正是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干涉图样的记录。显然,全息照片本身和原来物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2、衍射再现

物光波前的再现利用了光波的衍射。用一束参考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记录全息图时用的参考光波完全相同)照射在全息图上,就好像在一块复杂光栅上发生衍射,在衍射光波中将包含有原来的物光波,因此当观察者迎着物光波方向观察时,便可看到物体的再现像。这是一个虚像,它具有原始物体的一切特征。此外还有一个实像,称为共轭像。应该指出,共轭波所形成的实像的三维结构与原物并不完全相似。

2.2双曝光全息技术用于微小位移(形变)的测量:

图一双曝光法光路图

(上述文字节选自《利用双曝光全息干涉场测物体微小位移》的论文)

2.3、像面全息的实验原理:

将物体靠近全息记录介质,或利用成像系统将物体成像在记录介质附近,再引入一束与之相干的参考光束,即可制作像全息图。当物体紧贴记录介质或物体的像跨立在记录介质表面上时,得到的全息图称为像面全息图。因此,像面全息图是像全息图的一种特例。

像面全息图的特点是可以用宽光源和白光再现。对于普通的全息图,当用点光源再现时,物上的一个点的再现像仍是一个像点。若照明光源的线度增大,像的线度也随之增大,从而

产生线模糊。计算表明,记录时物体愈靠近全息图平面,对再现光源的线度要求就愈低。

当物体或物体的像位于全息图平面上时。再现光源的线度将不受限制。这就是像面全息图可以

用宽光源再现的原因。全息图可以看成是很多基元全息图的叠加,具有光栅结构。当用白光照明时,再现光的方向因波长而异,故再现像点的位置也随波长而变化,其变化量取决于物体到全息图平面的距离。可见,各波长的再现像将相互错开又交叠在一起,从而使像变得模糊不清,产生色模糊。当全息干板处于离焦位置(即不在成像面上)时,再现像的清晰度将下降。离焦量越大,再现像就越模糊不清。然而,像面全息图的特征,是物体或物体的像位于全息图平面上,因而再现像也位于全息图平面上。此时,即使再现照明光的方向改变,像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只是看起来颜色有所变化罢了。这就是像面全息图可以用白光照明再现的原因所在。

2.4、实验基本条件:

1、一个好的相干光源。全息原理在1948年就已提出,但由于没有合适的光源而难以实现。激光的出现为全息照相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光源,这是因为激光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应尽可能使两光束的光程接近,以使光程差在激光的相干长度内。

2、一个稳定性较好的防震台。由于全息底片上所记录的干涉条纹很细,相

当于波长量级,在照相过程中极小的干扰都会引起干涉条纹的模糊,不能形成全息图,因此要求整个光学系统的稳定性良好。从布拉格法则可知:条纹宽度2sin 2d λθ=?? ???,由此

公式可以估计一下条纹的宽度。当物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夹角?=60θ时,nm 8.632=λ,

则m d μ6328

.0=。可见,在记录时条纹或底片移动1 μm ,将不能成功地得到全息图。因此在记录过程中,光路中各个光学元件(包括光源和被摄物体)都必须牢牢固定在防震台上。从公式可知,当θ角减小时,d 增加,抗干扰性增强。但考虑到再现时使衍射光和零级衍射

光能分得开一些,θ角要大于300,一般取450左右。还有适当缩短曝光时间,保持环境安

静都是有利于记录的。

3、高分辨率的感光底片。普通感光底片由于银化合物的颗粒较粗,每毫米只能记录几十至几百条,不能用来记录全息照相的细密干涉条纹,必须采用高分辨率的感光底片

要获得最终的全息图,充分了解和学习感光底片的显影、定影、冲洗等有关摄影的暗室技术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实验步骤:

3.1、同轴全息照相实验:

1、调节防震台,调节各光学元件的中心等高,,使激光光束大致与实验台平行。

2. 打开He-Ne 激光器,摆好光路,使光路系统满足下列要求:

(1)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大致相等;

(2)经扩束镜扩展后的参考光应均匀照在整个底片上,被摄物体各部分也应得到较均匀照明。

(3)使两光束在底片处重叠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到45度为宜。

(4)在底片处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比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3. 关上照明灯(可开暗绿灯),确定曝光时间,调好定时曝光器。可以先练习一下快门的使用。

4.关闭快门挡住激光,将底片从暗室中取出装在底片架上,应注意使乳胶面对着光的入射方向。静置后进行曝光。曝光过程中绝对不准触及防震台,并保持室内安静。

5.显影及定影。显影液与定影液由实验室提供。显影定影温度以20摄氏度最为适宜。显影时间0.5到1分钟,定影时间3~5分钟。定影后的底片应放在清水中冲洗5~10分钟,晾干。

图2

3.2、双曝光全息术测微小位移:

过程与3.1类似,只是将物体替换为小铁片,将它处于竖直位置及加应力之后偏离竖直位置时的全息图都记录在一块底版上,观察干涉条纹以获取数据。

3.3、像面全息图(白光再现):

1.选择元件:根据光路图选择合适的光学元件及镜架。

2.调整光路:选择其中一条光路按照光路图拼搭和调整光路。通过移动反射镜调整参

考光的光程,使参考光与物光的光程差接近于零。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不要太大,一般在15到45度之间。全息干板应位于物体的共轭面(即成像面)上。物体像的大小可通过调整物体和全息干板的位置来控制。最好将物体置于两倍焦距处,使之1:1成像。以防止像的失真。3.调整光束比:根据物体的反射性能,通过调节分束镜,使参考光与物光的光束比为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

4.曝光记录:在暗室中稳定后进行曝光。显影时间0.5到1分钟,定影时间3~5分钟。定影后的底片应放在清水中冲洗5~10分钟,,即得到吸收型像面全息图。

5.漂白处理:为了提高衍射效率,用漂白液进行漂白处理,把黑色部分消除后再稍做浸泡,水洗数分钟后晾干,即得到相位型像面全息图。

图3

四、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

4.1 数据记录

表一D-19显影液配方

注:溶解后加水至1000ml。

注:溶解后加水至1000ml。

表四全息照相(及双曝光全息测微小位移)实验数据(请结合图2)

4.2 实验掠影

按照图2搭建的光路

全息照相

双曝光全息法测微小位移

白光再现像面全息

4.3实验结果分析:

4.3.1 对全息照相实验的分析:

一、系统稳定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由于全息图上所记录的是参考光和物光的干涉条纹, 而这些条纹非常细, 在曝光过程中, 极小的振动和位移都会引起干涉条纹的模糊不清, 甚至使干涉条纹完全不能记录下来。

二、光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差的影响。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差不能太大, 不能大于所用激光的相干长度, 否则两者不能相干, 无法在全息干板上获得干涉条纹。

(2) 参考光和物光的夹角的影响。假如全息干板上干涉条纹的间距为d, 光源波长为λ。根据干涉原理, d 与参考光和物光之间的夹角θ有关d=λ/2sin(θ/2), 而干板分辨率η与d 有关η=1/d=2sin(θ/2)/ λ。可以看出, θ角愈大, 所记录的干涉条纹就越细, 对干板的分辨率要求越高,故夹角θ不能太大。而夹角θ对全息图再现象时的观察窗(视角) 有影响, 夹角大, 可在较大范围内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 反之, 观察窗则小, 因此夹角θ也不能太小。

(3) 参考光和物光的光强比的影响。全息照相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双光束干涉. 对于一般双光束干涉来说, 如果2束光的光强相同, 干涉条纹可得到最大的对比度, 这对一般线性接受元件是合适的。而对全息照相的记录介质来说, 曝光量( T) 和振幅(H) 透过率的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 在曲线两端发生奇变, 如下图所示, 产生较高阶的衍射光,使衍射效率降

低。干板的曝光特性

另一方面, 当物光比参考光强, 斑纹比较显著, 产生较大量的晕轮光围绕零级衍射光, 降低了成象的光通量, 致使效率降低。

(4) 全息干板固定不牢或夹持位置偏差大, 以及把有药面的一面与玻璃面放反, 都会造成实验的失败。

三、曝光与显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曝光时间的影响。如果曝光时间太短, 底板上条纹太浅甚至没有, 复杂的衍射光栅无法形成, 当然也就无法再现像。若曝光时间太长, 底板可能太黑, 光线的透过率降低。另外, 曝光时间越长, 保持系统稳定性越难, 曝光时间内突然的躁声和振动会使拍摄失败[。

(2) 显影时间的影响。显影的程度是否适当对全息图质量影响很大。若显影时间太长, 全息干板发黑, 光线的透射率降低, 无法再现像; 而显影时间太短, 干板上条纹不能出现, 无法形成复杂的衍射光栅, 甚至是一块透明玻璃片, 也无法再现像。

我们的全息片看上去只有一半可以显像,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1)观察角度的问题;

(2)片子在清洗过之后未来得及完全干燥就直接观察了,衍射时必定会产生影响;

(3)拍摄过程中参考光未能覆盖整块底版,或是相干区域不够致使拍片时就没有完全达

到要求。

4.3.2 微小位移的测量:

接2.2继续推导计算公式:按照图1所绘制的那样,从扩束镜算起,两物光光程差为

所以,由形变引起的相位变化为,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用原参考光照射全息

图后,人眼不仅能在原物位置上看到平板的虚像,而且还可看到平板上叠加了明暗条纹。由2.2中的分析(7)式可知,在再现像上出现暗条纹的位置为

式中k表示从零位移(固定点)算起的暗条纹序数,所以有

只要测出θ 1 、θ 2 ,数出所观察的暗条纹的序数(由固定点算起),就能计算出该点的位移量。

在本实验中,由4.2所给光路图可以看出,θ1=θ 2 ,取值各位15o,这里要想老师道歉,由于实验过程中的疏忽,我们并没有测量这两个角度,只能从图片中大致估算,可能导致实验结果非常不准确,以后我们在实验之前会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更加细致。

若以第一级暗纹为固定点,可得出第20级暗纹的位移大致为6387.45nm。

那么,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讨论如下:

(1) 激光光源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激光的高相干性主要描述光波各个部分的相位关系,而激光光源波数的宽度对干涉场是有影响的。

(2) 激光的单色性很好,所以全息图给出的光谱是一组很明锐的谱线。衍射的半角宽度Δθ与波长λ成正比关系,当改变λ时,衍射光强的变化规律为:衍射的主极大位置不变而次极大位置沿两边发生移动,但主(次)极大的半角宽度及主(次)极大条纹的间距均随λ的增长而增大。

(3)

以上为全息的衍射公式。与垂直入射光比较,非垂直入射光产生的衍射光强形状不变,即主极大的半角宽度及主极大条纹的间距等不变,只是随着θ0的增加,衍射光整体平移。当θ0和θ在法线异侧时,衍射条纹向右移动;当θ0和θ在法线同侧时,衍射条纹向左移动。4.3.3 白光再现像面全息:

拍摄出全息图后,放在白光或太阳光下观察看到的是红色图像(用激光拍摄的全息图)或是绿色图像(可参照之前所给出的实验掠影)。这是因为三维光栅的衍射具有波长的选择性,

白光中只有波长和制作全息片时所用光波波长相同的成分衍射后才能出现干涉极大。但是乳胶经过显影、定影、晾干后往往会发生收缩,使银层间距减小。因此能出现干涉极大的波长比制作时光波的波长要小。

对本实验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1)激光:其影响最大。本实验用的是He-Ne激光器,光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偏振问题:这也是一个影响成像的主要问题。若激光器没有固定的偏振方向,引起其干涉度下降,使得记录时噪音太大,再现时有用的衍射低。

3)扩束镜的问题:如果扩束后的光波不是标准的球面波,那么记录时的空间相干性就会比较差,影响实验结果。

4)曝光量的问题:曝光量不一定时可以达到最高衍射效率。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大家最满意的,得到的片子观察起来非常清晰,效果很好,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我们遵守了实验的基本条件,操作较规范。

五、实验心得与总结:

这个学期的物理实验室一次全新的尝试,之前我们总是在两节课之内完成一个独立实验,这次我们共进行了2个系列实验,每个实验为期三周。每一次的实验之前大家都要做好预习工作,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带到实验室中进行实践。这个工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掌握了实验技能,培养了实验思维。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收获这样的体验。

完整word版,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学院土环学院班级采矿1502 学号41501556 姓名殷苑文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全息照相方法及底片冲洗方法; 3.观察物象再现。 实验仪器 激光器,成套全息照相光具原件及隔振光学平台,白屏,硅光电池及电压表,全息干板,被照物体,显影液和定影液等。 二、实验原理(要求与提示:限400字以内,实验原理图须用手绘后贴图的方式) 全息记录 由光的波动理论知道,光波是电磁波。 一个实际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波比较复杂,但是一般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波的叠加。因此,任何一定频率的光波都包含着振幅和位相两大信息。 全息照相的一种实验装置的光路如图1所示。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分光板分成两束,一束经透镜扩束后照射到被摄物体上,再经物体表面反射后照射到感光底片上,这部分光叫物光。另一束经反射镜改变光路,再由透镜扩大后直接投射到全息干版上,这部分光称为参考光。由于激光是相干光,物光和参考光在全息底片上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因为从被摄物体上各点反射出来的物光,在振幅上和相位上都不相同,所以底片上各处的干涉条纹也不相同。强度不同使条纹明暗程度不同,相位不同使条纹的密度、形状不同。因此,被摄物体反射光中的全部信息都以不同明暗程度和不同疏密分布的干涉条纹形式记录下来,经显影、定影等处理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这种全息照片和普通照片截然不同,一般在全息照片上只有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明暗程度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的干涉条纹。由于干涉条纹密度很高,所以要求记录介质有较高的分辨率,通常达1000 条线/毫米以上,故不能用普通照相底片拍摄全息图。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5121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全息照相以及底片的冲洗方法。 3.观察物象再现。 【实验仪器】 防震光学平台、氦氖激光器、高频滤波器)、扩束透镜(两个)、分束器、反射镜(两个)、全息Ⅰ型干版、显影液和定影液及暗房设备。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无论是在远离上还是在方发生都有本质的区别。普通照相

是用几何光学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部,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的各点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即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波的叠加),借助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周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此时,记录信息底片上得到的不是物体的像,而是细密的干涉条纹,就好像一个复杂无比的衍射光栅,必须经过适当的再照明,才能重建原来的无广播,从而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像。由于底片上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物体的信息,因此,只利用拍摄的全息底片的一小部分也能再现整个

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2.学会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能以此方式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二.实验要求: 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问题;已阅读本次实验导引,了解Excel中相关的计算工具。 2.准备好一个统计分组问题及相应数据(可用本实验导引所提供问题和数据)。三.实验内容: 1.熟练运用进行统计分组。 2.了解Excel的图表功能:创建图表、增强图表; 四. 实验步骤 1. 按照题目把数据输入excel中,如下图所示。 2.制作频数(率)分布表,如下面两个图所示。

3.根据频数(率)分布表在分别制作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如下三个图所示。

实验五用EXCEL进行假设检验 一.实验目的:用EXCEL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二.实验步骤: 在EXCEL中,进行参数估计只能使用公式和函数的方法,而假设检验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假设检验工具。 1、假设检验公式 ⑴构造工作表。如图所示,首先在各个单元格输入以下内容,其中左边是变量名,右边是相应的计算公式。

数据可使用实验三的样本数据 ⑵将A列的名称定义成为B列各个公式计算结果的变量名。选定A3:B4,A6:B8, A10:B11,A13:B15和A17:B19单元格,选择“公式”菜单的“定义的名称”子菜单的“根据所选内容创建”选项,用鼠标点击“最左列”,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如下图所示: ⑶输入样本数据,以及总体标准差、总体均值假设、置信水平数据。 ⑷为样本数据指定名称。选定C1:C11单元格,选择“公式”菜单的“定义的名

视频获取与编辑实验报告 premier软件应用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实验名称:数字视频获取与编辑 学院:专业: 报告人:学号:班级: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视频的理解。 2.熟悉adobe 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步骤 1、创建新项目 运行Premiere程序后,选择“新建项目”。在新建项目窗口中选择创建一个视频格式。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的名称,再选择项目的存储文件夹路径,然后点击“确定”进入Premiere编辑界面。 2、导入图片素材 进入Premiere界面后,在项目面板的空白位置点击右键选择“导入”命令,然后把电子相册需要的图片文件导入到Premiere中。

式导入到项目面板等待编辑。 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新建”--“字幕”,创建文字素材。打开文字编辑

窗口后,输入学号和姓名,然后在下方的字幕样式中选择文字的特效样式。 确定保存后指定素材文字的保存位置,然后返回Premiere主界面,此时可以看到项目窗口中已经加载了刚才制作的文字素材。 4、将素材添加到时间轴 从项目面板选中要加入到电子相册中的图片文件,依次将它们添加到时间轴上。其中第一个是标题文字,因此把上面制作的标题素材用鼠标拖动到时间轴的视频轨道上。 另外拖动时间轴左下方的滑块可以缩放时间轴的显示比例。

5、添加音乐 像载入图片素材那样,把MP3或WMA音乐文件载入到项目面板中。接下来把音乐文件拖到时间轴的音频轨道上。 因为为所选的音乐素材约为3分钟,长度适中,因此不需要剪辑。 6、添加视频转场效果 接下来为电子相册的每个图片交接位置添加视频转场效果,在效果面板中把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不同的效果选项可供选择。从中挑选比较好的效果后,将它添加到时间轴视频轨道的两个图片素材文件之间。再一次进行调整。

premiere学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premiere学习报告 篇一:pRemIeRe实训报告 (三)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学号20XX11923姓名孟许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绩 【实验目的】 1、了解premiere软件的基本功能。 2、掌握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1、熟悉premiere软件的编辑环境; 2、掌握各种工具和菜单的运用; 3、掌握视频的特效、转场、固定特效、字幕、抠像等技术及音频的添加和处理; 3、利用软件独立完成一个premiere作品(电子相册)。(要求:有转场效果、特效及字 幕等的效果截屏) 【实验步骤】 1.新建一个项目,执行文件菜单|导入命令,将素材文

件夹中的申奥宣传片1和2导入 项目。 2.将项目窗口素材库面板中的申奥宣传片1拖动到监视器窗口的素材面板中。 3.在素材面板中播放申奥宣传片1,讲滑块拖动到第14秒,单击设定入点按钮,设置 要使用的素材起点,将滑块拖动到第40秒单击设定出点按钮,设置结束点。 4.将素材面板中的申奥宣传片1拖动到时间线窗口的视频1轨道中。 5.将素材库面板中的申奥宣传片2拖动到监视器窗口的素材面板中,使用设定入点和 设定出点设置要使用的素材片段。 6.将素材库面板中的申奥宣传片2拖动到视频一轨道申奥宣传片1后面。 7.执行文件|新建|字幕命令,使用文本工具在预览窗口输入字幕“北京欢迎你”,在对 象风格栏中设置字体及大小,颜色为黄色,关闭窗口。 8.将素材库面板中的字幕文件拖动到视频2轨道,将鼠标指针指向素材结尾处,拖动 鼠标,使素材结束时间与影片相同。 9.使用剃须刀工具在视频一轨道上单击将素材分割成

全息照相实验的报告材料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程子豪 2010035012 少年班0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记录和再现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2.学习全息照相的操作技术; 3.观察和分析全息图的成像特性。 二、实验原理: 2.1全息照相原理的文字表述: 普通照相底片上所记录的图像只反映了物体上各点发光(辐射光或反射光)的强弱变化,显示的只是物体的二维平面像,丧失了物体的三维特征。全息照相则不同,它是借助于相干的参考光束和物光束相互干涉来记录物光振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这样的照相把物光束的振幅和相位两种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因而称为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早在1948年就由伽伯(D. Gabor)发现,但是由于受光源的限制(全息照相要求光源有很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激光出现以前,对全息技术的研究进展缓慢,在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全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息技术在干涉计量、信息存储、光学滤波以及光学模拟计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伽伯也因此而获得了197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照相在记录物光的相位和强度分布时,利用了光的干涉。从光的干涉原理可知: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发生干涉叠加时,其合强度不仅依赖于每一束光各自的强度,同时也依赖于这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在全息照相中就是引进了一束与物光相干的参考光,使这两束光在感光底片处发生干涉叠加,感光底片将与物光有关的振幅和位相分别以干涉条纹的反差和条纹的间隔形式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处理,便得到一张全息照片。 具体来说,全息照相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1、波前的全息记录 利用干涉的方法记录物体散射的光波在某一个波前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这就是波前的全息记录。通过干涉方法能够把物体光波在某波前的位相分布转换成光强分布,从而被照相底片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知道,两个干涉光波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决定着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所以在干涉条纹中就包含了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典型的全息记录过程是这样的: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波被分束镜分成两束,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照在被摄物体上,经物体的反射或透射的光再射到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波;另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直接照射在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波。由于这两束光是相干的,所以在感光底片上就形成并记录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形状和疏密反映了物光的位相分布的情况,而条纹明暗的反差反映了物光的振幅,感光底片上将物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了,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便形成与光栅相似结构的全息图—全息照片。所以全息图不是别的,正是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干涉图样的记录。显然,全息照片本身和原来物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2、衍射再现 物光波前的再现利用了光波的衍射。用一束参考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记录全息图时用的参考光波完全相同)照射在全息图上,就好像在一块复杂光栅上发生衍射,在衍射光波中将包含有原来的物光波,因此当观察者迎着物光波方向观察时,便可看到物体的再现像。这是一个虚像,它具有原始物体的一切特征。此外还有一个实像,称为共轭像。应该指出,共轭波所形成的实像的三维结构与原物并不完全相似。

光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三十四全息照相 物理学院1300061311 二下 6 组 03 号 2015.4.15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学习全息照相的实验技术,拍摄合格的全息图; 3 ?了解摄影暗室技术. 二. 实验仪器 光学平台,He-Ne 激光器及电源,快门及定时曝光器,扩束透镜,反射镜和 分束器,光功率计,全息底片,被摄物体,显微镜,暗室技术使用的设备. 三.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中所记录和重现的是物光波前的振幅和相位,即全部信息,这是全 息照相名称的山来?但是,感光乳胶和一切光敬元件都是“相位盲S 不能直接记 录相位?必须借助于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条纹,间接 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相位?直接观察拍好的全息图,看不到像?只有照明光按一定 方向照在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才能重现物光波前,使我们看到物的立 体像?故全息照相包括波前的全息记录和重现两部分内容。下面是透射式全息照 相原理。 1?全息记录 如果将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条纹用感光底片记录下来,那就记录了底片所在位 置物光波前的振幅和相位 物光一点发出的球面波波前: 〃0(如刃=人(忑y )exp [诫)(兀y )] 参考光波前: 则底片上总复振幅: 光强分布: Ig) = UU 感光底片在曝光后经显影和定影等暗室技术处理,成为全息图?适当控制曝光 量及显影条件,可以使全息图的振幅透过率:与曝光量E (正比于光强1)成线性关 系,即 心,刃=山一例(九y ) ? 2兀 匕(兀 y) = A r exp[/ — ysina] Ug y) = U Q (x.y)+U r (x, y)

南邮广播电视工程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定稿版

南邮广播电视工程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课 程设计实验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块名称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班级 B130114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陈超 指导教师姚锡林 日期: 2016 年 11 月 21 日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软件premiere进行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本文首先就本次实验主题归纳总结电视节目制作一般流程方法,接着对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软件工具进行系统介绍,主要涉及实验相关借本操作的详细阐述;接下来两大章节部分先从取材、构思角度详细分析此次课程设计所做的主题内容与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再从具体操作上分步骤、多角度实现视频序列的制作;最后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体味与收获进行思考。 此次作品《再次出发》电影鉴赏是将导演约翰卡尼的一部经典音乐影视作品利用premiere软件,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了转场特效,关键帧,字幕,音频等功能,并运用多种素材,重新删减编辑,形成一部情节连贯,内容完整、主题明确的电影鉴赏短片。短片的片长时间为9分40秒,大小为720*576,AVI格式,PAL制式(48Khz)。

关键词: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premiere;视频制作;

目录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1) 1.1 电视节目制作一般流程 (1) 1.1.1 前期制作流程 (1) 1.1.2 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2) 1.2 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方法 (2) 1.2.1 ENG方式 (2) 1.2.2 EFP方式 (2) 1.2.3 ESP方式 (3) 第二章 Premiere的功能介绍及操作方法 (4) 2.1 Premiere概述 (4) 2.1.1 概述 (4) 2.1.2 基本操作界面 (4) 2.2 Premiere的基本操作 (5) 2.2.1 新建项目 (5) 2.2.2 新建序列 (6)

全息照相实验实验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张皓景 学号:20111359069 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级2班实验名称:全息照相实验 任课教师:裴世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特点。 2.学习全息照相的拍摄方法和实验技术。 3.了解全息照相再现物像的性质、观察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装置示意图 5底片 图1 全息照相光路 四、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是一种二步成像的照相技术。第一步采用相干光照明,利用干涉原理,把物体

在感光材料(全息干版)处的光波波前纪录下来,称为全息图。第二步利用衍射原理,按一定条件用光照射全息图,原先被纪录的物体光波的波前,就会重新激活出来在全息图后继续传播,就像原物仍在原位发出的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物”并不是实际物体,而是与原物完全相同的一个三维像。 1.全息照相的纪录——光的干涉 由光的波动理论知道,光波是电磁波。一列单色波可表示为: 2cos(t )r x A πω?λ =+- (1) 式中,A 为振幅,ω 为圆频率,λ 为波长,φ 为波源的初相位。 一个实际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波比较复杂,但是一般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波的叠加: 1 2cos(t )n i i i i i r x A πω?λ==+- ∑ (2) 因此,任何一定频率的光波都包含着振幅(A )和位相(ωt+φ-2πr/λ)两大信息。 全息照相的一种实验装置的光路如图(1)所示。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分光板分成两束,一束经透镜扩束后照射到被摄物体上,再经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后照射到感光底片(全息干版)上,这部分光叫物光。另一束经反射镜改变光路,再由透镜扩大后直接投射到全息干版上,这部分光称为参考光。由于激光是相干光,物光和参考光在全息底片上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因为从被摄物体上各点反射出来的物光,在振幅上和相位上都不相同,所以底片上各处的干涉条纹也不相同。强度不同使条纹明暗程度不同,相位不同使条纹的密度、形状不同。因此,被摄物体反射光中的全部信息都以不同明暗程度和不同疏密分布的干涉条纹形式记录下来,经显影、定影等处理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这种全息照片和普通照片截然不同,一般在全息照片上只有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明暗程度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的干涉条纹。由于干涉条纹密度很高,所以要求记录介质有较高的分辨率,通常达1000 条线/毫米以上,故不能用普通照相底片拍摄全息图。 2.全息照相的再现——光的衍射 由于全息照相在感光板上纪录的不是被摄物的直接形象,而是复杂的干涉条纹,因此全息照片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衍射光栅,物象再现的过程实际是光的衍射现象。要看到被摄物体的像,必须用一束同参考光的波长和传播方向完全相同的光束照射全息照片,这束光叫再现光。这样在原先拍摄时放置物体的方向上就能看到与原物形象完全一样的立体虚像。如图2 所示把拍摄好的全息底片放回原光路中,用参考光波照射全息片时,经过底片衍射后有三部分光波射出。 0 级衍射光——它是入射再现光波的衰减。 +1 级衍射光——它是发散光,将形成一个虚像。如果此光波被观察者的眼睛接收,就等于接收了原被摄物发出的光波,因而能看到原物体的再现像。

《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多媒体技术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09教育技术 学号20092299 姓名ljh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2. 多媒体素材采集 3. 片头动画 4. 多媒体制作 5. DVD视频光盘制作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年级班学号姓名李进辉同组姓名实验日期2010年月日成绩 实验一: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一、实验课程名称 多媒体技术 二、实验项目名称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 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相关知识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分析并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 五、主要仪器设备 PC计算机HP PRO20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文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 动画制作:AutoDesk Animator Pro、3DS MAX、Maya、Flash 声音处理: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 、goldwave 视频处理:Adobe Premiere ,Adobe after effects Ulead Media Studio 2、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基础 ⑴新一代的处理器(CPU)。 ⑵光盘存储器(CD-ROM,DVD-ROM)。 ⑶音频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声卡、麦克风、音箱、耳机等。 ⑷视频信号处理子系统。 ⑸其它交互设备。如鼠标、游戏操作杆、手写笔、触摸屏等。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了解了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完全版).docx

实验5.5 全息照相 实验分析: 在这次光学实验中,拍出来的全息照片图像模糊,而且曝光范围小,基本算失败,对此我觉得我们必然在某处有错误,或者是由于实验仪器造成,因此我展开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可能有: 1.在曝光过程中有振动或位移,由于全息图上所记录的是参考光 和物光的干涉条纹, 而这些条纹非常细, 在曝光过程中, 极 小的振动和位移都会引起干涉条纹的模糊不清, 甚至使干涉 条纹完全不能记录下来。 2.没有更好的调整好参考光和物光的光程差。参考光和物光的光 程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不能大于所用激光的相干长度, 否则两者不能相干, 无法在全息干板上获得干涉条纹。 3.没有更好的调整好参考光和物光的夹角。假设全息干板上干涉 条纹的间距为d, 光源波长为λ。根据干涉原理, d 与参考光 和物光之间的夹角θ关系为, 而干板分辨率 η 与d 的关系为。可以看出, θ愈大, 所记录的干涉条纹就越细, 对干板的分辨率要求越高,故夹角 θ不能太大。而夹角θ对全息图再现像时的观察窗(视角) 有 影响, 夹角大, 可在较大范围内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 反之, 观察窗则小, 因此夹角θ也不能太小。 4.光路中使用过多反光镜导致光强过小,从而影响干涉效果。

5.曝光时间没有控制得很好,曝光时间太长, 导致干板太黑, 光 线的透过率降低。 C C 6.在用清水清洗干版时水温没有严格控制在30-32,影响 实验结果。 7.在显影定影时,冲洗时间不够,导致成像范围过小,成像不清 晰。 实验结论: 实验中获得清晰的再现像的关键是要选用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和稳定性的激光作为光源。光路的调整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光路,既要使物光和参考光能够发生干涉,还要保证干涉条纹间隔清晰,反差合适。所以要首先调整好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以保证干涉能够发生,然后再调整物光与参考光束之间的夹角及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比, 保证全息照片的清晰度和反差。另外,在曝光时系统要稳定。

统计学实验报告【最新】

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主题:大学生专业与实习工作的关系 二、实验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生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群体,高校毕业人数日益增加,社会、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日益紧张,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企业需求的职业,而这种职业与自己在校所学专业根本“无关”或相去甚远,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非常严重。专业对口是个广义的概念,就是说你所学的专业与你所作的工作相关,比如你专业是会计,工作后你到了一个企业做会计,或者到银行做柜员,这都是与经济相关的,这就是对口。如果你学机械设计,但工作后却做了统计员,业务员等于你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这就叫专业不对口。专业不对口导致毕业生所学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实验目的: 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此问题有这几点目的:①了解当代大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情况,当代大学生对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的态度。②分析大学生就业结构和

专业对口问题,了解当今大学生专业对口情况,为以后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借鉴。③寻找导致专业不对口的原因,以减少社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实验要求:就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用EXCEL进行如下 分析:1进行数据筛选、排序、分组;2、制作饼图并进行简要解释;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等并进行简要解释。 五、实验设备及材料:计算机,手机,EXCEL软件,WORD软件。 六、实验过程: (一)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 (二)收回并统计原始数据:收回了102名大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三)筛选与实验相关问题: 1.您的性别( ): A. 男B.女

南邮信息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三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班级 B130114 学生学号 B13011413 学生超

实验一电视节目制作 一、实验目的 学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使用,掌握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流程,熟悉编辑软件的功能及应用。了解大洋资源管理器主要功能,掌握故事板文件和项目文件的创建,掌握素材的选中,素材的排序、复制、粘贴、删除、移动、导入、导出,以及素材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容 1、素材的导入和管理及采集 (1)练习在项目窗口中导入素材文件; (2)熟悉素材的管理; (3)熟悉素材的采集方法。 2、编辑影片 (1)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添加、删除素材的方法; (2)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处理素材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 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项目“1316”。 1、制作倒计时片头 新建一个序列,在视频轨道添加五个数字的字幕,将每个数字时间设置为1秒,从5到1倒序排放。 新建字幕,设计背景。新添时钟式擦除的效果,设置时间为5秒。

2、插入图片或视频作为容 点击“文件”、“导入”,将节目素材导入Premiere软件,从项目面板中拉出节目素材,使用对齐功能紧贴在倒计时之后。 3、制作字幕

新建一个字幕。设置为滚动播放,选择开始于屏幕外,结束于屏幕外。新添文本框,输入标题“28-304”与正文部分“B130111413”、“B13011416”的文字。效果如下图。 四、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remeire软件制作视频,重点掌握了包括开头倒计时、视频图像等素材插入以及结尾字幕等基本操作;在动手制作简短视频的同时,也极激发起对于对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的兴趣与实践能力。 实验二 TS码流离线分析 一、实验目的 在了解MPEG-2 TS码流复用原理之后,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 二、实验容 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查看码流的SI信息、PID分配使用情况、带宽使用情况及特定PID包数据。

【实验报告】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全息照相以及底片的冲洗方法。 3.观察物象再现。 【实验仪器】 防震光学平台、氦氖激光器、高频滤波器)、扩束透镜(两个)、分束器、反射镜(两个)、全息Ⅰ型干版、显影液和定影液及暗房设备。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无论是在远离上还是在方发生都有本质的区别。普通照相是用几何光学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部,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的各点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即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波的叠加),借助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周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此时,记录信息底片上得到的不是物体的像,而是细密的干涉条纹,就好像一个复杂无比的衍射光栅,必须经过适当的再照明,才能重建原来的无广播,从而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像。由于底片上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物体的信息,因此,只利用拍摄的全息底片的一小部分也能再现整个物像。 1.全息记录 全息照相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感光底板 用激光光源照射物体,物体因漫反射发出物光波。波场上没一点的振幅和相位都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我们用O表示物光波没一点的复振幅与相位。用同一激光管员经分光板分出的另一部分光直接照射到地板上,这个光波称为参考光波,它的振幅和相位也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其复振幅和位相用R表示,草考光通常为平面或球面波。这样在记录信息的底板上的总光场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叠加。叠加后的复振幅为O+R,如图从而底板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布为 I(OR)(O*R*)OO*RR*OR*O*RIOIROR*O*R (式1) 式子中,O*与R*分别是O和R的共轭量;I。,IR分别为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独立照射底版时的放光强度。 2.物相再现 3.底板经过曝光冲洗后,形成各处透光率不同的全息照片,它相当于一个复杂的光栅。一般来说,光透过这样的全息照片时,振幅以及位相都要发生变化。如果令 t=透过光的复振幅/入射光的复振幅(式2) 则复振幅透过率t一般为复数。但对于平面吸收型全息照片t为实数。如果曝光及冲洗合适,可使得 tt0KI (式3)

统计学实验报告讲解

《统计学》实验报告 关于大学生见义勇为方面的调查 班级: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姓名:XXX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前社会有很多人见义勇为却得不到认可,甚至被无故敲诈,还有一部分人因为不恰当的见义勇为方式而丧失了生命,因此,我特别对快走进社会的大学生进行了见义勇为方面的调查,希望得出大学生面对困难人士时的态度,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见义勇为,在未来,他们走进社会时就会更好的保护自己,认真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数据分析 (一)研究样本概况 1、性别 其中,男为42%,女为58%。 2、年龄

由频数分布图可以得到本次年龄多数分布在20~~22之间。 3、年级 其中可以看出,被调查人员大多在二、三年级,二年级最多。 4、学院 由图知,除人文学院人数过多外,其他学院人数分布都在15个以下,其中,材料最少。 5、专业类别 各个类别分布均匀,工科较少。 (二)数据分析 1.分析所用数据 (1).第六题、您是否支持见义勇为的行为?(多选)

A.支持,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支持,因为我相信好人有好报 C.支持,因为见义勇为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D.不支持,因为见义勇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行为 E.不支持,因为见义勇为未必有报酬 F.不支持,见义勇为容易遭受诬陷 G.其他() 调查结果:(截图为部分数据) 表中1表示是,0表示不是。由数据可知,选择A的人数有70个,选择B 的人数有55个,选择C的人数有75个,选择D的人数有5个,选择E的人数有1个,选择F的人数有3个,选择G的人数有7个。此题是多选择题,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前三个选项:支持见义勇为的行为。 (2).第七题、当您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您是否希望获得 别人帮助? A.希望 B.不希望 C.无所谓 调查结果:(截图为部分数据) 表中1表示A选项,2表示B选项,3表示D选项。由数据 可知,选择A的人数有98个,选择B的只有2个人,而C选项则 没有人选。可见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希望在自己受到威胁时有人来 帮助自己,这说明见义勇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3).第八题、您一般一天通过各种渠道听过个见义勇为的事情。

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统计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统计分析综合实验考题 一.样本数据特征分析: 要求收集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进行二者的比较,然后写出有说明解释的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报告必须包含所收集的公开数据表,至少包括总人口,流动人口,城乡、性别、年龄、民族构成,教育程度,家庭户人口八大指标; 2.报告中必须有针对某些指标的条形图,饼图,直方图,茎叶图以及累计频率条形图;(注:不同图形针对不同的指标)3.采用适当方式检验二次调查得到的人口年龄比例以及教育程度这两个指标是否有显著不同,写明检验过程及结论。 4.报告文字通顺,通过数据说明问题,重点突出。 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自选某个实际问题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要求: 1.自行搜集问题所需的相关数据并且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2.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系数的计算和模型检验; 3.如果回归模型通过检验,对回归系数以及模型的意义进行 解释并且作出散点图

一、样本数据特征分析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分析报告 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比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次,总人口数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平均年增长率为0.57%。

做茎叶图分析: 描述 年份统计量标准误 人口数量2000年均值40084265.35 4698126.750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30489410.50 上限49679120.21 5% 修整均值39305445.50 中值35365072.00 方差 68424424372574 4.400 标准差26158062.691 极小值2616329

视频剪辑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视频剪辑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视频剪辑日期得分指导教师周飞雪 系经管专业国贸年级20143班次1姓名刘双学号2014134700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remiere软件的特性与软件工作界面,及各面板的基本操作; (2)学会创建与保存Premiere项目文件、项目参数设置以及使用视频素材的导入与视频输出等; (3)学会使用Premiere软件进行视频其她各项编辑操作; 二、实验要求 ?独立进行实验,完成实验。 三、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1) 创建项目就是整个编辑工作流程的第1步。 双击桌面上的Adobe Premiere图标或在【开始】菜单中选择【Adobe Premiere】命令,启动Premiere,在弹出的欢迎界面中选择【新建项目】选项,创建新项目。 提示:所谓项目实际上就是Premiere软件所需文件集合,包括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动画、图像、字幕以及时间线序列等,另外,此处所谓项目文件并不就是视频输出的视频文件。 启动“Premiere Pro CS”视频处理软件,在“E:\13国贸01班刘双20131330011”目录创建项目文件:“E:\13国贸01班刘双20131330011、prproj”, 见图1所示。

、在“媒体浏览”窗口选择要导入的视频,并用拖放导入进项目中,见图3所示。 四:将待编辑的视频拖放到时间窗口中的“视频1”轨道中,见图4所示 五:运用“视频切换”的转场特效,将片首、片尾与片与片时间加入转场特效(用拖放方式加 入),见图5所示。 六用拖放方式将音频素材加入到音频轨道1中,并用“剃刀工具”将音频的首部与尾部没有声音的部分切掉,见图6所示。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班级:XXX :XXX 学号:XXX 时间:XXX 【实验目的】 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全息照相以及底片的冲洗方法。 3.观察物象再现。 【实验仪器】 防震光学平台、氦氖激光器、曝光定时器及快门、扩束透镜(两个)、分束器、反射镜(两个)、全息Ⅰ型干版、显影液和定影液及暗房设备。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无论是在远离上还是在方发生都有本质的区别。普通照相是用几何光学的方法记录物体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部,得到的是二维平面像,像上各点的照度与物体上的各点发光强度一一对应。而全息照相的记录对象是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波(即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波的叠加),借助于参考光用干涉的方法记录这个物光波的振幅和位相(周相)分布,即记录下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后的全部信息。此时,记录信息底片上得到的不是物体的像,而是细密的干涉条纹,就好像一个复杂无比的衍射光栅,必须经过适当的再照明,才能重建原来的无广播,从而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像。由于底片上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物体的信息,因此,只利用拍摄的全息底片的一小部分也能再现整个物像。 1.全息记录 全息照相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用激光光源照射物体,物体因漫反射发出物光波。波场上没一点的振幅和相位都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我们用O 表示物光波没一点的复振幅与相位。用同一激光管员经分光板分出的另一部分光直接照射到地板上,这个光波称为参考光波,它的振幅和相位也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其复振幅和位相用R 表示,草考光通常为平面或球面波。这样在记录信息的底板上的总光场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叠加。叠加后的复振幅为O+R ,如图从而底板上各点的发光强度分布为 ********()()O R I O R O R OO RR OR O R I I OR O R =++=+++=+++ (式1) 式子中,O*与R*分别是O 和R 的共轭量;I 。,IR 分别为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独立照射底版时 感光底板

(完整版)premiere实验报告-制作影视MV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新建实例123,并导入素材文件中的Wildlife.wmv。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2)将导入至“项目”面板中的素材文件插入到“时间线”面板“视频1”轨道中,如图2所示。 图2 (3)选中素材然后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单击“运动”选项左侧的展开按钮,将“缩放比例”参数设置为125,如图3所示。 图3

(4)执行“文件>新建>字幕”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字幕”对话框中设置字幕的名称为“歌名”,单击“确定”按钮。 (5)在弹出的“字幕设计器”窗口中输入文字Girl Friend,如图4所示。 图4 (6)在“字幕样式”面板中为文字添加风格样式颜色。 (7)返回“字幕设计器”窗口,在改窗口调整字幕的位置和尺寸大小,如图5所示。 图5 (8)关闭“字幕设计器”窗口,新建的字幕文件“歌名”将自动保存到“项目”面板中。 (9)在“项目”面板中将字母文件“歌名”插入“时间线”面板的“视频2”

轨道中,如图6所示。 图6 (10)打开“效果”面板,将“筋斗过渡”转场特效添加给“时间线”面板“视频2”轨道中“歌名”素材的最左端。 (11)添加了“筋斗过渡”转场特效后,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可预览到添加的“筋斗过渡”特效默认参数。 (12)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将“持续时间”参数更改为00:00:03:00,勾选“显示实际来源”复选框。 (13)返回“时间线”面板中,将光标放置在“歌名”字幕素材上,即可预览到转场特效的相关信息。 (14)再次将“筋斗过渡”特效添加到“歌名”字幕素材的最右端,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设置。 (15)勾选“显示实际来源”复选框和“反转”复选框。 (16)返回到“时间线”面板中,将光标放置在“歌名”字幕素材上,即可预览到转场特效的相关信息。 (17)在“效果”面板中将“镜头光晕”视频特效添加至“时间线”面板中“视频1”轨道里的视频素材上,如图7所示。 图7 (18)将时间滑块拖动至素材起始位置,将“光量亮度”参数设置为147%,将“镜头类型”设置为35毫米定焦,如图8所示。 图8

光学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光学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实验II 光学全息照相 光学全息照相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以干涉条纹的形式,把被摄物表面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记录下来,它是记录光波全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物理思想早在1948年伽柏(D.Gabor)即就已提出来了,但直到1960年,随着激光器的出现,获得了单色性和相干性极好的光源时,才使光学全息照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地发展。光学全息照相在精密计量、无损检测、遥感测控、信息存储和处理、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另外还相应出现了微波全息,X光全息和超声全息等新技术,全息技术已发展成为科学技术上的一个新领域。 本实验通过对三维物体进行全息照相并再现其立体图像,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学习拍摄方法和操作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和开拓应用这一技术奠定基础。 实验目的

了解光学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学习静态光学全息照相的实验技术; 观察和分析全息全图的成像特性。 仪器用具 全息台、He —Ne 激光器及电源、分束镜、全反射镜、扩束透镜、曝光定时器、全息感光底版等。 基本原理 全息照片的拍摄 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同时记录在感光板上的过程.相干光波可以是平面波也可以是球面波,现以平面波为例说明全息照片拍摄的原理。如图1所示,一列波函数为t i ae y πυ21=、振幅为a 、频率为υ、波长为λ 的平面单色光波作为参考光垂直入射到感光板上。另一列同频率、波函数为t i r T t i Be be y πυλπ222==??? ??-的相 干平面单色光波从物体出发,称为物光,以入射角θ同时入射到感光板上,物光与参考光产生干涉,在感光板上形成的光强分布为 ax ab b a I cos 222++= (1)

统计学实验报告模板学生版

成都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专业国际商务 实验课程统计实务 实验项目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指导教师王晓燕 班级1403022 姓名学号赵澜豫18

一、实验目的项目一:《统计数据整理》实验通过上机实验,使每个学生掌握利用Excel 对 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并编制分配数列的方法;掌握利用Excel 进行图表制作的方法。项目二:《数据分布 特征的描述及抽样推断》实验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Excel 在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抽样推断中的应 用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得出明确实验结论。项目三: 《回归分析》实验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Excel 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得出明确实验结论。 分析,二、实验内容 项目一:某灯泡厂准备采用一种新工艺,为检查新工艺是否使灯泡的寿命有所延长,对采用新工艺生产的100 只灯泡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单位:小时)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0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6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70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668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706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94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688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701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97 695 691 69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