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和运动形式

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和运动形式
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和运动形式

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和运动形式

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和运动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已经成为人们的养生运动,有的人将太极拳当做预防疾病的偏方。

1、太极拳的运动体系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从它的要点入手。所谓万法归一,太极拳千变万化,只有一个运动规律。这个规律的核心就是丹田。丹田大概的位置在肚脐下平三指的地方。

丹田核心的形成,要靠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我们练习太极拳时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胯、曲膝、开档等等,都是为了通过全身各部位的协调来形成丹田的核心地位。

全身各部位都做到了,丹田核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如果有一个部位做的不准确,就会影响丹田形成。

2、太极拳的三种运动形式

丹田核心形成以后,通过三种不同的形式带动全身运动。

第一种运动形式是丹田的左右旋转

这种形式最明确的运动是缠丝,通过丹田的左右旋转,带动躯干的缠丝,肩、肘、手的缠丝,以及髋、膝、踝的缠丝,形成一个一动全动的运动规律。

气往内收时,通过肩、腰、入丹田;气向外运时,上身通过背、

肩、肘、到手,下身往下通过髋、膝、到踝。

在练习中,主要运用的是气沉丹田,练丹田有很好的养生功能,丹田能够恢复器脏功能。

第二种运动形式是丹田前后旋转

为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的胸腰折叠化。比如在起势中,就没有丹田左右旋转的动作,而是前后旋转,手上也没有緾丝。再比如踢二起,也是丹田前后旋转,胸腰折叠运化。

这种形式下的内气运转,开则气往手上走,合则气运回丹田。例如在小缠丝中,手指尖向后时气往手上运,手指尖向上时气运回丹田。

第三种运动形式在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

丹田既有前后,又有左右的旋转。每次换劲,用的都是第三种形式。

以右手单手缠丝为例,一个动作中就有两个换劲的过程,一个是右手手心向上,由右运动到身体左前时,换劲转为手心向下,由左前开始向右向外运;另一个是手心向外,运到身体右外侧时,换劲转为手心向上,开始由右侧向身体左侧运手。

两次换劲,都是第三种运动形式。以第二个换劲动作为例,右手向外运到头后,先向右向后运,再向左向前运,一个换劲,既向右又向后,既向左又向前,包括了四个方向的运动。

练拳时,要在有意无意之间,细心体会这三种运动形式内气的运行,一半思想关注身体及内气的运行,一半思想注意全身放松,这样才能得到全身整体的体验。如果精神过度集中,反而容易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练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

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

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

虚实分清

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

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

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

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

指每一指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学习太极拳的基础理论

1.拳理基础

太极拳是一项拳术运动,符合拳理(是指太极拳动作本身符合攻防规律,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一定的攻防实效),具有技击性。

2.哲理基础

太极拳受中国传统哲学深刻渗透,具有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技击思想充分反映出老子学说在拳法中的体现。太极拳中的攻守、开合、虚实等动作的转化也反映出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

3.医理基础

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传统医学的导引吐纳术背太极拳直接运用。“形神兼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等传统医理都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和练习规则。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太极拳的第一特点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拳谱规定: (1)“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2)“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3)“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 (4)“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但练拳时,要“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是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练拳时,意识要贯注在动作上,以意行气,不可只顾默想内气如何运行。 (2)练拳时动作要顺遂、沉着,劲运到终点时要表现出劲别来,这是使意气得到鼓荡的三个措施。 (3)紧紧掌握外显的神气鼓荡,以便做到不痴不呆,并反过来

促进内在的意气运动。 (4)善于运用其它七个特点,以便配合着来提高意气运动。 太极拳的第二特点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拳谱规定: (1)“需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铛,开胯屈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从上列四项规定可以看出,需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身躯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铛和开胯屈膝,并使腿部得到圆活旋转,是腿部在这种特定的姿势下放长的结果。所以太极拳的步法必须在圆铛松腰和开胯屈膝的姿势下用旋踝转腿来倒换虚实。外表看,是腿的缠丝劲的表现,其实内部促进了腿的放长。这一系列的放长,又促进了全身的放长;使身肢不特产生了弹性,形成棚劲,而且因全身放长,促使精神也能自然提起。因此,只要具备了放长的姿势,就不容易发生努责鼓劲(拙力)的毛病,为自然的松开和身手放长提供了条件。所以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 练拳要领概括如下: (1)太极拳主要是练习棚劲,棚劲生于弹性,弹性则生于身肢的放长,因此要注意身肢的放长。 (2)身躯及上部的放长,必须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含胸拔背。 (3)手足的放长,必须是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的旋转。 (4)练习棚劲时,先求绵软以去掉旧力(拙力),同时放长以生

浅谈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浅谈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① 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有较大影响的一大拳系,是将意、气、身融为一体的运动形式。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由于其具有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和动作缓慢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的特点,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却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养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②然而太极拳与中医的关系不仅于此。此文中,我们会从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太极拳与中医的阴阳虚实、中医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太极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③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它吸收了古代哲学、医学、武术、导引术、吐纳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医医理的独特健身方法。因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医养生之道, 从而使其在诸多的养生方法中脱颖而出, 成为倍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1 太极拳运动道法自然, 平衡阴阳 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容。《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凡阴阳之要, 阳秘乃固, 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夏。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 又是养生论的主旨。太极拳理论法于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 所以阴阳之道乃太极拳运动的基础, 是太极拳运动的规律所在。因此, 有太极拳家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 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 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具体化, 更富指导作用。 2 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 形神兼修 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我国古代著名长寿老人陆游在动静结合方面做得非常好, 一生坚持读书三万卷, 写诗万余首, 但仍坚持每天练剑, 终生不懈, 最终享年85 岁。《黄帝内经》的养生专论《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 即所谓“守神全形”、“保形全神”。这说明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养生必须同时注重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 在传统中医养生术中既有以调形为主的五禽戏,又有以调息为主的放松功。而中医学推崇的最高养生方法是形神共养, 太极拳运动恰是一项结合了“导引术”与“吐纳术”发展起来的具有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特点的养生运动。太极拳 ①此论文作者### ②引用自王莉,项丽静,《太极拳医学与中医理论关系探讨》。 ③本部分内容参考自庞军,《浅析太极拳运动中体现的中医养生之道》,《四川中医》2007年第25卷第10期。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太极拳有独特的运动特点和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出这种风格特点,使每一姿势动作符合要领,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强体质的功效。 大致说来,练太极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该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滤式)上打好基础,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在全部锻炼过程中,不管哪一阶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静”、“体松”两个基本要领。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对于其它要领的掌握起着保证作用,应该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心静”就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贯注,做到专心打拳。“体松”是指身体各部位保持运动中的自然,排除不必要的紧张。正确运用这两个要点,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其它要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提高健身和医疗的效果。因此有人把“松”“静”两点作为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条件。 在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对“松”“静”这个基本要求的掌握也是从低到高,逐步加深体会的,它和技术练习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方面不可割裂对待。

下面把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 属于打基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端正 打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要保持上体自然正直,腰脊中正,两肩、两胯自 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耸肩膀、扭胯。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参照前“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部分)。忽视任何一个部位的要领,必然牵其它部位,造成错误定型和错误动作。例如姿势中臀部外突,必然牵连腰部和胸部前挺,腹肌紧张。因此,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它问题,以后容易解决。 (二)稳定 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经验证明,很多人下肢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因此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的变换找清楚。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步法

大一体育课心得体会

大一体育课心得体会 篇一:大学体育课心得感想.doc 生命在于运动 --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与建议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的各种保健运动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大学体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陶冶情操,夯实心智的机遇,这就使得大学体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十字型”人才不谋而合。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形成体育。 现实社会中,人类是一个共同生活的大集体。体育活动能促使人们达到对社会环境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是指一个人的外显行为和内在行为都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身份,因而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所以,从一定的角度来讲,体育就是生命的动力,就是生命的源泉,就是生命的力量。体育课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沉着

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学习实践,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上好大学的每一节体育课是我的愿望,喜欢体育运动,创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书本上多没有的知识,亲身体验体育精神和实践,感受健康体育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感受体育的每一个动作,细心听取老师的每一句讲解,在有规则的活动中感受快乐,积极进取在比赛中获得成功! 体育课是中学生主要的锻炼时间,现在虽然实行素质教育,但具体的内容、形式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子,所以现在的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压力很大,很难在业余时间抽出时间来锻炼,而且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形式,大多也是自发、盲目的锻炼,很难保证锻炼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

太极拳试卷

太极拳试卷 一、概念题。 1. 太极拳——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养生术、导引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以及古代的“阴阳”学说和“太极”等理论编成的一种拳术。 2. 上步——后脚前进一步或前脚前移半步。 3. 碾脚——脚跟作轴,脚尖外展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作轴,脚跟外展。 4. 舍己从人——就是在面临对手进攻时,不是以己之力去对抗对方之力,而是顺着看对手的来力,加上弧线和螺旋运动化去对手的劲,在对手失主平衡的时候,用我的劲把对手发出去。这件特殊的借力打力的战术原则就是太极拳的舍己从人。 5. 太极拳的推手——是一种对抗性运动,双方互相缠绕划圈,采用十三势的技法,最能体现“舍己从人”的原则。 6. “体松”——是指在练拳时,身体肌肉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使身体自然舒展,不得用僵力。 7. “心静”——是指练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要集中。 8. 缓慢柔和——缓慢柔和也是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缓慢还需要连贯,即动作连绵不断,而柔的前提是要放松,在此基础上,使两臂的姿势及运动路线都得保持弧形。 9. 搬拦捶——手臂不可伸直,搬(压)拳和拦掌动作要有明显的弧度,不可直来直往;身体转动与两臂动作要配合恰当。 10. 搂膝拗步——一掌经耳旁向前推出,另一掌按于胯旁,掌心向下,两腿呈弓步,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肩。搂膝不可低头弯腰,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二、填空。 1. 太极拳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王廷所创,故称为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2. 有后人将陈式太极拳发展成现在流传较广的陈、杨、吴、孙、武等各式太极拳。 3.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编写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后又编写了太极拳与太极剑各式的竞赛套路。 4. 5. 长期进行----------可有效地促进-------------------的灵活、协调、有效地支配动作,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怡神。 6.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须保持一定的-----------,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放松,这种身体姿势有利于经络与气血舒畅地运行,不易造成运动性的局部受挤压而产生组织器官缺氧,因而,是健身运动中最为理想的-----------健身内容之一。 7.-----------------的机能改变同时诱导植物神经机能提高,使---------------更好地适应机体需要。 三、选择。 1.-----C-----的种类虽各有不同,但其方法和基本动作的要求上都大体相同。其动作缓慢柔和,势势相连,运动绵绵不断。

2020太极拳大学体育课心得大全

2020太极拳大学体育课心得大全 太极拳大学体育课心得1 转眼之间,进入大学已将近两年的时间,大学体育课也伴随着我两年之久了。大学体育是本着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身体素质的原则。在大二的下学期里,我的体育课学习的项目是武术一一太极二十四式的太极拳。对这门课的学习也已到了一定程度,谈不上见解, 但感触颇深。我之所以选择武术起初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达到一个强身健体的效果,若能学到防身之术当然最好。但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这门体育课与想象的并不一样。 它带给我的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宁静,在太极的一式一招行云流水的挥洒时,内心的浮躁和喧嚣也暂时平静下来,体味到一丝超然的味道。我想这也是太极的神奇之处。 大学体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系统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增强和完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使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保证顺利学习,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吸收新人时,既要重视他的德行操守,也要看他的健康水平。大学体育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经受“磨练”和体验“成功感觉”的主要方法,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风气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号召。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延

年益寿。而太极的普及也让古人的养生之道带给我们更多益处。要让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国家、大家及以后的小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俯仰于家国天下的怀抱里大展宏图。 太极拳大学体育课心得2 这一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太极拳很好的阐释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既有老庄的逍遥无为,又有孔孟的仁义思想,还有这佛家的“禅”学思维。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也是走进一个经典却又新潮的世界。在太极拳里, 我们崇尚柔和,遵循平缓。我们对自然充满敬畏,对人生充满愿景。太极拳不只是一份简单的拳法,它还是一份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宝典。学习太极拳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打起太极拳都是我们重新感受那份古老的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古人们留给我们的一份难以估计的宝藏。 在学习中,我们也是在学习者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太极拳要求人在锻炼中“心无杂念”,就是要放松内心,不去想其他琐碎的事。 静心,以修养德性;格物,以明察万籁。 太极拳是一种优雅的运动,它讲究柔和缓慢,却又是慢而不停。讲究人体的和谐,虽因人而异,但最终是殊途同归。这就如同生活,生活也有着相应的节奏,你跟随着它的节奏, 就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一、概述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二、简介 42式太极拳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三、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 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学练42式太极拳,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

太极拳运动特点及其分类

太极拳运动特点及其分类 摘要: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明末清初开始得到逐步发展,历经1200多年的岁月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综合了古今多家拳法的特点,结合古代的导引和吐纳之术,运用阴阳学说的哲学原理创编而成。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倗、捋、挤、按、采、肘、靠、腿、顾、盼等定为基本13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太极拳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式式相承、连绵不断、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等的运动特点。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它的健身功能是紧密相关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太极拳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健身运动项目,还是一项很好的预防疾病的途径。经常练习太极拳除可以增强体质外,还对人们的神经、呼吸、运动、消化等多方面系统功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太极拳的基本运动特点 (一)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①头部:练拳时,头正颈直,百会轻轻上提,又称“虚领顶劲”。头随身体的转动而转动,眼随身体的变化而变化,要上下连贯协调一致。面部表情自然端正,平静从容,下颌向里收回,口自然闭合,舌上卷添住上鄂,同时,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然后开始练拳。举例:野马分鬃时的眼神、动作攻防格斗含意眼神:起势——前方——右手——左手——定势——左手,视线有张有弛,合理调节。头部动作与身体协调,不能前伸,否则就回挨打。如果动作松弛,就破坏了太极拳的结构,失去攻的意义。 ②躯干部:胸背部腰脊部臀部胸背部:含胸拔背含胸,是指胸部不能外挺,要保持舒松自然状态,拔背是指背部舒展开阔,不能理解为缩胸驼背,含胸拔背的关键在于自然舒展。一般要求:深呼气。 ③腰脊部:松腰正背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的变化,重心的稳定,使劲达到肢体各部位起着主要作用。松腰,是指腰肌松活不可紧张,正背要求脊柱中正伸展。见图举例:海底针下势绷、捋、挤、按等 ④臀部:缩髋敛臀太极拳大多保持屈腿半蹲姿态,要求髋关节向内收缩,臀部向内收敛,从而保持身体端正。 ⑤肩臂部:沉肩、坠肘、坐腕肩关节要保持松沉,不可耸、前扣、后张,肘关节要保持自然弯曲,并含有轻微垂坠的姿态,屈臂时保持弧形,掖下保持一定空隙,使动作圆活自然,出掌要坐腕,不要用拙力,手指要舒展。举例:云手主要是防守动作,对方连续进攻时我用手拨开对方的进攻,也可直接插入对方胸前作横击掌进攻。 ⑥腿部:屈腿落胯、活膝扣足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进退的变换、发劲的根源、

大学体育必修课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片教程

大学必修课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图片教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太极拳第一集|太极拳第二集|太极拳第三集|太极拳视频演练|四十二式太极拳:|一|二|三|四十二式太极拳-四|五|六|七|八| 一、起式 12 3 45 二、左右野马分鬃 6 78910 11 1213141516 三、白鹤亮翅

17 18 19 20 21 22 23 四、左右搂膝拗步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五、手挥琵琶 39 40 41 六、左右倒卷肱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视频演练 传统武式太极拳练习五阶段 24式太极拳视频教程 1、起式 1 2 3 4 5 2、左右野马分鬃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白鹤亮翅 21 22 23 4、左右搂膝拗步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5、手挥琵琶 39 40 41 6、左右倒卷肱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7、左拦雀尾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8、右拦雀尾 68 69 70

太极拳学习心得体会

学太极拳心得体会 例文1: 学习养生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学练养生太极拳三个月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新学员和养生太极拳爱好者能有所帮助。我先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也是个新学员,学习养生太极拳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是从零开始,在此之前我从未学过任何武术、气功之类的东西,并且体质很差。但通过三个月的学习,现在已经按大纲的要求学完了第一路拳式动作,对养生太极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功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精神状态、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奥妙之处。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学练养生太极拳的一些体会: 1、学一式,练一式,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 自己身体不好,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学习养生太极拳的,但是我想既然学习了就要认真去学、去练。我的工作是每天要长时间面对计算机,所以整天下班回家腰酸背疼的,在单位一有空就爬在桌子上。可在练习养生太极拳一周后,我惊奇的发现,在单位挺的直直的座一天回家腰背竟然不疼了(当时只练到预备式、随息放松)。说实话这时我还有些怀疑这是否和练太极拳有关,还在想着会不会是心理作用呢?但后来一些功效的显现让我彻底相信了它的真实性,这的确是养生太极拳的功效。两周后睡眠改善、颈椎不再疼了(当时只练习到预备式、起势式、收势的三式演练、内功还是练习随息放松)。原来早晨起床时总感觉没睡醒,腿困的难受,而练习两周左右时,早晨一醒来就会感觉头脑很清醒,浑身很轻松,毫无睡意;再后来还有许多的功效显现,我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我周围人都看到的效果,身体好了, 心情也好了。我现在对虚无子老师所说的“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这是我真实体验到的。 2、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怎么学呢?就是对课文、vcd光盘的内容、动作仔细反复地去看、去模仿,认真参加内功班的学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迅速在自己身体上看到功效。我自己感觉课文和听课中有一些内容你可能暂时还不能理解,但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功力的增长就会有体会。内功班的语音辅导课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怎么才能听好课呢?1)是要多读网页文章和课文。因为老师讲课中所说的话可以说大多数在课文和网页文章上都有,如果把那些文章都熟记在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就好理解了。2)要踏实地去练。不练就没有自身的体验,也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讲什么。我的体会是要反复的学、不间断的练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动作,才能练入状态,也才有好的功效。 3、拳功并练,真修实证,层次修练 首先要学会利用vcd光盘、清楚光盘里的内容(1-7号光盘是拳式动作演练光盘,8号光盘是内功初级功法示范及功法提要。)有些人不太知道怎么利用8号光盘学习、也不太了解养生太极拳的学习方法。只知道8号光盘是内功功法示范。听老师说过要拳功并练,不能练成太极体操,好了,拿到光盘后把8号光盘从头至尾的内容全看一遍,然后不讲层次,混练一气,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内功功法的学习是有层次的,不可越级修练,第一步是随息放松,在没有练好随息放松之前是不能练下一步功法的。还有就是有些学员总爱问高级班的学员或老师练习时的感觉,我现在的体会是自己去练、去体验、不要过早知道功境。在这点上我也走过一点弯路,也是偶然听到了别人的一些功力体验(当然是比我功力层次高的人的功力体验),虽然我心里知道不能越级修练,但在自己的练习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的、下意识地去追求,结果出现了一些不真实的感觉,可以说是幻觉。所以我现在明白了功力层次比你高的人不和你聊自己的感觉是为了你好,因为我 们的学习方法是真修实证,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的才是真实的。我是按大纲要求的顺序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运动学院武术专选课太极拳教案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选课太极拳教案 任课教师:刘亚杰第4周4次 教 学内容1、专项练习; 2、复习陈氏太极42式4-7式,学习8-12式: 3、素质练习 目的任务运动 参与 通过教学,利用所学的技术动作的文化内涵及技击意义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到太极拳的运动中来。 运动 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准确地完成陈氏太极拳26式1-4 式。 身体 健康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心理 健康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 心理健康的提高。 社会 适应 在练习时与同学的协作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良好 习惯,为进入社会后能与别人的良好合作做好准备。 场地器材运动场地一块;哨子一个; 标志物6-8个。 预测负荷曲线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数 时间 准备 部分20′ 一、课堂常规: 1、值日生整队集合,检 查并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 课内容及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 生。 二、准备活动 1、绕运动场慢跑700-800 米。 2、徒手操: 1)、臂绕环 对称右图示: 要求: 1、双臂交叉绕环,肩关节放 松。 2、以腰带臂。 3、每八拍换向。 2、刷腰 右图示: 要求:1、以腰带臂。 2、眼看刷腰同侧的手臂。 3、每八拍换向。 ▲组织方法:下图示 ▲组织方法:同上.学生人 与人之间自然分开. 臂绕环 刷腰 4×8

部分时 间 教学内容组织方法与要求次 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20′3)、左右弓步压腿 右图示: 要求:1、抬头、挺胸、立腰。 2、每八拍换向。 4)、左右仆步压腿 右图示: 要求:1、抬头、挺胸、立腰。 2、每八拍换向。 左右弓步压腿 左右仆步压腿 基本 部分70′ 一、专项练习: 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 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 素质。 1、上步 动作方法:右图示 要求 1、立身中正,屈膝松胯 2、足跟先着地 3、后脚蹬地。 ▲组织方法: 上步 4×8

体育课心得体会

相信能就一定能 体育课心得体会 体育,眨眼间都上了很多年了,其中的感觉也是颇深的,从小就喜欢玩的我,特别爱上体育课,在家里呆了很多年,就喜欢和小伙伴整天玩耍,爱运动。我还记得刚上大学那天听说体育课可以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当时是喜从中来。第一次上体育课时,老师们在那讲说是喜欢学什么就可以到老师那边报名,我们几个同寝室的哥们,一起来到体适能那个老师那里报名,想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好好在大一锻炼下自己。在体适能那段日子的体育课上,真的是见识不少关于体育锻炼的事情,特别是锻炼技巧的学习,老师的讲解很是到位,那年的时间跟着老师学到了很多很多,了解了太极拳,长拳,并且在考试时亲自自己打了一套太极,那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打太极拳,以前都是在别的地方看,从来没打过,那次的练习让我终身难忘,我是那样的记忆,那样的清晰。 民族体育,第一次听到这个课程名时,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体育,只是知道是关于少数民族的体育,我就在选课的第一时间就登选课网站,很快就得到了民族体育的这门课,我和很多同学一样,见到了我们的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大伯,我是这样的认为的,感觉他和我大伯的修养挺似得,都是一副面带笑容的智者,我就在自我介绍后,离开了操场,到后来我们上课时,很多时间,老师都是让我们积极动手,我们从踢毽子到射飞镖,一个

一个的练习,训练,我们老师为了民运会的事也是很忙,很少有时间管我们,我们很自觉地练习,大家其乐融融的,我们开心的训练。开心而玩耍的度过了我们的民族体育。 我们要考试了,我们的考试老师的原则是锻炼和娱乐一起。考试大家都会过的,只是分数的多少而已,我们一共考了两个星期,一个星期是踢毽子,另一个是射飞镖。我们考试时老师的原则是认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很认真的结束了考试,只是最后一节时,老师对于大家的表现有点不高兴,对于大家不记得自己的成绩这点我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我那会也是没有记得太清楚自己的,是让我的朋友记得。还好,都以一个我自己比较满相信能就一定能 意的成绩结束了民族体育的课程。 在此,记述下自己对民族体育的心得。同时感觉我在大学的体育收获颇丰。

太极拳期末考试试题样本

太极拳期末考试试题样本 一、选择题 1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A.长拳 B.南拳 C.太极拳 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A.单拍脚 B.侧踹 C.里合腿 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A.马步 B.退步 C.仆步 D.虚步 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 B.形意拳 C.长拳 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A.枪 B.棍 C.鞭 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A.眼随势注 B.眼随手动 C.形断意连 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呼吸方法 A.托 B.聚 C.提 D.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A.对刺剑 B.双刀进枪 C.散打 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A.螳螂拳 B.通背拳 C.八卦掌 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 B.娱乐 C.健身 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种种种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 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 D.手.肘.肩.胯.脚.膝 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 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 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14武术最初作为训练手段 A.搏斗 B.军事 C.健身 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分10秒分20秒分分30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宽的白色边线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相互 B.连接 C.矛盾 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米宽为米 A.12.16 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

太极拳试题(附答案)

太极拳专项课试题 1.武术的作用是_A___。 A强身健体, 娱乐休闲,修身养性,防身自卫.B引人关注C可以占强2.武术比赛采用 A 计分方法。 分制记分. 分制记分分制记分 3.武术的比赛场地是 B 。 A .长12米宽6米 B.长14米宽8米 C.长9米宽9米 4.武术包含 C 内容。 A击剑B摔跤 C 拳术,器械,对练,散打和其它. 5.武术的主要器械是 A 。 A刀,枪,剑,棍B暗器C弓箭 6.简化太极拳有 C 式。 A16式B30 C24 7.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名称是福娃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五个字的谐音是 C 。 A中国欢迎您 B 首都欢迎你C北京欢迎您 8.太极拳动作特点是处处带有形, 练习时也对身体和心理有要求, 正确答案是 B 。 A正形体紧注意 B 弧形、体松、心静C随意紧张安心 9.饭后 C 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A半小时B十分钟 C 1 小时 10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 应 B 为原则。 A随意B少量多次C多量多次 11. 简化太极拳24式中唯一一式用脚跟点地的动作叫是C 。 A 独立B海底针C手挥琵琶 12.太极拳有多种流派,在河南的是 B 。 A杨式B陈式C吴式 13.简化太极24式的练习时长是 A 。 A:五到六分钟左右.B八分钟C十分钟 14.马步两脚之间的宽度是 B 。

A随意 B 三脚半长C二脚长 15.武术的步法中____B___是最省力的 A 马步B歇步C弓步 16. 15.武术的步法中____C___是最费力的 A 马步B歇步C虚步 17.太极拳中的”太极”有 C 含意 A很高B很深奥C无穷大 18拳有拳心,拳眼,拳面,拳轮和拳背要素,拳的大拇指应压放在中指食指的B 。 A第一指节B第二指C随意 19武术有 B 主要步法。 A很多B五种C四种 20武术有___B_____主要手法。 A很多B三种C五种 21太极拳运动后是否能马上用凉水洗手或冲凉B_______.。 A.能 B 不能C无严格要求 22.简化太极拳是在 A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杨氏太极拳 B.陈氏太极拳 C.孙氏太极拳 2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分为 C 组。 A.5组组组 24.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三式为__A______。 A.白鹤亮翅 B.手挥琵琶 C.左右倒卷肱 25.简化太极拳的动作是以 A 的原则。 A.由简入繁,先易后难B.由繁入简,先难后易C.随机性 26.太极拳动作的特点是 A 。 A.柔和、缓慢、圆活、连贯B.舒缓、连贯C.柔和、圆活 27.太极拳动作的运行路线是 C 。 A.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B.刚劲有力,连贯自如 C.处处带有弧形,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 28.简化太极拳24式第四式是 C 。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功效

24式简化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健身价值 ******学院 *** 20103615*** 24式简化太极拳由原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改编、整理而成。套路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是大学体育教学常选的内容之一。 各式太极拳虽然风格不同,各具特征,但是拳理相通,其运动特点、动作要领和健身作用,基本一致。 (1)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因此,适宜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锻炼,尤其对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更是一种较好的体育医疗手段。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意识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这也能直接作用于命门,使命门精气充足,增进健康。 动作要领: (1)意识引导动作。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用意识来支配,“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形随”。要做到这点,在未动之前就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情绪安宁,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静气和,然后开始动作,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 (2)注意放松,不用拙力。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放松。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有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 (3)虚实分明,重心稳定。练太极时,身体的姿势不断改变,处处贯穿着手法、身法、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不停,势势相连。要使虚实变化得当,身体必须平衡稳定。凡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凡进退的动作,应先落脚而后再慢慢改变重心,以达到太极拳“中正安舒”的要求。 ( 4)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练太极拳时,不要因为动作而引起急促呼吸,要求呼吸自然。一般来说,凡是由实转虚,劲力含蓄、动作屈合时,配以吸气;凡是由虚转实,劲力沉实集中、动作开伸时,配以呼气。但在练一些过渡动作及个人感到呼吸难以结合动作时,仍需进行自然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的结合自然妥善,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总之: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自然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

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 太极拳的吐纳功法入门 太极拳的“吐纳”属于武术门类,也渗透着中医学的内容,但不包含硬气功。太极拳 的“吐纳”称为内功,是构成太极拳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技击、导引,是“内 家拳”的由来。 “敷者,运气于己身……。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者,以气对彼来处……。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武禹襄·四字密诀》 太极拳的“吐纳”不仅仅是口鼻呼吸的方法,而且是在行拳走架打手中,人体意念、 形体、内外脏腑、经络等的“出入有致”,是人体神、意、气的统一。 太极拳的“吐纳”功法,随习练者掌握太极内功层次的不同,其内涵也不相同,从以鼻、口方面的呼吸,逐渐转化为与经络导引相结合的循经吐纳以及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之相应的脏腑“出入有致”的吐纳。肺属金,主皮毛,肺、大肠开窍于鼻;肝属木, 主筋,肝、胆开窍于目;肾属水,主骨,肾、膀胱开窍于耳;心属火,主脉,心、小肠开窍 于舌;脾属土,主肌肉,脾、胃开窍于口;三焦开窍于二阴。鼻、目、舌、口、二阴的吐纳?均为意念、气感?又与经络吐纳相呼应。 太极拳“吐纳”功法入门具有以下四个阶段: 1、自然呼吸阶段。初学者行拳走架,正处于对太极拳形体动作模拟的过程中,一般 支撑?基本功?力度不足,于“松腰松胯”还存在相当差距,对太极拳功理的领悟也比较肤浅。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逆呼吸方法,往往产生“憋气”,不仅不利于行拳走架的熟练和提高,也影响自身的健康,所以在拳架、基本功?包括“行功”和十四经络导引等?的学习中,应强调自然呼吸,先打好基础,做到“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 腰松胯”等“十要”,以利气机顺达。 2、逆呼吸阶段。习者若熟练地掌握了拳架,基本功比较扎实,也明白一些拳理后, 经教练或辅导员示范引导,使其感悟逆呼吸的全过程,并在行拳中不断地修正和熟练,还 须结合“坐功”练习,做到行拳走架连绵不断,呼吸“深长细匀”。 3、拳势呼吸阶段。习者在行拳中掌握拳势的攻防含义,基本明了拳架的使用方法, 并能熟练演示,达到“轻灵圆活”后,将“逆呼吸”融入拳势动作的“起承转合”中,逐 渐感悟到“气贴背”,并结合导引,逐渐打通“丹田、长强、命门、夹脊、大椎、百会、 膻中、涌泉、内外劳宫”等关窍。并在推手中感悟“劲”的走向和变化,逐渐掌握舍己从人、得机得势、吸蓄呼发等要领。笔者体验拳势呼吸的规律是:收,吸短;开,呼长。如“左野马分鬃”提膝合抱为收,“吸1”,左脚上步脚跟着地、左臂掤挤,右臂下采为开,“呼1”?气沉丹田?;左脚掌继续踏实,重心前移,左臂继续上?仍为开,“呼2”?气沉涌

太极拳运动特点

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点 1、心静体松。心静体松是太极拳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打太极拳要求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于动作,做到“神聚、心静、意专、体松”。“心静”是练太极拳的重要原则,“神聚”要求要专心,在练拳时,思想要集中,意识不断地引导动作,并且灵活变换,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不能顾此失彼;“心静”要有耐心,不可焦躁或心猿意马,否则动作方向、姿势不正确,就难以把太极拳学好、练好。“体松”是和心静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贯彻“用意不用力”的重要措施。运动时,在心静的前提下用意引导肢体内外各个器官、关节和肌肉的放松,逐步做到全身不该用力处毫不用力,内外各部分无一处不松,尽量使身体自然舒展而不僵硬。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完成动作。 2、轻灵沉稳。练太极拳要求在意识引导下动作轻灵、重心沉稳。“轻灵”是保证全身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能灵活。灵是轻的发展,在轻的基础上发展,方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的灵。“沉稳”是使上体端正舒适,保持下肢稳定,要求虚领、立身中正、气沉丹田、步似猫行。进退转换,要分清虚实,步随身腰变化,需稳健、轻灵、沉着。 3、柔和缓慢。“柔和”的前提是要放松,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力量,以及提高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练习时,要求始终放松,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全身放松。放松是用意的,是积极振作的,不是漫不经心、消极疲塌的。练习时,要在放松的基础上使两臂动作保持弧形,使两臂运动走弧线。“缓慢"也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它是一种平稳中正的缓慢,肌肉和骨节不是处在某一特定角度下收缩和旋转,而是用许多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伸缩和旋转的静力性练习。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4简化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太极拳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二十四 式简化太极拳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进行改编、整理而成。下面就跟着一起来详细的看看吧。 一、轻松柔和。太极拳架式比较平和舒展,动作要领不拘不僵,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一般说来,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二、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其后贯穿,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三、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运动时要避免直来直去,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 四、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一体, 身体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动作的出发,一动无有不动,以腰为轴来带动。 五、心静体松。在起势之前,首先要摆正姿势、呼吸自然、心静气和,注意力集中,要做到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做到身心合一,心无杂念,缓缓进行。 六、虚实分明。太极拳要求手脚动作上都要有虚实之分,最明显的

是重心的确定,分清什么时候一定要身体的位置,否则就会造成站不稳的情况。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一)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 作中去。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 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 ,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二)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 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人体的脊柱按自然的状态直立,头、躯干、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动,达到式式连贯、处处圆活、不僵不拘、周身协调、动作自如的状态。 (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有人说,打太极拳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这些都是形容练太极拳时“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意思。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以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