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5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 (含答案)

站在自己座位旁的小伙子(佟才录) 阅读字数:约980字建议用时:15分钟分值:18分考查题型:第4题内容提示:本文叙写了在回家过年的火车上发生的故事,一个乡下老汉坐在了一个小伙子的座位上,小伙子一直站在老汉的身旁而没有告诉老汉,表现了小伙子善良、乐 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同时给我们以启示。 写作特色:巧设悬念,语言风趣,构思新奇。 窗子坐了下来。刚坐定不久,一个头戴老头帽、满脸皱纹的乡下老汉提着一个蛇皮袋,一屁股在我身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老汉弯腰把蛇皮袋推进卡座底下,然后冲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老汉也许很累,一坐下便把头歪靠在椅背上眯上眼睛,不一会儿便响起了鼾声。 这时,一个20多岁、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提着一个拉杆箱,站在了老汉的座位旁。他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闭眼睡觉的老汉,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然后,他举胳膊把拉杆箱塞进行李架,手扶着椅背,站在老汉座位的旁边。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空气闷得要死。 火车开动了。我把头转向窗外,看窗外流动的风景。老汉依然闭着眼睛在呼呼大睡。小伙子站在过道里,身体被挤来挤去的旅客撞得歪歪斜斜。一开始,小伙子的身体还能站得笔挺,过了一个多时辰,小伙子的腰便自然地佝偻下来,胳膊肘支撑着椅背,分担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不知过了多久,老汉终于醒了。他揉了揉眼,看了一下四周,对小伙子说:“站累了吧,快坐下歇会儿吧。”小伙子推辞着:“我不累,大爷,还是您老坐吧。”老汉笑着说:“我马上就要下车了!其实这个座位也不是我的。我今天有点感冒,脑子昏昏沉沉的,所以一上车我想找个空座先歇一歇,等人来了再还给他,谁知我一坐下就睡着了。这个座位的主人也没来。”小伙子开玩笑地说:“大爷,看来这座位是上天特意给您老准备的!”老汉哈哈笑着,和小伙子快乐地交谈起来。原来老汉为了给念大学的儿子挣学费,跑到武汉打工。小伙子是个大学生,放假后也没有立即返乡,而是在城里找了份事儿做。 不一会儿,火车到了邢台站,老汉提着蛇皮袋下了火车。小伙子坐在了老汉的座位上。得知小伙子到长春,我说:“你真幸运,站在了老大爷旁边,要不然站到长春可够你受的。”小伙子却笑着说:“其实这个座位本来就是我的。”说着,从兜里取出一张票,正是老大爷的座位号。我惊诧道:“那你怎么不跟老大爷说呢?”小伙子眼眶湿润:“看到老大爷,我想起了我父亲,和老大爷一样,为了供我读大学,他出去打工了。现在也正在某一列车上往家赶,只是不知道他现在是站着还是坐着……”我沉默了,被小伙子的行为深深感动着、温暖着。 火车过了山海关,车厢里越来越冷,而我的心却越来越温暖。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11期) 1.文章第四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小伙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8蒲柳人家教案

2020年春季上学期部编版 8、蒲柳人家教案 导语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解题: 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指代普通贫苦农家。 一、作者、作品简介 作者:刘绍棠(1936--1997):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 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受到人们的喜爱。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 《蒲柳人家》曾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中篇小说节选) 二、写作背景: 《蒲柳人家》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准字音 拴shuān贼痱fèi子害臊sào 擀gǎn面梆bāng打威吓hè纤qiàn夫镯zhuó子戳chuō穿腌ā.zā臜乍zhà蓬捯dáo气唿hū哨咯kā吧 驾驭yù呱呱gū拗niù不过筵yán席到了liǎo儿隐匿nì烙lào饼歇晌shǎng 名讳huì驿yì站戏谑xuè荣膺yīng 坍tān塌墙垣yuán 毡zhān子潞lù河莺啼燕啭zhuàn 嘬zuō剜wān肉蹚tāng着周檎qín 胡茬chá噘juē嘴磨蹭cèng 捎shào马子石敬瑭táng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怎样划分呢? 明确:第一节:(开头到“一点也没有写字的兴致”)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第二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到完)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2、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主要人物?作者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 明确: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文章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五、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阅读有关“何满子”的语段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赏析

《蒲柳人家》赏析 刘绍棠是乡土文学的积极倡导者。《蒲柳人家》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乡土小说多方面的特点。和20年代台静农、许杰创作的乡土小说一样,《蒲柳人家》对特定地域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 它写的是30年代京郊大运河边的乡村生活:何家那个杨、柳、榆、槐围绕着,篱笆上爬满豆角秧、房顶上长满大南瓜的小院;开着五颜六色花朵,长满芦苇、柳棵子的运河滩: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莲、郑整儿、荷妞童年时代的“拜花堂”游戏;柳罐斗为了养活姐姐和外甥终身不娶;何大学问夫妇不怕刁难、不惜财产慷慨救助孤女望日莲;……这种描写生动展示了北方农村的人文地理风貌和古朴善良的民性。 但是,和20年代的许多乡土小说较多隐含着“乡愁”不同,《蒲柳人家》具有鲜明的牧歌情调和喜剧色彩。这主要的是由于作家把传奇小说的因素带入乡土小说,并自觉表现时代精神给乡村生活的巨大影响。小说叙述的故事,以及柳罐斗、一丈青等人物,都具有很大程度的传奇性。柳罐斗被何大学问称作活赵云、赛平贵,他与董太师女儿的恋情,他的逃走与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后的还乡,他对蒋团长的忠诚,他与鼓书艺人云遮月的浪漫故事,他在7月15鬼节设美人计诱杀麻雷子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奇。在对一丈青等人物的描写中,作家则对其性格进行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夸张。一丈青大高个儿,大脚板,青铜肤色,嗓门亮堂,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对手。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实际上“一丈青”本来就是《水浒传》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蒲柳人家》对时代精神的注重集中体现在对周檎父子的描写上。20年代周方舟领导农民搞暴动,9年后其子周檎又投身抗日。这类描写揭示了乡村社会的觉醒,使作品具有了昂扬的时代精神。 《蒲柳人家》的结构也非常巧妙。故事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何大学问、柳罐斗、望日莲等许多人生动有趣的往事被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这样一来小说实际在叙述着两个故事:正在进行的周檎的抗日活动,何大学问、柳罐斗的设计除奸;过去发生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故事和几个年轻主人公的童年生活。这二者交织起来,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而且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正在进行的斗争统一起来,互相映衬,既照顾到乡土性,又照顾到时代性。此外,《蒲柳人家》也体现了刘绍棠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比如:“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满子最喜欢到河

九年级语文下册 6《蒲柳人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6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字词。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体会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 2、体会课文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过了《水浒传》,想必大家对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以下的人物的绰号,各指代的是谁? ?行者:武松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刚才所提到的,无一例外都是男性。那么,《水浒传》有没有女性呢? ?母大虫:顾大嫂 ?母夜叉:孙二娘 ?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蒲柳人家》,里面有个女性绰号和以上所提到的三位女性当中的一位是一样的。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来看看她是谁? 二、字词积累 投影: 擀gǎn 嘬zuō剜wān 檎qín 荣膺yīng 腌臜ā zā捯气dáo 隐匿nì呼哨hū shāo 断壁残垣yuán 如坐针毡zhān 妙手回春望眼欲穿 影影绰绰chuò一气呵hē成芒刺在背天伦之乐 学习效果检查:《导学导练》生字词部分选择题 三、整体感知 1、请你给课文的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2、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明确:“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四、深入研讨 (一)析人物 1、速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能突出一丈青大娘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概括其性格特点,用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马鞍山市花园初中王娟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欣赏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文本阅读法,启发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在这一百零八将中,有三名女将,其中的“一丈青”扈三娘英勇善战,着实是一位女英雄,她的丈夫王英也是一位梁山好汉。但是,我们今天不是要欣赏水浒人物,而是要欣赏的是刘绍棠笔下的“一丈青”和她的丈夫,看看他们是如何的一家人!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赏析人物“一丈青大娘” 1.跳读课文第一部分,整理一丈青大娘的三个生活片断。(可以用小标题形 式作答) ——①给何满子做红兜肚;②大闹运河滩;③与孙子捉迷藏。 2.(1)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奶奶一丈青的?(2)表现了人物

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 ——肖像、动作、语言描写。 泼辣大胆,刚直不阿,性格豪爽,口苦心甜,热情正直,淳厚朴实。(四)赏析人物“何大学问” 1.跳读课文第二部分,整理何大学问的三个生活片断。(可以用小标题形式 作答) ——①路遇文庙烧高香;②请老秀才教何满子识字;③赶马差点丧命。 2.(1)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爷爷何大学问的?(2)表现了人 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 ——肖像、动作、语言描写。 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戴高帽子。 (五)小结拓展 想象一下,像一丈青大娘一家子的性格,在我们现代社会,他们会生活的如何?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 (六)布置作业 用本课的人物分析的方法,分析《水浒传》中的某个人物形象,写一篇小评论。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节选)

蒲柳人家 从容说课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第一课时讲学稿 备课时间:2016.3.6 主备人:郭应良审核人: 使用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诵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 学习重点: 积累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 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故事情节。 2.探究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了解刘绍棠及其文学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领: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自主预习: 1.自读《基础训练》知识链接部分,了解作者生平,完成下列内容。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擅长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作品有短篇:《》《》;中篇:《》《》;长篇:《》《》等。

2.通读课文,给课文段落标注序号,完成《基础训练》2-3题。 3.复述课文内容。 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各是什么?一共描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⑵课文主要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自主学习: 1、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断定的理由? 2、文章围绕着这些人,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情节?喜欢的理由呢? 四、互动探究: (1)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3)何满子的爷爷为什么叫“何大学问”? 五、课堂达标: 1、《蒲柳人家》是我国(时代)作家(姓名)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蒲柳人家”在作品中代指。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教案

8蒲柳人家(节选)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巧妙。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总是那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的刘绍棠的《蒲柳人家》中也有一位绰号叫“一丈青”的大娘,她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感知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相关情节,自拟标题。 明确:第一节:(1)何满子被拴葡萄架;(2)一丈青迷信绣肚兜;(3)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4)一丈青妙手救病人;(5)一丈青百般疼孙子。 第二节:(1)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2)何大学问仗义热肠;(3)何大学问请师教孙子;(4)何大学问怒拴何满子。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何满子:机灵顽皮,聪明伶俐,纯真稚气,关爱爷爷。 一丈青大娘:爱憎分明,泼辣大胆,溺爱孙子,勤劳善良。 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好说大话,喜戴高帽,重视知识,向往美好生活,有民族气节。 2.在这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用“我喜欢______(填人物),因为____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我喜欢一丈青大娘,因为她性格粗犷、豪爽、充满正义感,当看到几个纤夫“赤身露体”,一丈青大娘为了“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而狠狠地教训了这几个纤夫,直到请来了当地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和了两三个时辰才放过他们,的确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也体现了她总能为别人考虑的热心肠和一身的正气。 3.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文中女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示例:《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共同点: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特色语言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富有文采和趣味性,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1)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明确: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明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语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8*蒲柳人家(节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 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对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1课时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有着独特风格的乡土文学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 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中学时期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深受孙犁的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等。 1979年,作者在阔别文坛22年后,重新恢复创作权利,决定致力于乡土文学的创作。他满怀感恩之心,为粗手大脚的爹娘——哺育、爱护、救助他的父老乡亲画像。《蒲柳人家》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所写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彰显了劳动人民身上传承的民族精神,如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等。全书共12节,本文节选自小说的前两节,浓墨重彩描写的正是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和爷爷何大学问。小说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精神突出。书中通过大量方言俚语,再现了京北运河滩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在创作时,又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手法,使小说独具特色又韵味无穷。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小说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基本掌握了阅读小说的方法,能够梳理小说情节,简单分析人物形象,并尝试探究小说主题。但学生对于像《蒲柳人家》这样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文章接触较少,经验欠缺,不能够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身上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另外这篇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新鲜,需要在教师的指点下细细品味,这样才能读出小说精妙之处。 三、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德。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语言。 四、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模仿评书语气,介绍人物。 屏显:她,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她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评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演绎历史或现代故事。《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老师刚才说的这段评书,让大家想起文学作品中的哪一位人物形象呢?大家可能会想到《水浒传》中的扈三娘一丈青。对,今天我们的故事中就有这样一位“一丈青大娘”,她从20世纪30年代的京东北运河岸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蒲柳人家》,看看这里发生了哪些传奇故事呢? (二)走进传奇故事。 1.活动一: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思路。

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教案【三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知识能力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小说塑造人物性格时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主要人物“爷爷”、“奶奶”的形象分析入手,学习课文通过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甚至是外号来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他们的优点,也要写出他们的缺点,要写出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而不是为了写作文而虚构出来的“平面”人物。体会课文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小说中描写的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健康纯净的生活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这种思考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学重点1、感悟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2. 品味小说的语言

特色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教学方法1.拟题法、感悟法模仿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引导学生给课文拟题,以对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2.诵读法、探究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感悟小说语言的魅力。 3.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学生欣赏古运河图片。2、教师导入课文:A让我们想像着北运河两岸恬美秀丽风光,呼吸着瓜棚豆地泥土气息,在运河淙淙流水的指引下,走进别具乡土风味的《蒲柳人家》B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文本___感悟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A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