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情人节这天,国内两家打车公司巨头滴滴和快的“喜结连理”多少有些人意料。尽管之前就曾盛传两家公司在密谋合并,但对于打车大战激战正酣来说,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只能用文章开头的话形容了。

不管官方如何美化,终究无法摆脱资本做局。

在此之前,滴滴和快的都已经经历了四轮融资。其中滴滴方面最新的一轮融资是在去年12月获得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导的七亿美元。而快的的方面则是今年1月份获得的由软银领投,阿里巴巴以及老虎环球基金跟投的六亿美元。

巨额融资之后,暂时就不缺钱,分属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两家公司走到一起,一定也只能是背后的各方资本在角力。资本的推动才可能让大跌眼镜的两家正面竞争的公司快速走到一起。即便创始团队,甚至是阿里或者腾讯方不乐意,但因此多次巨额融资,已经使得创始团队、阿里或者腾讯方面已经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即使不乐意,但也只能尊重资本逐利,希望快速获利的事实。

互联网行业标榜的快不破,但烧钱补贴培养起来的市场份额,多少有些像温室里的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尤其是烧钱并没能分出胜负,双方都标榜自己市场占有率超过60%,如此下去,何时能分出胜负?在伯仲之间要谁出局似乎遥遥无期。阿里和腾讯这两家BAT领域的竞争对手显然有足够的耐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打车

之争,更是移动支付和移动入口之争,两项都是持久战。但阿里腾讯之外的资本方则显然没有如此耐心,正是没有足够耐心的资本方的推动并最终占据话语权,才成就了此次旷世组合。

在滴滴和快的涉及的专车领域,一直还有易到用车、神州租车、Uber等也在加速布局,很多时候往往时不我待,尤其是当BAT的百度战略入股Uber之后,竞争更加惨烈,而且Uber还一度和易到传出绯闻。如此以往,滴滴和快的的背后的股东们是坐不住的,必须选择更利己的资本运作手段,于是,两家对手的合并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家合在一起,增值,上市就是理所当然的下一步了。毕竟只有上市,前期的巨额投资才可以换得回报。

精心准备的上头条之作

实际上滴滴和快的的合作已经运作多时。1月21日双方启动合并项目,代号为情人节项目,显然是精心准备的,蓄谋已久的上情人节头条的大事件。而且时间节点和事项推进都已经成竹在胸,以至于敢一个月前就确定将在情人节放大招,预算好一个月之后的头条。

可以预见的是,已滴滴快的的合并上头条作为标志性事件,后续很多公司的合并甚至是投资,都会择日宣布,蓄意为之谋头条。但如果各行业的企业们都这么玩,那抢头条就将变成一件苦逼的事,毕竟时间和头条资源都是有限的,考验公关团队的事项又多了一项。

前车之鉴,整合不是易事

牵涉到团队融合,或者公司合并如此大事,如何实现1+1大于2就是件棘手的事情。当年轰动一时的优酷土豆,合并后仍旧没能改变

亏损的事实,尽管合并后巩固了市场第一的地位,股票也得到了提升,对于要套现离场的投资者来说,确实是划算的买卖。

而滴滴和快的的双方人才的整合只会比优酷土豆复杂,毕竟除了两家之前在市面上公开竞争,要从当初的你死我活转换到秀恩爱谈协作,是需要时间调整的,更为复杂的是,快的和滴滴还有文化差异。可以预测的是,滴滴和快的看似美好的情人节之约,后续接踵而至的也将是原高管团队的高职,和一方员工的流失。而快的方的高管团队则会在维稳时间过去之后离职创业或者加盟其他公司。而作为基层员工,也是时候提高警惕,做两手准备了,有合适的下家不妨认真的考虑考虑。

滴滴打车的融资案例

滴滴打车的融资案例 滴滴快的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目前该轮融资获得超额认购,已经突破20亿美金,融资细节最快一周内对外公布。阿里巴巴、腾讯将在本轮融资中大额增持。本轮融资对滴滴快的的估值提升至130亿-150亿美元,较今年2月提升1倍。 融资争夺国内市场 上述人士透露,本轮投资出现了大额超额认购,但滴滴快的尚未决定最终的融资金额。上周末,外媒传出滴滴快的融资15亿美元,以抵挡Uber在中国发展的消息。记者从接近交易人士处确认了该消息,“新一轮的投资中,阿里巴巴、腾讯、高瓴资本以及其他现有机构投资人都会大额增持,由于认购情况热烈,目前融资金额已经提升至20亿美元。” 本轮融资完成后,滴滴快的的估值将较上一轮融资增加一倍。今年5月,新浪微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文件显示,在滴滴快的的上一轮融资中,该公司斥资1.42亿美元投资了滴滴快的。上述人士透露,当时滴滴快的的估值为80亿美元。 此轮融资最快将在一周内宣布,滴滴快的将成为继小米后中国估值第二高的创业公司。同时,该融资将成为2011年Facebook获得高盛和DST领衔的15亿美元投资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私营企业融资。 此外,另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滴滴快的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也已经于本月启动了其针对中国业务的融资,预计规模达到10亿美元。去年12月,百度签署协议入股Uber,百度副总裁刘骏被委派到Uber中国董事会,百度在Uber中国占据份额很高。 这也意味着BAT将再次在中国出行领域短兵交接。 滴滴打车年内暂不考虑上市

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尽快滴滴快的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但由于出行平台正进入高速竞争的阶段,因此滴滴快的年内暂不考虑 上市。融资金额的投向最快将于一周内公布。” 滴滴快的目前在中国预订打车服务行业占统治地位。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滴滴快的占预订打车市场78.3%的份额,阿里与腾讯各占其10%和13%股份。而Uber在中国预订打车市 场中的份额为10.9%,易到用车占8.4%。 今年2月,滴滴快的宣布合并,尽管整合有利于减缓两者间的资源消耗,但却仍要面对来自外来者Uber的步步紧逼。此前,Uber 首席执行官TravisKalanick在一封发给投资人的邮件中指出,Uber 在中国11个城市的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十分惊人,但为了吸引用户,Uber必须扩展至新的城市,并对用户进行补贴,这将需要大量 的资金。 而在今年5月,滴滴快的宣布在北京、天津、杭州等全国12个 城市推出“免费坐快车”活动,滴滴快的投入10亿元进行补贴,但 随后被叫停。同时,CEO程维宣布,滴滴快的将打造成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以及城市公交等多重出行工具在内的一 站式出行平台,这也意味着战线将进一步拉长。 目前,为了争夺全球最大出行平台的地位,双方之间已经进入拉锯战的阶段。相关业内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轮融 资完成后,预计滴滴快的一方面会用于加大司机端和乘客端的补贴 与Uber正面竞争,另一方面则用于拓展新的业务线,提升平台的规 模效应。 大多数人对"融资"并不陌生,譬如房屋租赁、汽车租赁等,但这些通常不会发生所有权转移问题,可归为传统租赁。融资租赁则是 现代租赁业代表,本质上属于一种与银行信贷、保险并列的金融手段。它是在分期付款的基础上,引入出租服务中所有权和使用权分 离的特性,租赁结束后将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的现代营销方式。融 资租赁完成承租人不需立即支付所需机器设备的全部价款,并可利 用租赁物所产生的利润支付租金。

公司概论--形考作业6案例分析: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

案例讨论“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 讨论时间: 2019 年 12 月 20 日 讨论地点: QQ群 参加者名单: 一、发言提纲 XXX: 1.公司合并的方式有哪些?各种合并方式的目的是什么? 1.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合并后被吸收加入的 公司解散,吸收其他公司加入的公司继续存在。吸收合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兼并,吸收其他公司的一方是兼并方,被吸收的公司即为被兼并方。 吸收合并的特点是: (1)合并双方地位不平等,一个公司吸收一个或多个公司,而不是设 立一个新的公司。 (2)公司合并后继续存在的公司,在吸纳了其他公司后,虽不改变原 公司法人资格,但改变了公司内容,导致公司章程和登记事项发生变更。 (3)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应办理注销登记。合并后不复存在的公司归于解散,这里的解散不同于通常所指的解散,它无须通过清 算程序,原公司法人资格即归于消灭。 2.新设合并 新设合并是指一个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公司合并成立一个新 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又被称为创设合并。 新设合并的特点: (1)合并双方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平等的,不是一个公司合并其他 公司,而是所有公司按照协议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公司。 (2)原有公司均消灭,丧失法人资格,因此均应办理注销登记。 (3)新设立的公司继承原有全部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产生的公 司,与原有公司既不存在资产上的控股关系,也不存在组织上的管理关系等,完全是公司的重新创立,将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2.结合案例,谈谈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的好处以及带来的影响。一、前 言“打车难”一直是出行民众面临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下雨天、下雪天等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打车更成了出行最为头疼的问题。这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就是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信息不对称。当乘客有打车需要时,只能通过招手栏车的方式告知路过的空车司机,但是在乘客视线范围内的出租车毕竟是少 数,同时除去已经载客的出租车,如此一来,乘客能够成功打到车的几率便会缩小;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传统的载客方式存在“空驶”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打车软件发展体验报告-以滴滴快滴为例

摘要 伴随基于智能手机APP大行其道和其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从笔记本电脑转移到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手机软件开发上。以至于APP变成让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也在国内也在增长。以手机做媒介的商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和体现创新性的就是打车软件的开发,从开始的滴滴打车独霸市场,到现在的快的打车的蒸蒸日上。本文主要从打车软件的一个客户群,即出租车司机的角度出发,讨论打车软件给司机带来的利益,优劣势等方向的内容,结合调查问卷内数据进行有图标式的数据分析滴滴快滴近期的合并举措对出租车司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各方面变化,并对未来在滴滴快滴合并后,对出租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方面提出的建议和具体改进意见。 关键词:打车软件合并移动电子商务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phone based on Intelligent APP and it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matur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will be indispens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 software look away from the daily life of the notebook computer. So APP let people for having heard it many times a word. Mobile e-commerce research in China is also growing. The mobile media business also has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resentative and reflect the innovative is a taxi softwa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axi drops to dominate the market, and now the fast taxi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axi software a customer base, the taxi driver's point of view, to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software taxi driver, such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tent, the icon type data analysis by the recent drops fast combination probably influences on all aspects of the taxi driver, combined with the survey data in the future, and in the drops fast drop after the merger, the use of a taxi cab driver software to suggestions an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Taxi software;combine;Mobile electronic commerce

事件营销对提升品牌形象效果的研究——以滴滴打车为例

目录 摘要 (3) 1绪论 (4) 1.1研究背景 (4) 1.2研究意义 (4) 1.3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文献综述 (4) 1.4.1项链理论 (4) 1.4.2有关媒体通路的重要性理论 (4) 1.4.3有关危机事件营销的理论 (4) 2事件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事件营销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事件营销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目标受众明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内容、形式新颖 (5) 2.2.3效果具有不可控性 (5) 2.2.4相对于传统媒体营销,成本低 (5) 2.3我国企业事件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5) 3事件营销效果对提升品牌形象效果的评估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事件营销本身的评估 (6) 3.1.1事件知晓率 (6) 3.1.2信息准确性 (6) 3.1.3获取渠道 (6) 3.1.4报道/转载次数 (6) 3.2品牌影响的评估 (7) 3.2.1认知层面 (7) 3.2.2情感层面 (7) 3.2.3意愿层面 (7) 4滴滴打车事件营销案例分析 (7) 4.1滴滴打车品牌的发展历史 (7) 4.2“滴滴专车吸血楼PK活动”案例分析 (8) 4.2.1 活动内容 (8) 4.2.2 活动效果 (8) 5滴滴打车事件营销策略的启示 (9) 5.1传统行业要借助互联网独特的营销模式重新改造 (9) 5.2要擅于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扩大事件营销的力度 (9)

滴滴出行并购优步中国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案例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新的思想即“一带一路”以及“丝绸之路”也逐渐深入民心,我国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发展的速度在不断提升,其中企业并购逐渐成为各个企业提升自身实力重要途径之一。但经过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大量资料表明,在企业兼并重组中,仅有百分之三十的公司发生并购之后产生了真正意义的价值,其余的70%的并购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换句话说,并购之后公司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同样,并购的公司也需要承担同等程度甚至更严重的风险。之所以存在很多失败的并购案,就是因为并购公司没有重视财务问题的解决,最终影响到公司本身的发展,这对公司的运营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2、研究意义 虽然我国国内传统企业的并购已成为一种普遍商业行为,但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并购的理论的研究却不多。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发展势头良好,因此对互联网公司的并购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是结合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互联网平台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问题,希望可以为未来互联网平台企业并购风险识别和预防,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财务风险方面,在阅读相关文献之后,可知国外有关公司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以及控制方面的研究数量很多。从大量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四类,这4类分别是估值风险、支付风险、融资风险以及整合风险。在企业并购前、并购中及并购后中进行以上风险的分析。目前,国内的关于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并购风险理论,且多是研究中大型企业并购。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企业也逐渐壮大,国际上互联网平台并购数量急剧增加,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对滴滴出行并购优步中国的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及并购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剖析。本研究进行的基础就是对相关的国外文献进行阅读,进而针对互联网公司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这些企业的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根据已有的案例研究,对滴滴出行并购优步中国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动机以及特点进行了解,进而对我国互联网公司进行并购的动机以及风险有所了解。本文主要采取对财务数据与财务指标分析,了解公司并购后的业绩变化,并对前后的业绩进行比较研究。以本研究案例并购的财务风险特点研究为基础,对滴滴出行并购优步进行研究,了解

浅谈滴滴优步合并

浅谈滴滴优步合并 8月1日下午,滴滴和中国优步正式宣布合并。作为中国网约车市场的老大和老二,为了争夺中国市场,滴滴和优步展开了生死肉搏并大量烧钱。然而近日出台的网约车管理办法赋予了滴滴和优步们合法地位。面对几乎唾手可得的豪华盛宴,滴滴和优步也十公清楚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大道理,于是谈判快速完成,最终推动了双方合并。 滴滴优步合并存在以下几大隐忧: 一是国家信息安全漏洞。滴滴优步合并后不仅占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而且有通过垄断大数据取得巨大利益的可能性。而这些数据中包含公民个人信息、出行习惯、消费偏好、地理位置等,利用先进算法进行挖掘,融入社交、电商等交易模式,其衍生价值难以估量。除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涉及国家信息安全,数据垄断背后的巨大暴利空间和信息安全漏洞也令人担忧。 二是形成事实垄断。滴滴优步合并后市场份额超过了90%,毫无疑问具有了市场垄断地位。这种垄断会导致“一家独大”,价格和服务等市场化竞争缺失,网约车市场成为“一言堂”,消费者极有可能只能被动接受“价高质差”的服务。比如,合并后第一时间就出现了“价格上涨、补贴减少”,许多司机和消费者纷纷流失,长期发展,必然导致消费人群流失,市场的活力降低,阻碍网约车市场长远发展。 三是优质资产流失。滴滴公司作为中国第一网约车公司,其

经济和社会意义重大,中国优步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其本土化程度不高、水土不服等各种问题,是一只“烫手的山芋”,绝非优质资产,滴滴公司收购优步付出了20%的股份和10亿美金的巨大代价,导致优质资产严重流失。 四是一定程度上加剧就业压力。随着网约车日渐兴盛,大量人员投身此行业,成为全职网约车司机。但此次合并后,补贴减少、乘客流失,司机收入大幅降低,其收入扣去22%的分成比例、油钱、车辆保养费用、车辆磨损折扣、违章扣分和罚款等,普遍出现了入不敷出现象。此背景下,许多司机不得不另寻就业出路,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压力。 五是消费者接受适应难。网约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应担忧的是一个行业稳定优质的服务尚未形成就被新技术和新模式整体颠覆,以至于消费者仿佛永远在接受更新的服务模式,即消费体验,而不是享受服务本身。 基于此,特建议: 一是“拼价格”转向“拼服务”。引导企业逐渐向服务进行转变,从价格补贴向服务补贴进行转变,开辟更细分的市场。二是健全出租车行业利益分配制度。明确利益分配关系,哪些是企业拿的,哪些应该是司机留下来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样的劳资关系才能更和谐一些。三是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和审查力度。相关部门要严格对滴滴优步合并反垄断审查力度,一旦审查通过,还应在日常密切关注其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并对整个网约车行

市场营销学 中央财经大学 5 第五单元市场营销战略 (5.1.3) 案例分析 滴滴与快的的合并

案例分析 滴滴与快的的合并 电影《大话西游》里曾经说过,“有一天当你爱上一个你讨厌的人,这才是最要命的”。对于滴滴和快的来说,最要命的事情还真发生了,而且还就在情人节这天——两个曾经势同水火的对手宣布合并了,而且双方的结合并非“自由恋爱”,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015年2月14日,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实现战略合并后,新公司将实施联合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将同时担任联合CEO,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担任总裁。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1.极速“联姻”!24天敲定合作计划 以移动出租(用户通过手机应用直接电召出租车)作为主战场的快的和滴滴,自2012年成立之日开始,两者在市场中布局的步调就极为相似,竞争也格外激烈。 据滴滴CEO程维在内部邮件中透露,最早启动合并计划是在2015年1月21日,距离宣布完成,只有24天。“这次合并创造了三个纪录:(1)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2)最快创造了一家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3)整合了两家巨头的支持。 滴滴和快的背后的主要投资人分别为腾讯与阿里巴巴。有意思的是,随着两者合并,两家互联网巨头的掌门人马化腾和马云也罕见一起发声明道贺。马云称,这是“顾全大局,以精诚合作的方式实现合并”,而马化腾则认为这对于“提升人们出行效率、促进行业就业等”有积极作用。目前,双方尚未宣布进一步的整合计划,但预计将花较长时间分阶段进行。 2.双方合并原因 官方说法: 快的CEO吕传伟在内部邮件中解释了合并的最大原因: (1)两家公司已经建立了共同的愿景; (2)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 (3)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 (4)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共享单车案例分析

共享单车案例分析 一、试分析共享单车行业的商业盈利模式 (1)押金投资模式: 共享单车企业将用户使用前缴纳的押金和预存款作为投资资金购买金融机构提供的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以此获得短期投资收益。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这种资金越增越多,这是企业的变相无息融资。对这种盈利方式民众表示心存质疑。 (2)租金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企业收取用户租金,这是共享单车目前的主营业务收入模式。当前市场上两大龙头企业,ofo小黄车针对师生人群用户进行05元/小时收费,针对其他用户进行1元/小时收费;摩拜单车针对使用Mobike lite的用户进行05元/30分钟的收费,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3)广告业务收入: 共享单车企业通过App界面和单车车体开展广告业务,这属于其他业务收入。共享单车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市场流动性强,用户使用共享单车能带动信息流动。共享单车企业利用这种特点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展广告业务获取收益。 (4)其他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需要用户通过App实名认证之后才能使用,企业掌握着成功注册用户的信息资源。通过现代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析用户的信息数据,然后与其他营利组织进行合法的数据交易,达到经济收益。 二、分析ofo失败的主要原因。 (1)资金链断裂: 资金链之所以断裂,是因为资本不再热捧。共享经济,包括以 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刚出来时,资本非常热捧,推断ofo和 滴滴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在一开始非常快地普及,变 成公众生活中的刚需,最后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扩大后快速 合并,然后开始出现盈利。现在竞争压力大,有大量的车经历 3-4年时间需要大规模换车和维护,成本太高,资本投入不可 能是无底洞,中国的资本很澎湃但没有持久耐力。 (2)与政策因素有关: 国家层面,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 办、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旅游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 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 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都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电子围栏、保险、定位等主体责任的加强;各个地方层面也有对于共享单 车的限量令,随着行业的逐渐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增加。业

滴滴打车的服务战略

滴滴出行的服务战略研究 摘要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服务类型的手机APP软件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涉及了金融、生活、学习、工作、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由于智能手机使用者的对日常生活中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服务类手机软件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于新时代APP软件“滴滴打车”服务战略的研究,结合第四章服务战略,通过服务战略管理模型来具体分析滴滴出行公司如何从更好的服务客户的角度来制定企业战略,赢得更多客户。 关键词:服务科学服务战略滴滴出行 1.滴滴出行公司简介 滴滴出行,是中国的一款打车平台。它称为手机“打车神器”,是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目前,滴滴已从出租车打车软件,成长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滴滴出行”?App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滴滴打车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服务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模式,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滴滴出行的产品服务类型有六种,其中主要产品服务在于滴滴打车,也就是出租车服务,其次还有顺风车,代驾,快车。除此之外,滴滴不仅服务于个人,还服务于企业,提供企业用车服务。以下是滴滴出行的主要五种服务类型。

1、滴滴打车:长久以来,出租车都在类似于一个封闭式的体系里,滴滴出行在此间为他们构建一个互利互惠的平台,为乘客提供便捷的同时也让司机师傅减少空载率。不仅为乘客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也为司机师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让出行的人更容易叫到出租车,也让出租车迅速地接单。滴滴出行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定位出租车现在的位置,以减少顾客在等待时的焦虑。下车之后乘客可以根据司机的服务进行打分,这些分数就是下一个乘客的重要参考。 2、滴滴顺风车:滴滴顺风车有着稳定、简洁、安全的特点。能够一站式、无需预付费而且每单都有50万保险的情况下,愉快的完成整个旅程。各个方面都较滴滴打车有较强优势,满足了另一部分人的需求。 3、滴滴代驾:滴滴代驾致力于倡导安全、健康的出行理念,通过宣传让人们意识到酒驾、疲劳驾驶等隐患驾驶的危害,坚持“在乎你的车,更在乎你”的服务理念。 4、滴滴快车:滴滴快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借助社会闲置车辆和运力,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缓解城市高峰期运力短缺的现象,尤其对于乘客上下班出行效率将带来明显改善,使得乘客出行更加方便。 5、滴滴企业:滴滴企业出行服务与企业采取公对公结算形式,用户在使用企业出行服务时,无需安装APP和索要发票,可通过滴滴企业出行服务PC端入口,实现一键式约车、代叫车、异地预约或实时叫车功能。另外,滴滴企业出行服务的系统可自动记录行程单,并设立一对一客服和后台对账系统,免除了企业员工在出行时打车难、报销繁琐等问题,在费用方面,实行价格透明化,用车前系统会预估费用,并自动记录行程单,在后台也可实时查询财务明细。 2.服务战略管理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报告

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分析报告 报告名称: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学院:财政税务学院 成员:孙加准、彭丹、陈祎、贺倩文指导教师:鲁元平 职称:副教授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打车软件市场的两大巨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公司为争夺新兴O2O 市场份额,从2013年开始进行了疯狂地价格补贴战,分别砸进了数亿元的资金。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两家曾经战斗激烈的公司突然宣布合并,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曾经的竞争对手携手走到一起?它们的结合又可能带来什么挑战与机遇?本案例将从管理、税收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并得出发展启示。 关键词:O2O市场;企业合并;机遇挑战

目录 一、背景资料 (1) 二、合并机遇分析 (2) (一)停止恶性竞争 (2) (二)谋求更大的市场,联合针对外来竞争者 (2) (三)便于开展O2O新的业务 (3) 三、合并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4) (一)企业合并可能面临很高的税收负担 (4) (二)企业合并可能面临很高的反垄断审查风险 (6) (三)业务同质化产生的管理方面问题 (9) 四、发展启示 (10) (一)税务方面 (10) (二)法律方面 (10) (三)管理方面 (10)

一、背景资料 前一秒还斗得你死我活,后一秒就开始相亲相爱了,滴滴快的、58赶集、优酷土豆、爱奇艺、PPS皆是如此,但是亲爱的,这并不是爱情。商业社会,惟有资本最大。在“衣食父母”资本方的眼里,为了两个家族的利益,联姻是最好的方式。滴滴和快的终于在一起了。不管是不是郎有情妾无意,在2月14日这样一个颇有情调的浪漫西方情人节当天,滴滴、快的这两家曾经水火不相容的打车软件冤家喜结良缘,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实现战略合并。 对于享受了一年多打车补贴,手机每天蹦出滴滴或是快的送你打车券的用户,你是否会产生关注:我的那些红包打车券怎么办?两家合并了,没竞争了,以后不发券了怎么办?以后打车会更难还是更容易呢?既然和我们的出行和小利益息息相关,那我们就进一步来关注这一次看上去很浪漫的并购案吧。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都诞生于2012年,自成立之日开始,两者在市场中布局的步调就极为相似,双方围绕市场份额争夺的“烧钱大战”更是愈演愈烈。 “滴滴打车”App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截至3月底,滴滴打车在全国已经突破1亿用户,日均订单量也突破了521.83万,覆盖了包括北、上、广、深等超过178家一二线城市,使用滴滴打车的司机也超过了90万。 快的打车是由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也是国内最大的手机打车应用。该软件为打车乘客和出租司机量身定做,乘客可以通过APP快捷方便的实时打车或者预约用车,司机也可以通过APP安全便捷的接生意,同时通过减少空跑来增加收入。快的打车现已覆盖到全国360个城市,日均订单量超百万,用户数超过1亿,司机数量超过135万,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进行战略合并。新公司将实施Co-CEO 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

滴滴快的并购案

编号: 财务管理并购模块作业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班级:财务143 指导教师:杨爱君 学生姓名:滕耀凯张海海罗艺邢晓宇 高腾李令祥凌斌 学号: 20140913070 所属学期: 2016 - 2017 学年第 1 学期

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合并案例分析 1.简述并购前,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 打车软件为打车者和车主提供了O2O平台,即打车这通过软件(手机APP)呼叫用车,打车软件将呼叫请求发给就近的车主,车主响应请求后,直接与用车者沟通,双方就近快速接洽,完了双方回到线上完成支付。打车软件极大地方便了顾客叫车、约车、拼车、甚至享受“专车”服务,而对于车主来说则减少了空置率,单位时间内的营运里程大大提高,这个双赢的结果导致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暴涨,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庞大的用户群带来的巨额资金(谁拥有的客户多谁就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优势)和无限的附加商机(分析客户的打车信息可以了解客户的出行规律乃至生活习惯,从而可以提供更多服务)刺激了打车软件的发展和竞争。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从其中脱颖而出,双方合起来占据市场份额的99%。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4.4%的比例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4.9%的比例位居第二。 两家公司都起步于2012年,截至2015年1月双方都经过了4轮融资,其中快的打车融资超过9.3亿美元,滴滴打车融资超过8.1亿美元。双方都不差钱,为了抢占客户资源,双方不约而同采用了补贴客户的“烧钱”战术。 从2013年年底开始,快的打车率先推出首单补贴、每单补贴、免单奖励、现金返还等多种方式刺激旅客和司机使用其软件。2014年1月起嘀嘀也推出类似补贴推广活动。 是继续比赛“烧钱”还是共享市场资源,为避免“零和”游戏,力争“双赢”之局。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于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滴滴和快的都已经经历了四轮融资。其中滴滴方面最新的一轮融资是在2014年12月获得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导的七亿美元。而快的方面则是2015年1月份获得的由软银领投,阿里巴巴以及老虎环球基金跟投的六亿美元。 2.并购的大致经过 2015年1月21日在深圳,双方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阶段,华兴资本的包凡是中间人,之前担任过滴滴的财务顾问,我找到了包凡组织了这次谈判。 为什么选择深圳?快的总部在上海杭州,滴滴总部在北京,所以挑了个中立的城市。我们本来想去成都的,但深圳有直飞,大家都方便,其实也是为了保密。我们找了一个服务公寓,我跟老吕,程维跟柳青,还有包凡和他的合伙人,六个人窝在一个房间里,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谈了十三个小时。 柳青在高盛待过,有很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快的管理团队都是做技术和产品的,他们缺了这样一个人。快的的股东就把我推上去了,要我陪着,不能让管理团队吃亏。 我们主要谈了几个大的框架。公司继续独立发展,整个控制权是管理团队的,由程维、老吕跟柳青三个主要核心管理团队来决策。业务发展也对腾讯跟阿里没有

美团进军出行领域的案例分析

一、背景 出行领域的龙头一直在拓宽出行的品类和延长出行的线条。在出行的品类上,滴滴以快车为出发点,后续不断开发出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和豪华车等品类。在出行的线条上,滴滴开始布局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的基础技术、设施及服务。同时,滴滴还投资了一九付、众富租赁等公司,做足了围绕汽车提供金融保险服务和配套支持的准备。 美团早已为进军出行领域做了前期尝试。2017年2月份,美团在南京上线了打车业务,其后虽未在其他城市开启打车业务,但是在南京的打车业务也一直处在正常运营中。同时,美团也对自身内部机构进行调整,正式将打车业务战略升级为事业部,为后续开展出行业务预先做好组织准备。 滴滴和美团都进行了巨额融资。2017年10月19日,美团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额高达40亿美元,美团的估值也因此高达300亿美元。与此同时,滴滴也在不断扩大融资。2017年12月21日,滴滴宣布获得新一轮高达40亿美元的融资。这样,仅2017年,滴滴的融资总额就高达95亿美元。滴滴和美团都为扩大或拓展业务进行了充分的现金储备。

二、案例介绍 事件经过。2017年12月28日,美团宣布会在app上开启打车入口,尝试进军出行领域。美团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打车业务,而是首先选择了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这七个城市作为试点。美团在给旗下打车业务造势的方法上,针对有出行需求的用户和司机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美团宣布,在上述七座城市,只要参与“美团打车用户报名”活动的用户数量达到20万人,打车服务就会在该城市开通,以此吸引用户的关注。为了招揽司机,美团打车的平台抽成仅为8%,远低于滴滴的20%,同时,美团还设置了各种奖项以增加司机的福利。 后续发展。对于美团进军出行领域,滴滴公司试图淡化该动向可能对滴滴现有优势地位的不利影响。滴滴公司CEO程维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一路碰到了太多对手,美团肯定不是最弱的,但也未必是最强的。这可能对美团是最重要的事,但对我们不太重要。”程维甚至放出豪言:“尔要战,便来战”,以此表达滴滴能够成功应对美团的绝对信心。 三、简评 美团作为挑战者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虽然滴滴占尽先机,但是美团并非毫无胜算。第一,美团具有消费场景优势。美团所能

吸收合并案例(1)

一个吸收合并案--税收筹划不可顾此失彼 案例介绍 甲公司系某集团所属乙开发公司投资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有限公司(非房地产公司),承担着乙公司开发楼盘会所的部分功能,以上企业都是内资企业。截至2006年10月31日,甲酒店有限公司账面资产4529.01万元,负债6145.79万元,甲酒店有限公司所欠债务主要是乙公司的股东借款,实收资本1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负2816.78万元。甲酒店有限公司自设立以来,历年经审核可用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情况:2001年为821.90万元,2002年为316.46万元,2003年为427.27万元,2004年为349.15万元,2005年为259.73万元,合计2174.51万元,甲酒店有限公司2001年度亏损821.90万元,按照税法只能以2006度实现的利润弥补,而甲酒店有限公司2006年仍持续亏损,其自身无法对该亏损予以弥补,因此该集团决定进行适当的筹划重组,一方面使甲酒店有限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能在法定弥补期间内(前五年)得到弥补,酒店业务能够持续经营;另一方面重组成本也要较小,在法律和税收政策上不存在障碍。 方案一:吸收合并。集团决定由乙公司以承担甲酒店有限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实施合并,其性质系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实质是零对价获得甲酒店有限公司的股权。 根据《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第一款第四条的规定:“如被合并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基本相等,即净资产几乎为零,合并企业以承担被合并企业全部债务的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不视为被合并企业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不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被合并企业的股东视为无偿放弃所持有的旧股。”该集团税务师认为,由于甲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基本相等,而且乙公司是以承担甲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实现吸收合并的,所以甲公司不用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 另外,根据上述通知第一款第二条的规定:“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以下简称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的账面价值)20%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事各方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被合并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滴滴快的合并案例分析 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情人节这天,国内两家打车公司巨头滴滴和快的“喜结连理”多少有些人意料。尽管之前就曾盛传两家公司在密谋合并,但对于打车大战激战正酣来说,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只能用文章开头的话形容了。 不管官方如何美化,终究无法摆脱资本做局。 在此之前,滴滴和快的都已经经历了四轮融资。其中滴滴方面最新的一轮融资是在去年12月获得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导的七亿美元。而快的的方面则是今年1月份获得的由软银领投,阿里巴巴以及老虎环球基金跟投的六亿美元。 巨额融资之后,暂时就不缺钱,分属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两家公司走到一起,一定也只能是背后的各方资本在角力。资本的推动才可能让大跌眼镜的两家正面竞争的公司快速走到一起。即便创始团队,甚至是阿里或者腾讯方不乐意,但因此多次巨额融资,已经使得创始团队、阿里或者腾讯方面已经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即使不乐意,但也只能尊重资本逐利,希望快速获利的事实。 互联网行业标榜的快不破,但烧钱补贴培养起来的市场份额,多少有些像温室里的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尤其是烧钱并没能分出胜负,双方都标榜自己市场占有率超过60%,如此下去,何时能分出胜负?在伯仲之间要谁出局似乎遥遥无期。阿里和腾讯这两家BAT领域的竞争对手显然有足够的耐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打车

之争,更是移动支付和移动入口之争,两项都是持久战。但阿里腾讯之外的资本方则显然没有如此耐心,正是没有足够耐心的资本方的推动并最终占据话语权,才成就了此次旷世组合。 在滴滴和快的涉及的专车领域,一直还有易到用车、神州租车、Uber等也在加速布局,很多时候往往时不我待,尤其是当BAT的百度战略入股Uber之后,竞争更加惨烈,而且Uber还一度和易到传出绯闻。如此以往,滴滴和快的的背后的股东们是坐不住的,必须选择更利己的资本运作手段,于是,两家对手的合并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家合在一起,增值,上市就是理所当然的下一步了。毕竟只有上市,前期的巨额投资才可以换得回报。 精心准备的上头条之作 实际上滴滴和快的的合作已经运作多时。1月21日双方启动合并项目,代号为情人节项目,显然是精心准备的,蓄谋已久的上情人节头条的大事件。而且时间节点和事项推进都已经成竹在胸,以至于敢一个月前就确定将在情人节放大招,预算好一个月之后的头条。 可以预见的是,已滴滴快的的合并上头条作为标志性事件,后续很多公司的合并甚至是投资,都会择日宣布,蓄意为之谋头条。但如果各行业的企业们都这么玩,那抢头条就将变成一件苦逼的事,毕竟时间和头条资源都是有限的,考验公关团队的事项又多了一项。 前车之鉴,整合不是易事 牵涉到团队融合,或者公司合并如此大事,如何实现1+1大于2就是件棘手的事情。当年轰动一时的优酷土豆,合并后仍旧没能改变

《浅析国内打车软件的营销策略——以滴滴出行为例》定稿-智朋浩

闽江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国内打车软件的营销策略 ——以滴滴出行为例 学生姓名智朋浩 学号 3120103228 系别中文系 年级 2012 级 专业广告学 指导教师戴程 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6年5 月 20日

闽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书 本人郑重声明: 兹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国内打车软件的营销策略——以滴滴出行为例》,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戴程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论文(设计)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论文(设计)中所引用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本人恪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校有关规定,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设计)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年月日

摘要 现今社会各种各样的手机应用软件正在对传统服务行业和消费行为进行着颠覆。智能打车软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它的出现使乘客更加方便地利用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可以实时和抢单的司机直接交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打车成功率;对于司机来说也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接单量和工作效率。打车软件运营商面对打车市场这块大蛋糕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2012年起国内各种打车软件便层出不穷,全盛时期大概有30多种打车软件,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打车软件市场发展至今占据上风的当属滴滴出行、以及国外的Uber,本文主要是以滴滴出行为例研究我国打车软件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以及营销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打车软件;滴滴出行;运营模式;营销策略

Abstract Today, a varie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reflected in the consumption of traditional service and original subversive behavior. Taxi-hailing apps is one of them, it makes the passengers publish Taxi-hailing informations through mobile phones easily,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driver who makes the deal directly, improving the Taxi-hailing success rate greatly;.As for drivers, Taxi-hailing apps not only enhances the volume of orders greatly but also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Facing the big cake of money,The companys that make Taxi-hailing apps competite with each other fiercely. From 2012, various Taxi-hailing apps come up,In its heyday,there are about 30 kinds of Taxi-hailing apps in the market.However,because of the cut-throat competition,Didi Taxi-hailing and Uber from USA are the winners of this commercial war, the article mainly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axi-hailing apps in China market、Operation mode and marketing strategy. Key words:Taxi-hailing apps; Didi Taxi-hailing; Operation mode; marketing strategy

滴滴与Uber合并案的竞争法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775722.html, 滴滴与Uber合并案的竞争法律分析 作者:丁淑敏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3期 摘要:2016年7月,《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承认了网约车的合法性,随后网约车市场的两大巨头滴滴与Uber达成合并协议,使得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划归于一个主体之下。本文从反垄断法的领域进行法律分析,认为滴滴与Uber的合并在经营者集中的问题上尚不明朗,暂时不能判定为垄断行为,政府理应谨慎对待,适当减少干预与调控,让合并后的滴滴与Uber更好的在市场良性运行。 关键词:网约车;企业合并;反垄断法 一、案情综述 (一)背景分析 2016年7月28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推出,为网约车设置了一个新的运营登记种类——“预约出租客运”,把网约车纳入了客运管理,承认了网络约车的合法性。同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Uber 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根据协议,滴滴出行和Uber的母公司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作为中国网络打车软件市场的两大巨头,滴滴与Uber中国的合并将使得近90%的市场份额归于一个主体之下。 (二)滴滴与Uber运作模式的对比解析 1.运营模式 首先,从接单方式来看,滴滴采用的是双向互选模式而Uber则采用就近派单的方式。很显然,滴滴的双向互选更符合人们的期望,但是也不可否认Uber的就近派单方式在不出现特殊情况时会提高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其次,就司机而言,滴滴的司机是正规出租车公司的员工,Uber的司机来自不同的领域,安全性相对较差。最后,就两种运营理念而言,滴滴是现 有交通条件下提高它的用户的打车效率并给与一定优惠,并不改变服务的质量,这种做法符合大多数国人的要求。而Uber定位比较高,它解决的是市民用车需求波动与出租车服务有限的不平衡,它将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车辆与非专职司机调动起来,提供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模式,满足的人们的不同需求。 2.盈利模式 滴滴前期的补贴政策通过免单、优惠吸引用户和司机,在中期积累了强大的用户群体之后,它会利用这些资源通过进行资金回流。而Uber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大举投入12亿美元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