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关于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

【文献综述】关于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
【文献综述】关于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关于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

在中国,儿童视角发现较晚,发展的高潮期是五四之后。莫言以儿童为视角的小说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占着很重要的比例,其小说作为新时期的儿童视角小说,在对文学本体的审美探求中确立了自己的意义,使文学从理论先导的桎梏中释放出新鲜的个体生命体验,给当代文坛带来了新气息。

一,儿童视角的发现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种种封建桎梏。“随着人文主义的提出,启蒙思潮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崛起,妇女解放、个性解放运动的高涨,教育民主化思想的普及,儿童问题即把儿童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特点、值得特殊对待去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也被响亮地提了出来,并且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1]而在中国,“发现儿童”的进程却相对迟缓得多,古代中国儿童的生存地位与精神境遇是十分艰难的,儿童处于被支配被漠视的地位。

五四时期,引发了新文化运动,由此也带动了对“人”的本体价值的深入探讨

时许多知识分子都在反对封建伦理的过程中触及到对儿童诸多问题的思考。

“儿童的发现”直接推动了儿童视角小说的出现,鲁迅最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指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热切期望新的一代成为“‘人’的萌芽”。[2]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中说:“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3] 体现在文学创作方面,五四初期绝大多数有影响的新文学作家描写过孩子,热烈赞美过童心,而儿童视角的引入便是从鲁迅、冰心、叶圣陶、废名等开始的。

从五四到改革开放,儿童视角小说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低潮阶段。随着80年代西方哲学、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大量引介,中国当代作家的视域、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在莫言、苏童、余华等作家笔下,儿童视角小说从原先的重内容和审美品格的表现转向了重对形式和叙事技巧的开掘,有的又杂糅了非常态的叙事视角、荒诞叙事等很多现代主义技巧,审美形态十分复杂。

二、各个阶段相关作家的儿童视角分析

儿童视角发展初段的重要人物鲁迅笔下的儿童,李佳在《鲁迅笔下的儿童世界》中认为鲁迅的

《故乡》、《社戏》融人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富有童趣的生活体验,运用儿童视角(少年迅哥儿的视角)去感受生活,描写了江南水乡儿童之间的纯真情感。

发展到三十年代京派作家中,向连军在《试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儿童视域》中认为儿童及其生存状态的书写构成沈从文湘西小说独特的审美视域。他常常以回溯性儿童视角的叙述方式来叙述他的童年记忆,用一颗童心来体察儿童的内心奥秘。他在小说中以诗性之笔来书写儿童的自然人性,表达那种未经都市文明浸染的原朴而单纯的生命形态。[4]

在四十年代的战争背景下,代表性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塑造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描述了“我”寂寞的童年和荒凉的家,即使是指向沉重痛苦的成人世界的叙述,也在“我”的视角观照下呈现出口吻上的清新和单纯。

八十年代,乡土小说家汪曾祺的小说注重展现儿童成长的体验、批判和怀疑精神。朱晶在《论汪曾祺儿童视角小说中的成长主题》中提及汪曾祺的儿童视角小说,是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成长”主题。不同时代少年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也隐喻了作家本身在不同时代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曾祺的儿童小说也是他自己“成长焦虑”的折射。

[5]

当代和莫言同时代作家余华笔下的儿童,沈杏培在《论余华小说的儿童叙事策略》中认为余华对成人世界、乡村记忆和人类生存境遇作了原生态的还原和真实的敞开。从叙事形态上看,成人视角制导下的“儿童世界一成人世界”、“儿童话语一成人话语”形成了儿童视角的“复调诗学”。从价值形态上看,儿童视角不仅有着对成人世界的理性审视、对儿童本体创伤性心理的关怀,而且也内含着作家的深层审美建构。[6]

三、莫言的儿童视角

王黎君认为“儿童视角极大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表现力,儿童叙述者担任起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限制性的叙事功能,有效的改善传统的全知视角的单一叙事状态。儿童视角着眼自然和生命个体的原初本能深度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7]

不同于成人那样借助理性经验去观察,用科学的、逻辑的方法分析、认识世界并进而改造世界的是,儿童用自己的感觉、直觉和丰富的想象来把握这个世界。

同样瞿华兵在《莫言小说中儿童的叙事策略》中谈及当成人作者选择了儿童作为打量世界的叙事角度,借助儿童的思维方式进人叙事的话语系统时,他们并不以对儿童世界的描摹和建构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而是要将儿童感觉中的别致成人世界挖掘和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视角本质上是成人自己观察和反映世界视角的隐喻或载体。因此以童视角铺写的小说文本,观照的还是成人世界的苦难沧桑。[9]

而作家莫言正是通过努力,力图这种儿童的感觉世界还原,“作家用他的笔,倾诉自己的感官发现与体验,描摹的主要是自己的感觉世界的显示。作家用他的笔也是读者的感官复苏一种美感。”[10]比如王育松在《童年叙事—意义丰饶的阐释空间》说道“莫言他撷取的儿童视角,他创造的以黑孩为代表的“小男孩”形象,他对象征、变形、通感的灵活运用和感官化的叙事等等,成功地规避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粗糙直露,而赋予文本以含蓄蕴藉、深厚绵长的韵味。”“他的写作。对当代小说过分的观念结构所形成的文体模式,是一次冲击” [11]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说:“西方现代小说非常注意观点(视点),视点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视点决定了文学的风格,决定了人物的个性,有时甚至决定主题的意义”[12]因为儿童视角,是“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的儿童的叙事角度”[13] 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叙事策略,又因为是儿童用自己的感觉、直觉和丰富的想象来把握这个世界。

在莫言的小说里,孩子承受生理上的饥饿和发育不良、父辈的惩罚,心理上自然产生的孤寂和对成人世界的排斥和反抗。所以受压抑的生命力之代偿功能表现之一为感官系统的异常发达。在《透明的红萝卜》中以其“感觉”而非性格刻画来描写人物的尝试在1985年这一当代文学特殊的年份中横空出世,令人耳目一新。在他那“膨胀的感觉世界”中传达了作家对生命存在的悲悯和思考。“《透明的红萝卜》中的语言几乎一半都是诉诸于五官的。尽管其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但这个世界在莫言的笔下被感官化了,它与实际的存在产生了差距。作家这种个性化的感官叙述使得文本的语义构成的世界偏离了日常规范的语言所呈现的世界,使小说达到了艺术的‘更新经验’的陌生化效果。”[14]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莫言的出现,代表了小说写作者的主观观念的非常大的解放。这个主观一开始主要还是指感官方面的,或者说得更朴素一点,是感觉,作用于人的耳目口鼻舌的感觉.钱钟书先生讲“通感”,通感是偶尔才会用到,在一首诗或一篇作品里,你不能从头到尾都是通感。小说比诗要长多了,可是,莫言的小说,在一个非常大的长度内,很可能从头到尾就是各种各样感觉混杂在一块儿,呈现出一种异常丰盛的状态。”[15] 在《拇指铐》这篇小说中的简陋的情节不过是密集的意象与细腻入微的感官感觉索赖以聚合的场所,“如果将这些情节比拟为花圃中的曲径,那么,它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导游,而人们的大部分注意力将集中于曲径两旁的花簇之中”。[16]

注释

[1]张美妮.儿童文学教程[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466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c]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2.296.

[3]周作人.人的文学[c]周作人散文(第二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21,157

[4]向学军乐山师范大学学报 2008.3

[5]朱晶.论汪曾祺儿童视角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5

[6]沈杏培.论余华小说的儿童叙事策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7]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瞿华兵.莫言小说中儿童的叙事策略.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3

[9]王铁仙,杨剑龙,马以鑫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1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3

[11]白先勇.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12]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张学军.形式的消解和意义的重建——论先锋派小说的历史转型.小说评论.1996.3.11

[14]张新颖 .重返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和文学的青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7

[15]南帆.小说技巧十年——短篇小说的一个侧面.文艺理论研究.1986,3

论莫言小说的叙述特征

内容摘要:莫言是当代文坛上的重量级作家,其作品在言说的气质上具有异质性:以民间立场消解官方话语,凸显自由意志以颠覆压抑人性的文化传统,以土匪形象解构典型英雄。为了达到言说的目的,莫言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并在感觉与语言、人称与视角、声音与色彩、文体与结构等的综合使用上具有探索性与实验性,尤其以站在民间立场的写作引人关注。如此手段的运用,虽然给莫言作品增色不少,但也产生局限性的瑕疵。本文试从叙述的异质性、多种手段的运用及二元对立的局限等方面浅析莫言小说的叙述特征与得失。 关键词:莫言;小说;叙述;特征 Abstract:Mo Yan is a heavyweight writer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his works reflects on the temperament of the heterogeneity: the official discourse digests civil position, highlight the repression of free will in order to subver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deconstruct the image of a typical hero with regard to the image of bandits .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his works, Mo Yan uses of a variety of artistic means , and i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person and perspectives, sound and color, style and structure , Mo Yan is doing a revolutionary and experimental, especially the writing of folks position draws people’s attention. The use of such means, although the adds much color to the works of Mo Yan, also produc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drawbacks . I will 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accounts the heterogeneity 、the integrated use of various means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binary oppositions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Mo Yan's narration and gains and losses of his works. Key words : Mo Yan ; novel ; narration ; features

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 指导老师:涂成林 学生姓名:范志丽 学号:44741412220025 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写作批次:2015年秋

原创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_ 范志丽 日期: 2015年 12 月 12日

摘要...........................................................................................................................I Abstract (Ⅱ) 一、语言的修辞手法灵活多样………………………………………………………………………………… 二、语言风格幽默诙谐………………………………………………………………………………………… 三、语言色彩丰富,抒情自然………………………………………………………………………………… 四、语言色彩丰富,抒情自然………………………………………………………………………………… 五、狂欢化、变异化的语言结构……………………………………………………………………………… 六、乡土气息浓厚……………………………………………………………………………………………注释………………………………………………………………………………………………………………参考文献…………………………………………………………………………………………………………致谢词……………………………………………………………………………………………………………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莫言小说的个性评价

莫言小说的个性评价 以其丰沛的想象与复杂的文本表述引起读者与评论家的广泛重视,关于莫言小说的评论与研究是非常多的,而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的张灵著《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无疑是这诸多研究中富有个性的一部,不仅有自己观察莫言小说的独特视角还有个案的分,为莫言小说研究贡献了一个新的内容。 这部著作是张灵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几经修改、增补而成的,比较严谨厚重。张灵研究莫言小说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的关系。张灵从身体在莫言小说中所表征的问题出发,找到了莫言小说生命主体的现实与精神境遇,涉及莫言小说生命主体的民间文化特征,指出:“莫言的‘民间’的根本点在于‘心态’而不在于所谓‘民间文化形态’。前者是根本,后者只是其凝固化的一种‘形迹’,前者不是居高临下的,因此,这样态度的作家没有与人物的地位上下的距离,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或者遗忘了个体的‘你我他’的差异,而每每沉落人物的内心,以人物的心与视角、五官,浑然为一;他也不抱高人一等的启蒙立场。”“他关心的是人物的内在心理,内在生命以及他们肉体的存在与感受”,“‘民间文化形态’只是表、末,只是一种显现形式、方式与恰切的载体,真正进入生命主题世界的是‘心态’,作为老百姓的心态及其背后或主导下的视角、立场,所以,‘我爷爷’、‘我奶奶’、‘我姑姑’、‘我姐姐’这些‘发明’,成为莫言创作自己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发明,但这个发明的精神原理或意义的根本,即在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这确实找到了张灵自己研究莫言的独特角度,即从精神主体存在本身出发看问题,也找到了莫言小说的本质特征。张灵并且从莫言小说的文本意象出发,如“尿”、“乳房”等等,研究了莫言小说生命主体精神的独特症候。 该著还对莫言小说《欢乐》《飞鸟》《拇指铐》《牛》《师傅越来越幽默》《丰乳肥臀》等做了个案研究,从文本出发,对莫言小说做了文化的、文学的、哲学的分,对莫言小说的肌理、结构特征,以及人称使用和语言特点都有自己的理解,例如,作者指出,莫言作品的另一个更普遍、更自觉地采取的艺术手法、营造作品的章法是对手法的现代性运用。这一思路对分莫言作品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作者对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个案分不仅是学理的还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深深浸润着作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理解与批判,指出,“小说充分地展现了底层下岗者的生存困境,但又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是又进一步地揭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以及在他们生命历史与现实处境的交叉坐标下他们的生命主体精神所遭遇与经受着的失落、迷惘和焦虑。”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批评者的主体意识与道德良知。 该著对莫言小说的研究与批评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上的,作者对莫言研究的专著与理论文章是相当熟悉的,不仅大量引用了中外学者的研究观点,还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自己的分与总结,比如,作者对日本学者近藤直子研究莫言作品的观点的分就比较恰切,作者认为,近藤的想法不免有些书生意气、不贴实际,因而对小说的意义作出了一些阐扬的同时,不免也造成了一些遮蔽。这些看法的确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有这样的研究基础,

莫言《丰乳肥臀》研究综述

莫言《丰乳肥臀》研究综述 摘要: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丰乳肥臀》是莫言作品中研究成果较多并具有争议的一部作品。1999年到2006年,武汉大学的四位教授曾围绕该作品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争论,表达了对《丰乳肥臀》的不同态度。本文以此争论为线索,展现了自《丰乳肥臀》出版以来学者们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和态度。 关键词莫言《丰乳肥臀》综述 一莫言研究成果追溯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莫言开始进入评论家们的视角。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的整理,可以反映出学者们对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情况。从1985年开始,关于莫言的研究越来越多,1988年和1999年达到小高峰,进入21世纪之后,研究数量逐渐增多,2012年和2013年成果最为丰硕。如表所示: 表2:中国期刊网相关文章数据统计表 检索项关键词篇名 检索词莫言莫言 1985 1 1 1986 5 9 1987 5 10 1988 9 10 1989 10 8 1990 7 6 1991 2 3 1992 4 5 1993 5 9 1994 2 4 1995 1 3 1996 2 8

1997 0 3 1998 0 3 1999 5 7 2000 5 13 2001 8 18 2002 12 24 2003 13 26 2004 11 32 2005 23 35 2006 54 48 2007 64 51 2008 50 46 2009 72 59 2010 84 63 2011 78 53 2012 411 272 2013 478 359 注:数据来自中国期刊网,2013年为不完全统计。 研究呈现的态势与莫言的创作情况有关,1986年,莫言第一部长篇《红高粱家族》诞生,这也是他得到一致认可的一部作品。1988和1989是莫言创作丰收年,相继创作了《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和《食草家族》。莫言创作时间持续最久的一部作品是《丰乳肥臀》,与上一部作品相隔时间为六年,可见这部作品对莫言的重要性。其长篇小说创作篇名、时间与研究文献数量如表所示: 表1:莫言长篇小说创作时间表 作品时间研究数量(检索项:篇 名) 《红高粱家族》1986 10 《天堂蒜薹之歌》1988 1 《十三步》1988 0 《酒国》1989 7 《食草家族》1989 0 《丰乳肥臀》1995 22 《红树林》1999 1

【莫言小说鉴赏】论莫言小说中肉意象的文化蕴藉

作者简介:申长崴,硕士,讲师,鸡西大学,黑龙江·鸡西。邮政编码:158100 文章编号:1672-6758(2011)04-0100-2 论莫言小说中“肉”意象的文化蕴藉 申长崴 摘要:莫言小说中的“肉”意象鲜明而独到,在“肉”意象的世界里,既有莫言“独特强调”的言说,也有 莫言“为老百姓写作”的创作立场,还有莫言独具的文本特色和人性情怀。试从“食”“色”两个方面阐释莫言笔下“肉”意象的文化蕴藉。 关键词:莫言;文化蕴藉;“肉”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莫言在众多小说中通过吃的畅快、肉的斑斓描写,刻画了“肉”意象,其文学的丰沛蕴藉与文化的无限丰富相结合,造成了绵延不绝的文化蕴藉,如同黑格尔所说的“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我们探寻莫言小说中“肉”意象的文化蕴藉,也就是要追求 文学与历史、文化、传统相互融合后的财富积淀。 一曰“食”:“不肉不欢”的斑斓盛宴1.饕餮之肉。首先,小说中呈现出人物对“肉”的热爱。无论对待何种肉,主人公们都投注了巨大热情。以《四十一炮》为例,嗜肉如命的罗小通从小就对肉充满了深情,他自己说“我是个没心没肺、特别想吃肉的少年。无论是谁,只要给我一条烤得香喷喷的肥羊腿或是一碗油汪汪的肥猪肉,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叫他一声爹或是跪 下给他磕一个头或是一边叫爹一边磕头 ”。“我还感觉到了这块肉在我的手中颤抖不止,我知道它决不是因为恐惧而颤抖,它是因为幸福而颤抖。……所以我也就理解了肉的激动。在我拿着肉往嘴巴里运动的短暂的过程中,肉的晶莹的眼泪迸发出来,肉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肉的眼睛里洋溢着激情。我知道,因为我爱肉,所以 肉才爱我啊”。可以说,莫言笔下一个个阳刚壮美、野性 粗犷的人物大多对肉情有独钟,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昆虫猛兽、水族家禽皆可畅快朵颐。其次,超出一般的食欲与巨大食量。将饕餮之肉表 现到至极的是《野骡子》、《四十一炮》,例如:传说中少年 罗小通“曾经一次吃了八米肉肠、两条狗腿,外加十根猪尾巴”,至于一顿吃掉半条狗则是小菜一碟;平日里他对肉朝思暮想,有肉则来者不拒、吃之无数;吃肉大赛上,气定神闲吃完五斤一盆的牛肉,打败了冯铁汉等吃肉高手,一举夺冠;肉食节上更是风光无限。再看以下关于老兰 年幼儿子 “食肉”的描写:“香喷喷的、热腾腾的、滋啦啦冒着油的肉用四个大盘子盛着,端过来了。……孩子进食。他根本不用刀叉,用手,抓起那些肉,一把一把地往嘴巴里塞着。他的两个腮帮子高高地鼓起来,看不到嘴巴咀嚼,只看到那些肉,像一个个的耗子,从抻直的脖子里,一根根地钻下去。……这个看上去也就是五岁左右的孩子,竟然一点也不咀嚼。他简直是在往嘴巴里填肉 啊。两大盘烤肉,眼见着就进了他的肚腹。 ”再次,表现了大量非常态之“肉”。《红高粱家族》中 描写到了狂吃死人肉的狗与狂吃“吃死人肉的狗”的人;《牛》里大吃炒牛蛋;《酒国》里干部们喜食“坐在镀金的大盘里、周身金黄,流着香喷喷的油,脸上挂着傻乎乎的笑容,憨态可掬,身体周围装饰着碧绿的菜叶和鲜红的萝 卜花”的名菜“麒麟送子”,也就是红烧婴儿。还有大补 的婴儿粉及全驴宴里的“红烧驴耳 ”、“珍珠驴目”“酒煮驴肋 ”“梨藕驴喉”等等;《食草家族》里的烧刺猬、炒山蝎子、煮猫肉;《嗅味族》中的井下长鼻人只闻肉香却弃肉不食 ;《大风》中的烧蚂蚱;《养猫专业户》里“我”经常偷吃喂狗的一种红色肉灌肠。 西方文化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说过 ,“人类极其关心的是传种与营养”,很显然,在莫言笔下,“营养”的 极致就是对“肉”的痴狂。2.苦哉,食无肉。古人云:“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上古 时期茹毛饮血,后来发展为“鸡豚狗彘”,又因为野生动 物繁衍周期长,肉食来源有限,不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所以人类在食源开发上另辟路径,原始农业应运而生。《白虎通义》云:“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以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肉的浓 香美味和珍缺稀有使得它在民间一直是高档食材,随心所欲地食用断然不是大多数平头百姓能力所及,哪怕有身体发育的实在需要和口腹欲望的垂涎。 必须承认,“食无肉”首先是莫言小说中人物真实生 活的常态折射。无论是反映二十世纪前页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秋水》、《食草家族》,文革前后的 《透明的红萝卜》、《牛》、《球状闪电》,还是二十世纪后期的 《天堂蒜薹之歌》、《野骡子》、《酒国》、《四十一炮》,抑或 是反映六世轮回的《生死疲劳》,都普遍反映出普通人无肉可食的状况。《秋水》中粮食丰收在即却意外地被一 场洪水浸泡得颗粒无收;《红蝗》中蝗虫铺天盖地肆虐而 来,转瞬间庄稼只剩秃杆;《老枪》里村民们常常驾着船 在洪水中抢收高粱;《天堂蒜薹之歌》中蒜薹丰收却卖不出去成堆腐烂;《四十一炮》里童年罗小通与母亲半锅玉 米糊、一块咸疙瘩的早饭;《食草家族》里大老妈一日三 餐的俭省甚至吝啬等等都是无肉可食的例证。 其次,“食无肉”的极致便是“无可食 ”。“饮食居处之内,布帛菽粟之间”有肉不食可算是一种超然选择,然而更多时候却是果腹维艰。生产力低下及人祸天灾使得百姓众生温饱欲求变成奢望,饥饿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莫言多次写到以讨饭为工作的村民,写到挖食野菜、剥食树皮、饥食黏土,甚至为了两个馒头而出卖贞操,为一餐着落而卖掉子女,人性的光辉被饥饿剥离得暗淡无光,于是“吃”变成了维系生存的唯一必须,对所吃内容的要求也必须降至最低。 3.“吃人”意象的延续。首先表现为实实在在堂皇而吃。从狂人在满纸“仁义道德”的历史背后发现四千年 来时时“吃人”的真相,到周作人《吃烈士》中吃着 “人腊”投奔权贵的山东忠义之士,到《爸爸爸》里鸡头寨山民同 仇敌忾大吃俘虏的尸体,再到《酒国》里公然大食“食用 肉孩”,九老妈大嚼九老爷胳膊上的肉 ,《天堂蒜薹之歌》里母亲金菊对腹内急于出生的孩子说“孩子,你看,那遍地的蒜薹,像一条条毒蛇,盘结在一起,它们吃肉,喝血, 吸脑子。孩子,你敢出来吗”。“吃人”意象一直在传承 延续,可以说,鲁迅在中国文学“吃人”意象上的开掘和 刻画深深影响了莫言等几代作家。正如鲁迅在 《灯下漫笔》中所说“我们自己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 · 00 1·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 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

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精选版

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莫言小说的语言特色 指导老师:涂成林 学生姓名:范志丽 学号:25 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写作批次:2015年秋 原创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_ 范志丽 日期: 2015年 12 月 12日

摘要……………………………………………………………………………………………………………I Abstract (Ⅱ) 一、语言的修辞手法灵活多样………………………………………………………………………………… 二、语言风格幽默诙谐………………………………………………………………………………………… 三、语言色彩丰富,抒情自然………………………………………………………………………………… 四、语言色彩丰富,抒情自然………………………………………………………………………………… 五、狂欢化、变异化的语言结构……………………………………………………………………………… 六、乡土气息浓厚……………………………………………………………………………………………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词……………………………………………………………………………………………………………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 一、作者生平 老舍,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在《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中提到他的生平主要见于《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编辑的《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第一辑(徐州师范学院,80年);吴重阳,陶立瑶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80年12月);[波]日比格涅夫·斯乌普什基等著,尹慧珉译的《老舍传记资料及其作品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80年3辑282页);此外还有王惠云和苏庆昌所著《老舍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从是国内第一部老舍评传,对老舍生平研究有着开拓之功。胡契青和舒乙所著《散记老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版),有传有评,有忆有论,材料丰富,形式生动。舒济的《老舍年谱简编(《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2期),是老舍年谱中较为简明准确的一本。另有孟广来等所编的《老舍研究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和曾广灿、吴怀斌所编的《老舍研究资料》(上、下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是老舍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资料汇集。 二、作品整理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三、研究情况 《四世同堂》是老舍抗战时期重要的长篇史诗小说,也是老舍本人非常满意的一部作品。小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分,共约100万字,创作周期从1944年直到1948年,历时近五年时间,其中小说的第一、二部《惶惑》,《偷生》写于重庆北培,而第三部《饥荒》则是老舍于1946年赴美讲学后在美国纽约完成的。不同于前期的抗战文学,小说并没有选取正面视角表现某一具体的战争场面,而是以宏大开阔的历史视野,选取以北平一个不起眼的小羊圈胡同为透视点,以胡同里四世同堂的祁家为描写对象,同时还兼顾十来户近邻,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战争不幸来表现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更是精神上的屈辱和伤痛,以此展现北平市民身上的保守苟安等性格特点,以及人们如何在战争中逐渐克服固有的人性弱点,逐渐觉醒的过程。 从1945年《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在《扫荡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评论。其中堵述初的《读<四世同堂>―第一部上半本<惶惑>》(《人民世纪》1946年4月第6期)对老舍这部新作“对于北平风物描写的精致”、“对于北平文化的看法”以及对于当时北平市民社会典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了评论。最引起学术界重视的是《四世同堂》中祁瑞宣形象的思想意义,宗鲁在《评<偷生>》①一文中对祁瑞宣的论析较有代表性:“在主题的思想内容上考察起来,那主人公祁瑞宣在伦理的家庭责任观念,和革命的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

红高粱——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

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 【前言】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个性的小说家,写作风格大胆。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日益引起研究界的重视。本文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主题】 8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伸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家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而且,他又立足于民间文化的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根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意义,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在创作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创作,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一.多视角的叙述方法 詹姆斯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种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作家叙述方式、叙述结构的不断调整,则是作家对叙述艺术不断探索的表现。如果对莫言的创作做一个考察,就会发现其小说的叙述是多视角的。莫言说过:“我不愿意四平八稳地讲一个故事,当然也不愿意搞一些过分前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我希望能够找到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结构与叙述视角有关,人称的变化就是视角的变化,而崭新的人称叙事视角,实际上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叙述天地。”这天地就是莫言所实践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既主客体相互交织,时间、空间打乱,叙述主体打乱,形成了莫言的特殊叙述方法。 莫言1986 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随后,他又连续写了相关的几个中篇,并将其结集为《红高粱家族》。成为莫言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对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学者认为其为“寻根派”,称莫言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骁将”[1]。李洁非认为莫言是先锋派,“在莫言哪里,小说写作超越于…讲故事?这个层面?……”[2] 《红高粱家族》的叙事模式成为以后小说写作模式,其中叙事特色达到了写作的高峰,颠覆了以往传统小说写作的规范,他不仅汲取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叙述特色,还结合了中国传统野史的写作特点,从而使《红高粱家族》成为一个经典的文本,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对理解其他作品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红高粱家族》的叙事艺术独特新颖,与以前的中国小说的叙事大相径庭,并开创了小说叙事的新纪元,作者在历史叙事和事实叙事、叙事时间上既有西方的理论影响,又有中国民族特色,为以后的叙事提供了经典的仿效范本。 1.虚构叙事和历史叙事 1985年,当代文学开始了“寻根小说”的创作潮流,莫言也深受其影响,开始

莫言主要研究资料汇编

莫言主要研究资料汇编 汉师0701班张纪红 1502070126 莫言研究专著: 《莫言评传》,叶开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 《莫言论》,张志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怪才莫言》,贺立华、杨守森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 《莫言研究资料》贺立华、杨守森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杨扬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莫言研究资料》施战军、路晓冰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莫言作品研究资料: 《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徐怀中等,《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游魂的复活——评<红高粱>》,雷达,《文艺学习》1986年第1期《混沌迷茫中的活力——谈莫言新作<高粱酒>》,俞玉,《小说评论》,1986年第5期《荒野弃儿的归属——重读<红高粱家族>》,孟悦,《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3期《<丰乳肥臀>:性变态视角》,彭荆风,《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2期《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丁帆,《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从<红高梁>到<檀香刑>》,莫言,王尧,《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莫言:反讽艺术家――读<丰乳肥臀>》,张军,《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拾遗录:现代小说中的意象――序莫言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李陀,《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1期《刑场背后的历史――论<檀香刑>》,洪治纲,《南方文坛》2001年第6期《有一种叙述叫“莫言叙述”――评长篇小说<四十一炮>》吴义勤,《文艺报》2003年7月30日

莫言艺术风格研究资料: 《叙述的极限――论莫言》,张清华,《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小说“写意”手法谈》,朱向前,《文学评论》1985年第2期 《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特点》,朱向前,《文学评论》 1986年第2期 《奇情异彩亦风流——莫言感觉层小说探析》,张志忠,《钟山》1986年第3期《莫言小说“写意”散论》,朱向前,《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4期《莫言小说模式及其意义初探》,贺绍俊,潘凯雄,《文学评论家》1986年第5期《情绪、情感、问题意识——读莫言的小说》,赵玫,《北京文学》1986年第8期《陌生化——感觉的重构——谈莫言的创作》,张志忠,《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1期《莫言小说里的“恶心”》,李洁非,《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5期《莫言小说与“印象派之后”的色彩美学》,吴非,《小说评论》1994年第5期

莫言小说研究综述

莫言小说研究综述 莫言,八十年代涉入文坛。他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在当时文坛刮起了一股旋风,引起了颇为广泛的瞩目。其后,莫言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当然既有震撼人心的佳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评论界对其的关注。从最初的惊异、惊叹乃至交口称赞(当然也有少数不和谐的声音)到后来的多层次开掘,评论界对莫言的研究日渐深入。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莫言艺术感觉的研究 读莫言的作品,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由,心灵、感觉和生命的自由。这种奇异的独特的艺术感觉强烈地触动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因而,很多研究者将视点投向莫言的艺术感觉。 张志忠《论莫言的艺术感觉》(1)、朱向前《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2)等文都认为,莫言的小说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于他有着奇特的艺术感觉,它能化熟识为陌生,化熟视无睹为拍案惊奇。王慧在《莫言小说评点》(3)中说:“莫言大胆地以富有张力的感觉描写取代了对对象的描写刻画,以感觉的奇异超常取代了描画的逼真酷似,甚至以感觉的变异夸张来组织故事的文本形态。”正如评论者所指出的,莫言的艺术感觉具有产生通感的能力,能够容纳荒诞事物并产生荒谬的感受,从而制造一种透明的幻觉、荒诞的真实、全方位全感知的艺术氛围。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把握了莫言艺术感觉的特点,阐明莫言在外部

形态上所具有的特征,但还未能作深入底蕴的分析。钟本康在《感觉的超越、意象的编织——莫言<罪过>的语言分析》(4)一文中认为,莫言的感觉世界是通过超常的变态的感觉建立起来的,具有超越阀限的、同幻觉杂糅的、心理变态下的感觉的特点。研究已逐渐深入莫言小说的艺术内核和深层机制,来探讨其艺术感觉背后的支撑物。 当然,关于莫言小说的艺术感觉,评论界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也分析了其缺陷。朱向前《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一文中曾明确指出:“他(指莫言)的艺术感觉固然颇为特异,但缺乏节制,任其泛滥,有时反而会淹没更为重要的东西,并且造成重复与冗长。”吕芳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与拉美“爆炸”文学影响》(5)一文中则更是不客气地指出,早期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中那种富有神秘色彩的感觉笔调确实耀眼夺目,但在发表几篇力作后,莫言的感觉开始重复与泛滥。至《欢乐》、《红蝗》等篇,那种神秘感的丧失与泛性主义因素的过度介入,使莫言的感觉走上宿命之途。文中,吕芳还对此分析了原因,认为这与莫言在吸取马尔克斯影响时,没有顾及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习惯有关。 二、对莫言审丑描写的研究 莫言的作品充斥了大量对丑恶现象、污秽事物的描写,即便是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也不乏此。其后他在一些重要作品中始终不厌其烦地大量描写性、暴力、血腥等,对此,评论界看法不一。 对于莫言《红高粱》中审丑描写,一些评论家是持包容甚至是褒

莫言小说得艺术风格

西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浅谈莫言小说得艺术风格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入学年度 2013级 学习地点奈曼教师进修学校 学生姓名张晓梅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3、1

浅论莫言小说得艺术风格 张晓梅2013级汉语言文学 【内容摘要】莫言就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新意识得作家之一,她在小说语言方面取得得成就引人瞩目。杨扬说:一个作家用什么语言来写作,有时就是先天注定,无法更改得。大家都在用同一种语言,为什么有得作家作品有自己得语言特征,而有得人却没有呢?这就是因为有得作家通过某种发现,唤起了语言中沉睡得不被人注意得东西,而这种语言就是属于作家个人得,只有她能够感受,只有她能够将这种语感得灼热得温度传达出来。一个作家只有寻找到这种语感与语言得表达方式,才算就是开始了自己得文学语[1]。”莫言正就是这样得一位作家,她作品得语言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关键词】莫言;艺术风格;《红高粱》;《檀香刑》 艺术风格指作家创作个性同具体话语情境所营造得相对稳定得整体话语特色,它包括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得特定融合,就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得得标志。其形成就是以作者生活实践得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思想倾向得创作为方向,并受到时代精神、阶级属性等众多因素得影响,并最终形成作者独特得风格特点为表现,就是一个不断积淀突破得过程。 一、雅俗共赏得语言 高尔基曾说“文学创作得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就是一切著作,特别就是文学作品得基本材料”,即文学得第一要素。干脆利落、激情奔放、着意于色彩、但又含蓄内敛,就是一种“莫言式”得语言风格,下面以《红高粱》为例,具体其语言得主要特点为: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论《飘》中的现实主义 文献综述 引言 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的长篇小说《飘》。该书自1936年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依然盛销不衰。小说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以战争的发展为线索,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斯嘉丽与维希礼和巴特勒之间的纠葛和恩怨。小说整体上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史为中心,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小说里还表现了对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矛盾,既是对当时南北战争中美国人的生活的生动刻画,也表现了当时战争中美国人勇敢和执着的精神。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一、国内对《飘》的相关评论 相对于西方而言,我国在《飘》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存在着接受与研究的严重脱节。即使是近年来这部小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评价,并正式进入文学史(以毛信德的《美国小说史纲》和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为代表),但对《飘》的研究也还是流于表面和简单。仅以中译本的序言水平就可见一斑:1990 年中国刮起了重译《飘》的旋风,一时出现沪本、京本、浙本三个版本的热闹场面,却没有一个本子的序言水平超过几十年前傅东华的译序。 《飘》作为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吸引了许多文学工作者的目光。目前已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飘》进行了分析和欣赏。 张玉霞在《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论》一文中认为,要对《飘》的持久魅力作出合理阐释,在整体的历史、文化的广阔视野关照下,必须回到细致的文本研究中去。张玉霞介绍了两个路径:1、把《飘》置于通俗文学发展进程中考察。从文类所属来看,它是历史小说与浪漫言情故事两个类型的交叉。偏重于形式要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在于——优秀通俗小说的特征是“模式与模式突破”,即在内容和形式层面都具有承继、超越的双重性。而通俗小说的创作及接受两方面都受之影响。可以运用小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结合通俗小说类型研究来深入剖析《飘》的叙事结构特点。2、从创作流派及本土背景考察作为南方文学的《飘》,在解构与重建南方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张淑英在《〈飘〉的流行与寂寞》一文中提到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 在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史》中提到,《飘》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他认为在人物塑造上,《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女主人公斯嘉丽实际上成了表现南方神话的理想人物。从客观上讲,米切尔美化了正在崩溃的南方庄园经济,表现出对农奴主的同情。另一方面,在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对话时,米切尔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人读起《飘》来感到真切动人。

莫言小说对人性的研究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莫言小说对人性的解读 ——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学校:廊坊师范学院 指导老师:贺莹 姓名:李彬 专业班级:11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号:11010141012

目录第一章摘要 第二章写莫言作品的原因 第三章莫言的生平与创作 第四章莫言作品研究现状 第五章正文 第六章 1.对人性当中个性自由之我见 2.对人性之中软弱性之我见 3.对人性当中性问题之我见 4.对人性当中暴力 第五章附录

一、摘要与关键词 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言的某些作品及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来理解莫言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内质,通过这些人性内质来更好的了解人性,了解人,了解我们自己。并且指出我们的社会在这写人性内质影响下的社会问题,旨在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我们能够更好的完善自己,完善我们的社会。 关键词:莫言莫言作品中的人物自由软弱性暴力 二、写关于莫言的论文的原因 2012年,莫言因为其本人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莫言的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甚至都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同时莫言的作品也达到了销售的高潮。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之前对莫言的了解是肤浅的,甚至是仅仅局限在当代文学的教材当中,对莫言的事迹也是不是很清楚地知道的,对莫言的作品更是处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状态之中。 莫言获得“诺奖”之后,亦是读了莫言的一些书的。先是《生死疲劳》,再是《檀香刑》,又是《丰乳肥臀》、《红高粱》、《红蝗》等书。还记得,在首先读《生死疲劳》是的情形,当时就被莫言在这部书中奇妙的形式构思,精彩的内容以及围绕农村土地所展开的主题震惊折服了。《生死疲劳》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佛经当中的一句话:“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句话得当的指出了在世间繁繁碌碌的人们受尽生死疲劳之苦的根源,那就是贪和欲。

【莫言小说评论】论莫言小说_肉_意象的文化根源

[收稿日期] 2010-08- 16[作者简介] 申长崴(1980-) ,女,辽宁铁岭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鸡西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学研究。 论莫言小说“肉”意象的文化根源 申长崴 (鸡西大学学生工作处,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 要] 莫言在小说中淋漓酣畅地表达出对“肉”的嗜爱,张扬地赋予“肉”形象、灵魂和生命。挖掘“肉”意象的文化根源,从民族文化心理层面分析食、色两方面“肉”的根源积淀,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肉”的定位、期野;从与庙堂对立的“民间”范畴内,尤其是齐鲁民间与地域的交融影响中找寻“肉”安身立命的根源;从作家莫言童年饥饿、孤独的个人感受和生命记忆入手分析作者偏爱“肉”的原因。[关键词] 莫言; 文化根源;意象;肉[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1)06-0029- 04 莫言小说以其天马行空的丰富表意、 斑斓恣肆的生动语言、多角度的叙述结构、多元的主题书写及圆熟老辣的艺术风格始终在读者群和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出现频次愈来愈高且光怪陆离的“肉”意象正是莫言艺术趣味与审美追求的集中表达之一,在众多小说中,“肉”意象鲜明、丰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内敛着独特的莫言情怀。一、民族文化心理探源 作为一个民族的主要生命彰显,民族心理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1)178 。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 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成,投射在民族成员的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等各个方面。文学总是要表现民族的意识、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别林斯基说:“在任何意义上,文学都是民族意识,民族精 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 (2)104 。(一)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美 食事在国家社稷和平民百姓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也受到历代各阶层人民的高度重视,无论国家管理者还是庶民百姓,都能融洽地达成“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尚书·洪范》有云:“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3)69 ,高居民间的饮食理念更为直接:“人生万 事,吃饭第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关于吃食,长久以来,“肉”一直是绝佳美味,在物质生产还满足不了任性而吃的情况下, 食肉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古代观念中万物都是天造以供人生存,食用一切可食之物合于天道。民族文化心理中,饮食有四大原则,即“食医合一、饮食养生、本位主张、孔孟食 道”(4)12- 16,其中孔孟饮食思想颇为著名,孔子主张“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不食之 矣” (5)142 。“饮食的美感,最基本的是进食过程中感官的刺 激和这种刺激所带来的进食完毕后的回忆” (6)41 ,莫言笔下的轿夫走卒、农妇渔夫、商人伙计、尤其是懵懂孩童总是对肉意兴盎然。兰老大等人可算是有肉可食者,家里珍馐不断正好说明了他们对肉的迷恋;少年罗小通们可算是无肉可食者,臆想中的大快朵颐是聊以自慰的唯一方法。统揽而言,肉食的匮乏使他们“幻想有朝一日放开肚皮吃一顿肥猪肉”;待客的礼仪规范着他们“扒冰弄鱼、宰杀唯一的鸡”;身居民间、远离庙堂使得他们食礼不全,见肉“张开大口,嘴巴满满,难以翻动”;追求富足促使他们大办肉食节、肉食大宴、吃肉大赛、谢肉大游行,“各种肉食,琳琅满目” 。(二)人以本真,讲求自然 人本美就是人的本体美,是人的生理性和社会性合一的美,古代论人本美以年龄、容貌、体态、情态、修饰、德色才艺的完美统一为标尺,其中人性美又讲求充分发挥人的能力体现出来的性格美和两性之间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