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朱家尖为例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朱家尖为例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朱家尖为例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朱家尖为例

————————————————————————————————作者:————————————————————————————————日期: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朱家尖为例-旅游管理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研究以朱家尖为例

徐金华1 王扬2 谭石榴1

近年来,夜间旅游在丰富旅游产品,调整旅游资源时间结构和增强旅游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被普遍认可,与此同时夜间旅游仍是海岛景区开发的薄弱环节。本文认为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的具有空间临海、文化性、适宜期相同等特点,然后以舟山朱家尖为例分析,其夜间旅游受到定位不清、夜间旅游载体不足,设施不完善等制约,最后提出了朱家尖“十里金沙,自在夜游”的夜间旅游主题,并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配套服务、区域协作四方面提出朱家尖夜间旅游开发的对策,促进海岛景区全天侯旅游的发展。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世纪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专项之一。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加勒比海、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上的一些海岛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国内海岛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仍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吸引着游人前往。随着旅游竞争海岛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游客对海岛旅游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全天候旅游”的理念应运而生,夜间旅游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丰富旅游产品、调整旅游资源时间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显,已经成为发展海岛旅游的重要途径之一。

夜间旅游是指在日落到深夜这一段时间,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为满足其休闲体验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包括体验夜间的娱乐项目、景点游览、观赏夜景。目前关于夜间旅游的研究刚刚于近年开始,研究数量不多。宋学茜最早

提出了夜间旅游这一概念。此后一些学者们对夜间旅游的概念内涵、产品分类、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2-5]。文彤提出夜间旅游产品主要有表演型、参与型、景观型,夜间旅游产品具有人文性、集聚性、时间性的特点。曹新向总结了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的四种产品开发模式,提出开封开发夜间旅游,要挖掘水域休闲功能,打造文化和水域旅游产品。卢冬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厦门夜间旅游的主体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厦门城市夜间旅游的对策。诸葛艺婷,崔凤军在分析演出旅游演出和旅游演艺产品的基础上提出夜游市场的开发思路。就夜间旅游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成果总量少,个案研究多余系统研究,多数都以城市夜间旅游为研究对象,缺少对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的研究。同样在海岛旅游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研究多集中于资源评价、市场分析、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虽然有学者提出开发夜间旅游是提升海岛景区旅游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但关于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的研究目前尚不足。

尽管与过去相比,海岛景区在旅游产品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白天逛景拍照,晚上客房睡觉”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夜间旅游成为不少海岛景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本文在总结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特征的基础上,以舟山朱家尖岛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朱家尖“十里金沙——沙艺术的体验”的夜间旅游主题,并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和配套服务三方面提出朱家尖夜间旅游开发的对策,促进海岛景区全天侯旅游的发展。

二、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的特征

(一)空间临海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的显著特征是空间临海,其活动的范围包括海岛景区的陆域空间以及其周围的海域,这是海岛景区夜间旅游在空间层面上的内涵决定

的,是夜间旅游活动的载体。与城市夜间旅游相比,陆域与海域空间的组合为夜间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沙滩、海水、海洋生物、渔村风情等一系列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海岛景区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于一体,能够为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丰富的旅游产品、专业的旅游服务,突破了夜间旅游由于灯光照明、交通疏散、安全保障等要求而必须依托城市的限制。

(二)文化性

海岛景区夜间旅游的活动内容具有文化性。夜间旅游其时间的特殊性,使夜间旅游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托减弱,而是以人文旅游资源基础。突出的主题、鲜明的文化特色是决定夜间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例如朱家尖的《印象普陀》大型实景演出将观音文化、海洋文化艺术化,传达与人为善、营造和谐的主题。再如普吉岛上的夜间主题幻多奇乐园,以拉斯维加斯式的歌舞表演、嘉年华村为卖点,通过街头表演、大型剧场歌舞,向游客展示泰国传统文化神秘的一面。

(三)适宜期相同

夜间旅游与海岛景区的旅游适宜期基本上相同。夜间旅游对气候和季节的依赖性很大。例如夏季时由于白天高温人们不愿意外出进行活动,到了夜晚就会走出家门游玩,因此一些景区会延长开放时间,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又创造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海岛景区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旅游的适宜期也长短不同。而根据研究,自然季节性因素是造成以自然吸引物或者自然——文化吸引物为特征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舟山群岛比较适宜旅游的月份为3~12月,游客较为集中的选择5~10月份登岛游览,在某些法定节假日景区更是人满为患。这一时期开展夜间旅游活动不但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满足游客高层次旅游需求,而且对于调节景区昼夜客流差,减少旅游产品竞争群体

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朱家尖岛夜间旅游发展状况

(一)朱家尖旅游概况

朱家尖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东南部莲花洋上(122°19′~122°26′E,29°49′~29°58′N),是舟山群岛中的第五大岛,全岛面积72.86km2,北离普陀山岛2.5km,东北面为“东海极地”东极岛,西与著名鱼港沈家门隔海相望约2km,西南与金庸笔下的桃花岛一衣带水。朱家尖东部28.8km2与“海天佛国”普陀山并属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朱家尖岛具有集海、沙、石、林、洞于一体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国家海岛生态公园”。在此基础上岛上已开发五连沙景区、白山景区、乌石塘景区、情人岛、大青山等景区和舟山海洋科技馆,举行了全国帆船比赛、全国沙滩排球赛、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以及每年举办的中国舟山国际沙雕届,都极大的吸引了国内外旅游客,伴随着“普陀山民航机场”和舟山连岛工程的建成,朱家尖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有活力的海滨度假旅游胜地。

(二)朱家尖夜间旅游主要产品

根据夜间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朱家尖夜间旅游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演艺活动为主的表演型产品。主要包括以观音文化为主轴,结合普陀区佛教文化和海洋民俗文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普陀”,舟山国际沙雕节期间大型文艺演出,东海音乐节,飞碟影院,时装泳装模特表演、花车游行,以及专业性质的沙滩排球、足球等体育赛事。

以欣赏夜色景观为主,包括人造夜景的景观型产品。如通过景观照明所营

造的沙雕广场夜景,依托港口建筑亮化的沈家门渔港夜景,朱家尖跨海大桥夜景,月光下的海滩夜景等。

强调游客亲身体验过程的参与型产品。例如以沙为主题的沙画艺术体验、现场沙雕创作体验、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ktv,以食为主题的朱家尖海鲜夜排档一条街,阿德哥休闲渔庄、南沙海鲜排档和农家乐,以水为主题的游艇夜航、夜间海钓,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室内游泳馆、棋牌室、ktv、夜总会等朱家尖夜间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南沙景区、白山景区、朱家尖大桥桥头,少数分布在朱家尖中心镇及其附近(见表1),布局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景区间夜间旅游产品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区域内夜间旅游的同质化竞争,但大分散的格局也对朱家尖夜间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在游线设计、交通安排、景观照明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朱家尖夜间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定位不清

朱家尖大多数夜间旅游产品是旅游景点在经营时间轴上的延伸,没有给夜间旅游在朱家尖旅游大格局中一个独立的、清晰的定位。《朱家尖总体规划(2008-2030)》中提出的朱家尖“大旅游产业”概念中没有包括夜间旅游,只是将夜间旅游产品作为景区日间旅游的附属。在朱家尖旅游网上有关于夜间旅游产品的信息很少,只有少量国际沙雕节和“印象普陀”的夜景图片展示,并没有

将夜间旅游作为主打产品之一。事实上,夜间旅游完全有可能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如夏威夷的草裙表演,普吉岛的大象表演和人妖演出已经是旅游者必看的节目。近年来,朱家尖考虑到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大桥时代的到来,已经陆续推出国际游艇会、阿德哥休闲渔庄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但夜间旅游作为一块短板仍缺少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呈现出定位不清的局面。

2、夜间旅游载体供给不足

朱家尖岛上常住人口仅3.4万人,而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大量游客的到来与岛上的旅游供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朱家尖岛上大部分超市、商场、旅游景区的开放时间过于传统,例如晚上八点朱家尖镇上的店铺基本上都已打烊,只有海鲜排档还在继续营业。这导致可供游客夜间选购旅游产品的场所少,具有地方特色娱乐场所和娱乐项目少,客观上减少了游客的逗留时间。而少数夜间开放的景区成为游客聚集的地方,景区内人满为患,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朱家尖的夜间旅游在文化娱乐设施、高层次旅游产品、休闲设施等方面与国外著名海岛旅游目的地有较大的差距。

3、夜间旅游环境不完善

夜间旅游环境主要体现在在夜间交通、灯光照明、夜间治安、餐饮卫生等几个方面。朱家尖夜间水上交通为往返蜈蚣峙与普陀之间的轮渡,路上班车有两条线路:一是沈家门普陀汽车站至朱家尖大洞岙,二是沈家门至朱家尖南沙景区,营运时间为5:20~19:10,都无法为夜间旅游提供公交服务。因此朱家尖夜间旅游交通工具主要依靠自驾和出租车,交通的不便使许多想在晚间出游的散客常常担心不能方便的返程,而放弃了旅游活动。灯光照明包括景区内游线照明和景区外交通干道照明。灯光照明情况既影响游客的夜间旅游体验,更关系到游客

的人身财产安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所持有的陌生感使其对夜间旅游顾虑重重。朱家尖的少数海鲜大排档经营不规范,餐饮卫生不达标、出现宰客的行为等问题,严重影响朱家尖岛健康的旅游形象。上述因素制约着朱家尖夜间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部们、相关行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共同努力解决。

四、朱家尖岛夜间旅游发展对策

(一)主题定位

朱家尖夜间旅游的发展应以朱家尖整体旅游发展战略为基础,为实现朱家尖整体旅游发展战略而服务。在普陀金三角旅游综合体中,承接普陀山辐射,依托优质海洋资源,开发时尚滨海休闲度假产品,建设朱家尖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自在岛”,是朱家尖确立的旅游总体战略。结合这一战略,笔者建议将朱家尖夜间旅游的主题定位为“十里金沙,自在夜游”。对于一个海岛而言,滨海旅游资源是其夜间旅游发展的特殊优势,就朱家尖而言,十四届中国国际沙雕节的举办已经形成文化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节庆品牌,南沙景区夜间旅游开发相对成熟,形成了一批以沙滩娱乐、沙雕观赏为核心的夜间旅游产品。此外朱家尖以打造“自在岛”为目标,具有两层涵义:一是作为普陀山佛教文化的高端休闲旅游产品承接地,打造“印象普陀”文化品牌,培育禅修体验产品,营造佛教文化中的“自在”;二是发展高起点、精品化的滨海休闲度假区,打造游艇旅游、康体旅游、海上运动等休闲项目,实现滨海休闲生活的“自在”。综上所述,“十里金沙,自在夜游”契合了朱家尖海洋休闲旅游发展的背景,挖掘当地夜间旅游的海洋和佛教文化内涵,足以整合朱家尖夜间旅游。

(二)夜游产品开发

朱家尖夜游的开发应注重精品化和消费层次多样化。以南沙景区、白山景

区为双核核带动朱家尖夜间旅游的发展,陆续设计精品类夜游产品。漳州湾蓝宝国际游艇俱乐部游艇可以推出游艇夜宿、游艇海上环游、夜间海钓等旅游项目,打造游艇夜游品牌。加强朱家尖海鲜排档和渔家乐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丰富夜间饮食文化。依托国际邮轮码头和普陀山机场,实行购物离岛退税政策,设计夜间购物线路。根据适合的时段与旅游内容开展不同事件型活动,发挥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号召力。推出海洋狂欢节,开展一系列民俗风情游,举办各式狂欢party,打造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的旅游节庆活动。另一方面,夜间旅游产品开发也要考虑有消费层次的多样化,即要有高端夜游产品,如游艇环游、“印象普陀”、东海音乐节等,也要有适合平民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海滨浴场、休闲购物等。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消费群体的不同特征,例如适宜年轻人群偏向与前往酒吧、ktv、沙滩球场等场所。总之,针对夜游载体不足的现状,夜游产品设计上应注重精品化和满足消费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三)旅游宣传

适当的舆论宣传是促进夜间旅游市场发展的催化剂,新闻媒体对这一健康旅游方式的宣传能够激发游客夜间旅游的欲望,加速夜间旅游市场发展,倡导健康的夜旅游。朱家尖夜间旅游宣传应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手机应用、旅游网站、数字杂志、报纸等,电视台黄金时间的产品推介、手机应用的旅游信息推送、宾馆的液晶广告屏、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节目,都能吸引游客对朱家尖夜间旅游的兴趣。其次在原有节庆营销、区域营销的基础上创新营销模式,充分挖掘网络营销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例如开设朱家尖夜游的官方博客和微博,图文介绍朱家尖夜游景点路线,举办线上活动与游客互动,提升朱家尖夜间旅游的人气和美誉度。

(四)完善夜游配套设施

目前朱家尖的夜游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夜间旅游的发展,需要在交通、治安、景区等方面加强建设。朱家尖应设计夜间旅游公交专线,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及运营时间,解决游客晚间出行不便的问题;在夜游景区人流高峰期,合理调配出租车,解决散客返程的不便的情况。其次,加强主干道、夜游景点及休闲场所周边的灯光照明,对治安黑点及盲点地区加装监控设备,加强治安巡逻力度,营造良好的夜间环境。景区应针对夜间旅游的特点,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夜间应急能力,完善景区内灯光照明和相关夜间服务设施,杜绝安全死角。

(五)加强金三角协作

沈家门、朱家尖和普陀山组成的黄金旅游三角地带是舟山海洋旅游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普陀山在巩固朝圣旅游和观光旅游等传统产品的同时,发展养生禅修。沈家门以渔港为核心,挖掘海鲜美食和海洋民俗文化,进一步做强“中国海鲜之都”这一品牌。朱家尖发展多元化的滨海休闲度假产品。从区域旅游的协作和配合来看,三者之间旅游产品实现错位发展,竞合关系以合作为主。“印象普陀”在朱家尖白山景区举行就是朱家尖承接普陀山佛教文化的体现之一。随着普陀山机场和西岙国际邮轮码头的建立,朱家尖交通中转枢纽和旅游接待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建设旅游金三角地区的夜间海上游览线路,进一步促进朱家尖夜间旅游的发展。

(作者单位: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 " Red Tourist" developed so fast and made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tourist market. Through the“Red Tourist”,We can offectivety protect and make us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 cutural heritage and make tourist brand, and combine enviromental resources with historic resources of human. Developing the "Red Touris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Red Tourist”and bring up som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the Red Trip; Status; Problem; Development Strategy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朱清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1班 学号: 2224107 指导教师: 崔峰职称: 讲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朱清 指导教师崔峰 摘要:当前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湿地相关概念的研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及目前我国湿地开发的个案研究,从而了解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不足,为更好的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Studies on eco-tourism of wetlands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Zhu Qing Tutor Cui Feng Abstract:Nowadays, the so called “Rising Sun Industry” tourism has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Wetland is the highest ecosystem on productivity in the world, for it not only has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biodiversity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but also has tremendou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With the peculiar natural and culture landscapes, wetlands provide many advantages on wetland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scholars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about wetlands、the resources of wetlands tourism and the examples of wetlands tourism exploi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we can see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disadvantages of domestic researches, and provide some advices o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wetlands;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 它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 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旅

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教育性和责任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在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和旅游业的热点。生态旅游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以及特性、国内为发展概况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内涵特性国内外发展 一.引言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已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短短几十年的今天,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地充实,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1]。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业以其强大的关联和带动作用,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记重要,促使诸多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或主导性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致使区域间旅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2]。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3]。 二.生态旅游概述 当今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2000年大趋势和全球问题》中提出,21世纪世界服务经济的领导产业,主要是电信业,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三种主要的服务业。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后,生态旅游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它作为旅游业中一种宣传主题明确,生命力旺盛的旅游形式,日益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先对生态旅游做一回顾。 1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生态旅游英名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 Tourism的缩写,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首次提出的。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观光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观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可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4]。它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有可靠的理论基础。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现生态学已超过了传统生物生态学的范畴,成为一种人类普遍的思想和原则。在生态利益优先的趋势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们开始注重用生态学原理,设计良性运转的旅游系统,实施生态工程,促进了生态旅游的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云南迪庆作为滇、川、藏联手创建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有着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具有极高的旅游市场需求。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迪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改善迪庆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藏区人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但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极为重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问题应得到正视和有效解决。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迪庆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应用SWOT 分析法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SWOT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能够为迪庆生态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与保护,促进迪庆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ourism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Diqing of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China Shangri-La eco-tourism area” jointly established by Yunnan, Sichuan and Tibet, possessed of unique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xtremely high demand of tourism market in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t present.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qing,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eco-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ibet area and increase of jobs for Tibetan, but also helpful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Diq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s well a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Howeve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lso deepens the reliance on eco-environment and make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tourism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solved effectively. In the paper, eco-tourism recourses of Diqing in Tibet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ut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WOT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Besides, based on eco-tourism status in Diqing and SWOT analysis result, its region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lso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 and challenge in curren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iqing, obj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co-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q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lative polic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eco-tourism.

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以及今后发展思路

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以及今后发展思路 (一)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奋斗目标根据盐、同旅游源资禀赋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加快发展旅游业,应坚持“政府指导, 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改善基础设施,着眼于完善旅游 配套设施,着眼于开拓一级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建设精品景区,走典型引 路、滚动发展,渐成规模的路子。 (二)加快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编制争取资金,加快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编制,指导完善相关设施,增强红色旅游的参与性,达到寓教于乐的 目的。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各种旅游资源,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防止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要突出革命历史、大漠风光、草原风景等独特 优势,着力在新、秀、特、古、美等方面做文章,重点打造精品名牌,提 升整体形象。 (三)积极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为了进一步保护革命历史遗址,科学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纪念园旅游功能,提高纪念园 对外知名度,增加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经济、社会效益,2009年计划实施 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二期工程。争取资金,在纪念园建设边区一条街和回 汉支队驻地旧址、高崾岘炮楼、《王贵与李香香》文化墙等项目啊,进一步 丰富纪念馆的旅游内容,完善功能,提升品位。 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完善设施,争取资金增设“斯诺展览馆”,积极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将盐池县、同心县旅游纳入全市旅游大规划中,全 力打造宁夏东大门旅游形象。 (四)加大红色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继续加大对两处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宣传促销,将红色旅游活动开展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紧密 结合起来,促使红色旅游接待再上新台阶。 同时,积极利用新闻媒体、旅行社、旅游网站和各类活动,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底蕴,将红色旅游景点同各知名 景点连成一线,积极开拓客源市场。 (五)加快红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工作依托老区红色旅游文化,开发制作反映红色旅游基地为题材的红色纪念品,使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滨海旅游开发模式浅析

滨海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一.马尔代夫模式: 1.整岛出让,差异发展 马尔代夫在开发海岛的过程中,始终采取“四个一”的模式,即: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形成一个独立、封闭、完整的度假区。 2.海岛开发,规划先行 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从海岛开发之初至今,马尔代夫已制定了三个十年海岛开发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二个海岛十年开发计划。对每一个待开发的海岛都会委托国际著名的规划公司对海岛的开发进行规划设计,经过其严格论证后,再报国家批准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原有制定的规划进行严格的执行,不能随便脱离。 3.环保意识,无处不在 在马尔代夫,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马尔代夫政府对投资经营者和游客也相应地提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在海岛开发、环境承载力确定上都要服从环境保护。马尔代夫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 二.群岛式海岛开发模式----夏威夷模式 1.基础设施先行 在夏威夷基础设施先行发展一直是其坚持的策略。为了旅游开发,夏威夷建立了庞大而先进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四邻岛屿都可乘小飞机前往,但是价格却不贵,公共汽车、快艇、游船方便快捷,邮电通讯设施高度发达。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夏威夷发展旅游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2.旅游服务一流 夏威夷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调查显示,80%的游客认为夏威夷的旅游服务是优异的或超过其他地方,重游率高。同时,夏威夷每年拨出巨额资金进行旅游促销,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推销。 3、强调独特文化 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灵魂。在夏威夷处处洋溢着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既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是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汇集。夏威夷岛多种族裔、多种文化的居民为此地创造出令人着迷多重面貌之艺术、文化、食物、庆典及历史。 三.城市型海岛模式----新加坡模式 1、创造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结合本国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斥巨资研究、设计、推广国家或城市的旅游形象,确定恰当的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并通过各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休闲生态旅游是以县域环境为载体、以自然为背景、以文化为基础、以发展为前提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中具体体现。我们将以我县获得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围绕国家旅游局确定的“2018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充分整合和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这对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响“名山湿地古镇、生态休闲江左”品牌,促进江左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江左休闲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资源独特 江左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独特。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三个台阶,西部属天目山余脉,群山逶迤,竹林葱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代表是黄山风景区。中部丘陵湖泊相互交汇,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鸟群栖,主要代表有南湖湿地风景区。东部水乡平原,河网密集,鱼塘

棋布,阡陌纵横,主要代表是邵洋水乡古镇。江左拥有山、河、湖、泊,这种地形在周边地区较为罕见。 (二)景区布局初步形成 2016年初,编制完成《江左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并相继编制完成了《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江左县西部生态旅游规划》等23个规划,基本上形成全县旅游规划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南湖湿地风景区、邵洋古镇景区、防风古国文化园、碧坞龙潭景区及黄山风景名胜区等5个景区。其中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外海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和湖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防风古国文化园景区是我县首家国家3A级景区。邵洋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三)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初具特色 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县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田园景观资源,“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江左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业鲜明的特色。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园(景区)13个,农家乐经营户进入统计范围达85户,床位407张,餐位5100多席,直接从业人员682人,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杨墩休闲农庄)、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特色点各2个,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家、特色点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星级农家乐3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二星级21家。

光山县红色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 光山是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是大别山革命的重要发祥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也是红25军长征的决策地。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我县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多处,以革命旧址、遗迹为主体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红色景区有:王大湾会议会址,邓颖超祖居,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徐畈革命旧址群,尤太忠、万海峰将军旧居,花山寨会议旧址,殷区起义纪念地,五虎岔羊战斗纪念馆,“决定中原突围”会议会址等。2010年河南省将我县邓颖超祖居推荐到全国二期红色景区名录之中。开发利用好光山红色文化资源,把现有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既是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打造光山红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光山红色旅游服务于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光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业,紧紧抓住“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理念,围绕“千里跃进、红色摇篮”的红色品牌主题,准确定位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红色景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拓宽红色旅游产业市场,加强红色景区旅游业服务管理,使光山红色旅游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呈现出良性增长的发展态势。光山发展红色旅游业的思维超前,善于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接头续尾”完整展现红色文化

产生的历史进程,把红色旅游的文章做的很深、很细,实现了做大做精做旺红色旅游业的目的。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开发以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红色旅游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多次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掌握和澄清了全县红色旅游 资源的底子,为保护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 多处,以革命旧址、遗迹为主体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国家和省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筹资征收了徐畈革命旧址群房屋50余间,邓颖超 祖居房屋30余间,王大湾会议会址房屋150余间。 近几年,利用上级文物保护经费和多方筹集资金维修了王大湾会议会址、徐畈革命旧址群、邓颖超祖居、五虎岔羊战斗纪念馆、尤太忠、万海峰 将军旧居等,并征集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分别进行了陈列布展。红色旅游资 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争取了国家红色旅游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自2005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有利时机,通过不懈努力将王大湾会议会址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确定的12个重要红色旅游景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争取到国家、省配套资金和老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概要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中期论文题目: 研究 学生姓名:王云峰 指导教师:武传表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学号 : 三班四号 20071112010047 日期:二 O 一 0年十月 _ 月二十一 __日 _ 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中, 红色旅游有着特殊的意义。红色旅游可以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 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本文通过以江西省红色旅游为例, 分析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绵薄之力。关键词:红色旅游策略问题爱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daily life, which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red tourism. Red tourism can increase the people's patriotic sentiment, to improve the people's revolutionary history complex, thus promoting the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In this paper, Jiangxi red tourism,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play a humble red.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朱清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1班 学号: 2224107 指导教师: 崔峰职称: 讲师 2007 年 6 月3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朱清 指导教师崔峰 摘要:当前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条件。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湿地相关概念的研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及目前我国湿地开发的个案研究,从而了解我国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与不足,为更好的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Studies on eco-tourismof wetlands Student majoring intourismmanagementZhu Qing Tutor Cui Feng Abstract:Nowadays, the so called “Rising SunIndustry” tourism has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Wetland is thehighest ecosystem on productivity inthe world,for it not only has abundant waterresources, land resources,biodiversity resourcesand mineral resources, but also has tremendou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With thepeculiarnatural andculture landscapes, wetlandsprovide many advantages onwetland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scholar sresearchesonthe concept aboutwetlands、theresources of wetlands to urism andthe examples of wetlandstourism exploitation.Onthe basis of that, we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华东旅游报》作者:伍鹏我国海岛数量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海南岛、港澳台除外),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人口452万,大部分海岛居民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业。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空间大幅缩减,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渔民增收出现困难,海洋渔业和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重点。我国不少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浙江的嵊泗列岛、桃花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成了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地区渔农民思想观念的提升,促进了渔农民的增收,改变了渔农村的村容村貌。但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一些海岛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岛地区的无序开发对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探讨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岛旅游的档次,使海岛旅游发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已成为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旅游开发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所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海洋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当前旅游业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等,都要求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海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必须严格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景区与海岛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海岛旅游开发要坚持应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方针,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其次是必须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和海岛的综合管理,采取严厉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各种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海岛旅游开发应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海岛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岛旅游的细胞,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 1、引言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 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 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亚洲乡村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国国家旅游局坚持推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种业态;日本各地观光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服务设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进行,在充分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为了促使贵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首先要对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生态旅游的相关理念基础上,提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旅游发展 一、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思路的产生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是以研究大型动物在生态旅游中作为游客观看的对象开 始的,后来学者们在研究生态旅游的时发现,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居民越来越注重保护其居住的环境。如Lindberg, Enriquez & Sproule 1996年以洪都拉斯伯利兹地区为例,发现随着社区居民从公园生态旅游中获取收入的增加,社区居民则更加积极地支持保护区的发展。同时,学者们也在对生态旅游的各种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Stefan Gossling (1999)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CBA)对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各种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保护成本、旅游环境危害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旅游经济价值超过常规利益(如砍伐、放牧等)的经济价值。 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开始重视始于1995年,起初学者们主要是将生态旅游的一些思想应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进行研究。而关于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同时从多角度去考虑有关生态旅游对于各种相关群体的影响进行研究。如阎传海(1997、1998)对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张崎等(1999)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特征与对策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对策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旅游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对于讴歌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加快中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后劲、进一步促进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根据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批示精神,国家旅游局在《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 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目前,这项工作已得到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作。 一、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历程 红色旅游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它由此孕育兴起,并受其推动而加速发展。 (一)红色旅游的萌芽阶段 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如嘉兴、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等,作为革命教育基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由于这种形象和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就有组织地前往参观学习,主要目的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大多数情况是由公家支付费用,接待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模式操作;参观者不是一般旅游者的身份,也不愿被冠以“旅游者”的称呼;接待单位不是按照旅游的概念去经营,更明显的是政治任务或事业接待,甚至不计投入和产出,开支大多由国家拨款。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甚至目前仍有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采取这种接待方式。显然,对于这类的参观学习,是不能以旅游的标准去衡量的,也不能称之为“红色旅游”,充其量它只是红色旅游的初期阶段。这个时间段在全国是不统一的。 (二)红色旅游的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崛起。以革命圣地、纪念地和参观点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一些地方,凭借多年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条件,开始探索采用旅游接待的方式经营。他们所依托的旅游资源、接待条件、组织机构,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和“原有的”,发展旅游所必需的“六要素”大致配套,加上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这些地方比经济条件类似的其他地方获得了不少发展的先机。在这个阶段,率先由参观教育转变为“红色旅游”的,并不是最为知名和重要的革命圣地,而是相对级别较低的一些纪念地、参观点,后者所受的体制和级别限制相对较弱,比较容易进行运作体制的变革,即由事业接待、政治接待向旅游接待、旅游经营转变。 (三)红色旅游的加快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各种旅游资源都被纳入研究开发的视线,红色旅游也面临着空前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这一时期,隔几年一次的重大纪念活动,如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庆祝建国50周年等,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排浪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国家宣传机构为主导,各种媒体以很大的提前量、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形成了对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的空前宣传;政府财政拨款对革命文物、遗址的投资维修,对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交通条件、城市环境的大规模投资改造,使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举办的纪念活动、文艺演出,以及各部门组织的参观学习,形成了创历史纪录的参观接待高峰,滚滚不尽的客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红色旅游”的口号和称谓就此产生。这一时期,红色旅游明显登上了新的台阶,当地政府也看到了其发展潜力,坚定和增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 (四)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受人均GDP突破800美元、黄金周等因素的影响,大众旅游和假日旅游蓬勃发展,带火了不少旅游温冷地带,促红了很多个性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也明显受益。这说明,除了在革命纪念日“走红”以外,红色旅游平时也有它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很多地方把红色旅游列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推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一大优势。例如,井冈山在研究当地旅游业定位和形象时,就提出“一红一绿”的战略发展思路,红就是红色旅游,绿就是秀美山水和绿色生态。延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