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ds区元素答案

第十一章 ds区元素答案
第十一章 ds区元素答案

第十一章 ds 区元素

1.

ⅠA ⅠB 价电子构型 ns 1 (n-1)d 10ns 1 原子半径 大 小 电离能 小 大 化学活泼性

强 弱 同族元素化学活泼性变化趋势 增强 减弱

氧化态 +1 +1, +2, +3 与水作用

氢氧化无的碱性及稳定性 强,稳定 弱, 不稳定 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2. ⅡA (碱金属)和ⅡB (铜族)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铜族元素原子次外层为18电子,ⅠA 原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由于18电子结构的屏蔽效应小于8电子结构,使铜族元素原子有效核电荷数大,因而对最外层的一个s 电子吸引比碱金属强;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小而电离能大,金属活动性弱。

(2) 4Ag + 2H 2S + O 2 === 2Ag 2S(黑色) + 2H 2O

3. (1) 2Cu + O 2 + CO 2 + H 2O === Cu 2(OH)2CO 3(绿色)(3) Au + 4HCl + HNO 3 === H[AuCl 4] + NO ↑ + 2H 2O

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CuSO 4 +2 NaOH === Cu(OH)2↓ + H 2O

Cu(OH)2 + 2NaOH === Na 2[Cu(OH)4]2CuSO 4 + 4KI === 2CuI ↓ + I 2 + K 2SO 44CuO === 2Cu 2O + O 2

Cu(OH)2 === CuO + H 2O

4.

Hg(NO 3)2+ 4KI === K 2[HgI 4]

Hg(NO 3)2 + Hg === Hg 2(NO 3)25. Hg(NO 3)2 + 2NaOH - === HgO ↓(黄色) + 2NaNO 3 + H 2O HgO + 2HCl === HgCl 2 + H 2O HgCl 2 + Hg === Hg 2Cl 2

6. (1) 加入NaOH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溶解的是锌盐,不溶解的是镁盐。

(2) 分别取三种盐放入试管中,向各试管中加入氨水放置一断时间,有黑色沉淀出现

的是Hg 2Cl 2 ,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氯化银反应如下:

Hg 2Cl 2+2NH 3 == HgNH 2Cl↓+NH 4Cl+Hg↓ AgCl+2NH 3 == 〔Ag(NH 3)2〕+ + Cl -

(3) 加入KI 溶液,出现黄绿色沉淀的是甘汞,溶解成无色溶液的是升汞。

Hg 2Cl 2 + 2I - == Hg 2I 2↓ + 2Cl -

HgCl 2+4I - == 〔HgI 4〕2-+2Cl -

(4) 加入氨水,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溶解的是锌盐,不溶解的是铝盐。

7. 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3NO ↑ + 4H 2O 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 2H 2O Cu + 2 H 2SO 4(浓) === CuSO 4 + SO 2↑ + 2H 2O

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2NO ↑ + 4H 2O Zn + 2HCl(稀) === ZnCl 2 + H 2↑

4Zn + 10HNO 3(稀) === 4Zn(NO 3)2 + N 2O ↑ + 5H 2O Zn+HNO 3(浓) === Zn(NO 3)2+NO 2↑+H 2O Zn + 2NaOH + 2H 2O === Na 2Zn(OH)4 + H 2↑ Hg 22+ +2OH - ===Hg ↓+HgO ↓+H 2O Hg 2+ + 2OH - === HgO ↓ (黄色) + H 2O 8. Cu 2++2OH - === Cu(OH)2↓ 2Ag + + 2OH - === Ag 2O ↓(黑色) + 2H 2O Zn 2+ + 2OH - === Zn(OH)2↓(白色)(蓝)

Zn 2+ + 4NH 3 === [Zn(NH 3)4]2+ (无色)

Hg 2Cl 2 + 2NH 3 === Hg(NH 2)Cl ↓ + Hg ↓(黑色) + NH 4Cl (观察为灰色)

HgCl 2 + 2NH 3 === Hg(NH 2)Cl ↓(白色) + NH 4Cl

9. Cu 2+ + 4NH 3 === [Cu(NH 3)4]2+ (蓝色) Ag + + 4NH 3 === [Ag(NH 3)4]+ (无色)

10. 2Cu 2+ + 4I - === 2CuI ↓(白色) + I 2 Ag + + I - === AgI ↓(黄色)

42-(无色)

Hg 22+ + === Hg I ↓(淡绿色)

Hg 2+ + 2I - === HgI 2(血红色)

HgI 42- + Hg ↓

11. HgCl 2 + SnCl 2 === Hg + SnCl 4

2Cu(OH)2 + C 6H 12O 6 === Cu 2O + C 6H 12O 7 + 2H 2O

3HgS + 12HCl + 2HNO 3 === 3H 2[HgCl 4] + 3S +2NO + 4H 2O AgBr + 2Na 2S 2O 3(过量) === Na 3[Ag(S 2O 3)2] + NaBr Hg 2Cl 2 + H 2S === Hg + HgS + 2HCl Cu 2O + H 2SO 4 === CuSO 4 + Cu + H 2O

12. (1) Zn + OH - + H 2O === [Zn(OH)4]2- + H 2↑ [Zn(OH)4]2- + 4H + === Zn 2+ + 4H 2O Zn 2+ + 4NH 3 === [Zn(NH 3)4]2+

[Zn(NH 3)4]2+ + S 2- === ZnS ↓ + 4NH 3

Cu(OH)2 === CuO + H 2O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CuCl 2 + Cu + 2HCl(浓) === 2[CuCl 2]- + 2H +

(2) Cu + 2H 2SO 4(浓) === CuSO 4 + SO 2↑ + 2H 2O CuSO 4 + 2NaOH === Cu(OH)2↓ + Na 2SO 4

[CuCl 2]- === CuCl ↓ + Cl -稀释

Cu 2+

Ag +

HCl

Cu 2+AgCl ↓

13. (1)(2)Zn

2+

Mg 2+过量NaOH

[Zn(OH)4]

2-Mg(OH)2↓

(3)Zn 2+

Al 3+ 3.2[Zn(NH 3)4]2+Al(OH)3↓

(4) Hg 2+ Hg 2

2+

Hg 2+Hg

2Cl 2↓

AgCl

AgI

NH 3

[Ag(NH 3)4]+AgI ↓

14. (1)

(2) 加水, HgCl 2溶解, 而Hg 2Cl 2

不溶.

(3)HgS HgI 2HgS ↓

[HgI 4]2-(4) ZnS

CuS HCl

Zn 2+CuS ↓

Cu 2+

Ag +Zn 2+Hg 2+

AgCl ↓Cu 2+Zn 2+Hg 2+

Hg(NH 2)Cl ↓Cu(NH 3)42+

Zn(NH 3)42+

CuS ↓Zn 2+

Cl -过量NH 3

+215.

Ag 2O + 4NH 3H 2O === 2[Ag(NH 3)2]+ + OH - + 3H 2O Cu(OH)2 + 2OH - (6M) === [Cu(OH)4]2-Zn(OH)2 + 2OH - === [Zn(OH)4]2-AgBr + S 2O 32- === [Ag(S 2O 3)2]3- + Br -HgI 2 + 2I - === [HgI 4]2-CuI + I -(饱和) === [CuI 2]-

16.

17. A: CuSO 4; B: Cu(OH)2; C: CuO; D: I 2 + CuI; E: KI 3; F: CuI CuSO 4 + 2NaOH === Cu(OH)2↓ + Na 2SO 4 Cu(OH)2 === CuO + 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CuSO 4 + 4KI === 2K 2SO 4 + 2CuI ↓ + I 2↓ 2KI + 3I 2 === 2KI 3

18. (1) 2CuSO 4 + SO 2 + 2NaCl + 2H 2O === 2CuCl ↓(白色) + Na 2SO 4 + 2H 2SO 4 (2) Ag + + CN - === AgCN ↓(白色) AgCN + CN - === Ag(CN)2 AgCN + Cl - === 不反应

2Ag(CN)2- + S 2- === Ag 2S ↓ + 4CN - (3) HgC 2O 4 + 2Cl - === HgCl 2 + C 2O 42- (HgCL 2为弱电解质) 或HgC 2O 4 + 4Cl - === [HgCl 4]2- + C 2O 42- (4) Hg 2(NO 3)2 + H 2S === HgS ↓ + Hg ↓+ 2HNO 3

(5) Ag +遇I -会生成AgI 沉淀,由于Ag + 浓度降低而造成)/Ag Ag (+

?降低

V]152.0)AgI/Ag ([Θ=?,所以Ag 可与KI 溶液反应,Ag +与ClO 4-之间无反应,ClO 4-的存

在不会改变)/Ag Ag (+

?,因其电极电势较高V 799.0)/Ag Ag ([Θ

=+

?,所以Ag 不会与强酸溶液反应。

19. (1) CuSO 4呈酸性,对植物有伤害,加入石灰乳可中和其

(2) 再生反应:2Ag(S 2O 3)23- + S 2- === Ag 2S + 4S 2O 32- 若Na 2S 过量:2AgBr(相片上) === Ag 2S(相片上) + 2Br -

(3)因镉和锌在自然界中常共生在一起,炼锌厂的污染是镉污染。Θ

第12章 S区元素(第一套)

第12章 S区元素(第一套) 一、单选题 1. 重晶石的化学式是 (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 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 (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 3. NaNO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 (A)Na2O,NO2,O2;(B)NaNO2,O2; (C)NaNO2,NO2,O2;(D)Na2O,NO,O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 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 Li (B) Be (C) Na (D) Mg 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 (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 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Li+ (B) Na+ (C) K+ (D) Mg2+ 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 (A) Li2O2 (B) Na2O2 (C) K2O2 (D) Rb2O2

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 (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 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BaCO3 (B) CaCO3 (C) K2CO3 (D) Na2CO3 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 (A) Na2O2 (B) SrO (C) KO2 (D) BaO2 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 (B) 在s 区元素中,Be、 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 (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 (D) 除Be、 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 13. 关于Mg , Ca , Sr , Ba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 (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 (C) M(HCO3)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O3的溶解度 (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 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

ds区元素

1ds区元素 1.1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Cu(Ⅰ)和Cu(Ⅱ)的相互转化。 (2)掌握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Hg(Ⅰ)和Hg(Ⅱ)的相互转化。 (3)了解镉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4)了解含汞、镉废水的处理。 ds区元素包括铜族元素(铜、银、金)和锌族元素(锌、镉、汞)。这两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与其它过渡元素有所不同,为(n-1)d10n s1~2。由于它们的次外层d能级有10个电子(全满结构),而最外层的电子构型又和s区相同,所以称为ds区。 1.2 铜族元素通性和单质 1.2.1概述 ⅠB族元素包括铜(Cu)、银(Ag)、金(Au)三种元素,通常称为铜族元素。铜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0n s1。最外层与碱金属相似,只有1个电子,而次外层却有18个电子(碱金属有8个电子)。因此与同周期的ⅠA族元素相比,铜族元素原子作用在最外层电子上的有效核电荷较多,最外层的s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比碱金属元素原子要强得多,所以铜族元素的电离能比同周期碱金属元素显著增大,原子半径也显著减小,铜族元素单质都是不活泼的重金属,而相应的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都是活泼的轻金属。 表 1.2-1 碱金属与铜族元素比较 自然界的铜、银主要以硫化矿存在,如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 S2),孔

雀石[Cu2(OH)2C O3]等;银有闪银矿(Ag2S);金主要以单质形式分散在岩石或沙砾中,我国江南、甘肃、云南、新疆、山东和黑龙江等省都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和金矿。 铜族元素密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小,导电性好,延展性好,尤其是金。1克金可抽3公里长的金丝,可压成0.1微米的金箔,500张的总厚度比头发的直径还薄些。金易生成合金,尤其是生成汞齐。铜是宝贵的工业材料,它的导电能力虽然次于银,但比银便宜得多。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铜用在电器、电机和电讯工业上。铜的合金如黄铜(Cu-Zn)、青铜(Cu-Sn)等在精密仪器、航天工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银的导电、传热性居于各种金属之首,用于高级计算器及精密电子仪表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在工业上的用途已经超过制造首饰和货币。 铜是许多动植物体内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铜和银的单质及可溶性化合物都有杀菌能力,银作为杀菌药剂更具奇特功效。 1.2.2与空气的反应 Cu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的空气中的O2反应,加热时生成CuO: 2Cu+O2(空气)→2CuO(黑色) Cu在常温下与潮湿的空气反应: 2Cu+O2+H2O+C O2→Cu(OH)2·CuC O3(铜绿) Au、Ag加热时也不与空气中的O2反应。银与硫具有较强的亲和作用,和含有H2S的空气接触逐渐变暗: 4Ag+2H2S+O2→2Ag2S(黑色)+2H2O 1.2.3与酸的反应 铜族元素不能从非氧化性稀酸中置换出氢气,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浓硫酸反应,可以溶于硝酸,银能溶于硝酸,金只能溶于王水。 1.2.4络合反应 铜、银、金都易形成配合物。湿法冶金(用氰化物从Ag、Au的硫化物矿或砂金中提取银和金)就是利用这一性质。例如: 2Ag2S+10NaCN+O2+2H2O→4Na[Ag(CN)2]+4NaOH+2NaCNS

第十二章 s区元素复习提纲,及试题

第十二章s区元素预习提纲 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概述。 2、单质的存在及制备,物理和化学性质。 3、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氢化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的生成和基本性质。 4、碱金属和碱土今生缘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 5、重要的盐类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6、锂和铍的特殊性。 第十二章s区元素复习题 一、是非题: 1、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原子电离势都是自上而下降低,但它们生成离子M+或M2+的标准电极电势并不是自上而下减小的。 2、Na在蒸气状态下可以形成双原子分子,而Be在蒸气状态下仅能形成单原子分子。 3、除LiOH外,所有碱金属氢氧化物都可加热到熔化,甚至蒸发而不分解。 4、在空气中燃烧Ca或Mg,燃烧的产物遇水可生成氨。 5 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和硫酸盐在中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都是自上而下的减小。 二、选择题: 1、下列金属中最软的是 A、Li B、Na C、Cs D、Be 2、与同族元素相比,有关铍的下列性质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高熔点 B、有最大密度 C、有最小的原子半径 D、硬度最大 3、下列方法中适合制备金属铯的是 A、熔融盐电解法 B、热还原法 C、金属置换法 D、热分解法 5、金属锂应存放在A、水中B、煤油中C、石蜡中D、液氨中 6、碱金属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都是普通的氧化物M2O B、钠钾是过氧化物M2O2 C、钾铷铯是超氧化物MO2 D、铷铯是臭氧化物MO3 7、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LiOH B、Mg(OH)2 C、Be(OH)2 D、Ca(OH)2 8、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Be(OH)2 B、Ca(OH)2 C、Sr(OH)2 D、Ba(OH)2 9、芒硝和元明粉的化学式分别为 A、Na2 SO4·10H2 O Na2 SO4 B、CaSO4·2H2 O Na2 SO4·10H2 O C、Na2 S Na2 S2O3·5H2O D、NaNO3 Na2SO4 10、下列碳酸盐的热稳定性顺序是 A、BeCO3 > MgCO3 > CaCO3 > SrCO3 > BaCO3

s区元素

第9章 s 区元素 【9-1】试说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同一族从上到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下列性质递变的情况:(1)离子半径, (2)电离能,(3)离子水和能。并解释原因。 解:(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增大,这是因为随着主量子数的增加,外层电子在核外出现概率最大的距离明显增加;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离子半径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核电荷的增加,核对于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即有效核电荷)增强的缘故。 (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上到下电离能减小,是因为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减小;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电离能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有效核电荷的增加,和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增加的缘故。 (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上到下水合能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增加,离子半径增加,正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力减小的缘故。。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水合能增加,碱土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均为正二价离子,所以电荷高于正一价碱金属离子的缘故。 【9-2】锂、钠、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何种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情况如何?以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解:分别生成Li 2O 、Na 2O 2、KO 2 ; 【9-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Al 溶于NaOH 溶液中 (2)Ba(NO 3)2加热分解 (3)Na 2O 2+CO 2 (4)CaH 2+H 2O (5)Na 2O 2+Cr 2O 3 (6)K+KNO 3 解:(1) 2Al + 2NaOH + 6H 2O = 2NaAl(OH)4 + 3H 2↑(2)Ba(NO 3)2 = Ba(NO 2)2 + O 2↑(3) 2Na 2O 2 + 2CO 2 =2NaCO 3 + O 2(4) CaH 2 + 2H 2O =Ca(OH)2 + 2H 2↑(5) 3Na 2O 2 + Cr 2O 3 = 2Na 2CrO 4 + Na 2O (6) 10K + 2KNO 3 = 6K 2O + N 2↑ 【9-4】比较下列性之的大小: (1)溶解度:CsI ,LiI ,CsF ,LiF ,LiClO 4,KClO 4 (2)碱性的强弱:Be(OH)2, Mg(OH)2,Ca(OH)2, NaOH (3)分解温度:Na 2CO 3,NaHCO 3,MgCO 3, K2CO 3 (4)水和能:Na +, K +,Mg 2+,Be 2+ 解:(1)溶解度:CsILiF; LiClO 4>KClO 4 (2)碱性的强弱:Be(OH)2Na 2CO 3> MgCO 3>NaHCO 3 (4)水和能:Na +>K +> Be 2+>Mg 2+ 【9-5】解释下列事实: (1)卤化锂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LiI >LiBr >LiCl >LiF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第12章ds区元素.doc

第十二章ds区元素 12.1 铜族元素 (1) 12.2 锌族元素 (10) 12.1 铜族元素 12.1.1 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 1.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 对于Cu、Ag、Au,Δ(I2-I1)Au < Δ(I2-I1)Cu < Δ(I2-I1)Ag 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 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2.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1).物理性质 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

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 浓盐酸在加热时也能与铜反应,这是因为Cl-和Cu+形成了较稳定的配离子[CuCl4]3-,使Cu == Cu++e-的平衡向右移动: 铜易为HNO3、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银与酸的反应与铜相似,但更困难一些;而金只能溶解在王水中:

第12章 s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176 第12章s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2章 s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s区元素包括周期表中ⅠA和ⅡA族元素,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ⅠA族是由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金属元素组成。由于它们氧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称为碱金属(Alkali metals)。ⅡA族是由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及镭(Ra)六种元素组成,由于钙、锶、钡的氧化物难溶,难熔(类似于土),且呈碱性而得名碱土金属(Alkaline earth metals)。 ⅠA、ⅡA族元素中、钠、钾、镁、钙、锶、钡、发现较早,在1807-1808年由美国年轻科学家戴维(H,Davy)首次制得。它们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人们与钠、钾的化合物(如食盐)打交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锂、铍、铷和铯的发现和游离制得相对稍晚些(1821-1861)年,它们在自然界存在较少,属于稀有金属。钫和镭是放射性元素,钫(Fr)是1939年法国Marguerite perey发现的,元素名由France而来。钫是有强放射性,半衰期很短的金属元素,在天然放射性衰变系(锕系)以及核反应(中子轰击镭)中形成微量的钫。镭是1898年法国皮尔(pierre)和马利亚居里(Marie Curie)发现。他们首先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来。镭的所有同位素都有放射性且寿命最长,如226Ra 的半衰期为1602年。它是在238U的天然衰变系中生成。 12.1 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 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分别为ns1,ns2,它们的原子最外层有1~2个s电子,所以这些元素称为s区元素。s区元素能失去1个或2个电子形成氧化态为+1、+2 的离子型化合物(Li、Be除外)。 12.1.1 通性 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基本性质列于表12-1和表12-2中。 表12-1碱金属的基本性质 碱金属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ns电子,而次外层是8电子结构(Li的次外层是2个电子),

第章ds区元素

第11章ds区元素 【11-1】试从下表所列的几个方面去比较ⅠA和ⅠB族元素的性质: ⅠA ⅠB 价电子构型 原子半径 电离能 化学活泼性 同族元素化学活泼性变化趋势 氧化态 与水作用 氢氧化无的碱性及稳定性 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解: 【11-2】试从习题1所列的几个方面去比较ⅡA和ⅡB族元素的性质。 解:

ⅡA (碱金属)和ⅡB (铜族)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铜族元素原子次外层为18电子,ⅠA 原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由于18电子结构的屏蔽效应小于8电子结构,使铜族元素原子有效核电荷数大,因而对最外层的一个s 电子吸引比碱金属强;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小而电离能大,金属活动性弱。 【11-3】解释下列现象并写出反应式: (1)埋在湿土中的铜线变绿。 (2)银器在含H 2S 的空气中发黑。 (3)金不溶于浓HCl 或HNO 3中,却溶于此两种酸的混合液中。 解: (2) 4Ag + 2H 2S + O 2 === 2Ag 2S(黑色) + 2H 2O 3. (1) 2Cu + O 2 + CO 2 + H 2O === Cu 2(OH)2CO 3(绿色)(3) Au + 4HCl + HNO 3 === H[AuCl 4] + NO ↑ + 2H 2O 【11-4】以CuSO 4为原料制取下列物质: [Cu(NH 3)4]2+ Cu(OH)2 CuO Cu 2O Na 2[Cu(OH)4] CuI 解: 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CuSO 4 +2 NaOH === Cu(OH)2↓ + H 2O Cu(OH)2 + 2NaOH === Na 2[Cu(OH)4]2CuSO 4 + 4KI === 2CuI ↓ + I 2 + K 2SO 44CuO === 2Cu 2O + O 2 Cu(OH)2 === CuO + H 2O △ △ 4.

s区元素

第十二章s区元素 教学重点:1.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碱金属的钠与钾,碱土金属的镁、钙、钡的性质。 3.其氢氧化物的溶解性和碱性。 4.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一些重要性质。 第一节氢 一、物理性质 氢(hydrogen)是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如果以原子百分数计,氢占81.75%,氢是太阳发生热核反应的主要原料。是供给地球上生物生存的最大能源。 氢在地壳(包括大气、水、岩石圈)中的含量,若以原子百分数计占17%,若以质量百分数计约占1%。氢虽存在量不大,但分布却十分广泛。自然界中,氢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如在水中、有机物中、生物体中等,仅只在天然气等少数物质中有少量单质氢存在。 已知氢有三种同位素,自然界 氢或氕(用11H或H表示)99.98% 重氢或氘(deuterium)(用21H或D表示)0.02% 氚(tritium)(用31H或T表示)107个普通氢原子才有1个氚原子 氢的同位素之间由于电子结构相同,故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是它们的原子质量相差较大,从而引起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如:H2的沸点为20.4K,熔点为14.0K D2的沸点为23.5K,熔点为18.65K 氘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原子反应堆中的重水有关,并广泛地应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光谱分析。氚的重要性在于和核聚变反应有关,也可用作示踪原子(tracer element)。 单质氢是以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它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气体,是空气密度的1/14.38,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低的。用它的密度小的性质,可以填充氢气球,但有易于着火的缺点。 如将氢气进行深度冷冻并加压,氢气可转变成液体,利用液态氢的低温,可以将除氢以外的其它气体变成固体,在14.0K时可转变为透明固体。 氢在水中微微溶解,273K时1体积水仅能溶解0.02体积的氢气,但氢气可被某些金属(如镍、钯、铂)吸附,如室温时1体积细钯粉,大约吸收900 233

第十五章 ds区元素 - 河南中医学院精品课程网

第十五章 ds区元素 问答题 1.将某金属的氨配合物无色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则迅速变成蓝色溶液A.向A中 加入NaCN时,蓝色消失生成溶液B,向B中加入锌粉则生成红棕色沉淀C,C 不溶于碱和非氧化性酸.可溶于热硝酸生成蓝色溶液D, 当逐滴加入NaOH溶液于D时,则生成蓝色胶状沉淀E,过滤强热得黑色金属氧化物,判断A,B,C,D.E各为何物。(用化学式表示) 2.在氯化汞溶液中,通入气体A,产生白色沉淀B,将B过滤,在所得滤液中加入 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其不溶于硝酸,将白色沉淀B转入氯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D.将D在空气中加热转化为红色固体物质E.判断A,B,C,D,E各为何物。 3.含有ⅠA和ⅠB两种离子的混合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 过滤分离后,向A中加入氨水部分溶解为无色溶液B,往其中加硝酸产生白色沉淀C,而部分沉淀A加氨水后转化为灰黑色沉淀D.将D溶于硝酸形成无色溶液,往此溶液中加入KI产生桔红色沉淀E. A, B,C,D,E各为何物。 一种白色混合物,加水部分溶解为氯化物溶液A,不溶部分B仍为白色. 往A中滴加SnCl2先产生白色沉淀C,而后产生灰黑色沉淀D,往A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E,而往不溶物B中, 加入氨水则B溶解为无色溶液F,再加入硝酸而B重现. A,B,C,D,E,F各为何物。 4. 为什么cu(II)在水溶液中比在cu(I)更稳定,Ag(I)比较稳定,Au易于形成+III氧化态化合物? 5. 用反应方程式说明下列现象? (1)铜器在潮湿空气中慢慢生成一层绿色的铜锈; (2)金溶于王水; (3)在CuCl 2 浓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时,溶液颜色由黄棕色经绿色而变为蓝色; (4)当SO 2通入CuSO 4 与NaCl浓溶液中时析出白色沉淀; (5)往AgNO 3 溶液中滴加KCN溶液时,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溶解,再加入NaCl 溶液时,并无AgCl沉淀生成,但加入少量Na 2S溶液时却有黑色Ag 2 S沉淀析出; (6)热分解CuCl 2·2H 2 O时得不到无水CuCl 2

第15章 s区元素

第十五章 s区元素 一、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s区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解释碱金属与水、醇和液氨反应的不同; 2. 了解主要元素的矿物资源及单质的制备方法,特别注意钾和钠制备方法的不同; 3. 了解s区元素的氢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特别注意氢氧化物的碱性变化 规律; 4. 了解s区元素的重要盐类化合物,特别注意盐类溶解性的热力学解释; 5. 会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碳酸盐分解规律; 6. 了解对角线规则和锂、铍的特殊性。 二、要点 1. 汞齐(amalgam ) 又称汞合金,汞的特性之一是能溶解除铁以外的许多金属而生成汞齐。汞与一种 或几种金属形成汞齐时,含汞少时是固体,含汞多时是液体。天然的有金汞齐,银 汞齐,人工制备的有:钠汞齐、钾汞齐、锌汞齐、锡汞齐、铅汞齐等。 2. 熔盐电解法(Molten-salt electrolysis) 指以熔融态盐类为原料的电解方法,常用于制备不能由水溶液中制备的金属,如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钍、钽混合稀土金属的生产。有时为降低熔体的熔点,节 省电能,须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剂。 3. 热还原法(Thermo-deoxidization) 用化学活性较强的金属,将被还原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以制备金属或其 合金的方法。 4. 冠醚(Crown ether) 分子结构类似皇冠的“大环多醚”。最常用的有18-冠-6 (如下图中的a)、二环己基 -18-冠-6及二苯基18-冠-6等。冠醚对K+、Na+及其他阳离子有很强的选择性络合 ,F- ),提 K + X- 表示( X=MnO 4高了裸阴离子的活性。冠醚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相转移反应的催化剂”。 5.穴醚(Cryptant) 分子结构类似地穴的“大环多醚”。穴醚几乎能够实现对K+和Na+离子的完全 分离,选择性可高达105:1。如下图中的(b) (c)所示。 (a) (b) (c)

第11章S区元素自测题

《元素化学》 第1章 《S 区元素》自测题 班级:应用化学1201B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75分) 1 在下列性质中,碱金属比碱土金属高(或大)的是 ( ) A. 熔点 B. 沸点 C. 硬度 D. 半径 2 下列性质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不具有的是 ( ) A. 与水剧烈反应 B. 与酸反应 C. 与碱反应 D. 与强还原剂反应 3ⅠA,ⅡA 族元素的电离势,电负性和M 2分子中共价键的强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 (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无法推测 D. 变化不大 4 下列原子中哪一种原子第一电离势最大 ( ) A. Na B. Li C. Be D. Mg 5 碱土金属与碱金属相比较,碱土金属比相邻的碱金属多一个电子,即增加了一个 单位的核电荷,所以 ( ) A. 碱土金属原子半径比相邻的碱金属大些 B. 电离势大 C. 较易失去第一个电子 D. 比碱金属更活泼 6 下列元素中形成化合物时,共价倾向最小的是 ( ) A. Be B. Li C. Ba D. Cs 7 最轻的金属是以下金属中的 ( ) A. Be B. Li C. Na D. Mg 8 下列金属单质不能保存在煤油里的是 ( ) A. Li B. Na C. K D. Rb 9 金属钠应保存在 ( ) A. 酒精中 B. 液氨中 C. 煤油中 D. 空气中 10 下列金属单质表现两性的是 ( ) A. Li B. Mg C. Ba D. Be 11 因为E ?(Na +/Na)

第11章-ds区元素

第11章 ds区元素 【11-1】试从下表所列的几个方面去比较ⅠA和ⅠB族元素的性质: ⅠA ⅠB 价电子构型 原子半径 电离能 化学活泼性 同族元素化学活泼性变化趋势 氧化态 与水作用 氢氧化无的碱性及稳定性 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解: 【11-2】试从习题1所列的几个方面去比较ⅡA和ⅡB族元素的性质。 解:

ⅡA(碱金属)和ⅡB(铜族)族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铜族元素原子次外层为18电子,ⅠA原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由于18电子结构的屏蔽效应小于8电子结构,使铜族元素原子有效核电荷数大,因而对最外层的一个s电子吸引比碱金属强;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小而电离能大,金属活动性弱。 【11-3】解释下列现象并写出反应式: (1)埋在湿土中的铜线变绿。 (2)银器在含H2S的空气中发黑。 (3)金不溶于浓HCl或HNO3中,却溶于此两种酸的混合液中。 解: 3. (1) 2Cu+ O2 + CO2 + H2O === Cu2(OH)2CO3(绿色) (2) 4Ag + 2H2S + O2 === 2Ag2S(黑色) + 2H2O (3) Au + 4HCl + HNO3 === H[AuCl4] + NO↑ + 2H2O 【11-4】以CuSO4为原料制取下列物质: [Cu(NH3)4]2+Cu(OH)2CuO Cu2O Na2[Cu(OH)4] CuI 解:

CuSO 4 + 4NH 3 === [Cu(NH 3)4]SO 4 CuSO 4 +2 NaOH === Cu(OH)2↓ + H 2O Cu(OH)2 + 2NaOH === Na 2[Cu(OH)4]2CuSO 4 + 4KI === 2CuI ↓ + I 2 + K 2SO 44CuO === 2Cu 2O + O 2 Cu(OH)2 === CuO + H 2O △ △ 4. 【11-5】以Hg(NO3)2为原料制取下列物质: HgO HgCl 2 Hg 2Cl 2 Hg 2(NO 3)2 K 2[HgI 4] 解: Hg(NO 3)2+ 4KI === K 2[HgI 4] Hg(NO 3)2 + Hg === Hg 2(NO 3)25. Hg(NO 3)2 + 2NaOH - === HgO ↓(黄色) + 2NaNO 3 + H 2O HgO + 2HCl === HgCl 2 + H 2O HgCl 2 + Hg === Hg 2Cl 2 【11-6】用适当的方法区别下列物质: (1)镁盐和锌盐 (2)AgCl 和Hg 2Cl 2 (3)升汞和甘汞 (4)锌盐和铝盐 解:(1)加入NaOH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溶解的是锌盐,不溶解的是镁盐。 (2)分别取三种盐放入试管中,向各试管中加入氨水放置一断时间,有黑色沉淀出现的是Hg 2Cl 2 , 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氯化银反应如下: Hg 2Cl 2+2NH 3 == HgNH 2Cl ↓+NH 4Cl+Hg ↓ AgCl+2NH 3 == 〔Ag(NH 3)2〕+ + Cl - (3)加入KI 溶液,出现黄绿色沉淀的是甘汞,溶解成无色溶液的是升汞。 Hg 2Cl 2 + 2I - == Hg 2I 2↓ + 2Cl - HgCl 2+4I - == 〔HgI 4〕2-+2Cl - (4)加入氨水,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溶解的是锌盐,不溶解的是铝盐。 【11-7】Cu 和Zn 能否分别与稀HCl 溶液,浓H2SO4溶液,浓HNO3溶液及NaOH 溶液反应?若能反应,试写出反应式。 解:

第12章s区元素课后习题答案

第12章s区元素课后习题答案: 1. 写出周期表s 区元素的化学符号并回答下列各种性质的变化规律 (1) 金属的熔点; (2) 族氧化态阳离子的半径; (3) 过氧化物热分解生成氧化物的趋势; 解答 (1)参见表12.1,总的规律是各族由上至下熔点降低,因为价电子数相同,半径递增,金属键逐渐减弱。碱土金属比对应碱金属熔点高,是因为:①每个碱土金属原子中有两个价电子,而碱金属只有一个价子;②碱土金属的晶格结构多是属于配位数为12的最密堆积(六方密堆积或立方面心密堆积),而碱金属的结构是属于体心立方晶格,配位数为8,是次密堆积。因而金属键强弱不同。碱土金属中不完全是由大到小,是由于其晶格类型不同所致。 (2) 表2.2,半径自上而下增大。 (3) 随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热分热温度增高。 2. 解释 (1)钡能形成过氧化物而铍则不能,钠能形成过氧化物而锂则不能。 (2) 第2族元素自上而下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而硫酸盐则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3) 碱金属元素中以锂的标准还原电势最低,而锂与水之间的反应却最缓和。 (4) 锂和铍的卤化物较之各自同族元素的卤化物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5) 钠的钴亚硝酸盐、四苯硼酸盐和氯铂酸盐易溶于水而相应的钾盐则难溶。 (6) Be(OH)2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而同族其他元素的氢氧化物只能溶于酸。

(7) 冠醚和穴醚配体对不同大小碱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配位。 解答 (1)Be、Li 的半径太小。 (2)由于OH-是个体积小的阳离子,而SO体积大,根据相差溶解规律而知之。 (3)电极电势属热力学范畴,而反应的剧烈程度属动力学范畴,两者之间并无直接联系。锂与水反应缓和的原因有二:①锂的熔点较高(180℃),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其熔化,是固一液反应,不象钠、钾熔点低(分别为98℃和63.5℃)是液-液反应;②锂与水反应的产物LiOH溶解度小,一旦产生,就覆盖在锂的表面上,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4) 锂和铍的离子半径特别小,离子势大,极化力强和半径较大的X-(变形性大)结合有较多的共价性,因而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其它同族元素则为离子性化合物。 (5)三个酸根均为大阴离子,K+比Na+半径大,自然前者形成的盐比后者形成的盐稳定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仍是相差溶解规律的典型例子。 (6)根据ROH 规则,Be(OH)2 为两性化合物,故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而同族其他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都很强,故只能溶于酸。 (7) 参见节12.2.4。 3. 回答下列用途所依据的性质,可能情况下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1) 锂用做生产热核武器的一种原料。 (2) 铯用于制造光电池和原子钟。 (3) 钠用于干燥醚类溶剂时,能显示出溶剂的干燥状态。 (4) 钠用于钛和其他一些难熔金属的高温冶炼。 (5) 钠钾合金用做核反应堆的冷却剂。

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试题及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金属中,最不活泼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Cu B. Ag C. Zn D.Hg 2.与银反应能置换出氢气的的稀酸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硫酸 B. 盐酸 C. 硝酸 D.氢碘酸 3.为除去铜粉中少量氧化铜,应采取的操作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浓盐酸洗 B. KCN溶液洗 C. 稀硝酸洗 D. 稀硫酸洗 4.下列化合物,在硝酸和氨水中都能溶解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AgCl B. Ag2CrO4 C.HgCl2 D. CuS 5.下列化合物中颜色最浅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Ag3PO4 B.CuI C.AuCl D. HgO 6.下列化合物中,在氨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溶解的好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ZnCl2 B. CuCl2 C. Hg2Cl2 D. AgCl 7.关于CuCl2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是离子型化合物 B.是链状结构 C. 与HCl反应可生成配合物 D. 不论晶体还是水溶液均有颜色 8.向CuSO4入氨水的过程中,可能得到()(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 Cu(OH)2. B.Cu2(OH)2SO4 C. [Cu(NH3)4]2+ D.[Cu(H2O)4]2+ 9.下列物质不能产生黑色物质的是(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Cu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至773K B. Ag与含H2S的空气接触 C. AgBr见光 D. ZnO在H2S气流中加热 10.往含有Ag+、Cd2+、Al3+、Hg22+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能析出沉淀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Al3+和Cd2+ B.Ag+和Hg22+ C.Ag+和Cd2+D只有.Ag+ 11. 能区分Zn2+和Al3+的下列试剂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 NaOH B. HCl C. Na2CO3 D. NH3.H2O

湖南理工学院无机化学习题库第12章 s区元素(第二套)

第12章s区元素(第二套)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 1. CaH2便于携带,与水分解放出H2,故野外常用它来制取氢气。()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很活泼,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它们的游离状态。() 3. 碱金属的熔点、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降低,可见碱土金属的熔点沸点也具有这变化规律。() 4. 碱金属是很强的还原剂,所以碱金属的水溶液也是很强的还原剂。() 5.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都是强碱性的。() 6. 氧化数为+2的碱土金属离子,在过量碱性溶液中都是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7.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 8.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 9.某溶液共存有Na+,K+,Al3+,NO,HCO,SO,并无任何反应发生。() 10. 由Li至Cs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其第一电离能也逐渐增大。()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 1.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 2.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 Li (B) Be (C) Na (D) Mg 3.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

(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 4.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Li+ (B) Na+ (C) K+(D) Mg2+ 5.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 (A) Li2O2 (B) Na2O2(C) K2O2(D) Rb2O2 6.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 (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 7.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BaCO3(B) CaCO3 (C) K2 (D) Na2CO3 8. 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 NaF (B) KF (C) CaF2 (D) BaF2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用煤气灯加热时分解产物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A) NaNO3, KNO3 (B) LiNO3 , NaNO3 (C) LiNO3, Mg(NO3)2(D) Mg(NO3)2 , Cu(NO3)2 10. 下列化物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LiF (B) NaClO4 (C) KClO4 (D) K2PtCl6 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 (A) Na2O2 (B) SrO (C) KO2(D) BaO2 12. 下列钡盐中,在酸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第11章s区元素和稀有元素习题集解答

第11章习题解答第11章(03525)重水是由H和18O组成的水。.() 解:错 第11章(03526)氢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解:错 第11章(03527)由于H2是双原子分子,所以H2比He的扩散速率小。.()解:错 第11章(03528)氢气是最轻的单质,所以它的熔点和沸点在所有单质中最低。.() 解:错 第11章(03529)因为氢分子的极化率大于氦分子的极化率,所以氢的熔点比氦高。.() 解:对 第11章(03530)常温下H2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其原因之一是H-H键键能较大。() 解:对 第11章(03531)实验室所用氢气钢瓶应放在室外,这是因为氢气.()。 (A)密度小;(B)扩散快;(C)易燃易爆;(D)导热性好。 解:C 第11章(0353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A)CO和N2;(B)CO和O2;(C)CO和H2;(D)CO2和H2O。 解:C 第11章(03533)下列氢气制法中,工业上不常采用的是.()。

(A)电解法;(B)水煤气法;(C)甲烷转化法;(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解:D 第11章(03534)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适用于工业制氢的是()。 (A)H2O(电解)→H2+O2; (B)Zn+H2SO4→ZnSO4+H2; (C)C+H2O(g)? ?CO+H2; ?→ (D)CH4+H2O(g)?,Ni,Co ?→ ????CO+H2。 解:B 第11章(03539)在某些工厂用氢气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氢气.()。 (A)密度小;(B)扩散快;(C)易燃易爆;(D)导热性好。 解:D 第11章(03535)下列氢气制法中,工业上不常采用的是.()。(A)电解法;(B)水煤气法;(C)甲烷转化法;(D)碱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解:D 第11章(03536)下列分子或离子不能存在的是.()。 (A)H2;(B)H2+;(C)H22+;(D)H-。 解:C 第11章(03537)下列原子、离子和分子中属于反磁性的是.()。(A)H;(B)H2;(C)H2+;(D)H2-。 解:B 第11章(03538)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是.()。 (A)ⅠA族;(B)ⅦA族;(C)ⅣA族;(D)特殊的位置。

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ds区元素选述.

第11章ds区元素选述 (I B、II B族: Cu, Ag, Au, Zn, Cd, Hg) 一、铜分族、锌分族通性(掌握) 101-2 1、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①电子层数;②有效核电荷;③核外电子排斥力。2、 A B

IVB …… VIII IB IIB IIIA Al Z* 显著↗,主导 Ti Cu Zn Ga r↗,次要 Zr Ag Cd In ∴金属性渐弱 Hf Au Hg Tl (周期性) 副族(IVB ~ VIII)和IIIA主族(铝分族)金属性由上到下依次减弱(Z*因素占主导地位),与其它主族和IIIB族(Sc,Y,镧系,锕系)( r因素占主导地位)规律相反! 主族(除IIIA外)和IIIB族金属性、:上→下金 →。 3、熔沸点与升华热、颜色的比较: A、熔沸点与升华热 熔沸点:IB >IIB IB>IA IIBIIB IB>IA IIB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第12章ds区元素

第十二章ds区元素 12.1 铜族元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锌族元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铜族元素 12.1.1 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 1.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 对于Cu、Ag、Au,Δ(I2-I1)Au < Δ(I2-I1)Cu < Δ(I2-I1)Ag 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 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2.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1).物理性质 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

《无机化学》第十二章s区元素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s区元素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解:因NaOH可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CO3,所以商品NaOH会含有少量的Na2CO3。鉴定方法是: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溶液,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O32-存在。去除的方法是:把NaOH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则Na2CO3会沉淀析出。过滤即可去除Na2CO3。 4解:(1)利用其溶解度的差异,Li2CO3在水中溶解度小,而K2CO3易溶于水。 (2)用焰色反应,Li+为红色,K+为紫色(透过Co玻璃观看) 5解:NaOH和Ca(OH)2的区分方法有: (1)各配成溶液,向其澄清的溶液中吹入CO2, 变混浊的是Ca(OH)2, 无现象的是NaOH. (2)用焰色反应, 钠呈黄色, 钙呈橙红色. (3)加草酸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的是Ca(OH)2, 无现象的NaOH. KOH和Ba(OH)2的区分方法: (1)各配成溶液,向其加入H2SO4, 出现白色沉淀的是Ba(OH)2, 无现象的KOH. (2)用焰色反应, K呈紫色, Ba呈绿色. (3)加Na2CrO4, 产生黄色沉淀的是Ba(OH)2, 无沉淀的是KOH. 6解:分离MgCl2和BaCl2,可加H2SO4(或者Na2CrO4),Ba2+以BaSO4(或BaCrO4)沉淀析出,而Mg2+留在溶液中而达到分离。 分离MgCl2和NaCl,可加Na2CO3(或者H2C2O4),Mg2+以MgCO3(或MgC2O4)沉淀析出,而Na+不形成沉淀留在溶液中而达到分离。 7解:各取少量配成溶液,根据其溶解度分成两组, (1)不能完全溶解的有:MgCO3;Mg(OH)2;BaCO3; (2)完全溶解的是:Na2CO3;Na2SO4;CaCl2。 取(2)的溶液,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2SO4和CaCl2。再向这两种溶液中加入Ba(NO3)2,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Na2SO4,无现象的是CaCl2。 取(1)组中的三种固体,加稀HCl,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MgCO3和BaCO3;溶解的为Mg(OH)2。再向加了HCl的MgCO3和BaCO3溶液中滴加Na2SO4,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BaCO3,无现象的是MgCO3。 CO32- + 2H+ == CO2 + H2O Ba2+ + SO42- == BaSO4 MCO3 + 2H+ == M2+ + CO2 + H2O(M=Mg2+,Ba2+) Mg(OH)2 + 2H+ == MgCl2 + H2O 8解:A:BaCO3;B:BaO;C:CaCO3;D:BaCl2;E:BaSO4。 BaCO3?→ ??BaO + CO2Mg(OH)2 + CO2 == CaCO3+ H2O BaO + H2O == Ba(OH)2 Ba(OH)2 + 2HCl == BaCl2 + 2H2O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