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海岸动力学试卷海岸答案

河海大学海岸动力学试卷海岸答案
河海大学海岸动力学试卷海岸答案

二、

1、波速,相速度或速度是一个特定的相在介质中移动的速率或水中波峰移动的速率。它可以通过波长比周期进行计算。

2、深水——水深大于波长的一半,即2L h >,波的相速度很难被水深影响。深水情况适用于很多由于海上的风在海面引起的风浪;

有限水深——水深202L L h << 浅水——20

L h < 3、深水区的波浪外形是波长长且波高小的。当波浪进入浅水区,传播速度和波长减小,波浪变得陡峭,波高增加直到波列由被平缓的波谷分隔的尖的波峰组成。(上一句有点拗口。。。)我觉得后面的没用,不翻译了。

4、间接作用的波浪趋势和近岸的水深测量对沿岸流有影响。?当波浪以某一角度破碎时,波浪破碎的动量形成了和破碎波前进方向一致的近岸流和段波。成堆的波浪形成了在破波带内和海岸平行的沿岸流。沿岸流会顺着海岸在碎浪区和海岸间流动。当波浪很高而且波浪接近海岸的角度是垂直的时候,沿岸流是最强的。沿岸流的最大速度一般是在波浪表面接近破波点的位置出现。

3、波浪破碎类型有三种:崩破波、卷破波和激破波。这个不如书上的详细P78

崩破波:波浪首先在波峰顶端出现白色浪花,随着波浪向前传播,波峰顶部浪花不断产生,直至海岸附近。(波陡大,水底坡度小时发生)

卷破波:波峰的前沿面首先变得陡立,然后卷曲成舌状,舌状波峰逐渐向下翻卷,最后投入水中,发生破碎,并伴随着空气的卷入。(波陡中等,水底坡度中等)激破波:波峰前后逐渐变得非常不对称,之后在波峰前沿根部开始出现破碎,随后波峰前面大部分呈非常杂乱的破碎状态,并沿斜坡上爬。(波陡小,水底坡度较大)影响因素:深水波陡和海岸坡度

4、不考虑侧向混合时,沿岸流速呈三角形分布,在破波线处,沿岸流速最大,而在破波点外,没有沿岸流,因而在破波点流速分布不连续。考虑侧向混合时,由于侧向紊动动量交换,促使破波带内沿岸流动量向带外扩散,发生流速再分布。沿岸流速分布趋于平坦,最

大流速向岸线靠拢,且破波带外流速增强。

5、垂直岸线海岸建筑包括丁坝和防波堤。

丁坝是一种通过泥沙在坝格内淤积,从而使海滩增宽,达到保护海滩目的的建筑。它们垂直于海岸并深入海中。这导致上行海岸的泥沙的聚集。下行海岸的建筑将会被侵蚀来满足这一点的波浪沉积物传输能力。丁坝会以坝格的形式修建并且这是一种常见的防止海岸冲刷的方法。

防波堤在很多方面和丁坝相似:它们都是从海岸线伸出并深入海里,都是使泥沙依附在自己上偏移边,都是能导致下偏移区域的侵蚀。

但是,它们在一个主要方面不同:它们的位置和修建目的。防波堤是在港口、小型海湾和水湾的入口处建设,并不通过整片海岸线伸展的区域。港口航道需要疏浚和防波堤维持所需的水深和稳定的航道去提供设计容量。所以防波堤会朝海扩张。防波堤深入深水会避免浅水作用,但是代价很大,这会使泥沙持久的流失。所以,最好是接受些浅水作用同时引导堆积物到最省力也是最容易清除的地方去。

研究生《机械系统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机械工程2014级 课程名称: 《机械系统动力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日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 1 圆柱型仪表悬浮在液体中,如图1所示。仪表质量为m ,液体的比重为ρ,液体的粘性阻尼系数为r ,试导出仪表在液体中竖直方向自由振动方程式,并求固有频率。(10分) 2 系统如图2所示,试计算系统微幅摆动的固有频率,假定OA 是均质刚性杆,质量为m 。(10分) 3 图3所示的悬臂梁,单位长度质量为ρ,试用雷利法计算横向振动的周期。假定梁的 变形曲线为?? ? ?? -=x L y y M 2cos 1π(y M 为自由端的挠度)。(10分) 4 如图4所示的系统,试推导质量m 微幅振动的方程式并求解θ(t)。(10分) 5 一简支梁如图5所示,在跨中央有重量W 为4900N 电机,在W 的作用下,梁的静挠度δst=,粘性阻尼使自由振动10周后振幅减小为初始值的一半,电机n=600rpm 时,转子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Q=1960N ,梁的分布质量略去不计,试求系统稳态受迫振动的振幅。(15分) 6 如图6所示的扭转摆,弹簧杆的刚度系数为K ,圆盘的转动惯量为J ,试求系统的固有频率。(15分) 7如图7一提升机,通过刚度系数m N K /1057823?=的钢丝绳和天轮(定滑轮)提升货载。货载重量N W 147000=,以s m v /025.0=的速度等速下降。求提升机突然制动时的钢丝绳最大张力。(15分) 8某振动系统如图8所示,试用拉个朗日法写出动能、势能和能量散失函数。(15分)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纸

最新浙江大学《海岸动力学》考点整理

【名词解释】 (15题×2分=30分) 第2章 1.海浪:风作用于海面产生的风浪 2.涌浪:风平息后海面上仍然存在的波浪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的波浪。 3.规则波不规则波/随机波浪:规则波波形规则,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二维 性质显著。不规则波波形杂乱,波高,波周期和波浪传播方向不定,空间上具有明显三维性质。 4.混合浪:风浪和涌浪叠加形成的波浪 5.深水波,浅水波,有限水深波:深水波h/L大于1/2、浅水波h/L小于1/20、 其之间的称为有限水深波 6.振荡波:波动中水质点围绕其静止位置沿着某种固有轨迹作周期性的来会往 复运动,质点经过一个周期后没有明显的向前推移的波浪。 7.推进波:振荡波中若其波剖面对某一参考点作水平运动,波形不断向前推移 的波浪。 8.立波:振荡波中若波剖面无水平运动,波形不再推进,只有上下振荡的波浪。 9.推移波:波动中水质点只朝波浪传播方向运动,在任一时刻的任一断面上, 沿水深的各质点具有几乎相同的速度的波浪。 10.振幅:波浪中心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波高:波谷底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 11.波长:两个相邻波峰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12.波周期:波浪推进一个波长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13.波速、波数、波频等概念。 14.波的色散现象: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 分离的现象 15.波能流:波浪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的能量传递率 16.波能: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单宽波峰线长度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平均总波能 17.波群:波浪叠加后反映出来的总体现象 18.波频谱(频谱)波能密度相对于组成波频率的分布函数 19.驻波:当两个波向相反,波高、周期相等的行进波相遇时,形成驻波。 20.孤立波:波峰尖陡、波谷平坦、波长无限大的波。 第3章 1.摩阻损失:海底床面对于波浪水流的摩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2.浅水变形:当波浪传播至水深约为波长的一半时,波浪向岸传播时,随着水 深的减小,波长和波速逐渐减小,波高逐渐增大,此现象即为浅水变形; 3.波浪守恒:规则波在传播中随着水深变化,波速,波长,波高和波向都将发 生变化,但是波周期则始终保持不变。 4.波浪折射:当波浪传播进入浅水区时,如果波向线与等深线不垂直而成一偏 角,将发生波向线逐渐偏转,趋向于与等深线和岸线垂直的现象; 5.辐聚:在海岬岬角处,波向线将集中;辐散:在海湾里,波向线将分散; 6.波浪的绕射:波浪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如防波堤、岛屿或大型墩柱时,绕过 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波浪绕射; 7.绕射系数:绕射区内任一点波高与入射波高之比; 8.破波带:波浪破碎点至岸边这一地带称为破波带。 9.崩破波,激破波,卷破波(P78)

2015年系统动力学A卷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2014-2015学年 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选修 试卷类型:A 课程 系统动力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系统阶次是根据系统的 决定。 2 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变量可分为 、 、辅助变量和常量等。 3 反馈的类型有 和 。 4 因果关系图与存量流量图的区别在于 。 5 状态变量在回路中的作用是 。 6 典型的速率结构与方程有 、 、 等。 二 简答题(共35分) 1 为什么要学习系统动力学方法?(4分) 2 因果回路图中回路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分别举一个回路为正和负的因果回路图,其中变量的个数不少于3个。(7分) 3 从反馈的类型来看,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种?(6分) 4 绘制S 形增长系统的行为模式及结构。(8分) 5 简述一阶正反馈(指数增长)系统的时间常数T 和倍增时间Td 的含义,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LEV(a+k*T)与LEV(a)之间的关系。(10分) 三 绘图题(15分) 假设一个系统只有羚羊和狮子两种动物。羚羊数量(POPULATION OF ANTELOPE, PA )由其出生速率(BRA)和死亡速率(DRA)共同决定,羚羊出生速率(BRA)又与羚羊数量(PA )、羚羊生育比例(FBA )有关,羚羊死亡速率(DRA)与羚羊数量(PA )、羚羊平均寿命(ALA)以及狮子数量(POPULATION OF LION, PL)有关;狮子数量(PL)由狮子的出生速率(BRL)和死亡速率(DRL)共同决定,影响狮子出生速率(BRL)的因素除了狮子生育比例(FBL )和狮子数量(PL )外,羚羊数量(PA )对其也有影响,狮子死亡速率(DRL)和狮子数(PL)、狮子平均寿命(ALL)有关,试绘制该系统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 本试卷适应范围 物流121-124

机械动力学复习题

机械动力学复习试题 1、试求图1-1所示系统的等效弹簧常数,并导出其运动微分方程。 2、一无质量的刚性杆铰接于O ,如图2-1所示。试确定系统振动的固有频率,给出参数如下:k 1=2500磅/英寸(4.3782×105N/m ), K 2=900磅/英寸(1.5761×105N/m ), m=1磅*秒2/英寸(175.13kg ), a=80英寸 (2.03m), b=100英寸(2.54m )。 3、试求出图3-1所示系统的固有频率。弹簧是线性的,滑轮对中心0的转动惯量为I 。设R=2500磅/英寸(4.3782×105N/m ), I=600磅*英寸*秒2(67.79N*m*s 2), m=2.5磅*秒2/英寸(437.82kg ), R=20英寸(0.5/m ) 4、一台质量为M 的机器静止地置于无质量的弹性地板上,如图4-1所示。当一单位载荷作用于中心点时的挠度为x st 。今在机器上放有一总质量为ms并带有两个旋转的不平衡质量的振动器提供一铅垂的谐波力mlw 2sinwt ,这里,转动的频率w 是可以改变的。试说明怎样用此振动器来测定系统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 2 k 图3-1 图2-1

5,、图5-1中所示的系统模拟一在粗糙道路上运动的车辆,速度为均匀,即V=常数。试计算其响应Z(t)和传给车辆的力。 图5-1 6,、试导出如图6-1所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求解位移X1(t)。

7、转动惯量分别为I 1和I 2的两个圆盘安装在扭转刚度分别为GJ 1和GJ 2的圆轴上如图7-1。导出这两个圆盘的转动微分方程。 8、导出图8-1所示系统当θ为微小角时的运动微分方程。 图 6-1 GJ 1 GJ 2 1() t θ2()t θ M 2(t) M 1(t) I 1 I 2

河海大学海岸动力学第五次作业答案

Homework (5) Standing waves often occur when incoming waves are completely reflected by vertical wall. At which phase would the wall be located ? 解:设正向波波形函数为:)cos(1 t kx a ση?= 势函数为:()t kx kh h z k ga σσφ?+=sin cosh )(cosh 1 反向波波形函数为:)cos(2 t kx a ση+= 势函数为:)sin(cosh )(cosh 2t kx kh h z k ga σσφ++?= 则两个波叠加后有 t kx a σηηηcos cos 22 1=+= 势函数为:t kx kh h z k ga σσφφφsin cos cosh )(cosh 221+? =+= 从而可以得到:t kx kh h z k a x u σσφsin sin cosh )(cosh 2+=??= 由于在防波堤(墙)的表面垂向速度必须为零,从而防波堤的位置在波腹处,由u 的表达式有 0sin =kx ? πn kx =即k n x π= (K ,4,3,2,1,0=n ). As far as the water surface ,the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particle orbit are concerned,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near waves and second order Stokes waves ? 解: (1) 波形不同:二阶Stokes 波的波峰相比微幅波抬高,变尖变陡;波谷相比微幅波 也抬高,变得平坦; 波峰波谷不再关于静水面对称。 (2) 速度不同:二阶Stokes 波的水平速度在一周期内不对称。波峰时,水平速度增 加而历时变小;波谷时,水平速度变小而历时边长;随水深变浅现象尤为明显。 (3) 水质点轨迹不同:二阶Stokes 波的水质点轨迹不封闭,水质点运动一个周期后 有一个净水平位移;而微幅波的水质点运动轨迹封闭 。

海岸动力学 内容汇总 (1)

海岸动力学 第一章概论 1、海岸带宽度按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展10km,向外海延伸到-15~-20m水深计算。 2、海岸的类型: 按照岸滩的物质组成可以把海岸分作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类型。 基岩海岸,特征是:岸线曲折、湾岬相间;岸坡陡峭、滩沙狭窄。此类海岸水深较大,掩蔽较好,基础牢固,可以选作兴建深水泊位的港址。 沙质海岸:岸线平顺,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泻湖。此类海岸常是发展旅游、渔港的良好场所。 淤泥质海岸:此类海岸岸线平直,一般位于大河河口两侧,岸坡坦缓、潮滩发育好、宽而分带,潮流、波浪作用显著,以潮流作用为主;潮滩冲淤变化频繁,潮沟周期性摆动明显。淤泥质海岸滩涂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海洋水产养殖、发展海涂圈围成为陆用于发展农业与盐业或畜牧业等其他产业。 生物海岸:包括红树立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海岸的基本概念: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包括遭受海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海底,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外滩:指破波点到低潮线之间的滩地。 离岸区:破波带外侧延伸到大陆架边缘的区域。 淤泥质海岸从陆到海由三部分组成:潮上带,位于平均大潮高潮位以上;潮间带,为平均大潮高潮位到平均大潮低潮位之间的海水活动地带;和潮下带,在平均大潮低潮位向海一侧。 海岸侵蚀:指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 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入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二是由于为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施等。 常见的海岸动力因素主要有:

海岸动力学考试复习大纲

海岸动力学考试复习大纲 一、考试类型:闭卷 二、考试题型 包括 1、名词解释 2、证明或推导题 3、问答题 4、计算题 三、复习考试时间 十七、十八周 四、期末考试所占分数(60%) 五、考试范围 1、名词解释 小振幅波理论深水波及浅水波、波能流辐射应力有效波高能谱方向谱 波浪守恒波能守恒波浪浅水变形波浪折射 波浪增水减水、边缘波、低频波浪、海岸垂向环流 港湾共振开尔文波潮流椭圆无潮点 载沙量体积输沙率平衡输沙、不平衡输沙 2、证明推导 P61-62页,2.4、2.5、2.7题 1)根据波能守恒推导浅水系数

2)根据有限水深极限波陡的表达式推导浅水波浪破碎的判别指标3)试推导河口潮汐的格林定律 4)证明平直海岸破波带外沿岸流速为0 5)p82, 3-7题。5-5题 3、问答题 2-2题; 1)、试利用小振幅波理论解释水质点运动的特征 2)、有限斯托克斯波的主要特征 3)、试解释动水压力在不同水深(浅水、深水、有限水深)的分布特征 4)、试解释深水波与浅水波的差异(波浪要素、水质点速度及轨迹、压力)? 5)、何谓波浪破碎?有什么判别准则?波浪破碎的特点是什么?6)、简述辐射应力在碎波带内外的变化规律 7)、简述近岸流方程中各项的意义 8)、简述波浪增减水在碎波带内外的变化规律 9)、简述沿岸流在碎波带内的分布特征 10)、请利用简化的潮波理论,阐述地形、径流对一个喇叭形状的、水深由口外向河口湾顶端逐渐减少的河口湾潮汐的影响 教材4.2~4.4题 5.3 -5.4 题,7-1~7-4题,7-7~7-8题

4、计算题 1)掌握深水、浅水波的判别方法,计算深水波和浅水波的波长、波速 2)计算水质点的最大速度、水质点轨迹直径及近底层最大速度 3)计算波能、波动压力 4)掌握波浪浅水系数、折射系数的计算,计算给定水深的波高,判断波浪是否破碎 5)掌握正向入射波浪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及掌握波浪最大减水公式及增水公式,计算给定波浪的增减水 6)掌握沿岸流的计算,如 若等深线平行,深水波高m H 20=,周期s T 8=,深水波向角 300=α,不考虑海滩坡度的影响,请计算并判断5m 水深处波浪是否破碎?1.0m 水深处呢?计算碎波带内平均沿岸流流速。(如b b m b l u v ααcos sin 7.2=) 7)掌握水流强度参数及希尔兹参数的计算公式,泥沙起动的一种判别方式,并判别给定波浪、水深,其泥沙是否被起动? 8)均匀平直的海岸等深线,深海入射波高2 m ,周期5 sec ,波浪入射角为?15,碎波线处入射角为?5,试求一日的沿岸输沙量。(()b b b g a y EC Q θθα=cos sin 取 06.0=αa ) 9)综合:从波长~波高~水质点速度、轨迹~泥沙起动(沿岸流、沿岸输沙等)

机械系统动力学试题

机械系统动力学试题 一、 简答题: 1.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2.简述机械振动系统的实际阻尼、临界阻尼、阻尼比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共振的能量集聚过程。 4. 简述线性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5. 如何设计参数,使减振器效果最佳? 二、 计算题: 1、 单自由度系统质量Kg m 10=, m s N c /20?=, m N k /4000=, m x 01.00=, 00=? x ,根据下列条件求系统的总响应。 (a ) 作用在系统的外激励为t F t F ωcos )(0=,其中N F 1000=, s rad /10=ω。 (b ) 0)(=t F 时的自由振动。 2、 质量为m 的发电转子,它的转动惯量J 0的确定采用试验方法:在转子径向R 1的地方附加一小质量m 1。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记录其振动周期。 a )求发电机转子J 0。 b )并证明R 的微小变化在R 1=(m/m 1+1)·R 时有最小影响。 3、 如图3所示扭转振动系统,忽略阻尼的影响 J J J J ===321,K K K ==21 (1)写出其刚度矩阵; (2)写出系统自由振动运动微分方程; (2)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 (3)在图示运动平面上,绘出与固有频率对应的振型图。 1 θ(图2)

(图3) 4、求汽车俯仰振动(角运动)和跳振(上下垂直振动)的频率以及振 动中心(节点)的位置(如图4)。参数如下:质量m=1000kg,回转半径r=0.9m,前轴距重心的距离l1=0.1m,后轴距重心的距离l2=1.5m,前弹簧刚度k1=18kN/m,后弹簧刚度k2=22kN/m (图4) 5、如5图所示锻锤作用在工件上的冲击力可以近似为矩形脉冲。已知 工件,铁锤与框架的质量为m1=200 Mg,基础质量为m2=250Mg,弹簧垫的刚度为k1=150MN/m,土壤的刚度为k2=75MN/m.假定各质量的初始位移与速度均为零,求系统的振动规律。

车辆系统动力学试卷

1、系统动力学有哪三个研究内容? (1)优化:已知输入和设计系统的特性,使得它的输出满足一定的要求,可称为系统的设计,即所谓优化。就是把一定的输入通过选择系统的特性成为最优化的输出。 (2)系统识别:已知输入和输出来研究系统的特性。 (3)环境预测。已知系统的特性和输出来研究输入则称为环境预测。 例如对一振动已知的汽车,测定它在某一路面上行驶时所得的振动响应值(如车身上的振动加速度),则可以判断路面对汽车的输入特性,从而了解到路面的不平特性。 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路面特性分析、环境分析及环境与路面对车辆的作用;(2)车辆系统及其部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车辆内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3)车辆系统最佳控制和最佳使用; (4)车辆-人系统的相互匹配和模型研究、驾驶员模型、人机工程等。 2、车辆建模的目的是什么? (1)描述车辆的动力学特性; (2)预测车辆性能并由此产生一个最佳设计方案; (3)解释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车辆系统动力学涉及哪些理论基础? (1)汽车构造 (2)汽车理论

(3)汽车动力学 (4)信号与系统 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时间函数x(t)及离散序列 x(n)及系统特性的各种描述方式,并研究激励信号通过系统 时所获得的响应。 (5)自动控制理论 (6)系统辨识 (7)随机振动分析 研究随机振动中物理量的描述方法(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 讨论受随机激励的振动系统的激励、系统特性、响应三者统 计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8)多体系统动力学 建立车辆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数学模型 (1)各种数学方程式:微分方程式,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等。 (2)用数字和逻辑符号建立符号模型—方框图。 3、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试举出2 种以上路面随机激励方法,并说明其特点。(10分) 路面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形式分为幂函数和有理函数两种 (1)路面不平度的幂函数功率谱密度 ISO/DIS8608和国家标准GB7031-1987《车辆振动输入路

海岸动力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按波浪形态可分为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2.按波浪破碎与否波浪可分为: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 3.★根据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分类:①h/L=0.5深水波与有限水深波界限②h/L=0.05有限水深波和浅水波的界限,0.5>h/L>0.05为有限水深;h/L≤0.05为浅水波。 4.波浪运动描述方法: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描述理论:微幅波理论和斯托克斯理论 5.微幅波理论的假设:①假设运动是缓慢的u远小于0,w远小于0②波动的振幅a远小于波长L或水深h,即H或a远小于L和h。 6.(1)基本参数:①空间尺度参数:波高H:波谷底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振幅a:波浪中心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波面η=η(x,t):波面至静水面的垂直位移;波长L:两个相邻波峰顶之间的水平距离;水深h:静水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②时间尺度参数:波周期T:波浪推进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波频率f:单位时间波动次数f=1/T;波速c:波浪传播速度c=L/T (2)复合参数:①波动角(圆)频率σ=2π/T②波数k=2π/L③波陡δ=H/L④相对水深h/L或kh 7.(1)势波运动的控制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2)伯努利方程: 8.定解条件(边界条件):①在海底表面水质点垂直速度为零,②在波面z=η处,应满足两个边界条件:动力边界条件:自由水面水压力为0;运动边界条件:波 面的上升速度与水质点上升速度相同。自由水面运动边界条件:③波 场上、下两端面边界条件:对于简单波动,常认为它在空间和时间上呈周期性。 9.①自由水面的波面曲线:η=cos(kx-σt)*H/2②弥散方程:σ2=gktanh(kh)③弥散方程推得的几个等价关系式:L=tanh(kh)*gT2/(2π),c=tanh(kh)*gT/(2π),c2=tanh(kh)*g/k 10.★弥散(色散)现象:水深给定时,波周期愈长,波长愈长,波速愈大,这样使不同波长的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分离。这种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分散现象称为波的弥散(或色散)现象。 11.①深水波时:波长L0=gT2/(2π);波速c0=gT/(2π)②浅水波时:波长L s=T;波速c s= 12.微幅波水质点的轨迹为一个封闭椭圆,但不是一直为椭圆,在深水情况下,水质点运动轨迹为一个圆,随着质点距水面深度增大,轨迹圆的半径以指数函数形式迅速减小。 13.波浪压力p z=-ρgz+ρgHcosh[k(z+h)]/[2cosh(kh)],等号右边第1项为静水压力部分,其值始终为正值,第二项为动水压力部分。此公式值在波峰时为最大,波谷时为最小。 14.一个波长范围内,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总波能:=E/L=ρgH2/8,单位为J/m2 15.★波能流:波浪传播过程有能量传递,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能量传递率称波能流。 16.★辐射应力:作用在垂直于底面的单位水柱体四个侧面上的由于动量交换而产生的应力的时均值,单位是N/m。 17.描述波系大小有两种方法:①对波高、周期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有某种统计特征值的波作为代表波的特征波法;②谱表示法。

最新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作业及试题答案

作业题 1、车辆动力学的具体内容是研究车辆及其主要零部件在各种运用情况下,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时的位移、加速度和由此而产生的动作用力。 2、车辆系统动力学目的在于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①确定车辆在线路上安全运行的条件; ②研究车辆悬挂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对振动及 动载荷传递的影响,并为这些装置提供设计依据,以保证车辆高速、安全和平稳地运行; ③确定动载荷的特征,为计算车辆动作用力提供依据。 3、铁路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具有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 4、动力学性能归根结底都是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性能。 5、线路不平顺不是一个确定量,它因时因地而有不同值,它的变化规律是随机的,具有统计规律,因而称为随机不平顺。 (1)水平不平顺; (2)轨距不平顺; (3)高低不平顺; (4)方向不平顺。 6、车轮半径越大、踏面斜度越小,蛇行运动的波长越长,即蛇行运动越平缓。 7、自由振动的振幅,振幅大小取决于车辆振动的初始条件: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振动频率)。 8、转向架设计中,往往把车辆悬挂的静挠度大小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9、具有变摩擦减振器的车辆,当振动停止时车体的停止位置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停滞区。 10、在无阻尼的情况下共振时振幅随着时间增加,共振时间越长,车辆的振幅也越来越大,一直到弹簧全压缩和产生刚性冲击。 11、出现共振时的车辆运行速度称为共振临界速度 12、在车辆设计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激振频率与自振频率接近,避免出现共振。 13、弹簧簧条之间要留较大的间距以避免在振动过程中簧条接触而出现刚性冲击 14、两线完全重叠时,摩擦阻力功与激振力功在任何振幅条件下均相等。 15、在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把车体、转向架构架(侧架)、轮对等基本部件近似地视为刚性体,只有在研究车辆各部件的结构弹性振动时,才把他们视

车辆系统动力学试卷

1、系统动力学有哪三个研究容? (1)优化:已知输入和设计系统的特性,使得它的输出满足一定的要求,可称为系统的设计,即所谓优化。就是把一定的输入通过选择系统的特性成为最优化的输出。 (2)系统识别:已知输入和输出来研究系统的特性。 (3)环境预测。已知系统的特性和输出来研究输入则称为环境预测。 例如对一振动已知的汽车,测定它在某一路面上行驶时所得的振动响应值(如车身上的振动加速度),则可以判断路面对汽车的输入特性,从而了解到路面的不平特性。 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容是什么? (1)路面特性分析、环境分析及环境与路面对车辆的作用; (2)车辆系统及其部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车辆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3)车辆系统最佳控制和最佳使用; (4)车辆-人系统的相互匹配和模型研究、驾驶员模型、人机工程等。 2、车辆建模的目的是什么? (1)描述车辆的动力学特性; (2)预测车辆性能并由此产生一个最佳设计方案; (3)解释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车辆系统动力学涉及哪些理论基础? (1)汽车构造 (2)汽车理论

(3)汽车动力学 (4)信号与系统 在“时间域”及“频率域”下研究时间函数x(t)及离散序列 x(n)及系统特性的各种描述方式,并研究激励信号通过系统 时所获得的响应。 (5)自动控制理论 (6)系统辨识 (7)随机振动分析 研究随机振动中物理量的描述方法(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 讨论受随机激励的振动系统的激励、系统特性、响应三者统 计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8)多体系统动力学 建立车辆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数学模型 (1)各种数学方程式:微分方程式,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等。 (2)用数字和逻辑符号建立符号模型—方框图。 3、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试举出2 种以上路面随机激励方法,并说明其特点。(10分) 路面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形式分为幂函数和有理函数两种 (1)路面不平度的幂函数功率谱密度 ISO/DIS8608和国家标准GB7031-1987《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

海岸动力学试验

目录 试验1:波浪数据采集及波高统计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要求 三、…………………………………………………………试验过程 四、…………………………………………………………数据处理 五、…………………………………………………………结果分析 六、…………………………………………………试验结论与感悟试验2:波压力量测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要求 三、……………………………………………………试验水文要素 四、…………………………………………………………试验仪器 五、…………………………………………………………试验过程 六、…………………………………………………………数据处理 七、…………………………………………………………结果分析 八、…………………………………………………试验结论与感悟

试验一:波浪数据采集及波高统计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了解波浪中规则波及不规则波的区别,波浪模型试验的一般方法,规则波波高、周期、不规则波波高的统计方法。 二、试验要求 1、规则波及不规则波的测量与特征值的统计。 2、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包括波浪数据采集系统和水槽造波机的使用方法。通过自己设计出不同波长、波高的规则及不规则波,参与造波及数据采集的全过程,了解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最基本方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通过处理采样数据文件统计各种累积频率波高,发现规律,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分析误差的范围。 3、编写实验报告,要求报告能准确反映实验目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三、试验过程 试验中共设置四根波高传感器,四个同学为一组,每人采用其中一根传感器的数据计算波高,规则波采样时间为20s,不规则波采样时间为80s左右。 规则波试验结果主要统计平均波高。波峰减波谷即为波高,将采集到的所有波高进行算术平均,得到规则波的平均波高。不规则波试验结果主要统计有效波高。波峰减波谷即为波高,将采集到的所有波高进行排序,取前1/3大波进行算术平均,得到不规则波的有效波高。 四、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使用fortran90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 1、规则波 (1)程序编写

湖南大学 汽车系统动力学 试卷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7、对于一个线性系统,输入为正弦波时,输出()保持不变 A 幅值 B 相位 C 频率 D 方向 8、对悬架动行程而言,在静平衡条件下,车轮与车身相对位移保持在正负2倍动行程以内的概率为()。 A 68.3% B 95.4% C 99.7% D 52.6% 9、两自由度基本操纵模型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的影响。 A 空气动力 B 转向系统 C 路面 D 簧载质量的侧倾运动 10、()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法。 A 回正控制 B 模糊控制 C 自适应控制 D 最优控制 二、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车辆动力学分析中平衡条件是指稳定状态下车辆的基准条件。() 2、拉格朗日运动学普遍方程建立的基本依据是虚功率原理。() 3、离散化方法是车辆建模中对柔体处理常用方法。() 4、防滑系统工作时对每个车轮进行控制。() 5、半主动悬架中的阻尼系数只在几个离散值之间进行切换。() 6、就车辆乘坐舒适性来说,通常是以噪声、振动来描述。() 7、车辆运动过程中,轮胎主要受到纵向、侧向以及垂向三个方向的力。() 8、一般情况下,质心后移,稳定裕度减少,车辆将趋于过多转向。() 9、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将车辆各系统看作是由铰链和内力连接起来的刚体集合,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

10、建立基本操纵模型的运动方程时,必须考虑车辆的加速度坐标系。 ( ) 三、填空题(总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汽车操纵动力学包含相互关联的两方面内容即操纵性和( )。 2、采用( )闭环系统是未来汽车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趋势。 3、关于人体对振动的反应,首先可将振动输入按振动的幅值和频率、作用的( )、作用的时间进行分类。 4、分析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有两种基本方法:( )和( )。 5、轮胎设计有四大要素,即( )、轮廓(整体形状)、结构和材料。 6、车辆转向时,为获得左右不等的转向角,转向杆系构成的几何形状通常设计成不等边四边形,称为( )。 7、作用于车辆的外力和外力矩有两种,即( )和空气动力。 8、轮胎载荷的变化会引起地面接触印迹面积的变化,并导致( )和制动力的减少。 9、悬架与转向杆系运动关系不协调会引起( )的摆振。 10、轮胎经验模型是基于( )的递归分析上来表现出轮胎和路面间的力学特性的轮胎模型。 四、问答题(总共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简述不足转向参数与车辆稳态转向特性的关系。若车辆系统特征方程为 022=++λλ,计算该系统的无阻尼固有频率、阻尼固有频率、阻尼比,并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可画图说明)

(精选)河海大学海岸动力学试卷海岸答案

二、 1、波速,相速度或速度是一个特定的相在介质中移动的速率或水中波峰移动的速率。它可以通过波长比周期进行计算。 2、深水——水深大于波长的一半,即2L h >,波的相速度很难被水深影响。深水情况适用于很多由于海上的风在海面引起的风浪; 有限水深——水深202L L h << 浅水——20 L h < 3、深水区的波浪外形是波长长且波高小的。当波浪进入浅水区,传播速度和波长减小,波浪变得陡峭,波高增加直到波列由被平缓的波谷分隔的尖的波峰组成。(上一句有点拗口。。。)我觉得后面的没用,不翻译了。

4、间接作用的波浪趋势和近岸的水深测量对沿岸流有影响。?当波浪以某一角度破碎时,波浪破碎的动量形成了和破碎波前进方向一致的近岸流和段波。成堆的波浪形成了在破波带内和海岸平行的沿岸流。沿岸流会顺着海岸在碎浪区和海岸间流动。当波浪很高而且波浪接近海岸的角度是垂直的时候,沿岸流是最强的。沿岸流的最大速度一般是在波浪表面接近破波点的位置出现。

3、波浪破碎类型有三种:崩破波、卷破波和激破波。这个不如书上的详细P78 崩破波:波浪首先在波峰顶端出现白色浪花,随着波浪向前传播,波峰顶部浪花不断产生,直至海岸附近。(波陡大,水底坡度小时发生) 卷破波:波峰的前沿面首先变得陡立,然后卷曲成舌状,舌状波峰逐渐向下翻卷,最后投入水中,发生破碎,并伴随着空气的卷入。(波陡中等,水底坡度中等)激破波:波峰前后逐渐变得非常不对称,之后在波峰前沿根部开始出现破碎,随后波峰前面大部分呈非常杂乱的破碎状态,并沿斜坡上爬。(波陡小,水底坡度较大)影响因素:深水波陡和海岸坡度 4、不考虑侧向混合时,沿岸流速呈三角形分布,在破波线处,沿岸流速最大,而在破波点外,没有沿岸流,因而在破波点流速分布不连续。考虑侧向混合时,由于侧向紊动动量交换,促使破波带内沿岸流动量向带外扩散,发生流速再分布。沿岸流速分布趋于平坦,最

海岸动力学复习资料

1 海岸动力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海岸带宽度按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展10KM,向外海延伸到-15~-20m 水深计算。 2.海岸类型: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 3.海岸的基本概念: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海底,向陆延伸至暴风浪所能到达的地带。 4.海岸动力因素:波浪的作用、 海岸波生流、潮流的作用、径流的作用、海流的作用、风暴潮和海啸、风的作用、海平面上升。 5.波浪是引起海岸变化的主要因素。 6.近岸波生流——波浪传至近岸地区发生变形、折射与破碎,不仅其尺度改变了,同时还形成的一定水体流. 7.沿岸流——斜向入射的波浪进入海滨地带后,在破波带引起一股与海岸平行的平均流。 8.裂流流速很高,会带动强烈的向外海输移的泥沙运动。 9.潮流对海岸的作用:影响海岸带波浪的作用范围及作用强度;影响海岸带地貌类型的发育;潮流流速影响海岸带的侵蚀与淤积。 10.河流径流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在河口外扩散和沉积,是海岸淤涨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导致在河口外发育着河口三角洲或三角港。 第二章 1.风浪的大小取决于风速、风时和风距的大小。由于风速风向复杂多变,风所引起的海浪在形式上也极为复杂,波形极不规则,传播方向变化不定,不可能用简单的确定性数学公式来描述,所以经常把风浪称为不规则波。 2.波浪的分类: 1)按形态分类: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2)按传播海域的水深分类:深水波、有限水深波、潜水波(深水波与有限水深波界限为h/L=1/2,潜水波与有限水深波界限为h/L=1/20)。 3)按运动状态分类:震荡波、推进波、推移波 4)按破碎与否分类:破碎波、未破碎波、破后波 5)按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处理方法:微幅波和有限振幅波 3.波浪运动控制方程 0x 222 2=??+??z φ φ 4.定解条件: 1)海底表面设为固壁,因此水质点垂直速度为零。0z =??φ z=-h 2)在波面 z=η处,应满足动力学边界条件 运动学边界条件。动力学边界条件为水面上压力为常数,因此取 z=η,并令p=0,得到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 3)流场左右两端的边界条件可根据简单的波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呈周期性来却确定。在空间上看的波要素是相同的,在时间上看一个周期后的要素也应相等,故波场上下两端面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T t z x t z L x t z x +=+=φφφ)(。 5.建立简单波理论时,一般作如下规定:流体是均质和不可压缩的,其密度为常数;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液体;自由水面的压力是均匀的且为常数;水流运动是无旋的;海底水平、不透水;质量力仅为重力,表面张力和柯氏力可忽略不计;波浪属于平面运动,在xz 平面内坐二维运动。 6.微幅波理论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 控制方程:0x 222 2 =??+??z φφ 定解条件:海底部边界条件:0t =??φ z=-h 自由水面处: 动力学边界条件:t g 1??- =φ η z=0(能量守恒) 运动学边界条件: 0g t 22=??+??z φ φ z=0 边界条件:),(),,(z ct x t z x -==φφ 7.微幅波理论的意义:假设运动是缓慢的,波动的振幅A 远小于波长L 或水深h 。 8.微幅波势函数:σ φAg =)sin(cosh ) (cosh t kx kh h z k σ-+ 9.色散方程:kh gk tanh 2 =σ L=kh gT tanh 22 π c=T L =k σ 10.波的色散现象: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的速度进 行传播最后导致的分散现象。该现象表明了:波浪的传播还与水深有关,水深变化时,波长和波速也将随之变化。 11.微幅波单宽波峰线长度一个波长范围内平均的波浪动能和势能相等。 12.波能流: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能量传递,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的能量传递率。

电动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库 本

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整个电动力学理论的完全描述。 1-1) 在介质中微分形式为 D ρ??=r 来自库仑定律,说明电荷是电场的源,电场是有源场。 0B ??=r 来自毕—萨定律,说明磁场是无源场。 B E t ???=- ?r r 来自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说明变化的磁场B t ??r 能产生电场。 D H J t ???=+?r r r 来自位移电流假说,说明变化的电场D t ??r 能产生磁场。 1-2) 在介质中积分形式为 L S d E dl B dS dt =-??r r r r g g ? , f L S d H dl I D dS dt =+??r r r r g g ?, f S D dl Q =?r r g ?, 0S B dl =?r r g ?。 2)电位移矢量D r 和磁场强度H r 并不是明确的物理量,电场强E r 度和磁感应强度B r ,两者在实验上都能被测定。D r 和H r 不能被实验所测定,引入两个符号是为了简洁的表示电磁规 律。 3)电荷守恒定律的微分形式为0J t ρ ??+ =?r g 。 4)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可以求得边值关系,矢量形式为 () 210n e E E ?-=r r r ,()21n e H H α?-=r r r r ,()21n e D D σ?-=r r r ,() 210n e B B ?-=r r r 具体写出是标量关系 21t t E E =,21t t H H α-=,21n n D D σ-=,21n n B B = 矢量比标量更广泛,所以教材用矢量来表示边值关系。 例题(28页)无穷大平行板电容器内有两层线性介质,极板上面电荷密度为f σ±,求电场和束缚电荷分布。 解:在介质1ε和下极板f σ+界面上,根据边值关系1f D D σ+-=和极板内电场为0,0 D +=r 得1f D σ=。同理得2f D σ=。由于是线性介质,有D E ε=r r ,得

海岸动力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岸动力学是海岸工程和海岸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对于利用与开发海岸带、保护海岸工程至关重要,更是海港建设的关键。本课程包括波浪理论、波浪传播和破碎、近岸水流运动特性、海岸波生流、泥沙基本特性、沙质海岸泥沙运动、沙质海岸形态和变形、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和岸滩演变以及海岸防护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内容以海岸动力因素(主要为波浪与流)作为出发点,以该动力因素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基本规律为基础,以海滩上的泥沙运动与冲淤规律作为归结。在讲授中以“波浪、流→泥沙运动→海滩变形”为主线,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1)第一章概论 1)主要内容:海岸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简史及和专业的关系 2)教学要求:了解海岸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简史及和专业的关系 3)重点、难点:无 - 3 -

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2)第二章波浪理论 1)主要内容: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浅水非线性波理论、各种波浪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随机波、波浪的统计特征和波谱概念、波浪在深水中弥散与传 播 2)教学要求:掌握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浅水非线性波理论、各种波浪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随机波、波浪的统计特征和波谱概念、波浪在深水中弥散与 传播 3)重点、难点: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浅水非线性波理论 4)其它教学环节:实验3学时,内容是驻波形成试验 (3)第三章波浪传播和破碎 1)主要内容:波浪在浅水中变化、波浪的破碎等。波浪在水流中的运动特性和底摩阻引起的波能衰减 2)教学要求:掌握波浪在浅水中变化、波浪的破碎等。了解波浪在水流中的运动特性和底摩阻引起的波能衰减 3)重点、难点:波浪在浅水中变化、波浪的破碎等;波浪在水流中的运动特性和底摩阻引起的波能衰减 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实验5学时,内容是波浪浅化效应试验 (4)第四章近岸水流运动特性 1)主要内容:潮波运动简介、速度垂向分布 2)教学要求:掌握潮汐原理、了解海流速度垂向分布 - 3 -

车辆系统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2009-2010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M01206 课程名称 车辆系统动力学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答题时注意:各题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包括填空题)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Sperling 以 频率与幅值的函数 ,而ISO 以 频率与加速度的函数 评定车辆的平稳性指标。 2.在轮轨间_蠕滑力的_作用下,车辆运行到某一临界速度时会产生失稳的_自激振动_即蛇行运动。 3.车辆运行时,在转向架个别车轮严重减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 脱轨 ,而车辆一侧全部车轮严重 减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 倾覆 。 4.在车体的六个自由度中,横向运动是指车体的横移、 侧滚 和 摇头 。 5.在卡尔克线性蠕滑理论中,横向蠕滑力与 横向 蠕滑率和 自旋 蠕滑率呈相关。 6.设具有锥形踏面的轮对的轮重为W ,近似计算轮对重力刚度还需要轮对的 接触角λ 和 名义滚动圆距离之半b 两个参数。 7.转向架轮对与构架之间的 横向定位刚度 和 纵向定位刚度 两个参数对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影 响较大。 8. 纯滚线距圆曲线中心线的距离与车轮 的_曲率_成反比、与曲线的_曲率_成正比。 9.径向转向架克服了一般转向架 抗蛇行运动 和 曲线通过 对转向架参数要求的矛盾。 10.如果两辆同型车以某一相对速度冲击时其最大纵向力为F ,则一辆该型车以相同速度与装有相同缓冲器 的止冲墩冲击时的最大纵向力为_21/2F _,与不装缓冲器的止冲墩冲击时的最大纵向力为_2F_。 院 系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共2页 第1页 5.什么是稳定的极限环? 极限环附近的内部和外部都收敛于该极限环,则称该极限环为稳定的极限环。 6.轨道不平顺有几种?各自对车辆的哪些振动起主要作用? 方向、轨距、高低(垂向)、水平不平顺。方向不平顺引起车辆的侧滚和左右摇摆。轨距不平顺对轮轨磨耗、车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高低不平顺引起车辆的垂向振动。水平不平顺则引起车辆的横向滚摆耦合振动。 三.问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轮轨接触点处车轮滚动圆半径r ,踏面曲率半径R w ,轨面曲率半径R t , 法向载荷N ,轮轨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o 。试写出Hertz 理论求解接触椭圆 长短半径a 、b 的步骤。P43-P44 根据车轮滚动圆半径、踏面在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钢轨在接触点处的曲率半径得到A+B 、B-A ,算得cos β,查表得到系数m 、n ,然后分别根据钢轨和车轮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σ,求得接触常数k ,得出轮轨法向力N ,然后带人公式求得a 、b 。 2. 在车辆曲线通过研究中,有方程式 ()W f r y f w O W μψλ212 1 2 222 * 11=??? ?????+???? ??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 1.与传统机械动力学相比,轨道车辆动力学有何特点? 2.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计算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解析和数值方法。数值方法可以用计算机,算法简单,效率高,但存在一定误差;解析方法是利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建立解析几何的方式求解,比较准确,但是计算繁琐,方法难于理解。 3.在车辆系统中,“非线性”主要指哪几种关系? 轮轨接触几何非线性、轮轨蠕滑关系非线性、车辆悬挂系统非线性 4.怎样根据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以判定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 根据求出的特征根实部的正负判断车辆蛇行运动的稳定性,当所有的特征根实部均为负时,车辆系统蛇行运动稳定,存在特征根为零或者负时,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