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教育制度总结

法国教育制度总结
法国教育制度总结

法国教育

法国属于中心集权制的国家,在教育治理上长期实行高度的中心集权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地位,强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规定中小学实行学校、家长、学生合同制;设立“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定期审查修改教育内容,改革学制,简化考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从教,建立教师培养学院,强调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重视教育

改革,重点放在消除教育治理中的官僚主义和加强技术教育上,强调教育、科研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法国强调教育治理要统一,教育部垂直治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结构全国统一,小学为五年制,初中为四年制,高中为三年制。

●注册

幼儿园和小学的注册手续在居住所在地的区公所办理。公所的教育处会决定小孩在哪个学校注册,并开立证明。凭此证明便可至校长处正式办理注册。

若要直接进入初中或高中就读,必须先参加咨询辅导中心主办的程度考试,凭考试结束证明赴地方教育局登记注册申请。随后地方教育局会通知您小孩分往哪个学校。已经注册就读小学的孩子,升初中的注册手续学校均会自动办理,办好后会收到通知。

●教师根据需要调整课时安排

教师可以在保证某学科总课时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教学进度, 在若干周内改变课时安排, 这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条件和学生调整课程计划, 进行积极的教学和课程革新。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突出感性教育

教师和家长以对话方式教育学生。强调青少年的自由和个性发展(让学生自我独立、自我判断、动手创新)

●教育权利不断下放,分权与集权相结合

分权主要体现于物质管理方面,即在教学内容、质量和教师管理

上是集权的。政府保留的事权:国家课程与统考、员工培训与招新、预算分配等。在法国的任何一个地区,教学大纲都是一致的,以保持全国整体的平均水平;学区和省负责初中和小学的建设、扩建、维修和保持。

●教育经费分工负责

法国教育分权以后, 对教育经费采用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体制, 即中央财政拨款负责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工资, 负责高等学校的基建投人、设备、图书及正常的经费等;大区政府负责高级中学学校的基建投人、图书仪器、正常经费等;省级政府负费私立初级中学;市镇政府负责小学和学前教育:教育经费的落实制度制订得比较健全, 各级的责任十分明确,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经费。

●法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

校长作为学校的一员,既是校长又是任课教师。法国校长同教师一样,均是国家公务员,聘任权在国家,而不在学校,工资直接由国家教育部发放。法国对校长的选拔非常严格,既注重资格,也注重经历,竞聘校长职务的教师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这些措施既保证了校长的质量,又提高了其权威。

一、国家把教育作为第一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法国每年教育经费开支都超过国防预算,占财政预算的2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居世界前列。

法国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幼儿园遍布城乡,由各级政府出资兴办。孩子3岁入园接受免费教育,目的是使孩子融入社会,学会生活,通过各种玩具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小学属义务教育,学制5年,孩子6岁入学。第二阶段是7年制中等教育。其中初中4年属义务教育,高中3年。公立中小学全部免费(包括书费)。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学制4年。法国高等教育很发达,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合格者都能进入大学深造。

二、重视发展高等专科技术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法国大学分为两类,即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专科技术学校。前者实行高等学历教育,学生毕业考试合格发给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报考研究生。后者又称为工程师大学,专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只有高中会考成绩优秀者才能被录取。高等专科技术教育十分注重实践和专题研究,学生在校即与企业密切联系,到企业去学习,与企业共同研究一些课题。法国的房屋、桥梁建筑技术十分精湛,世界有名,工业技术也比较先进,这与该国注重发展高等专科技术教育是分不开的。法国有许多国家投资兴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中生满15岁时即被要求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开始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部分职业技术课程。每人至少选学2项,例如自然与人体、语言与文明、发明创造与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文秘等。

教师常带学生去企业考察和深入了解社会,以便他们初中毕业后报读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即可参加相关专业工作,当技术员或高级技术员。高中会考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也被送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培训,达到要求后参加相关技术工作。

三、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不重。法国的小学一般不留课外作业,中学生课外作业量也只有0.5-1小时。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长,学校都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每年还给每生家庭发放2480法郎的“兴趣补贴”。中小学每班不超过25人,教学设施完善先进,学生在校学习显得轻松愉快。

四、教师待遇比较高。法国有500万名公务员。教师属于公务员,有110万人。公务员工资分为A、B、C三级。A级每月13000—16000 法郎(1法国法郎=1.3751人民币元), B级10500法郎,C 级7600 法郎。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为B级。教师每三年有一次增加工资机会,优秀者不到三年就可增资一次,工作超时还有一些奖励。由于待遇比较高,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

简述法国17-18世纪教育发展的脉络

题目:简述法国17~18世纪教育发展的脉络 (一)、17~18世纪大革命前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教育内容:宗教教育在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尤以天主教的影响最大,辅助读.写.算的教学。 教育制度; 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法语讲课。 教育对象:面向下层的子女免学费。(富人家请家庭教师开启学生的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教育学校: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 教育内容:拉丁语及“七艺”科目。(17世纪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仅次于耶稣会。特别是18世纪中期耶稣会被逐后,更成为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三,高等教育 代表:巴黎大学 16.17世纪,一批新型教育和研究机构应时代之需而先后建立,后来它们成为法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特的一枝。进入18世纪,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应运而生。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它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近代工程技术教育的开始,同时也使法国高等教育进入独具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并存且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历史新阶段。 特点:17~18世纪期间,法国的初等教育始终掌握在教会手里。各教派为扩大自己的势力,竞相开办学校,利用学校传播宗教教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派都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初等教育。由于政局不稳,这些方案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行。发生于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大革命期间,法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传统受到彻底的冲刷和改造,旧大学被取缔,各种专科学校得到发展、改组或创建,此外还创立了某些专门研究机构。 (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和改革(1789~1794) 1789~1894年法国革命的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一次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法国的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过方案,其中著名的有康多、雷佩尔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实行,但对法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不仅给法国而且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共同点是:都要求由国家举办世俗性的学校,反对教会垄断教育;主张实施普及的、平等的教育;提出废除宗教科目,加强科学教育。 这一时期教育是实际情况是: 一,初等教育远未普及。 二,中等教育,政府设立中央学校(设在每郡首府),培养工业方面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被重视,采用开设专门学校的办法培养专门人才。 法国革命中制定塔列兰教育法案、康多塞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雷佩尔提的教育方案,都不同程度表现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 第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第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国家应当保护并实行普及教育。 第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

第二节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一、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法国的教育制度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征服了高卢。法国作为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从那时起,受罗马帝国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最强大的的一支部落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了最强大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即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国的雏形,后来演变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德国,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10世纪后,法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到15世纪后期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 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从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对它影响不大,因此,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尽管从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因素在法国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与加强,资产阶级逐渐成长。但一直到18世纪前期,法国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和农民)在政治上还比较软弱,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到封建专制制度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封建贵族与第三等级之间日益尖锐的对立。上述社会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法国教育总体上看还是教会特别是天主教教会一统天下。 (一)初等教育 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近30年,法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掌握在胡格诺派手中。16世纪中叶以后,加尔文教在法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加尔文新教的信奉者被称为胡格诺派教徒。胡格诺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进行了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La Salle)建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的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富人们则聘任家庭教师对其子弟进行初等教育。"基督教学校兄弟会"还注重师资培养的问题,它于1685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二)中等教育 17世纪前期,属于新教的冉森派和胡格诺派曾开办过一些中等学校。冉森派是17-18世纪在欧洲流行的新教,其创始人是荷兰神学家冉森。冉森派特别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本族语的地位,在方法上,反对强记,重视判断力的磨练和读写技能的训练,主张采用实物教学。17世纪60年代冉森派开办的学校被迫停止教学活动。胡格诺派开办的中等学校被称之为学院或基础学校,设7个年级,主要教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1685年以后,胡格诺派的学院也不复存在了。 1534年,以反对宗教改革、巩固并恢复天主教阵地为宗旨的耶稣会建立,到17世纪,活跃于许多欧洲国家,成为法国教育中的重要力量。耶稣会特别重视中、高等教育,对初等教育缺乏兴趣。在1618-1746年近一个半世纪期间,由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也称为学院。除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年的短暂时间外,耶酥会的教育活动是得到法国封建统治者全力支持的,因此,它的中等学校网迅速遍布法国各地。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的力量仅次于耶酥会,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耶酥会被驱逐后,更成为法国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圣乐会虽然是一个属于旧教的宗教派别,但它比较接近于资产阶级,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二)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天主教会控制的。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改变了欧洲和法国的历史,而且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代表立宪派的塔列兰方案、代表吉伦特派的康多塞方案和代表雅各宾派的雷佩尔提方案。他们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在客观上指出了法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推动了近代法国教育的发展。 1799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相一致。为此,他采取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第二,全国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基佐法案》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832年,基佐担任教育部长,1833年6月通过了《基佐法案》。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他认为,初级小学的任务是进行基本知识、道德和宗教教育。高级小学应通过设置职业课程,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知识。为了发展初等教育,他还提出重视初等师范学校的思想,这一法案公布后,法国的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 《费里法案》1881--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这一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中等教育的发展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受到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纷纷创办并成为主要中等教育机构。第一帝国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有发生了多次变化。

详解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详解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凡申请进入第一阶段学习的学生,需通过法国使馆的法语考试。法国大学接受取得国 内大学录取资格的中国高中毕业生赴法攻读本科;中国大学在校生可去法国大学插班学习;中国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可去法国攻读硕士学位。 课程介绍:该专业为高等教育方向,该课程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教课和 学习,课程创新,研究指导,学术引导;做独立的项目。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在某一教学领 域的教学技能会得到提升。该课程不为学生提供教师资格。每位学生修满48个学分方可 毕业。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而课程设置和入学条 件也各不相同。众多公立、私立学校各有千秋,公立学校由国家资助,相比之下,学费低 廉的近乎于免费。按教学机构划分,现有三大类教学机构并存: (1)综合大学:遍布法国全国各地的87所综合大学,通过各种学科的划分实施基础 及应用教学,分短期和长期学制。 另一方面,欧盟亦有9个国家免学费(包括来自欧盟外的国际学生)。而缴交学费学生 的比例各国亦有不同。部分国家每位学生皆需缴交学费,如:比利时荷语区、荷兰等国; 部分国家大多数学生需缴交学费,如:比利时法语区、法国、义大利等7国;部分国家仅 少数学生需缴交学费,如:德国。 入学条件:招收持有法国高中会考证书或同等学历的学生向校方递交申请材料,学校 根据候选人材料择优录取。(注:由于中国高中毕业证书不能等同于法国高中会考证书, 因而中国学生入学条件限于获得中国大学录取通知书者,中国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综 合大学教育含义下的3个阶段,各阶段文凭均属国家级文凭,第一阶段实施大学基础知识 教育;二、三阶段的学习趋向于专业化。 ?常用的教学方法与选用原则? 常用的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

法国近代史概括

法国近代史概括: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法国是世界近代史上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1789年到1871年先后经历五次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各阶级、各党派创造和试验了各种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政治行为和行政法律制度。由于法国是欧洲最先进的大国之一,法国的政治文化对于世界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 史学界一般以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作为法国近代史的开端。在革命之前,以绝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制度已衰落式微。频繁的对外战争、宫廷的奢靡浪费和贵族的免税特权致使波旁王朝陷入难以解决的财政危机。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激励了改革社会的普遍愿望。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与旧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开始。这次革命鲜明地宣布自由、平等、法制和民主原则,坚决废除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在与国内外反动保守势力的搏斗中,人民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推动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到1794年先后经历了立宪君主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了恐怖统治,但未能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稳定下来。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通过雾月政变上台,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在国内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在国外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使法国一度称霸欧洲。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击败而退位。1815年3月他重返法国,建百日王朝,6月在滑铁卢彻底失败。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章》,承认大革命所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自由权利。法国的经济开始从多年战争的破坏中恢复。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后倒行逆施,背弃《宪章》,激起社会上普遍的不满。1830年7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代之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实行立宪君主制,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政府残酷镇压30年代初的工人运动(如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和共和运动,以确保资产阶级的秩序。工业革命开始展开,纺织业和铁路建设发展较快。40年代,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增长。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中迅速流传。中小资产阶级要求扩大选举权。政府拒绝改革,激发了1848年2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革命的显著特征是工人阶级为争取权利而奋勇战斗。工人代表也进入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对此深感恐惧。是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遭到残酷镇压。1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的迷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翌年,加冕称帝,自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稳定了法国政局,鼓励经济发展。在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成为欧洲的工业大国。政治体制也由50年代的专制帝国演变为60年代的自由帝国,议会的权力逐步恢复,出版、集会、结社和罢工等权利被肯定。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拿破仑三世为谋求军事和外交威望,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结合吴式颖版外国教育史教程)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法国是在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意、德)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17-18世纪是法国由封建专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缓慢增长,新型资产阶级和劳动者迫切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但法国宗教团体的势力强大,长期垄断法国各级教育。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者对教会团体长期垄断教育强烈不满,他们同教会团体在教育领域的斗争,促进了法国这一时期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教育向世俗化教育的缓慢转变。 一、从17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法国封建等级制明显,贵族子弟在家中享受私人初等教育。宗教团体为了扩大宗教势力影响及培养有教养的虔诚教徒,积极创办教区学校,争夺教民,几乎垄断了各地的初等教育。 1、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加尔文教胡格诺派 胡格诺派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 2、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利用其教会势力的影响大量建立初等学校。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该教会在法国各地创设了127所免费的初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多达36000余人。 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由于教学人员素养不高,盛行灌输和体罚,教育教学质量低劣。为了提高初等教育教学质量,胡格诺派和基督教派先后创建了训练传教士和教师的初等学校师资讲习所。"基督教学校兄弟会"于1685年在兰斯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由于法国教会团体对初等教育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初等教育的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居欧洲各国前列。 (二)中等教育 这一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控制在宗教团体手中。在法国封建专制政府的支持下,各个教派组织为了培养教会神职人员和有教养的官吏,在各地竞相创办了一批中等教育机构。 1、胡格诺派学院 2、耶稣会学院 学院学制一般为7年,开设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古典文学、算术、几何、天文学等课程。学院里经院主义色彩极其浓厚,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和理智能力,但不注意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耶稣基督圣乐会 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产生,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7世纪到大革命前,法国中等教育由于宗教团体和当权者的重视而获得的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法国现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100多万人。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多种形式的学习课程,包括短期学习课程、长 期学习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制度、教学安排和行政管理等特点,高等院校可分为四类,即:综合大学(Universities)、高等专业学 院(GrandesEcoles)、工程学院大学(InstitutsUniversitairesdeTechnologie)和一些高级技师学校(SectinsdeTechniciensSuperieurs-STS,thatisHigherTechnicianStudies)。 法国综合大学历史悠久,科系设置齐全,科研力量和师资设备在法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由中央教育研究部统一领 导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法国现有79所综合大学, 其中3所在海外,共有学生120余万名。在综合大学学习的学生约 占全国大学生的90%。大学专业有工程、医学等。大学设有上千所 培训部与研究部,还有一些研究所和专业学院以及教师培训机构等。大学学制一般为9年,采取学分与证书相结合的制度。9年的学习 时间可分为长短不同的4个阶段,成绩合格者,可授予国家文凭证书。有些大学授予本校的文凭证书。 第一阶段为期两年,是基础理论教育阶段。学生经两年的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大学技术学院文凭(DUT)。学生 可凭该文凭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二阶段为期一年,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实为第三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学士学位(LICENCE)。获 得学士文凭证书者可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三阶段通常需要两年时间,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实为第 三年和第五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学

近现代法国教育的发展史

近现代法国的教育 一、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教育 (一)历史背景 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君主专制国家的典型,王权和神权极度强化,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就已萌芽,并在17世纪形成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是由于政府不直接办学,新教各派力量薄弱,所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压制直到18世纪才有了显著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伴随着这个过程而不断增长和激化。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 新教: 出现一些新教派别,如胡格诺派和詹森派等,也通过开办学校,传播各自的教义。詹森派学校不同于天主教,尤其是耶稣会的学校。它们重视数学、地理、历史的教学,强调学习本民族语言并用民族语言教学,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在当时的法国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可惜它只存在二十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就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 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Salle)于1684年创立“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用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女免收学费,目的是对抗新教的办学活动,维护天主教的势力。该会所办的学校在法国当时的初等教育方面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法国国王又曾发布命令,指出学校应受天主教僧侣的监督,儿童应当学习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 2、中等学校 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它们以拉丁语及“七艺”科目为教学内容,经院主义气息十分浓厚。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得力量仅次于耶稣会。圣乐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拉丁文的教学不重文法而重阅读原著,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圣乐会的教育活动一直继续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法国的中等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3、高等学校 到18世纪法国共有22所大学,超过其他欧洲各国,其学术水平在西欧也很高。法国大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大多产生于中世纪。在16世纪前后,巴黎大学已拥有许多个学院。与初等和中等教育一样,这一时期法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天主教会的管辖之下。大学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经典;排斥新教徒,从1638年起还停止向新教徒颁发学位;同时极力扼杀进步思想,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儿(1596—1650)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的著作都被巴黎大学列为禁书。在当时的大学

法国高教概述

法国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高等教育结构较为复杂,学位种类独特,与其它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有许多不同。 法国现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100多万人。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多种形式的学习课程,包括短期学习课程、长期学习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制度、教学安排和行政管理等特点,高等院校可分为四类,即:综合大学(Universities)、高等专业学院(Grandes Ecoles)、工程学院大学(Instituts Universitairesde Technologie)和一些高级技师学校(Sectinsde Techniciens Superieur s-STS,thatisHigherTechnician Studies)。 法国综合大学历史悠久,科系设置齐全,科研力量和师资设备在法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由中央教育研究部统一领导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法国现有79所综合大学,其中3所在海外,共有学生120余万名。在综合大学学习的学生约占全国大学生的90%。大学专业有工程、医学等。大学设有上千所培训部与研究部,还有一些研究所和专业学院以及教师培训机构等。大学学制一般为7年,采取学分与证书相结合的制度。7年的学习时间可分为长短不同的3个阶段,成绩合格者,可授予国家文凭证书。有些大学授予本校的文凭证书。 第一阶段为期两年,是基础理论教育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第一年,要求学生学习必修的公共课和选修一些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各专业的情况,然后再选择自己的专业。第二学年,要求学生逐步确定一个专业方向,学习的课程包括选修课等。学生经两年的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大学普通学习文凭。学生可凭该文凭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二阶段也分为两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教育。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为获得大学普通学习文凭证书或相等学历的学生开设。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实为第三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学士文凭”。如果再学一年(实为第四年),各专业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文凭”(即大学本科毕业文凭)。获得硕士文凭证书者可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三阶段通常需要3年时间,为专业研究和深入学习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如果学生的目的是准备进入工作市场,就应该选择“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A-Diplomed'etudes superieures specialisees)课程;如果学生准备从事研究,可能要注册“深入学习文凭”(DEA-Dgiplomed'etudeseapprofondies)课程,这是准备博士学位的第一步。获取该文凭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博士学位主要为获得深入学习文凭证书的学生开设。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一般需要2—4年时间,学生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考核后,才可获取博士学位。获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成为大学讲师。 除上述三个阶段的不同证书和学位外,法国各大学几乎所有专业,都有各种各样的专业证书和证明,但必须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才能颁发。 法国现有300多个高等教育专业学院。这类学校又称为“大学校”,归属法国有关部委领导,学校为获得“法国学士”的学生或已学习两年时间准备课程的学生开设专门课程,提供至少两年的专门教育(此类学院收取学费)。第一年进行综合性教育,随后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高等专业学院的学制一般为期3年,进入该类学校要经过激烈的竞争考试。这些学校对工程师、教师职业、公务员的课程和培训有强制规定,对有潜能的经理培训则较灵活。这些学校一般规模不大,但声誉很高,许多高级官员、学者、工程师、企业管理人才都毕业于此类学院。 高等专业学院的毕业生一般被授予“工程师”或其它专业资格证书,获得此类证书的学生也可转入大学进行第三阶段的学习。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制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制 一.项目简介 法国工程师教育是令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精英教育,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是由拿破仑创立,最初是处于军事目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经过200多年的经验积累,在世界上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特点。 二、项目优势 教育质量高,文凭含金量高,课程内容实用度高,实践程度高,就业率高年薪高 三、学制 法国的工程师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为期两年的基础课程阶段和为期三年的专业阶段。 基础课程阶段是专门服务于法国工程师教育的高教体系,接收高中毕业生,以大学基础教育为主,无特别的专业区分。 专业阶段采取专业自选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进行学习。这一阶段的前两年中,学生需要到企业实习三到四个月,第三年要求学生实习半年。因此,工程师学校的毕业生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及管理能力都很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工业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学生毕业时会获得工程师文凭和法国国家硕士文凭两项文凭。 四、就业方向 法国工程师的工作领域和内容早已不限于技术层面和工业领域,更多的则是从事中高层管理、项目管理,团队领导等,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机械制造领域、现代医疗器械领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商业领域、第三产业的等等有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在施展他们的才华。换言之,工程师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工程师教育的其中一个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世界各地胜任工作的国际型人才。 录取条件: 1.当地高考一本分数线上至少15分 2.校方面试录取(面试语言为英语) 法国高等商学院 一、学院简介 法国高等商学院系统也称"精英院校",是法国教育机制的一大特色。因为其毕业生往往有很好的前途与"钱途",成为许多法国与海外求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院校。法国高商以培养世界高级商业精英而闻名于世。法国名牌商校的学生筛选标准严格,薪酬高,适应企业环境能力强,擅长外语,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 二、项目优势 2005年9月11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这项排行榜,在25所提供欧洲最佳管理硕士课程的院校中,法国不仅有7所商校入选,而且有5所位居前10名。 《金融时报》的排行榜的排名主要依据三大类约15个方面的标准,其中包括:毕业生的职业升迁速度、现行工资、毕业后3个月内的就业率、国际任职率、学校的教学多样性、科学研究成果、女生比例、外国留学生比例、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比例以及学生的国际实践

法国概况及教育体制简介

法国概况及教育体制简介 前几天,CCTV6播放了一部曾多日居法国电影票房之冠的电影--《勇士斗凯撒》,电影充分展示了法国式的幽默与浪漫,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原来欧洲的童话世界不仅仅在丹麦,也在法国。欧美人奇思妙想的创新能力和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古、不唯外的独立研究精神,正是我们这些要出国深造的莘莘学子们在未来所应该树立的。 近现代几百年来,高卢人(法兰西民族)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学、艺术各方面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卢浮宫内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时装店里的法国时尚、塞纳河畔浪漫的对对情侣,一直是许多中国学生心中最为优美的法国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我国青年人前赴后继地出国留学大军中,留学法国的人员也正在稳步增长,大批中国青年人踏上这片伟大而神奇的土地学习、生活、工作、品味人生、走向成功。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相比,到法国留学更是优势多多,特别对那些家庭环境不是特别充裕的学生来说,留学法国不失为一个圆出国留学梦的选择。之所以称之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五点: 一是法国实行几乎免费高等教育,从入学到博士毕业,不收取任何学费,学生只需交纳从非常便宜的注册费用。这种优惠同样及于我们这些不缴税的外国人。二是法国大学的入学和申请手续相比英语国家,特别是英国、美国要简单。可以说,每个在硬件上合乎要求的同学,

只要能够认真完成每一步申请手续,就肯定能被法国大学录取,其区别仅仅是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已。三是法国名校、好专业对于中国学生的门坎比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要低得多。我们可以发现,在法的中国学生几乎全都集中在二十一世纪最热门的专业和他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四是法国使馆对于签证的高效率、高相信使得众多学子在对比中寻找到一种切实的安定感。有这么多的优势,难怪法国教育界人士也认为,法国完全有能力成为数一数二的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学生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目前,他们也正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五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由于我们第一外语大都是英语,因此留学非英语国家就面临着一个要重新学习第二外语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就由拉丁字母构成的语言而言,英语是最为简单的一门语言,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的复杂度远远高于英语,所以在有限的出国前的时间里选择一门相对简单一点的外语,法语当然是选择。关于选择何种语言为二外学习的问题,我们将在本系列文章中作为一个专题介绍给大家参考。 一、法国概况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它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与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德国、卢森堡、摩纳哥、安道尔接壤并与英国隔海相望,面积54.9万平方千米,是西欧领土的国家。从版图上看,法国的轮廓几乎呈六边形,三面环水,三面靠陆地;从地势上看,法国是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西部和北部主要是平坦的平原或者轻微起伏的丘陵,其余的都是山脉,尤其是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脉和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

法国教育制度

法国教育制度 法国属于中心集权制的国家,在教育治理上长期实行高度的中心集权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地位,强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规定中小学实行学校、家长、学生合同制;设立“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定期审查修改教育内容,改革学制,简化考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从教,建立教师培养学院,强调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重视教育改革,重点放在消除教育治理中的官僚主义和加强技术教育上,强调教育、科研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法国强调教育治理要统一,教育部垂直治理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结构全国统一,小学为五年制,初中为四年制,高中为三年制。初中分为适应阶段、中间阶段和专业定向三个阶段。高中阶段分为确定阶段和最后阶段。 尽管法国基础教育是统一治理,但在小学、初中拓宽知识的基础上,高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科选择的多样化,共有文科、经济与社会、科学三大类专业和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工业科学和技术、实验科学和技术以及医学社会科学四个技术专业供学生选择。法国的职业高中属于短期教育,学制为二年,通常出路只有就业,做普通技术工作,但对进入职业高中的优秀学生,政府为其打通了进入普通与技术高中的通道。 近年来,法国借鉴地方分权制国家的教育治理经验,将部分权利下放给地方。地方教育行政分为大区、省和市镇三级治理,大区负责高中和一些专科学校;省负责初中;市镇负责小学和幼儿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中小学的教育规划,分级负责中小学的基建和日常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日常教学治理。例如,里昂玛利王市政府拨付学校的日常经费,以一所只有200名学生的小学为例,一年就支出40万法郎。与此同时,在人事治理上实行减政放权,将中小学教师由国家治理改为由学区治理;赋予小学教师新的职责,教师在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其他诸如学制、教学大纲、教材治理等方面也逐步下放权力,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形成了教育治理体制的多样化。

法国中小学教育体制

法国中小学教育体制 法国的国民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即三岁到十八岁都是义务教育。学制与我国相似:幼儿园三年,小学五年,中学七年。法国 初中四年制,高中三年制。初中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上技术高中、职业高中或普通高中。年龄介于15岁到18岁的学生会进入 Lycée(法国公立中学)就读,包含了不同的课程,例如技能学科还有 职业学科。若是在日后有志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会选择进入 Lycéegénéral学校,在这里会教授文学及人文科目,以及科学或是 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介于15岁到16岁的学生,在Lecee就读的 第一年叫做Seconde,第二年称为Premiere。在17-18岁时进入最 后一年,则称为Terminale。 法国小学课堂 【一、中法小学对比】 中国法国 一年级预备班(Classepréparatoire,简称cp) 二年级基础班1(Classeélémentaire1,简称CE1) 三年级基础班2(Classeélémentaire2,简称CE2) 四年级中级班1(Classemoyenne1,简称CM1) 五年级中级班2(Classemoyenne2,简称CM2) 【二、中法中学对比】 中国法国 初一六年级(sixème) 初二五年级(cinquième)

初三四年级(quatrième) 初四三年级(troisième) 高一二年级(seconde) 高二一年级(première) 高三毕业班(terminale) 法国初中四年制,高中三年制。年级的称谓是倒着数的。初中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上技术高中、职业高中或普通高中。 【三、法国中学简介】 法国有中学11000多所,其中公立学校大约7492所,私立学校大约3590所。全国在校中学生大约500万人,其中私立学校的学生人数大约占中学生总人数的20%。法国高中分普通高中、技术高中和职业高中三类。私立学校一般都属于后两者,针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开设的,而且基本按就业需求来筹办。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同于普通高中,通常较为着重其专业领域,实践类的课程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为保证教学质量,法国政府对教师职业设立了较高的门槛,其考核制度极为严格。另外,无论教师在何种性质的学校教书,都应当与法国的教育部门签订合同,他们的工资由政府发放。因此,从这点看来,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效果与其公立或私立的性质并没有直接关系。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跑堂上课方式,在法国的高中里,所有的课程都会与同一班的同学一起上课,所以国际学生们会很容易地融入学校生活,结交好友,进而与同学之间发展出非常亲近的死党关系。 除了上课的时间以外,国际交换学生在课后会有家庭作业,例如阅读,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等不同的形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上是比较正式的,所以上课时认真听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 代教育制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教育学考研之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二)法国的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天主教会控制的。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改变了欧洲和法国的历史,而且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代表立宪派的塔列兰方案、代表吉伦特派的康多塞方案和代表雅各宾派的雷佩尔提方案。他们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在客观上指出了法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推动了近代法国教育的发展。 1799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相一致。为此,他采取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第二,全国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基佐法案》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832年,基佐担任教育部长,1833年6月通过了《基佐法案》。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他认为,初级小学的任务是进行基本知识、道德和宗教教育。高级小学应通过设置职业课程,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知识。为了发展初等教育,他还提出重视初等师范学校的思想,这一法案公布后,法国的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 《费里法案》 1881--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这一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中等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受到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纷纷创办并成为主要中等教育机构。第一帝国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有发生了多次变化。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幻灯片1 第八章法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习目标: 掌握法国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探讨法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规律。 幻灯片2 第八章法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本章框架线索 ●教育行政制度(帝国大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慈善教育;大革命时期教育计划;基佐法案;费里法案; ●中等教育:国立中学;市立中学;实科中学。 ●高等教育:巴黎大学;专业学校;第三共和高等教育改革。 幻灯片3 第八章法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重点:帝国大学制;基佐法案;费里法案; ▲难点:法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规律。 幻灯片4 法国近代历史 ●1789-1794年资产阶级大革命,1792年建立起了第一共和国;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 1804年建立第一帝国(1804-1814);1830-1848波旁王朝复辟;1848年资产阶级推翻七月王朝,建立起第二共和国(大工业,大金融资利益);1848年6月,巴黎起义; 1852-1870年,第二帝国;1870-1871普法战争建立起第三共和国。 幻灯片5 法国近代历史 ●18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启蒙思想运动对法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启蒙 运动中,法国思想界接受和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洛克的学说,出现了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反对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倡导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与自由,奠定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幻灯片6 法国教育概况 ●法国是在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意、德)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 但9-12世纪,法兰西王国的王权十分弱小,13世纪起,法兰西王国领土逐步扩大,后来实现了全国政治的统一。法国教育也是以基督教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 幻灯片7 法国教育概况 ●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 问答和祈祷。中等教育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教学内容主要有拉丁语和七艺

Système éducatif francais_法国教育制度

Système éducatif fran?ais Système éducatif en France Organisme de tutelle Ministre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 Luc Chatel Budget66 milliards d’euros Langues Fran?ais exclusivement Système centraliséLoi en vigueur 1881 - Lois Ferry 2005 - Loi Fillon Public / privé 2 millions d’élèves en écoles privées(primaire + secondaire) pour la plupart confessionnelles, et subventionnées Alphabétisation () ? Hommes ? Femmes 99 % 99 % 99 % Obligation scolaire ? élèves scolarisés ? Primaire ? Secondaire ? Supérieur 6 à 16 ans, Instruction à la maison admise 17,71 millions 10 millions 5,41 millions + 390 000 apprentis 2,3 millions Pourcentage de dipl?més ? Secondaire ? Supérieur 41,2 % 19,9 % Source : Ministère éducation nationale (Chiffres 2005 )

西班牙教育制度

西班牙教育制度 西班牙教育制度西班牙教育制度西班牙高教网络发达,其中包括一百多所大学、三百多所高等专科学校和众多著名的科研中心。西班牙国立大学的教育经费由国家部分承担。每年接纳十多万名外国留学生。 西班牙是申根协议签字国,凡取得西班牙签证的外国人,可自由到任何申根协议国而不须办理任何手续,申根协议国共15个国家为: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卢森堡、葡萄牙等。西班牙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较高的水准。许多科学巨匠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西班牙亦是欧洲发展最早的国家,是最先进入海洋文明的国家。 西班牙具有悠久的大学传统,现有100多所大学及300多所闻名世界的专业高校、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各种专业和各种程度的教学。西班牙发达的公立体制是其教学质量的保证。高等教育学费低廉,而且国家提供部分资助,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西班牙文凭也得到国际公认,每年接纳10万外国学生。因此到西班牙留学,你将享受到欧洲式的办学标准,高质量的文化氛围以及国家级的毕业文凭。 1、综合大学因招收所有通过普通高中业士考试获得业士文凭的学生而被称为开放式学校。

2、培养各类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大学因招生考试非常严格,所以被称为封闭式学校。 3、未通过考试者可直接进入三年制大专或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4、对外国学生,进入公立大学须通过西班牙语国家等级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后与西班牙本国学生一样免学费学习,部分私立大学不须考试但须交纳较高学费。未通过或未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者可申请其大学的专科学习,专科毕业后再转入本科和研究生学习。 随着西班牙的教育改革逐步的深入,大学学制在不断改变。西班牙的大学和学院教育分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成绩合格,都能得到国家授予的文凭,如高中毕业文凭持有者可进入第一阶段的学习,为期两年,成绩合格,可获得普通高等学业证明。第一阶段毕业证书持有者可进入第二阶段学习,为期也是两年,第一年考试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士学位,如继续深造一年,则可获得硕士学位。第二阶段以上文凭是进入第三阶段深造的必要条件,但各学校又有不同的入学考核,第三阶段学习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学制一到两年,可获得侧重于职业生涯的高等学位文凭;第二种情况是攻读博士,历时三至五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由上可见中西方高等教育在学制和文凭方面稍有差异,西班牙大学第三年就颁发学士文凭,而在中国,学士文凭是在四年大学毕业后才颁发,勉强说来西班牙大学第四年就颁发的硕士文凭即可等同于我国的本科学士学位,又可等同于我国的硕士文凭。至于博士文凭,则相差不多西班牙教育制度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