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3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关于《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系别: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

教研室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教研室负责人:王建雄、张丙玲

系主任:白军福

1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川电机学院教学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教研室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教学方案活动,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

(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巩固教学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就业为导向,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使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实用和切实可行,各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2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

要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一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载体,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积极推进教学标准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要积极邀请和聘请行业一线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论证,指导课程开发和教学标准化建设。定向培养的专业要与

3

行业企业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积极推进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建设。

要更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引入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机制,将过程控制和目标控制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行业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参加相应的技术技能等级考核、职业资格认证,落实“双证书”(即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毕业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五)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施分类指导

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志,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行业、部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时,各专业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办学优势,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学时安排等方面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以便发挥特长,形成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错位发展优势。

三、需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系部根据近几年招生情况,确定需要修订的专业。此次主要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四、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技术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相关技能是课程内容的重心所在。修订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五大模块构成。

4

具体实施细则以专业为单位展开初步修订。

这次修订的重点是要求改变观念,整合优化课程,凸显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紧密和有指导意义的应用知识与技能培养课程,将系统的理论性的知识课程精化、整合于应用知识与技能课程之中,有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可以压缩甚至精减。核心观念是围绕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课程。如果该专业为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应把企业文化和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五、课时总数及课时安排

1、三年制专业总课时在2600—2800节,每学期周课时24-28节,每学期以20周计算,教学周数以教学进度表为准,考试1周,机动一周。

2、课程体系中课程总量控制在30门左右。

3、实践教学课时(课内分散实践课时+集中综合实践课时):不低于50%;

六、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体例

1、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招生对象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制:3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培养目标

3、就业面向

5

4、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5、职业能力要求

6、其它说明

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建雄

副组长:张丙玲、贺掬

成员:金玉萍、张晓勇、赵红琳、刘学锋、罗小芳

八、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调研阶段

以专业为单位展开活动,各教学单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并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研讨,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岗位能力和工作任务,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第二阶段:起草人才培养方案(第一稿)阶段

各专业负责人对投入招生的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拿出初步修订的方案。

(三)第三阶段:征求意见与论证阶段

1、教研室将人才培养方案(初稿)传至教务处,广泛征求领导及广大师生意见。

2、以教研室为单位召开由学生、教师、学术带头人、社会用人单位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论证初稿,

6

做好论证修改阶段会议记录存档工作,根据论证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调整,将论证修改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报教务处。

(四)第四阶段:完善阶段

教研室配合教务处组织校内外相关学科专家对各专业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阅和完善,并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各教学单位再次组织修订。

(五)第五阶段:审核与实施

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报教务处初审,提交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终审,审议通过后由院长签字批准实施。

九、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教学单位需成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小组,由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推进改革创新。各专业要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各教学系部要根据专业类型组建1个或多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

3、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努力做到“五个引入”。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核心技术修订完善核心课程标准,引入行业标准开展专业资格认证,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引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7

4、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各阶段修订工作进度安排,加强修订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积极动员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深入讨论,确保高质量完成修订工作。

5、要树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权威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完成后,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各教学系部应由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后提出调整理由和审核意见,报教务处审核,经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院长批准后调整实施。

机电工程系

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

2018年3月14日

8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

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教研活动: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系别: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 教研室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王建雄、张丙玲教研室负责人: 主系任:白军福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川电机学院教学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机电设备自动化教研室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教研室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教学方案活动,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巩固教学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就业为导向,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使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实用和切实可行,各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 要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一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江南大学关于修订202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

江南大学关于修订202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 实施细则 为扎实有序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根据《江南大学关于修订202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现制定本实施细则,请各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文件精神,做好修订工作。 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通识教育必修课包括思政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军体类和成长规划类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创新创业类、国学文化类、科学精神类、心理健康类、法律思辨类、艺体审美类和非技术能力课程类组成。 (1)通识教育必修课具体安排及要求如表1: 表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

①思政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6门必修课,共计16学分,总学时为320。 ②外语类课程 大学英语实行分级分模块教学,1-4学期开设,共8学分(英语专业修读第二外语),总学时为192。 ③计算机类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安排在第1或第2学期开设,共1学分,48学时,其中16学时讲课,32学时上机,采用SPOC在线学习方式。除计算机类专业外均需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④军体类课程 军事理论:安排在第1或第2学期开设,共2学分,36学时,其中32学时讲课,4学时实践。 军事技能:安排在第一个短学期开设,共2学分,安排3周。 体育课:安排第1-4学期,共4学分,128学时。 ⑤成长规划类课程 新生研讨课:安排在第1或第2学期开设,共1学分,16学时。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安排在第2、6学期开设,共0.5学分,16学时。 心理健康:安排在第1或第2学期开设,共0.5学分,16学时。 (2)通识教育选修课 自2020年9月入学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须于第2至第7学期内,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的创新创业类、国学文化类、科学精神类、法律思辨类、心理健康类、艺体审美类和非技术能力课程类中的7个模块中,每个模块最多选修2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必选2学分。每学期最多选修2门。 2、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集中性实践环节。各学院要积极建设学科平台课程,打通各专业的基础课程,鼓励跨学院建设相近专业共用的大平台课程。加强对已形成的数学物理类、化学化工类、电工电子类、机电类等跨学院大类学科基础课教学平台的建设,相应课程群的建设由开课学院负责。进一步优化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方案,各专业根据培养要求进行选择。

教务处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教务处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素质,教务处决定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确定修订的目标 1.针对当前社会和行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强化专业特色与学科交叉,培养具备多元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成立修订工作组 1.由教务处组织成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负责修订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进度监控。 2.修订工作组由教务处主任担任组长,各学院教务主任或教学副院长担任成员,确保修订工作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三、调研与分析 1.修订工作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和比较研究,获取国内外人才培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理念。 2.通过对当前就业市场需求的分析,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关注点,以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向。 四、制定修订方案

1.在了解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修订工作组制定具体的修订方案,明确 修订内容、目标和时间节点。 3.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 展方向,增加个性化课程设置。 五、广泛征求意见 1.发布修订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学院、教师和学生对修订方案提出意 见和建议。 2.召开各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对修订方 案进行适当调整。 3.教务处按照修订方案的原则,综合吸纳各方意见,最终确定修订方案。 六、修订方案的实施和推广 1.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经校教务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及时向全 校师生发布,确保大家了解修订内容和方向。 2.各学院根据修订方案,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和考核 方式,确保修订方案的实施。 3.教务处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对修订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修订方案。 七、修订方案的宣传和培训 1.通过教学大会、学术交流等形式,宣传修订方案的背景、目标和主 要内容。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原则意见(调整稿).doc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原则意见(调整稿) 一、总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是我院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将教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现提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原则意见》。本原则适用于高中后专科层次各专业。 二、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职高专教育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 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教务处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对于《人材培育方案》订正工作的实行方案 专业人材培育方案是环绕必定人材培育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时期的教育、教 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行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课、实行教课管理、培育适应社会实质需要人材的重要依照;是学校正教课质量进行监控和评论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对于加速发显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行建议》(皖 政 [2014]81 号),深入教育教课改革,增强内涵建设,将产教交融、校企合作 贯串于人材培育工作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人材培育质量,突显办学特点,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就 2015 年人材培育方案订正工作安排以下: 一、主要任务 (一)深入教课改革,整合教课资源,优化课程系统。 (二)正确立位培育目标,稳固教课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材培育 质量。 (三)以就业为导向,将产教交融、校企合作贯串于人材培育工作各个环节,突显办学特点,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规范人材培育方案内容,使培育目标和培育规格表述更为详细、明确、适用和确实可行,各教课环节更为完美,特别是增强实训教课系统建设。 二、基来源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现代公司优异文化理念融入人材培育全过程,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知足学生终生学习和可连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材培育目标。 要追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联合我校的实质状况,实时调整人材培育方向和目标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

“景德镇陶瓷大学201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工作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2014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修订范围:全校2017年现有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所有专业方向)。 二、修订要求: 各学院(教学部)开展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工作重点要对目前已执行六个学期课程的开出情况(含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授课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匹配度、学生学习达成度情况的自查工作并提交自查分析和整改报告。自查分析和整改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现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如何体现学校办学定位;2、现有运行情况及效果的总结;3、课程设置合理性及是否满足学生毕业要求;4、调整的思路;5、课程教学大纲是否齐备;6、在同一专业类下设的相近专业,要说明其差异性和特色,并设计好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此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实行教学院长(主任)负责制。 三、主要工作: 1、开展此次培养方案的完善要结合新一轮教育部审核评估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五个度为主线,组织各学院(教学部)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认真组织调研与研讨,提出适合本学院专业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兄弟院校、同行专家、专业教师以及用人单位的意见,要熟悉国家、社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要主动吸收用人单位部门共同研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工作;

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各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学院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院启动201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提高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奠定基础。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以下规定和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结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1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学院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关于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等文件精神,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 二、基本原则 (一)“职业导向的原则” 坚持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根本属性。针对当前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经历深刻调整的情况,各专业教育教学既要主动适应区域发展、行业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也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明确本专业适应的职业和职业岗位(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二)“能力本位的原则” 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三者间的关系,基本能力(技术技能)的培养是中心,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要围绕基本能力(技术技能)展开。要把行业技术标准、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专业技能,使其经

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为了推动高等教育体制,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二、修订的原则和思路: 1.规范性:修订的方案必须是规范的,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所需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 2.针对性:修订的方案需根据不同专业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创新性:修订的方案应当积极响应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引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4.灵活性:修订的方案要注重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方案。 三、修订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1.调研和分析: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对旧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现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目标确定: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确定修订方案的总体目标和框架。 3.专业需求确定:根据不同专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确定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教学要求。

4.参与广泛:组织相关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以及业界专家参与修订工作,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5.宣传和教育:在修订工作进行的同时,开展相关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相关人员了解修订工作的意义和目的。 6.修订方案编制:根据前期调研和专业需求确定的结果,编制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 7.内部讨论和修改:进行内部讨论,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8.资源准备:为实施修订后的方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师资和设备等。 9.实施和监督:修订后的方案开始实施后,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0.定期修订: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定期修订,根据实践经验和新的需求进行更新和完善。 四、时间表和预期效果: 修订工作预计将在一年内完成,具体时间表如下: -第1-2个月:调研和分析,目标确定 -第3-4个月:专业需求确定,参与广泛 -第5-6个月:宣传和教育,修订方案编制 -第7-8个月:内部讨论和修改,资源准备 -第9-12个月:实施和监督,定期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文件(新)

关于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各系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保证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真正实现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现就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出如下竟见.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指见》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与领袖型企业的深入校企合作,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本专业生源情况、学生的学习志愿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重点进行核心课程整合,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要求 1、校企合作 专业瞄准对应领域的国内前五、省内前三的知名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其中1—2家优秀企业深度开展合作,明确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讨、制订课程体系.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不要高也不要低。就业岗位2—3个,针对岗位阐述人才培养规格,包含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等要求。

3、课程体系 (1)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特点,专业可采取1422、三循环、理论—实习-理论等不同的教学模式。 (2)公共课 两课、体育、公共选修课等公共课由学院公共教学部统一制定。英语课方面,要以专业为核心,调研本专业就业岗位对英语素养的要求,以专业为主体,在专业课中渗透英语素养的培养。公共教学部负责全院休闲英语、考试英语、IT英语、能力英语等教学。 (3)专业课 针对培养目标,专业课包括实训应控制在15门以内,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门数2门为宜,最多不能超过3门。专业课的学时要充分,建议每门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6学时以上。 对就业岗位起重要支撑作用、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紧密的理论学期的专业课和实训要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训)应在3-4门左右,建议核心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8学时以上。除第一学期之外的其它学期均要有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应被列为考试课的重点,采取教考分离。 (4)实习 各专业实习由专业与学院实习就业处共同制定。 (5)学时与学分 三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800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60学分;两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200-2400学时左右,总学分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修订管理办法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制(修)定办法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学校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制(修)订科学、合理的专业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搞好专业建设,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为了加强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定 (一)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由教育部或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制定和颁发。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按照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

有关行业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由以下部分组成: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专业主干课程、指导性教学安排、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实训(实验)装备基本标准、实施建议、学习评价建议、有关教学说明。 (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地方和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6.贯彻产学研结合原则。产学研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各系(部):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管理、监控和评估的基础性文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对2008级、2009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现就修订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次修订工作在200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对本校各本科专业2008、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各系(部)应按本指导意见精神,对各专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对200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后两年教学实际做适当调整。 2、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此次修订工作,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教学副系主任具体组织、教研室主任直接参与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论证,高质量完成修订工作。 3、各系(部)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在认真总结2007级及以前各年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修订2008、2009级各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标准和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方案的框架要求见附件一。 4、学分安排与计算 (1)培养计划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课程总学分要求: 文科类:教师教育专业195±10学分,非师专业180±10学分; 理工、艺术、外语类:教师教育专业205±10学分,非师专业190±10学分;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为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执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等。 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执行、调整,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 第四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作为根本指导原则。 (二)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合理地安排课程门数和分配教学时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理论课和实践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合适比例。 第五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程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和进度安排,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定。 (一)教学科研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报学校专业指导委员审核批准后执行。 (二)各二级学院应由负责人牵头、教研室主任具体负责,指派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等承担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的统筹、汇总、审核、签字工作,不得将以上职责转移给他人。 (Ξ)教学科研部应充分征求负责人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意见,并在制订和修改中充分考虑、采纳,并组织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材料,在有兄弟高校、行业企业参与并充分论证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各类课程安排的初步意见,并对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讨论、修改,在课程体系、课程名称和学时、学分安排上达成共识。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及指导意见修订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及指导意见修订 版 山西工商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 指导意见(征集意见稿)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得纲领性文件,就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得集中体现,就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具体实施方案,也就是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得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我校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应用型高等学府”得办学目标,特对我校现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修订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与国家得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地方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确立个性化、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观念,构建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能力要求对接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得应用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得能力。 二、修订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在融通学科基础得同时突出专业特色,

兼顾学生得专业能力提升与个性发展需要。各学院应在充分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得基础之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院学生发展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得修订工作。修订过程中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全面发展 要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教育,重视综合基础知识得传授与创新实践能力得培养。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合理规划学生得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应用型人才。 2、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 要围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凝练专业教育特色,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得专业建设思想,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合作育人模式。主动争取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得制定以及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行业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深化校企合作。 3.增强计划弹性,鼓励学科交叉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适度压缩必修课程得总学分,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增强教学计划弹性,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各学院面向全校开放本院专业课程资源,支持学生跨专业或跨学院选修课程、参加项目训练、完成学位论文。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实施办法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实施办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专业教学实际,对统一制定和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适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注重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需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要以适合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 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 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 和综合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 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5.贯彻产教融合思想 产教融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 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6.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双证”制, 努力办出特职特色,同一专业,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 定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在执行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及时间安排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理应包括 1.专业培养目标

关于修订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修订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 (教职成[2015]6号)、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我院实际,特对制订我院2019-2021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制定对象 2019-2021级全日制学历教育计划招生的所有三年制高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 三、基本原则 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认真总结历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经验,归纳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情况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和实施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 (一)学校领导重视,制订程序规范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框架,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年6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工作的组织与职责安排、制订与修订管理和执行要求等;制订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试行)》,明确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构成并强调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要求。 教务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修订)》,每年3月份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实施“三步走”工作策略。第一步:教务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学校实际情况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第二步:各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在日常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专业面对岗位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构成调查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课程,并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制订方案初稿,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第三步:教务处审核后报教学工作委员会,经教学工作委员会专门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审定定稿。 方案制订过程中,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性意见制订,参与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在教学工作委员会上组织审核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经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审定,所有校级领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审定工作。 (二)落实上级文件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教学条件(师资、实践),分析就业岗位(群)、岗位主要任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在专业群课程统筹考虑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专业课程,强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 作的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9.06.05 •【文号】教职成〔2019〕13号 •【施行日期】2019.06.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 导意见 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