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作者:

指导教师:吕军教授

题目:基于LOADEST模型和递推传递函数模型的非点源水质负荷的研究

课题来源:

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废物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2BAC17B01)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1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生活、工业和农业排放物进入到河流中,导致河流水质污染和恶化(Xia X H, 2002; Chang H, 2008; 于兴修等,2003)。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目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监测断面中有近30%的断面水质达到或超过了Ⅳ类,其中劣Ⅴ类占到总断面的9.0%;61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27.8%处于富营养化状态;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极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5.7% (中国环保部2013)。根据环保部发布的首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研究结果,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工厂、市政污水系统,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污。非点源污染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

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非点源污染从成因上来看,通常可分为地表径流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矿区地表径流污染、林区地表径流污染和大气降雨降尘污染等类型。其中,农业非点源污染,包括农田和村庄的径流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因其污染过程的时空不确定性、迁移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多污染源的复合污染、降解过程高度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对非点源污染进行定量化研究和预测具有较大的难度,给水污染控制和水质规划、管理的科学决策带来很大困难。

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在我国重点流域频繁发生。如2005年的松花江硝基苯水污染事故导致市全市连续停水,造成恐慌;2008年6月省阳宗海砷污染事故导致阳宗海水体遭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2009年2月,省市水源地遭酚类化合物污染,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这些突发性污染事故带给我们严峻的警示:开展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问题的研究,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加强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是目前我们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首要任务。

汤浦水库作为地区的饮用水水源,服务人口近300万人,为市、上虞市、慈溪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汤浦水库水质优良,但总氮、总磷超标,属于中等营养水平,2010年曾爆发蓝绿藻,为等城市的生活用水埋下隐患(竺维佳等, 2006; 荣根和童秀华, 2010; 施练东等, 2011)。本文以汤浦水库为研究对象,以总氮、总磷污染负荷量预测为目标,基于统计学方法、现代数学方法和水文模型方法,应用LOADEST模型和递推传递函数模型对该水库总氮、总磷污染负荷量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负荷量预测,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水

库型水源地污染物预测体系,以期推动水质预测和水质污染事件预防工作的发展。

1.2国外研究现状

1.2.1水质评价分析方法

水质评价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水环境监督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水质评价是指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对于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方法是水质评价的核心,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决定水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此,科学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对于水质监督和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外学者对于水质评价方法有着丰富的研究。

多元统计方法是分析河流污染特征及来源的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Huang et al., 2010; 洁等, 2013),跟水文模型法相比(邓欧平等, 2013),多元统计方法的优点在于方便不需要事先获取污染源的信息,也无需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等其它数据,只需要水质监测数据即可提取水污染特征、识别主要污染源、半定量估算各主要污染源的分担率。

多元统计方法是污染特征分析的常用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统计方法因具有能反推污染源廓线的优点,已被广泛运用于大气环境中污染源的源解析(Thurston and Spengler, 1985; Bruno et al.,2001; Singh et al.,2008; Liu et al., 2010)。近年来,一些学者将多元统计方法应用于水环境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和源解析,主要有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FA/MLR)模型(燕燕等, 2009)、主成分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PCA/APCS)模型(Su et al., 2011)、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马振邦等, 2011)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FA-NNC)模型(Bzdusek et al., 2004)等。Singh等(2005)运用PCA/APCS模型定量解析了印度Gomti河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4-N)和硝态氮(NO-3-N)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马振邦等(2011)利用市王家庄

集水区的降雨径流水质监测数据,运用PMF模型定量解析了单个城市小集水区降雨径流中氨氮(NH+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和生化需氧量(BOD5)的主要来源。

1.2.2水质模拟与预测方法

水质预测是水质监督和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预防水质污染事件的有效措施, 在区域水环境规划、评价与管理工作中,水质预测是重要基础,在水环境保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忠, 2006)。水质预测就是根据水质实际资料,运用水质数学模型推断水体或水体某一地点的水质在未来的变化,即根据过去和现在已有的水质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到未来的模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综合防治已经成为中国环境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杜鑫等, 2013)。因此,如何提高水质预测的预测精度与可靠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就成为理论和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水质预测模型主要分为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和非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是描述水循环中各组分在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组分间相互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非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则利用数理统计、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等理论模拟水质的变化过程,能够对于水质的短期和长期变化趋势做出预测(汤爱中,2013)。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如SWAT模型等通常比较复杂,计算过程需要较多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如边界参数、传输参数、环境参数、转化参数等),而我国大多数河流、湖库的基础资料和数据相对匮乏,这就限制了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在水质预测实践中的应用(樊敏等,2010)。因此,非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如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等由于考虑因素较少,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青睐。

常用的非机理性水质预测模型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支持向量预测模型、分形预测模型等。这些水质预测模型对于水质预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各种预测模型对于应用场合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如GM(1,1)预测模型要求原始数据序列呈现指数变化规律, 对于不符合该变化规律的数据序列,则预测误差较大;神经网路预测模型则要求样本量较大,且存在训练不稳定、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在LOADEST2和ESTMATOR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LOADEST (Load estimator) 模型能够克服随机干扰问题,在预测过程中仅仅根据连续的日流量数据和有限的、离散的水质数据,建立水质负荷量回归方程,进而估算河流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输移通量,在世界多地的水质预测中被广泛运用(Qian Y et al., 2007),如Pointer, B.和Harned, D. A应用LOADEST模型模拟North Carolina水库的氮负荷量(Pointer B et al., 2010),Duan S使用LOADEST模型模拟了切萨皮克湾城市到农村磷负荷的变化规律(Duan S et al., 2012)以及娜利用LOADEST模型估算1999—2008年宝象河河流的入湖通量和水质情况(娜等,2010),都取得了较佳的验证效果。

LOADEST模型所需的历史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少,操作简单,具有明显的优点,相对于目前我国河流的水文监测多为逐日实时监测,而水质监测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监测频率平均为1-2次/月的现状而言(Harmel R D, 2003; Harmel R D, 2006),这无疑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

另一方面,基于时间序列法的传递函数模型能够克服随机干扰问题,在旅游、人口、经济、电力、能源等众多领域已经显示出了预测应用优势,但在水环境管

理中应用还比较少。使用传递函数模型对水质进行预测则在预测过程中仅仅根据历史的流量和水质负荷数据进行建模,便能对未来的水质进行预测,所需的历史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少,操作简单,具有明显的优点,相对于我国基础数据资料缺乏的现状而言,这无疑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

二、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容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2.1研究目标

以市汤浦水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水库各个监测点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时空变异定量分析研究;其次,利用LOADEST模型模拟各监测点的逐日/逐月水质负荷量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再次,基于经LOADEST模型模拟得到的水质逐日负荷量,利用传递函数模型预测各监测点污染物负荷量;最后开发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实时水质预测系统。

2.2 研究容

(1)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本研究以汤浦水库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水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试图揭示该水库的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

(2) 水库非点源污染物负荷计算

利用LOADEST模型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连续化,尝试建立流域非点源污染物负荷量优化统计模型,确定河流的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通量。

(3) 水库非点源污染物负荷预测

建立基于经LOADEST模型模拟得到的水质逐日负荷量的递推传递函数模型,利用递推传递函数模型预测各监测点污染物负荷量。

(4)水库非点源污染物入库量负荷预测系统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论文模板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和《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1.1—2000----审批版),制定本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1 学位论文基本结构: 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臵部份、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 1.1 前臵部份包括: (1) 封面 (2) 题名页 (3) 英文题名页(硕士可省略) (4) 独创性声明(知识产权声明?) (5) 勘误页(可根据需要) (6) 致谢 (7) 序言或前言(可根据需要) (8) 摘要页 (9) 目次页 (10) 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 (11)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可根据需要)) 1.2主体部份: (1) 引言(绪论) (2) 正文 (3) 结论 1.3 结尾部分: (1) 参考文献

(2) 附录(可根据需要) (3) 索引(根据需要) (4)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 封底 2 编写规范与要求 2.1 前臵部份 2.1.1 封面:封面包括分类号、密级、单位代码、作者学号、校名、学校徽标、学位论文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和专业名称、提交时间等内容(见附件1:学位论文封面样式)。 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 密级:仅限于涉密学位论文(论文课题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填写,密级应根据涉密学位论文确定,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并注明保密期限。非涉密学位论文不得填写密级。 单位代码:10335。 作者学号:全日制和在职攻读专业学位者填写学号,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填写申请号。 论文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般不能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目翻译应简短准确,一般不应超过150个字母,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学科和专业名称:必须按国家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规范填写。 2.1.2 题名页:题名页应包括:学位论文中英文题目,学位论文导师及作者本人签名,学位论文评阅人姓名、职称和单位等信息(隐名评阅除外),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姓名、职称和单位,学位论文答辩日期等(详见附件2题名页样式)。 2.1.3 英文题名页:中文题名页相对应的英文翻译。 2.1.4 独创性声明:(见附件3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2.1.5 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 2.1.6 序言或前言:学位论文的序言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对本篇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1 国内文献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中,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有将我国创业板市场与海外市场创业板进行比较的,如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王丽坤在2010年发表的《对我国证券市场创业板发展的思考——基于美国及我国香港创业板的经验》中,借鉴了香港和美国两个创业板市场发展,并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本市场结构,分析了创业板推出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制度的选择,为创业板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其中强调了强化对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要求这一建议,要求信息披露更加及时,根据创业企业的特点,对临时报告的披露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类似角度的文献还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周晓慧在2010年发表的《中美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比较》,文中将中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体系、披露时间及渠道等方面的比较;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局长、经济学博士叶春和2009年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因素及监管对策初探》中,总结分析了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监管经验教训,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监管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对策,其中他提到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披露风险,提出了建立财务信息资信评级制度,引导相关各方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相应对策。也有的研究是从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较入手,如首都经贸大学的崔也光在2002年发表的《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一文中将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相比较,认为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应重点强调公司成长性,密切关注关联交易,侧重企业风险的预警,提升分部信息的地位,讲求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其中作者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作了重点的研究,创业板公司不确定性大、风险较高,这就要求公司缩短信息披露的时间,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创业板招股说明书》(征求意见稿)对招股说明书的有效期、招股说明书核准之日起至披露前对内容的补充修改,均作出了与主板市场不一样的规定:招股说明书的有效期为三个月,自中国证监会下发核准通知之日起计算,招股说明书在披露之日所引用经审计的财务资料的准止日应在最近六个月以内;发行人在招股说明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硕士开题报告模板

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学位办网上可查) 单位代码: 10335 密级:(注明密级与保密期限)学号: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中文论文题目:(小二号仿宋体加黑) 英文论文题目:(16pt Time New Roman,Bold) (英文题目规范“Determination of Force and Linearized Parameters of Radial Active Magnetic Bearings by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首字母大写,介词、连词等小写)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 合作导师: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所在院系: 提交日期 学位论文开提报告封面格式(适用全日制研究生) 仅限于论文课题来源于国防军工项

目录(黑体、二号) 1.选题意义(宋体、四号) 1.1.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黑体、五号) 1.1.1…………(宋体,五号) 1.2.研究背景及意义(黑体、五号) 2.研究内容及方案(包括可行性分析)(宋体、四号) 2.1.研究内容(黑体、五号) 2.1.1………… (宋体,五号) 2.2.研究方案(黑体、五号) 2.2.1…………(宋体,五号) 2.3.可行性分析(黑体,五号) 3.课题研究初步进展(宋体、四号) 4.1…………(黑体、五号) 4.2…………(黑体、五号) 4.课题进度安排(宋体、四号) 5.1…………(黑体、五号) 5.2…………(黑体、五号) 5.课题预期成果(宋体、四号) 5.1课题研究特色(黑体、五号) 5.2预期研究成果(黑体、五号) 6.参考文献(宋体、四号)

正文 1.选题意义(宋体、四号) 1.1.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黑体、五号) ………… 注:*为检测样本值(六号宋体) 图1 典型BP 网络示意图(小五宋体) …………………… 1

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专业学位) 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Z******* 专业:软件工程 院别:软件学院 导师:×××

。 二零××年×

目录 1.课题来源及类型...................................................................................................... - 1 - 2.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1 - 2.1政府办公自动化项目概述.......................................................................... - 1 - 2.2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 3 - 2.3国内软件项目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 4 - 2.4政府办公自动化项目风险管理的提出 ..................................................... - 5 - 3.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6 - 3.1 课题研究目标.............................................................................................. - 6 - 3.2课题研究内容............................................................................................... - 7 -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7 - 4. 课题的研究方法、设计及试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 8 - 4.1课题的研究方法........................................................................................... - 8 - 4.1.1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8 - 4.1.2风险分析方法................................................................................................ - 10 - 4.1.3风险评估方法................................................................................................ - 12 - 4.1.4风险管理方法................................................................................................ - 12 - 4.2课题设计方案............................................................................................. - 13 - 4.3课题可行性分析......................................................................................... - 15 - 5.课题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 - 15 - 5.1计划进度 ..................................................................................................... - 15 -

浙江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作者: 指导教师:吕军教授 题目:基于LOADEST模型和递推传递函数模型的非点源水质负荷的研究 课题来源: 基于物联网的小流域废物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2BAC17B01)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1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生活、工业和农业排放物进入到河流中,导致河流水质污染和恶化(Xia X H, 2002; Chang H, 2008; 于兴修等,2003)。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目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监测断面中有近30%的断面水质达到或超过了Ⅳ类,其中劣Ⅴ类占到总断面的9.0%;61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27.8%处于富营养化状态;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极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5.7%(中国环保部2013)。根据环保部发布的首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研究结果,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工厂、市政污水系统,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污。非点源污染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非点源污染从成因上来看,通常可分为地表径流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矿区地表径流污染、林区地表径流污染和大气降雨降尘污染等类型。其中,农业非点源污染,包括农田和村庄的径流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因其污染过程的时空不确定性、迁移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多污染源的复合污染、降解过程高度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对非点源污染进行定量化研究和预测具有较大的难度,给水污染控制和水质规划、管理的科学决策带来很大困难。 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在我国重点流域频繁发生。如2005年的松花江硝基苯水污染事故导致哈尔滨市全市连续停水,造成恐慌;2008年6月云南省昆明阳宗海砷污染事故导致阳宗海水体遭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2009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水源地遭酚类化合物污染,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这些突发性污染事故带给我们严峻的警示:开展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问题的研究,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加强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是目前我们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首要任务。

浙大开题报告

本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 1.建议不以中外学者人名划分类型,而以主要观点划分 2.要阐明中外学者对公共危机类型的划分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公共危机的类型学分析 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xxx 3040222008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危机的爆发频率急剧上升,诱发因素日益多元化,影响领域愈加广泛,一个 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否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美国前国 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说:“今后的战争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危机管理。”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管理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非 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政府管理的危机也日益彰显。 一方面,危机事件在表现形式上日益呈现多样化,波及的范围明显扩大,无论是政治领 域、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危机都时有发生,而且危机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和对社会政治 经济秩序的破坏程度都显示出上升趋势。另外,危机产生的原因也变的越来越难以确定,各 种因素交错,其维度和层次也越来越复杂。有学者给世人敲响警钟:在21世纪,人们面临的 威胁将来自恐怖主义、自然灾害、信息安全、生化灾难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危机发生的意外性与爆发性,使得政府做出反应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 危机管理决策的选择与实施便必然具有紧迫性和非常性。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 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决策形势,在此形势下,国家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需要国家的管理者迅 速做出反应,选择正确的决策并有效地实施。 危机性事件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如果不能对其加以分类,就无法研究危机性事件发 生的具体过程及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无法就其管理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构性说明。因 此,通过分析研究危机发生的类型,对于认识探索危机发生的规律、诱因,寻找危机管理的 有效方法与途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政策,提高政府应对各种不同危机事件的反应 速度,缩短决策时间,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危机研究的发展概况 任何理论都是关照现实的结果,历史与现实中数量如此之多、影响如此之大的危机催生 了危机研究,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危机研究共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形成了不同的 危机理论、范式。早期西方学术界对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上,18世纪至19世纪, 危机研究逐渐被引入政治领域,而现代危机研究理论则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具 体时间可以界定为20世纪60年代。 针对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的研究,可以说是当代国外危机研究理论兴起的重要标 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时任院长的艾理森(g.allison)据此写出的《决策的本质》(the essence of decision)一书,被认为是“一本危机 管理的经典之作”(台湾学者徐立德语)。70年代初的“水门事件”,以及美国黑人民权 运动、反越战运动、欧洲学生运动等危机的相继爆发,促使西方学术界在危机问题的研究上 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危机研究理论在国际学术领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受到各国政府 的重视,并纷纷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各类历史危机事件进行总结,结合社会科学中的社 会冲突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经济学里的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从不同角度 深入分析,为完善今后的危机研究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20世纪80年代,面对不确定的、急剧变化的商务环境,企业开始重视对于危机的研究,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基于数据挖掘的财务报表欺诈研究 1 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根据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定义,财务报表欺诈是“有目的地、故意地误述或遗漏材料事实、会计数据,以错误引导使用者改变其判断或决策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财务报表欺诈可能包括:(1)操纵财务记录,(2)有目的地遗漏事件、交易、账目,或其他财务报表需要包含的重要信息,(3)错误应用会计准则、政策及程序来测量、认识、报告和披露商业交易[21]。在安然公司2001年底破产以前,安然公司月有22000名雇员,曾经是全球领先的店里、能源、纸浆与纸张、以及通讯公司,2000年收益超过1000亿美元,还连续6年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力的公司”。美国世通公司自1995年改名以来,使用WCOM 和MCIT在纳斯达克交易。2002年6月21日,世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在破产重组协议后,世通公司支付证券交易委员会7.5亿美金现金和新MCI的股票,用于支付受损失的投资者。安然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随之而来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世通公司、施乐公司、山登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阳光电器公司、莱得艾德公司、南方保健以及废品管理公司等美国十大财务欺诈案浮出水面,造假数目之大、手段恶劣震惊世界。美国世通公司自1995年改名以来,使用WCOM和MCIT在纳斯达克交易。2002年6月21日,

世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在破产重组协议后,世通公司支付证券交易委员会7.5亿美金现金和新MCI的股票,用于支付受损失的投资者。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至今,屡屡爆出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从刚建立的深圳原野、中水国际集团、长城机电“三大虚假验资案件”,到举世震惊的银广夏、蓝田时间。进入21 世纪之后,尽管有关当局加大了监管力度,越来越多的有财务欺诈行为的公司被证监会揭露和处罚,但仍有很多有财务欺诈行为的公司并未浮出水面。财务欺诈正在任何可能的商业领域发生。尽管诸如反国外行贿法规和奥克斯利法案等在内的严格的针对欺诈的立法条例增多,欺诈自动检测系统增多,但是仍然完全无法抑制财务报表欺诈的现状和内生动力。财务报表欺诈问题已经成为并将持续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公共问题。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基于数据挖掘的财务报表欺诈研究2 1.2 研究意义财务报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基本文件。完善的财务报表可以显示公司的运行状况,是否运行正常,或者已经处于危机。如果公司处于危机,财务报表能够显示公司危机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现金、盈利或是其他,进而一方面抑制和及时纠正公司行为,一方面向社会各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投资问题。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要求公布财务报表,包括每年和每季度。通过财务报表,股票持有者能够对公司财务状况和走势形成一

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格式参考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南化集团研究院转制问题的研究 专业 学习中心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南化集团研究院转制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1、中国科研机构转制概况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决定》指出改革的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1992年以后,科技体制改革开始了以结构调整、人才分流、机制转变为重点的系统改革试点工作。 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建立新的科技体制的目标和构架;199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九五”期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包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和以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1999年上半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开始了有史以来较为彻底的管理体制改革,即通过转成企业、进入企业和转为中介机构等途径实施企业化转制。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下一步推动全国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000年,国务院各部门、单位所属的450多个科研机构、中科院和地方科研机构分别根据或参照《国务院部门和单位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类型,本着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原则,进行了改革。 从1999年开始的科研机构大转制是十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中最深刻、最具力度、最畅快淋漓的一次变革,它掀开了中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崭新一页。 2、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的主要模式 回顾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的历史,从减拨事业费到创办科技产业,到目前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事业费已被削减为原有的20%,总收入的90%以上已来自市场,应用型科研机构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生存状态与十多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改革实践看,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转制型”。即国有科研院所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由科研事业单位直接转变为科技产业化的主体部分。如1999年上半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产业部门所属的242个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其中有40个院所直接转为科技型企业,29个院所转为12个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就属于此种模式。 二是“进入型”。即国有科研院所整体或部分进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中心。属于此种产业化模式的科研院所,仅在上述242个院所中就有131个。以北京化工研究院整体进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

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课题名称:基于神经网络的笔记本键盘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来源:企业项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检测领域,从而把工人从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笔记本键盘生产在国内市场具有很高的占有量,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惊人的产品更新速度,对笔记本键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笔记本键盘的质量检测是关键阶段。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处理系统相比,机器视觉系统强调精度和速度,以及工业现场条件下的稳定性。但是,机器视觉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光电、机械、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整合各种资源来有效地进行系统开发。笔记本键盘检测系统用于对笔记本键盘成品进行离线检测,检测产品的外观是否合格。本系统研制的目的就是在满足对笔记本键盘检测需求的同时进行可靠的质量检测。作者总结实际中的工程经验,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关键的技术环节。对同类产品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数字图像的识别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1966年,ibm公司的ase和nag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数字图像识别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们利用简单的模板匹配法识别了1,000个数字图像。7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有代表性的系统有1977年东芝综合研究所研制的可以识别**个汉字的单体印刷体识别系统;80年代初期,日本武藏野电气研究所研制的可以

识别2300个多体汉字的数字图像识别系统,代表了当时汉字识别的最高水平。此外,日本的太平洋、松下、理光和富士等公司也有其研制的汉字识别系统。这些系统在方法上,大都采用基于k-l数字变换的匹配方案,使用了大量专用硬件,其设备有的相当于小型机甚至大型机,价格极其昂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数字图像识别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主要是算法和方案探索。研究人员提出了用于汉字识别的各种方法和特征,如特征点法、汉字周边特征、汉字的结构元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功一批汉字识别系统。这一阶段是数字图像识别成果倍出的时期。但是,这些成果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转化为产品来实际解决数字图像的自动输入问题。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中文or由实验室走向市场,初步实用,在实际的汉字识别输入应用条件下,检验和考查这些研究成果。这一阶段形成了一些初步实用的印刷汉字识别系统开始进入市场。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主要是印刷体识别技术和系统性能的提高,包括汉英双语混排识别率的提高和稳健性的增强。其中,从1986年初到1988年是数字图像识别和联机数字图像识别研究的丰收期。数字图像识别是汉字识别研究的主要内容。自1986年以来,各种识别软件和系统纷纷涌现,某些识别装置可以初步使用,它们的主机全部采用微机。主要的性能指标为:1.识别字数; 识别率:对中等质量印刷问题达到95%-99%; 3.识别速度;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代码:) (一级学科:畜牧学) 一、培养目标:培养与造就具有坚实宽广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中、高级创新型人才,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富有科学思维能力,勇于在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与创新;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有关先进仪器设备,掌握实验室的综合实验技能,具有组织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研、教案、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分子遗传与分子育种; 、动物生殖与繁殖技术 四、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应重视课程学习,通过任课教师的讲授、师生讨论、文献阅读、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学、思辨、写作、报告等方面的素养,逐步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不少于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学分,专业学位课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读书报告要求:完成读书报告次,其中学科公开次,读书报告计学分。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要求:第一学年末完成 3、专业外语要求:选修一门 4、学位论文答辩资格: 参照“农生环学部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试行)(农生环学部发【】号)” 六、其他: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学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门本学科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记学分。

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代码:) (一级学科:畜牧学) 一、培养目标:培养与造就具有坚实宽广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高级创新型人才,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富有科学思维能力,勇于在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与创新;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有关先进仪器设备,掌握实验室的综合实验技能,具有组织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研、教案、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分子遗传与分子育种 、动物生殖与繁殖技术、动物干细胞研究与发育遗传学 四、课程学习要求:应重视课程学习,通过任课教师的讲授、师生讨论、文献阅读、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学、思辨、写作、报告等方面的素养,具备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和学科交叉的优势,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课程学习不少于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学分,专业学位课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读书报告要求:完成读书报告次,其中公开作读书报告次,读书报告计学分。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要求:第一学年末完成 3、专业外语要求:必修一门 、学位论文答辩资格: 参照“农生环学部关于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试行)(农生环学部发【】号)” 六、其他: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学分;非英语语种考试入学者,应修英语二外;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门本学科硕士主干课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记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