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和现实意义1

浅析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和现实意义1
浅析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和现实意义1

浅析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和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

电影《青春之歌》是根据杨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崔嵬、陈怀皑执导拍摄。电影主要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期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为社会大背景,用镜头的形势对主人公林道静的命运、境遇和个人归宿等进行细致的描绘。真实展现了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寻求个人自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奋斗历程。论文主要通过对林道静从个人反抗的道路走向革命道路过程的分析,进而归纳这一革命知识青年所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春之歌》,林道静,人物形象,现实意义

《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品,是杨沫女士的成名之作,小说于1958年发表以后,迅速成为当时的畅销小说,而林道静这一女性形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59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影片而广受欢迎。

一、影片中林道静的人物形象

影片同样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期间的学生运动为背景,与小说不同的是,影片剪裁掉了小说中主人公林道静与江华、卢嘉川之间的感情纠葛,“使其在爱情关系中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格弱点,在电影镜头中得到了隐藏和淡化,这样她与卢嘉川、江华二人的关系也变得纯粹而干净,从革命的角度看,他们是纯洁的同志关系,而林道静对革命毅然决然的追求成为了整部电影的支撑和框架,这样一来,电影就改变了小说原有的以恋爱为主体的故事叙事而演变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故事,恋爱本土性主体演变成了革命情节的世界性主题。”①在该影片中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性格的蜕变历程,将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幼稚单纯、热情进步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刻画的淋漓尽致。经历了苦闷、彷徨与幻想的洗礼,并最终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和诱惑,用她的执着谱写了从一名“小资产阶级”到一名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转变,她因此也被称为“成长中的英雄人物”②。以影片的故事发展情节来看,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可以概括为两次出走和两次觉醒。

(一)封建反叛,对于女性意识的觉醒

促使林道静走向反叛和出走的第一次导火线是封建家庭式的包办婚姻,为了挣脱继母对其人生的安排,摆脱成为军阀官僚的玩物的命运,她毅然走出了那个令她痛苦的家庭,并且发誓再也不会踏进那个“罪恶的大门”③,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自由道路。这种近于决裂的抗争,不仅仅是对那个封建家庭的反叛,更是对当时那种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抗和决裂,她渴望走出去,渴望可以寻求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但是林道静的这次出走是盲目的,她没有同伴,没有支持者,当她自以为可以投靠北戴河的表哥的时候,发现表哥早已离开,此时的她虽然被杨庄小学校长余敬唐收留,在小学里当教员暂时安定下来,但是余靖唐却是利用她的美貌,居心叵测,面对这样的生活,她无处申诉,也没有力量抗争。她开始思索自己离开那个家庭后的种种境遇,开始渐渐清醒,当她满怀着希望,“竭尽了全副勇气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时,想不到接着又

①郑晓璇,《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8页。

②会丁萍,《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成长的英雄人物形象研究》,2012年。

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开血口想要吞食她的社会。”①这个时候在林道静的身上,更多的是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她没有想着要与生活再次抗争和顽强的生活下去,而是一个人来到了海边。于是就出现了影片开始的画面。随着电影镜头的转换和推进,波涛汹涌的大海在怒吼的狂风和海啸声中,显得急迫而绝决。林道静身着白色衣裙、白色袜子和白色围巾来到了海边,她望着大海,目光坚毅,毫无顾惜的纵身跃进大海。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海作为一种意象在电影中往往象征着“时代漩涡”,“命运”和“万恶的旧社会”②,林道静跃进大海,象征着她被这些所吞噬,这也暗示着革命靠一个人是不能够成功的,个人只有通过组织和党的帮助也才能实现个人蜕变。但是这个时候的林道静还没有经历完全的考验,她本身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和落后情绪还大大的存在,于是情节上出现了一个人——于永泽,这个一直注意她举动的北大学子。

余永泽救了林道静以后,给了林道静所想要的关于爱情的一切幻想,他的爱情让林道静感觉生活出现了一道曙光。于是二人开始了美妙的恋爱生活,林的思想意识里的所有浪漫情怀和幻想在这里展现,我们看到了她的快乐,看到了她在教室里欢快的话语。这一转变是爱情带来的,也可以说是林找到了一个依托和依靠,其实她的骨子里还是向往一种安稳的生活的。但是在那个动乱的社会和年代,生活是不能够安稳和平静的,林道静所想要的平静随着日本侵占东三省,她那颗平静的心再次起了波澜,安静的小镇生活不再能够满足她躁动的心,于是她想起了身在北京的于永泽。充满幻想,人格单纯和幼稚的林道静在经历了死亡的洗礼后,对于社会多了更多的见解和认识,电影为了令林道静成长的更加成熟,强化了学生爱国运动的悲壮气氛,在小说“南下示威”情节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学生的“卧轨抗议”,这样的一个场面,刚好被北上的林道静所见。看着火车站旗帜飘扬,围观群众人山人海,那些卧轨学生与前来镇压的警察们怒目相向,并最终跳上火车南下示威。整个过程中,林道静震撼的看着他们,从她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渴望,渴望像他们一样充满激情的生活,这个时候的林道静对革命是一种敬仰和崇拜,她希望加入其中,但是又羞涩的没有喊出口。

到了北京以后,她见到好友王晓燕,激动的向她描述着自己内心的波动:“燕姐,你不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呐,我真佩服他们,连警察也没拦住他们,跳上货车就南下示威去啦!”③初次认识革命的力量和伟大,林道静的内心有了新的觉悟,这是新女性的一种觉醒和认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寻求人格上独立。这也是她走出封建家庭后的第二次成长历程。

于是当她到了北京以后,并没有接受余永泽的帮助,而是说要“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要找一个知音。”于是她四处求职找工作,然而在那个时代,女性想要找一份工作是极其困难的,这个时候他没有再拒绝余永泽想要结合的要求,跟他同居了。这里林道静可以说是打破了传统的三媒六证的婚姻传统,真正做到了只是女青年的率性和勇敢。而且在这个婚姻里,林道静掌握了婚姻的自主权,余永泽评价林道静说她是“一匹难驯服的小马”,也表明林道静的婚姻主动性。当两个人真正的柴米油盐的时候,她发现余永泽其实并非是自己心里的白马王子,于是当余永泽跟她说要个孩子,让她帮自己抄写资料,学习烹调、缝纫的时候,她开始抱怨余永泽,“从前咱们在北戴河海边的时候,你的思想多么丰富,你对人生、对艺术有许多见解我真喜欢。可是,现在,你成天介总是吃啊、喝啊、孩

①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②郑晓璇,《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页。

子啊,……你知道,我的意志不在这上头。”①

这个时候,佃户魏老三的出现使得余永泽和林道静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她发现曾经那个思想进步的大学生,如今成了为了名利巴结贵人,对待自己年迈的佃户毫无同情心的时候,她对于爱情的幻想出现了裂痕,但是这个时候的林道静,身上依然保留有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尽管她明白自己的爱人“原来是这样的自私”②的时候,她感觉到伤心,可是她没有想要叛逃,没有勇气和决心像逃离那个封建家庭一样决绝的离开。

(二)对爱情和家庭的反叛,从小我到集体的意识觉醒

恰逢这个时候,朋友邀请她参加东北流亡学生的聚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聚会上,林道静再次见到了那个和余永泽不太一样的英俊学生——卢嘉川,卢的出现,令林道静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开始真正的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这次聚会上,她首次听到革命的宣传,受到深刻的革命启蒙教育。“这些北大爱国青年的出现,又重新点燃了她心中对于生活的热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向上的热情和爱国爱民的责任感,好像甘雨落在干枯的禾苗上,她空虚的、窒息的心田立刻把她们都吸收了。她心里开始激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情。”

对于那平静的,像死水一样的家庭生活,她想要抗争,想要脱离那样的平凡,但是孤身奋战的她并没有找到出路,于是她问卢嘉川:“我斗争过,反抗过,可是我还没有出路”,卢嘉川是其在迷茫时期的一个引路人,这时候卢嘉川告诉她,斗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投身于集体中,“只有投身到集体斗争中去,把个人命运同大众命运联系起来,才有出路”③,这时候的林道静豁然开朗了,孤军奋战的自己终于看到了希望,这个集体斗争的光辉的道路,让她对革命有了一种狂热性和英雄式的幻想,但是这种幻想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种热情和澎湃。从这以后她废寝忘食的汲取革命思想,在革命书籍里寻找真理,“她时时被那里面澎湃着的、对于未来幸福世界的无限热情激荡着、震撼着,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④这样的转变令余永泽不能接受,余永泽阻止林道静参加学生的爱国示威游行,并且撵走了卢嘉川,致使卢的计划失败,使卢嘉川被捕入狱,林道静心底对于余永泽的所有幻想到这里全部被毁灭,“离开他,不能让他毁了我的一生”的信念让林道静的女性意识逐渐淡化,为了革命,为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终于坚定了决心,走出了那个给了她无限幸福回忆,但同时又让她无比痛苦的爱情巢窠。这次出走,林道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庭,对那种小资产阶级个人生活的反叛,还是对于个人主体意识的一种背离,预示着林正逐渐剥离自己的女性意识中的个人感情,逐步迈向集体的革命形势和斗争。由追求个人幸福到为集体谋幸福,这时的林道静认为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她所追求的崭新的革命道路。

林道静的第二次出走,已经不再像第一次那样的迷茫,她不再悲观,更没有选择轻生。因为她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着,在升腾着,她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那就是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于是她到处贴传单,宣传革命,完成卢嘉川交给她的每一个任务。林道静的第二次出走,有了更多的觉醒,她对男性的幻想不再那么多,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这也是她能够毅然离开余永泽的原因之一。此

①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②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③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④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时的林道静开始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个性主义和个人的幸福是多么的卑微,是多么的自私。她竭力的想要融入到党的一个大团体中,想要加入党,加入到那些热血青年中,让自己的青春焕发出意义和光芒。在卢嘉川的指导下,她对革命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感觉到幸福。从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她虽然很累,每天早出晚归,但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把为党服务当成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一切都在向党看齐。但是这一时期的林道静在对革命的认识上并没有真正的成熟,只是刚刚觉醒,思想认识上虽然得到了飞跃,但是革命人生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

其革命性的首次成熟应该是在第一次被捕入狱以后。因为革命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林道静很快的告诉叛党戴俞自己贴传单宣传革命思想的事情,对于别人的提问没有丝毫的警惕。当她被捕入狱以后,她以为自己就要光荣的牺牲了,以为自己的生命终于是有价值了,这个时候,林道静的思想还处于成长的一种不成熟期,这就像他的年龄一样,是躁动不安的,是充满激情的,但是又缺乏了理性和思考,简单将革命认为是流血牺牲的层面上。这个时候的林道静并不具备一名合格的革命者,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于是影片出现了胡梦安为了套出更多的革命者名单和组织,而诱惑林道静与他合作,并开出了各种条件,允诺给她安逸的生活。这个时候林道静表现出了坚决的抵抗,没有丝毫的犹豫。为了躲避反动者的迫害,在老党员林红和好友晓燕的帮助下,林道静被送到了乡下。

在乡下,林道静遇到了她革命道路上的第二个引路人——江华,如果说卢嘉川是那种满怀激情的热血青年学生的话,那么江华身上更多的是成熟和稳重,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江华每天早出晚归,林经常看不到他的人影。林道静渴望加入到江华的行动中,他希望江华可以交给她任务,让她亲身经历党的事业,她急切的希望自己可以加入到这个组织中去。乡下的生活是林道静革命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里她看到农民阶级备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儿有病了都没有钱看病,于是她痛恨,痛恨地主阶级的残暴和无良。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林道静走在田头,看到地主阶级毒打佃户,她喝止他住手,并说“我不允许你欺负农民阶级”。这时候的林道静已经不像刚开始站在激愤的学生中间想要呼喊出自己的渴望和愤怒却又不敢的那种情形,此时的林道静真正的将自己的感情和无产阶级联系了起来,站在了他们的角度,维护他们的利益。

影片为了突出农村工作对于党员考验的重要性,有一场江华组织广大农民抢收地主家麦子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林道静看到:“月黑风高的夜晚,随着一声令下,几百个像是突然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贫苦农民,很快的将大片大片成熟的麦子割倒,运走,等到地主得信感到时,剩下的就是一个一望无际和光秃秃的田野。这场活生生的农村阶级斗争,从思想、立场上给林道静以深刻教育,使她背叛了本阶级。”①

这个时候的林道静真正的融入到了集体之中,个人的利益已经被集体所取代,在乡下的革命活动和宣传,让她深刻的体会到了幸福的含义,让她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对卢嘉川的崇拜转而升华到了对党,对整个共产主义事业的崇拜。

林道静革命集体意识的真正成熟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是她第二次入狱以后。当乡下的工作被告一段落的时候,她接受江华交给她的任务,冒险离开宋庄前往北平。到了北平以后,她得知很多党员被捕,由于自我的一个保护意

识不够,她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最终又落到了胡梦安的手里,再次被捕入狱。此次被捕入狱她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被铁条炮烙、灌辣椒水、压杠子等酷刑,最后昏死过去。这种肉体上的痛苦只是一时的,炼狱生活考验的不只是肉体是否可以经受住拷打,更多的是精神上是不是可以经受住考验。在老党员林红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积极乐观的生活,刻苦认真的学习,林红临终前对她说的话深深的震撼着她,“我在监狱里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共产党员,几分钟以后他们就要被拉出去枪毙了,但是在这几分钟以内,他们还要愉快的生活,还要努力地工作——因为他们是不死的”①。这样的精神让林道静再次的觉醒,此时的她没有了原来的冲动,更多的是一份成熟,在磨难里经历的成熟。她积极的锻炼身体,学习党章,怀着希望愉快的度过狱中的困难日子,因为革命就是希望,有希望革命就会胜利。

影片通过几个阶段的生动描绘,“艺术地表现了林道静从幼稚无知,多愁善感到成熟老练,坚强沉着;从富于浪漫幻想到脚踏实地的为革命工作;从模糊的阶级意识到真正理解阶级压迫、阶级斗争;从缺乏斗争经验到注意斗争策略方法的成长过程。这是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如此真实,令人信服并打动人心。”②

从影片里我们看到了林道静一步步的成长路线,从走投无路选择轻生的那个弱小女子,到走出家庭走向革命,林道静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反复并曲折,但是她经受住了考验和磨难,最终摆脱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上沉重的因袭负担而成长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影片的最后林道静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在江华的主持下,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者。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林道静、江华、王晓燕以及北大的师生们手牵着手,昂首挺胸的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率领着无数群众,正在完成一次势不可挡的进军。戴锦华这样评价他们的行为,“这是英雄的凯旋式,也是英雄的命名式。这是英雄的凸现,也是个体的消融。”③到这里,林道静的革命成长道路终于跨越了个人而融入到了集体的斗争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用激情、乐观、积极、奋斗等形容词来形容那些热血青年,他们是青春的代名词和楷模,无数个像卢嘉川、林红、江华、晓燕等一样的青年们,用他们的激情和血泪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青春是神奇的,神奇的青春只有在火热的斗争中才能爆发出她的无穷力量;青春是美好的,美好的青春只有在壮丽的事业中才能显示她的灿烂光华。影片作为国庆献礼片,鼓舞了大批的青年们用自己的青春奉献祖国,用自己的青春铸就不朽赞歌,为党的光辉事业前仆后继。何其芳曾经称赞杨沫的这部作品“是一部优秀的成功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④。

二、林道静形象的现实意义

看完这部影片以后,你会对青春有一个重新的思考。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然而就是这个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却有着千姿百态的不同。青春之歌作为一部国庆献礼影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北京电影学院卢友汉称该影片“深刻体现了人物形象,是政治挂了帅的影片,称得起是一部红色的形象

①节选自电影情节。

②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M],郭凡、邹和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唐小兵编,《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8,153,164页。

化的形象化的生活教科书。①”主人公林道静“由于自己不幸的身世,及在家庭里从小所受到的痛苦折磨,使她对家庭充满了仇恨,像当时许多受压迫的青年学生一样,她反抗旧礼教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独立自由,但是却毫无阶级觉悟。只是孤军奋斗,脱离实际的空想者;然而当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基于爱国热情,他开始跳出个人狭小的天地,把个人的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并且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接触革命。”②这个阶段的林道静基本上还处于小资产阶级对于革命的狂热,她参加革命仅仅是为了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枉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然而到了最后,她经过党的教育并参加实际斗争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真正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和含义,最终背叛自己的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在实际斗争中锻炼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

林道静的感人形象和典型意义在于其所走的道路是无比曲折的,而其叛逆性格的成长又是充满了血肉的。“林道静的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我国相当一部分知识青年,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里奋勇前进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所走过的共同道路;由民族觉悟到阶级觉悟,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可以说,“由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到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致战士”③。

《青春之歌》影片播出以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时北京的各个影院都是爆满,而且很多电影院还24小时不间断的播放,人们排着队观看影片。可见盛况空前。邓颖超同志说“《青春之歌》电影我看过不只一次,小说也看到‘忘食’……”④,由此可见,影片对当时人们思想的震撼和影响有多深。沈金梅女士称自己在电影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党是青年的引路人”,她特别强调了“卢嘉川——也就是党,给林道静指明了道路,将其从一个自发的爱国者,引到成为自觉的阶级战士”。⑤

青春是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要做的是不逃避,不闪躲,跟着青春的节奏,奏响每一章的音符,让青春的歌声响彻在生命的每一个章节。华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经历了多少的沧桑苦难,但是华夏民族没有就此倒下或者颓废消亡,而是顽强的站了起来,巍峨的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祖国谱写华章,我们有什么理由在祖国前进的道路上成为她的绊脚石,成为她辉煌道路上的荆棘。我们应该狠狠的抓住青春的绳索,为自己的青春做主,发挥自己的所长,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小说,”“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小说意在阐明”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的归宿是投身于社会解放事业,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其成就在于“富有层次地描写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主人公林道静告别旧我的复杂心路历程。”⑥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形象,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青春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要追求自我的个性实现,还要达到社会价值的实现。杨沫自己在谈到《青春之歌》的创作是说:“如果这部

①卢友汉,“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②谢芳,“扮演林道静的体会”[J],《电影艺术》,1960年第八期。

③瞿秋白,“鲁迅的精神”[J],《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

④孟红,“《青春之歌》是怎样被搬上银幕的”[J],《党史天地》,2006年第6期。

⑤沈金梅,“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小说真能让青年同志看到过去的人们怎样生活、斗争过来的,也许他们对今天的新社会、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更珍爱,——而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最高愿望了。”①

小说的热销证明了它的成功,而影片的播出更加推动了“青春歌颂”的热潮。它像一团火,点燃了人们的热情,也点燃了人们的希望。影片紧凑的情节,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音乐,使人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置身其中,让你无法停下脚步,令你思考和回味。林道静等青年们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你只能够紧张且有序的跟着那个时代的步伐顺风疾走!那是一个跑步前进的时代,那是一个冲破一切的时代,那是一个青春放声高歌的时代。影片里的那些青年们紧跟着青春的节拍,有力而昂扬的冲上前去,因此他们感觉到了幸福。影片的最后,虽然他们正在经受打击,但是从每个人脸上你看到了希望的微笑。

生活在安逸而祥和年代的我们这些青年们,是否已经找到了青春的节拍?是否跟上了青春的节奏?我们的青春是否也同样激昂而有力呢?林道静等人唱出了那个动乱年代的《青春之歌》,我们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也要我们自己来谱写。

三、结语

遇到困难勇敢的面对,不低头,不服输,这是上个世纪革命先辈们告诉我们的,他们反抗命运,反抗传统,克服挫折的决心和信心值得我们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将是民族文明的标记。在惨烈年代里,他们用血和泪造就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那么我们作为他们的后辈,不仅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更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抒写自己的青春乐章,让自己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杨沫,《青春之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

[2] 郑晓璇,《青春之歌阐释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会丁萍,《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成长的英雄人物形象研究》,2012年。

[4] 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唐小兵编,《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5] 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J],《中国青年》,1959年5月。

[6] 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M],郭凡、邹和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7] 谢芳,“扮演林道静的体会”[J],《电影艺术》,1960年第八期。

[8] 卢友汉,“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9]瞿秋白,“鲁迅的精神”[J],《鲁迅杂感选集(序)》,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

[10] 孟红,“《青春之歌》是怎样被搬上银幕的”[J],《党史天地》,2006年第6期。

[11] 沈金梅,“为什么我们热爱这部电影:青春之歌座谈会”,1959年12月12日。

[1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 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分析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分析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文学形象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而作家沫在《青春之歌》这部作品中用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画面塑造出的林道静的这一文学形象也不例外,同样具有文学形象的这些普遍性特征。 沫在《青春之歌》中用洋洋洒洒的文字,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了大量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灵动的文学形象。有在斗争中茁壮成长的女主人公林道静;爽朗热情、坚贞不屈的卢嘉川;稳健沉着、机智勇敢的江华;关怀战友、视死如归的林红;积极向上的徐辉、罗大方、许宁;庸俗自私的余永泽;贪图富贵享乐而沦为娼妓的白莉苹……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但是小说中塑造的这些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典型的还是女主人公林道静的形象。作家在小说中刻意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来衬托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的成长和蜕变,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庞杂,但却安排得非常得当,把要表现和突出的都做得很到位。没有给读者眼花缭乱,杂乱无章的感觉,反而让读者觉得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必不可少。 林道静这一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林道静是作

家精心塑造和想象的产物,寄托着作家的主观情思,有主观性。同时,作家塑造的林道静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因此又有客观性。作家曾深有感触地说过:“我要不是在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要不是在日本帝国主义节节进攻下,正当我个人失去学业、走投无路的时候,幸而遇见了中国共产党,我绝不会写出《青春之歌》这部小说的,也不会塑造出林道静、卢嘉川、林红这些人物来的”,林道静不是我自己,但是有我个人的生活在。我的家庭和林道静出生的封建主家庭差不多,我的父亲也是像林道静父亲那样的人。……读完中学后我就和剥削家庭决裂了。我也到过北戴河,到处找不到职业,受尽失学失业的痛苦。’’“那时,我苦闷、彷徨、走投无路,甚至愤而想自杀。就在这时,我遇见了共产党员。他们教育我、指引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于是,从此,我从一个忧郁、悲观、对人生失去希望的青年,很快地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奋斗目标、渴望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洪流中的革命青年……跳出了个人奋斗的小圈子,大踏步走上了艰苦的革命战场。”“我用林道静作为主角,一则因为我极其熟悉这样的人,再则就是为了表示我对党的刻骨铭心的感念。”从作家自述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林道静这一文学形象实际就是作家的化身,寄托了作家想要通过她来表露的全部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体现了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作家在小说中安排的林道静的形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分析 广南县董堡乡中心学校陆杰 《红楼梦》不知翻过多少遍,泪也不知洒了多少行,所有这些并不是对贾府这座大厦倾倒的感慨,同情与喟叹,那么“暗洒闲抛却为谁”呢?为的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草本之身的病西施——林黛玉。她是红楼梦的核心人物我喜欢她,爱恋她,因为她有稀世之美貌,有兰草之气质,有芙蓉之风骨,有纯美之爱情(尽管最终只是“镜花水月”),更主要的是缘于她是美与艺术的统一与象征。 一、林黛玉是一种悲剧美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在百花斗妍的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为什么独有林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因为悲剧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越壮美越动人。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最悲者莫过于林黛玉之悲了。 (一)寄人篱下的悲剧 林黛玉的悲剧,还在她出世之前,作者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恨来人间的。这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她生于没落贵族之家,而且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二)爱情婚姻的悲剧 爱情,是多么光辉耀眼的字眼,多少人为它魂牵梦绕,多少人为它欢乐,多少人为它流泪,多少人为它如痴如狂,多少人为它轻掷了生命。它就像一团烈

《聂小倩》教学设计

《聂小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我国的短篇小说源远流长,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再次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发展的高峰。《聊斋志异》不仅融入了深厚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社会意义,在灰暗的人生现实中建造了一座温馨的人生乐园,而且在思想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聊斋志异》已从唐代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以刻画人物为主,在人物塑造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聂小倩》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的对比,而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这篇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龄的思想艺术追求。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在模块(一)中学习过小说,学生对小说原本即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往往容易被小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住,忽略对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把握。另外,本课是篇幅较长的文言小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文字障碍。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实词、

虚词的能力;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体会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体会本课在动态变化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体会本文作者通过人鬼相恋的故事,歌颂了不为色利所诱,勇于救人于危困之中的美好品德,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4.搜集《聊斋志异》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借用谈狐说鬼的艺术形式,来寄托作者的孤愤,表达美好的理想。 [教学设计思路] 本篇小说是文言文,篇幅较长,但文字较浅显,因而可以安排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疏通大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养成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设计口述故事情节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避免过多地纠缠于文言字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从而为鉴赏艺术形象作好准备。 本文堪称短篇小说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典范。善于通过言行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行

《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形象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艺术形象 ——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准范式 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說《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說,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青》塑造了林道静這么一位由知识分子锻造成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杨沫以其女性的视角,敏感、细腻地描写了小资产阶级林道静成长为革命者的全过程,对于五十年代的年轻人具有人生启示性和方向性作用。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林形象塑造规则化、样板化、格式化的弊病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作品的艺术性,使小说更趋向于主流意识针对知识分子的一个思想教育读本。在这里,就阶级意识和爱情观念两个角度来浅议一下林道静的形象。 我们的主流意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支撑的,而阶级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为佐证、突显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阶级意识在小说《青春之歌》中,尤其是主人公林道静的形象中表现得格外明显。 林道静是兼容了大地主和贫苦农民双重出身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贫苦母亲的阶级的命运使她后来成为革命者的原因向主流意识中的“根正苗红”的观念进行了贴近。并且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阶级意识也随着情节的推进,渐渐深入化、

规范化。 第一章里,当林道静来到北戴河,第一次见到大海,不禁发出感叹“看海。多好看!”“你住在这儿多好,这地方多美呵!”而脚夫的回答“好什么?打不上鱼来吃不上饭。我们可没觉出美不美……”清晰地划分出了林道静与无产阶级的距离,此时的林道静仍是个彻底的资产阶级。 到了第八章,当林道静在地主宋郁郴家偶遇曾经的佃户郑德富后,阶级意识开始发生变化。“我原来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幻想家,我所理解的阶级斗争竟是粉红色的或者是灰色的。原来,我的身上已经被那个地主阶级、那个剥削阶级打下了白色的印记,而且打得这样深——深入到我的灵魂里。林道静呵,你这是什么样的阶级感情呵?……”这番自省,很大程度上都代表了主流意识对知识分子阶级立场的批判和要求,借林道静之口说出,则烘托了她人物形象的规范性。 情节推展到第二十六章,林道静与刘大姐乔装成洗衣妇,开展机关工作的同时,对同住在大杂院中的贫苦邻居任玉桂家的帮助则完全出于一种深切的阶级情感了。此刻的林道静已经站在了无产阶级阵营之中,主流意识对林道静阶级观念的改造,功德圆满。 除此之外,林道静的阶级意识还表现在处理个人和群体关系的认识上。

《葬花吟》赏析和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批注:这句是写出了黛玉自己对于死亡焦虑,对于人生幻灭的一种感慨。可能是在以花自比,认为自己的人生可能与花一样,与花具有一样的命运。 闺中女儿惜春暮/莫,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批注: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批注:这里可能是一句谶语,可能是在暗指,宝黛的婚姻在三月已经成为定数,而到了秋天却发生了些许变数,就犹如梁间燕子那样无情的飞去,宝玉离家,黛玉死亡,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暗示宝黛爱情最终会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下走向灭亡。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批注:黛玉虽然得到了贾母与宝玉的关心和爱护,又因为黛玉本就是一位才女,这样就更会招来贾府的人的嫉妒,让这些人虎视眈眈地看着她,写出了黛玉对于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 周汝昌曾在《红楼夺目红》一书中提到“一个少女,如此心胸口齿,还自以为天天受委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此话又从何而起?她吃过一丝一毫的亏吗?怪哉。”(应有上下文的联系,上文主要讲林黛玉如何用话语回击对方)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落天尽头。 批注: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致于“泪尽证前缘”了。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冷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批注:(本句)这句话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异曲同工之妙,黛玉出生在以那样一个封建思想为主流的社会,她却独树一帜,并没有被这思想所影响,直至死亡,她都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未曾有过一丝动摇。这句诗也写出了林黛玉自身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对上一面8 句总评)在幻想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尔今死去侬/奴收葬,未卜侬/奴身何日丧? 侬/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奴知是谁? 批注:(本句)表达出黛玉对于死亡和命运的一种焦虑,也是一句谶语,也许这也点明日后黛玉的结局应与这花儿一样“红消香断”最终落入“有谁怜”的地步,奠定了红楼悲剧的结局。(上几句)这数句在书中反复出现,甚至在鹦鹉学吟诗中也提到,说明黛玉死时肯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课时 一、分析人物性格 一、xx: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 “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林道静与江玫对比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课程作业 时间: 2015 -2016 学年第2 学期 任课教师:高艳芝 班级:14 级 3 班 学生姓名:王晶晶 学号:2014013950

林道静与江玫的女性意识对比 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和宗璞的《红豆》中的江玫作为新的知识女性,她们在爱情选择,在价值观以及最后的事业上有很多相似点,但是即使同是十七年期间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们自身的女性意识依旧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不同。 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文革”前这十七年创作的文学作品。“十七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消解个人个性,趋向时代共鸣的文学。在这期间关于战争、革命、英雄的主题占了主流,女性文学被忽视,并且很多评论家认为在这期间女性意识被消解,没有真正称得上的女性文学。这一期间的文学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难以离开男性文化的视角。女性很多被塑造成了为革命事业服务的“铁女人”,完全忽视了女性自我意识,自我感受,自我欣赏,自我决断人生的道路的个人所具有的女性的独特情怀。但是本文通过对比林道静和江玫这两个人物,来阐述杨沫和宗璞在十七年文学期间的女性视角。 首先,从阐释一下这两个女性身上的相同点来寻找她们身上的女性意识。一、她们都是新的知识女性,都是受了五四运动后的知识青年,具有民主自由启蒙思想的学生。林道静的后母徐凤英让她接受教育的理由只是“她注意到这个女孩子的相貌的变化,和如何使她具有一定的学历,因为这是那个年代的时髦妇女要嫁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所必备的条件”,她只是希望林道静成为一个外表光鲜的商品,到了时候就卖一个大价钱,好好捞上一笔而不做赔本买卖,但是她没有料到这是由于教育的力量,林道境在知识的启迪下自我意识觉醒,毅然反抗她的母亲,她说“妈,你别总打我的注意行不行?——我宁可死了,也不能做他们那些军阀官僚的玩物”。这种决绝的不妥协的态度,这是新时期的新教育所带给她的,这表明她自身女性意识的觉醒,抵抗传统的女性观——顺从父母的安排,做男人的附属品。林道静反抗的态度和勇敢的逃婚出来的行为彰显了女性本体地位即自主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相比林道静的求学的坎坷和命运的不幸,江玫的生活则显得很平稳,母亲很疼爱她,没有徐凤英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她只想让女儿接受好的教育,健康明智的成长。所以江玫也是享有教育权和婚姻自主选择权。无论怎样,她们两个人都接受了新的文化的熏陶,得到了民主自由独立的启蒙,形成了先进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了能够辨别文化糟粕的能力和抵抗社会恶势力的勇气,最终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担当起了社会责任。 二、至亲的人都遭受迫害,这是她们投身自身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推动力。林道静的生母秀妮有着不幸的遭遇。她是被林伯唐一步步逼死的,而林伯唐这个残忍的地主剥削着贫苦大众,玩弄着底层妇女,轻贱他们的性命,但是他是她的父亲。他的父亲把她的母亲害死了,但是她从来没有犹豫过仇恨父亲,由此仇恨他父亲所属的阶级,由于母亲的不幸,她同情像母亲一样的下层人民,因此她走上革命道路。与林道静一样,江玫也是因为家人被害死坚定了反抗的决心。她在得知父亲被当局秘密杀害,是屈死的。所以她要反抗,反抗这个不公正的黑暗的社会。这时她的感受是“难道还该要这屈死人的社会吗?彷徨挣扎的痛苦离开了她,仿佛有一种大力量支持着她走自己选择的路”可以看出是父亲的遭遇坚定了她的信念。 但是她们本身还是有着不同的女性意识,这决定了她们的对待爱情的方式与态度不同。

分析林道静的人物形象

分析林道静的人物形象 林道静是杨沫小说《青春之歌》当中的女主人公,《青春之歌》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之间,写的是知识分子的成长史。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风云和事变,构成小说中主要人物生活道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影响着人物的性格。这篇小说中塑造了诸多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如埋首故纸堆的余永泽,勇敢机智的卢嘉川,善良多情的江华等等。然而这些人物的的塑造都离不开一个中心人物——林道静,本文就林道静的形象塑造谈谈自己的看法。 林道静是一个放射着青春光彩的典型的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分别从几个事件及人物中的关系对其进行塑造。概括为三个阶段,三个人物。 在第一个阶段中是林道静从家庭里逃出来,抗婚逃往北戴河,这段时间,她孤独苦闷,无人倾诉,感觉到生活的艰难,刚从虎口里逃出来却又进入了另一个虎穴。这是她与封建家庭的决裂,显示了她不屈服的性格,很有自己的想法。现实的无奈让她很是受不了,于是她选择了大海。这时他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开导鼓励她,她又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在余永泽的帮助下她当了小学教员,并在课堂上传播爱国思想,这是她成为一个进步人士的开始。但小学校长的顽固守旧,让她很是接受不了,于是她毅然跨上了去北平的列车。这又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到更大的城市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到北平后,她与余永泽同居了,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直到 卢嘉川的出现,她才又看到曙光。 第二个阶段就是她向无产阶级蜕变的过程。在卢嘉川的引导下,林阅读进步书籍,接受先进思想。不顾余永泽的反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后来余永泽因为私心破坏革命,导致革命人士被捕,也使得林道静看出他是一个自私自立的人,不值得自己对他的付出,于是他们彻底决裂,这是林道静的第二次决裂,与小家庭的决裂。在与所有朋友都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林道静仍然坚持参加革命活动,宣传革命主张,散发

《青春之歌》人物形象分析

青春之歌 ——林道静的感情《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理想,激情昂扬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其中女主人公林道静的传奇成长故事也是小说的主要线索。 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群爱国青年所走的道路,谱写了一曲中国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是建国后出现的一部描写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作品,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歌颂了革命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逐渐觉醒成长的人物,这一艺术形象是在自身艰苦的革命活动和曲折的锻炼改造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刚开始,她是一个逃出封建家庭,寻找个人出路的失业青年。她生长在官僚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自己也受到地主异母的百般凌辱和虐待,从小就养成了孤僻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为了反抗不幸的命运,她毅然离开了罪恶的家庭,走向社会寻找“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出路。然而“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接着又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大血口要吞噬她的社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她既不甘屈服,又无力抗争,想以自杀作为反抗。这种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没有出路和个人反抗的软弱无力。小说一开始就将人物的个人命运和广阔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了。《青春之歌》塑造了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真实的描写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作品在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揭露黑暗现世的同时,细致的描绘了她在黑暗现实中特有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她同余永泽从爱恋到同居的过程,是小说的重要情节,比较充分的暴露出她的幼稚、狂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她与余的爱恋我们认为并不能全部否定。。本文所写林道静的探索和追求,只有遇到了党,投入时代的洪流,才算找到真正的出路,因而她艰苦曲折的成长过程,始终是放在革命斗争活动中来展现的,处处突出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小说通过她两次巧遇卢嘉川而被引导加入爱国学生运动的偶然事件,反映了时代召唤青年的历史必然性。思想上的初步觉醒,使她看清了余永泽的真面目以及和他一起生活的庸俗、空虚,决心与之决裂;但真的要分手时,却又感到缠绵惆怅,若有所失。在党的引导和时代的推动下,她还是迈出了第一步。小说一方面满怀热情描写林道静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坚持狱中斗争和领导北大学生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表现她献身革命的勇气、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政治上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些典型情节和细节(如第一次入狱想到牺牲时的急躁情绪,在农村看到佃农郑德富充满阶级仇恨的“白眼仁”时的心理活动,从定县回到北京路过旧居时的思念之情,地下工作处于艰难情况下想

《聂小倩》中主人公的形象分析

论文分类号:(I206.2) 密级:无 浅探聂小倩女性美 学院、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姓名:王焦洋 年级班学号: 2009级2班0901206 指导教师:彭鸿程(讲师) 2013年4月19日

浅探聂小倩女性美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Nie Xiaoqian’s Female Beauty 王焦洋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09级2班06号吉林四平 136000) 指导教师:彭鸿程(讲师)

【摘要】《聂小倩》是《聊斋志异》蒲松龄塑造的一个经典的人鬼爱情故事,文中的女主人公聂小倩亦被誉为蒲松龄笔下的第一女鬼。其刻画之深刻让人感觉到聂小倩仿佛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人。《聂小倩》故事情节大致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主要描述聂小倩受夜叉胁迫欲加害君子宁采臣,但经过戏剧性的转变,人却救鬼于苦海。故事的下半部分讲述的是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爱情历程,人鬼恋是坎坷的,历经了种种磨难聂小倩才得与宁采臣厮守。最终二人夫妻和谐,聂小倩与宁母婆媳和睦,聂小倩为宁家生育男子,最终达到封建时代一个普通家庭的完美结局。 【关键词】聂小倩形象美人性美局限性 【Abstract】“Nie Xiaoqian” is a classical love story between human and ghost created by Pu Songling in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The chief actress of this story, Nie Xiaoqian, is honored as Pu’s first female ghost, and readers tend to believe Nie Xiaoqian was a person in real world rather than a fictional character because of the deep and vivid description in the story. The plot of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ormer part tells that Nie Xiaoqian is forced by the yaksha to hurt Ning Caichen at first, but the human finally rescues the ghost through some dramatic shift. The later presents the love journey of the chief actor and actress. Although the love between human and ghost is rather tough, the two at last stay together after a series of hardships. This couple bears and rises up their children, and lives harmonious lives together with Ni’s mother, which ends up the whole story with a perfect outcome of normal families in the feudal age. 【Key words】Nie Xiaoqian; beauty of imag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limitations

葬花吟赏析和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批注:这句是写出了黛玉自己对于死亡焦虑,对于人生幻灭的一种感慨。可能是在以花自比,认为自己的人生可能与花一样,与花具有一样的命运。 闺中女儿惜春暮/莫,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批注: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批注:这里可能是一句谶语,可能是在暗指,宝黛的婚姻在三月已经成为定数,而到了秋天却发生了些许变数,就犹如梁间燕子那样无情的飞去,宝玉离家,黛玉死亡,为下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暗示宝黛爱情最终会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下走向灭亡。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批注:黛玉虽然得到了贾母与宝玉的关心和爱护,又因为黛玉本就是一位才女,这样就更会招来贾府的人的嫉妒,让这些人虎视眈眈地看着她,写出了黛玉对于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 周汝昌曾在《红楼夺目红》一书中提到“一个少女,如此心胸口齿,还自以为天天受委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此话又从何而起?她吃过一丝一毫的亏吗?怪哉。”(应有上下文的联系,上文主要讲林黛玉如何用话语回击对方)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落天尽头。 批注: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致于“泪尽证前缘”了。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冷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批注:(本句)这句话与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异曲同工之妙,黛玉出生在以那样一个封建思想为主流的社会,她却独树一帜,并没有被这思想所影响,直至死亡,她都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未曾有过一丝动摇。这句诗也写出了林黛玉自身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对上一面8 句总评)在幻想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尔今死去侬/奴收葬,未卜侬/奴身何日丧? 侬/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奴知是谁? 批注:(本句)表达出黛玉对于死亡和命运的一种焦虑,也是一句谶语,也许这也点明日后黛玉的结局应与这花儿一样“红消香断”最终落入“有谁怜”的地步,奠定了红楼悲剧的结局。(上几句)这数句在书中反复出现,甚至在鹦鹉学吟诗中也提到,说明黛玉死时肯定无人问津,事实也是如此,在黛玉死时整个贾府都在张罗宝玉的婚事,无人关心她的丧事,死时十分凄惨。

虬髯客人物形象分析

虬髯客人物形象分析 一、概述 《虬髯客传》相传为唐末杜光庭所作,流传至今,所得评价颇高。金庸先生说此文写得“虎虎有生气”,认为杜光庭与其《虬髯客传》实乃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后人据此文的敷衍改编皆不如《虬髯客传》来的精彩传神。“杜光庭之《虬髯客传》流传乃独广----此传则记杨素妓人之执红拂者识李靖于布衣时,相约遁去,道中又逢虬髯客,知其不凡,推资财,授兵法,令佐太宗兴唐,而自率海贼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为王云。”【1】此文不长,短短几千字,却要描绘出漫长而宏大的历史画卷,所以作者只选取了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描写,不究前因,不考详细进程,却写出人物的各自特色,推演出了历史的发展变化。其中豪迈绝伦的虬髯客、豪爽脱俗的红拂女、英豪中带有书生之气的李靖这“风尘三侠”塑造得很成功,豪侠之气引人称羡。在此我且谈谈我看见的豪侠虬髯客一角。 二、虬髯客之“三气” 看这豪侠出场:“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2】文中的这位张三郎不识其具体来历,只在与红拂的对话中知其姓张,排行第三,因外形“赤髯如虬”被称为虬髯客。我认为其人性格豪爽、形象丰满,具有“三气”。其一气乃豪侠之气,其二乃妖魔之气,其三乃帝王之气。下面我且详细述之。 1、豪侠之气

《虬髯客传》本是一篇侠客传记,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豪侠之风的塑造,作为主人公,身上的豪侠气可是必不可少的。侠客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可是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就有不少侠士,发展至唐代,其形象更加丰满多变,更具有立体感,但始终不变的是那份侠义之气,重承诺,守道义。侠客从来都是不拘小节,爽快利落,所作所为都是随心而发,虬髯客就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个侠客,张三郎是怎样展示出他豪侠的一面呢?“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侠客行为一直都是不拘一格的,因此他才不会有什么顾忌,东西一放,招呼也不打,随意躺卧,看红拂梳头,这般行为甚是无礼,幸而红拂李靖二人也不是一般常人,否则该是生发矛盾了。对于侠客来说,即使是陌生人,只要看对眼了就能在初见之时称兄道弟、把碗共饮,自此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第一次见面,虬髯客就与红拂兄妹相称,毫不客气地吃肉喝酒,与李靖畅谈胸中谋划,引为知己。这些表现多与一般侠客类似,而虬髯客的豪侠之气最重要的体现不是在于这些细枝末节之上,而在于当本是志在乘社会动-乱之机、图谋帝王之业的他见得“真命天子”李世民之后,默然心死,他的朋友道士见到“真天子”:“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3】,惊呼“此局全输矣”,对虬髯客说:“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虬髯客于是决定将自己为了起事夺天下敛集的巨额财富尽赋与李靖红拂夫妇,让他们辅佐李世民起义兴唐,创建不朽功业。而自己却退出中原逐鹿,远去千里之外另谋事业。这样的侠义才是大侠风范,是一般的侠客不能及的。自陈胜吴广当年反秦时

《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栾庆怡 鲁迅认为在明末清初的志怪群书中,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成就最高。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非复人。”这里所指的使人“忘为异类”的“花妖狐魅”,显而易见,主要是指《聊斋志异》一书中的女性。据统计,《聊斋志异》五百余篇,除去寓言、笑话、速写外,真正称得上小说的约不到三百篇,其中描写女性的作品占一半以上,这些作品大都“描写委曲,叙次井然”,是全书中脍炙人口的最精彩的篇章。 一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妇女的命运更加悲惨。“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根本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更谈不到有什么自由爱情的生活。作为生活在封建社会晚期、具有深刻观察力的蒲松龄不会不看到这一切,加上屡遭坎坷而终不得其志的生活经历,更激起了他的“孤愤”之情,所以,在当时文网遍布的恐怖时代,他仍以“曲笔”向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加以有力的抨击,对于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作了深刻的揭露。追求婚姻自由,蔑视和反对封建礼教,这样的女性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婴宁》中的婴宁是一个像山花一样烂漫,又像山泉一样纯净的美丽少女,她的所作所为,特别是爱笑和敢说私房话的特点,本身就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大胆的挑战。白秋练(《白秋练》)则是另一类女性,她在爱情的生活道路上不像婴宁那样平坦顺当,而是屡遭坎坷挫折,她没有婴宁活泼爱笑的特点,却比婴宁更显得痴情和持重。因她知书多才,所以一见到“执卷吟诗”的慕生,立即视为知音,但三次求婚,均遭到慕父回绝。对此,白秋练并没有失去追求婚姻幸福的信心。在与慕父的屡次较量中,逐渐认识到“凡商贾志在利耳”的道理,然后凭着自己超人的本领,使其“得厚息”,终于以金钱打动了这个封建老顽固的心,得以与慕生结为美满伉俪。 像婴宁、白秋练这样的女性,在书中还有不少篇幅,其中有的女性为了追求婚姻自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女性尽管生活的道路各自不同,但在追求婚姻幸福、蔑视和反封建礼教这一点上,却是她们的共同之处。《聊斋志异》一书还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封建黑暗势力欺凌压迫的烈性女子。《鸦头》中的鸦头就是一个敢于抗争、凌辱不能屈的坚强女性。《细侯》中的细侯,是一个比鸦头受凌辱受损害更重的女子,她被逼以妓为业,受尽了折磨和苦难,但她始终不甘心屈从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决心跳出火坑,矢志跟从穷书生满生却又中了富贾某的圈套,后满生归,她“方悟前次多端,悉贾之诡谋”,愤然“杀抱中儿(细侯与富贾某所生子),携所有亡归满”。 《商三官》中的商三官,为报父仇,巧扮优伶,在仇人庆贺生日的当夜,将其杀死。《窦氏》中的窦氏,本是一个纯真而痴情的女子,被土豪南三复始乱而终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得最美好,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一个人物,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林黛玉。她和贾宝玉构成了《红楼梦》中与众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今未有之人,她们的所作所为在世俗人眼里是格格不入的。就如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心胸爽朗的史湘云就曾当着宝玉的面,说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与林黛玉毫无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中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认为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很紧张,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因而对她都怀有不满。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欢心,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 林黛玉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苦难境地呢?这就得从林黛玉的性格上分析。下面就分别从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和时代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的表现 (一)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宝玉便说:“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在意的不是宫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愿意别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将挑剩的送给她。因为这太伤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这点,倒真会以为林黛玉对人对事太小气了。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他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表现。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中,宝玉闻得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笼着何物,林黛玉说:“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宝玉说:“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的香”。林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泡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当宝玉识趣地避开话题后,她又说:

[论聂小倩形象的生命历程及审美价值]聂小倩的人物形象

[论聂小倩形象的生命历程及审美价值]聂小倩的人物形象 摘要:聂小倩是一个富有人情美的艺术典型。由于“向善”的心力,她的生命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三级跳”:先为娼魅,二为佣姑,三为人妻。纵览其生平,她都表现出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其形象不啻是现实生活中不幸沦为烟花而又向往过上常人生活的受害妇女的化身。她昭示世人,即便身陷玄海,只要一心向善,反抗邪恶,追求光明,就能改变自身命运。只要勤劳善良,感恩负重,就会博得世人的理解和敬重。 关键词:聊斋志异聂小倩生命历程审美价值 在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中,《聊斋志异》以其艺术风格独特、塑造的艺术形象性格鲜明而被世人交口赞誉。即便塑造的同是年轻的女性形象,其个性特点也迥然不同,例如:婴宁则憨态可掬,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婴宁》);青凤则“弱态生娇,秋波流慧” ,感情缠绵而行动谨慎(《青凤》);林四娘则“谈词风雅”,心境凄苦(《林四娘》);小谢则顽皮憨跳,乐不知愁(《小谢》)――真可谓各领风骚,无不灵动可爱①。在这长长的艺术画廊里,聂小倩作为一个富有人情美的艺术典型,更使人感到“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因为在她身上具备更多的人情味和人性美。聂小倩是“十八夭殂”后被妖物役使的孤弱魅女,“她通过

自己的心智与计策,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斗争中得侠客之助,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逐渐脱离了专门以害人为生的生活轨道,还阳与宁生结为夫妇,从而过上知恩向善、悔过自新的崭新的人间生活!并享受到了甜蜜的爱情!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聂小倩的形象不啻是现实生活中沦为烟花而又向往常人生活的不幸妇女的幻化,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劳动妇女美的化身。 蒲松龄在塑造聂小倩这一艺术形象时,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她有多么的美,而是详细地分阶段地揭示其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他把鬼大量地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鬼高度审美化,弱化、淡化了鬼身上的鬼气,在一些鬼身上最大限度地表现他们的善与美。使鬼有丰富的人情味,获得人的全部丰富性,获得丰富的人性。”③纵览全篇,综合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聂小倩的生活道路大致可以划为――为魅、为佣、为妻三个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她都表现出了对真善美品质的不懈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聂小倩生活道路的第一阶段是作为一个鬼魅的形象出现的,她是一个美丽善良、人性未泯的女魅,有着“仿佛艳绝”、“摄人魂魄” 的容貌。当然有人会说,美则美矣,但她却“历役贱务”,干着坑害人类的勾当。这的确是事实,然而她告诉人们:“典见颜向人,实非所乐。”祸害他人,绝非心甘情愿,“历役贱务”实为被恶魔胁迫。从她“意似蹙蹙”的日常情态中,世人可以看出她内心的痛苦、内疚和对这种屈辱生活的不满。也就是说她虽堕入火坑,但作为人的善良的本性并未泯灭,人类纯洁的感情犹在胸中激荡。所以,当她遇到“廉隅自重”的宁采臣后,热爱人类、向往自由、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的愿望就变得十分强烈。她的性格和思想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从逼迫害人而转变为敬重好人;再由敬重好人继而升华为搭救好人。当她被“妖物胁迫”去残害宁采臣时,宁采臣既不为其娇妍容貌所动心,也不为其所置的金钱物质所引诱,以至小倩受到强烈震撼,自言道“此汉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黛玉牵动人的衷肠,她强大的艺术魅力与动人之处主要源于她的悲剧美。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无数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命运对她太残酷和不公平。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曹先生塑造的这一“心思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着墨较多,是为爱流尽最后一滴泪的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儿,她不仅有泪情,还具有才情,对宝玉的爱情更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细细品味,咂摸红楼中林黛玉的艺术形象,以下几点格外突出。 一、才华横溢的诗人 纵观整部《红楼梦》,林黛玉的一首《葬花吟》写出了她自己的一生,更是写进了红楼中女子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一诗成纖”。她对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的心境做了最恰当的描述,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质。 林黛玉自小就生活在一个书香世家,这为她的才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她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的才情也为她与宝玉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就算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她依旧没有收起自己的才情的锋芒。书上说她为泪而生,泪尽而逝。其实她是为诗而生,那泪,就是灵性与才情。林黛玉是这一部《红楼梦》的诗魂,她的诗情在红楼梦中要算最高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一个诗化了的形象,作者有意集历代才女之所长于她一身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触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触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与悲剧的命运。可以说,她的诗情到尽她的苦情。 二、泪伴终生的“泪人” 曹雪芹在作品的一开头,就赋予了林黛玉特殊的使命——还泪。因此才有了宝黛之情,也因此,黛玉为宝玉,一生流泪,至死不变,泪尽而逝,绝无怨言,这方是报恩还泪。林黛玉的泪从始至终贯穿整部作品。自从见了宝玉,她的泪就没有停止过。“泪人”的特点:一,她降临人间,是为了还泪而来。还泪就是还情。二,她在人间的人生过程正式还泪的过程,生命尚未终止,其泪痕总是不干。三,这位泪人的生命不像常人那样以年龄计量,而是以眼泪多少计量。四,她不仅是泪人,而且是诗人。因些她泪中有诗,诗中有泪。她的泪在眼里是泪水,流入字中则是诗。这些个特点,准确的阐释了林黛玉的泪人背后的孤独与伤痛。为情生、为情死、为情泪伴终生,这对于十七八岁的她来说,经历的是怎样一个变迁,现在我们无从了解,但是这个千古一遇的泪人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里碑式的意义与价值。 三、多愁善感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