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经济学

(一)改革进程

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

大额,后短期、小额。

1、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

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3、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

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4、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

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

大到50%。

5、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

现和转贴现利率。6、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

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

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7、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

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8、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

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9、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

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10、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

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国央行作了大量的放权工作:

1996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

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

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

浮动区间。

2000年7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时任中国

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经公布:中国将用3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

利率。

2004年1月1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

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

率下浮制度,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报告》指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

让商业银行成为真正地买卖风险或定价风险的金融机构。具体来说,就是

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水平。2005年3月16日,央行再次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并完

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目前,尚未进入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惟有

存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少数利率品种。

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坦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较其他改革

慢了一些,央行希望这个过程走得快一点,并且正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朝

这个方向发展;而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商业银行应该

进一步学会对自己的存贷款价格做出决策。

经济学

(二)官定利率的缺陷

1.政府对名义利率规定较低的利率水平,虽然会刺激投资增长,但

同时也会减少居民储蓄。

2.利率管制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如上所述,当利率受管制而处

于较低水平时,投资者融资成本大大降低,一些原来无力借贷的低效率企

业此时也可获得资金,这促使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匾乏的发展中国

家不恰当地鼓励了用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不利于发挥其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优势。一国以不具优势的要素去替代优势要素,对其经济体系的效率而

言是一大损失。

3.利率管制往往同时包括压低利率水平和信贷配给两项内容。对利

率水平的人为压制的后果是极大地刺激了资金需求者对贷款的获取欲望,

但信贷配给制则又使有限资金的流向局限于某一范围之内,对资金超额需

求与有限配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金融黑市虽然是市场对管制短缺的一种自

发反应,但是诸多缺乏法律保护的因素决定了它对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局

面的破坏性;而信贷配给制度则诱发了频繁的“寻租”行为,加剧了社会

腐败现象的滋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信贷配给并非完全依据政府产业政策,而是根据借款者的资金和信誉情况、私人交往或友谊,甚至是借款者

支付回扣的多少来分配资金流向。这样一来就会使企业之间不惜采用一切

手段去争取优惠的信贷资金而不顾企业内在价值的提高。

鉴于上述弊端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不断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

业化国家,在经历了利率管制所带来的发展期后,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

逐渐解除利率管制,放松金融约束。在我国,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的弊端

也已经日益凸现,并已严重影响到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为此,

放松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三)中国现行利率体制问题的条线透视

1、利率形成的非市场化

在西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不直接决定

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而是参照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通

过制定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

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全社会投资与消费的冷热。

但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利率的形成主要受制于政府的政治经济意图,政府不仅规定了利率的总体水平,而且还规定了各种利率的具体水平(即规定了利率结构),并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严格管制,使利率

严重地表现为“非市场化”:何时需要调整利率、调整幅度多高、利率浮

动范围多大,都由国家统一规定——这种利率管理模式实际上仍然是高度

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各地都遵循统一的利率政策,不能根据区域经济

发展不平衡状态和资金供求状况的差异灵活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只能被

动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利率政策。这种情况使得利率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

不同产品的调节作用受到许多限制,并由此而削弱了我国分层次宏观调控

的效果。

长期以来,从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贷利率到居民、企事业单

位在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从活期利率到定期利率,从短期利率到长期

利率,都无一例外地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这就意味着无论银行的管

理水平差别有多大,它们拿到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价格都差不多。这则使我

国的银行体系大多处于非竞争状态。而且由行政指令决定的利率一经确定

下来,就长时间保持不变,不再调整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都必须规行矩步,奉命唯谨,严格执行政的指令性利率。这就使利率长期处于“死杠杆”状态并停滞在较低水平上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机制。虽然按照央行的规定,各商业银行和基层行在一定幅度和范围内享有利率的浮动权,但在实际执

产过程中,往往由于上级银行对利率浮动权限的截留,再加上地方政廉的

行政干预,使得利率浮动权对于基层行而言往往有名无实,因而这就谈不

上实行市场浮

经济学

动利率了。

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时往往逾越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制定利率水平,它

不是根据社会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而是侧重于央行、财政、商行、企业

和个人等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上,甚至把利率调整当作减轻企业负担及国

有企业解困的工具。在理论上由中央银行依据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社会

资金平均利润率、物价水平、企业与银行的盈利水平及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等经济指标确定,但这些指标有时候很难精确预测,有时也会带有一定的

时滞效应,因此很容易产生信息失真情况。这些因素使得人民银行在确定

利率时,主观上带有盲目性,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从而对整个金融体

系资金的运用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迄今为止,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利率政策和利率改革很少考虑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去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

金配置。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背弃了市场经济原则,难以通过利率手段去激

励商业银行增加信贷供给,使实际利率的变动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供求

关系,从而改变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地

趋于均衡,既不利于资本形成数量的增加,也不利于资本形成质量的提高。尽管对于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来说,利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其融

资成本和预期利润率的高低,因而对其投资有较强的约束,但对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则基本不起作用,而且国有企业的投资对利率的变化也

缺乏应有的敏感度,而这三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则占了整个投资的绝大部分,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现行的利率机制不利于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2、央行利率决策的非独立性

在中国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下,利率水平的决定、差别利率政策的制

定等都由政府严格控制,表现出高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从表面上来看,

利率水平是由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我国在调控利率方面似乎

比西方发达国家更方便,用不着通过其他货币政策手段的操作,只要中央

银行和国务院同意调整利率,就能实现利率目标,并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对

利率变化产生反应。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中央银行只享有一定比例的

利率浮动权,缺乏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性,而商业银行则只能够执行现行

的利率制度,基本上没有自由浮动的权利。

根据我国现行的《人行法》,我国真正的利率决策权即利率变动权,

不在于管理国家金融事业的中央银行,更不在于直接经营金融业务的基层

银行,而是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具体来说,目前我国利率水平

的决定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作出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商

业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政府综合经济管

理部门(计委、经贸委、财政部)和学术界等组成,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

总理任命,主席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研

究货币政策的重大事宜和货币供应、利率、汇率政策等,向国务院提出建议。由此可见,中国利率政策的决定并非由中央银行自主作出,而一般是

由企业主管部门、商业银行、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等各个利益集团经过多

方谈判、博弃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其最终决定权在国务院。货币政策委

员会何时开会、议题如何并未提前予以公布,对于决策的依据也未以公报

的形式对外予以解释,决策的透明度不够,不利于人们分析研究未来利率

变动的趋向。而且,由于有关方面在认识上更多注重的不是其经济调节功能,而是利率的利益分配功能,而各部门的利益往往又是矛盾的,因此这

种协商在反复讨价还价中难以达成一致,出台的利率调整方案也往往错过

了适宜的时机。如果考虑到利率政策以外的时滞,我国的利率调整更是明

显滞后。显然,这种利率管理制度过

经济学

于集权、僵化呆滞,无法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实际变动的状况,不符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随行就市、发挥利率杠杆作用的要求。

3、利率政策目标的错位

在我国现行利率制度存在的许多缺陷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利率政策

目标的错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功能蜕化了,利率

政策的目标不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服务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例如,对私营经济的贷款利率要高于对国营经济的贷款利率,这主要是为

了有利于促进私营经济的改造,有利于增强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农村合作经济的贷款利率低于对国营经济的贷款利率,这是为了有利于促进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对现金实行管理,对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贷款利率优惠,这是为了取缔商业信用,有利于将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等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率调节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盯住通货膨胀,二是调节利益分配,三是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在这三者目标中,由于对利率杠杆优化资金资源配置的功能认识不足、手段不够,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用于调节宏观经济,但决策当局最重视的还是把利率用于调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调节利益分配,主要是权衡企业、银行、财政等部门的利益,特别是利率水平的确定总是服从于资金需求,首先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以控制贷款利率于低水平来减轻企业负担,因而其实质上就是把利率政策当作财政手段来使用,当作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工具——如1996年下调利率就是解决企业的亏损问题。这种方法完全背离了价值规律及资金供求关系的要求,很难说有几分科学性。事实上,目前我国以降低企业利息负担为目标的利率调整方式,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也不利于国有经济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只有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出发考虑利率水平变动,利率才能发挥其作为间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

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如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目标主要是维持社会供求平衡,避免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而并非针对“股市价格的上扬”,更不是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

实际上,利率的政策目标从短期来看应该是调节经济变量,保持宏观

经济的良好运行,从长期来看则应该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来——

如果将其用于调节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就会像俗话所说的“斩不断,理

还乱”。

4、低廉利率政策和制度效率的低下

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和需求管理政策中,利率一直都在扮演着

一个重要的角色。利率通过直接影响储蓄、投资和货币需求,会极大地影

响公共部门的收支,影响总需求、产量和就业,并会对国际收支差额发生

重要影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国中,由于利率不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靠行政措施调节,因此利率高低的选择便成了决策当局一个重

大的决策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采用将利率限

制在低水平或者负实际利率的水平上的做法,并且长时期不变。

利率既然是金融商品的价格,那么就要同其他商品价格保持基本平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不仅管得太死、管理权限过于

集中,而且为支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建国初期,我国以低利率支持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完全必要的,但以后在长期计划

经济习惯势力的影响下,片面强调低息政策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忽视发挥

利率的杠杆作用,使得利率水平不断下降。如从1959年起,所有贷款利

率的月息都降为6%,主要储蓄种类减为三种,其利率分别为卫.8%、3%、4%。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利率经过了多次调整,但这种调整是迫于

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调整的幅度也没有改变利率水平偏低的实质,致使

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负利率现象一再出现——仅1985—1994年十年间就

有6年出现负利率,1986年负利率高达一12.14%——而负利率的出现

则又导致了市场经济条

经济学

件下金融行为的变更与扭曲。

随着利率管制所带来的弊害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应该还利率以市场的本来面目。现行的逾越资金市场直接行政规定利率高低的计划利率管理体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因而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利率形成的市场化,在整个社会资金的运动过程中,建立一个在国家间接调控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形成机制、利率结构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在规定的幅度内自由浮动。”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上下限,进一步理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各类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区别,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这一改革安排,大体勾画出了我国利率改革的一个框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指导思想。

(四)利率币场化的内涵及其延伸

1、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简言之,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

利率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利率管理的权限、范围、程度和总和措施及利率传导机制,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率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在利率管制情况下,利率由央行统一制定。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根据资金供求和本身资金的运营情况自主地确定存贷款利率及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而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利率则是由各个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和央行的指导性信号,自主地确定利率大小和调整利率的时机,央行只是通过预定年度货币政策计划,制定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其他指导性窗口等,借助货币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向金融机构传导央行的信贷、利率政策信号,从而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因此,利率市场化主要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管理体制在由国家制定井管制利率向央行管理下市场利率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逐步放弃金融压制,培育和创新市场主体,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交易规则,逐步放松直至取消利率管制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行在央行的计划指导和宏观控制下,利率由借贷双方根据资金市场供求状况来自主决定,从而形成央行管理下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市场均衡利率。央行的计划指导是指央行通过预定年度货币政策计划,制定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基准利率,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其他指导性窗口等来对市场利率进行指导央行的宏观控制是指央行依据金融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金融监控。利率市场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至少应包括金融交易主体享有采率决定权、利率

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送择、中央银行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等方面的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利率是货币金融商品的价格,由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所决定。所以,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含义是指在利率管理机制上,要赋予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当

经济学

充分的自主权,而不是传统的集中指令管理,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各自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方式可能是面谈、招标,也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反复权衡和选择。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

同任何商品交易一样,金融交易同样存在批发与零售的价格差别。但与其不同的是,资金交易的价格还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计划当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科学的测算。相反,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称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达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

显然,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市场利率比计划利率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来确定。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同业拆借利率或者短期国债利率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它们将成为制定其他一切利率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

4.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利率的形成机制问题,即利率的形成应该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或一国的货币当局中央银行来决定。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排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在整个利率管理中也仍有一定程度的国家控制和干预成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央银行在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的同时一般加强了间接调控,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手段形成资金的利率,间接地反映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在金融调控机制局部失灵的情况下,可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进行适当方式和程度的窗口指导,但这种手段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干扰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秩序。

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利率市场化可被动态地看做是从现行单一的计划利率机制向国家宏观调控和限制下的市场利率机制方向变化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市场机制在信用资金价格决定上的基础作用,由此形成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市场利率为主体,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统,从而调节社会信用资金供求,并引

导资金的合理流动。就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定位而言,我国市场化的利率体

系应形成以央行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利率,以国债利率和同业拆借

利率为基础利率,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利率为补充,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利率体系。

(五)利率市场化与市场利率

利率市场化从形式上来讲,是将利率的决定由政策实施的强制管制交

还回市场,但就本质而言,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是将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市

场价格信号。研究利率市场化,离不开对市场利率这一基本概念的正确认识。

市场利率是一个与法定基准利率相对应的概念,是由资金供求双方达

成的一种利率。市场利率是一种随行就市、完全放开的利率,与目前的银

行利率相比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客观性和灵活性。

首先,市场利率是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客观的、真实的反映,它具有

自发地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功能.能不断地调整和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优

化组合。其次,市场利率随着市场资

经济学

现行的浮动利率既是官定利率的组成部分,又带有市场利率的成分。

这具体是指在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幅度内,利率水平

可以在一定的百分比内浮动,以发挥利率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节约资金

使用、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加强利率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银行利率水平的形成和调整,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摆脱了政策和行政干预,将利率水平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挂钩,最终实现了货币市场化的目标。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当时我国的银行利率完全由人民银行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控制,过去的企业单位的借贷利率均为一至三年的定期储蓄利率,而人民银行对银行也统一规定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利率被完全的集中掌握在了国家手中。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2003年之前的阶段。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应该把经济的管制权划归到市场中去。1991年中央全面授权各省市区一级财政部门审批低息贷款,1995年5月国家银行贷款利率部分放开,1996年1月开始实行按年度公开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系列改革使得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逐渐下调。 第三阶段,是2003年以后的阶段。为了拉动经济,国家采取货币政策的方式,不断地减少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而所有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也逐渐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利率逐渐开始市道化。2004年7月人民银行开始向市场发布各种利率,并实行银行间的自由市场交易,至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 第四阶段,是近年来的阶段。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进入了新阶段,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成熟。2011年央行提出的“货币政策利率框架原则”也让利率市场化得到更好的运转。此外,中国现在正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银行业从严审查,加强了了监管的力度,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更为高效地运作。 总的来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集中管制向市场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国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xx 自1993 年以来在中国确立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之后,这些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让本人带着大家一起去回顾一下中国这些年来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吧。 利率市场化进程之稳步推进阶段 1993 年确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1993 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 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 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 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 年放开贴现与转贴现利率 1998、1999 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建立贷款内部定价和授权制度。同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9 年存款利率改革初步尝试 1999 年10 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 5 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 3 年以上)。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以下我列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1996.6.1: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6: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3: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9: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9: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10: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2000.9.21: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1: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体系。 2002.3: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4: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自行商定。 2003.6:放开境内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同时对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1.1: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可达2倍;下限为0.9倍。 2004.3.25: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在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加点。 2004.10.29: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但城乡信用社除外,允许其上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然为0.9倍。 2004.11.18:放开小额外币存款2年期的利率档次,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公布。 2005.3.17: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修改和完善人民币存、贷款计息和结息规则,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息和结息规则。 2005.5: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 2005.5.16: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005.7.21: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有管理浮动汇率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注入了新的内容。 2006.9.6:央行决定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 2006.2: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 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形成机制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化的过程。我国自 2013年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旨在通过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来推动金融市 场的发展,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1.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金融机 构的参与,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效率配置,使 得资金更加流动,促进资金从低效领域流向高效领域。 3.弥补利率管制的不足:传统的利率管制往往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提高利率管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 1.逐步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是逐步取 消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过去我国银行存款利率由央行统一制定,改革后,银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金成本自主定价,逐渐形成竞争性的市场利率,并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2.推动利率定价机制改革:为了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改革我国的利率 定价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包括加强市场竞争,推动机构利率定价的市场化和个体化;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利率监管和调控机制,防止市场失灵和利益冲突。 3.建立利率市场化监管制度:为了确保利率市场化的稳定运行,需要建 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央行应加强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其市场运作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4.加强金融机构能力建设: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加 强内部管理和风控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市场意识,适应金融市场变化。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升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水平。 5.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国 际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我国应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993~1995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提出和改革准备阶段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 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在规定的幅度内自由浮动”; 1993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并进一步理顺存款利率、贷款利 率和有价证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各类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 区别,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 系”;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中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商 业银行后政策性银行,先批发后零售,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后扩大 商业银行决定利率自主权。 ✧1996~200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 1996年1月3日,启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交易双方在人民银行确定的上限内协商决定,1996年6月1日,央行放开银行间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6年4月9日,人行首次通过市场招标向14家商业银行总行回购 2.9亿元人民币的国债; 1997年6月16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并放开了债券市场的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3月21日,央行改革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全面放开。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 方协商利率的方法。 ✧ 2000年至今: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进展阶段 2000年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即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300万美元(含300 万美元)以上]利率由金融机构和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 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 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 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路径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路径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重要的金融改革之一,也是推进市场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市场自主定价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取消政府对贷款利率的干预,让市场对资金价格进行自由调节。 1.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主要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指令性安排。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利率的管理,来为企业进行利率补贴,以此刺激经济发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成长,这种管理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说过度依赖政府干预、利率结构失衡以及无法形成市场利率等问题。 为此,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其中,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成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一部分。 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 第一个阶段,是1996年开始,银行间拆借市场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市场化的利率调节。由于政府的管理,虽然银行间拆借市场已成立,但是国家仍像从前一样控制着利率的水平,而市场化调整的力度不够,使得这一阶段称为“半市场化”。 第二个阶段,是2004年到2012年,中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市场化、分业、多元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和评估。 到了第三个阶段,是国家对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创新金融工具,实行差别化政策、引导部分资金走向实体经济等多项创新举措,以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路径 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将改革导向与发展路径相结合。下面,我们将从 政策层面、市场化层面和依法治理层面三个方面,来探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路径。 3.1 政策层面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任何一项改革在推进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下面,我们就从 政策层面讨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路径。 首先,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推动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为利率市场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扩大利率市场化的范围和深度,鼓励市场机制的自主发挥作用。完善市 场定价机制,尊重市场价格,促进利率形成的市场化过程,建立完备的利率市场基础设施。 最后,规范利率市场秩序,采取多种方式对市场进行监管,避免市场出现垄断 和恶性竞争的现象,营造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3.2 市场化层面 随着中国市场监管加强、市场机制日趋完善,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对国有企业 进行改革,让市场价值发挥作用,推动全面市场化进程一直在不断深入。对此,下面我们从市场化层面来探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路径。 市场化层面主要是通过竞争市场力量,来实现利率形成的合理化,并逐步调整 和改进相应的市场机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各方面合作,形成联动式市场化,增强利率市场的市场担保措施,逐步增加了资本市场的市场化作用。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的决定和调节是由市场自由竞争决定的过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由来已久。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各种金融机构及有关利率均受到国家行政部门的全面控制和安排。1978年以后,我国逐渐进行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尝试,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和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体系。 早期的利率市场化,受到我国金融制度和市场经济环境的限制,市场化程度颇为有限。国家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行政管制仍然很严格,贷款利率不仅受到国家的行政干预,而且还 有一定的强制质押和定额贷款制度。此外,银行家们仍然受到国家固定指导价位的影响。 全国货币市场仍然是由人行集中管理和组织调配的,并且利率也受到限制和指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体制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市场的角色 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市场竞争的推进,使得金融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6年,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利率市场化试点的政策措施。1996年底,人民银行先后向5个省市发行了利率市场化债券,并于1997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国库券,全面推行货币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还建立了全国金融市场交易系统(CFETS),把各类银行间市场交易整合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 1998年后,我国货币市场化进程加速,经过几轮利率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在1998年 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各种资本市场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国在利率市场化 进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逐步放宽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推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创新举措,银行之间自由竞争,市场参与者数量增多,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利率市场化催生了许 多金融创新产品,比如市场制定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财务公司和同业拆借等。 企业融资成为了优质资产,中小银行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市场 的完善,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类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2013年3月,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条款发生了变化,限制发行额度、利率等的监管政策被涂抹,如此一来,企业界融资条件 将不再受到政府政策的抽象与隊形。此次改动不止表現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更意 味着习近平政府加速推进“改革开放2.0”计划,推动国家的可连续发展。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依然由人民银行统筹决策和监管,与其他国家一样,我们仍处在 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披荆斩棘的问题和挑战。总体而言,我国的利率市场 化进程已经经历了40年的风雨历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不断推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加速推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进程,促进市场竞争,改 善融资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及改革对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及改革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当今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我国已经逐步取消了存款利率的管制,实行了储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制度,使得存款利率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其次,我国已经建立了金融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此外,我国还逐步完善了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立了利率市场化的利率中间价机制和利率债券市场等。 然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有限,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差异较小。其次,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仍不够高,贷款利率仍受到政府定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政府干预。此外,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仍待完善,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相对较少,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不够成熟。 二、改革对策

为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 为了提高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可以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取消储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制度,鼓励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定价。此外,可以鼓励银行创新,开发各种类型的存款产品,提供不同利率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 为了推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可以逐步取消政府对贷款利率的定价干预,允许银行根据风险评估和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定价。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贷款利率市场,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交易确定贷款利率。此外,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利率债券,以市场化方式融资,进一步推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3. 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 为了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发展利率中间价机制,提高利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增加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提高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同时,可以加大对利率债券市场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利率债券,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推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之一、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推进措施进行浅谈。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定价。在2024年,我国发布了《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央行统一定价变成了市场定价。其次,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债券市场,并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获取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再次,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通过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稳步取消了贷款基准利率,建立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制度,这一举措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还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首先,要健全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利率市场化进程受到了一定制约。因此,需要加快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适应需求的能力。其次,要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利率市场化同步进行,以实现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定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再次,要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防控机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展,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将增加,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监控,及时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内容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内容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 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利率水平,使得货币供求关系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体现,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 利率管制逐步取消 在过去,我国银行业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利率管制制度,即银行存款和 贷款利率都由央行统一规定。但自1996年开始,央行逐步放开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管制,并于2004年起全面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实现了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 2. 利率形成机制逐步建立 随着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央行也开始建立起以LPR(Loan Prime Rate)为基准的贷款基准利率体系,并于2020年8月起正式 启动LPR改革试点。此外,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还引入了公开市 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短期资金价格。 3. 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 除了利率管制的取消和利率形成机制的建立外,我国还在利率市场化 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索。例如,2013年推出了同业拆借市

场,2015年推出了债券市场互联互通,2016年推出了银行间质押式 回购市场等。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和影响 1. 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能够使得货币供求关系在市场上自由体现,从而提高金融 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同时,它也能够 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质量。 2. 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在利率管制下,央行只能通过强制性政策来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关系。而在利率市场化下,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短期资 金价格,并通过LPR等基准利率来引导长期资金价格。这样一来,货 币政策效果将更加明显。 3.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 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此外,利率市场化也能 够促进金融创新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 利率传导机制不畅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不够畅通,尤其是在银行信贷市场上。 这主要是由于银行间信贷市场的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等原因所致。2. 市场监管不完善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经济学 (一)改革进程 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 大额,后短期、小额。 1、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 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3、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 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4、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 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 大到50%。 5、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 现和转贴现利率。6、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 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 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7、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 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8、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 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9、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 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10、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 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中国央行作了大量的放权工作: 1996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 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 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 浮动区间。 2000年7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时任中国 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经公布:中国将用3年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 利率。 2004年1月1日,央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 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 率下浮制度,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报告》指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 让商业银行成为真正地买卖风险或定价风险的金融机构。具体来说,就是 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略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加速。然而,利率市场化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市场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等等。本文将简要论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市场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市场参与主体不够多元化,市场机制不够灵活。当前,银行仍然是主导利率定价的主体,而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程度不够充分。此外,具备影响力的利率市场参考利率(比如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依然存在,限制了市场化利率的形成。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大力推动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鼓励其积极参与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外,应逐步取消基准利率制度,推动市场参考利率向市场定价利率过渡,以便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形势。 问题二:监管不到位 第二个问题是监管不到位。利率市场化需要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利益。然而,目前我国的监管体系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一方面,监管标准和规则还不够完善,导致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一些违规操作。另一方面,监管力量不足,造成监管无法全面覆盖市场,监管效果有所削弱。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标准和规则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加大监管力量和力度。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合作,借鉴先进的监管经验和制度,提升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监管水平。 问题三:利率传导机制不畅 另一个问题是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够畅通。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利率调控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仍然存在问题。一方面,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导致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有所削弱。另一方面,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效果并不明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市场利率之间的衔接,确保市场利率能更好地传导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利率市场化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定价权交给市场,根据资金供求方自身的情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市场利率为中介,以市场供求关系绝对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 我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之前一直都是对利率进行管制的,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金融开放程度不断变大,利率管制的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例如在贷款市场上,出现因低利率导致的资源错配,就有可能出现资金黑市,一些非法机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再去外面借出;或者如果由于利率管制造成存款低利率,一方面会使居民财产缩水,另一方面增加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利率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出市场真实的资金需求,导致金融乱象。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先贷款;后存款”的原则。从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时起,到2015年开放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为标志,经过20多年不断深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才初步宣告完成。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针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外币利率(1996-2003年) 1、以国债利率招标为起点,债券利率市场化。以银行间市场债券利率的市场化,全面开设调节利率以外的资金搭配机制,使得利率市场化规模不断扩大,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建立和健全创造了基准

利率的收益率曲线,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水平。 2、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推动完成资金批发利率市场化 我国不再全权管理银行之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依据资金供求关系自行计算拆借利率。 3、外币利率市场化 首先实行300万美元以上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协商确定机制,逐渐过渡到放开一部分小额外币存款的利率管制,另一部分外币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并逐步放开外币贷款利率。 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2004-2013年) 主要遵循“先贷款、后存款”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之所以设立“先贷款、后存款”的原则,是因为相对于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要求更加审慎,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银行具备健全的体制和产权约束机制,否则万一产生恶性竞争,很可能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 从2004年开始,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以基准利率的0.9为底;于此同时允许银行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下不设底;到2006年8月,放开贷款利率下浮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10月进一步提升个人住房按揭抵押贷款自主定价权,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2年6月将一般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调整至基准利率的0.8倍。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为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减点的方式确定。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利率 市场化的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影响因素、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不再直接干预利率的形成和调整,而是允许市场供求关系在自由 竞争的条件下决定利率水平。这意味着银行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将由市场机制来决定, 而不再由政府机构直接设定。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 金融市场,促进金融资源的更加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 1. 政策导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对利率 市场化的态度和政策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和程度。 2. 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条件。金融 市场的健康程度、金融产品创新程度、金融机构竞争力等都将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 程。 3. 国际环境: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将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都将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产生影响。 三、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央行正式发布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和具体措施。2015年,央行进一步放开了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实施存贷款利率“双联”改革。2019年,央行宣布全面推进LPR改革,引导LPR与市场利率挂钩。这些都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 断加快的具体表现。 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1. 贷款利率变化影响居民消费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贷款利率将更多地由市场因素决定,贷款利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居 民购房、购车、装修等消费行为。当贷款利率下降时,居民贷款成本减少,消费能力增强,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doc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doc 第一阶段,完全管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没钱阶段) 国家为了集中资源、重建经济、稳定物价,对利率进行严格管理,并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利率,有力的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通俗的说,就是建国初期,咱们国家比较穷,为了配合国家的宏观安排,对利率完全管制,国家说是多少,就是多少,那个时候也是计划经济,一切听党指挥。比如说我国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全面炼钢什么的,对于钢铁产业投入就比较多,贷款数额大利率低,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我国经济也得以发展,建国初期,这样的政策还是利大于弊的。 当时我们国家认为,利息这种靠钱赚来的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不能纵容,因此可怜的利率君被关了多年的小黑屋,无人问津,有时的调整也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这,利率的宏观调控作用丧失,完全靠计划办事,这一点和之前的建国初期阶段比较相似。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逐步繁荣,利率才开始市场化,在此之前,建国初期和文革阶段,完全由政府调控,现在看来,确实是有必要的,也正因如此,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力才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管制政策适用于过去的困难时期,而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1988年10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对利率的管制。鼓掌

撒花,终于能让懂行的人来管了,君不见各种经济理论,利率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这个时候,利率还属于完全管制的阶段,直到1996年,随着统一的银行间市场的建立,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启动,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迈上了新台阶。 解释一下同业拆借,同业拆借就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利用自己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来调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时间短,利率低。就好比你今天早上要买个包子,临时没带现金,向隔壁老王借了一块钱,第二天还了老王一块一,这就是同业拆借,多出的一毛钱就是利息,利率为10%。 到此为止,我国的利率完全管制期结束,利率市场化开始。 第二阶段,利率逐步开放 总体思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中,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 原因很简单,利率市场化是有风险的,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要先从比较确定的地方开始,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风险最小,不确定性最低,当然是最先开始的,存贷款,本外币,大小额,长短期也是这个道理。 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债券市场利率以及部分存贷款利率也随后相继放开。 1999年10月,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十年,一个时代的跨越,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中,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市场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推进。本文将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展情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历程 利率市场化基本涵盖两个概念,一个是指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即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调节市场利率。另一个是指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即金融机构独立定价、竞争性定价,客户可自主选择金融机构、产品和利率。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实施。 1984年,人民银行实施了借贷市场利率,结束了早期计划管 制下的固定利率。1985年,商业银行批量发行定期储蓄存单,1986年,首次发行国库券,引入了政府债券市场。1991年, 银行定息存款全面普及,利率竞争日渐激烈,1996年,人民 银行又推行了利率市场化的新政,逐步放开存款利率。2004年,中国引进了市场化利率工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并实施了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成为利率市场化的 又一重要步骤。2020年,人民银行改革了LPR的形成机制, 强调市场化的角色。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首先,利率市场化推动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化进一步加深,破除了传统固定利率的桎梏,使市场主体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金融产品。其次,利率市场化调整了银行业经营模式,推动银行加大了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投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培养了更加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加重了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要求其更好地控制风险和资产质量。最后,尽管金融监管和外汇管理框架仍在完善中,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在这方面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利率市场化进程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市场化的利率不一定能反映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是否着眼于全面考虑中国国情和经济实际;利率市场深度不够、资金成本不足、利率价格成本偏高等问题,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不足等。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应有的发展路径 在当前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市场化利率的作用日益凸显,利率市场化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方向和重要的形式选择。面对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避免一系列风险,实现谨慎监管和有效引导,我们需要探讨中国利率市场的发展路径。 首先,以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基础下的利率框架为核心,形成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相衔接的利率传导机制,吸引外资进入我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早期的改革侧重于理顺商品价格。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强调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化与市场化。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利率的基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同业拆借利率为突破口。 (一)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尝试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此后,同业拆借业务在全国迅速展开。针对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初期市场主体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1990年3月出台了《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首次系统地制订了同业拆借市场运行规则,并确定了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的原则,对规范同业拆借市场发展、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银行间拆借利率正式放开 1995年11月30日,根据国务院有关金融市场建设的指示精神,人民银行撤销了各商业银行组建的融资中心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从1996年1月1日起,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生成了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至此,银行间拆借利率放开的制度、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为此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放开债券市场利率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一)国债发行的市场化尝试 1991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这种具有市场因素的发行方式。1996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既提高了国债发行效率,也降低了国债发行成本,全年共市场化发行国债1952亿元。发行采取了利率招标、收益率招标、划款期招标等多种方式。同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发行数量,采取了单一价格招标或多种价格招标。这是我国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开端,为以后的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7年6月5日,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借鉴拆借利率市场化的经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这一改革措施,提高了金融机构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了金融机构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积极性;随着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现券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其短期头寸融资的特性日益明显,短期回购利率成为中央银行判断存款类金融机构头寸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银行间债券回购与现券交易利率的放开,增强了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为进一步放开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创造了条件。 (三)放开银行间市场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发行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