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全文_0

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全文_0
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全文_0

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全文

小编语:互联网大会从沟通、娱乐、消费等生活的细节,到销售方式、市场渠道等企业运营理念,再到医疗、运输、农业等社会发展等多行业多层面,移动互联网正在突破旧有的概念。世界都在思考移动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并赋予其全新的理解。以下关于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全文,仅供参考。

2015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

今年是我第二次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我非常有感触。

首先,我想谈一下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本身这个领域,我们看到互联网跟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的连接规模越来越大。比如说我们在两年前,2013年,我们首先看到互联网和金融方面的融合,大家提到互联网新兴领域和传统的金融领域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新兴的机会。我们也看到互联网和交通的结合,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统的交通领域的衔接也越来越激烈。比如说台下的刘总,在滴滴以及Uber的投资都可以看到互联网和传统领域的交流,已是越来越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方方面面。这是我一个很深的感受。

腾讯在这两三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趋势的发展调整了我们的战略。我们从微信、QQ大家最熟悉的应用入手,我们开始与各行各业连接,希望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传统实业有更多发展。

第二个感想,我们看到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经济以外以及社会影响方面的推动越来越多。比如说,我们在微信里面可以看到和公益的结合非常多。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在PC互联网时代创造了公益的平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社交网络,在大量的数千家的NGO组织进行衔接,作出了大量的贡献。通过我们微信的社交公益平台,我们可以给用户和公益组织衔接,创造了大量连接的机会。我们也看到在健

康方面,在互联网和医疗健康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连接机会。比如说在乌镇,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个公司所提供的这种服务。

第三,在未来很多人会思考你们的微信在这五年来非常成功,那么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颠覆微信?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我们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的QQ非常流行,但是为什么会创造出一个新的和QQ非常类似,但是又能颠覆性的这样一个产品呢?其实最大的根源在于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演变。所以我们在思考,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的信息社会应该是怎样一个业态,往什么方向走。

我们在想,在过去几十年里,比如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大型机到PC的演变,仅仅是一个计算终端的变化就会产生出相当多的机会。那么,我们在大型机到PC,再到PC 单机运行,再到连接互联网以及连接互联网终端,从一个桌边PC演进到大家的手机。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是每20年,终端的演变会对整个信息业态甚至对整个经济业态产生一个重大转变。

我们在思考下一代的信息终端会是什么呢?会是汽车还是穿戴设备?甚至比如说我们看到AR、VR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可能我们未来会带上眼镜通过视网膜投射,我们可以跟人、服务、设备连接,不需要像现在用手机,而是通过视网膜沟通。这有未来吗?我们现在看到了这个趋势,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未来。但是我相信所有人都会非常关注整个科技界的发展。甚至在未来我们可以想像,也许我们未来跟信息者沟通是通过脑电波的方式,也许你带着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脑电波沟通。当信息时代发生巨大转变,我们整个经济社会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因为这个论坛谈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特别关注未来我们信息社会和互联网的衔接,希望我的演讲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谢谢!

2014马化腾互联网大会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本人和这个行业的一些思考,对于我们来说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今天的主题,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和人之间的双向连接越来越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

腾讯发展到现在16年,中国互联网18年左右,全球的互联网也才20年出头,是非常年轻的行业。

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说在中国已经成长的生机勃勃,上午的大会,很多的嘉宾提到了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越来越迅猛,从全球来看,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来自中国,包括最新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上市的时候就跻身其中,是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互联网在三四年前变化非常大,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我们从业人觉得变化非常快,看到它的拐点往往就是半年一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跨过去了,包括腾讯在内的很多公司的流量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从原来的三七变成七三,甚至是二八到八二的快速转变,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这里面诞生了新的特征。

最明显的特征,原来互联网行业大家认为是新经济,到现在大家认为和各个传统行业都能结合。从通讯领域再到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再到娱乐等等,天然的结合。

原来根本不搭界的金融、交通,很多生活服务类的衣食住行的东西,连打车都跟移动互联网挂上钩,一个很大市值的打车企业成长出来。

过去国内外中美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是集中在几个少数的巨头头上,到现在看到很多中大型的企业在各个领域方面开始蓬勃成长,并不局限在原来的搜索、社交网络、通讯、电商这几个传统的板块,我们看到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成长出比较大的行业领军者,这是我看到的很大一个变化。

对于腾讯来说,我们在国内算比较早开始盈利的,我们04年就盈利了,到香港主板上市,有三年盈利要求。我们因为很早经营网络游戏,有比较多的利润。我们过去走了一

些弯路,因为有了利润,发现太多机会,很多领域都进去了。

最近半年、一年,我们有很大的变化,修身养性,回归本质。我们发现企业最擅长的优势还是集中在通讯、社交大平台上,我们整个战略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把搜索业务与搜狐合作,电商业务与京东合作,我们回归到最本质的就是做连接器。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我们看到新希望。原来在PC的时候你会发现很为难,通讯、社交仅仅是人们生活一部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方面,通讯大有可为。手机是一个天然的通讯工具,大量可以以通讯和社交做提供底层服务的机会诞生了,这个是在PC年代是没有的,PC年代打开浏览器就可以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我们有了人,有了联络人,知道他的社交网络之后,其实有很多底层的工作可以做。

于是我们产生了新的一个重新的定位,就是做连接器。我们不仅希望把人连接起来,还要服务和设备连接起来。

我们的QQ全平台现在有8.2亿的月活跃账户,150亿条每天平均消息量,在手机上QQ进步也很快,5.42亿月活跃账户,日平均消息量100亿条。微信与

Wechat合在一块月活跃账户4.68亿。大家感受到微信在一线城市很多,二三四线到农村QQ 和手机QQ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而且增长非常快速。

摆脱过去PC年代每个人只有两个小时上网的时间。那时候一上网QQ上去了,关网的时候关掉了,基本上上QQ的时间就是他的总时长,现在实际上没有在线的概念,这里面会产生很多新的不同。

第二个就是服务。我们在微信,首次创新性的引入公众账号和服务号的体系,这是在过去PC年代想象不到可以这么做的。通过这个服务号连接了很多服务和商家,包括他的媒体、自媒体人,甚至包括运营商的营业厅,包括银行可以通过这个连接,没有网站,不需要网站,可以轻易的把人连接起来。

很多资讯、服务可以很碎片化的转发、分享给一个人,或者一个群,甚至给所有的人。在社交网络里面可以快速扭转,这个完全不需要域名,不需要网站,也不需要很复杂的东西,就可以产生这么神奇的效果,而且流通的很快。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前没有见过的情况。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连接服务的一个雏形,还有很多情况可以演变。

下一步我们尝试做连接设备。设备刚刚开始,微信有硬件平台,QQ物联的解决方案,包括车载也跟其他的合作伙伴推出车联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早期了,我们觉得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而且也不可能只有我们一家做得完,一定需要合作伙伴一起才能实现这样一种很伟大的想法。

对腾讯来说,第二个原则就是开放。我们把很多的非核心的业务全部给合作伙伴去做,我们跟它合作。我们的生态是一种更开放的生态,我们提供底层的通讯,用户认证,或者是储存,或者是分发的平台,或者是一些基于这个的交易支付平台,跟很多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我们看到三年多前,很多家都提出要开放开放,但是回头看,腾讯很多业务还是有一些初步的成绩,包括500万的创业者,我们粗略估算一下整个合作伙伴的估值可以超过2000亿。

基于连接,基于开放,这些合作伙伴主要做什么呢?如果是提供最简单的连接,那是纯管道,我觉得它的增值服务不够。对我们来说,我们在过去11年来,我们在一个领域,尤其是内容领域,尤其是网络游戏,我们自己扎根下去。

Facebook不做游戏,他是做连接,腾讯有点不同,腾讯有大量的外部开发者,但是自己尝试研发游戏,这样可以了解这个生态更适合做什么,但是我们更多的内容不应该自己开发,而是我们合作伙伴去开发。这是很复杂的体系。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18年,从完全无序的不注重知识产权到现在越来越重视知识产

权,虽然现在还没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已经很明显在改善,只有这样整个商业模式才能成型。从视频,音乐,动漫等等会构成一个交织成知识产权生态。这个生态不可能只有几家可以包办一切,一定是开放,共融的,很多合作伙伴参与的,分多层次的新生态。

腾讯主要管理团队介绍

腾讯主要管理团队介绍 马化腾: 主要创办人,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1998 年创立本集团前,马先生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 工作。马先生于1993 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刘炽平: 总裁 刘炽平,腾讯公司总裁。2005 年加盟腾讯,出任本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于2006年升任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 席执行官监督公司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 年,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加入腾讯之前,刘先生为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并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刘炽平先生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张志东: 主要创办人,首席技术官 张志东,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身兼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本集团专有技术的开发工作,包括基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 1998年创立本集团前,张先生在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任职,主要负责软件和网 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张先生于1993 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 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 许晨晔: 主要创办人,首席信息官 许晨晔,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信息官,全面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1998 年创立本集团之前,许先生在 深圳数据通信局任职,累积丰富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销售管理经验。许先生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 年取得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 陈一丹: 主要创办人,首席行政官 陈一丹,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席行政官,全面负责集团行政、法律、人力资源和公益慈善基金事宜。陈先生亦负责集团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政府关系。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 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在2004年上市之前,腾讯对股权结构重新调整,MIH 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目前,南非MIH集团持有腾讯33.93%的股权,马化腾持股10.22%,还不及MIH的三分之一。所幸的是,南非MIH集团对于马化腾给予充分信任,一开始就放弃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权,因此马化腾持有腾讯的股份比例虽然不高,但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他和几位联合创始人来负责。 百度:美国德丰杰持股25.8% 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中概股中,百度超过560亿美元的市值远高于其他公司,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发行价为27美元,2010年曾以10比1的比例进行拆分,目前股价仍然超过160美元。 同样,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也不是公司的最大股东,百度从创办到上市前一共进行过三轮融资,来自美国的投资基金德丰杰都是主要投资人。百度上市时,德丰杰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5.8%。 当时,百度高管团队持有公司43.5%的股份,其中李彦宏个人持股22.4%,为最大的个人股东。根据百度2012年年报,李彦宏持股比例变为15.98%,其妻子马东敏持股4.8%。 虽然李彦宏和马东敏持股比例合计为20.78%,少于德丰杰,

不过美国股市允许“AB股”的双重架构,通过该模式李彦宏和马东敏的投票权高达68.17%,稳稳地掌握了公司控制权。 阿里巴巴:日本软银持股31.9% 2012年,阿里巴巴和雅虎签署协议,前者以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20%阿里巴巴股份。回购之后,雅虎和软银持股比例分别为24%和31.9%,来自日本的软银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管理层目前仅持有公司股份10%左右,马云一人就占7.43%。如果按照香港股市“同股同权”的原则,投票权应与股权比例相当,阿里巴巴管理层的投票权只有10%左右。 摆在阿里巴巴管理层面前原本只有两条路,要么采用“AB 股”架构赴美上市,要么效仿腾讯,说服大股东放弃投票权。此前有消息称,为了让阿里巴巴能够顺利在香港IPO,软银愿意放弃部分投票权。不过,阿里巴巴管理层却希望通过“合伙人制度”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与港交所形成了僵持局面。人人网:日本软银持股34.2% 2008年4月,人人公司的前身千橡互动集团对外宣布,获得软银总额400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投资,交易完成后软银持有千橡约40%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人人公司2011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日本软银是最大机构

马化腾的成功原因

个人简介: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 圳;1989 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 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 “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4.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 成功原因之一:高瞻远瞩 1993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 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 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 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 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 司,这就是腾讯之始。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C只是公司的副产品。这家 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 OICQ这就是QQ的前身。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 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 然而这位1971年出生的倔强的潮州人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 含着巨大的商机。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 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 资,"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

论腾讯公司的成功之道

论 腾 讯 公 司 的 成 功 之 道 班级:会计1581 姓名:虢慧琼

腾讯公司的成功之道 一、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因此就有了管理活动。公司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来达到对公司更好的管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因此一个公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务实和专注,永葆激情,求知若渴的态度;对于在发展中遇到的要快速思考,坚定执行;最重要的是必须要生产那些对人们有用的,被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就像腾讯公司的创办人所说的一样,好产品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因为自我感觉特别好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完全不需要的东西,这往往是舍本逐末了。

二、正文 从小小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发展到员工超过2.5万,年营业额400亿的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腾讯公司仅仅用了十六年就完成了这一创举。腾讯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而它的繁荣与发展与管理息息相关,处处都体现着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腾讯也将管理发挥到极致,在管理文化,管理环境,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决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地成绩,一步一步登上互联网世界的顶峰。 公司简介: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在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相继加入。 腾讯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十年多以来,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2011年7月7日,腾讯公司决定斥8.9亿港元投资金山软件。QQ为中国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其服务提供商腾讯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通讯应用软件服务商,创办人简介 马化腾,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全国青联副主席公司业务。他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 企业文化 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注重长远发展,不因商业利益伤害用户价值; 关注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重视与用户的情感沟通,尊重用户感受,与用户共成长。 价值理念: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长远发展规划: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经营目的: 腾讯通过互联网的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腾讯的管理哲学是为了全人类的更加方便丰富的互联网生活而努力,强调自己的服务性质。腾讯开展的互联网业务之多,在国内可谓无人能望其项背。腾讯以即时通讯起家,产品遍及游戏、门户、搜索、电子商务、博客、邮箱、空间、娱乐等等,甚至因此得到一个“行业公敌”的绰号,这可能是由于其每个产品都能做到领先于同业。按正常的商业理论来说,产品线做长之后,是很难再做精细的,而腾讯却能在每个产品中保持极高的竞争力,这和它们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分不开。腾讯是所有大象企业中最执着于创新的企业之一,这体现在微信的成功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转型上。 发展历程 当时公司的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是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但当时好景不长,腾讯初期发展过程中,遭到困难机遇,官司缠身。腾讯经过一个很重要的赔偿官司: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开发的OICQ抢了很多ICQ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称,并归还OICQ域名给ICQ公司,同时赔偿了一定金额的费用,自此腾讯便使用了QQ这

马化腾演讲:移动互联网四大发展方向

马化腾GMIC2012演讲:移动互联网四大发展方向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移动互联网大会。我考虑到在这个行业经过了这十多年互联网的发展,尤其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令所有行业从业人员都不得不重视这样一个新兴的话题。所以我今天也非常重视这个会议,也准备了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移动互联网现在来看是通过了很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我们腾讯来说,在过去第一个产品和服务实际上就跟移动互联网相关,包括我本人最早在创业之前其实也是做和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大家知道我最早是在一个寻呼公司,我当时负责的是通过寻呼机和互联网的一些消息系统的整合。当时我感受到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有着巨大的商机。那时候还没有人看到任何的征兆。所以当时模糊觉得这块有创业的机会,所以就下海创业腾讯。 我们最早的第一个产品QQ,是叫做网络寻呼机。包括当时的产品也就是单向的终端,和网络整合的解决方案。直到我们的移动QQ 推出,2004年腾讯上市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提出业务就是和无线互联网和短信相关的业务上市的,当时占的收入份额还是大部分的。后来互联网收入模式包括广告、电子和游戏等,这两年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发展卷土重来。中间经历了WAP年代,直到最近3G开始成长。但是我们看到流量怎么样、商业模式怎么样还没有看清楚。所以后面我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个,在去年我们看到一整年的时间,整个移动互联网手机短

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终端普及带来了过去时代完全不一样的格局。包括我本人完全工作、生活都依赖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一个月不用但是也不影响我的工作。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看到很多消费者他们经过手机能够有越来越多丰富的内容。大大延长了过去用户和互联网连接的时间,过去大家平均登陆QQ也就4个小时,现在是有关在线。这就带来了产业链的变化,这个产业链非常长,未来怎么样值得思考。 第二点,在移动互联网这种格局下,我们和过去PC年代,和PC 互联网年代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前不久我和《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对话,他给我一个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他说过去整个对内容的获取是文件夹和文件,到互联网时代是很多网页加上连接,他说未来它会变成数据流的标签。数据流是云端。我的理解就是应用是对云端庞大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筛选、获取,未来通过应用对庞大的云端实时的数据流,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满足人们对资讯和通信的各种要求。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应用为王,任何一个小的开发者,一个人有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开发一个受欢迎的应用,然后被别人发现,瞬间流行。这在过去传统的渠道,互联网之前都难以想象。因为中间需要很多环节。 第三点,大家谈移动互联网会有哪些特点?过去互联网普及大家谈的都是搜索,今天移动互联网我们谈到搜索,社交化是全球的趋势。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行业,过去讲的互联网的媒体、电子商务也好,都会跟社交有联系。我们最新的是跟LBS调用高达5000万次,这个领

马化腾的人物访谈

马化腾的人物访谈 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正在重新定义互联网,Facebook和iphone 也成就了一批依赖于其他互联网平台上诞生出来的开发商、服务提供商,产业环境的变化让马化腾深刻认识到社区、开放将是未来互联网产业的潮流和趋势。 NBD:腾讯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筹备开放平台,为什么现在才正式对外提出? 马化腾:如何建立一套规范体系,解决技术、安全和运营等问题,是制约平台开放速度的重要原因。我们虽然走得慢些,但一步一个脚印。我一直认为,仓促开放必然弊大于利。除了产业环境的成熟度决定了当时不可能贸然这样做,如何在开放的背景下保护好用户利益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就好象给奔跑中的火车换发动机一样,腾讯必须确保用户利益。 NBD:你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化腾:我们在去年12月5日就对外宣布,要步入半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的原则就是开放和分享,但是当时不是特别有底。半年来,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公司组织架构上,心态调整上,资本层面上,上半年腾讯办了连续10场“诊断腾讯”的活动,邀请了100多位专家为我们把脉,“腾讯就像照了一次X光一样”,我们将自己几乎所有的业务线都向开放平台进行切换,已经形成了腾讯朋友、QQ空间、腾讯微博、财付通、电商、搜搜、彩贝以及QQ八大开放平台,这些都是我们所做的努力。 NBD:开发者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腾讯的平台? 马化腾:首先是提供的流量,腾讯平台上有海量的用户,其次,有非常完善的账户系统,第三是,拥有国内最大、最紧密的一个关系链。 NBD:您刚才说,开放也是一种能力,您觉得具备这种能力的难点在哪里? 马化腾:主要技术比较麻烦,来自安全方面,腾讯也有顾忌,怕出乱子。开放之后就等于在别的地方让你输入QQ或密码,会产生很多钓鱼等欺诈。这个黑色产业链在地下已经非常完善。腾讯必须保证用户的利益不会因为盗号、钓鱼、欺诈等不良行为而遭受损失。 NBD:您如何看待外界质疑腾讯的真假开放之说?

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

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 Ma Huateng's speech at the first World Internet Confere 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本文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本人和这个行业的一些思考,对于我们来说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今天的主题,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和人之间的双向连接越来越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 腾讯发展到现在XX年,中国互联网18年左右,全球的互联网也才20年出头,是非常年轻的行业。 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说在中国已经成长的生机勃勃,上午的大会,很多的嘉宾提到了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越来越迅猛,从全球来看,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来自中国,包括最新上市

的阿里巴巴,京东,上市的时候就跻身其中,是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互联网在三四年前变化非常大,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我们从业人觉得变化非常快,看到它的拐点往往就是半年一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跨过去了,包括腾讯在内的很多公司的流量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从原来的三七变成七三,甚至是二八到八二的快速转变,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这里面诞生了新的特征。 最明显的特征,原来互联网行业大家认为是新经济,到现在大家认为和各个传统行业都能结合。从通讯领域再到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再到娱乐等等,天然的结合。 原来根本不搭界的金融、交通,很多生活服务类的衣食住行的东西,连打车都跟移动互联网挂上钩,一个很大市值的打车企业成长出来。 过去国内外中美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是集中在几个少数的巨头头上,到现在看到很多中大型的企业在各个领域方面开始蓬勃成长,并不局限在原来的搜索、社交网络、通讯、电商这几个传统的板块,我们看到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成长出比较大的行业领军者,这是我看到的很大一个变化。

马化腾的创业历程励志故事

马化腾的创业历程励志故事 马化腾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马化腾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马化腾的创业历程 在腾讯5岁半的生命中,曾经有一半时间在找不到赚钱的盈利模式中挣扎,谁又能想到后来它竟“日进斗金”? 1998年11月,同为大学同学的马化腾和张志东决定下海做生意,于是,创建腾讯。最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两人既当销售,又做工程师,而后来风靡全国的QQ 软件在当年竟是随项目赠送的副产品。 QQ因而被最早命名为“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无论从各方面看,oIcQ都是当年马化腾模仿IcQ的一个随兴

之作。当年的IcQ已经席卷全球,但却没有中文版,pIcQ、cIcQ等中文即时通信软件已经出现,但却没有有效打开市场。 确切的原因已经不可知,也许是马化腾看到了IcQ以 2.87亿美元的“天价”从以色列卖到美国,也许是看到了 高喊免费的.com公司在大洋彼岸掀起的股市高潮,也许是看到了中国第一批网络英雄们的风起云涌,在1999年初的某 一天,oIcQ软件忽然被挂在了网上,由定向赠送变成了免费下载。 凭借其简洁、实用的风格以及诸项细心的设计,oIcQ首先在高校一炮打响,然后凭借高校为中心,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传播开来。pIcQ、cIcQ等对手几乎不堪一击。这时的腾讯,一边继续开发着项目,一边用赚来的钱养活着oIcQ。 然而,oIcQ的用户数的几何级增长,让是否能养活oIcQ 的问题变得严峻起来,每月以几何级增长的服务器托管费用也让腾讯不堪承受。马化腾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想卖掉oIcQ,卖了好多次没卖掉,只能另谋生计。 这个计策即是融资。

马云简介

马云简介 马云简介 马云,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绍兴嵊州(原嵊县)谷来镇,中国着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 2013年5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但兼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菜鸟网络董事长等职务,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 求学时期 马云,1964年9月10日出生,祖籍浙江嵊州(原嵊县)谷来镇,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都考了两次。 1982年,当18岁的马云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直到1984年,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 短暂做教师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马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 1994年海博翻译社营收持平,1995年开始赚钱。海博翻译社赚钱之后,马云就没再管它。 开始创业 “我自己觉得,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创业成功,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后不到三年时间,他们利用该网站赚到了500万元。 1997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 再度创业 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和他的团队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意识到互联网产

微信为什么成功及关键成功因素

微信取得内部创业成功的原因: 1、根据Miller的内部创业维度理论,腾讯属于具备高度创业精神,积极从事产品和市场创新,敢于承担适度事业,并经常体现出超前认知与行动的特征,主动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的创业型企业,具备创新性在微信原有即时通讯功能上增加社交类(如“摇一摇”等多渠道丰富交友)、媒体平台类(如企业微信、明星微信)、O2O 类(如QQ 美食、团购嵌入)等多项功能,在模仿Kik类软件的基础上,大量创新,使得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先动性(担心移动互联网会被新的IM占领,主动出击创立微信。)冒险性(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的特点。 2、根据Burgelman的创业战略理论,微信的开发不仅得到腾讯高层管理者马化腾的支持,基层员工也愿意参与,实现了自发性战略行为的最大化。 3、Pinchot的内企业理论:(1)内企业家特质:积极进取,热衷于对产品或技术的追求,依靠直觉,敢于冒险,富有创新精神。(2)内企业家小组:微信团队(3)内企业家环境——内资本制度:2011 年8 月 2 日,借由微信的巨大成功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公司副总裁,开始领筹和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工作。随着QQ邮箱和微信的崛起,张小龙自己也迅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权威人物。 关键成功因素: 内部: 1、机会的识别: (1)新知识和预备知识:张小龙懂产品,看到Kik 的应用软件,能够用直觉看到未来可能趋势。 (2)意外的成功:“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 (3)过程论:张小龙曾经创办开发Foxmail 软件,具有创业经历以及创业的敏感性。 2、内部创业资源—强大的后备支持力:物质、人力及管理性资源(如腾讯微博、QQ邮箱、QQ游戏) 3、组织支持:组织架构、、公司治理架构、激励保障机制、事业规划等。 4、创新精神:微信是从陌生人交往的角度出发,开发出了一系列小的创新功能,如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秀二维码等。 5、强大的执行力:不断升级新的版本、增加新的功能。 外部: 1、机会:新传播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促成了微信类的即时通信软件的诞生。 2、合作:与移动运营商、支付软件、银行、电商平台、电视网络媒体等合作。

马化腾五兄弟:难得的创业团队

腾讯的马化腾创业5兄弟,堪称难得,其理性堪称标本。12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之所以将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 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 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随机读管理故事:《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就是,随遇而安、遇事不急不躁,该有主心骨的时候能镇得住场,不该有的时候能心安理得躲一旁不多话;会爱人,会关心人,会牵挂人,但不缠人;有思想,有理想,有理性,很幽默,敢自嘲;会为爱的人甘于放下身段,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每天都在进步,但不再期待别人的夸奖。

互联网家马化腾 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

互联网家马化腾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 【--主题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 腾讯发展到现在16年,中国互联网18年左右,全球的互联网 也才20年出头,是非常年轻的行业。 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说在中国已经成长的生机勃勃,上午的大会,很多的嘉宾提到了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越来越迅猛,从全球来看,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中国,包括最新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上市的时候就跻身其中,是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互联网在三四年前变化非常大,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我们从业人觉得变化非常快,看到它的拐点往往就是半年一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跨过去了,包括腾讯在内的很多公司的流量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从原来的三七变成七三,甚至是二八到八二的快速转变,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这里面诞生了新的特征。 最明显的特征,原来互联网行业大家认为是新经济,到现在大 家认为和各个传统行业都能结合。从通讯领域再到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再到娱乐等等,天然的结合。

原来根本不搭界的金融、交通,很多生活服务类的衣食住行的东西,连打车都跟移动互联网挂上钩,一个很大市值的打车企业成长出来。 过去国内外中美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是集中在几个少数的巨头头上,到现在看到很多中大型的企业在各个领域方面开始蓬勃成长,并不局限在原来的搜索、社交网络、通讯、电商这几个传统的板块,我们看到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成长出比较大的行业领军者,这是我看到的很大一个变化。 对于腾讯来说,我们在国内算比较早开始盈利的,我们04年就盈利了,到香港主板上市,有三年盈利要求。我们因为很早经营网络游戏,有比较多的利润。我们过去走了一些弯路,因为有了利润,发现太多机会,很多领域都进去了。 最近半年、一年,我们有很大的变化,修身养性,回归本质。我们发现企业最擅长的优势还是集中在通讯、社交大平台上,我们整个战略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把搜索业务与搜狐合作,电商业务与京东合作,我们回归到最本质的就是做连接器。

马化腾成功之路

马化腾成功的原因 个人简介: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89 年-1993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1993年深大毕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从专注于寻呼软件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陆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34.2亿元资产排名第5位。 成功原因之一:高瞻远瞩 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马化腾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到深圳润讯做寻呼软件开发工作。工作之余,这个文静的年轻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当时的深圳,真正了解互联网的人还不多,马化腾是最早的一批网虫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1998年11月,马化腾利用炒股所得的资金与大学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之始。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成了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马化腾的名片上也仅仅印了一个"工程师"头衔,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这家由十几个人组成的公司力量单薄得可怜,创业的艰难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疲于奔命。马化腾回忆,在那时的深圳,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他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公司创建3个月后,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OICQ,这就是QQ的前身。可是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并没有给当时的腾讯人带来太多喜悦,因为那时国内也有好几款同类的软件,用户也不多,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OICQ。然而这位1971年出生的倔强的潮州人不肯服输,他认定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QQ放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免费使用,可是就连马化腾本人也没有料到,这个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大量的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马化腾兴奋的同时,也让腾讯难以招架,因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没有资金更新设备,工作人员也快发不出工资,"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眼前的困难迫使马化腾把自己的公司转给他人,但由于和很多内容提供商没有谈拢,马化腾下定决心留下这个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孩子",并把它培养长大。于是他四处筹钱,国内筹不到就寻找国外的风险投资。几经周折,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化腾遇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利用这笔资金,马化腾给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喜不自禁地回忆。不过马化腾很清楚,光靠国外的风险投资是不够的,他开始想办法从客户身上挣钱,因为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至2元的话,就是近4亿元的收入。有一次他发现韩国有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于是马化腾把它搬到了QQ上。他还找来了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把这些公司最新款产品放到网上,让用户下载。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得到他们一如既往的免费服务,以满足其即时通信需求,而想享受到更具诱惑力的体验性增值服务,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这一措施使腾讯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这一块业务增长很快,有超过40%的用户已尝试过购买。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3.28亿。2004年6月16日,腾讯成功在香港上市,又募集了2亿美元的资金。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试想如果当年马化腾把

马化腾励志故事:成功需要坚持和激情_

马化腾励志故事:成功需要坚持和激情 提到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说他是运气好遇到了好机会;还有人说是马化腾对产品的专注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CEO马化腾如何用“企鹅”征服地球上最多网民的国度? 从工程师到腾讯“教父” 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即时聊天工具ICQ,他“嗅”到里面潜藏的巨大发展前景。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QICQ,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 随着Q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如果马化腾当时没有坚持保住QQ这个“复制品”,他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蚁族”,腾讯也可能只是一家随时倒闭的“危房”。成功总是不会来的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在创业期间不幸的东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办法。” 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 “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 从中国网民必备的QQ,到五星级产品QQ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微信,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粘合度极高,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关,他对腾讯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是非常熟悉。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做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中国从来不缺激情,不缺豪迈,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远在执着的坚持耕耘,是很罕见的。 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有梦想还需要坚持,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努力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成功之道

成功之道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成功二字的 评判标准也逐渐变得单一,大多数人认为有钱即 为成功。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深刻的,他们仅仅看到 了表象。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有这些,正所谓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成功之道,绝不单一。 事业有成,便为成功。 这是成功最浅层的定义,是大多数人所认可并 追求的成功。腾讯公司,从二十四年前互联网刚 在中国出现时,便在互联网社交领域,游戏领域 不断探索。他们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但他们 坚定了在新兴产业的道路上开拓的决心,网络普 及后,腾讯公司一飞冲天,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脸 书和推特。马化腾和他创立的腾讯公司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这确实是一种成功,是事业上的成功。留名千古,便为成功。

往更深一些的层次探究,其实成功,不一定必 须事业有成。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屈原放逐,仍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古代贤者圣人们,虽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但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他们的圣明, 传诵后世;他们的名字,被刻在迁客骚人们的心中;他们的才华,在后世得到认可。你能说他们 因为没有成功的事业,所以他们就是不成功吗? 独善其身,便为成功。 往成功的最深处发掘,就会发现,不论是谁, 不论他是什么身份,园丁也好,美编也好,程序 员也好,只要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穷却能 独善其身,便是一种成功。假如园丁种好大树, 城市的天空便不再灰霾;假如美编做好装饰,人 们眼中便不再空白;假如程序员编好程序,上网 的安全便得以保障。因此成功不必很得志,小人 物也可收获大成功。

《岛上书店》中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是的,人生的道路就像是一本书,怎样演绎,怎样结尾,全凭自己下笔。成功,实在不必定义为套现几十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路。只要是路,便可达罗马。 成功,之于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定义。成功的道路上,应是百花盛开,绝不是一枝独秀。

马化腾的战略构想-

马化腾的战略构想- - 多元的同质化竞争 主持人:现在的QQ像是一只肆意扩张的肥企鹅,从短信、网络硬盘、网络游戏到门户新闻,QQ急速扩张。有人认为,这是腾讯出于对抗MSN和Google这样的企业入侵。 马化腾:不仅微软、Google,包括国内的很多互联网企业,大家其实都在往一个方向走,向互联网相关多元化方向发展。最初,大家切入点不同。新浪、搜狐从新闻媒体切入,不断走入相关多元化市场;网易以免费电子邮件起家,再切入媒体、网游等相关多元化领域;而QQ是从聊天工具,逐步到门户网站、互动娱乐、拍卖网站等。 选择相关多元化发展和中国网络环境有关。目前国内互联网的赢利手段只有几种:一种媒体类,靠内容和新闻吸引浏览量来赚广告商的钱;第二种是增值服务收费模式,进行互动娱乐、手机短信等服务,依靠发售点卡和电信分成获利;第三种是商务类,提供一种平台,帮用户间进行撮合,最终达成交易,如订票、找工作、房地产等类型网站靠挣取中间佣金。 这些是收费模式,而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网络游戏等等都是手段。为了增加收入大家不可能只依赖一种手段去响应所有的商业模式。也正是这样,你看到了QQ的扩张。 主持人:相对于目前中国网民的需求来说,互联网公司所创造的服务形式还太少,但现在从业者们不把最大精力放在创新上,而是更多去抄袭扩张。这是否是中国互联网现阶段的一种悲哀呢? 马化腾:互联网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中国”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还是比较火的,大量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从整个互联网的资金容量看,供应大于需求,这造成了大部分公司具有相对多的资金来进入不同领域发展,包括一些并不能实现直接赢利,但能粘住用户的应用上,如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网络硬盘存储等领域。而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信用卡发展不能与需求相匹配,直接实现电子支付较困难,反而借助点卡、电信分成等间接收费。两方面夹击下,造成了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业务模式必然出现服务同质化。这不是悲哀,而是现实商业所逼。 与微软过招 主持人:我和腾讯的员工交流时,他们认为,目前在互联网行业即时通讯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而且QQ面对来自微软MSN的竞争压力很大。 马化腾:从通讯市场来看,我们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确实是微软的MSN.即时通讯市场是目前我见过的互联网应用

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

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本人和这 个行业的一些思考,对于我们来说连接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今天的主题,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和人之间的双向连接越来越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一 谈我的一些想法。 腾讯发展到现在16年,中国互联网18年左右,全球的互联网也才20年出头,是非常年轻的行业。 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说在中国已经成长的生机勃勃, 上午的大会,很多的嘉宾提到了中国的发展情况已经越 来越迅猛,从全球来看,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来自中国,包括最新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上市的时候就跻 身其中,是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互联网在三四年前变化非常大,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我们从业人觉得变化非常快,看到它的拐点往往就 是半年一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跨过去了,包括腾讯在内 的很多公司的流量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从原来的三七 变成七三,甚至是二八到八二的快速转变,对于我们行 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这里面诞生了新的特征。 最明显的特征,原来互联网行业大家认为是新经济,到现在大家认为和各个传统行业都能结合。从通讯领域

再到零售领域,电子商务,再到娱乐等等,天然的结合。 原来根本不搭界的金融、交通,很多生活服务类的 衣食住行的东西,连打车都跟移动互联网挂上钩,一个 很大市值的打车企业成长出来。 过去国内外中美的互联网公司,往往是集中在几个 少数的巨头头上,到现在看到很多中大型的企业在各个 领域方面开始蓬勃成长,并不局限在原来的搜索、社交 网络、通讯、电商这几个传统的板块,我们看到每一个 细分领域都成长出比较大的行业领军者,这是我看到的 很大一个变化。 对于腾讯来说,我们在国内算比较早开始盈利的, 我们04年就盈利了,到香港主板上市,有三年盈利要求。我们因为很早经营网络游戏,有比较多的利润。我们过 去走了一些弯路,因为有了利润,发现太多机会,很多 领域都进去了。 最近半年、一年,我们有很大的变化,修身养性, 回归本质。我们发现企业最擅长的优势还是集中在通讯、社交大平台上,我们整个战略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把 搜索业务与搜狐合作,电商业务与京东合作,我们回归 到最本质的就是做连接器。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我们看到新希望。原来在PC的时候你会发现很为难,通讯、社交仅仅是人们生活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