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教育改革论文

临床医学生教育改革论文
临床医学生教育改革论文

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摘要】我国最高的教育层次是研究生教育,恢复高考以来对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跟国际教育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生的培养跟不上或者是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提供了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高的智力支持。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社会上对高学历、各类证书过度关注,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标准,导致学生只想获取证书,不重视学习知识,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1]。这几年,由于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特别是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更是不容乐观,更是无法满足现阶段发展需要。因此,进行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是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现状

2.1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研究生的教育需求

院校对研究生的教育没有投入更多资金,没有为研究生提供更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论文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放眼四望,发现自己已被发达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即使是昔日落后的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也成了生机勃勃的亚洲“四小龙”.是什么原因致使社会主义中国落伍?经过深刻反思,邓小平得出结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此,邓小平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中华民族并非从来就封闭的。汉、唐两朝,中华文明辉煌灿烂,就有着开放大度的气质。从明代开始,传统社会渐趋衰落。明清两朝,对内专制,对外封闭。直到1840年,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给中国人留下了耻辱的记忆。 民族心理积淀与现实的政治的束缚,使邓小平打开国门的决策,有了悲壮的意味。一生戎马倥偬,见惯大风大浪的邓小平用“杀出一条血路来”表达设立特区的艰巨,足见打开国门殊是不易。 因此,始于1979年的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章。这是中国人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后,第一次主动的、真正的、全方位的开放。它不仅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心理,也树立起一个自信的大国的形象。 中国教育体制是高度集权的体制,人们把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称作为大一统的体制,也就是大包大揽教育领域一切教育资源和决策与管理权。 如果说我们经济体制转轨了,可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依然还停留在集权制的体制。大一统的体制与大学独立自治是对立的。 法国的哲学大师,雅克·德里达。德里达曾经对大学独立发表他的论文,“大学是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大学独立到什么程度?大学不仅相对于国家是独立的,而且对于市场、公民社会、国家和国际的市场也是独立的。” 美国经济学大师中的大师弗里德曼在1955年就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他倡导教育券,保证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曙光时,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新的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20世纪末我国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先前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更好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初衷,于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党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已经在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改革中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调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 题目: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及机制探讨

目录 摘要 (1) 1材料与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5)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成绩评定表 (9)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在联系及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173例,另外选取70例单纯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对以上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血糖、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6%。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P<0.01或P<0.05;心律失常组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组和单纯心律失常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3.9%、52.9%,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与单纯糖尿病无心律失常患者及单纯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疾病病程长、胰岛素抵抗程度重、伴其他疾病而造成心脏血管、心肌、神经病变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

. . . . 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随着我国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患。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口患糖尿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为临床所重视,但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糖尿病与心肌、心脏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报道不多。本文2010-01—2012-06入住我院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70例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对照,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类型及相关因素,并比较糖尿病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309例,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0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患者。高血压诊断符合2004年中国指南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是患者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其中男209例,女100例,年龄26~91岁,糖尿病病程>5年82例,伴高血压97例,伴冠心病11例。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309例患者分为3组:①糖尿病心律失常组:共66例,男48例,女18例,糖尿病病程>5年34例。②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共173例,男109例,女64例,糖尿病病程>5年48例。③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共70例,男52,女18收集307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信息,生化指标等。 1.2方法 详细记录病史,每日心脏听诊2次以上.每次>3min,发现心律失常者及时记录床边心电图;心律失常检查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导联选用cm1、cm3、cm5,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保持正常生活起居,记录生活日志。记录239例患者的心律和心率资料。2.3血糖测定氧化酶法,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值。 1.3观察指标 309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为75士8.5bpm,围52~111bpm,最高心率175 bpm,最低心率35 bpm。 1.4统计学分析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 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比较启示 1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而西医发展不到200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 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 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 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 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 2000多年的历史,1722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 院校成立,1910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 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入学条件 1.3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 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

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年。在中国,高等医 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年制。[2]本科生毕业后一年 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5年学习就可以培 养一名医生。 1.4课程学习 1.4.1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 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 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 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 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 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 课;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 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 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 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 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 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 教育。 1.5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4年的医学 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二是对 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 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 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

学校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年级专业 : 临床医学 姓名: 孙庆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阑尾炎的治疗分析 指导教师 : 刘培和 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 论文摘要: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临床鉴别 5 并发症 二讨论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3 三结果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 病因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粪石,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 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2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新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杨丽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中改革重点是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 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角色”的急剧转型,因此原来的教师专业结构需要接受新课程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的特殊要求。因为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面临实际问题考验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性知识发挥作用。 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既给现代教师带来了契机,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所以,教师应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有:更新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拓宽知识结构,形成完备的知识素养、发展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因此,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也应该有所改变。 首先,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已经习惯的常规教育的教学模式,给教师造成了渴望了解新知识达的强烈动机;同时,课程改革以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教学,倡导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从外部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要求,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这推动着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素质。 其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课程改革要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样,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再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途径是在职进修,教师一般不存在很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

基础教育论文(四篇)

基础教育论文(四篇) 农村初中生不愿参加中考的问题调查及原因分析 663312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初级中学陈福光 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中考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难于破解的难题。近几年来,县教育局一再强调要提高我县初中毕业生的参考率,并把参考率作为校长任期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2009至2010学年,教育局给全县27所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初中下达中考参考率是95%以上,尽管学校领导反复宣传,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一遍又一遍地作动员和鼓励,可是不管你怎么说,半数以上学生仍然选择不参加中考。年底考核时,没有一家能够完成此项工作,就连中考参考率居全县第二的篆角乡中心学校也只达到44.78%, 距离95%的任务还差50.22个百分点。据《广南县各学校2010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成绩统计表》显示,参加中考人数不足100人的学校全县就有6所,其中最少的一所学校仅有15人参加。 乘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东风,沿着广南教育“五大工程”的目标方向,借助篆角“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和初中教学质量一路攀升的契机。篆角乡中心学校教务处决定把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这一问题当着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以求能够尽快破解农村初中大多数毕业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这一难题。 研究者认为,要求解这一难题就得先从了解学生不愿意参加中考原因入手。教务处于2010年10月18至19日对本校九年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参加2011年中考、学习打算、家长是否支持参加中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否关注、不想参加中考的原因是什么、对班级和学校管理的看法和建议等内容。我们还特地在“卷首”制作了“寒窗苦读,只为中考竞风流;人生苦短,莫让年华空虚度!”“中考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利”等激励学生参加中考的话语。此次调查,共发放《篆角初中九年级学生中考问卷调查表》263份,收回257份。在257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决定参加中考的有157人,占总数的61.08%;还没有最后确定的有10人,占总数的3.9%;决定不参加中考的有90人,占总数的35.01%。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生不参加中考大多与家长有关,但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学生本人才是最终的决定者。我们通过问卷、家访、通话、短信、以及通过其他人侧面了解等形式对本届初三的257名学生的家长是否支持子女参加中考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咨询,结果是支持的有241位学生的家长,占总数的93.77%;不支持的有14人,占总数的5.44%;不支持也不反对的2人,占总数的0.78%。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毕业生不愿意参加中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家长,而在于学生本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初中生不愿意参加中考呢?在问卷调查和与学生的面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不愿意参加中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受“初中文化基本够用,多读也是无益”“读书无用”思想和“打工经济”影响。持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约占不参加中考学生总数的50%。其实,这部分学生的想法也是有他们认为足够充分的理由的:参加一次中考至少要花上几百块钱,以后去读中职学校虽说国家有补助,但自己却又觉得太没劲,读中职不就是去学习打工吗?选择读高中吧,一年要花万把多块钱,有的学校收费名目多,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5-28 15:37:27 -------------------------------------------------------------------------------- 教高[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等部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特就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改革。 二、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 (一)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1.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体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 2.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优化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

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的教育改革.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谈谈中国的教育改革 收集了各方面的材料,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现在让我就从大众教育和科研教育两方面谈谈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 中国的大众教育教育改革 一个国家要想长时间立足当前的世界,教育并且是优秀的教育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可以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工具。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只有一部分适龄儿童走进课堂,有极少一部分人可以走进大学校园。当时的大学课堂是一种交流式的环境,是一种研究式的环境。可以让人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消化知识。走出校园,这是一群可以称得上是精英的大学生,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当时的这种教育可以称得上是精英教育。但是自近年来推行教育产业化以来,不得不承认,大量的中专改大专、大专改学院、学院改大学、扩招研究生班、同等学历研究生班、代培班、委培班等等,确实将大学教育引上了大众教育(就业教育)的道路,成为一种经济行为,这自然同所谓的大学教育的初衷相差甚远。 经过近十年的大众教育经验发现,大众教育条件不足又急于求成,生源质量和教师队伍质量都大幅下降,教育并没有起到计划中的效果,于是中国开始兴起教育改革之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中国的教育制度需要改革了。确实,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太多的弊端,改革是必须的,但是改什么,怎样改是一直不能定下来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领域有个先锋似的人物,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可以说是带头呼吁教育改革的第一人,在很多学校发表过多次演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更主要的是让大家明白现在的中国形势,让学生们从内心认识到这些应该牢记的东西。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说到80后,这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改变,他们沿用了老一辈的教育体制,而他们的下一届已经开始接受了改革,虽然效果很微弱,但是相比起来,已经是革命性的一步了。 不管是书本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革,还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无非都是想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让新一代的人才在整体水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可是我们看到的确实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放浪一组”。这是教育制度的失败,还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把原本雪白的“布匹”都上了色? 从前不久的骑着伟人照相,再到几乎每天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我们不得不深深反思一下了,为什么再加大教育力度的同时这些事情的发生频率却更加提高了?我们的改革究竟哪里除了问题?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越来越深入,中国的各项指标都和国际接轨了,但教育却迟迟不能进入正轨,从各种媒体上,我们已经对国外的教育了解的相当透彻,但是再看一下中国的教育,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我们的差距究竟差在了什么地方。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让人们的思想中多了一份束缚和牵绊,始终不能放开这些包袱,尤其是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溺爱,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宠爱的环境中而得不到真正锻炼,他们的头脑中被灌输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思想,一切都变的理所当然。而在外国,孩子从小的零花钱都是通过做家务赚来的,所以他们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另外,当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首先学到的不是如何为人处世,而是怎样听话,怎样服从上边的命令,所以当老师出现错误的时候,学生也不敢去反抗。对于应试教育,我们一直都没有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教高[2012]6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12.05.07 【实施日期】2012.05.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等部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特就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改革。 二、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 (一)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1.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体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 2.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优化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改革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新机遇下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模式的出口战略探讨[摘要]在成为商品出口、资本输出大国之后成为文化教育大国、继吸引资本流入之后吸引教育资源和人才流入、扩大境外消费模式下的高等教育出口、吸引国际学生来华学习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积极动力。我国应抓住战略机遇,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明确留学生的多元需求、开发创新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充分利用教育服务“商业存在”模式吸引优质教师资源和学生,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教育服务是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所统计的12类服务中的一类,21世纪以来,跨国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国际化日渐加深,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竞争激烈的市场。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世界高等教育出口大国的重要市场,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领域长期存在巨大逆差。但近年来,中国日益成为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外资目的地、第一出口大国和外汇储备国,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充满活力、人民友好、社会日益开放、设施不断完善。与中国进行贸易、在中国投资、在本国的中国公司工作、在中国的本国公司工作成为很多外国人的愿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营商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成为外国人提升其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模式。2005年,中国已超越日

本成为亚洲吸引国际学生最多的国家。2008年,中国吸引了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共有223499名。留学生经济的重要性日益为社会所认识。 为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促进高等教育的开放,特别是促进境外消费模式的高教出口,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的方针。我国政府积极展开与外国政府的合作,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展”、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为培育留学生市场奠定了基础。 但有必要明确,我国基本上是单一文化的发展中国家,整个社会还不够开放多元,生活环境有待提升;同时,高等教育的体制使高校欠缺国际化、市场化的动力与条件。而从目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格局来看,传统出口大国、发达的工业国家美、英、德、法、澳、日6大留学目的地吸引了约2/3的学生,其中,传统的单语国家日本将教育出口视为推动其社会持续创新发展的途径,继续大力推进其“30万”留学生计划;新西兰不断迅速扩大其海外留学市场份额;在亚洲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也力推其教育国际化。因此,为在新的战略机遇下使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模式下的出口获得突破性发展,需要创新性的政策与实践。 1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 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 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 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 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 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 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 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 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 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 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 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 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摘要】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规律观念课程文化 【正文】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 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2例临床分析 : 学校 站: 函授 年级专业 : 姓名: 论文题目: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2例临床分析 指导教师 : 下达时间: 20** 年 ** 月 ** 日 摘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2例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12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66.7%,4例围生期心肌病,占33.3%。12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结论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妊高征心脏病、过量的输液,在预防上有重要意义。合理治疗,疗效满意。关键词: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预防合理治疗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病因 1.3 临床表现

1.4 实验室检查 1.5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 2.2 急性心衰的治疗 2.2.1 体位 2.2.2 吸氧 2.2.3 解除诱发因素 2.2.4 镇静 2.2.5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2.2.6 利尿剂 2.2.7 其他辅助治疗 2.3 剖宫产术后急性心衰的预防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剖宫产手术在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广泛开展,术后并,2011年发急性心衰的病例并不少见,术后的安全不可忽视。现将我院2008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12例病人形成心衰的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年龄22,28岁,平均28.3岁。急性心衰的严重程度用KilliP分级,?级8例,?级4例。 12例患者均为妊娠足月剖宫产后病人,其中妊高征心脏病8例,诊 1.2 病因断符

2018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018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临床高级医师的重要途 径之一,自设立以来十多年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人才,但目 前其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 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下面是为大家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基础与临 床的桥梁课程,它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而散、难记忆、易混淆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体,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性医学人才的目标[1]。本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培养实行的是“3+5模式”(即3 年文化基础教育加5年医学教育)。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医学 微生物学》被安排在医学教育第2学年的第2学期。在此之前,该专业学生已经就《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就学员本身素质而言,八年制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求知欲及接受能力强。再者,本校八年制人数一般为20人左右,人数少,具备

了小班开课的条件[2]。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结合八年 制学生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案例引导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授微生物的基 本生物学形状,再讲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于各种理论知识点的横 向比较记忆,但相对枯燥平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特点,用一个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临床,接近实际,又要体现出基本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一个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然后由老师对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系 统讲解;接下来,回到开始的临床案例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 生对病例提出诊断诊治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 ___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报告单,提出问题:该受检对象是一名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亦或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通过老师对乙

教育改革与研究学术论文

教育改革与研究学术论文 ——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而使计算机成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21世纪的主人的小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而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小学生怎样学电脑?”,作为一名教师,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即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的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学生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一、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合作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审视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与学生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另外,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刃有余。 二、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