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只有几个专利技术,尚不成熟,后来瀚德技术公开,国内有少数几个厂家研制,但应用效果均不理想,从此,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自动调整臂的研究,直到近期已有几十项专利,研究人员也由

过去的廖廖数人发展到几十人。代表的臂型共有以下几种:

(1)以瀚德一代为基础的瀚德臂型。

(2)以瀚德二代为基础的瀚德臂型。

(3)以美国臂型为基础的具有调整拐的臂型。

(4)以45°横齿轮传动为特点的臂型。

以上各种臂型的产品均已投放市场,但投放量远远低于主机厂需求,究其原因有以下

三个方面:

(1)技术尚不明朗,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2)结构复杂,使用者不易掌握,体积大,安装不便适应性差;

(3)出厂成本高,引致售价低,无法普及。

由于以上原因阻碍了自动调整臂的普及推广,早在两年前,国家建设部就颁文要求强

制采用自动调整臂,但由于存在上述原因未得实施,去年国家再次颁文强制执行,情况仍

未好转。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作者及有关人等研发研制了外联传中型自动调整臂,本着结构直

观体积小,使用方便保护太少;生产难耗资高,适应环境广为极易普及;高故障率,高可

靠性的设计原则展开了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按国家建设部

新颁布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试验结果理想。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1)调整负载为40nm 时,稳定运行达5000次以上。(2)正常调整负载时有效运行10万次以上。

(3)粉尘试验,盐浴试验均顺利完成标准建议。除此之外,一个普通加装工人,用

一支螺丝刀,一把手锤,一把搬手,在两分钟内便可以顺利完成一只臂的加装,车辆每更

改一次刹车衬片时,对调整臂展开一次拆装和备注润滑脂就是其保护的全部内容,与此前

所有臂型较之,此调整臂的加装空间最轻,加装时最便利,没任何特殊要求。现以图示为

基准,表明各型调整臂结构特点,并搞对照。

1、瀚德一代臂型

主要存有1大压簧、2中压簧、3外部连接件、4控制板、5连结套、6齿条、7盖板、8主动盘、9轴承套、10壳体、11前堵盖、12终了发推轴承、13从动套、14扭簧、15齿

轮、16整体蜗杆、17蜗轮、18挡片、19小压簧、20后堵盖等件,共由二十个主要件形成。其结构特征为:控制板与主动盘通过连结套铆合固联,主动盘上豁口与齿条凸台压板,齿

条与齿轮压板,齿轮、从动套、扭簧均套在

整体蜗杆的轴上,且扭簧外涨在齿轮、从动套的内孔上,从动套上有锥型细牙与蜗杆

上锥型牙啮合,从动套前端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前为前堵盖,前堵盖与壳体以螺纹连接,挡片与蜗杆后端以高副型式接触,大压簧压在挡片上,后堵盖压在大压簧上,后堵盖与壳

体以螺纹连接。传动过程为:控制板联动主动盘,主动盘带动齿条,齿条带动齿轮,齿轮

通过扭簧单向带动从动套,从动套带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优点:制造精度高、密封性好。不足之处:齿条传动有极限位置要求,故对臂的安装有位置要求,且甚为严格。另外

断面为方形的扭簧易损坏,整臂故障率较高。

2、瀚德二代臂型

主要有1ⅰ级蜗轮、2止推轴承、3前堵盖、4轴承套、5ⅰ级蜗杆、6端面牙半离合器、7小压簧、8小轴、9从动齿轮、10壳体、11ⅱ级蜗轮、12后堵盖、

13挡片、14小压簧、15ⅱ级蜗杆、16主动齿轮、17连结套、18盖板、19控制板、

20外部连接件等件,共由二十个主要件形成。其结构特征为:主动齿轮与控制板通过连结套铆合固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压板,端面牙半离合器与主动齿轮以凸台与凹槽联结,

中间建有大压簧,端面齿半离合器与ⅰ级蜗杆以端面牙压板,用小轴将从动齿轮、端面牙

半离合器、ⅰ级蜗杆帽子一串,ⅰ级蜗杆与ⅰ级蜗轮压板,ⅰ级蜗轮套在ⅱ级蜗杆轴上,

并以锥齿压板,终了发推轴承上装在ⅰ级蜗轮前端,其前部为前堵盖,前堵盖与壳体以螺

纹相连接,挡片与蜗杆后端以低副型式碰触,小压簧甩在挡片上,后堵盖甩在大压簧上,

后堵盖与壳体以螺纹相连接。传动过程为:控制板协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助推从颤抖齿轮,从颤抖齿轮协同端面牙半离合器,半离合器与ⅰ级蜗杆以端面牙压板,端面牙为锯齿

齿形,可以并使端面牙半离合器的双向旋转变为ⅰ级蜗杆的单向旋转,ⅰ级蜗杆助推ⅰ级

蜗轮,ⅰ级蜗轮通过锥齿助推ⅱ级蜗杆,ⅱ级蜗杆助推ⅱ级蜗轮。优点:除了留存瀚德一

代臂型的生产精度高,密封性不好之外,还消除了瀚德一代臂型加装边线建议严苛,扭簧

易损的严重不足。不足之处:零件生产繁杂,成本高,使用端面牙离合器变小扭簧式离合

器的无级调整为有级调整,若制动器技术状况不佳极易过调。

3、美国臂型

主要存有1叉架、2壳体、3蜗杆、4蜗轮、5盖板、6扭簧、7前堵盖、8变形齿轮、

9胶套、10调整拐、11销轴等件,共由十一个主要件形成。其结构特征为:叉架与壳体、调整碾均为铰接式,调整拐另一端存有齿槽,与变形齿轮压板,变形齿轮套在蜗杆轴上,

用扭簧将二者紧箍连结,蜗杆与蜗轮压板。传动过程为:叉架助推调整拐,调整拐助推变

形齿轮,变形齿轮通过扭簧助推蜗杆,蜗杆助推蜗轮。优点:零件较太少,结构直观、传

动性不好。不足之处:叉架、壳体体积过小,适应环境桥型受到限制,手动调整时需回收

零件,不可行!

4、以45°斜齿轮传动的臂型

主要存有1壳体、2蜗杆、3蜗杆轴、4被动横齿轮、5压簧、6六方套、7传动套、8

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控制板、11外部连接件、12蜗轮、13盖板、

14主动斜齿轮、15有尾扭簧等件,共由十五个主要件构成。其结构特征为:主动齿

轮与控制板铆合固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扭簧外涨在从动齿轮内孔,扭簧的另一

端置于主动斜齿轮的槽口内,主动斜齿轮与被动斜齿轮啮合,被动斜齿轮套在蜗杆轴上,

其上的凸台置于传动套的豁口内,二者中间设置压簧,传动套套在六方套上,六方套与蜗

杆轴铆合,蜗杆轴与蜗杆过盈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过程为:控制板联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有尾扭簧单向带动主动斜齿轮,主动斜齿轮带动被

动斜齿轮,被动斜齿轮联动传动套、六方套、蜗杆,蜗杆带动蜗轮。优点:降低了零件的

加工难度。不足之处:(1)采用45°斜齿轮传动效率低,传动阻力加大;(2)有尾扭簧易断尾;(3)密封性差。

5、外联传中型调整臂

主要有1叉架、2壳体、3外连杆、4摆臂、5主动锥齿轮、6蜗轮、7主动套、8扭簧、9盖板、10蜗杆、11锥齿轮轴等件,共由十一个主要件构成。其结构特征为:外连杆铰接于叉架及摆臂上且置于壳体外部,摆臂与主动套以六方柱面装配,主动套套在主动锥齿轮上,扭簧紧箍在主动套及主动锥齿轮的外

圆柱面上,主动锥齿轮与锥齿轮轴压板,锥齿轮轴与蜗杆过盈相连接,蜗杆与蜗轮压板。传动过程为:叉架助推外连杆,外连杆助推摆臂,从而助推主动套,主动套通过扭簧

单向助推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助推锥齿轮轴,从而助推蜗杆,蜗杆助推蜗轮。优点:

将动力轻易托付给离合器,省却繁杂的传动过程,外形大,内部零件断面尺寸小;传动省力,动作灵敏,极易登位;零件数量太少,生产成本低;零件结构合理,可靠性低,故障

率高;整臂直观,不易认知,外行难掌控;自动调整功能失灵后能够自动变为手动调整臂;适应环境车型广为不易普及。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本规范介绍了制动器的设计计算、各种制动阀类的功能和匹配、以及制动管路的布置。 本规范合用于天龙系列车型制动系统的设计。 本规范主要是在满足下列标准的规定(或者强制)范围之内对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进行 设计和整车布置。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在设计制动系统时,应首先考虑满足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和零件设计的标准化。先从《产品开辟项目设计定义书》上获取新车型在设计制动系统所必须的下列信息。再设计制动器、匹配各种制动阀,以满足整车制动力和制动法规的要求。确定了制动器的规格和各种制动阀之后,再完成制动器在前、后桥上的安装,各种制动阀在整车上的布置,以及制动管路的连接走向。 3.1 车辆类型:载货汽车、工程车、牵引车

3.2 驱动形式:4×2、6×4、8×4 3.3 主要技术及性能参数:长×宽×高、轴距、空/满载整车重心高坐标、轮距、整备质量、额定载质量、总质量、前/后桥承载吨位、 (前/后)桥空载轴荷、 (前/后)桥满载轴荷、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 3.4 制动系统的配置:双回路气/液压制动、弹簧制动、鼓/盘式制动器、防抱制动系统、手动/自动调整臂、无石棉磨擦衬片、感载阀调节后桥制动力、缓速器、排气制动。 本规范仅对鼓式制动器的各主要元件和设计计算加以阐述,盘式制动器的选型和计算将暂不列入本规范的讨论范围之内。 4.1 鼓式制动器主要元件: 4.1.1 制动鼓: 由于铸铁耐磨,易于加工,且单位体积的热容量大,所以,重型货车制动鼓的材料多用灰铸铁。不少轻型货车和轿车的制动鼓为组合式,其圆柱部份用铸铁,腹板则用钢压制件。 制动鼓在工作载荷下将变形,使蹄、鼓间单位压力不均,带来少许踏板行程损失。制动鼓变形后的不圆柱度过大,容易引起制动时的自锁或者踏板振动。所以,在制动鼓上增加肋条,以提高刚度和散热性能。中型以上货车,普通铸造的制动鼓壁厚为 13~18㎜。 4.1.2 制动蹄和磨擦片: 重型货车的制动蹄多用铸铁或者铸钢铸成,制动蹄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应保证其刚度。

刹车自动调整臂

刹车自动调整臂 制动鼓与蹄自动调整臂及其失效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重型车制动配件,在欧美一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早己将间隙自动调整臂作为一种标准件使用。在国内,中型货车、挂车及重型车基本采用的是S型凸轮鼓式制动器,且基本采用手动间隙调整臂。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状况的改善,汽车的载重量及车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用户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间隙调整臂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应 用。 图1描述的是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折线表示采用手动调整臂时刹车间隙的变化,该线向上倾斜段表示刹车间隙随着摩擦衬片磨损而不断增加直至该间隙达到需要手动调整时的危险间隙;垂线段表示刹车间隙经手动调整从危险间隙恢复到正常间隙;水平带表示采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时,刹车间隙始终 保证在正常的间隙范围内。 图1 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 1. 1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可划分为3部分(如图2所示) 。 ①正常间隙角度(C)对应于设定的制动鼓和摩擦衬片间的正常间隙; ②超量间隙角度(Ce)对应于因摩擦衬片磨损而增加的间隙; ③弹性角度( E)对应于制动鼓、摩擦衬片以及传动元件弹性变形引起的角度变化。 1. 2自动调整臂工作过程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安装时,将主臂孔连接到制动分泵连接叉,内花键与制动器凸轮轴外花键配合连接,控制臂固定在车桥的安装支架上。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逆时针旋转,大弹簧承受制动力被压缩,蜗杆右端面7与壳体孔端面接触,蜗杆左端凸面斜齿和离合器内凹斜齿处于松动状态,此时蜗杆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内花键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若制动间隙处于理想状态,此时只有正常间隙(C) ,齿条右侧凸块将在控制臂组件下端缺口中运动,齿条与臂体无相对运动。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顺时针旋转,大弹簧被释放,蜗杆左端凸面斜齿和离合器内凹斜齿处于啮合状态,此时蜗杆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内花键带动 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对制动间隙没有调整作用。

自动调整臂原理图及安装调整方法

零件清单: 1.铆钉15 右端盖螺母 2.左端盖螺母16 闷盖 3.平面轴承17 回位弹簧(内) 4.锥形离合器18 回位弹簧(外) 5.扭转弹簧19 齿条 6.齿轮20 O形圈 7.钢碗21 蜗轮 8.O形圈22 纸垫 9.蜗杆23 盖板 10.注油嘴24 控制环 11.臂体25 连接板 12.衬套26 连接板总成

1.起始位置 连接板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24 的槽口上端相接触。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 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 2.转过间隙角 调整臂转过角A。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 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 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末接触。 3.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环24 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 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齿轮6旋转, 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面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B 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 制动鼓相接触。 4.转入弹性角C 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 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 蜗轮21作用于蜗杆9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 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 9与锥形离合器4分离。 5.转弹性角C 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 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4与 蜗杆9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一起转动。

6.向回转过弹性角C 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在回位弹簧17 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帖控制环24的槽口 下端。此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 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 7.向回转入间隙角A 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 凸轮轴和蜗轮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 杆9的力也消失,弹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 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4从新啮合。 8.向回转过间隙角A 调整臂向回转过A。齿条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 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9.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齿条19 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 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 齿条驱动齿轮6转动,这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 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9随齿轮一 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 面对面凸轮辆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

前后桥自动调整臂资料及常见问题

第二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使用说明书 一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步骤 1安装前,确保制动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备有弹簧制动分泵时,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6bar以上,以使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见图一)。 图一图二图三 2、将控制臂沿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推到底端,再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注意壳体上的箭头方向应与制动方向一致,也就是制动分泵推杆向外推动调整臂方向。当调整臂安装完毕后,控制臂应处于如图所示的阴影范围内,壳体上有标识(见图二)。否则,制动时会出现控制臂与壳体干涉的现象(如图三)。 3、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部的蜗杆六方头(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使调整臂的孔与分泵推杆U形叉的定位孔自然对正,然后,将圆柱销上轻松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见图四)。 图四图五图六 4、用隔圈、螺栓或垫片、卡簧将调整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应确保调整臂的轴向间隙A=0.50-2.00mm (见图五和图六)。 5、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支架上(见图七)。 图七图八 6、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直至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3/4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见图八)。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 7、施加若干次制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调整功能可通过蜗杆六角头在制动即将结束时顺时针方向自动旋转观察到,至此安装过程结束。 二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拆卸步骤 1.拆下制动分泵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制动分泵与调整臂分离。 2.拆下凸轮轴上端部的轴向定位隔圈、螺栓(或垫片和卡簧)。

3.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方头(转动时所要的力矩较大,会听到咔咔声),直至调整臂柄部从分泵推杆U形叉中脱开。 4.拆下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撑螺栓、螺母、垫 片。最后将调整臂从凸轮轴中取出。 三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保养 1.每20000公里应对调整臂加注锂基润滑脂一次。 2.感觉制动疲软时,建议检测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的逆 时针力矩。旋转一周,若所测最小力矩小于18N·m,则 表明调整臂已损坏,必须及时更换调整臂总成(见图九)。 图九四始终如一的制动效果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能自动保障车辆的始终如一的制动效果,从而为驾乘人员带来了安全,为车辆带来了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其技术质量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使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车辆常见问题的判断与处理 不良现象检查内容处理办法 制动鼓发热1检查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30㎜(这里以135中心距 为标准)。 说明间隙过小,换装新的调整臂 2是否为新换摩擦片或制动鼓。过了磨合期就会正常 3制动鼓与制动器的同轴度和圆柱度是否满足要求。车削制动鼓与制动摩擦片外园达到技术要求 4带弹簧驻车制动气室时,行车制动气压是否≤0.6MPa。保持行车制动气压在0.6MPa以上 5调整臂与制动气室是否回位彻底检查制动蹄、凸轮轴是否发卡,回位弹簧弹力是否 充足。 6制动是否过于频繁(比如山区、长距离的下坡路等)配备水箱,及时淋水降温。 制动跑偏1检查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一致(以135㎜中心距为准 左右差不大于8㎜)。 1左右制动气室输入气压是否一致 2左右制动系统刚度是否一致 3左右调整臂预设间隙角是否一致。2左右调整臂是否为同一产家的产品。更换同一厂家的调整臂 3左右制动蹄摩擦衬片质量不同,摩擦系数不等。更换相同摩擦片 4汽车偏载,左、右轮分配重量不等。重新码放物品 5一侧油封漏油,致使制动鼓与摩擦片有油污。换新摩擦片,并清洁制动鼓内表面6左右轮胎气压是否一致。充气使左右车轮气压相等 制动疲软1检查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45㎜(以135中心距为标 准)。 换装新的调整臂 2制动气室推杆总行程是否<58㎜。更换符合要求的制动气室 3制动鼓与摩擦片间是否有油污。换新摩擦片,并清洁制动鼓内表面 4汽车是否超载。按说明书正确使用 5调整臂是否正确安装。按说明书正确装配调整臂 6制动气室回位是否彻底更换新的制动气室 7手动调整臂与自动调整臂是否混装建议全部使用自动调整臂或保证手动调整臂制动 间隙正常. 8行车制动气压是否≤0.6MPa 保持行车制动气压在0.6MPa以上

市政工程标准精选(最新)

市政工程标准精选(最新) G28885《GB/T 28885-2012 燃气服务导则》 G30428.1《GB/T 30428.1-201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1部分:单元网格》G30428.2《GB/T 30428.2-201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 G50195《GB 50195-2013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G50838《GB 50838-2015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50853《GB/T 50853-2012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 G50903《GB/T 50903-2013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50918《GB 50918-2013 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51074《GB/T 51074-2015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G51080《GB 51080-2015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 CJ1《CJ/T 1-1999 城市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供电系统》 CJ2《CJ/T 2-1999 城市公共交通通信系统》 CJ3《CJ/T 3-1999 城市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供电线网电杆》 CJ4《CJ/T 4-1999 城市客运车辆修理通用技术条件》 CJ5《CJ/T 5~8-1999 城市公共交通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CJ9《CJ/T 9~11-1999 城市公共交通主要保修设备配备》 CJ16《CJ/T 16~21-1999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CJ22《CJ/T 22-1999 动物园动物管理技术规程》 CJ23《CJ/T 23-1999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CJ24《CJ/T 24-1999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CJ25《CJ/T 25-1999 供热用手动流量调节阀》 CJ27《CJ27-1999 房屋接管验收标准》 CJ29《CJ/T 29-2003 燃气沸水器》 CJ38《CJ/T 38-1999 测氟仪指示剂》 CJ39《CJ/T 39-1999 平面格栅》 CJ40《CJ40-1999 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 CJ41《CJ41-1999 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方法》 CJ43《CJ/T 43-2005 水处理用滤料》 CJ46《CJ/T 46-1999 水处理用陶瓷配水管》 CJ47《CJ/T 47-1999 水处理用双层陶瓷滤砖》 CJ51《CJ/T 51-2004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CJ80《CJ/T 80-1999 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 CJ81《CJ/T 81~82-1999 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刮泥机》 CJ83《CJ/T 83-1999 供水用斜管》 CJ84《CJ/T 84-1999 垃圾车》 CJ85《CJ/T 85-1999 草坪剪草机》 CJ86《CJ/T 86-1999 客车侧窗用铝型材断面》 CJ87《CJ/T 87-1999 客车用冷弯型钢》 CJ92《CJ/T 92-1999 供热用偏心蝶阀》 CJ93《CJ/T 93-1999 供水用偏心信号蝶阀》 CJ94《CJ94-2005 饮用水水质标准》 CJ96《CJ/T 96-1999 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的测定》

商用汽车气制动系统

商用汽车气制动系统 一、空气制动系统概述 气压制动系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不需要更换制动液,也不需要进行放气处理。 空气在压缩机中高速旋转地作用下受到压缩,形成压缩空气,冷却后便产生潮气、析出水分,这是导致管路与相关件锈蚀的原因,系统中的水在冬季的低温下会冻结,因而可能使管路阻塞。 系统构成 1生成压缩气体的系统——压缩机 2储存系统——储气包,气囊 3压力控制系统——阀类(快放阀、四回路保护阀等) 4动力传递系统——制动气室、弹簧气室 工作原理 空气压缩能转化成制动机械能 制动系统构成 1行车制动部分 2驻车制动部分 3应急制动部分 4辅助制动部分 气路布置图 再生储气筒(5L气包) 辅助储气筒——门泵、离合器 二、脚制动控制部分 空气压缩机由发动机正时齿轮啮合的启动齿轮驱动或者皮带驱动。空气压缩机的气缸盖上没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和冷却水道, 空气干燥器:清除气路中的水分,防止气路冻结或者腐蚀。 由空压机生成的压缩气体被送到进气口,进入过滤器和环形过滤装置,在此将较大的颗粒和机油滤除。清洁后的压缩空气先流到清洗罐,然后通过止回阀进入主储气筒。 670~700kpa 压力调节阀 宇通与其它客车可能用不同的干燥器,但在宇通所有车上都用同一型号的干燥器,只是压力调节阀的压力可能稍有不同。 四回路保护阀:不需维修,坏了就全部更换 干燥器上加热器(保证不结冰):开启温度7+6°关闭温度29+3° 制动总泵后桥11上腔进气21上腔出气6bar 前桥12下腔进气22下腔出气6+(0.2~0.3)bar 要保证后桥先制动,前桥制动工作开启压力要比后桥大(0.2~0.3)bar 制动气室前行程最大45mm 后行程最大50mm 内部的弹簧腔为刹车后的回位机构 保证制动气室中有6bar气压,推杆可以旋转,但不可能推拉推杆。 不需要研究与U型叉之间的角度为多少。U型叉装好后,旋转推杆,使孔对正,装好销子。自动间隙调整臂0.5~2mm轴向间隙将凸轮轴螺母固定 调整臂按照箭头方向推,知道推不动为止 将调整臂与支架用螺母锁紧 不能使用电动扳手、气动扳手。 弹簧储能气缸(后桥制动气室)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 及调整方法 铁哥们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自动调整臂结构,它可以根据制动 间隙的变化自动调整制动器的工作状态,以保持制动器的良好性能。下面 将详细介绍铁哥们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1.铁哥们的结构 铁哥们由调整臂和调整螺栓组成。调整臂一端连接在制动器上,另一 端连接在铁哥们的调整螺栓上。调整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在制动器支架上, 当调整螺栓旋转时,调整臂也会随之移动。 2.铁哥们的工作原理 铁哥们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动器工作时磨损的现象。当制动器磨损时, 制动间隙会增加,导致制动器的工作效果下降。铁哥们通过调整臂的运动,将制动器螺栓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减小制动间隙,保持制动器的良好性能。 3.铁哥们的特点 铁哥们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动调整:铁哥们可以根据制动器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无需人工 干预。 -实用可靠:铁哥们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有效提高制动器的性能。 -高度自适应性:铁哥们能够适应不同车辆的制动器磨损情况,具有 较高的自适应性。

-低成本:铁哥们的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铁哥们的安装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将铁哥们的调整臂连接在制动器上。 -将铁哥们的调整螺栓与制动器支架螺纹连接。 -确保调整螺栓旋转灵活,不卡滞。 铁哥们的调整方法如下: -在安装好铁哥们后,首先将制动器完全释放,使制动间隙达到最大。 -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器充分接触,形成制动间隙。 -松开制动踏板后,观察制动器的工作情况,若制动间隙仍然过大, 则使用工具旋转调整螺栓,将调整臂向内或向外移动,以减小或增大制动 间隙,直到达到理想的制动效果为止。 总结: 铁哥们是一种可以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结构,它简化了制动器的调整 工作,提高了制动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安装和调整铁哥们相对简单,但在 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

学习内容: 1、掌握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装配图结构与零件装配关系 2、主要零件壳体结构与技术要求 3、结合所给参考资料写出所给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与自动调整的装配关系 自动调整臂实际上就是一个开环的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控制盘固定在车轴上作为定位元件,其上的开口对应于标准的制动间隙值,齿条可 在开口内 上下移动(在壳体的带动下),在制动开始时,齿条与开口的上端接触,在制动过程中,齿条移到开口的下端。超量间隙的调整是在制动回位的过程中完成的。回位时,壳体如ω方向转动,壳体带动齿条移到开口的上端,如存在超量间隙△,壳体继续回位,齿条已不能移动,齿条驱动调整器转动调整器带动蜗杆。z方向转动驱动蜗轮转动一永久的角度(当然凸轮轴亦转过同样的角度△)而达到消除超量间隙△,调节制动间隙到标准值△Xo。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1)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逆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在臂体1逆时针转动时,因控制臂5为固定的,与其固定连接的大齿轮4不动,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逆时针转动;经内爪键1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逆时针转动。当制动间隙在理想状态内时,在上端锯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它将压缩顶簧13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轴向移动,但不会跳齿。因小蜗杆右端为一单向超越离合器,下端锯齿轮12与小蜗杆不会转动。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顺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在臂体1顺时针转动时,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顺时针转动;经内爪键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顺时针转动,同时在顶簧13作用,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做反向的轴向移动,其运动的角度和位移均与制动时相同,因血不做间隙调整。 (2)当制动间隙超过设计值时。制动时,在上述运动中在上端锯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将压缩顶簧13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轴向移动,超过设计间隙后将跳齿;解除制动时在上端锯齿轮11顺时针转动时,将带动端锯齿轮12转动,相应带动小蜗杆8及小蜗杆10转动,依靠小蜗轮10与大蜗杆7之间的斜齿,19带动大蜗杆7转动,大蜗杆7带动大蜗轮9转动一定角度,从二使轮轴转动一定角度补偿过量的制动间隙。 2. 7自动调整臂基本特点 自动调整臂的基本特点: (1)自动保持制动片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恒定,因而制动可靠、安全。 (2)制动分泵推杆行程短,因而制动迅速、可靠。 (3)减少压缩空气损耗,延长了空气压缩机、制动分泵和压缩空气系统其他部件的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摘要:自动调整臂,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增加社会效益,也提高了中国汽车产品质量,缩短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提高中国汽车在国内 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采用稳定可靠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是提高车辆运行安 全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自动调整臂;制动间隙;保养 1前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鼓式制动器采用的是轿车生产,制动效果与制动衬片质量、 摩擦系数、摩擦面积、制动间隙和制动力矩密切相关。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 制动器频繁使用,制动器磨损,制动间隙增大,气室供气时间延长,推杆行程增大。因此,制动间隙的自动及时调整至关重要。 2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对制动摩擦片超量间隙感知、调整原理 制动时,调节臂的行程角可分为三个部分。1)正常间隙角(A)是相应摩擦 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正常间隙,以及推杆的冲程角。(2)弹性角(C)引起制动鼓 传动部件的动力传递时制动鼓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以及气室启动推杆的冲程角。(3)由于摩擦片摩擦间隙的增大,气室引入的推杆的行程角与超量间隙角(B)。正常间隙角度(A)和弹性角(C)由内部机构的手臂确定调整,不会有记录的过程,只有在摩擦磨损间隙过大产生超量间隙角(B)时产生记录过程,并在制动 调整臂端进行调整。它可以确保制动间隙恒定,不会造成制动间隙过大从而产生 制动疲软。 3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特点 3.1确保四轮或多轮恒定的制动间隙 由于自动调整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随着制动摩擦片间隙磨损的增加适时的 不断调整,所以无论多少公里的汽车制动间隙始终保持不变,直到下一次更换摩 擦片,以防止制动滞后、偏差和故障现象。 3.2确保最佳制动力矩 由于制动间隙及时调整,可以调整调整臂的角度接近直角,以确保当摩擦片 磨损严重时制动腔的推力不会下降。 3.3压缩空气消耗量的降低 由于制动间隙变小,制动气室可以保持最小的工作行程,所以它可以减少制 动时气室的充气时间和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要求压力进行制动,可以延长气室皮 膜和空气泵的使用寿命。 3.4降低材料消耗延长制动部件寿命 自动调整臂,可以保持稳定的制动间隙,从而减少刹车的使用频率和时间, 减少制动鼓温度,减少磨损和热衰退,防止制动鼓失圆,从而延长制动部件的使 用寿命,降低材料消耗,同时也避免驾驶维修人员频繁调整劳动的制动间隙,减 少车辆进厂维修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使得车辆一直处于良好状态,降低运输成本。 4工作过程 4.1蹄鼓间隙正常 制动时,气室推杆推动调整臂转动,驱动调整臂的凸轮轴蜗杆齿轮啮合旋转,带动凸轮轴旋转,张开制动蹄,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消除从而产生制动力。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原理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原理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原理是指车辆制动系统中的一种自动调整机制,用于保持制动器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适当间隙,以确保安全可靠的刹车效果。本文将从原理、作用、实现方式等方面对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理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摩擦片磨损、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导致制动器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如果间隙过大,则会影响刹车效果;如果间隙过小,则会使摩擦片长时间接触,导致过度磨损和发热。因此,为了保证刹车效果和延长摩擦片寿命,需要不断调整制动器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间隙。 传统上,人工调整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并且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间隙变化无法及时检测和处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汽车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制。其原理是利用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相对运动来驱动一个调整装置,使之能够自动调整制动器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间隙。

二、作用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制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适当的刹车效果和延长摩擦 片寿命。具体来说,它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保持刹车效果:通过自动调整制动器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可以保证刹车时摩擦片与鼓或盘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从而 获得更好的刹车效果。 2. 延长摩擦片寿命:由于自动调整机构可以及时检测和处理因温度变 化等因素引起的间隙变化,可以有效减少摩擦片长时间接触而导致过 度磨损和发热。 3. 提高安全性:通过自动检测和处理间隙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 问题,从而避免因人工操作不当或忽略导致的安全事故。 三、实现方式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 齿轮机构和液压机构。 1. 齿轮机构:这种机构通常由一个齿轮和一个调整螺栓组成。当制动

自动控制间隙的汽车刹车装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申请公布号CN2846883Y (43)申请公布日2006.12.13(21)申请号CN200520052215.4 (22)申请日2005.10.24 (71)申请人黄道兵 地址424500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人民北路84号 (72)发明人黄道兵 (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赵静华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自动控制间隙的汽车刹车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间隙 的汽车刹车装置。设有一个刹车间隙自动调 整臂,它由制动支臂壳体内的一个定向棘轮 组和一个固定在刹车分泵支架上的凹形拔叉 构成,调整刹车的棘轮爪伸入到凹形拔叉的 凹形内,并保留有调节间隙的空间。在制动 器传动轴的另一端装有由主齿轮、过渡齿轮 及传动齿轮构成的周轮组,在二个传动齿轮 上各设有一个凹槽,凹槽内放置有一个用于 减少齿轮与刹车蹄摩擦的滚动轴,另一端通 过拉紧弹簧控制刹车蹄与滚动轴的接触,在

刹车蹄与滚动轴接触的一端设有一个曲面。 使滚动轴在刹车蹄曲面上运动时传动齿轮每 转动相同的角度,刹车蹄向外移动同等的距 离。实现刹车功率恒定、刹车效果可以一次 到位,能很好地进行间隙调节。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06-12-13授权授权 2010-12-29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终止

权利要求说明书 自动控制间隙的汽车刹车装置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说明书 自动控制间隙的汽车刹车装置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汽车配件中英文对照

汽车配件中英文对照 valve ass'y蝶阀总成 tube挠形软管 pump刹车总泵 grip brake手刹车 relay转向灯间歇继电器drive shaft举升泵小传动轴solenoid valve举升电磁阀 four-circuit 四回路保护阀 protection valve connector bolt连杆螺栓 service kit刹车总泵修理包service kit四通阀修理包piston ring 活塞环 bush板簧销衬套 valve继动阀 valve熄火按钮阀 washer增压器垫片 gasket增压器六角垫 relay雨刮继电器 hose ass'y发动机回油管总成release bearing离合器分离轴承release bearing holder离合器分离轴承座gasket油底壳垫plate前板簧压板 pin后制动蹄销套service kit离合器助力泵修理包switch倒车灯开关 dual H air valve变速箱双H气阀switch刹车灯开关 hose离合器连接油管pump发动机手油泵 oil seal气泵油封 gasket铜垫子 gasket铜垫子

bearing传动轴橡胶轴承pressure sensor机油压力感应塞shaft C传动轴总成(长) shaft C二三桥传动轴总成upper push rod上推力杆 lower push rod下推力杆element空滤 service kit离合器总泵修理包temperature transmitter水温压力感应塞liner ass'y发动机四配套 liner ass'y发动机四配套pump ass'y发动机油泵总成cylinder head发动机缸盖 flange fork传动轴凸缘叉adapter传动连接盘 starter起动机 gasket大梁橡胶垫element空滤 platen离合器压盘 shaft C传动轴总成(二) clutch disc离合器片element空滤 pump ass'y大厢举升油泵总成 brake shoe前制动蹄 brake shoe后制动蹄 shaft左半轴 shaft右半轴 element空滤 roll C张紧轮总成 clutch main cylinder离合器总泵 operating cylinder ass'y离合器助力泵总成 lamp switch灯光翘板开关 power takeoff switch取力翘板开关 connector中冷器连结管 nut前钢板卡子螺母 clamp前钢板卡子 screw后钢板中心螺栓 nozzle ass'y 喷油咀总成 gasket罩盖垫

VR虚拟现实技术文档模板 技术开发白皮书

汽车调整臂壳体加工工艺虚拟实训系统 ——T3赛项项目报告书一项目简介 1 项目背景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家,整车的安全驾乘意义重大。汽车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后文简称调整臂)应用在制动系统中,能够自动、及时地调整制动间隙始终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实现制动迅速、刹车安全可靠。调整臂壳体与发动机箱体类似,由于密封和功能性等要求,自身的加工工艺复杂度和完整度要求较高,具备作为实训对象开展典型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和授课教学的应用价值。 图1 调整臂爆炸图图2 调整臂实物图 汽车调整臂壳体加工工艺是XXXX大学工科机械类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有完整的加工生产线,整个加工制造过程共包含12步工序、涉及加工方法包含铣、钻、铰、扩、插、攻、镗等近10种、应用机加设备包括立式钻床、数控镗床、立式铣床、卧式铣床、插床、摇臂钻床、台钻等7类,是典型的机械加工工艺实训课程。但实物生产线占地大、运行条件要求高,难以满足广大机械类学生高时长、高密度的教学任务需求,急需应用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发汽车调整臂壳体加工工艺虚拟实训系

统,实现实训课程的全员覆盖实时共享,让学生身临其境、安全自主地进行实训课程学习。 2 项目实用价值 汽车调整臂壳体加工工艺虚拟实训系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加工生产线,实现整体生产流程的全部虚拟展示,对课程实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教学,使学生通过在三维立体环境中真实地感受整个机加过程,学习实训知识;虚拟实训系统可实现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突破实物生产线空间限制,同时容纳更多学生进行协同操作和在线操作学习;同时虚拟实训系统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也可以实现实训的课堂复现加深学习效果;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先进性,虚拟实训系统可实现现实场景中无法进行的操作,如零部件的任意剖切、自动组装拆卸等,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示系统结构和实训内容,提高实训效果。 综上,虚拟实训系统不仅完整模拟了现实生产线的场景和交互操作,而且突破空间和时间桎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让实训课程更加立体生动且安全便捷,同时通过先进技术实现课程的复现和随时在线学习,解决了教学任务高密度高时长高资源需求、显著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3 项目应用情况 本项目的实训教学课程已作为机械制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实施多年,且在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有实际的教学生产线,教学反馈良好。近些年随着学校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和国家级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已经开发相应的仿真教学项目并运行实施。2019年建设完成的机械虚拟现实实践教学基地配套国内外主流开发商如Microsoft、facebook、HTC、三星、华为、Epson、曼恒、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