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2导学案1

解决问题2导学案1
解决问题2导学案1

育才实验学校“365”自主学习模式数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编号日期: 2012.09.12 课题:整体与局部类分数关系的应用题设计者:六年级数学组

学习目标:我会解决整体与局部类分数关系的应用题。

自主学习·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导学流程

自学自探环节互动展示环节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学法、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学法、时间)

随堂笔记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导学一:整体与局部类分数的应用题

(30分钟)

自研课本P20页的例2内容

【从如下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

1、观察例2的情境图,自主理解题意。

2、观察例2中的第一个线段图,先思考:

①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②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

③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

再自主列式解答。

3、自主分析例2中的第二个线段图,思考本题

的其它方法。

(20+5分钟)

等级评定:

1、对子学习:

针对自研

问题、自研成果

进行交流,并相

互给予等级认

定。

2、小组内学习:

小组长带

领全组同学交

流,针对自研疑

难问题进行交

流。

3、大组学习:

教师分配

任务,大组组长

负责,结合展示

方案及展示内

容做好分工,完

成版面设计,做

好展示前的预

演.

(10分钟)

展示单元一:

展示内容:例2的第

一种方法。

1、谈噪音危害,分析

题意。

2、画出第一种方法的

线段图,并分析,后展

示解答方法。

总结归纳、比较两种

解题方法展示。

展示单元二:

展示内容:例2的第

二种方法。

分析题意,画出第二

种方法的线段图,并分

析,后展示解答方法。

展示单元三:

展示内容:方法的总

结。

总结归纳、比较两种

解题方法展示。

方案预设:

可采用“新闻播报”的

形式进行展示。

(15分钟)

总结提升:

同类演练:

为举行校庆,六(4)班要做180面小旗,

已经做了6

5

,还有多少面没做?

导学二: 当堂反馈自研右边同类演练的内容

1、先自主理解题意,再画出线段图。

2、分析线段图,自主列式解答。

(6分钟)

小组互助:

①互查组成员

量化演练成果

及自行修正。

②观察黑板展

演成果,快速查

找问题,组长记

录问题,双色笔

自主纠错。

(2分钟)

展示单元四:

全班互动型展示:

①演练问题大搜索;

②问题纠错后的自主

性展示,拓展性展示;

③针对自主演练的内

容,回归纠错,并将同

类演练的答案规范的

完成在导学稿上。

(2分钟)

训练案基础题:

1、

2、

发展题:

3、

提高题:

4、

反思课

1、病题诊所:

2、精题入库: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Book1unit 2导学案电子教案

B o o k1u n i t2导学案

Book1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Period 1 知识梳理学案 教师寄语: 1.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流汗。 2. 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胜利是不会向我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M. Moore 穆尔 Part I 自主学习 一.重点词汇 1. office -→.__________adj.官方的,正式的,公务的___________n.官员 2..逐渐的,逐步的adj._______________ adv.______________ 3. latter -→_____________(反义词) 4. fluent -→ adv.___________ -→ n.________________ 5. 频繁的,常见的adj.____________ adv._________________ 6. use -→n.使用,用法,词语惯用法____________ adj.有用的_______________ 7. n./vt.命令,指令,掌握___________-→n.指挥员,司令员________________ 8. express -→n._____________ 9.vt.辨认出,承认,公认___________-→n.认可,承认_________ 10.light-→n.闪电________________ 11.Spain-→adj.西班牙的,西班牙人的 _______________ 12.东南方的;来自东南的adj.___________ 西北方的,来自西北的 _______________ 中西部的,有中西部特性的__________________ 13. truck <美>-→ <英>___________ 14. petrol <英>-→<美>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市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 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导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搜集课文背景资料。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预习导航】 一、写作背景我先知: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时间导学案第2课时 解决问题

第2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新授课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紧接着通过4时5分和4时45分两个时间的引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 从写时间到拨钟面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高。 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2.经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推断答案。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学习 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准确推断时间。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相应的课件钟表学具准备:钟表答题卡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这个周末你是怎样安排的, 把你的计划说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明明 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吧。(板 书课题:解决问题) 1.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 务。 1.看时间画出下面钟面上的分针。 2.圈出刘阿姨下班的时间。 二、自主探索,体验认读时间。 课件展示例3。 (1)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 什么信息? (1)学生自由观察,获取信 息,回答老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回答。 7:459:1510:50 (3)学生小组内交流,点名

新知。(2)图中钟表上的时间是多 少?你能读出来吗? (3)质疑:明明可能在哪个 时间去踢球? (4)你能把明明这天踢足球, 做作业,看木偶剧按时间的先 后顺序排列一下吗? 汇报,全班讲解,给出明明 9:00做完作业,做完作业后 才去踢球,踢球的时间不会是 7:45,而10:30明明要去看木 偶剧,所以明明踢球的时间也 不会是10:50,所以他应该是 9:15去踢球。 (4)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 流。 9:00-----------9:15-----10:30 做完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3.停电通知 8:20~9:00锦川小区停电 9:05~9:45西山小区停电 10:05~11:00华庭小区停电 李明9:25回家,家里没电。他住 在(西山)小区。 4.圈出他们去踢球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1.小牛今天到谁家里做客? 请把它的房子涂成喜欢的颜 色。 2.按要求画出钟面上的时间。 3.找规律接着画。 4.看图讲故事。(课件展示教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点名汇报,集体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 展示后点评。 3.先引导学生找钟表的排列 规律,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 4.小组内看图讲故事,故事中 的时间要准备。

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1导学案

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1导学案 学习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并背会部分段落。 2掌握本单元重点词和 短语的用法。学习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运用本单元重点词汇。 预习案一.单词拼写。根据读音、词性和词义写出下列单词。 1.__________ adj. 有价值的 2.__________ vi. 幸免 3.__________ n. 朝代 4.__________ vt. 惊讶 5.__________ vt. 挑选 6.__________ n. 蜂蜜 7.__________ n. 设计 8.__________ adj. 奇特 9.__________ n. 风格 10.__________ v. 装饰 11.__________ n. 珠宝 12.__________ vi. 属于 13.__________ n. 接待 14.__________ vt. 移动 15.__________ n. 怀疑, 16.__________ adj. 值得的 17.__________ n. 证据 18.__________ vi 爆炸 19.__________ vi. 下沉 20.__________ n. 争论写出下列短语的意思 1. in search of ___________ 2. belong to _____________ 3. at war ________ _______ 4. in return _____________ 5. less than ______________ 6. take part in____________ 7. think highly of _______________ 8. pay much attention to __________ 9. rather than ______________ 10. there is no doubt that_________ 探究案 1、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寻找琥珀屋 search vt. 搜查 We searched the whole town, but could not find one flower shop. 我们找遍了整个城镇,但没找到一家花店。(1)search for 寻找What are you searching for? money? 你在找什么?钱吗? 2)in search of 找寻 The man walked through the streets in search of his lost bike. 那个人在好多条街道转寻找他丢失的自行车。即时活用: 1)She tried ____ but failed; now she could do nothing but wait till her husband came. A. to search the pockets her key B. searching her keys for her pockets C. searching the pockets for her keys D. to search her keys for the pockets 2、This gift was the Amber Room, which was given this name because

(完整版)《为人民服务》教案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重点句段的理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扩展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弄清主席的演讲思路。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 教学难点:1.重点段落的理解。 2.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 课前准备:1.搜集与课相关的资料、视频,制作ppt 2.学生提前预习 课时: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看过,有幸,没看过,遗憾。那壮观的场景真让人荡气回肠啊!值得一看。(播放阅兵式片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听见解放军叔叔响亮有力的口号了吗?对!“为人民服务”,这口号从上个世纪走到了今天,它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这口号也是我们今天课文的题目!那么,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呢?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毛泽东,张思德追悼会) 二:预习汇报。 (一)张思德是谁?大家预习过课文,查过资料?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张思德到底是谁。 (二)1、学生简介张思德生平及他是怎么牺牲的。 2、教师相机补充:张思德同志是一名警卫战士,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就连他的牺牲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壮举,而我们的主席却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多么高的荣誉,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在阅读时可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3、学生简介毛主席即兴演讲《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及目的。 教师相机补充:是的,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演讲中,毛主席根本没有看稿,条理清晰、字字珠玑、慷慨激昂,而且啊,时不时地还有手势和动作呢! 三:读课文,列提纲。 (一)毛主席没有看稿,是否意味着没作准备呢?(不是,肯定有准备)是的,主席才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演讲肯定已深思熟虑。 假如你就是主席,暂时的哦,为了明天演讲成功,围绕“为人民服务”你准备讲哪些内容呢?你会拟一份怎样的发言提纲呢?好吧,读书,拟提纲,要简单! (二)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提纲 1、队伍宗旨: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 3、不怕批评 4、互相关爱

高二英语导学案unit2book7词汇篇 (1)

高二英语导学案Unit 2 Book 7 词汇篇 学习目标:认识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并能够顺利读懂本单元的2篇课文和warming-up 的内容。 词汇学习方法:本单元词汇分4 部分学习和巩固,操作方法:先英译汉后汉译英并能记住几个典型例句。 第一课时 1. household adj. n. 2. fiction n. 3. desire n. 4. satisfaction n.; 5. test out 6. bonus n. 7. alarm vt. 8. alarmed adj. 9. apron n. 10. sympathy n. 11. overweight adj. 12. elegant adj. 13. favour n. 14. pile n. 15. scan vt. 16. fingernail n. 17.We are not in favour of testing out the new medicine on human beings. 18.I had a strong desire to help and care for people. 19.We expressed our sympathy for her loss. 20.On hearing the alarm the fire brigade rushed to the scene. 第二课时 词汇学习方法:本单元词汇分4 部分学 习和巩固,操作方法:先英译汉后汉译英 并能记住几个典型例句。 1.haircut n. 2.makeup n. 3.accompany vt. 4.cushion n. 5.bedding n. 6.necklace n. 7.clerk n. 8.counter n. 9.ring up 10.turn around 11.awful adj. 12.affair n. 13.armchair n. 14.declare vt. 15.cuisine n. 16.envy vt. 17.I don't envy you your journey in this bad weather. green with envy : 十分妒忌 18.I declare to you that I have never lied about the affair. 19.Your income must be declared on this form. 必须在这张表格上申报你的收入。 21.He'll remain to accompany you. 他将留下来陪你。 22.I'll accompany you home. 我陪你回家。 第三课时 词汇学习方法:本单元词汇分4 部分学 习和巩固,操作方法:先英译汉后汉译英 并能记住几个典型例句。 1. leave…alone 2. digital adj. 3. mailbox n. 4. aside adv. 5. set aside 6. grand adj. 7. alphabetical adj. 8. receiver n. 9. in all 10. affection n. 11. bound adj. 12. be bound to do 13. biography n. 14. holy adj. 15. imagination n. 16. transfusion n. 17. part-time adj. 18.Let's set aside an hour a day for review purpose. 我们每天留出一小时用于复习吧! 19.Things were bound to improve. 事情必定是会好转的。 19.The ship was bound for Italy. 这艘船驶向意大利。 20.Students of arts study six subjects in all. 21.Go away and leave me alone.走开, 不要管我。 第四课时 词汇学习方法:本单元词汇分4 部分学 习和巩固,操作方法:先英译汉后汉译英 并能记住几个典型例句。 1. master’s degree 2. staff n. 3. Philadelphia n. 4. navy n. 5. junior adj. 6. PhD=Doctor of Philosophy 7. biochemistry n. 8. talent n. 9. chapter n. 10. empire n. 11. theoretical adj. 12. framework n. 13. thinking n. 14. divorce n. 15. obey vt. & vi. 16. disobey v. 17. assessment n. 18.The outpatient program has a staff of six people...门诊部有6 名工作人员。 19.Most of the staff were supportive. 职 员大多数表示支持。 20.She is my junior by three years. 她比 我小三岁。 21.Tom is junior to me in the company. 在公司里汤姆比我地位低。 22.Her husband divorced her last year.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12. 为人民服务(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及自己喜欢的其它段落。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1、“为人民服务”(中南海新华门,党中央国务院办公所在地的正门。) 2、“三个代表”: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服务。 3、背景知识和张思德的主要事迹。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4、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答题格式:使用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5。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排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 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 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 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 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 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答案:解:设8小时可 以耕地x公顷。 1.2/2=x/8 x=4.8 答:8小时可以耕地4.8 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 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 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设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 x=10 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 需要10天。 3.(2018·江宁波海曙 区)同学们参加“小厨艺” 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 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 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 以给多少个人喝呢? 答案:解:设可以给x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 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后 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 过程。 4.探究新知。 (1)目中有哪两种 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 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 答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 组内讨论交流。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1)用列表法摘录题中的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例5。 3.学生可能会这样算: 方法一:28÷8×10 =35(元) 方法二:28×10÷8) =35(元) 4.(1)题目中有水费、用水量 这两种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能 用比例知识解答这道题。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 路。

Book1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Reading-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

Book 1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 【Learning goals】 1.To consoliadate the new vocabulary. 2.Get to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glish. 3.Be able to use different reading strategies to finish different reading tasks. 【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P9课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独立完成导学案。 ⑴读文章标题,完成预习探究task1。 (2)略读课文1遍,把握段落主旨大意,完成预习探究task2。 ⑶跳读课文1 遍,快速查找信息,完成预习探究task3。 (4)细读课文1遍,完成课内探究task4-5。 (5)结合课后注释和课本翻译,找出并理解课文中重难点词组和句子。完成当堂检测tas k 6-8。 2. 仍未解决的问题填写在学贵有疑中,留待课堂质疑解决。 【预习探究】 Task 1: Prediction Read the title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and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2: Skim the text to find a key sentence or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agraph. Para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3. Scan the text to fill in the form below. Timeline Development[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611264719.html,]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About 5 to 7 million people spoke English. ___________ English began to be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方法 指导】 跳读课 文,培 养快速 寻找有 效信息 的能 力。 【随堂 笔记】 【方法 指导】 有效的 AD450--115 English was based more on ________ . AD800--1150 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 settlers enrich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especially its vocabulary. By the 1600’s_________ could make use of a wider vocabulary than ever before. In 1620 English began to be spoken in __________. Later in the 18th century English began to be spoken in ___________. By the 19th century English was ___________. Now English is also spoken as a foreign or second language in _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 【课内探究】 Task 4: Discussion 1.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learning English? 2.Why do you think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want to learn Chinese? Task 5: Summary At 1 end of 16th century, English was only spoken by people from England. They were native speakers. Today,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2 (speak) English may be in China.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speak English 3 their foreign language. The Englsih language 4 (change) quite a lot over the past four centuries. Old English sounded more or less like German because it 5 (base) on German, but modern English sounds 6 (much) like French than German because England was once ruled by the French. Two people had great effects on th e English changes. 7 was Shakespeare, who 8 (rich) the Englsih vocabulary; the other was Noah Webster, 9 wrote a dictionary which gave Amercan English 10 (it) own identity.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进行整 理阅读 才能把 握文章 主题。 【方法 指导】 细读课 文,构 建文章 的整体 框架, 培养捕 捉细节 能力。[来 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611264719.html,] 【随堂 笔记】 [来源学*科*网Z*X*X*K]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课时教学计划 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课题12、为人民服务课型新授具体内容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难点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资源准备张思德的资料及课件 教学程序 导案学案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六、课堂练习。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2、小组内读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 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 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 题汇总。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 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 什么?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 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启发同 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

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 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 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 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 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 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练习与检测题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还(huán hái)要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兵()简()政() (2)死得其所()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4、先解释句中红色的字,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这句话的意思是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2.2.1解决问题导学案一

2.2.1 《解决问题》导学案 主备人:贾亚彪参备人:韩金英韩忠玲审批人:授课人: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积极性。 【重点】准确理解题中单位“ T和所求量的关系。 【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 1”。 【学法指导】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 (1)、确定单位“ 1”。 (2)、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3)、最后再列乘法算式解答 【知识链接】分数乘法法则:1分数乘以整数;2、分数乘以分数。 【预习导航】1、先说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321 12X -X— 452 2、列式计算: 1 3 (1) 20的—是多少?(2) 6的—是多少? 5 4 (3)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500 m2 5 结合线段图可知,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是求世界__________ 的____ 是多少,即2500的f 是多少。 解题思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鲸长的烹。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小组合作探究课本P17例1,完成下列题目: (1 )这道题要我们求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是______________ ? (2 )这题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1是_____________ ,"35对应的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试着绘制线段图解题。 3 、由此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_________ 。 【课堂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课本P17例1,完成下列题目: (1 )这道题要我们求 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是_____________ ? (2 )这题的关键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1 【达标测试】 1、补充问题或列

中职英语导学案Book1Unit9 Lesson1-2

Unit9 Past Events 过去的事情 Lesson 1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上周末你做什么了? 1. Can read and spell the new words正确地读出或拼写出单词 2. Describe past events描述过去的事情 3. Make an apology道歉 根据首字母写出单词完成对话

1. —What________ you last weekend? —I ________swimming. 2.—________ did you travel last summer vacation? —I________ Beijing with my parents. 3.—________ you at school just now? —Yes, I was. I ________ a chat with my English teacher in my classroom. Lesson 2 Did you help your mother do housework? Task1 阅读Lesson 2对话,判断正误。 Task 2再次阅读Lesson 2对话,划出有关道歉和回应道歉的相关用语。Task 3仔细读原文,找出下面词组的英语表达并写下来 1. 过周末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海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去细沙摊___________________ 4. 去购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留着家里___________________ 6. 看DVD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玩电脑游戏________________8. 帮妈妈做家务____________________ 9. 晚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没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4你可以使用下面的用语道歉 1.—I ___________ to you ____ not going to your party. —That’s __________________. 2.—I’m __________. I _______ so late. —It doesn’t _____________. 3.—Please ____________ me. I _________ to bring your book. —Never _____________ . 补全对话 A: What did you do _______________? B: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id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m sorry, I didn’t.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Never mind. You’d bet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Yes, I will.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1)》导学案

3、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1)导学案 课题: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反思:

Book7Unit2导学案

六年级英语导学案(教师版) 送评单位:恩城一小六年级英语组 一、课题:Unit 2 I usually look for cookies. (第一课时) 二、课型:口语交际课(Vocabulary,Target , Practice2)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本单元所有单词。 2、能正确拼读本单元重点词汇。 3、能运用句型谈论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 4、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本单元重点词汇和词组。 注: 重点词汇:never, sometimes ,usually, always, subway, bus, taxi, bike 重点句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usually take the bus. Do you ever take a taxi to school? No! I never take a taxi to school. 四、学与教的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学习内容及程序: (一)课内学习内容及程序 1、语音练习:音标操 2、知识回顾: Activity1: 你还记得这些单词吗? 汽车飞机火车摩托车 自行车公共汽车船走路 3、学习V ocabulary Activity2: 你能根据音标写出以下的单词吗? 1.[a:] f m f mer(农民)nt (姨妈) 2.[?] b g f t(胖)t xi (出租车)

3.[?]s n ncle(叔叔)s bway (地铁) 4.[I ] sixt wind (有风的)usuall (通常) (学法指导:要求学生根据音标,填上所缺字母→教师点拨语音难点→学生齐读→打开课本第10页,听录音跟读→学生齐读→小组内自由读→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情况) 4、学习Target Activity3: 听录音,填上所缺的单词。 Gogo: How do you get to ? Jenny: I usually a taxi to________. Gogo: How does Ben go to ? Tony: He always subway. (学法指导:听录音,学生自主完成Activity3的练习→小组交流答案→打开课本第10页,小组内自由朗读Target→教师检查个别小组朗读情况→教师带读,正确读音→全班学生齐读→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情况) 5、学习Practice2 (学法指导:教师与个别学生示范对话→学生小组内自由对话,完成课本第11页的表格→检查个别学生对话情况) 6、练习与提高 A、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正确的单词。 1)My uncle’s school is near his home so he __________to school. 2)My mother went to Canada by __________. 3) I __________ take a taxi to school.. 4) Lisa’s sister __________a car to work every day. 5) He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__________. B、在句子的错处下画一横线,在后面的横线上把正确的答案写出来。 1. Tony takes the bus to school yester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 will got a bag of chips at the store ton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